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0

整个世界的所有运动都是守恒的,
即: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守恒的状态下波动着发展。
所以期货交易者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行情波动的起点,
并在波动的起点进入,
在终点出局,
通过抓住波动的本身,
积累较多的波动本身,
达成亏少赢多的失衡而实现获利的目的。

也就是说:
交易者必须要能够积累相对于错误来说较多的正确,
才能真正获利,
否则,获利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即使你偶尔的因为运气而获利,
但是如果过你不能够积累正确的成果,
或毫无成果可言,
失败就会紧随其后。

所以交易者的首要任务就是:
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够及时发现波动变化的工具,
以求在此工具的指导下,
及时地发现行情即将或正在变化的点,
并在这个点上赌一下市场是否有机会,
或市场是否真的要产生相反的本质性变化。

但现实当中让人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想要找到一个超过70%的正确率的工具几乎都不存在,
即使有也只是一时或某一时期内可以做到,
但是我们总结一下所有的交易信号,
我们就会发现:
如果按照信号所发出的次数来计算概率的话,
我们手里的完美的工具的正确率或可以盈利的次数基本上还是50%左右,
甚至要达到60%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我们通过艰辛的努力所制造出来的漂亮的工具仍然没有逃脱守恒的命运,
我们还是在50%的概率下晃悠,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盈利了呢?

原因是他们能够在这50%的概率下恪守规则作出正确的事情,
即:他们仅仅在这些有可能产生变化的点上正确的应对行情的变化,
而不是在波澜起伏的行情中凭着感觉盲目试探。
所以交易者应该做的事情就是:
要善于等待这些点的产生,
并在这些点的信号暗示下入局或出局。
积累行情线段而并非盲目进出所积累的对错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交易者能够按照工具的提示,
恪守进出原则正确的操作,
即使你生存在50%的概率当中,
你依然可以盈利。

因为即使你的工具十次只有五次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错误了的时候及时止损,
在正确的时候紧紧握住,
你就能积累五次行情线段,
这五次行情线段相加,
足以抵掉你先前因止损而造成的损失而有余。

但是如果过你不能恪守交易工具的进出原则,
你必将会在对了的时候因为缺乏信心和依据而胡乱进出。
在一种相互抵消的状态下,
最终失败。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
工具是交易者的指南针,
规则是交易者的灵魂,
一个交易人如果没有工具可以依赖,
就会像一艘没有指南针的轮船一样到处乱撞,
在猜测中交易并紧张的进出,
在对一半错一半的结果中抵消自己的成果,
最终让手续费把自己消灭。
同样如果一个交易者不能执行规则,
就会像一个人进入密林中,
拿着冲锋枪毫无目的的胡乱扫射一样。
最终必将弹绝身亡。

所以交易者要想在期市中赢。
就必须要珍惜你工具中的50%赢的概率,
小心处理另外那50%输的概率。
即:握住盈利的筹码,
截断错误的筹码,
让正确的成果总和大于错误的成果总和,
以实现盈利的目的。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1

期货市场的本身就是在全新中成长,
在成长中对抗,
在对抗中更新,
即: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多空之间的相互对抗和超越。

有一些交易者喜欢效仿那些成功的案例,
甚至演变为照搬,
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规划设计一套符合自己条件的操作方案。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交易者,
总是围绕某一个人的成功片面的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
好像只有这一方面做好了就一定能成功,
其他方面并不那么重要。

以前,有一个朋友曾经问过我:
期货投资到底是资金管理重要还是风险控制重要。
我回问他:你说呢?
他: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控制风险如何如何重要。
我:前一段时间,不是还讨论资金管理最重要吗?

他说:对呀,所以我就搞不清楚,
到底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哪一样才真的重要。

我回答他:
胳膊和腿,哪一样重要?
眼睛和鼻子哪一样重要?
耳朵和嘴巴哪一样重要?
左手和右脚哪一样重要?

他:都重要啊。
我:道理不一样嘛?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都是同样重要的,
为什么你非要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呢?

其实,在现实当中,
很多交易者都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他们过于片面的强调了某一方面,
不是片面地强调资金管理,
就是在偏面的强调技术。
不是在片面的强调止损,
就是在片面的强调心态。
…………

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有交易者这样做了,
并且,他因为重视这一方面而成功了。

于是,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这样做就等于找到了在市场上成功的真理、捷径,
这个交易者的办法也就成了所有的交易者争相效仿的榜样,
很多交易者都会不顾一切的去追求效仿,
形成了一个人的成功让所有的人都变得片面起来,
偏执的迷信唯一的“真理”,
远离真正的交易正途:全面重视,全面健全。

很多交易者在交易中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他们不断的思考,
到底是控制风险、截断损失是操作制胜的真理呢?
还是抓住机会让利润奔跑是操作制胜的真理?

但是我的回答是:这些都重要,都是真理,不能顾此失彼。
交易者必须要有综合的优秀素质来应对市场。
而不能仅靠某一片面的方法。

良好的心态能够确保你处变不惊,
镇定自如的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
良好的工具则是你在市场交易的指路明灯。
缺少它,你就会像进入到荒漠一般迷茫。
资金管理可以让你有节制、有计划的使用有限的资金。
确保你不会在冲动的时候倾囊而出。
风险控制则会保护你的资金及时停止损失,
不至于因一时的错误和万一而全军覆没。
交易计划则是你战前的有序布局。
如何行动和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行动你都早有预谋。
熟练的技术会会让你在危急关头化风险为平安,
缺少技术上的娴熟你必然会因制器不精反遭其祸。
………………

以上的这一切是不是可以忽视哪一方面呢?
我想不用我说多说。。
哪一方面都是必要的,
哪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都需要认认真真地去重视。
不能顾此失彼过分的强调某一单一方面。
因为这些都是在市场中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交易者的基础建设,
只有将这些基础建设搞好,
交易者才有可能在最小的风险下长久的生存,
在长时间的生存中练就娴熟的操盘技能,
探索操作制胜的成功真理。
至于到底谁最重要只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孰先孰后的问题,没有某一特定的结论。。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2

人们往往很难洗掉自己的过去,
通常只是不去理会。
人们也往往不会真正的改掉自己的缺点和抛弃自己的欲望,
通常只是刻意的节制。
所以,一个人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另一个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诱导他适时的节制自己或带领他远离欲望。
因为你要知道,
你的力量很小,
只能搬起一小块石头,
只能把声音传到不远的地方,
根本就不足以与固执和欲望对抗,
别人听与不听,
则完全依靠着他的觉悟。
你所能做的只是尽力的去帮助他,
而不是去苛求他完全改变。

一个人一旦具备了欲望就会缺少节制,
一旦具备了固执就会变得迷惑而不自知,
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自己的生命有着某种独自的尊严和价值,
逐渐的就想拥有一切,
失去自我,
变的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
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知道自己将会走向何方。
没有人喜欢你,
没有人需要你,
也没有人愿意了解你。
似乎你的存在只能够让别人不高兴,
如果你不在的话所有的人都会过的更好,
至少不用面对你给他们带来的尴尬与难堪。

渐渐的你会发现他们不需要你了,
只剩下你一个人仍在坚持自己的道路,
就象是在旷野中呼喊,
注定了得不到丝毫回音。
就算你有勇气,能坚持。
但每天都坚持着没有希望的努力,
总有一天你会疲惫,
直到浪费完你所有的天赋和生存的价值。

欲望会使人失去理性而变得贪婪,
固执会使人变得偏执而缺乏理性。
一旦你遭受了固执和欲望的掌控,
就会象一支离弦之箭,
认准了一个方向就不停的向前跑,
不管别人怎么想,
也不管环境变成什么样子,
衰弱和陨落就成为你的宿命。
而节制会让你的心发生变化,
重启理性之门,
克制住固执和欲望的魔力,
让你重新接受新的生命力量的支配。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3

去年9月份我刚刚进入期货市场,
那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激动地,
那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簇拥着我要知这里面大干一场,
也好实现我的发财梦。

入市之前我也看了很多有关期货交易的书,
请教过几位期货操作的高手,
我思路渐渐的理顺好了。
我认为,这产不多了,
就是逮不住只大象,
凭着我的本事捉到一只兔子还是应该有把握的吧。

我了确保万无一失,
我又通过了半个多月的模拟短线操作,
呵呵,成绩很好,
70%的成功率,
我高兴极了,
我以为我找到了通向财富的捷径,
我不停的盘算,
如果这样的话,
一天赚500,
一个月4500,
两个月、三个月………
我不停的盘算着,
计划着,
好象别墅、名车就在我的眼前朝我微笑着,
我就是未来的巴菲特。

开始的头一两单几乎都是盈利的,
但是到了后面问题就会蹀踵而来,
因为头一两单我的入局时机都比较准,
可是当这些机会过去了以后,
我的精力也用的差不多了,
分析问题的时候,
因为跃跃欲试的心态的作祟,
逐步的我开始有些急躁和贪婪,
所以当信号在关键的价位将要出现了的时候,
我等不得它慢悠悠的向前过渡,
我希望自己踊跃向前提前买进,

但结果是当我买进了的时候,
行情竟背离了我的意愿扬长而去,
我不得不止损出局,
我看着自己的利润,
顷刻间被我的鲁莽掠夺一空的时候,
悔恨之情油然而生,
我没有想到,
模拟与实际的差别如此之大,
让我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我象一只掉了队得骆驼一样焦躁不安。
但唯一让我有点高兴得是,
我能够及时止损和有着良好的资金管理,
我并没全仓操作,
并且也能够及时地了解损失。

第二天,我痛定思痛,
决不再犯昨天的错误,
头两单我又获利了,
但是不多,
也就350块钱,
我觉得有点少,
我应该象大师一样让利润奔跑,
但结果是利润没有奔跑,
而是我刚刚获得的350元盈利无缘无故的溜走了,
我象一个溜狗者,
把狗给溜丢了只剩下狗链子。

我满腹的疑虑,
为什么是这样?
是大师的话不对还是我没有操作好?
也或许是机会不对?
我甚至觉得大师真行,
大师溜狗从不跑丢。
所以我决定明天再试试,
在流一圈看看,
找找原因。

经过几次折腾,
结果还是一样,
我甚至从第一单就开始亏损。
于是我打了个电话给我的一个朋友,
我问他的操作情况如何,
他告诉我:
操作的不是太理想,
获利情况不如头几天。

后来我告诉他我的情况,
他说:让利润奔跑那时中长线的事,
日内交易靠的是盘感和迅速的反映动作,
作日内交易不能犹豫,
做对了获利了就要随时根据行情设好止盈点,
及时抽身而退、落袋为安。
因为在日内,
很多品种真正有较大活动幅度的情况也不多见,
所以盈利的比例就成了关键,
象你这样让利润奔跑的话,
我估计你就是有个养狗场,
迟早也会跑光。
另外日内短线,
需要较高的精神力量,
精力不集中或行为呆滞都是不行的,
因为日内交易就像是扎小偷一样,
你稍微不留神他就跑掉了。

同样,作日内短线的机会也不是天天都有,
如果你开仓以后,
很长时间没有动机,
那你必须要不计成本随时开溜。

我记住了他的话,
从那以后我开始限制我的交易,
因为过渡的短线交易非常消耗精力,
没有充沛的精力做支柱,
我的精力就不会很好的集中,
所以我经常不轻易开仓,
及时开仓我的仓位也非常小,
因为我不希望在自己还没有搞明白应该如何去做的时候,
就胡乱扫射,
白白的浪费我的子弹,
我喜欢从牺牲者的身上体会活着的感觉,
也好给自己有限的资金以较有把握的回报。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4

好马还需伯乐识,
其实投资人对市场大小趋势和大小机会的认识和辨别,
就像是伯乐识马,
如果你选的品种的活动幅度不大,
那么你一定会在守恒的圈圈中倒地。

我总结了一些赚钱高手们的诀窍
大多数都是因为能够识别大行情从而跟进获利,
不能识别大行情、大机会的投机者,
到最后都是手续费比获利还要多,
成了交易所的无薪工仔。

前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无利操作作了一下总结,
感觉自己对于分辨趋势的来去还是差不多的,
虽然也有错误的时候,
但因为止损做的较好,
所以没有什么亏损,
然而,手续费却要多于利润,
这使我有些困惑。

于是我鲁莽的决定,
一定要加强概率上的准确度。
但是事与愿违。
准确度没有丝毫的提高,
因为较高的准确率,
必将有着特殊的现象来促成它。

即:在某段时间里因为历史的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不是常有,
也不是所有的品种都会有这种现象。
当失去这次机会以后,
以后这种现象就会不复存在了,
导致我的好多次操作都是失手的,
所以我就逐步的走向了亏损。

过了一段时间,
我在和一个朋友交谈时,
他告诉我,
只有三种人可以在市场上生存,
第一种是有着良好的盘感的高概率短线投机客。
第二种就是系统性的波段投机客
第三种就是那些能够识别大行情的长线投资家。

这些话对我的感触很大,
我突然找到了感觉,
我好好的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操作发现,
我在操作上的方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有时候我也不遵守纪律,
但是那几次也不至于是致命的,
关键在于我对行情的好坏识别还存在着不足。

也就是说,
如果我能够加强对大小趋势的分辨能力,
能够总结出一些研判大行情的规律,
抓住那些大行情那么我基本上就是获利很多的,
但是我没有那种能抓住奔跑的大黑马的本事,
我缺乏伯乐的眼睛。
我选的行情都象是些被人打断腿的瘸驴子,
一瘸一拐的跑不快,
这也是我难以获利的关键,


所以我觉得,
赚钱的关键,
不但要靠良好的操盘技能,
还在于你能否识别出行情的好坏,
这是能否赚大钱的关键之一,
即:同样的行情机会,
行情好,空间大的,
赢得就多。
行清差,
空间小的,
自然盈利也不会多。

即:不能识别机会的大小,
缺乏对大机会的感召力的投资者,
必将会在对与错的概率中颠簸着而无法前进,
最终遗憾的退出…………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5

再好的投资理论和投资方法,
告诉你的也只是各种赚钱的可能性,
不要误认为有关投资理论的书就是点金术,盲目追求。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用就灵的赚钱绝技,
任何方法都不过是你的指路明灯,
教给你少犯错误提高胜算率而已
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你自己。

这并不是说要我们放松追求。
俗话说的好,
努力无用,但必须努力。
原因在于:
放弃努力你将会一日不如一日,
勤奋努力你将会一日强过一日。
虽然这种进步很多情况下都是微乎其微的,
即使有大的进步,
也仅仅是偶尔的开悟而已。

然而,在期市中盈利的秘诀只有一条,
那就是少犯错误。
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
但在少犯错误的人一定是高手。

避免不犯错误的方法很多,
但其中有一种是尤为重要的,
那就是为自己立下“不能做”的规矩。
树立“不能做”的规矩,
规定自己不去做不能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
减少错误率,提高胜算率。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6

偶喜欢具有一定造诣的方法,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必须是在某个领域当中是至高无上的,
并且这方法不会因为人为的影响而失效。
并不欣赏那种小鸡啄米的技巧。
就像资金管理的一个数据计算公式:
开单数=(资金额*0.2)/(最大下跌幅度*2)结果如果小于1就不开仓。
看起来很科学。
但是这就想营养师给主人搭配的饭菜一样,
很讲究,但不救命。

看看大师们的书,
会明白很多重要原则。
比方索罗斯,
虽然操纵的资金很大,
他的操作也常有错误,
一旦做错了,
也要赶紧跑,

但我却根本就没发现索罗斯止过损,
我只看到索罗斯的投资在遇到什么不可预料的不利情况时,
他就会警觉的对待持仓,
是退是持他还要看一看。
确实证明自己的投资要出问题了,
他才会坚决的退出,
他也会被意外事件搞的一头雾水。
他总是在围绕自己的投入是对是错动脑筋,
所以我发现索罗斯的方法根本不是止损,
而是止错!!!

再想一想,
止损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停止流血般的损失。
但这损失是如何而来,
是因为错误的投入。
所以我觉得止损这个术语的本身就有问题,
这个术语完全是脱离本质而叙述表面的。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投入并没有错误,
但却毫无根据的仅靠额度来止损,
是不是在自斩血肉变相亏损?
所以如果没有正确的理由证明你的投入是错误的,
止损是不是盲目蛮干?

是不是每个获利者都做到了止损?
不可能的。
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分析没有错,
他肯定会继续持有,
根本就不理会什么10% & 7%的。
因为他要坚持正确。
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停止错误的投入,
持有正确的投入。

所以止损这个术语的本身就是一个用表面现象去概括实质的词汇。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投入产生了亏损,
你就要警觉有可能你的投入是错误的,
当到达了某一个幅度的时候你就要开溜,
因为很可能你真的错了,
你所制定的损失额度则是给予自己的对于错的一个确定而已。
这个额度的本身并无意义。。

日内短线交易靠概率和盘感,
以次数取胜,靠的是成功率。
可以这么做。

但是日内短线对大多数人而言,
根本就是个圈套,
恪守短线操作严格止损,
根本就是在瞎胡闹,
或者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达到可以以概率取胜的条件来利用止损的保护,

大多数人、也包括我的水平,
还没有达到可以很好地利用止损保护自己通过日内短线取得盈利的条件,
止损就像没有学过医的人仅靠自己掌握那点常识,
自己给自己治病一样,
完全是在胡来,
根本就达不到治病的目的。
因为,以我们现有的水平根本就无法知道对和错。
连对错对无法知晓,
何谈止损。。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7

前些日子在朋友处,
闲聊中朋友说到,
他在多指标的配合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当他互相配合的6个指标中,
其中的3个发生共震的时候,
另外三个也会莫名其妙的达到同样的要求,
他兴奋的告诉我,
他6个指标相互配合的奇妙性。

我当然对他的这个“成绩”也非常的感兴趣,
探索之中的人谁都希望瞻仰一下别人的成果,
以求自己有所启发。

但是当我看到他的6个相互配合的指标以后,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这家伙不懂这些指标的原理。
这哪里是什么共震?
因为这些指标的开发者完全是利用的同一价格原理,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调节一下参数后他们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这就是他所谓的“共震”。

但是说实话:
这种共震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因为他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比方MACD指标的公式:
输出DIF:收盘价的SHORT日指数移动平均-收盘价的LONG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DEA:DIF的MID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平滑异同平均:(DIF-DEA)*2,COLORSTICK

以及DMA等指标公式,
输出DIF:收盘价的N1日简单移动平均-收盘价的N2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AMA:DIF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TRIX三重平滑指标公式
TR赋值:收盘价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的N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三重指数平均线:(TR-昨日TR)/昨日TR*100
输出MATRIX:TRIX的9日简单移动平均

EMV简易波动指标
VOLUME赋值:成交量(手)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成交量(手)
MID赋值:100*(最高价+最低价-昨日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
输出EMV:MID*VOLUME*(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MAEMV:EMV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威廉变异离散量
输出WVAD:(收盘价-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手)的N日累和/10000
输出MAWVAD:WVAD的M日简单移动平均

BOLL布林线
输出BOLL:收盘价的N日简单移动平均
输出UPPER:BOLL+2*收盘价的N日估算标准差
输出LOWER:BOLL-2*收盘价的N日估算标准差


大家不妨看一看这些指标也包括其他的一些随机指标,
就会发现这些指标大都是围绕一些价格和价差在的文章,
企图通过一些行情的变异而探求机会的存在。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看,
调节一下这些指标的参数,
使其大多遵巡某一指数产生“共震”
然后看看他的表现。

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也不是什么共震,
这是因为你将他们的参数修改以后,
信号在满足第一个指标条件的时候,
也必然会满足其他的几个指标的条件。

这样做的确能有所改观,
比方有一个短线方法是
当MACD指标和KDJ随机指标(KDJ的参数为k:13,D:8,J:8)同时形成金叉,
5日均线和10均线形成金叉,
成交量5日和10日形成金叉同时产生的时候,
市场或大或小总会有一波行情。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
令我那朋友感到更加什神秘的是,
每当价格上穿20日均线的时候,
布林指标的中轨BOLL也会同时被穿越。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共震穿越。
而是因为BOLL线本来就是一条20均线,
压力线也仅仅是依赖这条均线而加减2倍的估算标准差而已。

所以当你在采取几个指标需求共震的时候,
一定要搞清楚所有指标的性质和原理,
以免进入假共震的陷阱。
即:共震讲究的是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的反应。
而不是相同的原理和方法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的反应。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8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量指标。
我们说的“相同条件”是指:
一些主要条件来说的,
除了这些主要条件外,
还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又是我们无法一一事先能够掌握的。
因为偶然因素的存在,
所以,我们就无法用必然性对个别现象的结果,
事先做出准确的肯定。

这种个别的、特殊的偶然现象,
或者叫做随机现象是十分普遍,
也就是说:
偶然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但是偶然现象是可知的,
而不是可以预料的,
并且偶然现象还有另一个特征,
就是它的出现会直接影响结果。
我们无论付出多少努力,
也无法改变这些偶然性所造成的结果,
我们的努力,
也仅仅是在尽量减少因为这种偶然性所造成的损失而已。

人们常说:
人算不如天算。
秦始皇横扫天下,
踌躇满志,
自认为是千秋万代功业的缔造者。
他那里知道项籍已经在旁边窥测时机了,
刘邦也已经发出暴秦可灭的感叹。

东汉末,
曹操夷灭群雄,
名定天下、大权独揽,
时刻准备取而代之。
殊不知司马氏已经走进卧床。

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
杀了昏候萧宝卷,
夺取了南齐的江山,
而候景也在汉北出生了,
梁的江山就断送在他的手里。

唐太宗诛兄弟逼夫让位,
当上了一代真龙天子,
然而这时候武则天已经出生在并州。

同样,李忱收复黄河两岸,
平定了四方,
但是朱温又来到了人间。
三十多年后,
朱温手握重兵,
独立一方,
最终夺走了大唐的江山。
看看这些人间风云,
真是变化莫测,
不是凭着智慧和谋略就可以预料到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用手捂住一张扑克牌让我们猜,
我们费劲心思的猜和随机的说一张,
结果都是一样的,
反正都猜不中。
这正应了一句话,
人们一思索,
上帝就发笑,
我们的思索在偶然面前竟然是这么的脆弱。
所以,再自信的赌徒也知道,
他扔出去骰子,
很有可能会把他口袋里的哪点银子一下子掷掉。

当然,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猜中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依此方法,
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键盘上任意蹦达,
就可以打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全集》,
而且没有错误。

然而,当随机的结果一旦被确定时,
聪明的人总是能够顺势而动,
作出去与留的正确回应。
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都是为了在这一时刻发挥作用,
即:当结果被确定的时候,
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正确的反应。

比方,我们无法以绝对的把握去肯定明天的行情,
因为我们无法打个电话预约未来,
问一问明天的商品价格。
但当明天的行情被确定的时候,
聪明的人总是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去留的决定。
也就是说,
我们所有的努力,
都是在思索那些有着充分必然条件的事情,
一旦被偶然因素影响了以后如何应对,
而不是去猜测事物的结果。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4 23:29

小投资者尽量不要太急于求成或急于挽回损失,
小投资者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急于求成,
这就是他们的主要弱点。
究其原因不外乎资金量小,
经得起赢经不起输,
而不像大资金投资人,
因为资金充足心态也比较坦然,
较容易保持理性。

而小投资者的资金缺乏,
连续亏损几次恐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
这就不能不令他们急于翻本挽回损失。
此时,如果买进的股票又长时间不涨,
则失去理性错误操作就会在所难免。
同样的方法对于很多大资金的投资人很有效,
但对于小资金的投资人来说就不那么有效了。
这就要求小投资人应多花些时间研究市场,
加强心理建设,
充分的做好心理抵抗,
并要具备比大资金投资人更加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你是小资金投资者,
你就必须深知你的这个足以致命的弱点,
并应明确的知道你的敌人是谁,
沉着冷静的对待损失,
你要明白沉着并不表示你反应迟钝。
也就是说,
我们虽然是为了盈利而入市,
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要将利益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而后生,
以求能够
撑过损失时间。
否则,亏空就会像定律一样在所难免。

这种行为在市场中随处可见,
一旦行情下跌,
投资人就会一头扎到市场中希望找到一些低价的优质股,
而不是先盘算一下股指的下跌原因,
然后估计一下下跌的大体幅度适时操作。
我看到过不少投资人昨天股价到达高位下跌卖出了手里的股票,
第二天他就会开始在股市中寻找另外一些股票,
他们干坐着就会难受,
那些钱不投进去就会像长腿了一样的往外蹦。
他们的小算盘打的挺好,
他们认为这时候可以购进一些此次没有上涨到位的股票,
又可以捞上一票。

然而这些股票的确还没有涨到位,
然而它们也不打算涨到位了,
它们很快就会飞流直下三千尺,
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也许你成功的拣到了几只,
小赚了几笔,
但这种办法却不值得提倡,
因为它违反了事物的正常规律完全是一种侥幸,
你也不可能靠着这种侥幸的方法在股市中生存,
你应该警觉的认为这次只不过是股市和你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
下一次它会来真的。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43

第一买点,在大趋势向上时,形成底增高的下分形。止损可设于下分形底部。相当于指标的下拐头。
第二买点,条件如上,回调突破下降趋势的点位,止损放于上一个底分形。相当于指标金X。
第一卖点,第一买点的对称情况。
第二卖点,同上。
用一或二,取决于风险偏好。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55

现在的股市!200703

如果你现在买进话,只能说;你大脑坏了。
你承受的风险是非常大,而获利的空间却是很小的。如果你指望今年像去年那样获得两位数的回报,那就是你太贪婪了。在行为学上,这叫“锚定”。锚定去年的业绩。这不现实的,价格的循环我们无法知道,但是市场的循环是可以预期的,高波动后一定是低波动。这意味着获利的空间要小很多。行为学上还有个心里现象叫“过度自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天受异秉,在别人蒙在鼓里时,自己就出来了。泡沫时期,人们的行为大变,首先是不切实际,股价在高位待的越久,人们的行为改变的就越乐观,以至于市盈率高达50倍,60倍时,人们还争相买进。那些现在赚钱赚的稀里糊涂的人,未来的利润只能是账面上的。不相信,未来大家在聚首,看看剩下的还有几人。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57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55
现在的股市!200703

如果你现在买进话,只能说;你大脑坏了。


如果你是走所谓技术路子,那么当然可以买。只要一直涨,就可以一直买。或者至少现在别卖。这时你可以贪婪的时候。

如果你是走巴先生的路子,那么现在是你开始恐惧的时候。

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不矛盾。要看你的时间概念和风险控制手段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0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55
现在的股市!200703

如果你现在买进话,只能说;你大脑坏了。


,不送啦,书呆子,哦,说错了,罗杰斯忠实的粉丝,不过你该多读读罗杰斯的"热门商品投资",学学他的大局观,大眼光和大智慧,而非是他说过的一两句话.好好地去做一颗读书种子,而非读书机器,我也会把你做为牛市中不赚钱的某种典型去研究的,或许我们都太贪婪,可你内心则是充满了恐惧.纸上谈兵者,上了真战场能不恐惧吗?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3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0
,不送啦,书呆子,哦,说错了,罗杰斯忠实的粉丝,不过你该多读读罗杰斯的"热门商品投资",学学他的大局观,大眼 ...

不得不解释一下:
首先,我对我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如果我不废话,完全和诸位不会发生冲突.
其次,我的意思诸位不理解,是我表达上有问题,我的意思是牛市不变,现阶段建仓不适合,风险大,收益小.但是风险大不意味着跌,更不是看空.另外我的思维是受罗杰斯影响较深的,人气鼎沸,人人看涨的时候是危险的.再次是市嬴率整体较高,群众参与股市纯粹从资本利得的角度.好房子,无论你怎么评估,房子的价格泡沫化严重,但是只要上涨,就是正确的.买股买房就是理性的.这是诸位的理念,与我严重不符.
有句话说的好,任何一句无稽之谈,都会引来无数羞辱.
在这里,我意识到我的错误,既然意识到,就需要改正.

我记得在熊市时,如果有人谈到风险,就会有很多人赞同,但是牛市一到,人们全然改变,这本身很有意思.我没有直接做股票,严格意义上,是因为我知识准备不够,不熟不做是我的理念.

我本身没有什么恶意,就是发表一下看法.希望诸位不要太上心.呵呵......

我们让事实来说话吧.90%的股民做股票亏损,为什么,因为只要价格涨,就认为就是正确的,而忽视风险.
还是那句话,结束我的话:人人争着买的时候,你就要卖,人人都哭着喊着要出来的时候,你就买.任何时候保持定力.这就是大师们优于大众的关键所在.

我不是书生,我是个地道的老粗,现代是知识为主的时代,只有足够的知识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护身符.至于诸位什么书生啊,什么读死书啊似乎对看书学习不以为然,很有意思,你们凭什么就这么狂妄呢?
呵呵.............



就是一个不成功的笨蛋说着不着边际的废话,讨着没趣的烦恼和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讨论着让真正的大师感到好笑的废话.呵呵.........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5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3
不得不解释一下:
首先,我对我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如果我不废话,完全和诸位不会发生冲突.
其次,我的意思 ...

现在应该是中级调整之前的鱼尾行情了,多空之争虽然不太明显,但空方这段时间已经在悄悄地积蓄能量,时间的天平逐渐地向倾斜,多空双方此消彼长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是一个不长的过程。此时能多想风险,少想收益的人方为智者。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6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09:57
如果你是走所谓技术路子,那么当然可以买。只要一直涨,就可以一直买。或者至少现在别卖。这时你可以贪婪 ...

经验当然要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股票本身就是投机的对象(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语),否则要看也不是看市盈率,而是该看分红率.要是看分红率的话,实在不必谈股票投资和买股票了.
反正还是那句话,密切跟踪大盘及个股的趋势,顺势而为,与市场为友,只做滑头,散户清仓建仓都是很快的,呵呵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8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6
经验当然要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股票本身就是投机的对象(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语),否则要看也不是看市盈率,而 ...

你说的很对,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超越大众太远。大众往往因为短视,为眼前的一点小利沾沾自喜,自鸣得意。那些大师们的经验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风险。如果我说,此时风险大,那不是说要跌,要翻转,而是不适合建仓,尤其是重仓。如果多看些书的话,历史记载不管哪国股市一年上升了30%以上,就充满了巨大的风险性。但是这是一般性来讲。由于某股市的特殊性,也可能40%,50%。。这是很不确定的。但是30%以上,是不适合建新仓的。也许价格趋势继续上涨,但是这是价格上涨30%以上后各种不确定因素中的一种。它也许会暴跌,由于新股民的加入,加剧了某一方向突然丧失流动性的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我们需要记住一点的是:成功的人不是盈利最风光的一个,却是最会规避风险的一个。那些在上升了30%后,还沾沾自喜的告诉大众,我赚了10%。。!居然有人还附和他。显然这位朋友连风险是什么都不知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常在高风险区参与的人,迟早所有的盈利要还给市场。只要一次小小的意外。
另外,从技术分析看,股市现在处于高波动期间,波动率放大到极至。此时的股市,高风险高回报。你可能取得高回报,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你认真琢磨,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低风险高回报。高风险高回报是外行人看待股市的眼光。
罗杰斯说的对,泡沫吹起来,往往要经过很多年,日本泡沫崩溃时,市盈率达到60多倍。
很 多人看股票作手回忆录,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出什么,以为顺势而为就万事大吉。岂不知,作手几起几落,本身就说明他的方法存在很大问题,那本书好,是这书有很多经验可以借取,但是那不是什么秘籍,不要乱套。
有人说争论这个问题的人基本不会成功,我不知道他怎么得来的结论,我只想说的是,也许是不会成功,但是你不考虑这个问题,那是绝对不会成功。我绝对,就是死路。他说不会成功,只是也许,因为成功还有很大的因素在运气。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9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08
你说的很对,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超越大众太远。大众往往因为短视,为眼前的一点小利沾沾自喜,自 ...

虽然你自称不是书生,是个老粗,但你十足是个书呆教条脑瓜,高风险的股市是不适合你的,你还是储蓄或买国债去吧,呵呵!你大概就是那种谁家有个婴儿出生,你跑去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你说的是真理实话,可是说的太早了,此非智者的表现,而是故作聪明,哗众取宠!你要追随市场,顺市而为,而不是要市场来服从你,你以为你是谁啊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5 10:17

刻舟求剑的意思,一方面是漠视现实事情发展的逻辑,二是不愿意顺应事情发展的逻辑。自我意识强大到无视事实的存在。而这个也是散户做错了,却老不改,死恁的地方。这个市场,这个股票市场到底怎么了?03、04年我们问底在何处?而07,08我们将问的是:顶在何处。
如何看待,我们需要先把自己的位置固定,再去考虑市场的状况。以我自己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市场中期趋势的下跌难度比中期趋势上升要难。自然是跌了做多。改变趋势至少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相信傻子也能跑的脱。看看现在的新股民数量,大的惊人。全中国13亿人,3亿城市,9亿农民,其中有将近8000万的股民。全国未成年有将近一个亿,都抛开,城市里应该有2亿-2亿5的股民预备队。当然了,这里面还会有一部分的基民。依照目前的增长速度,08年开春股民达到1亿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相对于05年来看,股民人数就要增加50%,相对于02年来看,那就是要翻番了。新人咱不说多,每人带进来5万人民币,大家自己去算,看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昨天的新闻如果仔细看,就会看到新闻联播说今年的企业景气指数再创新高,连续三年维持高位。等于说国家认为基本面的高速增长具备持续性,这家伙不啻于给刘翔打兴奋剂。面对这么高的股价,这样不充分的整理,我能怎么办?只能继续做多。毕竟支持上升的条件远多于下跌的条件。
而这里有一个不确定因素要给予重视:企业未来的ROE和国债利率。这两个对股票市场具备非常强的放大性。有兴趣的可自行收集材料来分析。而ROE和国债利率未来的变动是不可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升趋势未来会不会出现回撤都很难讲。而我们在摆脱了价值低估这个估值体系后,必然的得套用成长性的估值体系。这个在未来必然会导致出现一个非常强烈的拉回。这个是必须得提防的。从这个层面上考虑,WSN说的并没有错。只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改变的条件,暂时只能认为是“远虑”了。
股市里,养家糊口不仅仅要拼“明”的,更要防着“暗”的。只顾拳上功夫,忘了下盘,人家只消一脚就能叫你“断子绝孙”。
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