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常晓华)
我国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产销大国的地位,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业内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集装箱制造业特别是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业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
老麦是先礼后兵,话里透着霸气和杀气!!!!!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10-27 15:18
老麦是先礼后兵,话里透着霸气和杀气!!!!!
是要对付中海和胜狮吗?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10-27 16:59
是要对付中海和胜狮吗?
竞争嘛,不管对手是谁!毕竟是20多年打拼过来的老麦了!
中集集团的管理层一直在业绩上造假!
分析2003年至今的,中集集团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中集集团的管理层一直在业绩上造假,今明两年业绩上造假肯定要败露!中集变成亏损微利股只是时间问题! 中集价值被严重低估。上半年业绩1.02元,如下半年业绩为0,按10~12倍的市盈率计算,股价也应该10~12元。上海中集远东清算对中集集团是实质利好!
上海远东厂区占地一百亩,位于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地处上海浦东杨高中路,毗邻浦东第二大公园金桥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围有金桥一景、金燕家园、金和家园、金桥名都等住宅小区、还有国际社区碧云别墅和著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远东的土地批租期限为25年,2014年到期。在政府的协助下,土地更改用途不会存在问题,厂区占地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_yongsheng at 2005-10-27 20:37上海远东厂区占地一百亩,位于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地处上海浦东杨高中路,毗邻浦东第二大公园金桥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围有金桥一景、金燕家园、金和家园、金桥名都等住宅小区、还有国际社区碧云别墅和著名的 ...
Great mind 呵呵...... 对价标准渐低 基金叫板国资委欲否决中远股改
股改至今,基金经理在的“招呼”声中,对部分并不满意的股改方案投出赞成票,但中远航运(资讯 行情 论坛)(600428)却可能成为基金经理集体否决的国资第一股。
中远航运本周抛出的“吝啬”对价方案,引发众基金经理的强烈不满。根据方案,流通股股东将每10股获得2.5股股票的对价,这一对价水平远低于10送3的市场平均水平。
随后,中远航运成为基金与国资委博弈的焦点。“这个方案肯定不行”,一位重仓持有中远航运的基金经理气愤地表示,“现在市场对价讨论有两种:一是围绕市场平均水平作简单的游戏博弈,二是根据各公司的计算标准进行换算,最基本的标准是投资者在股改前后不应有利益受损。按照我们的计算方式,中远航运的对价绝对超过市场平均对价10送3,如果低于这个对价,我们肯定反对。”
另一位重仓持有中远航运的基金经理也表示,“如果是每10股送2.5股支付对价,我们肯定投反对票”。该基金经理透露,目前中远航运已口头承诺将对价水平上调至每10股送2.8股。“但这个变动仍然只是微调。中远航运也已表示,‘10送3’的申请已上报国资委,目前在等待批复。”
中远航运一直是基金重仓股,基金的集体“抗议”可能对中远航运股改带来波折。中远航运共有6.552亿股,其中流通股2.366亿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36.1%,而仅仅在其前十大股东中,基金已持有6.88%,占流通股的19%。
事实上,中远航运并非基金想否决的第一只国资股。今年9月底,央企之一的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公布股改方案后,遭遇众多基金的反对,最终由于武钢调高对价后,勉强获得通过。此外,西山煤电(资讯 行情 论坛)的股改方案在股东大会遭遇易方达系基金的全线否决,尽管西山煤电仍以67.9%的赞成率通过,但基金业内对易方达的做法表示赞赏。
对价博弈的赢家似乎是国资委,国资企业的对价标准日渐降低。一位基金经理愤怒地表示,中央企业往往受到监管层的“特别关照”,基金经理是否按照自己的看法作出正确的选择,经常身不由己;再加上一些基金公司考虑短线利益,担心投出否决票后股价大幅下滑影响业绩而作出不合情理的判断。这些都令国资委筹码在握,将对价方案一降再降。
输家却绝不单单是基金,国内A股市场走势已在股改大幅下滑,“如果包括中远航运在内的国资企业全部以低对价通过,跟投资者利益作对的监管者,肯定会看到市场的颜色。”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道。
作者:早报记者 肖莉 中国的股市改成菜市场比较合适。 其实前天主力就明显在吸货,尾市100多万股封跌停也是他们自己挂的,目的是为了昨天在低价位吃更多的货.果然,昨天低开后逆市盘升,吸货迹象十分明显.昨天均价8.24成交1000多万股,主力吃了一大半.大家也看到了8.18元一笔40多万股的买单,主力根本不撤消,真吃!主力 可不傻,8.18大量吃进,可不是为了将来赔钱割肉卖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掘金戏 at 2005-10-27 20:24
分析2003年至今的,中集集团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中集集团[ ...
老弟极力空喊,嗓子受得了?需不需要送你一些润喉片?现在唱导人文和谐社会,大家应该多些真诚关怀,包括在证券市场上的关怀.真不知道你为什么放弃一个在全世界面前立即出名且光宗耀祖的机会?!要知道,现在还没有一人抓住了中集造假的证据,就等你了!:P:P:P 昨天8.1吃进,厚厚 中集集团高层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表示“远东基地停产”不影响中集大局停产原由:出于环保方面压力;最新动态:正就停产后补偿问题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涉
□本报记者 袁立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今年8月,中集集团重要的干货箱生产基地之一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停产,并准备进入清算程序。对于停产的原因及影响,市场猜测纷纭,本报记者对此专访了中集集团副总裁兼上海中集远东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发沛。
吴发沛表示:“远东工厂停产,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解决历史遗留的难题。停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环保问题,其次也是为了避免激发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停产不会对公司造成大的损失。中集集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会充分维护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和社会的利益。”
因环保压力被迫停产
据吴发沛介绍,远东工厂成立于1991年,当时浦东尚未大规模开发,远东工厂周围没有什么象样的建筑,更没有象当前大规模的楼盘。随着上海尤其是浦东上世纪90年代的飞速发展,远东工厂附近先后兴建了很多楼盘,许多居民区与远东工厂仅隔一条大马路。
另一方面,远东工厂投产时年设计生产能力仅为18000TEU/年,但后来产能不断扩充,到2004年的实际产能已超过12万TEU/年,实际产能大大超过设计能力,随之而来的环保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据了解,集装箱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以及油漆粉尘等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不仅危害工厂职工的身体健康,也将越过工厂的围墙与马路,危害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按照一般标准,如果集装箱工厂进行环保改造,加装环保净化设备,投入并不大。据吴发沛介绍,对一条生产线加装环保设备,投资总额约100万美元。记者参观的深圳基地,仅在厂房上方加装了一套环保设备。因此照此计算,远东工厂加装环保设备的投资额支出并不大,与该工厂年盈利上千万美元相比较,如“九牛之一毛”。但为何远东宁愿停产,也不愿加装环保设备呢?
”深究下去,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吴发沛说。在浦东的发展过程中,出于市政规划的需要,远东工厂的厂房上方架设了一条高压线,按照上海的市政规划,远东工厂不能进行超出外墙的任何改造,也因此不能在厂房上方安装环保设备。远东工厂因此被加上了“紧箍咒”。
大约从2001年起,远东工厂就陆续受到附近楼盘居民的投诉,居民甚至于在厂房上张贴投诉标语,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根据今年4月上海市浦东区政府下发的限期治理决定书称,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远东工厂进行废气监测,共监测到29个排气筒,其中18个排气筒所排废气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因此责成远东工厂一个月内完成废气排放达标治理。
而且,由于废气和噪声引发的远东工厂与周围居民的严重矛盾,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监察支队今年6月也下发通知,对远东工厂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并要求远东工厂减产,严格按照1992年申报的18000TEU/年的产能安排生产。
今年7月,远东工厂与附近居民爆发了”猫叫综合症“官司。居民以远东工厂污染问题致病为由,上诉到浦东区人民法院。浦东区法院经调查后判决:虽然没有依据可以说明居民致病是由于远东工厂污染造成,但还是要求远东工厂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环保治理问题。
面对空前的环保压力,中集集团下决心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并于今年8月下令远东工厂停产。截止目前,远东工厂正准备进入清算程序。
动态盈利不受影响
截止目前,远东工厂停产已有两个多月,对于停产后的后续打算,吴发沛说,“什么打算都有可能。”由于远东工厂地处中国房地产神话中心的上海浦东,因此对于记者提出是否改为房地产用途的疑问时,吴发沛没有表示否认。据记者了解到,远东工厂建厂之初,占地约有65000平方米左右,后来又增加了5000平方米用地,总共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按照当地市场价,该地块价值数亿元之巨。而且,远东工厂剩余的经营年限仍有16年。
吴发沛强调说,“虽然远东工厂的停产将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具体的损失情况,要看清算的结果以及对人员及财产的处置。但中集集团作为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有信心不会让中集集团及远东工厂的股东遭受大的损失。目前,中集集团正就停产后的补偿问题,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涉。”
他还表示,远东工厂停产后,中集集团的动态盈利将不受影响。根据中集集团的战略统筹安排,选择在8月关闭远东工厂,也是利用生产周期的波动,调整中集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据介绍,远东工厂停产后,订单可以转移到中集集团的其他干货箱生产基地进行生产,除江苏太仓干货箱基地(此基地规划年产15万TEU,已于2005年上半年投产)可以承接相当一部分转移出来的订单,明年上半年靠近上海洋山港的临港干货箱基地(上海中集临港物流装备园)也将投产,中集集团的产能将不受此将远东工厂停产的影响。
中集集团昨日收盘价8.41元,涨0.96%。<><袁立波> □本报记者 袁立波
“超买”后的理性回归
资料显示,中集集团2004年干货箱产销增长迅猛。据中集集团2004年报显示,该公司200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52%;实现净利润2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9.94%。集装箱业务累计生产集装箱163.96万TEU,销售集装箱157.08万TEU,同比分别增长41.42%和33.88%,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吴发沛介绍,去年中集的干货箱增势迅猛,事出有因。一方面,在全球消费市场和跨国采购的带动下,2004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增势强劲,主要航线运量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干线集装箱舱位持续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钢板(热轧薄板)产能不足,价格上涨,使众多中小干货箱生产商在市场竞争中被慢慢淘汰、关门,干货箱的产能相对不足,导致短期内的干货箱需求猛增,并推动价格的上涨。
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下,基于对干货箱价格上涨的预测,航运业客户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纷纷向中集集团下达订单,以致于出现“超买”的现象,这也使众多投资者对中集集团的产销产生良好预期。
但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钢板产能迅速增加,产能足够供应干货箱的生产,钢板价格开始下滑,制约生产能力的因素消除。而且,超买的订单在今年上半年也得以消化,导致今年下半年的订单相对不足。吴发沛说,今年下半年出现的订单不足现象,只是在去年末和今年初超买现象的基础上,一种理性回归,相对来讲,现在公司的订单情况处于正常状态,去年的情况属于一种偶然现象,而今年下半年是一种偶然后的必然。
据介绍,今年中集集团的干货箱生产淡季已经提前到来,以往年份的淡季是从10月份开始,但今年到9月份就已到来。因此,关闭远东工厂的的干货箱生产,也是在淡季到来时,中集集团对公司产能的一种调剂。据了解,今年1-9月份,中集集团干货集装箱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并没有大幅回落。
干货箱产能扩张带来变数
据干货箱研究专家指出,2004年是全球运输业的一个黄金时段,也刺激了全球干货箱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随着贸易全球化,全球运输业的增长将保持相对定量的增长,并推动干货箱的需求增长。但令人忧虑的是,需求的增长将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呈现一定刚性的特点;但干货箱的产能却在迅猛扩张,如果布置的产能过多,将对干货箱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将对干货箱的龙头生产企业中集集团发展带来变数。
据吴发沛预测,目前国内布局的全部产能建成后,将达到500多万TEU。面对这种市场形势,吴发沛表示说,中集集团一直在紧跟市场形势,并在做相应的应对准备。按照中集集团的战略目标,将逐步降低干货箱在整个业务中的比例,最终目标是将干货箱占整个业务的比重降到50%以下。但他强调,降低比例不是以收缩干货箱的生产为代价的,而是通过发展冷藏箱、特种箱和其他业务,达到降低干货箱比重的目的。
据介绍,目前中集集团冷藏箱的产销比较稳定,所占市场份额一直维在全球的40%以上。未来冷藏箱的发展,将取决于冷藏货物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化。而且,过去三年,中集集团的特种箱努力初具成效。目前罐式集装箱已占全球30%多的市场份额,固定储罐未来增长的空间大,中集集团已充分考虑了国际化路线。托盘箱的年增长也在50%以上。内陆用地区集装箱目前已在新会和南通生产,发展势头较好。
道路运输车辆产量低于预期
按照当初的规划,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今年预计将生产7-8万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道路运输车辆的生产很难达到预期。但5万辆以上的产量还是可以保证。
“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好。”吴发沛说,“当初公司为实现这一产量目标,准备大举并购国内其他道路运输车辆生产厂家。但由于今年国家对道路运输超载超限的治理整顿,许多客户在持观望态度。公司从这一情况出发,也主动调整了战略,放慢了国内并购步伐。但可喜的是,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很好,超过了预期,国际化路线越走越深。”目前,码头拖车在美国占到了一半的市场份额,美国工厂收入利润大幅提高,今年收入已经接近1亿美元,并且成功扭亏为盈,每个月都保持盈利状态。<><袁立波>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0-28 11:04
□本报记者 袁立波
“超买”后的理性回归
资料显示,中集集团2004年干货箱产销增长迅猛。据
很中肯的一篇文章。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0-28 11:01
中集集团高层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表示“远东基地停产”不影响中集大局停产原由:出于环保方面压力;最新动态:正就停产后补偿问题 ...
改变土地用途尚需补地价,而中集在建房、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销售、概念设计等方面欠缺经验。最好的方法是卖地,但不知中集在此地占有多少权益。
以下有中集的评论:(具体内容各人判断)
金鼎綜合證券1027大陸股市晨訊.pdf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0-28 11:01中集集团高层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表示“远东基地停产”不影响中集大局停产原由:出于环保方面压力;最新动态:正就停产后补偿问题 ...
直接跌停太假了
广州市冷藏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www.jctrans.com 2005-10-28 9:08:00 大洋网-信息时报在我国,冷藏冷冻食品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在广州,冷冻肉类已占到人均年消费肉量的10%~15%。由于肉菜类等食品均属于易腐食品,大都需要冷藏物流,因此随着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广州的冷藏物流业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人员和设备滞后
“虽然冷藏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广州的冷藏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南方物流企业集团市场营运总监刘朝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冷藏物流的相对滞后目前主要体现在专业运输设备的严重缺乏。在我国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缺乏规范的、保温的保鲜运输车厢,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更是达到了3%。另外,市场规模不大、缺乏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第三方冷藏物流行业领袖和专业冷藏设备、服务不完善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冷藏物流的发展。
广州冷藏物流发展春天渐近
据悉,在广东实施21世纪海洋经济的强省战略中,广州水产食品交易市场已作为系列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目前广东金洋水产食品交易市场已经落户广州,据悉,这是一个投资1.5亿元,国内最大的智能型的物流化水产交易市场,今年将场内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2.6万吨冷藏库、仓储库以及运输配套的铁路专线与水运码头也相继投入使用。
据了解,还有很多像这样的需要冷藏物流配套服务的大型批发市场正在策划筹建。随着冷藏物流在食品、医药等各行业的深入发展,广州冷藏物流的春天已经隐约可见。
广州黄沙海鲜批发市场的许先生以自己多年经营水产的经验告诉记者要把握冷藏物流的商机:首先,应该解决制约冷藏物流发展的技术瓶颈,减少易腐食品在运输途中造成无谓耽搁的风险;二是培养冷藏物流专业人才,解决训练有素的冷藏物流供应链管理和操作人员严重缺乏状态;三是建立冷藏物流专业管理系统,建立起先进的全程冷藏物流控温运行管理制度;最后,还应该重视越来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以期承担起冷藏物流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