中国将发布“十一五”期间重点行业投资报告
(2005-10-18 16:25:33)由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将于11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行,聚焦今明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十一五”产业规划及发展前景,并发布《‘十一五’期间中国重点行业投资报告》。
会议组委会秘书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凯说,报告会将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国家主要宏观调控部门领导,对宏观经济、财税、货币、外贸等热点领域,进行权威分析和判断。与会人士将共同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货币政策以及重点行业的发展前景。
会议还将专门安排一天时间,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负责起草“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政策取向,及能源、装备制造业、汽车、房地产、铁路建设投资等行业的发展战略。
据介绍,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发展变动的最新情况,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最新动向,会议还将发布《‘十一五’期间中国重点行业投资报告》,对能源、制造、交通运输以及服务业等四大领域十二个重点行业的投资前景和机遇进行分析展望。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敏感的时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进入最后制定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正由快速增长向平稳发展过渡。“如何缓解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如何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尤其是如何探寻能源、房地产、汽车、钢铁业、金融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机遇并迎接其挑战,牵动着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者的每一根神经,”李凯说。
据介绍,这已是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证券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网承办的第三届年度行业发展报告会。(赵晓辉/新华网)
上海港首九月柜量1330万箱增26%
10/18 09:53 大公报上海港今年头九个月累计货柜吞吐量达1330万标箱,比去年同期上升26%,九月份货柜吞吐量为156万标箱,较去年同期上升19%,继续成为全中国最繁忙货柜港。
据悉,中国的电子零件及玩具等消费产品的出口量迅速增长,由年初至八月份的同比增长达32%,令沿海地区港口持续受惠。邻近的洋山港第一期将于今年十一月投产,预料港口第一年货柜吞吐量最少达200万标箱。
美零售商今年面临黑暗寒冬
证券时报 小今 2005年10月19日 07:17本报讯 因能源价格高企令能源开支增加,消费者实质收入下降,加上信用卡公司调高客户最低还款额,华尔街证券界预计美国零售商今年将面对黑暗“寒冬”。
高盛估计,美国未来两季消费开支增长率将为1.5%,仅为过去两年的一半。美林则预期,美国第四季度消费开支只有接近1%的增长。事实上,美国9月份消费物价在油价带动下上升1.2%,创二十五年来最大升幅,国民实质收入上月跌1.2%,创逾十五年来最大跌幅。Target等折扣零售商认为,能源价格打击了销售,消费者已感受到高油价的压迫。(小 今) (证券时报)
全国港口集箱吞吐2005年9月前十名
九月份,港口生产仍保持好的发展势头,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稳定增长。1、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7980万吨,同比增长18.3%;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214548万吨,同比增长18.5%;内河主要港口完成73432万吨,同比增长17.8%;增幅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907万吨,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25342万吨,内河主要港口完成8565万吨。
2、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99962万吨,同比增长19.2%,仍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92578万吨,同比增长19.1%;内河主要港口完成7383万吨,同比增长19.8%;我国外贸运输继续保持良好走势。
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1148万吨,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10329万吨,内河主要港口完成819万吨。
3、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5423.48万TEU,同比增长23.9%,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5103.06万TEU,同比增长24.1%;内河主要港口完成320.42万TEU,同比增长20.8%。
9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665.95万TEU;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627.11万TEU,内河主要港口完成38.84万TEU。
八、九两个月,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突破千万TEU,继续保持排名第一,深圳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也连续突破千万TEU,紧排其后。
序
港名
2005年
9月
(万TEU )
2005年
1-9月累计
(万TEU)
同比增幅%
1 上海 156.00 1332.64 25.9
2 深圳 151.22 1187.52 2.2
3 青岛 55.24 466.81 23.8
4 宁波 50.31 375.25 30.1
5 天津 42.50 353.35 25.8
6 广州 43.53 325.10 40.7
7 厦门 28.03 248.70 15.6
8 大连 22.40 196.80 26.5
9 中山 8.90 74.66 10.3
10 连云港 11.00 66.01 79.0
++++++++++++++++++
2 深圳 151.22 1187.52 2.2 中集股价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我的立场开始动摇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乡村宝马 at 2005-10-19 12:25
;)
不喜欢你做事的风格。
断章取义有什么意义呢?
:*31*::*31*::*31*::*31*::*31*: 潜规则::::
请您别乱挂杂七乱八的文章了,,,从南方汇通到宏图高科,,再到中集,,,,您有完没空,,,这么空来我这儿打工!!
我们在别的票上已挣30%了,,,回头一看你还*****?!,哎!!!!兄弟:南方汇通,,;;;;;;;;;;;;;; 1 我不可以直接发PDF报告上来
2这个是一个机械报告 关于集装箱就这2个图片
3 中集怎么样好到哪里关注的人 都心理知道-----3季度业绩肯定同比和环比下滑,那时不是让基金大跌眼睛 。而是你们这些散户。
Originally posted by zcywyy at 2005-10-19 13:04
不喜欢你做事的风格。
断章取义有什么意义呢?
:*31*::*31*::*31*::*31*::*31*:
[ Last edited by 乡村宝马 on 2005-10-19 at 15:57 ] 打无谓的口水仗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这点儿queen就有大将风度!任君笑说封候事...
呵呵。
0039是一个问号,还是一个惊叹号,最多三年必见分晓,可惜基金没有这份耐心,看着一众核心蓝筹股跌的那个熊样就知道,业绩排尾关系他们头上的顶戴,机会成本大大的,就是再好的金饽饽,对于他们现在也是冰冷的砖头。
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当前市场仍处于箱体震荡,不断铸底的原因。
[ Last edited by 万得福 on 2005-10-19 at 16:18 ] 中集再不济,也是世界第一。 Originally posted by zcywyy at 2005-10-19 16:18
中集再不济,也是世界第一。
这点,大家都不否认,可是日本索尼,韩国三星,不都是世界级的超级企业么?
打个不雅的比喻
农民告诉城市人说:你身上穿的,嘴巴里吃的都是俺提供的。
可是这无改于农民的贫困和地位低下。 你的话和你的偶像一样。
另类。
[ Last edited by zcywyy on 2005-10-19 at 16:41 ] Originally posted by zcywyy at 2005-10-19 16:18
中集再不济,也是世界第一。
但是买世界第一的股票,并不一定能赚钱 Originally posted by smilesky at 2005-10-19 16:50
但是买世界第一的股票,并不一定能赚钱
看你什么时候买了。 拿了1个月了,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老样子。 一个中级有这么多帖子,说明关心它的人很多,可是这恰恰是危险的信号 中金公司:第4季度最看好的12只个股点评
宏观趋势判断我们认为如果全球经济不出现急剧恶化,国家汇率政策保持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但是,出口、城市消费升级、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根据中金宏观组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投资在明年将保持双位数增长(然而,总体消费,尤其是服务类和农村市场消费,将会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未来投资机会来自于以下高增长行业中具有垄断性质的或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
●上海港和深圳港出现吞吐能力大量过剩风险比较小,能够长期得益于贸易量的高速增长;附加值较高的港口机械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商将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但是,传统出口企业普遍缺乏定价能力,无法消化未来人民币可能的长期升值压力。
●房地产、金融服务、食品饮料、一般零售、品牌服装、酒店旅游、传媒等行业将得益于城市消费升级。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在不断加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愈加谨慎,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优质企业,随着资金来源的不断集中,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电力和部分大宗商品行业的盈利已接近历史底部。随着需求保持持续增长,优势企业的盈利可望见底回升。
投资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
●供应过剩导致的过度竞争;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近几年崛起的家电零售业,在经过几年高速扩张阶段之后,随着竞争对手在主要地区的商店布点趋于饱和,竞争模式又没有在服务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其扩展空间已经从“吃肉阶段过渡到啃骨头阶段”。
●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由于目前各行业的企业集中度都非常低,因此,自下而上对公司的个股研究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对行业变化趋势的研究。
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05年国内出口在非常恶劣的贸易环境下仍旧取的高增长,远远高于大多数分析员的预测。长期来看,中国的成本竞争优势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延续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转移。我们预计05年和06年的出口将分别维持25%和18%的增长速度。
尽管在成本竞争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中国传统出口行业和企业,例如纺织服装、机电设备等,产品本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导致在全球市场上缺乏定价能力,如果人民币有长期升值的趋势,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将不断受到压缩。
我们认为港口和机场等与外贸紧密联系的基础设施行业和龙头企业将成为主要的获益对象。
港口以及港口机械行业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趋势放缓,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双位数增长。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由1H04年的28%下降到1H05的24%,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的放缓及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我们认为受益于中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的步伐将比市场预期要慢。在预计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中国出口分别增长25%和18%的假设下,我们预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增长20%和16%~18%。
上海港和深圳港基本上无吞吐能力大量过剩风险。上海港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的新增量预计可以达到350万TEU。由于上海港所有的集装箱码头几乎都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每年新增的4~5个泊位也只能刚好满足新增的吞吐量。如果按照现在每年4~5个泊位的建设进度,上海港将一直处于吞吐能力紧张的局面。从2004年底到2007年底,我们预计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将从1500万TEU增加到2400万TEU,吞吐量从1366万TEU增加到约2116万(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5.7%),年产能利用率从91%下降到88%,不足以引起太大担心。
装卸费率基本保持稳定,上海还有上升空间。基于对深圳和上海两港未来2~3年产能利用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深圳港口的集装箱装卸费率基本上能保持稳定。随着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投入使用,盐田港凭借其优越的港口条件将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其平均费率。赤湾和蛇口港虽然受到南沙港的潜在竞争,但在2007年之前费率的压力应该不大。上海港由于紧张的吞吐能力及相对较低的费率,其费率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网民“中集”提问:首先感谢股民呼叫中心让我们有一个和上市公司沟通的平台,我有一个问题上次问了,但没回答清楚,就再问下。请问中集集团:贵公司二零零四年七到九月(第三季度)净利润是八点四八亿多一点,我想问的是二零零五年的七到九月(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和二零零四年七到九月(第三季度)比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的比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吗?请务必详解,我可是一门心思放在中集身上的(全仓持有),最近半年的下跌让我亏了不少。现在又到处传中集的业绩怎么怎么的不行了,让人心里不安。谢谢了。
经股民呼叫中心发出咨询函,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答复如下:
尊敬的股东:
你好:
今年七到九月(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是减少的,1--3季度同比是增加的。
谢谢!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涯浪子7311 at 2005-10-18 18:16
我虽然目前没有中集股票,可我还是乐于见到老兄提供一个你看来"正确"的中集投资报告.您有吗?!
哥们,查理.芒格said:如果你要和猪摔交,那么你会弄得一身屎,它则会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