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停产的说明公告
股票代码:000039、200039 股票简称:中集集团、中集B 公告编号:2005—027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停产的说明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
2005 年10 月25 日,《中国证券报》及其网站刊发了《中集集团上海生产基
地停产》的报道,公司也接到大量的投资者和股东咨询。公司特对此说明如下:
一、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是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本公司持有52.50
%的股份,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公司主要业务为集装箱制造、销售、修理等。2004
年末和2005 年上半年末,公司净资产分别为2.88 亿元和1.96 亿元,2004 年和
200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2 亿元和9,060 万元。
二、由于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成立于1991 年的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
公司由于场地狭小、设备陈旧,同时周边社区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距离居民区
过近,考虑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在环保问题难以通过简单地投入环保设备来解
决,也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经与当地政府协商,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
限公司董事会决定停产,并准备进入清算程序。
三、本集团已在上海宝山、江苏南通和太仓、浙江宁波均有生产基地,足以
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干货集装箱的需求,其中本集团持有100%股权的太仓中
集已于2005 年上半年投产。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的停产不会影响本集
团在华东地区的集装箱产能配置。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的停产也不会对
其股东带来重大损失。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中集现在也谨慎了,有消息先停牌。 上海市浦东新区
“金桥一景”遭遇油漆污染困扰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一景”小区周围的居民,常被刺鼻的油漆味包围着。
污染源来自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制造集装箱过程中使用喷漆,产生了浓重刺鼻的油漆味道。由于污染源难于从根本上解决,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面临搬迁的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这起油漆污染案警示我们: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预测性;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要注重城市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外滩记者
何晴(实习) 李叶飞/摄影报道
“远东集装箱厂门口的三面旗现在成了我们的风向标,如果旗帜面对我们吹,表明刮南风,我们就得把所有的门窗都关死,开空调,前个月的电费1300多元。今天是东北风,我们才敢开窗透口气。”家住上海浦东“金桥一景”小区8号6楼的倪女士指着马路对面的上海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门口的三面旗帜对记者说。
两年前,倪女士买下了位于浦东新区平度路上的“金桥一景”期房。倪女士当时看中的就是小区北面浦东第二大公园——金桥公园,认为这里空气清新,适合居住和生活。这也是当时“金桥一景”楼盘销售时的最大卖点。
可是,当今年4月他们全家入住以后,却发现这里的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油漆味道,以及一天24小时巨大的噪音。
接到倪女士的投诉后,《外滩》记者进行了调查。
刺鼻的油漆味来自哪里
污染源来自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制造集装箱过程中使用喷漆,产生了浓重刺鼻的油漆味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还有许多居民和倪女士的遭遇一样,面对刺鼻的油漆味,“觉得鼻腔和喉咙很难受,不能呼吸,头晕胸闷”。
那么,这种油漆味来自哪儿呢?倪女士告诉记者,油漆味来自与金桥一景小区仅一马路之隔的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远东)。
据记者了解,上海远东成立于1989年,为国内外各船舶公司制造集装箱,而集装箱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道必然的工序就是喷漆。也就是这道工序,产生了浓重刺鼻的油漆味道。
上海远东使用的油漆涂料及溶剂由船舶公司指定,目前所使用的是海虹老人牌炳稀酸漆、环氧面漆、环氧漆。浦东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类油漆都含有苯系物。记者在上海化工部职防所毒物咨询部了解到:这种油漆所采用的溶剂中的甲苯对神经系统有损伤,大量吸入会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而苯会直接导致白细胞下降,长期吸入会导致白血病,并不加规律致癌。
金桥小区位于中集远东的南面,这里又常年刮西南风,所以这里的居民几乎养成习惯,什么时候开窗,什么时候接老人孩子住进来,需要由风向决定。由于油漆味和噪音干扰了正常生活,他们中有的人把房子卖掉,有的租给别人,有的暂时不入住。据倪女士家隔壁邻居介绍,他将85万元买的房子以74万的价格出售,移居别处。
上海远东缘何污染周围环境
浦东环境监察官员认为,居民闻到的油漆味主要来自两个环节:一是集装箱喷漆大棚内的某些设备不够完善,或工人实际操作中落实不到位,使气体没有完全净化而被释放出来;二是没有完全烘干的集装箱在广场上堆放,形成再挥发。
记者来到上海远东,看到铁栅栏内的广场上堆放着许多刚喷好漆的集装箱,空气中充满浓重的油漆味,许多工人戴着口罩蹲在地上喷漆修补露天堆放的集装箱。
而车间入口处的墙上赫然贴着这样的通知:“各位员工:进车间工作时必须戴耳塞、防光镜、防生口罩、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有害因素对身体造成伤害。”
喷漆车间是个破落的大棚,无人修理,里外互通。当记者走进去时,看到工人们戴着防毒面罩,直接在临窗的地方给喷完底色的集装箱喷标志,刺鼻的油漆味就从大敞的门窗中溢出。而越往车间内部走,气味就越重,让人无法呼吸。内部有个装有水淋净化器的铁棚,一部分工人全副武装在里面给集装箱全身喷底色,但是铁门却开着,没有做到全封闭。由于有毒有害油漆对身体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喷漆车间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可达4000元。
上海远东生产部的林建伟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厂的空气净化及噪音处理设备可以说是全上海最好的。1997年,厂方投入600多万元配备水淋净化设备。
但据一些居民反映,因为厂房内的高温,工人们就到露天场子上来喷漆。而且喷漆大棚的窗户破败不堪,就算是好的玻璃窗也几乎全部敞开着,整个喷漆大棚几乎等于是露天的。
另外居民反映的是厂区传出的巨大的冲压声、烧焊声和铁板哐当声,吵得人无法入睡。上海远东的生产部经理林建伟介绍,因为业务良好,远东还在招人加班加点。因此厂区基本没有休息时间。
浦东新区环境监察支队门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周围居民闻到的油漆味主要来自两个环节,一是集装箱喷漆大棚内的某些设备不够完善,或工人实际操作中落实不到位,使气体没有完全净化而被释放出来;二是没有完全烘干的集装箱在广场上堆放,形成再挥发。所以一般三四级微风的天气最适合气体的净化,而遇到气压低、多雾的天气,油漆味就会聚集在这一带上空。如果正刮西南风,处于下风向的小区居民更会被油漆味侵袭。至于噪音,那则与隔音措施是否做到位有关。
上海远东污染案引出市政规划问题
上海远东认为,不应该在他们的周围建设居民小区。
1992年上海远东正式搬到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厂区占地一百亩。生产部经理林建伟对记者说:“我们是进驻出口加工区的第一家。周围荒芜一片,连杨高路都没有建成。附近居民楼是1996年、1997年搬过来的,而最近的金桥一景是2001年才搬过来的。”
林建伟说,上海远东的土地批租期限为25年,2014年到期。1996年,上海远东将噪音最大的板材成型车间迁至远离居民区的川沙孙桥农业区;之后每年又投入大量资金整改设备,但是由于离居民区距离实在太近,仅隔一条6车道的杨高北路,马路宽度加上两边人行道和绿化也才90米,所以环保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林建伟说,当远东公司得知“金桥一景”动工的消息,他们曾找过浦东环境检查支队的韩队长反映情况,提出既然已经有人投诉污染问题,为什么还让他们建造商品房。但最后,房子还是盖起来了,而且卖掉了。“任何一家造房子都应该有环境评估,(金桥一景)环境评估应该过不了,但还是造起来了”。
记者为此采访了浦东新区环保局汪处长。汪承认那里盖居民楼环境确实有问题,但他认为是规划先开了绿灯。汪说:“我们当时知道那里要建商品房,曾经提出过意见。但是开发商执意要建商品房,而规划局通过了。”
对此,浦东计划发展局规划处负责“金桥一景”附近区域的杨先生却是另外一番说法。他告诉记者:“这块地开发商品房前,相关部门都要各自独立、同时进行审核,包括环保这一块。当初浦东新区环保部门交给我们的环境评估报告肯定是各项指标都通过,不然怎么可能被批准做居住用地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教授对记者说:“金桥一景被批下来,要么是开发商偷换了概念,先申请其他用途,最后却盖了商品房,要么就是规划部门审核不够严谨。”
而对于金桥一景居民的投诉,上海远东的林建伟说:“投诉我们是肯定没有道理的,开发商在卖房给居民的时候应该在合同附件中注明附近有污染源。”
浦东新区环保局汪处长说:“当初开发商坚持要建商品房,我们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非要建在这里,那必须告知居民旁边有污染源。”
但事实上,我们走访的居民在购房时都对附近有家集装箱厂以及它的污染程度毫无了解。记者在倪女士家见到了当初的购房合同,上面丝毫没有提到污染源的存在。倪女士说:“连口头提醒也没有。如果我们早知道有油漆味,这个房子绝对不会买。”同样,住在金桥一景二期高层11楼的赵先生也表示,他签购房合同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人提醒。
环保部门对开发商的口头要求显然没有得到落实。而开发商上海锦旋房地产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无从查找,以前的售楼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上海远东计划搬迁
上海远东副总姜先生对记者说:“其实好几年前就说要解决搬迁的事情了,我们只是一直等上面安排。”
如今在金桥一景周围已经形成了很大一片的居民住宅区。金燕家园、金和家园、金桥名都等住宅小区已经落成或正在建设,旁边还有金桥中心小学和敬老院。而紧邻上海远东西面的是碧云国际社区,像碧云别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协和国际小学等都在此区域中,最近东北风向的天气,油漆味直接飘向那里。因此解决上海远东的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阮仪三教授对记者说,一般处理居民楼和上海远东这样的污染源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两者中间至少离开300米到500米以上的距离,但这目前已不可能实现;第二,改用无毒油漆。但像上海远东这样的大面积喷漆量,油漆成本的提高势必而影响公司的整体运作;第三,中间隔绿化带。但现在居民楼和厂房都紧贴杨高中路,中间没有多余的空间可隔绿化带。而且绿化带的培养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阮仪三教授说,最后这些事情的解决方式一般都是赔款。对于这个建议究竟是否可行,林建伟对记者说:“我们在川沙孙桥的分厂测分贝,完全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但是噪音还是影响到了周围的村民,他们不满,就要我们赔款,多亏那个村子小,每人赔一点钱就解决了。可是这里范围这么大,划到哪儿才算?赔多少才够?”
当记者以居民身份打到浦东环境监测站,该站一位工作人员说,上海远东排放苯系物已经超标,他们正在督促该公司设备整改。林建伟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每年投入钱整改,但有些问题是改造也无法完全解决的,所以另一方面我们在计划搬迁。我们希望新区政府能够尽快给我们提供土地。”
上海远东副总姜先生对记者说:“其实好几年前就说要解决搬迁的事情了,我们只是一直等上面安排。”
回应上海工厂停产报道—— 中集集装箱产能配置不受影响
(2005-10-26 08:17:41)□记者 徐晏 深圳报道
本报于10月25日独家报道了中集集团(000039)上海远东工厂停产一事后,该公司今天就此事发布说明性公告:因考虑到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难以通过简单地投入环保设备来解决,也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经与当地政府协商,上海中集董事会决定停产,并准备进入清算程序。
清算上海中集不会有损失
公告显示,上海中集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持有52.50%的股份,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公告称,中集集团已在上海宝山、江苏南通和太仓、浙江宁波均有生产基地,足以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干货集装箱的需求,其中集团持有100%股权的太仓中集已于2005年上半年投产。上海中集的停产不会影响集团在华东地区的集装箱产能配置,也不会对其股东带来重大损失。
从公司方面传出的消息称,清算上海中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一定的收益。
重拳出击太仓基地
华夏证券研究员郑贤玲介绍说,中集的集装箱生产基地按照沿海主要港口进行布局,目前已经形成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区域18个生产基地。其中,华东地区包括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上海中集宝伟工业有限公司、南通中集顺达集装箱有限公司、宁波中集集装箱、太仓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五家干货箱生产企业,目前产能约55万TEU。今年7月又在临港投资上海中集临港物流装备园。
据郑贤玲介绍,上海中集2004年末和2005年上半年末净资产分别为2.88亿元和1.96亿元,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和9060万元,是中集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但公司在该厂的股权比例只有52.5%,而替代上海中集的太仓基地,中集集团占有100%的股权。她认为,即使新工厂生产效率保持上海中集的工艺水平,公司盈利能力也会因为股权比例的提高而提升。
资料显示,太仓中集注册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于2005年6月正式投产。公司占地面积1000亩,首期投资2980万美元,首期年产15万TEU,总设计年生产规模30万TEU。据悉,中集集团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太仓港区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标准箱制造基地。
郑贤玲透露,在去年规划太仓的时候,公司就已经决定要关掉上海中集。这既是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同时也考虑到上海中集设备陈旧、生产效率较低,发展前途不大。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公司不会去改造一个在居民区里的工厂。她还介绍,中集所有新盖的厂一定考虑了环保方面的因素,中集这些年一直致力于集装箱制造业的环保和职业安全建设。
行业景气影响较大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上海中集的设计产能为15万TEU,占中集集装箱总体产能的比例不大,由此对利润贡献的比例并不大。资料显示,2005年上半年中集实现净利润20.51亿元,上海中集的净利润为9060万元,按股权比例计算,贡献有限。该人士认为,关掉上海中集对中集业绩的影响不大,对业绩影响的关键因素是行业的景气程度和集装箱的价格,因此关掉上海中集并不会改变其对中集的“中性”评级。
郑贤玲则认为,虽然干货箱价格从半年的2200美元下降到目前的1800美元左右,干货箱盈利水平将回到市场比较正常的水平,但公司其他产品如冷藏箱、特种箱价格相对稳定,专用车辆随着出口比例和高端产品的增加,平均价格也处于上升趋势。今年1-9月份,公司干货箱销量同比下降2.22%,而冷藏箱、特种箱和专用车辆销量分别增长11.76%、53.11%和150.58%,公司其他产业快速增长。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重新制定集装箱制造产业的准入标准,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将被提高;同时,国际航运业出现调整。郑贤玲预计去年行业高峰引发的投资热情将得到一定的遏制。 今年1-9月份,公司干货箱销量同比下降2.22%,而冷藏箱、特种箱和专用车辆销量分别增长11.76%、53.11%和150.58%,公司其他产业快速增长。 2.22%? ........ 中集有英雄末路的感觉!!! 8.35抢了10万股,爽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10-26 10:55
8.35抢了10万股,爽
好快,没敢抢。 回顾中集的走势,不禁万分感概!---------中国股市就像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令人失望!
转贴
华夏证券-中集集团-远东工厂停产不影响公司布局-1025.doc 今天公布的海富通基金持仓显示,其买入的2000万股中集,第三季度一股没有卖.另外,中午听好友绝密消息说,在15元附近减仓的某大型基金,打算在9元以下吸货2000万股!昨天上海大盘跌19点,而中集前天还比大盘强势,收在9.25元,上海厂的清算,不至于造成今天这样的暴跌,今天的走势,是主力的阴谋.重仓39的朋友.操作要谨慎.本人只有1500股.无足轻重.[ Last edited by 天涯浪子7311 on 2005-10-26 at 13:39 ]
机械行业10月月报---光大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涯浪子7311 at 2005-10-26 13:33今天公布的海富通基金持仓显示,其买入的2000万股中集,第三季度一股没有卖.另外,中午听好友绝密消息说,在15元附近减仓的某大型基金,打算在9元以下吸货2000万股!
这个绝密消息确实好玩的很!!! 制造业:挺起中国脊梁
制造业:挺起中国脊梁
2005年10月25日 16:09 中国财富
制造业Manufacture
在广东,《中国财富》对诸多制造业企业进行访问的时候,经常听到老总这样的抱怨:现在招聘一个技师比招聘一个研究生还难——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
产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近年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我的股票差一点涨停!)
据山东省劳动保障厅提供的资料,目前山东省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在广州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制造业24个大类行业80家企业进行的专项调查后发现,企业中拥有高级技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只占19.2%,即便是在引进高新技术的情况下,企业也只有19.5%的技术工人能完全胜任新技术工作。上海市总工会证实,上海市技术工人的实际地位正在呈下降趋势,技工人数已经大幅度减少。仅2000年技工人数就减少了33.5万人,反是中级工便减少了23.4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处副处长王晓军说,为了培养我国的技能人才,国家在全国设有3,790多所技术学校,可尴尬的是,每年招生时许多学校门庭冷落,好象没有多少人再愿意熬上几年的“冷桌子凉板凳”,毕业以后去当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工人了。在上海市劳动力市场我们了解到,车工高级技师月薪仅为397元,电工高级技师月薪仅为574元,这让很多年轻的技工难以接受,业已成为技术工人减少,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主力瞄准了哪些股票?)
没有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离得开制造业的发展;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放任自己的制造业成为洋制造的牺牲品。中国制造从制造到创造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我们的制造能力仍是深深埋藏在中国经济脊梁上的一根“隐刺”。
易水寒/文
“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应当适当地扶持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来自日立的经验如是说。就在大量投资涌向互联网和IT产业的狂潮下,略显寂寞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依靠内在的生长力量,迅猛转型。
日立与世界经济共同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经济在过去十年的糟糕表现仍然无法掩盖日本企业在制造业上取得的进步。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制造业产值占该国总产值的比例为19.5%,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日本制造业产值来源于高端或者中等水平的科技产品,这个比例较经合组织其他成员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而日本研究人员的数量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经合组织成员,目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但是,在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制造业并没有今天这样的风光,当时的日本颇像改革初期的中国,假冒伪劣盛行,大量的廉价产品涌向国际市场,使得日本制造在世界上成为低质廉价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戴明质量管理理论被引进到日本,质量逐渐溶入到日本员工的血液中,成为日本制造成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切,都与日本政府对质量管理的大力推广,有着直接的关系。
日立中国总代表冢田实先生在接受《中国财富》采访时介绍说:“为了将质量管理深入人心,日本政府设立了企业界的最高奖项戴明质量管理奖,这个奖项,很快便成为了日本经济界追求的最高荣誉。被称之为日本企业的‘诺贝尔奖’。这个奖项评选非常严格,每年只有1个~2个企业才能获此殊荣。由于戴明国家质量奖的设立,提高了日本企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水平。以‘Inspirethenext!(引领未来!)’为口号的日立公司,便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拥有一流研发技术的‘日立制作所’,制造出了众多闻名全球的产品,包括发电站、自动电梯、半导体、家用电器和其他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可以说,日立的发展,和日本政府鼓励创新、鼓励发展高质量的制造业有着一定的关系。”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10-26 11:20
回顾中集的走势,不禁万分感概!---------中国股市就像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令人失望!
下跌总归是风险释放的过程,只要放平常心,哪次气势汹汹的下跌,最后还不都涨回来了,况且就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市值,只能是自己吓自己罢了,未来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存在着发生任何事情的可能。 Originally posted by 万得福 at 2005-10-26 13:38
这个绝密消息确实好玩的很!!!
是的,真真假假,难以辨别.即使是真的,你又能相信主力会轻易说出来吗?!不信吧!现在的境况下,说出真消息来,大家当假消息而反向操作的人,难道少吗?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涯浪子7311 at 2005-10-26 13:44
是的,真真假假,难以辨别.即使是真的,你又能相信主力会轻易说出来吗?!不信吧!现在的境况下,说出真消息来,大家当假消息而反向操作的人,难道少吗?
:*26*::*26*::*26*: 可惜没有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