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luck333888 发表于 2005-8-15 19:54

Originally posted by hxmseu at 2005-8-15 18:52
今天晚上年报是不是就要出了?


中报预约披露时间:2005-08-18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5 20:45

7月份全国实现工业增加值5811亿 同比增长16.1

国家统计局 2005-08-15 10:25:39


  7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811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5%,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913亿元,同比增长26.1%。



  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化工、通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和有色等重工行业分别增长18.7%-21.3%,纺织、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等轻工行业分别增长18%-28.5%。



  分产品看,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8%,发电量增长14.9%,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30.7%、28.6%和28%,水泥增长14%,汽车增长27.8%,其中轿车增长55.4%。


  1-7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5 22:01

央行:房地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支柱产业

(2005-08-15 20:42:26)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在一份报告中肯定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表示会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撰写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说,金融业要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其支柱产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今年以来,中国出台一连串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之势。不过,市场上也因此出现政府要打压房地产的论调。

    15日公布的这份央行报告对此予以反驳。报告指出,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其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发展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加速实现城镇化,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尽管认为当前房地产金融存在风险,但报告特别强调,发展房地产金融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报告说,对商业银行而言,居民按揭贷款的资产质量很高,是“黄金资产”。金融业要继续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其支柱产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为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其支柱产业的作用,应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利用税收手段限制投机性购房和短期炒作行为。分析人士认为,从中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走势。

    报告提出,在住房消费上应提倡节约的理念。要引导以中小户型为主的住房消费,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居住需要;发展房地产业要走节约型道路,注意节能、节水、节电、省地。

    央行对中低入者的住房问题表示关切。报告提出,要加强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加快解决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力度,抑制高档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报告重申,调控房地产市场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促进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与销售的同时,在土地和信贷、税收几方面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的规模。促进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适度调控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

    报告提出,要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和囤积土地的行为,利用税收手段限制投机性购房和短期炒作,如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开征不动产税,对大面积、大户型或高档商品房消费实行较高税负等。

    针对有愈演愈烈之势的炒房之风,央行在报告中透露,正考虑把房地产市场最容易涨价的地区设为重点监控区,加大对境内外炒房资金流动的监测。(顾钱江 韩乔/新华网)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5 22:30

国家发改委建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范围由0.3%改为2%

凤凰卫视刚刚播出:
  国家发改委建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范围由0.3%改为2%。

这是什么意思?

oldfats 发表于 2005-8-16 08:33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15 22:30
凤凰卫视刚刚播出:
  国家发改委建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范围由0.3%改为2%。

这是什么意思?


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发改委狗拿耗子。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16 09:43

胜狮货柜踏入业绩公布期

  上周五大市反覆上落,恒指升6 点收市,全日成交 225. 5 亿元,大市维持在过去四年高位,油价及息口上调未有影响全球股市表现,但以现时股市处高位而论,长线投资角度选股实在不化算。

  航运股公布业绩理想,带动航运股造好之余,相关股份亦受追捧,胜狮货柜 ( 716) 上周重新突破5 元关口后持续受买盘吸纳,肯周五再升1角至5 . 75元收市,去年胜狮纯利大涨94. 6 % 至3 . 09亿元后,市场预期该集团受惠多项因素盈利持续增长,由于胜狮将在短期内公布中期业绩,预计股价会有更佳表现。

  计划扩产配合未来需求

  胜狮现时是全球第二大货柜制造商,04年12月结财政年度,营业额虽只有18. 2 % 增幅至41. 55亿港元,纯利大幅上升94. 6 % 至3 . 09亿元,每股盈利0 . 5726元,派发末期息12仙,胜狮边际利润大幅改善是受惠于全球航运业之荣景,该公司管理层已订下目标,透过旗下现有厂房扩产及广东惠州新厂房,将今年之标准箱产能将由去年底之64万个提高至 120万个,以配合全球新船下水量。

  该集团管理层预计,由现时至2008年,全球将有 350万标准箱的新船下水,加上一些数年前买入的旧箱需要替换,未来几年集装箱需求畅旺,今年全年集装箱的平均售价,将会较去年的1 , 750美元上升37% 至2 , 400美元。去年胜狮的生产量增加22% ,平均售价则上升至1750美元,增幅28% ,带动集团获得极佳之边际利润,由于胜狮与中集集团之货柜生产量在全球占有率达到85% ,生产成本得以成功转嫁予客户。

  证券界估计来年胜狮之盈利中位数为4 . 35亿元,较去年同期3 . 09亿港元增加41. 5 % ,每股盈利0 . 72元,06年纯利进一步增加至5 . 64亿元,每股盈利0 . 94元,以上周五市价计算,市盈率会由现时10倍调低至8 倍或6 倍水平。

  胜狮公布04年末期业绩后,股价在4 月一度攀升至7 . 8 元历史高位,其后在7 月跌至4 . 275元谷底反弹,近期在航运股公布理想业绩后,受买盘推动逐步回升,去年胜狮是在8 月24日公布中期业绩,照估算今年该公司亦会在8 月底至9 月初公布中期业绩,在踏入业绩公布期间,胜狮股价具备动力。

  去年胜狮盈利大涨后,去年底时之长债比率由38% 大降至22% ,总负债比率亦由 114% 降至60% ,虽然财政比率大幅改善,派息比率仍在28% 水平,主要是集团保留较多资金作扩产及营运之用。由于胜狮盈利预计持续高增长,预计今个财政年度开始会增加派息比率,在多项利好因素带动下,短期股价料可挑战7 元大关。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16 10:36

国泰君安:航运业 市场预期调整 投资价值依旧20050815

.............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16 10:47

中海发展(600026):摩根大通称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
    前几个月,航运股始终笼罩在“航运拐点已现”的阴云里。但如今,行情来了,“拐点”说也受到挑战,摩根大通预测今年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这种情况下,跌幅超过50%的中海发展(600026)是否可以收复失地呢?近日中海发展(600026)公布2005年中报,每股收益0.48元,净利润160756、增长79.5%。实话说,这份绩优并不具什么悬念。只不过,同一个基本面,分别以熊眼、牛眼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悲观气氛笼罩市场时,即使中海发展的市盈率只有8倍不到,熊眼依然死盯着它的“航运拐点已现”的利空,害得它的股价在三个月之内跌了一半以上。但如今是乐观情绪笼罩四野,牛眼只看到:即使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2004年底的6200余点回落至6月底的2521点时,它依然业绩高增长,毛利率也在增长(毛利率高达44.86%、较上年同期增长6.78个百分点)。牛市思维是这样的:逆水行舟尚且如此高增长,一旦BDI指数反弹,岂不是更快?因为BDI指数下跌,50%的跌幅只花了中海发展三个多月时间;假如“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的预测成真的话,那未来三个月中海发展的涨幅会有多少呢?周五,该股收盘7.73元。(黄硕)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8-16 at 10:49 ]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0:56

【 · 发布:股友兄弟  2005-04-26 15:11 】  
      【 · 原创:股市潜规则  2005-04-26 10:29 】
     南方汇通:被“微硬”拖下水
         -------------------------------------------------------------------------------- 
           www.eastmoney.com 2005-04-25 16:12 黄硕 昆仑证券

    规则兄误会了!!!在 下只是让利空尽可能出尽而已。
         
【 · 原创:兽医王五  2005-04-26 15:26 】  
  股友兄弟就是黄硕?

【 · 原创:股市潜规则  2005-04-26 15:32 】  
  不会这么大意吧?呵呵

[ Last edited by 股市潜规则 on 2005-8-16 at 11:07 ]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16 11:12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8-16 10:56
【 · 发布:股友兄弟  2005-04-26 15:11 】  
      【 · 原创:股市潜规则  2005-04-26 10:29 】
     南方汇通:被“微硬 ...
?????????    此文摘自<开利A股市场>0816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8-16 at 11:18 ]

SHENsun7933 发表于 2005-8-16 11:29

中海发展:摩根大通称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

--------------------------------------------------------------------------------
如果你想掌握选股的方法,如果你想知道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想了解最深入的公司分析,如果你想体会沟通的乐趣。
欢迎下载同花顺2005!      热线电话:0571-88930898
-------同花顺—伴你共度股市风云



--------------------------------------------------------------------------------

发表日期: 2005-08-13 14:43:03来源: 昆仑证券


 前几个月,航运股始终笼罩在“航运拐点已现”的阴云里。但如今,行情来了,“拐点”说也受到挑战,摩根大通预测今年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这种情况下,跌幅超过50%的中海发展 (600026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是否可以收复失地呢? [如何捕捉后市急速涨停的黑马?]
揭示每只个股的真实投资空间
用户评论:中小投资者的良师益友
大黑马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专家操盘四要素:买点、卖点、止赢点、止损点


  一、逆水行舟尚增长
  
  近日中海发展 (600026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公布2005年中报,每股收益0.48元,净利润160756、增长79.5%。实话说,这份绩优并不具什么悬念。只不过,同一个基本面,分别以熊眼、牛眼来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当悲观气氛笼罩市场时,即使中海发展的市盈率只有8倍不到,熊眼依然死盯着它的“航运拐点已现”的利空,害得它的股价在三个月之内跌了一半以上。但如今是乐观情绪笼罩四野,牛眼只看到:即使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2004年底的6200余点回落至6月底的2521点时,它依然业绩高增长,毛利率也在增长(毛利率高达44.86%、较上年同期增长6.78个百分点)。牛市思维是这样的:逆水行舟尚且如此高增长,一旦BDI指数反弹,岂不是更快?
  
  二、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
  
  但是,航运指数有望反弹吗?据美国第二大银行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Co)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由于冬季对石油的需求将达到高峰,第四季度油船的运价将翻番。运输200万桶石油的巨型油船(VLCC)的运价在2、3季度4.4万美元/天的基础上,4季度将达到8.5万美元/天。世界上最大的VLCC运输公司——百慕大Frontline公司和其他油船公司将要求石油公司提高运价,为了满足加热燃料的需要,美国炼油厂将从中东购买更多石油,因此从波斯湾西向航行的油船运价将上涨。从伦敦波罗的海交易所发表的合同价格和指数来看。7月14日,收盘的第四季度VLCC运价为65541美元/天,合同价比月初上涨了23%。
  
  石油运输正是中海发展的支柱业务,公司上半年完成油运周转量增长35.7%,实现运输收入增长28.8%。随着船队结构的逐步调整,外贸业务逐渐扩大,完成外贸周转量257.6亿吨海里,同比增长44.1%,实现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45.4%,占油运收入的50.9%,运输生产由沿海向远洋转变的战略初见成效。更令人惊喜的是:公司下半年运力将大增,上半年公司按项目进度共计支付船款约18亿元人民币,其中3艘油轮和4艘散货船共计68万载重吨已于报告期内交付使用。
  
  三、A+H的新魅力
   
  上半年,中海发展遭遇了“干散货业务分拆H股上市”、“发20亿转债”等风波,如此这些不利因素已经一一被取消,终于雨过天晴,如今正赶上A+H板块的好日子。市场近期的观点是:由于H股预计不会在股改中获得送股对价,因此A+H公司非流通股东只需拿出很少的股份,就可让其流通A股获得高对价。近期市场就有分析称,中国石化在股改中具有轻松实现对流通A股10送10的能力。在这种预期蔓延下,A+H公司魅力渐显,中国石化、华能国际、广船国际等A+H板块倍受资金追捧。莫忘中海发展亦是该板块成员之一,它的流通A股仅约占总股本的10%左右。
  
  因为BDI指数下跌,50%的跌幅只花了中海发展三个多月时间;假如“四季度油船运价将翻番”的预测成真的话,那未来三个月中海发展的涨幅会有多少呢?周五,该股收盘7.73元。

SHENsun7933 发表于 2005-8-16 12:56

1919中国远洋
现价 4.225
最高价 4.225
最低价 4.10
上日收市价 4.10
总成交股数 20,528K
总成交金额 86M
买/卖差价 0.025/0.025
涨跌 0.125
涨跌% 3.05
每手股数 500

SHENsun7933 发表于 2005-8-16 13:08

上海力邀米老鼠唐老鸭 迪斯尼08年落户浦东
--------------------------------------------------------------------------------


    2005年08月16日01:49    香港商报


上海方面近日传出消息,上海多年来建立迪斯尼主题公园的努力最近已有眉目,上海浦东川沙镇一块约1000公顷土地,被定为上海迪斯尼公园未来的园址,而开建时间最早将在2008年。

上海迪斯尼‘情缘’未了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1999年10月迪斯尼主题公园落户香港,但5年来,上海并未放弃。据说由上海外高桥、陆家嘴等为主的几家公司联合组成了一个投资公司,一直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和美国商谈项目。据悉今年会签署协议,动工时间则可能在2008年。更有媒体明确指出,上海迪斯尼公园未来的地址是浦东川沙镇迎宾大道以南约1000公顷的那块土地。

迪斯尼在香港建立一家主题公园后,想在上海再建一家,也情有可缘: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两小时城市圈已成型,作为中国最富裕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长三角将为迪斯尼提供源源不断的客源。

上海或放弃环球影城

此前的2002年12月,上海曾签约环球影城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8亿美元。但在牵手环球前后,上海一直未放弃与迪斯尼洽谈合作。

有学者指出,上海选择主题公园项目时,可能更看好迪斯尼,因为不论品牌知名度还是公司实力,迪斯尼都要略胜环球影城一筹。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包括音像制品、主题公园、文化产品等产业都要开放,上海感到时间紧迫,要成为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在娱乐产业上必须有足够的分量,迪斯尼主题公园无疑是一枚不轻的砝码。

据有关人士透露,环球影城在上海三林镇圈下的意向土地一直没有动工,被转让给了外高桥公司,而外高桥公司是参与商谈迪斯尼项目的投资公司股东之一。

香港上海各得其所早在去年11月,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曾表示,在香港迪斯尼乐园建成后,上海将在2010年动工兴建中国境内第二个迪斯尼乐园,届时还会从香港迪斯尼乐园引入整套人马。他强调港沪两地相距1400公里,两地迪斯尼乐园各有客源,不会发生冲突。

据悉,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主打市场是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而上海建迪斯尼,将专注于长三角及华北市场,两者的重复区域不会很大,不会导致恶性竞争。而业内人士认为,仅有两亿人口的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和洛杉矶各建了一个迪斯尼乐园,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在华南建一个,华东再建一个,也许若干年后在北方也建一个,都是可以想像的。

而迪斯尼公司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透露,迪斯尼在继续与中国政府就其他的扩展项目磋商,其中包括在上海兴建主题公园。

崇明大抛绣球

尽管迪斯尼落户上海一事还未正式签约,但关于迪斯尼选址的争论却已开始。除了浦东外,崇明岛也将迪斯尼乐园纳入了城市规划。

据悉,浦东为迪斯尼预留的土地,目前只是划了个大致范围,没有拆迁也没有开工。但上海崇明岛的发展规划上,却赫然纳入了‘迪斯尼主题公园’项目。

去年10月,崇明岛2020年综合开发方案公开招标,向社会公布的四个方案就有两个划定了主题公园区。其中法国一家设计公司的规划图上,更是明确地预留了一块土地,标识为‘迪斯尼主题公园’。但崇明岛承认,崇明岛已经确定兴办主题公园项目,但目前实际操作还很少,崇明将积极与上海市政府磋商,力争迪斯尼花落崇明。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6:02

左小蕾:GDP是如何从轮子上转出来的

http://stock.163.com 2005-08-16 14:07:09 来源: 经济   网友评论 0 条
最近走了一趟美国,虽走马观花,但联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突显的问题,也有颇多启示

文/左小蕾

美国经济在流通领域的增长是GDP的重要增长因素。对纺织品和日常基本生活用品的“抽样”调查发现,非常少的美国本土制造,绝大多数是外国制造。南美的波利维亚、哥伦比亚、加勒比海国家,亚洲的越南、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当然还有中国、意大利、英国等等,产品商标的产地让人眼花缭乱,稍稍孤陋寡闻一点,一些地名就不知“出处”了。



美国人在干什么呢?美国人在开车。美国四通八达的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每天就像巨大的移动停车场。特别是“门到门”的集装箱大卡车,高速公路上最壮观的巨无霸,最有效地完成把货物送到每一个角落的使命。最后你会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中西部的十几万人的小城市,还是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同类同质产品的分布非常一致。不同的城市的同类商城,卖的是一样的东西,不论你生活在哪里,一般生活用品的消费没有差异。不是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地方才买得到。美国人通过把货物搬来送去,制造了许多需求,实现了物品的使用价值,使最终价值大大超过生产成本或进口价格,实现了流通领域对GDP增长的巨大增值。

美国人通过流通领域创造的GDP的实质含义是:

首先,流通创造了就业。现代流通领域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与交换相联系的市场与几乎所有的行业相关。运输业的就业,进口商,批发商,层层的销售代理商,广告推广,物流管理,供求信息提供,网路技术的使用,都为美国人提供了就业市场。美国人在纺织品和其他美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创造的就业机会,肯定比美国人自己去生产这些东西创造的就业机会多得多。

其次是流通创造需求。一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必须到一些特定的地方花费很多时间和周折才能买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需求。但是如果唾手可得不费周章又何不满足自己的愿望。特别是一些“时尚”,“流行”,“新产品”,“高科技”,本不是生活必需,但是当你能在任何一间“购物中心”买到这些“最新的概念”,人们就非常愿意去享受“时髦”。在美国任何一个偏远的小地方与纽约人的生活方式比较,穿衣吃饭,几乎是无差异,而且没有任何奇装异服能让美国人觉得奇怪。从来只有大都市才能享受的“奢侈”专利完全平民化了,市场得到拓展,需求就被创造出来,规模效应就得到发挥,GDP就增长了。

第三是技术进步在流通领域得到的应用。现代发展的所有的行业和技术,都可以渗透到流通领域,都可以在流通领域一展身手,大有用武之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对市场供求信息的对称,物流的管理水平,订单采购批发经营,广告推广销售有效性有很大的提升。技术进步本身在流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转换成生产力,对GDP产生直接的贡献。

美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使美国整个完成了经济结构从低水平产品的生产比较优势到较高层次的贸易服务和流通服务的比较优势的整体调整和转移。美国人不生产但是享受全世界最佳产品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国际贸易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假设受到的强大挑战,比如世界消费市场的限制。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可能依赖自身比较优势而无限出口,是否应该改变一些思路,重视流通领域的发展。流通领域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启动和刺激国内消费这样一个几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的重大问题。流通领域的发展,不论是从创造就业,增加可支配收入还是创造需求的角度,都是在创造国内消费的增长必要条件。国内消费的增长能减少对出口初级产品的依赖,经济能更平稳的发展。

流通领域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交通运输,供求消费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体系,销售代理机制,等等技术上和观念上的改革和转变以外,统一的市场的形成是一个关键。没有统一的市场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共享流通领域的技术和信息平台,以及人力物力投入所形成的物流管理体系,销售代理机制,加大流通成本。供求消费信息不顺畅,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造成过剩投资或投资不足,不利于市场潜力的发挥和资源的优化。现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做大市场化的转变和改革,否则会制约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6:08

浙江义乌日均出口近1000个集装箱

2005-08-16 10:35杭州特办

  由于义乌小商品市场持续繁荣,外向度不断扩大,义乌市国际物流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义乌已经成为金华市物流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天平均有近1000个标准箱的货物需要出口。今年1~6月,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完成作业的集装箱有102800个标准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作业量。义乌已经被确定为浙江省“大通关”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国际物流中心正积极完善其“内陆口岸”功能,以实现与上海、宁波港的直通。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6:16

年中盘点:老板榜中榜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21:36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元煌 张翼 来源:中国经营报 造榜者言

  给老板造榜源于两点:一是半年一总结是许多企业的惯例,我们也未能免俗,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老板们的命运又多是起起伏伏;二是欢乐和忧愁的老板们虽然各有各的幸福和不幸,但这并非个案,他们大多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只不过由于他们的明星身份让他们更加显性而已。




   



  为了将他们的典型意义示于表面,我们特分榜公示。这不是哗众取宠,只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归总。得意榜中人,上半年是鸿运当头,但未来是否一路平安难说。失意榜中人,近来确实时运不济,但这不代表未来走势,只代表当下。

  得意榜

  No.1

  尹同耀

  上榜理由:自主品牌令人瞩目

  指数:

  尹同耀

  ,得胜收场

  不少人都说,奇瑞是机会主义者,奇瑞模式中的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其他企业无法“克隆”。

  当一贯低调的奇瑞掌门人尹同耀出现在央视《对话》节目,哀兵姿态谈奇瑞人如何执著于研发的时候,当奇瑞在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一下子推出多款新车的时候,奇瑞这个中国汽车业民族品牌的领军地位,一下子深入人心。

  显然,机会更垂青有准备的人。如果说奇瑞在“风云”进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中国汽车业“井喷”的话,那么,作为小型车的QQ,则有一点儿预知冬天来临,未雨绸缪的感觉,依靠定位精确赢得市场。虽然它的外观设计有争议,但你不能不承认,奇瑞人的市场感觉很正确。现在的奇瑞相当于红军完成了长征到达陕北,获得了一个坚实支点,已经不再惧怕任何竞争了。

  在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和技术软骨病流行之时,奇瑞就是一面旗帜,或者镜子。

  No.2

  潘刚 赵勇

  上榜理由:给点儿机会就灿烂

  指数:

  潘刚、赵勇,救火队员没有包袱

  一般来说,接班人会被前任的巨大成就笼罩在阴影里,但是无论对于倪润峰的接班人赵勇,还是郑俊怀的接班人潘刚来说,前任的黯然离开使他们不自主地承担起了救火队员的责任。他们不必对历史负责,这样正好可以轻装前进,创造自己的历史。

  赵勇选择了回避价格竞争策略,回避产权制度的策略,实施以财务为主线,以利润为核心的策略,加大技术方面投入,与微软等公司进行战略联合。现在的赵勇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长虹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6月20日?新掌门人,仅35岁的潘刚同样是走过了一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路,潘刚先是在危机中迅速稳定局势,维持正常生产销售,并且以开门宴客的姿态友好地接待各路媒体,充分沟通防止危机的扩大化。其后,潘刚又率领伊利在二三级市场开拓新业务,强化奶源和产能建设,在大的危机后仍然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大增长。

  危中有机,时势造英雄。

  No.3

  李焜耀

  上榜理由:并购游戏后来居上

  指数:

  李焜耀

  的挑战:变革管理

  说到德国公司,李焜耀既敬又畏。当年施耐德找上门来联姻,李焜耀婉拒,因为施耐德与明基既有业务关联度寥寥,更重要的是单单一个施耐德无法快速放大明基。参观德国公司时李焜耀时常生发矛盾的感慨:“这样严谨的公司为何亏损?这样的公司不亏损才怪!”明基没接施耐德,TCL壮胆拿去了,横竖就是盘不活。李焜耀有句口头禅,“成功很难模仿,失败容易避免。”如何规避德国公司的高额亏损?李焜耀口气过硬、底气不足。

  为什么非要并购德国公司西门子?原因有二:明基要做大;李焜耀是个偏执狂。

  施振荣有言:“突破成长极限,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个是长期投资,一个是变革管理。”这话李焜耀听过,李承认,他个人以及明基的最大挑战来自变革管理。

  No.4

  柳传志

  上榜理由:进退自如

  指数:

  还原柳传志

  年逾花甲,会自觉地对身边之人之事心存依恋,柳传志概莫能外。61岁的“长者”柳传志稳稳当当地走上“本能回归”之路。

  两年前,柳传志极其艰难地迈过了个人情感的一个大坎儿,流传下来的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怀念亲爱的父亲》。据传,与柳传志持不同意见者读到那篇悼词亦为之动容。

  有人说,“血肉丰满”的柳传志从此“立体”起来,更具人格魅力。于是,品评柳传志,人们开始从人性深处寻找答案。

  至今,柳传志依然保持着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每晚11点以后,几乎不再看书,因为“脑袋里什么也装不进去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柳传志自我要求头脑清醒时缜密思考、慎做决断。谋未定而事不动,步子慢点没关系,柳传志做事的首要原则即是“不犯错误”。

  失意榜

  No.1

  顾雏军

  上榜理由:梦里不知身是客

  指数:

  顾雏军

  会有几条命?

  顾雏军

  会有几条命?只有顾雏军知道答案。

  眼下,顾雏军正处在风暴的核心。中国关于顾本人是否涉嫌挪用科龙资金的调查即将水落石出,而科龙生产线停产等传闻逐步被证实,顾将出售科龙的传言也越来越逼真——风暴也将顾雏军裹得越来越紧,像科龙内部人所说的“大变在即”。

  但是,顾不是那种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上一次因为收购科龙电器,顾也是被紧紧地卷裹在传媒刮起的倒顾风暴中,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格林柯尔市值蒸发10亿港币。

  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顾挺过了那场风暴。不仅如此,他还进行一连串的出手,通过收购美菱等企业,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制冷王国。当选2003年度中央电视台的年度经济人物,是顾荣誉的顶峰。

  但随着顾雏军从制冷到汽车的一系列出手,他的高达10亿元以上的巨额资金如何而来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果没有更为合理的解释,那么最好的解释也不过是“短融长投”,这是一种危险的玩法,短期也许会做出业绩,但长期看必然走上不归路,德隆就是顾的前车之鉴。

  No.2

  麦伯良 谢企华

  上榜理由:越描越黑,话多反失

  指数:

  麦伯良、谢企华:换个地方卖股票

  本报编辑部,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你告诉我,我手里攥着的中集、宝钢股份两只股票要不要往外抛?我已经亏了不少了。”一位四川读者在电话里急急地说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宝钢股份增发在争议中跌跌撞撞过关,股权分置改革又遇麻烦;中集尤其“不幸”,一会儿是炒股被指斥,一会儿业绩真实性遭强烈质疑,一会儿又被传有退市之可能。起初,中集总裁麦伯良还煞有耐心地一边介绍业绩一边积极回应,后来,也是被市场整疲了,麦伯良恼了,干脆自我封闭缄口不言。麦伯良注定还要承受更多的风雨,因为中集太过“扎眼”。

  “你强,因为你霸道”,这已成为不少投资者言说宝钢股份的主流语汇。与之对应,是扭曲、变形的对谈氛围,宝钢说的越多反弹声调越盛。对此,谢企华经常无奈苦笑,空余一声叹息在心头。

  麦伯良、谢企华,磨热了嘴皮子无法给出投资者不卖他们股票的理由。这时候,有人给他们两位献上一计:换个地方卖股票。点子不错。

  No.3

  王佳芬

  上榜理由:态度决定一切

  指数:

  王佳芬

  ,胜也强势,败也强势

  米卢曾说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后来居然极其广泛。比如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发现丑闻的时候。

  魅力十足的铁娘子王佳芬也许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失足的原因竟然是“态度不好”。

  自从光明乳业郑州公司被电视台曝出“回炉奶”事件后,王佳芬却将火引向光明自身而不可收拾,光明不被舆论同情,更没有同仁站出来力挺。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郑州事件后,王佳芬的处理不到位,另外态度不诚肯。试想,在道歉的同时又表示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言外之意是消费者不必大惊小怪。显然,这句话一方面伤害同行,另外一方面显示对消费者不够尊重。不是态度是什么?有这样的态度,决定了光明的危机从郑州开始,经杭州,然后直接烧到大本营上海,不可收拾。

  现在怎么办,只有让消费者淡忘。

  No.4

  李东生

  上榜理由:是先驱还是先烈

  指数:

  李东生

  :荣誉越多,压力越大

  TCL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TCL身上既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过去,又代表着中国企业的未来。从当年以“我有一个梦想”而请来吴士宏,到龙虎计划而整体上市和“合法致富”,以及大手笔地连续吃下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李东生几乎是创造性地“步步高”。

  然而,当李东生真正开始了自己长期以来的国际化发展的梦想之时,严峻挑战和潜在危机也开始接近了TCL。

  TA(TCL与阿尔卡特的合资公司)因为管理理念的不同,导致内耗严重而产生的短时失去控制和流血不止,应当说让李东生清醒地看到企业国际化管理控制能力的不足。

  过去,李东生一直给人以稳健的印象,TCL采取的也往往是看准机会进入的后发策略。当TCL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在客观上承担中国企业国际化排头兵的重任。TCL现在的干部,能否跟上TCL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包括李东生自己在内的高层团队,能否在国际化发展的遭遇战中高瞻远瞩,继续创造性地发挥,成为决定TCL是先烈还是先驱的重要分水岭。

  国际化是一条真正的不归路。

  作者:刘元煌 张翼

  (来源:中国经营报)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6:21

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主题和议题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4:50 新浪财经

  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将于2005年8月21日-22日在天津市召开,本次论坛为中国500强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发展的良好平台。届时,中央和国家领导、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500强企业的高层领导、世界500强亚太区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并做精彩演讲。以下为论坛主题和议题:

  论坛主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大企业成长




   



  本世纪前叶,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风险同在。中国企业的成长越来越需要全球化的理念和视野,以500强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更是需要以大格局、大思维、大战略和大气魄在全球范围内谋篇布局,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和调整,在国内外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同场竞技,不断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赢得持续健康发展。

  本届高层论坛将以全球化视野审视中国大企业的成长,为国内外企业领袖探索如何继续推动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打造中国的世界级公司搭建一个激荡思维、充分交流的平台。

  拟邀请嘉宾:陈清泰(原国务院发展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邵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刘吉(前社科院副院长、中欧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姜汝祥(《财富》中文版专栏作者,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竺延风(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瑞彬(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

  论坛平行互动会:

  议题一:通向“制造强国”之路

  “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产品,却不认识中国的公司。”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John Nash)如是说。中国公司已经到了打出自己品牌的时代了,已经到了大力进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时代了。“中国制造”需要走向“中国创造”!

  我们具备这个转型的前提了吗?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呢?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在国际制造业价值链中的跃升?走向“中国创造”,路在何方?“中国创造”如何能更有效地带领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

  拟邀请嘉宾:杨栋梁(天津市副市长)或王治平(天津市经委主任)、张国有(北京大学教授)、刘冀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天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陶建幸(春兰集团总裁)、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长)、朱武安(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师春生(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议题二:行业先锋企业的领先之道

  当代中国是一个需要产生强势企业的时代,而且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强势企业。宝钢、海尔、联想、华为等一批企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各类企业的行业先锋。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企业在成长中得以领先?它们凭借什么傲视群雄?它们所展示的经营之道和管理模式对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有何启示?

  拟邀请嘉宾: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徐乐江(上海宝钢集团总经理)、周伟焜(IBM中国区总裁)、杨元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南(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议题三:企业产权变革和公司治理的现实与前景

  在当代中国,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在上演一幕幕产权变革的大戏。与此相应,公司治理也成为中国企业领导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企业产权变革的现实和前景如何?国际上公司治理有哪些新动向?还有哪些因素在限制和妨碍着中国企业推动产权变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企业如何在产权变革的大潮中快速成长?如何借鉴国际公司治理模式与经验,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从而为打造世界级公司奠定坚实的基础?

  拟邀请嘉宾: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春霖(世界银行国企问题高级专家)、李维安(南开大学教授)、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近东(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光(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明(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议题四:区域竞争力和企业成长

  无论是世界企业500强还是中国企业500强,一个明显的实事是,它们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都与国家、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形影相随,正所谓“沃土肥泥生万物”,企业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区域和城市环境。一个区域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赢得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地位?它可以为推动企业成长做些什么?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如何看待各地区之间竞争力的差别?它们对区域竞争力有何期待?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如何实现企业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有机融合?

  拟邀请嘉宾: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倪鹏飞(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博士)、樊杰(中科院区域发展与资源经济研究中心)、李勇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文杰(中国建筑总公司总经理)、梁昭贤(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执行总裁)、孙荫环(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家印(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杜厦(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成(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议题五:资本市场—企业做大做强的支点

  2005年是中国改革之年。大量国有资产要进行战略结构调整,一大批改制完毕的大型国企即将走向国内国际资本市场,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亟待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怎样的层次结构,才能满足企业融资和产权交易的需求,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中国企业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赢得声誉?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快速成长?

  拟邀请嘉宾:宁向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巴曙松(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姜汝祥(《财富》中文版专栏作者,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吴国迪(上海埃力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金志国(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总裁)、周玉成(中国华源集团公司董事长)、宁高宁(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裕(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中(北京物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桥(上海盛大网络董事长)

  议题六: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北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不久以前温家宝总理对天津及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发展、为振兴“环渤海经济圈”发挥更大作用做出了重要指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文化发达、外商云集,天津滨海新区有望成为继广东深圳和上海浦东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为更好地推动500强企业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大企业充分利用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崛起的战略机遇,本次会议由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具体承办。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北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专题的设立,为中国500强企业提供一个了解天津滨海新区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并提供相关招商项目,让企业更好地利用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这一重要机遇。

  拟邀请嘉宾:马凯(国家发改委主任)、皮黔生(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戴相龙(天津市市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亨利.杜尔曼(LEADERS总编)、赵晓(国家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颖一(著名经济学家)、袁岳(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马云(阿里巴巴网站总裁)、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王天普(中石化总裁)或陈同海(中石化总经理)、麦伯良(中集集团总裁)、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16:31

物流业迎来一系列“利好”

(2005-08-16 01:52:42)

有21世纪“黄金产业”之称的物流业,又迎来诸多利好消息。记者从省物流协会了解到,为了促进本土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前,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注册审批、收费、税收、财政扶持等诸多方面,都为物流企业开了“方便之门”。

统一准入标准规范收费项目

如果你现在去注册一家物流企业,可能会发现审批手续简化、方便了不少。

为规范物流企业的注册审批,清除不合理的准入门槛,《意见》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物流企业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决定规定外,其他各种企业登记前置性审批一律取消。并要求改革货运代理行政性管理,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货运代理的行政审批,加强对货运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取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加强后续监督和管理。

为减轻物流企业负担,规范收费管理,有关部门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和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严禁向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评比,并适当降低我省营业性大吨位车辆、集装箱、厢式车辆和专用车辆的养路费。

税收予以优惠打破行业垄断

为扶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在税收方面,将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具体优惠政策包括,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物流企业在本省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分支机构,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并与总部电脑联网、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符合国家减免税政策的物流企业,如果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可以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物流企业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审批同意后也可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为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今后将统一物流市场的准入标准,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允许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物流服务业务。有关部门将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

扩大对外开放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包括物流业在内的服务业已结束过渡期,正式对外开放。

根据这一原则,我省将鼓励国外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浙江设立物流企业,并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参与省内物流项目的建设或经营;同时也大力支持省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国际化水平。

物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为扶持物流企业良性、快速发展,《意见》要求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化原则,合理增加对现代物流项目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具备较高信用等级资质的物流企业应予以重点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也要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省里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还将支持其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同时鼓励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的方式进入物流业,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物流项目的建设。

此外,《意见》还要求各地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管理,提高口岸通关速度,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加强财政的扶持,培育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中心。

(通讯员赵子龙实习生高辛凡记者许静凯 杭州日报)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5-8-16 21:58

价值投资嬗变
(2005-08-16 08:11:24)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蒋国云 博士

  投资理念的真正生命基础在于创造回报,其外在环境便是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尤其是整个市场游戏规则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

  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股市的最大风险来源于游戏规则的不确定性,其中股权分置更是主要问题,因此,全流通是价值投资长期生存的内在土壤。后股权分置时代是全流通的时代,是同股同权的时代,在经历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估值体系混乱之后,我们坚定地认为市场仍将围绕价值投资理念来进行股票投资,但是其本身将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而不是目前简单的PB、PE、PEG,价值投资将发生嬗变。

  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不断走向融合,价值投资理念将从相对投资价值理念走向绝对投资价值理念,周期性股票或许获得真正的正确定位,回归本来价值

  资本市场本身只是为企业的股权提供了一个买卖交易的场所,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应该说并没有天然的壁垒,但受股权分置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过于溢价,能够流动的股权价值被过于高估。一旦全流通,不同的股权便失去等级性,意味着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将逐步迈向一体化,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之间的渠道将打通。

  今天中国的股市本质上说是一种相对价值投资,各项价值投资评价指标的运用,绝对地看必然会失真,不管是DCF也好,还是EVA也罢,所得出的结论只能够相对地比较公司之间的相对投资价值,因此股权分置时代的价值投资判断是相对于其他股票,相对于境外股票而言的,是一种相对价值的投资理念。股价涨跌与非流通股股东无关,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必然存在巨大阻碍,上市公司从一定角度来说是一个“影子符号”,投资者之间主要是基于“影子符号”的相对价值博弈,但由于“影子符号”与上市公司之间是完全割裂甚至是对立的利益关系,使得股价的“相对波动”最终都演变为“价值投机”。

  而一旦迈向全流通,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关系迅速实现对接,投资者的判断将以实业投资的眼光观察,对股票市场投资与对实业投资将如出一辙,价值投资者或者实业投资者买股票相当于买企业的资产,会更加理性地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绝对投资价值来进行投资判断。

  此时的周期性股票或许不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投资于钢铁等周期性股票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低收益。

  投资研究的草根理念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并贯穿研究投资的全流程,与之相伴的是风险控制成为其中的主线

  全流通时代,股价的结构性分化将进一步明显,绩差股与绩优股的股价将进一步冰火两重天,投资的风险进一步放大。投资首先不是盈利,而是控制风险,如何尽可能避免信息非对称造成的风险将成为投资研究的必备理念。境外机构留给境内机构印象更为深刻的不是其优良的业绩,而是其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全流通时代的投资过程实际上将是风险控制的过程,因此也是对价值修正的过程,除了应该注重合规性风险控制外,在投资的整个流程、投资决策和执行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对投资风险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管理,既追求收益最大,又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这种控制风险的外在最重要办法之一便是研究的草根性,就是从最基础、第一线、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深入细致地了解企业的每一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如指掌,那种只是见一个董事会秘书就写成调研报告或者推荐建议的行为将会被摈弃,调查一个重点企业真的需要花上一个月时间,甚至更多。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常胜将军,正是其一方面投资简单易懂的企业,另一方面是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密切的跟踪和沟通。

  价值投资理念将被深化和具体化,并以一种新的形式演绎多元化,在全球视野下突出资产重置和收购兼并的投资理念

  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将重建资深的投资者结构,这种结构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和多层次:有真正长期股票投资理念的社保机构和企业年金,也有不断引领市场的共同基金,有不断寻找套利机会的企业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还有大量的市场投机者。不同的投资者结构必然对应不同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必然多元化,市场可能会重现几年前的股市风景线,只不过一切始终会围绕价值投资展开。

  企业估值将获得真正的高度重视,估值会始终贯穿投资理念的全过程,估值溢价成为股票溢价的基础条件,不管是直接投资股票,还是判断收购兼并的价值,估值成为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理念。全流通时代,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考虑经济性因素还是制度性因素,具有资源或垄断优势的公司其估值获得溢价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垄断性行业的利润和现金流相对稳定,由于外来竞争较小,投资回报率能保持在一个适宜水平;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垄断性行业经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受公司治理结构优劣不敏感,估值水平打折扣的可能性不大。

  可预期持续成长将不断演绎投资的神话,市场将会高度关注可预期持续成长和核心竞争能力要素。周期性成长并不是最理想的成长方式,长期来看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本的冲击将直接导致周期性行业的利润率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强调要避免投资周期性的“工业公司”的原因。而可预期的持续成长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环境中自主选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这种成长的最大源动力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客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因此我们认为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优质品牌和独具特色产品的企业具备可预期的持续成长能力。

  收购兼并等重新纳入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市场会高度关注重置成本高和基于全球视野的并购价值,拥有自然资源、营销网络、特质品牌和垄断优势的行业和公司,往往由于难以“复制”而具有较高重置成本,A股实施全流通把股票市场引向“全流通时代”,并不必然导致这些行业中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股价大跌。

  不容置疑,全流通时代不仅是价值投资的真正土壤,更是多种投资理念、多元投资文化的交汇期,是多元投资理念生存的制度基础。多元化的投资理念主导下,现有市场仍将持续大幅度的股价结构调整。(中证网)

queenie000039 发表于 2005-8-16 22:25

对长期投资要有坚定的信仰(林奇论语12)

1)当你投资股票时,你必须对人性,对资本主义,大到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要

有基本的信任.别被市场上的风浪吓倒.专注于宏观经济前景,使自己相信

最坏的事情 不会发生.

2)从长期看,那些给你带来最高回报的股票,也正是一路上导致磕磕绊绊最

   多的股票.股市中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

3)要想使自己的长期收益最大化,无论在好年头还是坏年头,你只需坚持自

己的投资策略, 便可实现目标.

4)资金变现会使自己脱离股票市场,我的观点是永远不要脱离股票市场,应

随情形的变化对股票进行调整.   

5)如果大崩溃真的发生了,你即使把钱存在银行,也将毫无用处.
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