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MACD会员
四级MACD会员精华 0
积分 147
帖子 147
注册 2005-5-31
来自 海阔天空
10.3附近可以买中集了.无论你的钓鱼线放多长都可以收获.
今天恰巧有钱买点,确实是在10。31买了4000股
看样子是基金建仓了
看样子是基金建仓了好久没见这个势头了
我国集装箱工业发展前景
[作者:杨 /王贵清][发布时间:20010630]
[来源:中国科技导报,2000年第1期]
1.到1992年,中国已建成30家集装生产企业,产量占世界60%以上,我国以生产干货箱为主,韩国、日本、欧洲、美国、南非则以生产冷藏箱为主.
2.预测世界集装箱保有量到2005年可达到1504.92万TEU,增长率为4%左右。
3.截止1998年底生产企业已达41家。年生产能力为148万TEU,生产整箱的企业职工近3万人。其中90%以上是中外合资企业。
4.若我国GDP年增长率为7%,世界贸易总额年增长率为4%.到2005年我们集装箱市场需求量预测为95.95万TEU。若我国GDP年增长率为8%,世界贸易总额年增长率为5%.到2005年我们集装箱市场需求量的乐观预测值为118.54万TEU。若我国GDP年增长率为6%,世界贸易总额年增长率为3%.到2005年我们集装箱市场需求量预测为74.56万TEU。
5.从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进出口量统计来看,出口和进口量的差值在100?130万TEU之间,估计在2005年前这个差值变化不会太大。
6.当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导致集装箱进出口运量进大于出时,集装箱工业就会从我国转移到其他地区。
+++++++++++++++
回顾一下过去的预测,衡量一下预测的误差,我们还会进行预测吗?
看看39的产能扩张和实际需求,我们应该是多听公司的还是听分析师的呢?
不言自明。
铁龙股份:进军铁路集装箱行业
www.hexun.com【2004.11.22 09:22】银河证券 /李国洪公司主业将转型
铁龙股份<
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600125)近日公告,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与沈阳铁路局经济发展总公司、大连铁路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与沈阳铁路局经济发展总公司、大连铁路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大连铁道有限责任公司11月1日分别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完成后,中铁集装箱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大连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进军铁路集装箱行业。
公告披露,中铁集装箱是在原铁道部所属运输中心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集装箱运输企业,2003年11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运输中心出资51%,其余主要股东为地方铁路局。
在收购人完成本次收购后的12个月内,铁龙股份拟更名为“中铁集装箱铁龙股份有限公司”。铁龙股份将收购目前中铁集装箱拥有的16,265只特种集装箱,以及中铁集装箱持有的中铁特种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90%的股权。
铁路集装箱空间广阔
近来,“煤电油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运输“瓶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运输“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集装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特别是在铁路运输方面,集装箱运输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加快发展铁路集装箱业务是解决铁路运输“瓶颈”的当务之急。
到2003年我国铁路里程已达到7.3万公里,复线里程2.4万公里,电气化里程1.8万公里,前者主要在东部地区,后者主要在西部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铁路网里程处于第三位。但铁路部门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滞后。由于能力不足、设施落后、机制不活,铁路运量在全国集装箱总运量中所占比重较低,经营状况不佳,而冷藏运输运量持续下降,行包运输也面临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铁道部正在抓紧建设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建立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就需要适应品类繁、批量多、价值高和快捷、时效强的社会运输需要。为此,一定要实现集装化运输(包括集装箱、集装袋和货箱等),并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当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九五”期间,铁道部成立了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心,铁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海铁联运方面,铁路在全国13个主要港口设立了集装箱港站,为集装箱运输向内陆延伸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铁路还开行“五定”班列,积极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开辟了北京-莫斯科集装箱班列,实行客车化经营,运行效果良好,组织开展大陆桥过境运输业务,“九五”期间,仅从阿拉山口口岸过境的集装箱量近7万标准箱。
“十五”期间,集装箱运输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20%的增速,2005年港口吞吐量将达到6000万标箱,比“九五”末期增长1.4倍,铁路集装箱发送量将达到400万标箱,比“九五”末期增长近1倍。因此,我国铁路集装箱行业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业绩预期良好
虽然特种集装箱业务要到2005年第二季度才能并入公司利润,但由于当前铁路运输十分紧张,特别是石油等特种集装箱业务运输更为紧张,保守估计公司在特种集装箱业务进入后2005年可实现0.50元的每股收益,考虑到特种集装箱业务在2006年以后可全年发挥作用以及未来标准箱的进入,公司业绩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增速,建议重点关注。
(中证网) 中集入驻渝港城工业区 1500万美元建物流装备园
--------------------------------------------------------------------------------
2005年08月22日02:04 香港商报
【商报讯】继世界500强企业海尔集团落户重庆港城工业园区之后,重庆江北区又成功引进大型国际化企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建立物流装备制造园。日前,中集集团副总裁赵庆生与江北区区长王元楷在投资合同上签字。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参加了签约仪式。中集集团是中国最早的集装箱专业生产厂和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主要经营集装箱、专用车、机场设备制造和销售服务。目前该集团在全国拥有39家工厂,用户遍布世界各国。中集重庆物流装备园将建设成为中集集团在西部的综合性制造基地,主要生产物流装备。该项目总占地约300亩,预计在两年左右建成投产,投资约1500万美元,项目全面建成后,年营业额预计将超过1亿美元。据悉,引进中集集团投资建立重庆物流装备园将产生巨大的产业吸引力和滚雪球效应,有利于吸引一大批名牌企业供应商集聚在中集周围,从而搭建一个集研发、制造、营销和物流于一体,辐射力巨大的产业平台,使更多中小企业进入以大企业为骨干、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群体,从而形成一个以物流装备为核心的完整的产业链,使产业集群成为重庆江北工业的核心力量。卫东张驰 Originally posted by 2000airex at 2005-8-19 21:16
如果有一天能听到中海的集装箱和半挂车企业被中集收购了
那时候我们的市值应该又可以翻翻了
!!!!!!!!!!
不是不可能,中海从中集采购的集装箱本来就很少,所以中海建厂不会对中集业绩
有多大影响. 胜狮好象 ...
肯定有这么一天的,马士基的不就是被中集收购了吗?科龙当时不建场不就是因为知道早晚是为中集建的吗?
上市公司简评:中集集团:把握现实商机 兼顾未来成长--华夏
.............群益證券0819中國股市周報評析.pdf
以下有中集的分析文章★中集2005年每股盈利预测
机构 预测日期 2005年 2005中期 2006年 中集每股盈利(按最新股本计算)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1.12 1.185以下
光大证券 2005.01.24 1.775
中金 2005.01.19 1.595
华夏证券郑贤玲 2005.02.18 1.5
光大证券韦明亮 2005.02.19 1.75
中银国际 2005.03.02 1.523-1.5525
2005-03-04公布2004年年报:每股收益1.185元
申银万国 2005.03.04 1.305
天相施海仙 2005.03.04 1.45
中信 2005.03.04 1.485
中银国际 2005.03.04 1.5615
中金 2005.03.04 1.68
国泰君安许运凯 2005.03.11 1.5
中银国际 2005.03.15 1.8645
2005-04-06公告第一季度业绩预增400%左右
2005-04-26公布200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4534元,上半年预增100%左右。
群益證券 2005.04.26 1.954
中金公司 2005.04.26 1.92
申银万国胡丽梅 2005.04.26 1.608
华夏证券郑贤玲 2005.05.09 1.76以上
中银国际陈国昌 2005.05.13 1.65-1.904
国泰君安许运凯 2005.05.15 1.74
群益證券 2005.06.03 1.68下调14%
申银万国 2005.06.05 1.64
海通证券黄义志 2005.06.07 1.69
中金田巳冬 2005.06.08 1.92
华夏证券郑贤玲 2005.06.15 1.61 1.76
2005-06-17《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集"出口受阻生产进入淡季,裁员超过千人"
中银国际陈国昌 2005.06.17 1.553-1.592 下调17%
金鼎綜合證券 2005.06.17 1.48
国泰君安许运凯 2005.06.17 1.74
光大证券韦明亮 2005.06.20 1.8
华夏证券郑贤玲 2005.06.22 1.614 1.737
国信证券郭亚凌 2005.06.27 1.7 1.59
中金田巳冬 2005.06.27 1.57 1.48
招商证券王海涛 2005.06.30 1.51 1.35
群益證券 2005.07.01 1.41再次下调16%
中银国际陈国昌 2005.07.04 1.553 1.639
光大证券 2005.07.05 1.7 0.97 1.9
申银万国胡丽梅 2005.07.11 1.423 0.941
2005-07-18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长100%—150%
光大证券韦明亮 2005.07.18 1.7 1.04(调高0.07) 1.9
国信证券郭亚凌 2005.07.18 1.7 0.95
联合证券 2005.07.18 1.77~1.85 1.39
天相施海仙 2005.07.18 1.6(原1.65) 1.02 1.315(原1.6)
2005-07-22人民币升值2%
光大证券韦明亮 2005.07.22 1.6 1.7
兴业证券龙华 2005.07.22 1.59(原1.67下调5%) 1.5(原1.63下调9.42%)
天相施海仙 2005.07.22 1.58 1.26
国泰君安许运凯 2005.07.22 1.65 1.45
国信证券郭亚凌 2005.07.22 1.46(原1.7)
申银万国胡丽梅 2005.07.22 1.51 1.29
群益證券 2005.07.29 1.347再次下调4.67%
长城证券刘荣 2005.08.02 1.41 1.23
2005-08-18上半年业绩1.017
华夏证券郑贤玲 2005.08.18 1.61 1.737
联合证券吴昱村 2005.08.18 1.77 1.39
中金公司田巳冬 2005.08.18 1.57 1.48
国信证券郭亚凌 2005.08.18 1.7 1.44
申银万国胡丽梅 2005.08.18 1.51 1.31
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8.18 1.45 1.25
群益證券 2005.08.19 1.57 1.26
谁指导39今天为什么发飙了
深圳港口吞吐量世界领先2005-8-22 8:00:00
深圳通过实行集装箱空箱快速验放,盘活了集装箱,激活了深圳港的潜能。今年上半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22.1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2.3%,货物吞吐量达7324万吨,增长15.66%。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正在迅速缩小与世界前三位大港的差距。
深圳海关对集装箱暂进空箱实施了“提前申报,到岸放行,闸口验放,事后核销”快速通关模式。改革实施后,深圳海关对进口空箱实施前期风险分析下的快速验放,使空箱滞港时间由原来的2至3天缩短到1至2小时,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份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www.jctrans.com 2005-8-22
7月份,上海港航各部门克服高温酷暑以及台风天气的连续影响,精心组织,确保进出港船舶以及码头装卸作业安全运行。同时,港口管理部门加强对码头作业的监管执法力度,依法规范了黄浦江上游经营黄沙建材装卸的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确保了国家规费的征收,港口营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量再创月度历史新高。
一、7月海港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等生产指标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977.8万吨,同比增长22.8%,增幅创今年以来的新高;受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7月上海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再创佳绩,完成1635.5万吨,同比增长20.4%,其中,外贸出口继续小幅走高,达到747.0万吨,同比增长27.7%;而外贸进口也同步创造历史高点,完成888.5万吨,同比增长14.9%。1-7月,海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24333.3万吨,同比增长11.3%;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0683.9万吨,同比增长17.1%。
二、7月内河货物吞吐量完成947.7万吨,同比增长7.3%;1-7月累计完成5677.2万吨,同比下降1.6%。
三、7月集装箱箱量再创历史新高,跨上160万标准箱台阶,完成16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9%。1-7月,上海港累计完成集装箱箱量1016.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8%。
四、7月旅客吞吐量完成95.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月累计完成714.8万人次,同比略降2.0%。
五、7月全社会水路货物运输量也处于历史高位,完成2929万吨,同比增长15.7%,水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017.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0%;1-7月累计完成货运量19597万吨,同比增长14.6%,完成货运周转量677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4%。
[来源:上海政府网站]
怎么看出10.3是买点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涯浪子7311 at 2005-8-22 13:0910.3附近可以买中集了.无论你的钓鱼线放多长都可以收获.
朱是非常可笑的
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1.12 1.185以下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8.18 1.45 2006 1.25
大概是做梦做出来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2000airex at 2005-8-23 08:54
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1.12 1.185以下
上海证券朱立民 2005.08.18 1.45 2006 1.25
大概是做梦做出来的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这些所谓的分析师的判断:俺从来没有猜对过中集的业绩,怎么办?总不能改口,那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所以我只有继续往死里贬中集,再怎么错也比自己抽自己强。。。 Originally posted by xmzlh at 2005-8-23 10:14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这些所谓的分析师的判断:俺从来没有猜对过中集的业绩,怎么办?总不能改口,那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所以我只有继续往死里贬中集,再怎么错也比自己抽自己强。。。
哈..........:*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转贴:
标准研究报告有着致命的逻辑缺陷索罗斯说过,要是数学家能计算出每个交易对象的价值,那么数学家都是百万富翁了。可悲的是,现在,中国国内投资行业顶礼膜拜的样式统一、排版精美、运用各种估值方法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的撰写人,不仅想做一个数学家,更想成为公司的财务总监,他们总是喜欢去预测上市公司的每一个财务数据。而这种标准研究报告有着致命的逻辑缺陷。
首先,标准研究报告要求撰写报告的研究员有一个2-3年的盈利预测。盈利预测,让我这个财务出身的人感到敬畏的字眼(我曾经负责公司内部的盈利预测。当我能不受任何限制的取得预测所需要的任何数据的时候,盈利预测都像一个飞镖游戏,投中靶心的概率微乎其微)。其实,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都不知道今年的业绩到底是出0.75元/股还是0.80元/股,一个只是听董秘毫不耐烦地回答问题的研究员能预测上市公司2-3年的准确业绩吗?调节利润有太多太多的手段与方法,实在不需要一一指出。一个销售超过百亿的公司,毛利率0.5%的变动,利润总额就是5000万元的差距。对于这,我们能说上市公司偏差0.5%的毛利率不符合实际情况,隐藏了利润吗?预付实际尚未发生的1亿元的广告费,而使当年利润减少1亿元,你能说这1亿元不应该支出吗?我们能判断存货已经不存在了,而是隐藏已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上问题,答案统统都是“不”。
其次,是在准确的盈利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精确的估值模型得出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这就更给研究报告以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模样了。当估值方法在中华大地大行其道的时候,就是FTC(英国的一个金融培训机构)在中国大赚其钱的时候了。不知道有多少家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花3万元/天的价格聘请讲着英文的投资大师来传授估值模型了。这个价格还包括了对花费一半的时间的中文翻译的费用。我相信,在四处巡讲之后,翻译也能讲的跟这位大师一样的好。若他的估值方法真的很管用,他早在华尔街叱诧风云去了,还用赚口水钱么?如果模型能够管用,美联储需要的是一个输入CPI、PPI、失业率就能计算出来利率应该是多少的模型,华尔街也不用费力地像对情人一样痴迷地去捕捉格林斯潘的一句话、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的微妙含义了。
如果说,上面两点是关于技术和投资艺术的矛盾,那么最后做出的投资建议就是毫无逻辑牵强附会。我研究过,大多数研究机构的报告都是根据预期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与大盘相比较做出的。比如,某研究机构“买入”评级的标准是6个月内,该股票与大盘相比上涨15%以上。估值模型有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两种。绝对估值,例如现金流量贴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它给出的是一个绝对值表示的股票价值。没有与任何大盘预测发生联系的过程,它怎么能得出与大盘相比较的结论呢?再说相对估值模型,比若最简单适用的当属P/E估值方法,它是用该股票根据盈利预测得出的P/E值与可比公司的P/E值相比较得出的相对价值高低的结论。它的作用最多用来判断这个公司的股票与同类公司相比是便宜还是昂贵,但跟大盘还相去甚远。研究员怎么能得出符合评级标准的结论呢?
研究报告只是一场游戏的道具,游戏的道具是否需要逻辑性也许要依赖游戏的逻辑性。股市只是一场关于心理的游戏,逻辑不属于评价它的标准之一。预期、跟风追捧、崩溃、贪婪、恐惧,这些仅仅跟心理活动相关联的字样才是打开阿里巴巴大门的秘诀。巴菲特告诉我们,他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众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众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在《华尔街的瘾君子的自白》的书中,曾经是华尔街成功对冲基金经理的作者道出了游戏的真相。华尔街游戏的模式是,华尔街那些道貌岸然的投资银行的分析师们从上市公司获得业绩预测,而所有的业绩预测几乎都低于实际。然后,上市公司再重新发布他们新的业绩状况,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调高业绩预测,戏剧性的结果就出现了:以先前预期支撑的股价在新的业绩预测刺激下高涨。这是一个上市公司导演,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倾情演出的经典名片。同时,这个名片随着华尔街如好莱坞般风靡全球。可悲的是,我们也不能幸免。
勝獅<0716.HK>本周三公布業績,股價曾失守50天線
2005年8月22日 03:09:03 p.m. HKT, HK6油價上周五急升逾3%,勝獅貨櫃<0716.HK>今早曾一舉失守50天、20天及10天線($5.27、$5.29及$5.63),最低見$5.25,現造$5.4,跌4%,成交增至178萬股。 該公司將於本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之中期業績。而其首季訂單量按年升10%。(sz)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8-23 11:31
标准研究报告有着致命的逻辑缺陷
索罗斯说过,要是数学家能计算出每个交易对象的价值,那么数学家都是百万富翁了。可悲的是,现在,中国国内投资行业顶礼膜拜的样式统一、排版精美、运用各种估值方法的上市公司 ...
此文有滋有味。但似乎绝对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