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8 11:51
当前A股市场在经历了近六年的熊市之后,一些蓝筹股的现金分红收益率已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一些股票的分红收益率已经达到5%以上;如果投资人构建一个12-15只蓝筹股的投资组合,若都实施季度分红,则投资人基本上每个月都可以获得一笔股息收入。
如果银行为代表的蓝筹真的按照80%分红
岂不是代表假如股价不变
股息率要集体突破两位数?
如此一来社保等资金还会放过这块肥肉么?
社会上的一些闲散资金还会热衷于小额放贷么?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8 15:45
当然会有些人说啦
分红不过是左手交右手
而且还要交红利税
意义何在呢?
我个人最看重的是
分红给了我更多的选择
让我不必寄望于有人在更高的位置接盘
就可以稳稳当当的收回我的投资成本
即我不必纠结于股票的价格是否会上涨
其次便是分红相当于隐含了看跌期权
当估值涨到天上去的时候
即便100%的分红也是没有好大的意义
因此为了让分红再投资有意义
你必然期望着更便宜的股权
即你不会揪心于股票价格的是否下跌
最后呢
分红相当于企业诚信度的试金石
拿真金白银给股东的
总比那些切蛋糕讲故事的要更可信些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8 16:12
美富翁死后捐近2亿美元:生活朴素住平民养老院
2013年12月08日02:19新京报 我有话说(2,135人参与)
杰克·麦克唐纳(Jack MacDonald)
英国《每日邮报》公布的西雅图儿童医院这家医院得到了麦克唐纳的捐助。
麦克唐纳夫妇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合影。
英国《每日邮报》公布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建筑图片。这家法学院得到了麦克唐纳的捐助。
2013年,美国华盛顿州收到的最阔气的“慈善礼物”,来自一名住在老人之家里的“抠门”老头儿:杰克·麦克唐纳(Jack MacDonald)。如今,他已去世。按照计划,他拥有的1.876亿美元信托基金被捐给3个机构。据麦克唐纳的继女介绍,麦克唐纳“非常努力装穷”,一方面是他不注重物质享受和表面的虚荣;另一方面,他不想被那些贪财的人纠缠。按照美国数据的统计,照去年的捐款榜单,麦克唐纳此次的巨额捐款排名全美第五名,第一名为“股神”巴菲特,捐赠数额为30.9亿美元。
杰克·麦克唐纳“深藏不露”,只有几个亲朋挚友,才知道他是富翁。
碰到打折果汁时,他会一下子采购好多罐。养老院“老人之家”的老人们总觉得,这个“小伙伴”太节俭了。
他还喜欢收集优惠券。毛衣的肘部磨出洞了,他也舍不得扔;尽管年事已高,他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参加校友晚宴时,乘坐的是公交巴士,从来不打出租车。
这个老头儿“手头紧”。麦克唐纳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
50多岁时首次成婚
今年9月,麦克唐纳去世,享年98岁。
他留下了遗嘱,将1.876亿美元的慈善信托基金,捐赠给三家机构: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所,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宗教和慈善公益组织救世军组织。
三家机构中,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所获得的捐赠最多。信托基金年收入的40%,将用于支持儿童医院的研究。
对于如此庞大数额的捐赠,他的家人会怎么想?
事实上,麦克唐纳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麦克唐纳一直未婚。直到1971年,已50多岁的麦克唐纳才同凯瑟琳·摩尔结婚。前夫不在人世的摩尔嫁给麦克唐纳时,她和前夫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
瑞根·丹尼斯对继父麦克唐纳很敬重。她说,妈妈直到嫁给麦克唐纳后,才真正“打开了生命的大门。”她的妈妈比之前活泼、开心,会在家里举办晚宴招待客人。两个人经常去加拿大、非洲等地旅行。
“非常努力装穷”
除了旅行之外,麦克唐纳夫妇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房子不大,车很旧。不过,丹尼斯清楚,她的继父拥有大笔财富,并不是穷光蛋。丹尼斯也曾问过麦克唐纳:“你为什么不搬到一个大房子或者买一辆新车呢?”
丹尼斯的疑问有了“答案”:继父看起来并不注重物质享受。夫妇俩对自己当时的生活很满意,房子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他们觉得过得很舒服。
丹尼斯感叹道:“我们一家守着麦克唐纳的秘密财富过了40多年,对他一直能保持朴素生活和谦虚举止感到惊讶。”
1997年,麦克唐纳夫妇一起搬到了西雅图的养老院“老人之家”。两年后,摩尔离开人世。
在“老人之家”,麦克唐纳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手头紧巴巴的老头儿。
据丹尼斯介绍,麦克唐纳“非常努力装穷”,一方面是他不注重物质享受和表面的虚荣;另一方面,他不想被那些贪财的人纠缠。
财富源自遗产和炒股
麦克唐纳的巨额财富,一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产,另外大部分是他几十年来投资股市所得。
麦克唐纳出生在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但小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美国西雅图,在那里长大。
1940年,麦克唐纳在华盛顿法学院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二战爆发后,他还入伍服役,当过几年兵。
退役后,他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在退伍军人管理局做了30年的律师。
不过,在本职工作之余,麦克唐纳一直在经营着一个信托基金。父母开办了一家肉品工厂,去世后为其留下了一笔遗产。
对于财富,麦克唐纳有自己的追求。他把父母留下的遗产拿去投资股市。平常性情腼腆的他,投资股市却非常果断。“他炒股时,真是迷人。”丹尼斯回忆说,“他不相信别人所做的研究,他认准自己想买的股票,而且他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投资,麦克唐纳的财富如同“滚雪球”。
向来乐善好施
麦克唐纳有着乐善好施的习惯。《西雅图时报》报道称,他生前数百次向慈善机构匿名捐赠,而早前也已向一家医疗机构捐过53.6万美元。
麦克唐纳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多年来,他一直给加拿大的小镇埃洛拉捐款和送去各种礼物。这个小镇是他的祖父从苏格兰移民到加拿大后生活的地方,麦克唐纳的父母葬于此地。
麦克唐纳大概捐了15万美元。小镇“父母官”很欢迎这些捐款,将捐款用在了市政项目上,包括为小镇修建了一个溜冰场以及重建了市政厅。
“这些钱听起来不多,不过我们镇很小,要是没了这些钱,我们根本建不起市政厅。”上世纪90年代在镇议会工作的史蒂夫·托宁说。为了纪念麦克唐纳,小镇把中央广场命名为麦克唐纳广场。
麦克唐纳的继女丹尼斯表示,麦克唐纳不仅知道自己的钱从哪里来,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要向哪里去:西雅图儿童医院,他的妈妈也一直为这个机构筹款捐款;华盛顿大学法学院,1940年他在这里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救世军组织,这个组织以街头布道和慈善活动、社会服务著称。
“全家支持捐赠”
今年7月,麦克唐纳身体状况突然恶化,被送往医院。就在情况危急时,他对医生说:“我不想用那些昂贵的名牌药。”
“典型的麦克唐纳。”丹尼斯认为,这是继父的一贯“作风”。
丹尼斯说,三年前她就帮着麦克唐纳写好了讣告。麦克唐纳告诉她,他希望以一个慈善家的名义被人记住。
的确,他会被华盛顿州永远记住。
麦克唐纳的捐赠,堪称2013年整个华盛顿州收到的最阔气的慈善“礼物”。放眼全美,这样的捐赠数额能排进前十。
据麦克唐纳安排,信托基金每年收入的40%将会用于支持西雅图儿童医院的研究。儿童医院的官员表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用于儿科研究的捐赠。按照现在的基金规模,明年儿童医院会得到375万美元。
信托基金年收入的30%,每年大概300万美元,将提供给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用于发放奖学金和支持教学研究。这是该法学院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
麦克唐纳生前在“老人之家”时,会经常得到道格·披察的探望。后者的身份是华盛顿儿童基金会主席。
麦克唐纳的椅子上,经常放着《华尔街日报》和《福布斯》杂志。麦克唐纳的生活很规律,清早起来锻炼,随后去杂货店逛逛,买点东西,再步行走到自己的股票经纪人那里,查看自己的股票账户。
麦克唐纳有时候会去医院,不过不是看病,是去听那些病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和那些病人很有共鸣。”道格·披察解释说。
对麦克唐纳的巨额捐赠,道格·披察并不感到吃惊。他和麦克唐纳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在很多方面,我认为,麦克唐纳都是一个温和的巨人。”道格·披察表示,“他身材高大,但很腼腆,非常低调谦逊。你永远不会想到,他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
对于继父的捐赠决定,丹尼斯表示支持,并称:“我们全家都觉得很好。”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高美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8 16:14
上面的这个老头
我无从得知他的交易理念
但他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他的老婆孩子(继子女)也很值得钦佩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8 16:20
“春晚栏目组抽取您为场外幸运观众,您将获得16800元奖金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最近不少人收到这样的诈骗短信,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骗局的常规反应是“哈哈哈,真没创意”。但记者了解到,就是如此没创意的骗术,却出现了骗子被执着汇款的大妈搞得很痛苦的场面。
“刚开始侦查的时候我还很奇怪,为什么是两伙分别在广东湛江和海南儋州的骗子接力行骗?”金大志警官说。
受害者是位顺义大妈。按照上钩者的常规,她陆续给骗子汇了公证费、个人所得税、加急费、手续费……各种“费用”已经汇过去十多万了,16800元的奖金和笔记本还是不见踪影,奇怪的是大妈始终没有产生过一点怀疑。最后骗子很痛苦:实在想不出再多的收钱名目了。可是面对一位执着汇款的大妈,放过她?又太可惜。于是在湛江活动的骗子将大妈的信息告知了在儋州行骗的“师傅”,“师傅”一听,立刻接了过来:“行了,下边的交给我。”
“师傅”与大妈联系,理由成了“帮你把原来的二等奖换成一等奖”、“把一等奖换成特等奖”,大妈陆续交了钱,“师傅”又改换理由:“帮你参加节目!你可以上电视!”之后又加上“让你和你最喜欢的主持人吃饭、合影。”大妈陆续又汇来了十多万,最后“师傅”也没招了,再接大妈催问的电话时有点崩溃:
“你再给我5万吧,咱们就了了,以后谁也别找谁。”
“我为什么给你汇5万?”
“我就是个骗子,以前都是骗你的。”
“啊?!你是骗子?你怎么可能是骗子?你绝不是骗子!”
在这场弄到骗子的行骗理由告罄、主动招供的骗局里,大妈共损失了30多万。
据介绍,这一类骗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骗子所冒充的剧组会随着电视节目热点的变化迅速变化,以此来维持骗局的迷惑性。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二级市场上的一些股民
也是这么的智商无下限啊
xiaoche
发表于 2013-12-8 20:31
哈,换回去了
妖刀刺客
发表于 2013-12-8 20:42
学习,支持!:WX:
granddog
发表于 2013-12-9 11:05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9 11:09
物美也要价廉
我们知道,价值投资理论是由格雷厄姆创立的,其最重要的思想是“安全边际”,及后费雪的“成长股”投资理论补充和发展了价值投资理论的内涵。巴菲特则吸收并融合了两位教父的理论精华,提出“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比用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的观点,也因此巴菲特自称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
按照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价值投资就是“选择好企业,在股价合理甚至低估的情况下买入并长期持有”。这里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要求所投资的企业是好企业;其次还要价格合理甚至低估,也就是物美也要价廉;最后就是耐心等待时间来实现复利收益。用公式来表示就是:价值投资=(物美+价廉)×时间。也就是说,成长和安全边际是价值的两个核心要素,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失偏颇的,也是错误的。只有在两者共同作用并形成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使价值投资的效应充分放大。
投资股票看重的是未来,因此投资者追逐“成长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一定要头脑清楚估值的基础是盈利,“成长”必须是真正的成长,不是“高成长”概念。同时也不能为“成长”付出过高的价格,否则过程看似精彩,实际收获甚微,热脸贴上冷屁股,甚至造成亏损,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此,我们简单举例加以说明。
为了说明我们确实重视“成长股”的投资价值,我们假设公司A是一个标准的十年十倍“成长股”,那么其年均复利增长率约为26%,然后公司步入稳定增长阶段。根据国际市场的统计数据,稳定增长的消费类蓝筹股的估值大致在pe20倍左右,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取整数pe20倍为估值标准。按此逻辑,假设公司A现在的真实盈利是每股1元,每年复合增长26%,十年后真实盈利每股10.08569元,市场最终给予其估值为pe20倍,那么10年后的价格是201.71元。
在上述前提下,我们以不同的买入价格来计算十年后的收益率:
很明显,以不同的价格买入相同的公司,最后的收益率差异巨大。价廉并不是无所谓,便宜也是硬道理。
由于我们不是账房先生,而未来又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习惯给予风险资产一定的估值折扣。万一人算不如天算,比如公司十年的实际利润复合增长率只有15%,那么十年后的每股收益是4.045558元,假设还是以pe20倍交易,那么最终收益率如下:
常识告诉我们,高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一旦增长放缓,过高的买入价格就意味着低收益甚至风险。菜刀也能砍死拳头师,艺高人胆大,但并不意味着无往而不胜。小心驶得万年船,物美价廉才是我们应该重视和追求的。
风吹草
发表于 2013-12-9 11:17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9 20:39
我的仓位平衡基本原则
就是一种在技术派看来最愚蠢的做法
逐步卖掉涨幅最大的
换成跌幅最大的
即汰强留弱
大量的数据统计告诉我们
完成绝大多数的涨幅所需要的时间
仅占全部交易时间的8~12%
所以真心的不在乎所谓的什么卖出大牛股
我看中的是大样本下的大概率事件
一只十年十倍的大牛股是很多价值投资人追求的
实际上换算到日复合收益的话
每天还不到千分之一
也就是说只要碰到一个涨板
即便扣除换仓的手续费
你就已经完成十年规划中三个月的任务进度了
你还要惋惜后悔什么呢?
做人不要太贪心哦
随着我对价值投资了解的越多
我的投资模式就越简单
远远的脱离了巴菲特的什么护城河
而是向格雷厄姆的“低市盈率蓝筹组合”策略靠拢
只是我的调仓频率远超过格老的两年
也没有增加负债率不超过50%的限制
同样没有涨幅超过50%就卖出的规则
在时间和涨幅上
我采用的是“无级调仓”
类似于工业上的“无级变速”吧
让自己更加的自由
当然
为了保证组合中的企业质量
也是为了避免一些强周期企业
我设置了最近五年ROE必须全部>10%的标准
而且PE(TTM)最大不得超过25倍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的股票数量不足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组合
我宁可部分甚至完全的空仓
当然了
有些人会说
国内外历史上的大牛股大都是在20倍甚至30倍PE以上启动的
你这个做法终究会掉入低市盈率陷阱
对这样的人我只能说
你统计的结果肯定没错
但是基本的逻辑出发点没对
也许你的数学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
才没有准确告诉你统计中样本选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亡羊补牢未为晚
去问问度娘吧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9 20:46
我要补充一点
如果以A股的历史数据为准
其实过去的二十年里
低市盈率组合并不排斥ST股
它们也会带来相当不俗的收益
但是我还是把他们剔除了
因为我觉得这部分的收益
完全是因为特殊的不死鸟潜规则造成的
而未来这种潜规则还能存在多就是个疑问
毕竟注册制以后的股权或许就不再这么稀缺了
壳子也就不再这么值钱了
特别是创业板压根就不许借壳
所以我还是要在基本原则上遵循格老的教诲
低市盈率 蓝筹 组合
这三大要素不能动
其它的可以改
与时俱进
但是基石不能擅动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0 07:58
署名“青岛大先生”的公司中小股东发文表示,“雅致股份上市四年来,启动漫漫下跌长路,37元变成了7元,期间从无一次像样的利好或反弹,多少散户黑发变成了白发。”
翻看雅致股份股价走势,2009年12月3日公司挂牌当日开盘价为30.50元,12月10日盘中创出了37.19元的历史高点;其后,该股就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最低下探到5.81元,目前雅致股份的股价只有7元上下。
单看股价表现
该企业并不比中石油强
如果再翻看一下业绩表现
和中石油相比简直差到爆表
可是中石油的骂名流传已久
而该企业的名称我却是今日首次得知
大抵是中石油的盘子太大
影响力也大得很多
可能也隐藏了对央企的不满
对小盘股的偏爱
嘿嘿
买入这种企业的股民
无论赔的多凄惨都不值得同情
因为在他们的脑袋里面只有投机
你会同情一个在赌场里输光了赌徒吗?
反正我不会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0 08:15
刘纪鹏表示
担心从“走样的核准制”
变成“走样的注册制”
我个人表示
即便如此那也是一种进步
哪怕不会因此变好
反正也不会更糟糕了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0 08:52
现在估值高高在上的企业太多了
即便是让优秀的企业占有较高的权重
当前的PE也约在30倍
PB约2倍
ROE不足7%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企业得经过两次腰斩
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盈利能力
所谓的六年熊市
熊霸全球不过是个幻觉
因为银行等蓝筹的低估值带来的幻觉
所以我迫切的希望核准制
迫切的希望新股大量的上市
迫切的希望让估值回到合理的水平
让辉煌的腐朽
让腐朽的辉煌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0 09:26
人是聪明的
人也是愚蠢的
举例来说
在上世纪末
人们超前的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潜力
这是很聪明的表现
但是为了未来却支付了过高的价格
这是很愚蠢的表现
现在
人们的聪明和愚蠢
又同时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我毫不怀疑未来创业板中小板会有伟大企业诞生
我毫不怀疑环保、自贸区、大数据等等的潜力
但是我不愿意支付过高的价格
哪怕你们现在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0 10:59
经过对盖茨、乔布斯、戴尔、牛根生、毛泽东等大批牛人的统计分析
某人得出结论
想牛逼就不能上大学
哈哈
塔里木河的羔羊
发表于 2013-12-10 22:44
:#DAXIAO谢谢公子共享您的思考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1 07:19
证券投资“一难一易”的两个关键指标 (2013-12-10 21:31:46)转载▼
标签: 股票 分类: 工作思路
证券投资“一难一易”的两个关键指标
1、证券投资是概率游戏,类似于赌博,有两个关键,第一个是猜对的概率,第二个是赔率。比如赌大小,猜对概率各半:
a) 每次押1元,猜对赚2元,猜错赔1元,长期收益=50%*2+50%*(-1)=0.5,正收益表示长期可以赚钱,应该参与游戏。
b) 每次押1元,猜对赚1元,猜错赔2元,长期收益=50%*1+50%*(-2)=-0.5,负收益表示长期亏钱,不应该参与这个游戏。
2、买股票也类似,要关注: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幅度:
a) 上涨的概率很难猜,名义收益率=(1+盈利成长率)*(1+PE变化率)-1,即使盈利增长,如果市盈率下滑了,股价也不会上涨。盈利成长涉及的问题较多、PE飘忽不定,双因素的游戏很难搞。
更糟糕的是盈利变化率也会影响市盈率:22倍市盈率的股票,有50%的业绩增长,市盈率就降到14倍;单看市盈率可能觉得14倍市盈率不贵;但如果明年业绩就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市盈率可能会掉到个位数,2011年的东方电气、2012年的贵州茅台都是这样。
因此只能说:当前成长是必须的,但想要同时猜出未来盈利成长率和PE的变化非常困难。也就是说,猜“上涨或下跌”的概率很难。(另外,“名义收益率”超过了名义GDP和M2的增速,资金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如果每年的名义收益率才1%、2%,还不如存银行。)
b) 但是,上涨和下跌幅度相对好猜:PB是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变化范围较窄,低的1左右,高的10左右,容易判断高低。
PB 1-2倍的股票,如果有两年业绩快速增长,会炒到4-5甚至更高;即使没有业绩的支撑,只要有个预期,像2012年的同花顺,没有业绩支撑,但来了一个概念也可以顺利解套甚至大赚特赚。一般的新股、次新股手里都有大量的现金,即使遇到大熊市,PB降到1.4左右也差不多到底了,理论上PB从2.2到1.4,最大的跌幅也就35%,如果ROE稍微高一点,跌幅就更有限了。
也就是说,市净率不超过2.2的低PB股票,上涨的空间可以非常大(翻倍甚至更多)、下跌的幅度也就35%,“猜对大赚,猜错小亏”。反之,市净率超过6的高PB股票,跌幅超过65%很正常(跌完以后PB还有2.1),而上涨65%后PB会高达9.9,太难了(股价会很脆弱,增长率或未来预期的风吹草动、甚至基金持仓的变化都会让股价暴跌)!
c) 高PB股票就不能买了吗?可以买,如果盈利成长的确定性极大,而PE也不显著高,那么可以买,但由于看错的代价很高,根据凯利公式的提示,要控制高PB股票的总仓位,比如不超过15%或20%。
总结:
1、因为市盈率变化无常,股价上涨或下跌的概率难以推测(但当前盈利能力必须成长,如果有预示未来业绩成长的“先导指标”更佳)。
2、PB低或中等偏低的股票涨幅潜力大、跌幅有限,这个容易预测且符合“对了大赚、错了小亏”概率要求(“赔率”指标好)。
作者除了稍微“乐观”一点之外
其它我觉得还很不错
大的方向性上没啥大问题
只是我不会给高PB的股票任何的仓位
哪怕它有很高的增长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11 07:30
为什么雪球上分析企业的文章远多于分析股价的?
实在是因为股价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
不可能是任何人的能力圈
相比MACD上大多数人的不知天高地厚
雪球虽然也有狂妄之辈
但至少整体低调的多
知道能把企业分析好就特不容易了
至于市场先生未来是个啥心情就听天由命吧
反正往深里说
涨了固然高兴
跌了更高兴
又跑题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
如果单只股票分析股价难度是不可能事件
但是如果构建一个组合后
分析其整体的业绩增长就相对靠谱的多了
譬如说中国明年的经济
除了极少数人
我想大多数的预期都会落在6~8%
因为一个庞大的组合其波动性必然不会太强
而根据数学计算
一个20只以上的股票组合就差不多可以模拟整个市场了
这样就可以把分析中的变量减少很多
即便有个1%的误差也不是太要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