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30 10:11

这样的怀疑态度,不但要远离股市,而且应该离开这个国家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8-30 10:04
"在这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里面游泳,你不得不时刻注意在没有完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的保护下,诚信蜕变成鲨鱼的可能。"
换句话说,你连中集这个公司都不信任的话,其实您更应该做的是远离股市,不用在 ...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0 10:18

Originally posted by 清风轻舞 at 2005-8-30 10:00
中集的利空真是层出不穷!

在中集这张票上,一定要卡好自己的位置。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8-30 10:19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8-29 21:40
投资理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结果,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估值决不是给个什么多少倍的市盈率合适。那不是估值,而是主观拍脑袋。溢价的高低取决于长期平均收益率、扩张性。而不是某年某期的利润增长率。
...


说的很好,投资只需要理性的商业原则和好的耐心,正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投资既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也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

能做基金经理的人会不聪明么?翻看上半年基金报告,少数几家表现尚可的基金经理都对未能预料宏观调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把握住减持周期性股票的机会而深表歉意,现在的市场策略到底是波段操作有效率,还是坚持长线持有“好”股票有效率?

在中国,学习巴菲特并不难,但是不同的土地打出来的粮食是不一样的,最终效果如何很难说,我希望不仅看到希望,还看到曙光。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0:21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30 10:11

哈................
什么叫公平公正?正义之士们?你们怎么不去关心一下别的除中集以外的股票了????????????难道除了中集你们找不到可以让你们义愤填膺及质疑的股票嘛?那些损害股东价值的公司,却一再给予机会或让这些“正义”之士奈何不得。如果一个市场不能激励创造价值的企业行为,那么可能所有的企业都会走向反面。中集是一个埋头做事情的公司,有太多埋头做事情的人。
如果不做事的人可以随意评价做事的人,外行可以随意评价内行,投资者更喜欢浮夸更喜欢想象而不喜欢实实在在的业绩,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是否出了问题?  
此时此刻,我的确相信我们中间很多人的眼光出现问题...而且是思维极其混乱....之至...把垃圾当成至高无上的宝......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8-30 10:24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8-30 10:04
"在这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里面游泳,你不得不时刻注意在没有完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的保护下,诚信蜕变成鲨鱼的可能。"
换句话说,你连中集这个公司都不信任的话,其实您更应该做的是远离股市,不用在 ...

呵呵,海里有鲨鱼,那么就不能下海游泳和捕鱼了么,现代科技发展到,鲨鱼看到渔船和鱼叉都溜的远远的。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0:32

Originally posted by 万得福 at 2005-8-30 10:19



说的很好,投资只需要理性的商业原则和好的耐心,正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投资既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也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

能做基金经理的人会不聪明么?翻看上半年基金报告,少数几家表现尚可的基 ...


别拿基金经理说事...一群猪头..   股票的价值并不在于近一两年公司有多少利润增长,只有周期性的股票,才最在乎短期内是否有利润增长。但中集不是周期性股票.

mmzyq 发表于 2005-8-30 10:51

从技术分析看,调整将是中集近期的主基调,时间至少3个月,等待120、250、500日均线靠拢。

留平头 发表于 2005-8-30 11:08

感谢

感谢这里的QQ,浅规则,oldfans等给我这位新的小的股东莫大的勇气,知道什么是投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30 11:13

抱团取暖 集体受冻

2005-08-30 06:26:50 来源: 证券时报
刘建位
大草原上,寒风肆虐的深夜,羊儿们会成群紧紧靠在一起,抱团取暖。股市上,寒冷的熊市,基金经理们也会抱团取暖,抱牢几乎完全相同的防御型股票,希望共同度过股市的寒冬。基金的选择与动物的选择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在残酷的环境下继续安全地生存。但安全是有代价的。

羊群紧靠在一起,草料有限,每只羊只能吃到维持生存的草料,没有哪只羊能够既呆在羊群中取暖,又能吃到很多草而长得又肥又壮。大部分基金都买入大致相同的那些有限防御型股票,而符合基金选择标准的防御型股票相当有限,每只基金在相对合理的价位只能买入数量有限的股票,加上防御型股票本身的特点,很少有哪只基金依靠防御型股票大赚特赚。

在晨星评级的8月底最新统计里,上证50ET F三个月回报率居于全国所有基金之首,也就是说最近三个月所有的股票投资基金都输给了市场。 而根据天相投资顾问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181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实现净收益为-26.47亿元,截至上半年末账面浮亏33.51亿元,合计经营业绩亏损59.98亿元。

亏损让基金经理开始反思。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多数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承认了A股含权的事实,这成为A股市场具备投资吸引力的最重要理由。在此基础上,基金普遍认为,股市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相对低位,未来向上的空间远远大于向下的风险。因此不少基金经理提出要转变二季报“防御、防御、再防御”的操作策略,下半年的操作思路将变得更有进攻性,许多基金经理表示要抓住时机适当提高股票投资的比例。基金经理们要转守为攻了。

这样看来,羊群效应不但出现在股市低迷时期,在股市上涨阶段,基金经理同样会盯牢一些大致相同的股票,抱团取利。尽管由于股市整体上涨,基金经理抱团同样可以盈利,但其业绩仍然会输于大盘。因为羊群行为,目的是跟随大众,而不是为了超越大众。

与普通投资者相同,孤独同样也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投资于那些不被市场普遍看好的、甚至受到其他同行排斥的股票,而且投资成败关系到基金以及基金经理本人的事业生死存亡时,更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而投资与同行们类似的股票,即使业绩不佳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这正是基金经理们羊群行为盛行的根本原因。

当从众心理代替了独立思考时,虽然可以获得羊群行为带来的安全感,但最终必然会为不愿独立思考的懒惰、缺乏勇气的懦弱付出代价。这种代价表现在想买入别人都在买的股票时,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上涨不少了。

正如比尔·盖茨总结巴菲特成功的关键一样,巴菲特以惊人的优势战胜市场的关键在于能够洞察先机。基金经理要战胜市场,就必须先于众人发现并买入有潜力的股票,这样应能比众人以更低的价格买入,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但是要做到洞察先机,基金经理只能独立思考。你不能依靠跟在别人后面取得比赛的胜利。你也不能依靠与其他人完全相同的策略取得完全不同的业绩。业绩与众不同,首先要投资策略与众不同。

股权分置改革的大面积推开,使我们面临的市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与过去10多年来有很大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市场需要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的投资策略需要基金经理敢于与众不同行动的勇气、善于发现与众不同股票的智慧。

在股票投资中,战胜市场的永远只有少数人,因为只能少数人才有洞察先机的智慧,只有少数人才有特立独行的勇气。要想成为战胜市场的少数人,就必须抛弃从众的羊群行为,独立思考,独立行动。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表示,人们往往对热门股趋之若鹜,但他却对热门股回避得唯恐不及,对无人问津的冷门股却热情无限:“如果你找到了一只几乎不曾被机构投资者问津的股票,你就找到了一只有可能赚钱的股票。如果你找到一家公司,它既没有被分析家们访问过又没有专家会承认知道它,你赚钱的机会就会大了一倍。”这话说得虽然有些绝对,但却不无道理。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1:18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30 11:13
2005-08-30 06:26:50 来源: 证券时报
刘建位
大草原上,寒风肆虐的深夜,羊儿们会成群紧紧靠在一起,抱团取暖。股市上,寒冷的熊市,基金经理们也会抱团取暖,抱牢几乎完全相同的防御型股票,希望共同度过股市 ...
好文,顶!!!!!!!!!!!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0 11:20

Originally posted by 留平头 at 2005-8-30 11:08
感谢这里的QQ,浅规则,oldfans等给我这位新的小的股东莫大的勇气,知道什么是投资

惭愧!耐住功利心,剩者为王!:D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1:21

Originally posted by 留平头 at 2005-8-30 11:08
感谢这里的QQ,浅规则,oldfans等给我这位新的小的股东莫大的勇气,知道什么是投资
更应该感谢麦总极其团队和你自己的回复:
留平头
四级MACD会员


"给我15年时间,还你一个世界级企业

我们定下“世界级企业”的目标,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我们的标杆。这不是一个梦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我有信心,我的时间表是15年。 "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1:22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8-30 11:20


惭愧!耐住功利心,剩者为王!:D
说得好!!!!!!!!!!!!!!!!!!!!!
耐住功利心,剩者为王!:!!!!!!!!!!!
经典...............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30 11:23

什么样的逻辑

600320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是集装箱桥吊,600320的业绩增长反映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进程,怀疑39的时候,没有人怀疑320,真是奇怪,39的箱子增长下降的话,那些建设桥吊的岂不都是愚蠢的,我们是相信那些投资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码头公司呢,还是相信那些远离市场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呢?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8-30 11:26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30 11:13
2005-08-30 06:26:50 来源: 证券时报
刘建位
大草原上,寒风肆虐的深夜,羊儿们会成群紧紧靠在一起,抱团取暖。股市上,寒冷的熊市,基金经理们也会抱团取暖,抱牢几乎完全相同的防御型股票,希望共同度过股市 ...


好文,分享了

成功的企业都是经历磨砺考验的,但是并非经历磨砺考验的都会最终成功,一些企业就此烟消云散,当然这是后知后觉的话,因此,市场表现的狂热和沮丧是合理的且对某一部分人有利的。

特别是有时候一个趋势的力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往往会把这种非理性发挥到极致,回顾巴菲特购买国家赔偿公司和迪斯尼等企业的时候,甚至要冒投资标的下跌50%的风险,对于高级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风险和心理考验。

所以,我认为一定条件下,散户可以战胜机构,这是确定无疑的。

oldfats 发表于 2005-8-30 11:30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守中集,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财富。陈鸿原写那些文章,没有功利之心,那就说不过去了。只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8-30 11:31

39的箱子增长下降的话,那些建设桥吊的岂不都是愚蠢的,我们是相信那些投资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码头公司呢,还是相信那些远离市场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呢?

基金经理这么想:我现在10元卖出了,也许有个更傻的会在9元卖给我

呵呵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1:31

重温::::::::

长线还是短线操作 普通投资者的心理迷失

 一般来说,大家对短线、中线、长线的定义是以时间长短来进行划分,三五天走的是短线,抱牢股票放几年的为长线。这种分类没错,但却没有意义,对操作没有帮助。
  下面我要用的分类方法不是以表观时间进行划分,而是以其操作内涵来表现,也就是说,我所定义的短线可以做几个月也叫短线,中线可以只做几天也叫中线,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为了帮助大家对各种操作进行理解,从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策略以及纠正那些与策略不相符的错误。
  什么是短线?短线就是尊重市场、依势而为,它没有多少标的物的选择限制,只讲究高买然后更高地卖,对利润不设要求,但对亏损严格禁止,有3点以上赢利把握就可入场。它不要求对企业基本面的熟悉掌握,但需要良好的市场嗅觉和严格的纪律。其关键的一点是顺势,也就是说,如果势道不改,就可以一直持股,像过去的科技股牛市时,往往一涨就是几个月,这种时候你虽然报着短线的想法入场,但万不可因利润超过了想象或时间超过了预期而过早退场。所以说,敢于胜利、怯于失败是短线操作的精髓!
  而中线就不一样了,它需要对基本面有充分掌握,对价格估值系统有良好的认识,它的标的物应该是那些经营相对稳定、没有有大起大落的企业,当市场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讲究的是低买高卖,预期利润目标在20%以上方可入场,同时设8%的止损位。它要求你是价格的发现者,勇于做大多数人所不敢做的事,要求你理解市场但不完全跟从市场...。
  那长线呢?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容易做的,只要买进不动就可以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长线的要求最高。他需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更为坚强的控制,他了解积累和成长的非凡威力,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他的标的物是千里挑一,他对利润的要求是数以10倍计,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它不会惧怕任何亏损,不会设置除基本面外的任何止损指标,因为在十倍速股票的面前,哪怕50%以上的亏损都是微不足道的,对它来说,买进不卖是最好的策略,自信、尊重客观价值、不理会乃至勇于对抗市场是必备的投资品质,日常20%30%的波动在这样的前景面前是不应去考虑的,不要放弃在大牛股上的部位,不在大牛股上做空是永远需牢记的训条。只有这样,股票才能够真正成为改变一生的东西。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仅以时间作为策略区分标准的,一定会容易走入误区。决定策略的只应该是股票本身的不同和投资者自身的素质,在该做长线的股票上做了中短线和该做短线的股票上做了中长线,都会是令人悔恨一生的。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30 11:37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8-30 11:30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守中集,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财富。陈鸿原写那些文章,没有功利之心,那就说不过去了。只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陈鸿原只是个无耻的小人,所以应该说小人爱财,取之无间道!!!!!!!!!!!!!!!

万得福 发表于 2005-8-30 11:40

呵呵,我当然知道,我贴的嘛

交易者最难打败的敌人是自己的内心,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对的,其实是错的,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错的,其实是对的。

我们都希望有穿透迷雾、如炬的目光,是这样吧

很高兴能这么畅快的和大伙交流,谢谢。
页: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