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2:55

很多人可能都不太注意指数的编写方式
我当年就是这样的

这个编写方式的不同
哪怕成份股是一模一样的
结局也大为不同

各类加权模式我就不说了
单就是一个“全收益指数”
就可以让很多嘲笑蓝筹指数的人惊讶了

譬如中证红利指数
昨日收盘2227
而如果考虑到历年分红
其对应的全收益指数点位其实应该为2807
高出26%之多
随着分红政策的改变
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而中证500指数
昨天收盘3743
全收益指数为3988
差距仅有6.5%
为啥呢?
因为分红很少呗

某些指数看起来涨的好
不仅仅是因为成份股的股价表现好
因素太多了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3:00

作为新兴市场
我们的A股年复合增长大约在15%左右
所以股息在其中看起来占比不显眼
但是看看美股的长期数据就知道了
两个指数的差距那简直就是一天一地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3:07

如果有一天
A股的企业真的按照最新的分红政策
成熟期企业在没有重大资本开支的情况下
八成的净利润拿来分红
那就会出现这么个看起来很坑爹的现象
尽管蓝筹们的估值都回归价值了
可是主板的指数还是难以大幅上涨
哈哈哈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3:12

其实只要经理们不瞎搞
因为被隐藏起来的分红
跑赢一些指数是如此的轻松
可是即便如此
美帝的经理人们
还是八成跑输了标普
瀑布汗一个
所以理解一下国内的经理们吧
毕竟咱们的股息更低
跑不过大盘就更“情有可原”了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3:31

八成的利润分红是不敢想了
只要老老实实的能把四成的底线做到就OK了
我觉得我买的企业应该差不多都是成熟期
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
难道今年股息率要突破8%?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3:42

2013-蓝筹沉默
类别 : 投资杂谈   作者: 小兵2013-12-26 20:47:01


今年又是蓝筹沉默的一年,我原想用“沉没”,还是换成沉默好了。



先看大蓝筹收益率。

中石油 -12%。

工商银行 -9%。

农业银行 -7.5%

中石化 -12%

中人寿 -30%

中神华 -36%

招行 -19%

平安 -12%

兴业银行-10%

茅台 -38%



————————————————————————————————————



1. 资本是最聪明的。如果我是某上市公司的老板,所在行业由于各种原因,估值很低,比如5倍PE。

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

1)赚了钱,继续投入本行业,继续赚钱。只当公司没有上市。

2)把钱抽出来,收购一些新兴行业,安排亲信进去,关联交易,然后上市,以100倍PE。



2. 资本是最聪明的。如果我是某上市公司的老板,所在行业由于各种原因,估值很高,比如100倍PE。

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

1)虽然不赚钱,但是投资者热捧,看好未来,那么我应继续本行业,直到赚大钱那天。当公司没上市。

2)把IPO圈的钱抽出来,购买一些传统垄断行业,以5倍PE。

3) 10倍PE收购并购上下游,然后享受100倍PE的估值。然后套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说说“确定性”,投资以来,我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确定性。

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原因无非可以归结为2点:偶然和必然。

比如我买入一只股票,第二天就意外停牌了,然后公司宣布突发性利好,复牌后股价大涨。这就是偶然性。

但实际上,许多“偶然性”我们是很难辨认清楚的。

比如07年你买入一个股票,涨了3倍,这就很难说清,是你水平高,还是市场水位线上升的结果,因为当时的垃圾股也能涨几倍。



目前持股:

A股:平安转债,兴业银行,万科A

B股:新城B

H股:惠理,中信银行H,新城H



今年投资收益真的很差劲,年初很快赚了20%+,然后半年的时间又回撤30%+,接近年尾还有8%左右的亏损。

收益率居然比2011年还差。





今年的投资大概可以用一个换股的例子来总结:去年底今年初把长安B,江铃B,鲁泰B,都卖光了,买入了新城B。长安B,江铃B,鲁泰B,都翻倍了,新城B跌了30%。把2.0变成了0.7。

以下省去5个例子,包括我在白酒暴跌盛宴中分到的一大杯浓汤。看走眼很正常,看走眼输大钱就是投资系统失败了。当然,我并不认为新城B选错了,今年的销售仍然是符合预期的。但押宝一只B股,根本不符合我以往的操作经验,也给了失败的可乘之机。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今年的B股完全失败,这毋庸置疑。



2014年预计平安(转债),惠理,新城B,新城H,兴业,万科A,会持股不动。

中信银行H可能会和其他银行调换。



——————————————————————————————————

2013,快结束时,我想谈谈市场。



资本市场有个特点,就是杀多。哪类人多就杀那类人,这本身和价值关系不大。

概念股投资者多了,就集中杀一批,价值投资的多了,也集中杀一批。



03~07年,价值投资者,或者大蓝筹的投资者,赚钱赚到手软,巨无霸市场也给60倍PE。

所以这几年有许多业绩增长3倍的大蓝筹,股价跌去50%。



概念股投资者最好杀,因为概念破了,树倒猴孙散,墙倒众人推,几个月的功夫就恢复原形。

价值投资者不好杀,因为有业绩支持,所以要靠时间,要用3~5年的时间去杀。杀的大家没脾气了,杀的大家互相踩踏,杀的大家认为现在就是永远。



价值投资者最大的法宝就是安全边际,还有分散持股,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目前还没有可口可乐,耐克这样的伟大公司,茅台这样皇冠上的明珠在政策的冲击下都七零八落,说白了,就是没有坚实的群众消费基础。所以要分散持股。当然我曾经说过“集中持股是走钢丝,巴菲特是阿迪力”,如果具备了阿迪力的能力(这个市场绝对有这样的人),那我也建议集中持股,但多数人不是阿迪力。



今年也许你买了民生A,没有亏损。也许你买了招行A,亏损了20%。也许你认为这是水平,但我认为在一项投资中,如果考察时间过短,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只占1/3。因为如果民生A和民生H股价一样,招行A和招行H股价一样,那么结果也许相反。



就像去年银行股的投资者可以嘲笑创业板,今年创业板的投资者可以嘲笑银行股,结果并不代表永远,永远是什么,永远就是我们要在这个市场尽量长的活下去。



中国资本市场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当然不排除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如鱼得水,但那毕竟是少数。股市绝不是发家致富的场所,只是理财的一种手段。5万元做个小店,100个人中有80个人每年能赚回5万元。5万元去投资股市,100个人中,有80个人覆灭了。有1个人每年能转回5万元,这个人第二年也可能覆灭了。



即便如此恶劣,只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几年也能将损失控制的尽量小。因为大部分蓝筹股,低点并没有下沉太多。

比如过去3年:持有招商银行亏损10%。持有民生银行A盈利80%。持有万科A不亏不赚,持有平安A亏损27%。

如果持有B股,许多都盈利50%以上了。



比如03年到05年,最牛逼的投资者已经赚了几倍了,但毕竟是少数,少之又少。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讲,切实可行的目标就是,在熊市里少亏钱,在牛市里赚到平均的人。



所以我认为过去3、4年,没有被市场消灭的,大部分战斗力得以保存下来的投资者,就是成功的。就有可能迎接黎明,赚到又一桶金。



那么这几年远离市场,不参与市场,是不是赢家呢,从目前结果上看,毫无疑问是赢家。但你必须明白,那种在黎明到来前满仓,然后迎接上涨并不是可行的策略。这几年市场已经把许多趋势投资者玩死了,每次牛市趋势确立的时候,也是成交量高潮的时候,无数趋势投资者入场的时候,也是暴跌的时候。

所以耐心的,低位满仓或者加仓,耐心的随波逐流,起起伏伏,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持续下跌,你可以说房地产危机,可以说银行危机,可以说地方债危机,可以说导弹危机,可以说人口危机,可以说。。。。危机。

但归根到底就是GDP下行了,原来的预期没有达到,各行各业的营收规模,利润都没有达到预期。

GDP的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没有必然关系,GDP超预期企业利润才会超预期,GDP低于预期,即便远高于全世界股市创新高的国家,但达不到我们自己的预期,企业利润增速仍然会下降,或者负增长。



真正的牛市来临,一定是GDP翻转。才能重拾信心。就这么简单。

否则市场会慢慢下行,偶然报复性反弹,原因是GDP短暂反弹,而且也符合市场的杀人特性。在波动中杀人。



2014年的总结,我希望题目是《赢家》,给每一个人。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5:11

如无意外
下周一集合竞价时小幅减仓北京银行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7:06

原文地址:学巴菲特还是施洛斯?作者:抱朴阿素
人,认识自己最难。
来到证券市场,多数人都信心满满,把自己作为一个可以战胜市场的不普通的投资人看待。但从长期的投资结果来讲,真正能够赚钱的十不过一,绝大多数人最终将证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无法在这个市场赚钱的失败投资者。在没有一二十年投资业绩证明的情况下,把自己先定位为一个普通投资人是合适的。
巴菲特作为股神,投资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今年在反思:他的投资方法的可复制性有多大?有多大比例的人能掌握他的投资方法?相反,施洛斯的投资方法今年以来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对于一般的投资人而言,不可能有巴菲特的商业眼光,不可能有巴菲特那样对所投资企业的调研与了解深度,也不可能有他那样对年报的分析与理解水平,如果像巴菲特那样采取集中投资少数股票的方式建立投资组合,要取得战胜大盘的收益率,可能性有多大?
从投资结果来看,施洛斯在完全没有杠杆且扣掉25%的管理费后,年均复合收益增长率达到了16%,一点也不比巴菲特差。同时,施洛斯的投资方法又极适合那些无条件调研上市公司、也无眼力看准优秀上市公司的普通投资人。施洛斯的投资方法,可能更符合普通投资人的定位。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17:11

施洛斯的做法更贴近其恩师格雷厄姆
也许是因为其资金量相对于老巴还是小了两个数量级
所以捡烟头捡的不亦乐乎
这个老头给我的印象是更看重PB这个相对长期一些的指标
而且其持股极度分散
据说有时候高达上千只
其实一千只股票
假如对流动性要求不太高的话
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基金也是可以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9 15:57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9 16:19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29 16:54

yejianchuen 发表于 2013-12-29 22:32

楼主861楼乃肺腑之言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30 09:43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30 09:49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30 10:51

又重读了一遍物理
实际上最近一直在读
空间、时间、量子、多重宇宙
虽然还有很多地方难以理解
但是仍然不妨碍把一些知识迁移到这个市场上来

一个不确定的世界
自然有一个不确定的市场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30 12:14

闲着无聊,把沪深A股从2004年12月31日收盘起的涨幅,用通达信后复权都算了下,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纯粹是为了方便和沪深300指数比较,结果得到了几个绝大多数股民都会震惊的数字。
计算公式:(C/REF(C,BARSLAST(DATE<1041231))-1)*100;
截至上周五(12.27),沪深300指数的收益仅有130%,而当时已经上市的累计1243只股票在交易,平均收益309%,其中60家企业的涨幅超过1000%,共计有66%的股票跑赢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的中位数为210%,如果每年初都重新进行一次资金的再平衡并等权分布,当初的一块钱就可以变成5.45元了。但是更让人震撼的则是超过97%的股票都获得了正收益!
那么在这九年之中,凡是亏损了的小伙伴们,都好好想想吧,整天忙忙碌碌的,还不如直接扔飞镖,亏钱的原因,真的都怪政府,都怪这个市场,都怪点子背吗?

风云雄霸天下 发表于 2013-12-30 13:14

月魔ZZZ 发表于 2013-12-30 16:06

魏公子 发表于 2013-12-27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创业板很牛逼
中小板也不赖
可我还是宁愿守着主板过日子


公子有大师风范

磨练858 发表于 2013-12-30 17:26

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查看完整版本: 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