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0:10
随着连续大额分红年限的增加
企业的数量逐渐减小
能够连续10年大额分红的企业仅有110家
但是这种减小的速率是不均衡的
平均而言
越到后来淘汰率越低
大约就是这么个趋势
即能够连续大额分红的企业
其业绩稳定性整体强于那些随机分红的企业
另有文献指出
过去十年中
能够连续十年分红记录的股票中
有七成以上跑赢了大盘
很值得人深思不是吗?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0:14
我和几个博友都用程序大样本的检测过
我是从2000年检测起
朋友则是从92年检测起
结论表明
A股确确实实的存在的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超额效应
而且几乎是一条严格的收益递减曲线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0:15
为什么说几乎呢
因为到了重组股那一块儿
收益率则发生了一个突变
中国的不死鸟特色啊
哈哈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6 10:53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1:09
从长期来看
低市净率组合的收益比低市盈率组合要差一些
个人觉得其逻辑就在于
低市净率组合的ROE比低市盈率组合要稍微差些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1:23
按照低市净率作出的组合
大概会包含有5~10%比例的亏损类股票
其中可能是偶尔意外陷入困境的
还有可能真的衰退了
无所谓
反正连续大额分红规则会把实在不行的企业自动淘汰掉的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6 11:30
个人觉得
做组合的时候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做一个最好的
而是逐步把不合格的淘汰掉就成了
譬如活跃股、高市盈率、高市净率特征的企业
剩下的自然就可以跑赢大盘
月魔ZZZ
发表于 2013-12-26 16:33
公子,等这波下跌结束建仓亏损股是不是风险加大了
月魔ZZZ
发表于 2013-12-26 16:34
按市盈率算石化预期收益不错,能否大量进货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8:26
月魔ZZZ 发表于 2013-12-26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市盈率算石化预期收益不错,能否大量进货
按我的理解,低市盈率策略并不适合个股,搞不好就遭遇低市盈率陷阱了,而是靠狼群战术,拼概率。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8:29
Wind做的越来越好了
本轮改版更新之后
不仅可以自定义指标
而且增加了更多板块选择
譬如申万策略指数中的申万价值发现板块
还有中证腾安100等等
都很不错
如果懒省事儿可以直接拿来用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8:39
巴菲特的投资公式找到了!
2013年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作者Mark Hulbert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一套公式,以图复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报,但都徒劳无功。
或许不必再找了。
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找到了这套公式。论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资历,他们供职的AQR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多只对冲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产品,资产规模达900亿美元。
论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从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来的投资成绩。他们的公式含有十多个单项,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即波动性低于平均水平、股价与每股账面价值之比(市净率,一种净值衡量指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看好利润增长高于平均速度、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当作股息派发出去的股票。
公式的第二部分将会令人错愕:它要求用“保证金交易”来投资这些股票,也就是借钱买股,买进的数量比不借钱能够买到的更多。研究人员发现,要达到巴菲特那样的长期回报,投资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说,借款比例足以让每100美元的投资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
论文作者之一、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公司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 (Andrea Frazzini)说,在巴菲特整个职业生涯中,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平均杠杆率一直与上述水平相当。
这样的杠杆率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巴菲特可以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款。但弗拉奇尼说,这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就没有杠杆了。比如从最近年报来看,伯克希尔的持股总值是其净值的两倍,说明它当前的杠杆率约为2比1──比它的长期平均水平还要高一些。
采用保证金交易当然可以放大利润。当行情不妙的时候,它也会增加潜在损失。但请注意,前面说的那套公式是将保证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风险远低于市场的股票结合,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不高于大市。
无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始终存在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风险──如果所持资产跌幅太大,那么就要存入更多的现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年里一直能够避开这种风险。虽然严重依赖于杠杆,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报率也就是亏损9.6%。而且其账面价值的波动性也低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波动性是衡量投资组合风险的一个常用指标。
公式中明显缺失的一个因素,是它没有解释巴菲特为什么大量投资非上市公司。但研究人员说,这没有必要,因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现好于非上市公司。
考虑到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选优秀管理人员的能力,这一点多少让人吃惊。但研究人员还是发现,其回报“更多地源于选股,而非他对管理层的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发言人表示巴菲特不接受采访。)
论文的另一名作者、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AQR主要负责人之一拉斯·佩德森(Lasse Pedersen)强调,巴菲特并非浪得虚名。他说,毕竟研究人员花了数年时间才总结出一套“马后炮”表现与巴菲特近50年投资成绩相当的公式。除此以外,他还拥有不论丰歉都坚守既定方针的自控力。
不幸的是,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这套投资公式散户应用起来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资一大篮子多样化的股票。另外,对于一个依靠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来说,坚守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战。
但是,你或许还是能够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运用研究人员总结出的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有现金,你可以把这些现金加到已经配置于股市的那部分中去。这在事实上是自己给自己借钱,也就相当于做保证金交易。巴菲特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钱,当然也就是这种办法。
即使你决定不完全按照研究人员的投资公式去做,这项新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投资含义。比如论文作者发现巴菲特的成绩“既不是因为运气,也不是因为魔力”,所以如果继任者的选股能力跟他一样好,伯克希尔在巴菲特退休之后的表现就不一定很差。
当然这个“如果”是个很大的假设,但研究人员的发现意味着,如果严格遵守同样投资原则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成绩是可以达到巴菲特的历史水平的。
另外,这项研究也展示了一种撩拨人心的可能性:遵守这套公式的投资者甚至可以取得比伯克希尔还要好的成绩。因为巴菲特自己也说过,他的投资组合已经变得十分庞大,将来会很难拥有同样的表现。相比之下,规模更小的投资组合可以投资于因为太小、不足以给伯克希尔利润表现带来实质性改变的股票,从而获利。
现在太多的价值投资人
极其关注股票的“优质”
却对“安全”、“便宜”几乎视而不见
没有前面的那两条
你敢加杠杆么?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8:42
譬如董宝珍
融资重仓的茅台难道企业不优秀吗?
茅台过去非常优秀
现在非常优秀
未来的实际二十年我觉得依然非常优秀
但是在十多倍PB的位置上加杠杆就是很脑残的行为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8:45
茅台的确在10倍PB之上盘旋了太久
久到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茅台的高估值
只会自我安慰PE并不高
PEG更是很便宜
唉
每个指标几乎都是有使用局限性的
用单一指标来重仓一只股票
相当找抽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9:10
曾有个谁
好像是小兵说的
PB是利润的一次函数
PE则是利润的二次函数
ROE则是利润的三次函数
PEG则是利润的四次函数
而利润的稳定性从来都是相当差的
所以要谨慎使用ROE及PEG
而由于PB的反应过于迟钝
所以个人倾向于使用PE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9:32
作为美国数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西蒙斯的投资策略那叫一个相当复杂
复杂到人家从来不希的在公开场合说
反正说了也没几个人听的懂
而聂夫呢
就是低市盈率组合
照样做的也挺不错
虽然收益率没西蒙斯高
可是对智商的要求低啊
既然复杂的能赚钱
简单的也能赚钱
我选智商低的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9:48
恍恍惚的就年底了
各路大神的总结都看了七八篇
来年展望也看了四五篇
本人的收益
距离大神们还差着好几光年
但是自己还算满意
今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约为17%
最后这几天也不指望蹦上20%了
就这么着吧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9:52
创业板很牛逼
中小板也不赖
可我还是宁愿守着主板过日子
算不算是巧妇常伴拙夫眠呢
哈哈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7 10:42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7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