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luck333888 发表于 2005-8-31 09:57

勝獅貨櫃企業 (0716)-- 60分鐘延遲 2005-08-30 16:07

現價 5.10   升跌 0.100   買價5.10最高價5.15開市價5.05成交量1.64百萬
   百分比升跌 2.000%   賣價5.15最低價5.05前收市價5.000成交金額8.35百萬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1 10:25

光大证券 机械行业:盈利分化反映企业竞争力差异

.................

hansonli 发表于 2005-8-31 10:32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8-30 11:21

更应该感谢麦总极其团队和你自己的回复:
留平头
四级MACD会员


"给我15年时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

我们定下“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我们的标杆。这不是一个梦想,不是一个口号, ...


当然, 麦总说给十五年, 就要最少持有十五年.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1 10:51

Originally posted by hansonli at 2005-8-31 10:32



当然, 麦总说给十五年, 就要最少持有十五年.
是呀...这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不是一个喊出来的空洞的口号.这是我们的目标,中集的目标!!!!!!!!!!!!!!!!!

和平理财 发表于 2005-8-31 11:47

快乐投资,和平理财

或许我们这里就该叫做:快乐投资,和平理财俱乐部.只是对我来说就沾光了!!!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1 11:51

Originally posted by 和平理财 at 2005-8-31 11:47
或许我们这里就该叫做:快乐投资,和平理财俱乐部.只是对我来说就沾光了!!!


哈...正确地说,是我们粘了您的光?盗用了您的大名...不好意思.....因为你没申请著作权....所以不是侵权???????

goodluck333888 发表于 2005-8-31 13:10

勝獅貨櫃企業 (0716)-- 60分鐘延遲 2005-08-31 12:04

現價 4.950   升跌 -0.150   買價4.925最高價5.10開市價5.05成交量1.74百萬
       百分比升跌 -2.941%   賣價4.950最低價4.925前收市價5.10成交金額8.68百萬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1 13:36

胜狮走势也不咋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31 14:34

集装箱紧缺

作者:《环球供应链》 发布日期:2005-8-9 13:47:30 访问次数:2


板块:供应链——世界工厂   编辑:闫秀蓉

集装箱紧缺和运价高涨的背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而航运市场市场的未来,也牵系于中国经济的表现
集装箱紧缺
文/本刊记者 吴巍

“据我们从(中国)各大港口了解到的情况是,到2005年中的全部海运集装箱已经定完了。”德国纺织品零售商协会的尤根-达克斯实际上关注的是运价,他不敢预测运费会出现什么变化,因为从中国前往西欧和美国的海运集装箱正变得非常紧缺。
集装箱紧缺直接导致了订舱难,这是今年中国的货主企业普遍遭遇的难题。每年10月,是深圳伟利得有限公司负责出口的李经理最忙的时候,发往美国为圣诞节做准备的玩具必须在这个时候订好舱位。而今年,由于舱位紧张,差点就误了发往波士顿的货物。
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国的贸易大幅增加。每年10月前后都是中国的出口旺季,圣诞用品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下一年度的夏季服装也开始出口到欧洲。据统计,美国每年用于在圣诞产品上的支出达到每家庭455美元,而产品主要靠中国提供。同时,中国服装的出口占到了世界服装的30%。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10月份,中国两大主要港口上海和深州的集装箱吞吐量都超过了130万TEU,比去年同期增幅接近30%。这种强劲的需求导致了主要运输设备——集装箱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供应紧缺、价格高涨的现象。

量少价增
有航运企业人士表示, 自去年以来,海运市场需求旺盛,为消化大量的货物流量,各海运公司纷纷争购集装箱,以保证自己的船队有充分的集装箱拥有量,目前船公司平均舱位利用率都达到95%以上。这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上的集装箱价格急速攀升,据国际集装箱市场行情报告显示,进入2004年,中国生产的新集装箱价格一路上扬,5月份集装箱价格一度逼近2000美元,相比年初的1550美金增长了20%。
同时业内人士透露示,在出口旺季船公司会尽量想满船运输,因此会故意多接一点订单。比如一条船有1000个箱位,往往会接1200个箱位的订单。由于空箱不足,租箱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租箱公司人士表示,“在长期合同下,普通的20尺干货箱,去年的价格在0.55美元/天,今年已经涨到0.8美元/天的水平。如果是短期合同,今年大多数租箱客户都要向租箱公司额外支付一笔提箱费”。
对于今年集装箱价格的上涨,招商局物流集团公司负责电子产品进出口的权先生表示,“全球航运市场由于近期亚洲对欧美的出口增加而愈加兴旺,高涨的集装箱船运输市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新集装箱变得奇货可居,而集装箱的供应短缺是引发集装箱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据交通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各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 2004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2766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27.3%,集装箱需求强劲,这种情况几乎延续了全年。
有媒体报道,今年四月份,一些香港的海运公司竟然出现了空集装箱不足、停止接受运输订单的情况。川崎汽船香港总裁皆川善一表示, “每年春节之后集装箱就开始在中国逐渐集结待货,而今年竟然出现空集装箱不足的情况,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中海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船公司的箱源普遍很紧,而且价格也上涨了不少。不过中海前期已经预定了很多新箱,现在市场上的供应紧张对中海并无太大影响”。
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集装箱供应紧张,与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原材料上涨等都有关系。

多元因素
“原材料不足”,年初的时候,一些集装箱制造厂不约而同的发出这样的声音。作为生产集装箱最主要原料的钢材,今年2、3月份曾一度创下超过400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位,而即使在这样的高价位下, 当时的钢材市场仍然供不应求。
在钢材价格迅速上涨,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集装箱制造厂家普遍面临着钢材短缺的危机,而且钢材价格的高涨也让很多制造企业无法承受。很多企业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了放弃订单。 一位集装箱制造企业的员工对记者说,“即使罚钱,也比造箱子亏得少”。
不过,相对于集装箱中小制造企业,类似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并没有在原材料问题上有任何不适,中集公关部的蒋小姐表示,“中集在今年的集装箱生产方面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地中海航运的陈庆礼表示,“选择放弃订单的企业应该只是一些小型生产厂商,一些大的生产厂家,都会有一定量的原材料储存,市场短期的供应紧张对他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另外,大的集装箱生产厂家也会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来防范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集装箱滞留在国外,也是造成集装箱紧缺的一个因素”。陈庆礼介绍, 一艘船从中国到美国,到了美国那边的港口之后,装卸完可能需要2天,但是海关那边清关却需要5,6天,船不可能停在港口等箱子,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箱子滞留在国外。另外,如果碰上压港,更增加了集装箱的运转周期”。
今年11月份,大量圣诞节物资的运抵造成了美国西海岸港口大堵塞。集装箱像山一样的堆积在码头上,有些甚至连卸货都来不及,连船带货堵在港湾。洛杉矶-长滩等港口更是由于进口量大、进口量集中和码头人手有限等种种原因, 导致70多艘巨型集装箱船排起了长队。在欧洲,主要港口鹿特丹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压港现象。就是在超级大港新加坡,今年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拥堵候泊现象。
招商局物流集团公司的权先生也表示,“滞留在国外的空箱子很多,现在国际航线上存在货物不对称的情况, 比如中欧航线上,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货物比欧洲出口到中国的货物多,这样就会造成空箱子在欧洲等货,不能及时拉回国”。
另外,据行业人士介绍, 每个船公司都有一个安全库存的问题。比如在上海,某个船公司的所有运力是10000TEU,那么这个船公司在上海随时都得准备20000TEU的箱子作为库存,保证箱子的供应。这部分箱子轻易不能使用,这也造成了一部分箱子的闲置。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表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增长,包括粮食运输等在内的散杂货运输集装箱化也造成了集装箱供应的相对紧张。

中国效应
虽然引起集装箱紧缺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陈庆礼认为,“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集装箱需求量过大才是集装箱紧缺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人力成本低廉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让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基地。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家用电器、玻璃、集装箱、钢材、水泥、化学纤维、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几十种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报告,预计2004年中国出口将增长27%,达5550亿美元;进口增长32%,达5450亿美元。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采购组织的采购网络已经开始向中国市场加速延伸。以家具行业为例。全球家具销量排名第一的瑞典宜家家具公司,已将其采购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中国。除此之外,欧洲还有数以千计的独立零售商从我国进口家具销往世界各地,有统计显示,近5年来,我国家具出口额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仅美国2002年就从我国进口家用木制家具28.9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1/3。
按照惯例,当运价大幅上涨后,采购商会进入观望状态,在2003年底,一些有计划来国内采购商品的进口商,考虑到舱位紧张以及运价高昂,已推迟了采购计划。但是今年,由于对未来市场的普遍看好,这些采购商继续加大了采购力度。
快速增长的贸易量,必须有充足的运力作为保障。有统计表明,随着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去年中国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已经达到4860万标准箱,占全球份额的16%左右,成为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今年预计吞吐量超过5700万标准箱。充分的集装箱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陈庆礼说,“集装箱已经是国际海运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即使有足够的集装箱船,没有箱子一样也不能运输货物”。
对于集装箱供不应求的局面,最有理由感到高兴的应该是中集集团。中集10月份发布的季报显示,2004年1-9月,中集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09%,实现净利润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23%!中集集团董秘于玉群表示,公司业绩取得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全球的航运业继续保持景气,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
集装箱短缺也从另一方面见证了航运业当前的火爆。据行业资料显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航运业两大权威指数(伦敦波罗的海干散货物运价指数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双双大幅飙升。不到一年时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已达到5600点的空前高度,而集装箱航运费率涨幅有的甚至超过两倍。
“这样的行情,我干了四十多年航运从来没有见到过”。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克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不错过航运业难得的好时光,中国海运集团一口气在今年的7月、8月和11月分别将三艘号称全球载箱量最大的“中海亚洲”、“中海欧洲”和“中海美洲”投入运营。另外还有两艘同等级别的集装箱船也将在年内投入运营。
不过,航运市场淡旺季交替的规律亘古不变,有人已经发出盛世危言,根据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06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很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陈庆礼说:“不过,这得看中国经济的表现”。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1 14:42

看来今天补不了10.14-10.16的缺口了。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1 14:45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31 14:34
作者:《环球供应链》 发布日期:2005-8-9 13:47:30 访问次数:2


板块:供应链——世界工厂   编辑:闫秀蓉

集装箱紧缺和运价高涨的背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而航运市场市场的未来,也牵系于中国经 ...


去年的光景吧?今年不会那么好了!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1 17:16

难受呀大国手
新浪网友 就 威孚高科发表评论  IP:222.222.61.*
是不是割肉呀?现在能割吗?快指点一下!

大国手你慢慢打这个战役吧.                                 卖出
新浪网友 就 威孚高科发表评论  IP:222.222.61.*
我还是回中集吧!


网友:zhongji0039 就 威孚高科发表评论  IP:221.4.176.*
由于油价高企,国内宏观调控,货车超载严厉查处等因素,581现在还没走出低谷。国手,向你问好!!!



新浪网友 就 威孚高科发表评论  IP:218.77.171.*          此人是哈..........guoshou...
000581可能比的是耐心,2年后会成中国苐1牛股。

h
新浪网友 就 中集集团发表评论  IP:218.77.171.*               强力卖出
既然中集这么好,为甚中集工会大肆拋售。这是我不里解的

wangjian1352000 发表于 2005-8-31 18:44

优质企业的标准

  巴菲特的投资对象都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跟踪,并且要在适当的时机才会进行大量的投资,而投资的先决条件是要企业具有相当优良的品质。他平时的工作中大部分是在考察和检验潜在投资对象的情况。他的主要投资组合中包括有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列等公司,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具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①企业具有“特许权”。巴菲特认为这种企业的特许权表现为,产品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形式的价值(品牌、过桥收费等)。如,可口可乐;

  ②有稳定的经营史。巴菲特对所投资的对象都要作较长期的考量,并希望其未来是可以预见的;

  ③经营者应理性、忠诚,并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巴菲特对GEICO的大举投资,较大的原因是对公司的主要经营者具有相当的信心。

  ④企业的财务应该稳健,经营效率必须较高,并由此获得良好的收益,巴菲特投资的企业均有较高的毛利率;

  ⑤资本支出少、现金流量充裕。巴菲特对那些固定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很不感兴趣,认为它会大量侵蚀企业的现金流。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1 22:00

全球乾散貨航運市場低谷回升/中遠航運香港有限公司供稿
2005-8-31

圖為法國勒哈弗港的煤炭碼頭

今年4月中旬起,全球乾散貨航運市場出現一次大跌,在短短三個半月時間內,市場急劇下降63.9%,下跌幅度之大,堪稱是史無前例,以下是此次下跌的一些數據﹕(表一)

自本月初起,盼望已久的市場回升開始出現。8月2日,BCI指數報收2,319點,僅跌8點。總體BDI指數下跌20點,均創此次市場大跌中最少跌幅。至此,下跌動力已經消耗殆盡。第二天,雖然主要因為BHMI指數及BSI指數的下降,BDI指數報收1,747點,仍跌2點,但BCI指數已率先反彈20點,揭開市場大回升序幕。


時至今日(8月26日),BDI指數回升878點,上升幅度約50%。業內主流看法是市場中期底部已經形成,市場由此將開始一輪強勁回升行情。


此次市場回升呈現出如下特徵﹕

1)BCI指數率先回升,BPI指數緊緊相隨。


至上周五收市,BCI指數從2,319點低位升至3,637點,升幅達56.8%。同期,BPI指數從1,488點低位升至2,245點,升幅達50.9%。

BHMI指數從12,401美元升至17,893美元,升幅達44.2%。BDI指數從1,747點低位升至2,625點,升幅達50%。從各種船型回升過程來看,BCI為領頭羊,但跌幅最大的BPI指數8月上旬反彈力度最大,BHMI跌幅最小,回升速度也最慢。不過,目前升幅過大的BPI出現一些回調。



2)大西洋市場回升力度較大

此次回升的觸發點是好望角型船在歐陸大西洋地區市場的貨盤/詢價8月初突現強勁增長,導致大西洋地區租金/運價升幅遠超過其他區域,其他船型情況也類似。請看8月上半個月好望角型船在大西洋航區與太平洋航區的租金水平變化比較。



3)回升是根本性的大市轉向

此次市場回升,由好望角型船領頭,然後巴拿馬型船跟上,最後帶動靈便型船,上升態勢相當全面,這與6-7月間僅好望角型船或巴拿馬型船出現小幅回升而導致大市反彈夭折的情形全然不同。市場回升已近一個月。目前許多原擬較低價格租出船隻的船東或營運者正不斷調高運價/租金報價。儘管現貨市場水平已大幅提高,市場遠期期貨水平繼續高於現貨市場水平,回升大趨勢似已形成,而從過往經驗來看,趨勢一旦形成則短期不會輕易逆轉。



4)大部分船東保持對後市信心
從市場心理來看,此次市場下跌與既往市場下跌有不同之處。有相當部分船東在市場急速下滑時,始終對後市抱有信心,沒有隨波逐流,在市場低位放出的運力較少,市場期租成交很少,因此中短期租跌幅遠低於現貨市場,且不時還有船東趁低租入的操作,這些船東待市場「拐點」出現後,立即將租金水平大幅調升。



分析觸發此次市場回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在市場基本面,如運力供需方面,沒有重大改變的形勢下,市場跌幅過大,是不正常的。由於市場持續下跌,租家盡力推遲貨盤問市,導致市場貨盤漸少,市場因此跌速加快。然而,這些貨盤終究是需要投放市場的,一旦不能再等,累積的貨盤短期內湧入市場,將運價/租金水平徒然推高。


2.國內鋼廠在鐵礦石長期合同價上升71.5%之後,煉鋼成本並未出現預期中的大幅上升。由於現貨市場價格及海運費用大幅下降,上半年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為68.2美元/噸,同比僅升3.2%。加上新產能不斷投入營運,額外增加了鐵礦石需求,種種利好因素有利於鐵礦石進口保持穩定。



3.離歐洲進口地最近的非洲鐵礦石出口國──毛里坦尼亞(年出口量約1000萬噸)發生內亂,歐洲鋼廠開始從較遠的南非、巴西追加進口鐵礦石,對乾散貨周轉量增長有強勁刺激,大西洋好望角型船需求突然增長是此次市場回升的契機。



4.今年夏季至今由於雨水充沛,水力發電增幅大,導致煤炭需求下降。另外,6、7月為糧運淡季,也對市場有一定利淡影響,現在夏季淡季即將結束,傳統需求逐漸轉旺。煤炭、糧食貨盤開始增多,對市場回升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總體來看,目前市場回升是在一些利好因素的配合下,對前階段市場過度下跌的一種糾正。回升能持續多久,仍需看中國及全球市場基本面是否仍然有利於市場上升。



首先,我們分析今年下半年鐵礦石進口量變化情況。



目前全球鐵礦石需求的變化主要取決中國鐵礦石需求的變化。而下半年中國鐵礦石需求仍然旺盛,例如﹕今年10月鞍鋼將投產1座3,200立方米高爐,明年年初再投產1座3,200立方米高爐。本鋼8月份7號2,940立方米高爐投產。沙鋼9月份將投產3座500立方米高爐。有消息說,南京鋼鐵公司年底將把「鐵本」吃下來,形成1,000萬噸產能。寧波建龍今年底一期目標建成400萬噸產能。僅以上列舉的鋼鐵項目就涉及1,800萬噸的新增產能。而整個下半年新增產能預期在2,600萬噸以上。至於國產鐵礦石,上半年產量達1.74億噸,同比上升26.5%。預期全年產量3.7億噸,同比升18%。仍低於今年鋼產量增長幅度(預期年產量3.3億噸,增長25%),鐵礦石進口數量仍將增長。 近期權威預測一般認為今年全年鐵礦石進口量在2.4-2.5億噸之間,現在上半年已進口1.31億噸。預期下半年進口量將較上半年為少。但從目前中國新增產能投產情況來看,下降幅度不會過大,我們預期下半年進口量仍可達到1.2億噸以上。當然我們也應關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新的鋼鐵產業政策等是否會使一些落後產能停產以及新增產能是否會有不開工,而導致鐵礦石需求不如預期的情況。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9-1 08:12

中美纺织品磋商失败 设限基准期和增幅说不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徐翼 8月31日北京报道】

  截至8月31日晚,由于中美在纺织品纠纷问题上的立场依然相距甚远,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美第四轮北京磋商无果而终。美国产业部一位官员在向路透社记者透露这一令人沮丧的消息时,用了“失败”一词。

  据美国纺织品组织委员会主席卡斯·约翰逊说,鉴于中美之间已经进行了3次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磋商,此次中美双方的谈判代表一直希望能够在北京达成一项协议,以使下周三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有一项具体的成果。但两天的谈判并没有缩小中美之间的距离。“人们以为,中美已经举行了一系列会谈,今天应该是达成一项协议的好时机,但显然,此次中美双方都没有作出让步。”约翰逊作为美国产业界的一名说客,此次一直跟踪着北京会晤。

  约翰逊说,美国的纺织品制造商已经要求政府对更多种类的中国纺织品设限,以保障本国企业的生产。“下周,美国有关部门将开始审理这些制造商提出的其他保护请求。”约翰逊透露。但他拒绝说明将有哪些种类的中国产品会受到影响。

  稍早些时候,美国产业部门的官员表示,中美纺织品磋商的主要症结,在于如何消除在设限的基准期和增长幅度问题上的实质分歧。此前,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大卫·斯普纳曾表示,美中都迫切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美中纺织品旧金山磋商结束后,双方已经很接近达成协议。但是双方一致认为,宁愿多花一些时间达成一个好协议,也不愿仓促行事,“不能仅仅为了一个协议而达成一个坏协议”,当时斯普纳这样说道。

  据悉,美国方面要求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9种以上纺织品的增幅在2008年以前控制在7.5%。美国纺织品制造业抱怨中国纺织品充斥美国市场,造成纺织行业的工作机会大量流失。

  中国已经表示,以配额取消之前的出口数量为基数,而不是以配额取消之后的出口数量为基数,不能反映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潜力以及中国纺织品在正常竞争下获得的市场份额。去年全球贸易的增长水平为15%左右,但是,把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幅度限定在7.5%,这与全球贸易增长水平极不相称,不仅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

  今日中美纺织品谈判的失败,也令下周中美元首会晤前达成协议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合会执行理事奥吉·坦泰罗说,因为美国代表团预定本周四就离开北京,这就意味着“本周已经99.9%没有机会再谈了”,而美国的纺织品制造商将得以继续利用设限措施所带来的保护。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9-1 08:46

(市场管窥) “科”系基金上涨途中现分歧
(2005-08-31 08:35:29)



  □刘藉仁
  昨日,封闭式基金继续调整的步伐。沪市基金指数开盘805.74点,盘中呈震荡整理格局,收于804.14点,跌0.33%。深圳基金走势相对强劲,开盘721.97点,最终小幅收红,涨0.06点。两市全天成交1.520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降六成。从盘面看,54只基金25涨9平20跌,其中基金裕泽以1.21%的涨幅居首,基金天华、基金科汇、基金兴安等涨幅靠前;另外,基金久嘉、基金丰和、基金同益等表现不佳,跌幅均超过0.5%。上证50EFT昨日继续弱市行情,收于0.826元,跌0.48%,仅成交0.6304亿元。六只LOF基金除融通巨潮逆势收红外,其余都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易方达旗下的四只“科”系封闭式基金向来都有不错的业绩,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宠爱。自四只基金成立日起,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31.6%。在今年上半年股市短暂反弹后呈大幅快速下跌走势下,封闭式基金大规模出现业绩下滑,“科”系基金却以平均2.2275%的净值增长率表现不凡。从它们上半年的投资组合来看,体现了一些共同性,但也有不少分歧存在:
  一是,普遍增持债券,股票持仓比例有一定分歧。去年底,四只基金的债券平均仓位比例为22.5%,而半年报显示债券的投资比例已经提升至24.46%。由于宏观面和资金的支持,债市经历了长达八个月的牛市,四只基金也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另一方面,科瑞认为上半年经济回落,市场出现疲软,投资亮点较少,因此选择了降低仓位;而其余三只基金则普遍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并且持有的股票股价处于合理估值水平,则保持了较高的股票资产比重,进行了一定增仓。
  二是,行业配置上不尽相同。首先,由于对经济回落的预期,普遍减持了钢铁、机械等周期类个股;其次,四只基金在交通运输类及食品饮料行业上个股配置比例较高,交通运输类其持有幅度都超过了13%;另外,电力行业待遇不同,科讯、科翔和科瑞对电力行业的配置比例较高,而科汇对电力行业的配置比例只有5.24%,而增持了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的医药和信息技术行业。
  三是,重仓股出现一定分化。在四只基金的10大重仓股中,除了贵州茅台、长江电力、上海机场、招商银行为四家同时持有外,其余都较分散,反映出四只基金在选股思路上有一定差别。另外,上半年基金普遍对中集集团进行了抛售,而我们在基金科汇的10大重仓股中发现了中集集团的身影;中集集团在基金科翔的净值比例也占到了2.29%。
  四是,对后市的看法是一家悲观三家乐观。科瑞认为下半年经济进入下降通道,投资回落,各行业压力增大,抗周期的消费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防御性行业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投资机会也较小。而另外三家则认为,下半年有可能因股权分置改革造成个股估值趋于合理甚至低估,从而带来新投资机会,蓝筹股整体将有更好的表现,制度的变革将带来更多长期投资机会。另外,我们从半年报中了解到,四只基金都将下半年的投资重点放在了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消费类个股上,这也为投资者选股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9-1 09:08

【政策:“市级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走到尽头】

安邦简报曾介绍,国内将经历一轮政府权力集中化和上收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大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试点范围。也就是说市级财政的影响力将被显著调降。目前看来,“十一五”期间,这个调整过程将得到深化。国研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包括实行区域城镇政府和区域辖区政府分置,城镇政府归区域辖区政府领导,城镇政府的职能仅限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城镇公共服务;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建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相应地取消城镇的行政级别,仅按人口规模划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除首都、省会城市及若干中心城市外,所有的城市原则上都归县政府行政管辖等。也就是说,今后国内行政体系中,目前意义上的市级政府可能会显著被削弱。这一步是建立在当前河南、湖北、浙江等省“强县扩权”改革相对成功的经验之上的。值得注意的是,“市级政府”如果被普遍削弱,对于国内地方在行政权力、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将有巨大的影响。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9-1 09:13

【形势要点:内陆三线城市正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安邦简报曾经介绍了深圳转变增长方式,向其他地区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情况。紧接其后,有不少内陆三线城市把自己定位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珠三角,广西梧州就是其中之一。苍梧工业园区作为梧州外向型工业园的一部分,承担着接受珠三角制造业西部转移的责任,就像当年珠三角承接香港制造业进来时一样。苍梧县长严伯贵日前介绍,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几乎都是珠三角制造业转移过来的。其中,以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居多,如西江锅炉厂,也有科技含量较高的制药厂等。对此,严伯贵表示,苍梧水力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很适合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进驻。他还表示,苍梧是按照珠三角八十年代后期接受香港外来企业的发展思路,发展一二十年后,再针对性选择企业进入,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最后再把企业升级,发展高新精尖产业。

++++++++++++++++++++++++++++++++
这个趋势也是需要半挂车和集装箱来支撑物流的。

oldfats 发表于 2005-9-1 10:06

10:02分,终于补了此次调整留下的10.16的最高缺口。

xmzlh 发表于 2005-9-1 10:14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9-1 10:06
10:02分,终于补了此次调整留下的10.16的最高缺口。

这个在一两天内回补的缺口没有任何意义。说实话,这段时间中集的走势还是不看为好,没什么可看的。
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