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8:30

  “SAR”指标作为买卖信号指标,是以红点代表买入信号,绿点为卖出信号,一般用来预测市场运行趋势。用该指标对于判断个股走势作用不大。不过我曾经历过在个股上有关“SAR”指标的奇特现象。

  你有没有见过:在一只股票上,日线“SAR”指标的红点和绿点成绝对对称分布,出现的红点数目和绿点数目相同。如果在某只股一两次出现这种对称现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奇就奇在这种对称是连续出现。我曾经在G常林(600710)上见过这种现象:时间大概是在2000年3月至6月间。开始时“SAR”指标出现3个红点,然后是3个绿点,以后依次是很有规律的5个红点、5个绿点;8红点8绿点;12红点12绿点…. ,好像我们中学时学过的排

  列组合的递增数列,这种连续对称现象大概有4次以上,如果把其中每次出现的红点或绿点数目与上一次相减,你会得到有趣数字:2、3、4…遵循这种规律,我当时能准确预测出常林什么时候出现红点,什么时候出现绿点,下一次的红、绿点数目。

  大概庄家嫌跟风盘太多,震仓过程中也很无聊,于是画线练练手,才出现这种经典图形。震仓还是管用的,跟风盘还是被抖掉许多。这个庄家手法老到,在拉升的最后两个交易日,突然虚晃一枪,股价大跌,从而改变红绿点的规律分布,突然改变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慌乱中降低一些仓位。但隔天该股连续涨停,短短几个交易日从11元到22元翻了一番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8:34

  许多投资者迷恋于复杂难懂的技术指标,对于简单实用的传统指标往往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SAR就是一种可防御、可攻击,既明确又方便,又符合简单原则的好指标。

  SAR抛物式转向指标,亦称为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属于价格与时间并重的指标,是利用抛物线方式,随时调整停损点位置的系统工具。SAR图形外观上像抛物线一般,随着股价的逐步上涨,SAR上升的速度会加快,就如驾车,档数越高,车子越跑越快,一旦踩刹车,车速就会减慢,从股价角度来看,可知上涨已遭遇阻力。SAR就像股价的守护神,一旦上涨的速度跟不上,或者股价反转下跌,SAR都会紧紧盯着,股价跌破SAR就为平仓出货的极佳信号。SAR指标的买卖点很明确,运用简单:1、股价曲线在SAR曲线之上时,为多头市场,即红圆圈出现。2、股价曲线在SAR曲线之下时,为空头市场,即绿圆圈出现。3、股价曲线由上往下跌破SAR曲线时,为停损卖出讯号。4、股价曲线由下往上穿破SAR曲线时,为买进讯号。  

  由于SAR操作简单、平仓点明确,投资者可用SAR作中长线出货讯号,可避免提早卖出失去后段的利润。但在盘整市道中,行情上下洗盘,SAR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失误率高,导致信号追随者亏损。不过总体而言,由于SAR与实际价格、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长期使用可保持小输大赢,绝不可能一次就惨遭套牢,无疑是个较为理想的指标。  

  实战中可充分利用SAR停损卖出点的功能,作为中线平仓获利了结的最佳工具。对于从底部介入或股价上涨初中期介入的投资者而言,如何卖股票一直都是难题,SAR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工具,投资者中线平仓时可依赖SAR,把SAR的卖出讯号当成止盈点或停损点。如果能结合均线与K线组合来进行综合研判,其准确性将大为提高。当然这不能保证卖得最高价,但“地价不买,天价不卖”,吃甘蔗最甜的中间段,这是明智而有效的策略。  

  上海科技(600608),在2002年11月27日以早晨之星见底8.6元,随后在12月24日SAR开始翻红,预示着股价进入多头市场,此时收盘价为9.43元。随着股价的逐步上涨,SAR上升的速度加快,于2003年1月24日摸高14.37元之后,SAR开始翻绿,预示上攻已遭遇阻力,将会出现调整,可作为中线离场卖出讯号。后来虽又创出15.78元的高点,但对于波段操作而言已获利颇丰。内蒙华电(600863)在2003年1月3日7.36元展开上攻以来,SAR就像股价上攻的守护神,一直守卫到3月3日SAR翻绿才发出卖出讯号。ST吉发(600893)自4.93元开始企稳并展开上攻,在2002年10月21日SAR开始翻红,随后股价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而后分别在2002年11月19日与2003年2月24日击破SAR并翻绿,皆为较好的短中线获利点。

  目前拥有上海汽车(600104)、民生银行(600016)等蓝筹股且获利颇丰的投资者不妨用SAR指标作为止盈出局的指南针。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8:35

  经常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课题,股指(股价)振幅惊人,究竟何时持股,何时持币?价格和时间并重的分析工具SAR将是一个好帮手。

  抛物线转向系统不仅利用价位变动的动能,而且运用了时间变动性质来调整价位上设定的停损位置。SAR之递减或递增与实际价格之升跌幅度及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可适应不同形态股价之波动特性。

  SAR的操作原则由于非常简单,故深受市场的青睐。买卖的进场实际是在价位穿过SAR时,也就是向下跌破SAR便卖出,向上越过SAR就买进。就拿1995年初上市的“西藏明珠”来说,短线客兢兢业业,只不过喝了点汤,而聪明人则依据宝塔线作小波段(6元显示明显买进信号,13元显示卖出信号),令人羡慕不已。

  “96.7.24”和“96.8.12”沪市构筑了典型的894点“双尊头”。联想到1995年的793点“双尊头”所形成的强大杀伤力,许多人士认为894就是沪市1996年的“顶”了。在这种思路灌输下,股指从894点直泻至750区域;正当市场不知所措时,“96.9.20”的抛物线转向操作系统却强调转折点并发出了买进信号,并一直维持至“96.12”的1071点,有力地驳斥了894点的“顶部论”,为“趋势理论”作出贡献。

  SAR操作要诀:经常交替出现讯号,说明大盘正处于盘局中,换句话说,可以大胆低吸高抛;一旦出现陡峭的上升(下跌)趋势,可一路持有(立即止损)。

  “渤海化工”上市首日以3.12元开盘,其后一路上冲,最高曾至8.30元作为带有H股的新股炒,市场定位有不确定因素,但SAR明确显示;从3.12—6.8元,SAR一路托住股价呈60度上升,是多实控制局面的持有信号。同理,“95.10.13”“渤海化工”的收盘价为6.75元,似乎还看出危险,但SAR已发出明显的空头转向信号,其标志的45度下,表明空头已牢牢控制局面,不根据SAR的指示而急于补仓,显然是不理智的。结果,这一跌势直至3.80元SAR才开始发出多头向上信号。

  实践证明:

  第一,长期使用SAR指标可以输小赚大,不太可能一次就惨遭套牢。

  第二,SAR是所有指标中买卖较为明确的,易于配合操作策略的指标,尤其适合强势股,故把它比做明镜高悬并不为过。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8:38

sar对于顶底判断相当模糊的交易者较好,但也要有鉴别能力。
例如用于泸指周线,近几年要亏掉内裤。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8:47

显然sar不适合于判势,其捉波动的能力大致相当于M9,但有明确开仓止损信号,是改进。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9:00

用sar时,如为N型,开仓必然位于第三笔。
如果一三的脚为一下倾斜,表明趋势向下不太容易成功。
为什么近期不太容易成功(大家可以看图,成功率不到三成),就是这个道理。
要提高成功率要用趋势指标。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09:08

由于曲线规律不同以前,所以要有滤波设置。
长期趋势末期到初期介入较好。
具体凭经验,通常买入第二天跌破前低,宜出局,待下探试前底,而指标仍为红点再次介入。
突破前高加仓。
一般5、8拐头向下可出局等下次机会。
操作时间一月左右。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04

------------------------------------------------------------------------立花義正,一位令人起敬的日本证券老人----读《你也可以成为股票操作高手》本来,我就从没有想去读这个日本人写的证券生涯自传,只是作为资料储存起来,把它放在最末的位置。一次,我随手翻了一下,想了解一下该书的提要和文风,结果我被老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接二连三倒霉透顶的情景,就像鲁迅形容的----运交华盖欲何求!读着立花義正老人的证券生涯,脑海里时时映显出另一位曾经让我敬佩日本老人----松下幸之助。在两位老人身上体现的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隐忍,精工,细作,行动。一旦确立目标,就从细微点滴之处做起,避开无谓的理论和虚妄。立花義正老人就是这样拖着一条截肢的残腿,凭籍着非常简陋的方法(用现在的眼观看是这样,就当时来说是很有效的,相当于使用有序的作业方法,打败了芸芸众多没有章法的投资者),走出了与众不同的证券投资之路。从专业角度讲,它的突出之处,不是绝对的业绩,也不是超群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老人是从极其困难的起点---破产负债、重伤截肢和证券高龄(49岁,1957年),隐忍,精工,细作,行动,连续征战三十余年,这使得他所取得的业绩被“放大”。老人立花義正最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几点:重在操作,扔掉所谓的公开理论;有序的操作方法,隐忍,精工,细作。读书学习,一定不能忘记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然会学出笑话来的。比如说,老人三十年主要做了两三只股票,有的读者就仿效“做一只股票”。这样思考问题就太狭窄了。老人从业的年代,还没有电子交易和电子数据,更没有处理信息的电脑。所以,“少则得,多则惑”的思路是合理的,通过有序的操作方法,可以产生相对优势。后来,有了电脑,老人却年事已高七十多岁,精力不济,自叹没有精力再选新股票,只好依旧拿着老股票做。看了老人这句话,想起有读者拿着“做一只股票”当经典,不禁哑然失笑。此法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以放弃许多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投资机会为代价的不明智方法。当然对于初学者试验性学习,以及老年人的“投资休闲”,这个方法是不错的。这一点需要明判。读了此书,感慨良多。我不想扯到民性上面去。但是,业界(也许是当前社会的)浮躁短视的现状,更让我加倍尊敬这又一位日本老人!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08

做一只股票我理解是手上有一支后,就不轻易碰下一支,要碰也要休息一段时间后。这样就可以减少交易的频率,至少我自己的经历有充分的证明。只要个股是符合经济的大趋势,不被ST、PT,炒精一个股,是要相当的经验和个人综合素质,还与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关。我觉得立话的方法还是适用于现在的市场,特点是不能大发,但追求相对较高的收益还是有帮助的。特别适用于有些笨、但愿意下苦功的人,和不想把投资搞的越来越复杂的人有参考意义。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10

这本书很不错,看过三四遍,感觉是继<股票作手回忆录>之后看过的最好的自传体的教材了,介绍了正宗的日本蜡烛图技术,和欧美的蜡烛图分析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看不懂,可以参考佐佐木雅博翻译的另一本<股票期货操盘技巧指南>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24

[这个帖子最后由金融悖论在 2004/02/15 09:58am 第 11 次编辑]Bill Williams老汉在因果矛盾的怪圈里,造出了“混沌五维新空间”――《New Trading Demensions》读后感  在译者的“诳诱”下,我本着非常虔诚心情拜读了这部威廉姆斯博士“以最新混沌科学的理论与命题为依据,总结了一整套使用方便的跨市场交易方法”的大作(P253,译者后记)。首先我被译者流畅的文笔所打动(翻译得非常棒!),但在看完之后,我不禁哑然失笑。  我是Chaos追星族,已经追了14年有余了,每一次无不被那些从简洁的Mandelbrot迭代公式产生的奇妙无穷的图案所打动。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译者说,比尔.威廉姆斯老汉在《证券交易新空间》(以下简称《新》)一书中,将跨市场的“五维新空间”交易方法“以股票、期货、债券、外汇、期指等市场中的多空两方面的交易实践案例为佐证,最后将其升华为艺术甚至道禅之境界,从而融汇最新科技手段、实际交易经验与东西哲学探索于一炉。”(P253,译者后记)马屁!书托儿!真是把威廉姆斯老汉善用的“牵强附会、东拉西扯、外加挂羊头卖狗肉”的“科学”时尚包装手段学到家了!实在是羞辱读者的智商。  《新》书在逻辑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市场的哲学认识;第二部分,根据作者的“形象思维”的想象力(也仅仅根据想象力),通过一个小巴掌把混沌—分形理论牵强附会上去的MACD变形投资方法;第三部分,有关交易心理的修炼。  我下面主要谈的是《新》书里第二部分的投资方法,比尔.威廉姆斯老汉用混沌理论包装的“五维新空间”。  我没想到我天天举着的小拳头(见我的论坛肖像)在比尔老汉这里还有混沌-“上分形”的深刻含义,但今天我的小拳头“上分形”要试着剥掉“五维新空间”华丽的科学外衣。主要论点如下:  1.“五维新空间”是在自相矛盾的因果怪圈里,由比尔老汉辛苦地(或者说着魔地、偏执地)在价格-时间两维空间上“虚拟构造”出来的。(从P114,第1行-第3行谈起)一个先鸡先蛋的悖论,就像用鸡尾巴竖起的五根鸡毛推断鸡头的方向一样。  2.“五维新空间”投资方法是《亚当理论》(Adam’s Theory)用变形的MACD方法的一种描述,仅此而已。我没见到“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混沌理论的学名)”的数学影子。  3.“五维新空间”里各维空间的功能:(0) 鳄鱼组线――“前一段时间”是朝哪个方向运动――通过使用延时的(时间相位滞后)的一组三个EMA(t,c,s)来描述的,式中t表示时间相位,c表示周期,s表示EMA表征的时段。也就是说,用EMA(-8,13,*)替代EMA(0,13,*),用EMA(-5,8,*)替代EMA(0,8,*),用EMA(-3,5,*)替代EMA(0,5,*)。作者所选数字都与菲波纳奇数列有关,是出自对Chaos的崇拜,或为了往混沌理论上靠谱,并无根本实质性含义。⑴ 分形(相位空间)――现在正朝哪个方向运动――用当前及邻近价格的变化方向来描述。⑵ 动量震荡指标AO(相位能量)――“最近一段时间”是朝哪个方向运动――用当前两组EMA(n1)- EMA(n2)的离差dif(n1,n2)来描述。⑶ 市场加速度(减速度)指标AC(相位作用力)――“最近一段时间” 运动方向的差分变化――虽然书中未列出计算公式,但就书中描述的含义来讲(P113-114),相当于dif(n1,n2)的均值线,即MACD中的离差平均值DEA(n)。⑷ 区域(相位能量、相位作用力的综合)――AO-AC双顺一致性检验--提高了信号正确的可靠性。⑸ 平衡线(奇异引力)――哈哈,更玄乎了,我不说了,您自己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吧!单边市里单独用它准要死人!  4.“五维新空间”投资方法,由于鳄鱼组线与一般电脑系统上的MACD指标计算上有时间相位差,在信号发出时机上滞后,以此来躲避“市场噪音”的干扰,效果如何可以公判。也正是由于鳄鱼组线与市场上的MACD不雷同,增强了它的有效性,从概念上有点“让别人先趟雷阵,你们不死我再上”的味道。  5.由于比尔老汉的方法结合了市场价格“当前趋势(分形)、近期趋势(AO-AC)、前期趋势(鳄鱼组线)”的一致性判断,从道理上说考虑得比较全面,生命力较市面上的单一指标相对强,但跟用一组六个的MACD应该相差不大,只是要用好鳄鱼组线的“滞后”概念。喜欢使用MACD的读者,可以很好的借鉴比尔老汉的经验和智慧。鳄鱼组线 “滞后” 的概念较增大EMA(n)的周期n的方法要好,在不降低太多敏感度的条件下,躲避“市场噪音”。  6.比尔老汉告诉我们,光东西好还不行,还得“科学包装”,让人辨不出东南西北来,即便是众所周知的东西,计算起来也要混沌一下。  其实,我和比尔老汉精神上是相通的,神会的。我们都喜欢混沌,也都喜欢运用混沌,这样才显得有水准。诸君没看到,多么浅显的大白话,我偏偏要冠一个“金融悖论”来哗众取宠,眩人耳目!再次举起我的小拳头“上分形”向比尔.威廉姆斯老汉致敬。  最后,献上一段毛主席语录:羊肉很好吃,狗肉我也很爱吃,......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25

在科学的探索上面,是一定需要有科学、老实的态度,或者说实事求是。否则,必将自取其辱。如果一个人有自夸炫耀的嗜好,那也罢了,无伤大雅。如果他是在传播“科学”,那恐怕不会那么轻松过关。做人、经商、探索、投资,其中的道理都一样。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27

下面发表的内容:狗皮膏药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无效!

是这样的。在Bill老汉《新》书的第一部分--有关市场的哲学认识,第二部分--MACD变形投资方法,第三部分--有关交易心理的修炼中,都有许多可取可鉴之处。只是用东北人的话来说,老汉的包装或者说就是译者“忽悠”得太厉害了。现在科技界、教育界打假呼声很高,咱们遇上利用知识和传播工具“贻害”、蛊惑大众的事情,也顺手给他一个“上分形”。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29

探索未知都应秉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至于所研究的对象,我们在某个阶段能够揭示到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探索研究的结果,是属于“确定性”演绎推理的既科学的,还是属于启发式的(Hueristic)经验方法的艺术,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怎么做,有一个根本的态度问题,做得怎样是个相对性的水平问题。我在上面所指的,是Bill老汉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思辨方法之后,把异想天开发挥得太极致了!满篇信口开河、东拉西扯的断言。实在引人发笑。让人觉得哪里是个“洋鬼子”博士在宣讲金融投资著作,倒像是个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前的布道先生,或是当今宣讲什么“大法”的。书中时时流露出不着边际的虚妄和自以为是,说他是走火入魔不算夸张,说他是自欺欺人也不过分。读者好自为之吧!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0

所有的抄股方法都会遭到批判,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所谓的 圣杯式的交易方法,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反驳和批判别人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并不适合大众,只适合小部分人使用,也只有小部分人可以靠这种方法成功,这也就是金融市场能长期生存的原因,所以每个人只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的方法就行了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比尔的方法能帮你赚钱他就是好方法,不能帮你赚钱他就不是好方法。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2

此书我有,但是没有看过,我认为基础性的很重要,这两天我仔细阅读趋势的定义,用以往学的知识重新审视一片,很有心得。什么是上升趋势,就是不断上升的高点,和不段上升的低点,如果这个低点被突破,可能就是上升趋势停止了。注意这个可能的说词,在期货交易中,有对锁的技术,何不在这个位置被破之后采取同等仓位的对锁单,如果只是回调,寻机解单,继续持有多单,而如果是下降趋势成立,立即反空呢?这样就可以防止轻易的被震出局。想一想很不错的。其实用什么思想或方法都好,问题是你如何把它融会到实际中去,我是什么都接受,但是却什么都怀疑,我根本不相信什么理论能解决人的多变性,市场是多数单个人的集合体,看到涨的人多数都想买,看到跌多数人都想卖,这是人性,相信人性就能相信趋势,就能利用人性啊!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市场以趋势的方式发展是不会变的,我相信,更确信!相信以科学的严谨来解释市场的变化,只能是徒增烦恼,除非你能解释为什麽钻石对我们没有如何实用性,但是人们还是拼命的追求它,而水对人们是非常重要的而人们却无所谓,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吗?难道这就是人的理性吗?我不这么认为但是我却承认这是合理的,因为它存在!混沌也好抑或其他什么,学习其中的思想内容很重要,至于方法,可以自己创造,但是你要面对市场而不是你的想象!什么是好书,能让你知道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能有你所不知的新的思想和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归根到底,方法要自己创造!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3

一、在第一本书《混沌操作法》里,比尔老汉与艾略特是一家的。二、在第二本书《交易新空间》里,大概艾略特的东西不好使,比尔把重点放在MACD和延时技术上。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4

改变自己的想法是需要积累的。通过看书或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才会在想法上有根本的转变。人们在交易时,正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交易。如果想法变得太快,看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改变自己的想法,那么他的交易方法必然会随之改变,方法天天变,只能说他还没有确立自己的交易方法。也就更谈不上他有没有交易的计划。没有交易计划,那和赌博没什么两样。没有自己的方法或者方法变来变去,只能说这个人的交易技能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有在确立了自己的交易方法之后还能够不断学习,勇于了解新思想,巩固原有的想法,才有可能在金融市场中长期生存下来。没必要看了谁谁谁的文章就马上反思自己是对是错,市场上的成功者的成功之路各有不同。也没必要非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你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果有很多的人都和你一样那你肯定很难赚到钱。索罗斯腰杆子一疼就进场,我觉得他这种方法就是臭狗屎,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老爷子发大财。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7

金融交易这个行当的信条之一就是:坚持你的交易计划,不论亏损或赢利。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8 11:37

“我在上面所指的,是Bill老汉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思辨方法之后,把异想天开发挥得太极致了!”    引用一本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的几句话:   逻辑学派的理论并非不毛之地,它生长着矛盾。---庞加勒每个时代都有其神话,并称之为更高的真理。---无名氏   只要数学的命题是涉及实在的,它们就不是可靠的;只要它们是可靠的,它们就不涉及实在。……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般情况的数学和作为特殊情况中的几何,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需要了解真实客体的一些性质。 ---爱因斯坦   人的智力生命几乎完全取决于他的理性知识取代其感性知识的程度,我们的经验正是来自于这样的感性知识。”而这种理性知识并不是感性知识的真实表述。----W·詹姆斯   所有领域中的真理都将被数学不是真理这个认识动摇了。人们可能仍然希望或者相信能够找到政治、伦理、宗教、经济和其他诸领域中的真理,然而这种希望的最有力的支持没有了。数学向世界证明了人能获得真理,然后又毁掉了这个证明。正是非欧几何和四元数这两个推理的重大胜利导致了这场灾难。人们还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把握和领会哥德尔的方案的精髓所在。考察这样的陈述,“这句话是假的”,我们遇上了矛盾。若这句话为真,它断言自己是假的;如果该句话为假,那么它为真。对此,哥德尔用“不可证明”取代“假”,这时句子变为:“这句话是不可证明的”。于是,如果这句话不可证明,那么它讲的是真的;相反,如果这句话可以证明,那么它为假,或是按照标准逻辑,如果它为真,则不可证明。因此,当且仅当不可证明时这个陈述为真。这个结果没有矛盾,但却出现了一个不可判定的真陈述。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断言,不仅仅是数学的全部,甚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用类似哥德尔使用的能算术化的数学和逻辑公理系统加以概括。   人的精神支柱、推理框架以及所有已建立的思想权威都随真理的丧失而失去了,“人类推理的骄傲”随着真理大厦的坍塌而崩溃了。历史的教训是,我们最坚定的信念不是凭主观所作出的论断。事实上它们是最不可信的,它们标示的不是我们的成功而是我们的局限性。
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