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19

关于圣杯的讨论,老范在通书里有比较完整的论述。个人之见,J兄的理解是相当到位的。尽管我觉得这种理解的逻辑基础是否可靠还有待于实践的验证。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殊途同归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更多的人关心的仅仅是“圣杯”这个字眼,而不是他所包含的深刻涵义,关于这样的讨论不多。至于老范为什么要在第一章里大讲特讲“圣杯”,似乎还没有人去关心。至于论坛老大的一席话,对系统交易以及系统交易者的定义和质疑,个人之见,在逻辑概念上是非常含糊不清的。但居然也能够一举将J兄击败(见j兄的回帖),可见我先前的表述似乎还不是空穴来风。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20

老范的通书在长阳曾经有过好几次激烈的讨论,而在炒客的讨论却似乎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以至于野鹤推荐这本书时说这本书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看得懂。这着实让人有些纳闷。据我观察,有些人不是不懂老范在说什么,而是特别烦老范在说的那个“什么”。一句话,不是不能理解,而是压根儿就不打算好好理解。因为老范在这本书里干得最绝的一件事,就是开篇就照直颠覆你的交易信仰。而这也许是最令人难以接受,最让人感到讨厌的事情。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21

老6提问:以你多年的交易经验来看,交易它难在哪里?

做好交易,首先需要完成两大任务:认识市场,了解自己。交易最难的地方,在于了解自己,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不利于成功交易的行为习惯。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22

从02年我接受系统交易的思想之后,就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系统交易者有没有可能长期稳定地获利?凭什么在市场上长期稳定地获利?一个交易者,尤其是系统化交易者走向成功,并持续成功的充要条件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探究的是稳定获利的逻辑基础,后一个探索的是稳定获利的逻辑通道。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23

理解投机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首先要破除“物理羡慕”。尤其对习惯于理工思维的交易人来说,那是一个大陷阱。不彻底抛弃“物理羡慕”,就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要真正理解它,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时髦的标签挂在嘴边是没有用的。我们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为的是不在那些无法控制的东西上白费功夫,而在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离市规则和头寸调整上下功夫,在系统化交易的每一个执行环节上下功夫。提高我们在市场上获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升我们的市场好运。在投机市场上,如果一味坚持用类似“物理羡慕”的标准来衡量“稳定获利”的成果,必定会带来虚无的消极和无尽的失望。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23

“彻底摆脱对确定性的依赖”,不是无可作为,恰恰相反,而是大有可为。
“我们在市场上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不断地向不确定性要地盘”。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34

又思考了一下,原来一直以为幽灵规则与作手的"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以及亚当理论中的"认赔小钱,坐赚大钱"是"一个中国两种表述",重新看了看幽灵规则,发现它的确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规则一:只持有正确的仓位
 知错即改,认赔小钱,时间止损也许是各种止损方式里实际损失最小的一种了,比趋势交易让市场"截"出场的止损更主动,难度也更大.当然有利也会有弊,一寸短,一寸险,使用不当可能反受其害.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认定新建的部位没有正常"入轨",并迅速采取措施,这一原则对各类交易方式应有普适性.

规则二:毫无例外并且正确地对你的盈利仓位加码。
这一规则的确比亚当"坐赚大钱"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赚钱的法门无外乎两种,被市场证明"正确"的仓位大小与持有时间长短.市场走势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沸腾中消亡.而且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闪电来时,我必须在场",LV用"安坐不动才能赚大钱"来强调持有正确仓位的时间越长,创造的利润也越大.而幽灵更进一步说明,学会加码!当市场证明你是正确的时"合理的贪婪"才是获暴利的捷径。

对于杠杆市场,合理地把利润用来加码,绝对无可厚非.但对非杠杆市场,对加码应适度谨慎,在交易中我发现,除了克罗这种可以多次长距加码的长线趋势交易者外,因为大多数市场都有有较大的波动特征,中短线交易者在卖出信号发出前一般只有很少的交易能够进行多次加仓而不引起各个部位的风险叠加,而且在趋势临界点之后的加码部位的风报比也会迅速下降,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交易者有过度追涨的风险.同时加大了整体仓位的风险暴露.如果说止损需要的是技术,那加码就更像是一种艺术了.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08:36

...作为国内程序化交易的先行者,2004年6月就创办投资管理公司,其管理的账户始终保持60%以上的年收益率水平,李斌与投资者分享了近年来其成功的诀窍。他说,“要想在这个市场长期稳定获利,只需要一到两套经过市场验证的好的交易系统,找个铁面无私的为你监控,找个不懂期货的为你执行,然后你远离市场,坐等获利。”

此李向彼李学习,“远离市场,坐等获利”。目前交易团队的办公地点正在装修,本月底即可运行。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10:17

过去的一年,大趋势的机会不算多,但也并不缺少中小机会。一个好的系统应该有适应不同趋势的能力。在这方面,头寸调整策略功不可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庸置疑。
说到资金管理,最近以来一直有贴子讨论,例如对加码的理解。借此机会说两句。相对于头仓来说,加码不是一个独立事件,宜用条件概率来考察。分析起来确实有点复杂,但复杂不是放弃的理由。把加码"看做是"开新仓,在操作上并无大碍。但离加码的真正意义相去甚远,其实质就是没有加码。在某些情况下,头寸调整本身,包括加码和减码,都是有可能在输赢的概率上获得“额外的优势”的,哪怕仅仅是那么一点点。这种优势的点滴积累,完全可能提升你的交易系统的期望收益。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这也是本人觉得<幽灵的礼物>规则二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交易最大的原则就是获取“低风险的收益”。“零风险"那是谣传。加码和不加码,两个方案作比较时有些人眼睛只看到收益,而忽略了初始风险的比较,这是很片面的。至于那种完全以独立的随机事件的尺度去考察一笔交易,考察一个交易系统的总体期望收益,那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稳定获利的基础。交易人除了玩一场又一场的资金游戏之外,还有什么经济价值和意义呢?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12:49

大盘解:上午大盘的脑电波狠狠扇了昨天恐惧的尿了裤子的人一记耳光,表明警报暂时解除。
我们要跟隨不要预测。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17:28

本帖最后由 pitdoor 于 2013-8-16 17:44 编辑

大盘解:今天是一个大乌龙,呵呵。这可以看成极度迷糊后的神经质,就是钱多没地花了,到股市发钱了。再回来,经此一役,实质上可以看成仙人指路,要烫平之要一周,二周?我们且看且干!注意昨天说的点位,显然大盘应该说回调到中枢可能性加大,下周甚至整月在更大中枢整理可能性加大。短期应看空,看回调支撑。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20:00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如果今天农行工行这种大盘股真的都封涨停,那么说明大势已经变了,那么你追入绝对是正确的。

只是没有想到,原来股市除了涨,跌以外,还可以耍赖。哎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20:10

乌龙指,英文叫fat finger,是金融行业常用的词,指的是交易员在电脑操作中出错,比如在订单上多打了一个或多个零。

这种错误,如果发生于大的交易机构,往往会为市场带来巨大动荡。大机构的交易量本来就很大,这时如果在订单上多加一个或两个零,往往会在瞬间产生巨大的买方或卖方压力,造成价格在瞬间暴涨或暴跌。这时,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会试图猜测这个交易员是否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信息。结果往往是更多的人跟风,造成价格的进一步动荡。这在交易日益自动化的今天特别危险。自动交易系统的风控机制会顺势而为,进一步加剧价格波动。

今天中国A股市场的发展,符合上述所以特点。

乌龙事件发生的时机有些巧妙。今天是股指期货的交割日,股票市场会很敏感。这与期货合约的交割机制有关。期货合约到期时,损失方要向收益方支付现金以取消合约。这时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现金,与市场在未来的变动再没任何关系。股指期货的玩家就有动力(当然不一定实施)推动股指上涨或下降。

光大证券此次除自身损失外,还面临那些被“乌龙指”误导做出错误投资的人提出的赔偿。

历史上发生过多起乌龙指事件。比如美国市场在2010年5月6日下午2点47分左右,一个交易员在下单时,将m错打成b,从而将本来以百万计的交易量变成了以十亿为单位。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1000点(即9%),市值蒸发了上万亿美元。后来,交易所官员宣布交易全部取消。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20:47

说老范的书对老手“全无用处”,请问你是老手吗?如果不巧是老手,那么你能代表老手吗?碰巧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一群人中不止你一个老手认为无用而你恰好又认为可以代表他们…,那么再问:你能代表那几个几十个老手,你又如何能够代表其他比这几十个多得多的老手?你又如何能够“防止”其他的老手从书中得到有用之物?如果其它的老手“肤浅”地认为这书有用,有的老手还将用的过程和结果贴出来检验,例如欧元先生等等,面对这些,你又如何能够无视事实而坚持自己“深刻”的结论?你那“科学的”逻辑何在?

说老范的书对新手只会“增加误解”,请问你是新手吗?如果不巧是的,你增加了误解,就算这样,那么你能代表新手吗?碰巧你又能代表那几个新手,那么你又如何能够代表其他比这几个多得多的新手?你又如何能够“防止”其他的新手未有误解此书,且从书中受到了启发?如果其它的新手“肤浅”地认为这书有用,有的新手在反复的读书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认识,还将这种认识贴出来讨论,以期对其他新手以启发,例如刘润兄等等,你又如何能够无视这些案例而坚持自己那所谓“深刻”的“增加误解”的结论?你那“科学的”逻辑又何在?

不是振臂一呼老范的书荒谬,就显示自己的观点“正确”;不是说别人肤浅自己就会“深刻”;也不是说别人说话“满嘴跑题”,自己就会“金玉其中”,更不是诸事爱说个“禅”就显示自己有“超凡脱俗”的境界,其实呢赚再多的钱也还是在交易界捞生活的常人一个,交易所不是说“禅”的地方。之所以看重长阳论坛,就是因为在这里说话讲究依据,推理讲究逻辑,发帖需要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尤其是外国朋友范先生。只须付出区区28元,就可以了解如何交易的书,批判可以,挑刺也行,但无论如何要有理有据才好。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6 20:52

说老范的书对老手“全无用处”,请问你是老手吗?如果不巧是老手,那么你能代表老手吗?碰巧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一群人中不止你一个老手认为无用而你恰好又认为可以代表他们…,那么再问:你能代表那几个几十个老手,你又如何能够代表其他比这几十个多得多的老手?你又如何能够“防止”其他的老手从书中得到有用之物?如果其它的老手“肤浅”地认为这书有用,有的老手还将用的过程和结果贴出来检验,例如欧元先生等等,面对这些,你又如何能够无视事实而坚持自己“深刻”的结论?你那“科学的”逻辑何在?

说老范的书对新手只会“增加误解”,请问你是新手吗?如果不巧是的,你增加了误解,就算这样,那么你能代表新手吗?碰巧你又能代表那几个新手,那么你又如何能够代表其他比这几个多得多的新手?你又如何能够“防止”其他的新手未有误解此书,且从书中受到了启发?如果其它的新手“肤浅”地认为这书有用,有的新手在反复的读书和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认识,还将这种认识贴出来讨论,以期对其他新手以启发,例如刘润兄等等,你又如何能够无视这些案例而坚持自己那所谓“深刻”的“增加误解”的结论?你那“科学的”逻辑又何在?

不是振臂一呼老范的书荒谬,就显示自己的观点“正确”;不是说别人肤浅自己就会“深刻”;也不是说别人说话“满嘴跑题”,自己就会“金玉其中”,更不是诸事爱说个“禅”就显示自己有“超凡脱俗”的境界,其实呢赚再多的钱也还是在交易界捞生活的常人一个,交易所不是说“禅”的地方。之所以看重长阳论坛,就是因为在这里说话讲究依据,推理讲究逻辑,发帖需要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尤其是外国朋友范先生。只须付出区区28元,就可以了解如何交易的书,批判可以,挑刺也行,但无论如何要有理有据才好。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7 00:24

选股的简单化。
   简单才能持续。炒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股市里面赚钱,首先要做到赢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长期复制一种操作方法,总体的赚钱是我们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做到模式可复制,而要做到模式可复制,就必须要将分析、交易方式简单化!
越简单越好!
比如形态选股:

如何用这个形态选股纳闷我们就一直用这个形态不要东换喜欢(当然你用你自己的理念理解的形态 ,我不用这个形态!只是举例)
股市的确定性
上涨 和下跌的确定性:
NW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这个一定具有确定性!为什么因为首先股市具有波动性!也就是 波浪形上涨!就好比 从a地到 C地中间必然经过B地 一样!这个事必须的 也就是说这个事逻辑上的确定性!
所谓趋势的必然性一样!只要一只股票涨起来那么他就一定有趋势!而上涨的趋势就必须有上面的确定性图片中内容。
这个事不已庄家和资金为意志转移!
只要股市出现上涨形式我们就要认为是上涨了 当然有时候是骗线 但是我们必须接受骗线就想找小姐就必须接受有可能染病的风险,喝开水有可能被呛死的风险等等!接受骗线也就是说要接受止损接受这个止损你才能 有可能吃后面的利润
选股确定以及上涨的定义确定了换句话说
选股稳定上涨进场点稳定另外还有资金管理
至于资金管理 哥们小资金不想要什么资金管理!直接全仓!
因为我要做的股票一定是要涨的!而且是涨起来了的!但是止损是必须设置的!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反驳那些说股市不具有确定性的玩家!股市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确定性!炒股就是寻找这个确定性!
再比如!准备金下调利率下浮交易税下调 直接影响广大股民进而影响这个股市的上涨!这个难道不是确定性!基本面好的股票涨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个不就是确定性嘛!比如国家对一个行业实行减税或其他利好措施进而影响 某个板块上涨!这个难道不是确定性嘛! 比如美元上涨石油下跌那么一定程度上 农产品下跌 难道这个不是确定性吗!一个趋势的成立必然可以用某个均线来衡量方向 难道这个不是确定性吗!在股市不就是追求那么一点点确定性嘛!

---------------------------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7 09:46

股市,期市,旗杆与猪

先引网友“庸非”的帖子。他说 :
“美国有一名著名的股市图表分析师说过,‘股市就像是一根拴着一群猪的旗杆,在这些猪的抖动下,旗杆会东摇西摆。但炒股的人并不需要知道这些猪是在吃饭、睡觉还是在交配,只需要通过对旗杆摇动规律的研究,知道旗杆下一时候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就可以了。’
  然而问题在于,图表分析师本身其实也是一头拴在旗杆上的猪。他在研究旗杆会怎样摇动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旗杆的摇动。再加上这些被拴在旗杆上的猪绝大多数并没有在吃饭、睡觉或者交配,而是都在做同一件事件——研究旗杆会怎样摇动。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头猪的一点点动静都会影响其他猪的反应,然后再相互影响。在这样一种所谓“正反馈”的系统中,就像蝴蝶的振动能引起台风一样,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旗杆的摇动方向,从而使这种预测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这位朋友的话值得思考。我觉得关于“猪”的比喻不但形象而且生动,更富于启发力。那么,它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首先我们假定“旗杆的摇动”所指的方向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那里有“黄金屋”,有“颜如玉”。同时猪们是活生生的,是有情绪的。它们有“喜怒哀乐”,它们有“恐惧和贪婪”,它们会焦虑也会烦躁。其次,猪们的情绪会传染。小范围的传染会引起噪动,大范围的传染就叫“流行”,或曰“共振”,这将导致群猪的骚乱甚或是疯狂。

想了解“旗杆的摇动方向”,我们并不需要去猜测猪们在想什么,不用“深入猪圈”,和猪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们只需要守在猪栏旁边,密切关注什么时候猪们开始酝酿“骚乱”,什么时候猪群冲破了围栏。到那时,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可以了。

这位朋友说: “…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旗杆的摇动方向,从而使这种预测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而我想说的是:放弃这种预测,就解决了这个困难。不要去和猪们搞“三同”,不要去主观地猜测猪们在想什么,更不要学着像猪一样去思考。你要知道猪是有情绪的,从普遍意义上说,这种情绪是不可克制的,这种情绪的传染和流行一万年也不会有改变。

如果你只是坐着,抽着烟喝着茶,看着猪栏的动静,张开机关时刻准备在第一时间里动手。这样的工作还会“变得非常困难”么?

很多有效的系统其实并不复杂,例如通道系统,通道的边界就好像是猪圈的围栏。
各种各样的系统的构建其实都和围栏的构建相似,圈好围栏,就等于是把构建系统方面该做的研究工作都做好了。你就不必去考虑围栏里的事,不必去过多地去预测未来。你只要看着围栏,一旦猪群冲破了围栏,该买则买该卖则卖,买多少,卖多少,何时止损,何时加仓...,一切就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一点功夫都在执行上。如果没有执行力,就无法跳出围栏。如果执行系统信号时总会产生不可克服的心理冲突或摩擦而导致操作变形,那你是掉进猪圈里啦。

跳出围栏,在市场上赚点钱真的不难。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永远在那儿探索,优化,再探索,再优化,…别人看你显得很努力很用功,说得不好听点,那是在瞎折腾。

系统交易者如果总是停留在系统研究的阶段,那就是天天和猪群搞“三同”,吃力不讨好,帐户缩水了,还要挨批斗。

尽早转入“看住围栏”的实战阶段,那才是向着成功迈出的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7 09:48

“不要去和猪们搞“三同”,不要去主观地猜测猪们在想什么,更不要学着像猪一样去思考。

如果执行系统信号时总会产生不可克服的心理冲突或摩擦而导致操作变形,那你是掉进猪圈里啦。

系统交易者如果总是停留在系统研究的阶段,那就是天天和猪群搞“三同”,吃力不讨好,帐户缩水了,还要挨批斗。

尽早转入“看住围栏”的实战阶段,那才是向着成功迈出的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

受教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到猪圈里。前几天刚掉进去一次,弄得满身臭味,连我自己都不愿意闻,懊恼呀!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7 09:48

“不要去和猪们搞“三同”,不要去主观地猜测猪们在想什么,更不要学着像猪一样去思考。

如果执行系统信号时总会产生不可克服的心理冲突或摩擦而导致操作变形,那你是掉进猪圈里啦。

系统交易者如果总是停留在系统研究的阶段,那就是天天和猪群搞“三同”,吃力不讨好,帐户缩水了,还要挨批斗。

尽早转入“看住围栏”的实战阶段,那才是向着成功迈出的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

受教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到猪圈里。前几天刚掉进去一次,弄得满身臭味,连我自己都不愿意闻,懊恼呀!

pitdoor 发表于 2013-8-17 09:49

这个分析师是谁?

一点功夫都在执行上。如果没有执行力,就无法跳出围栏。如果执行系统信号时总会产生不可克服的心理冲突或摩擦而导致操作变形,那你是掉进猪圈里啦。
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