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cywyy at 2005-7-18 23:58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你楼上的哪个阑尾和那两个基金一样,都是有一肚子坏水的蠢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只基金披露二季报 基金大幅调整投资组合

中国证券报首页 > 首页栏目 > 今日要闻
  
  (2005-07-19 07:17:45)
  
  记者 徐国杰 
  
  今日,共有15家基金公司旗下65只基金披露二季度报告,加上日前披露的“华安系”基金季报,共有73只基金披露了二季度报告。截至二季度末已公布季报的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68.69%,与一季度相比,微增1.95个百分点。但也有不少基金大幅度减仓;在周期性品种估值上基金出现了分化,有些基金为此遭受巨大损失。
  
  周期性品种投资恐慌
  
  延续今年首季颓势,沪深两地股市在第二季度加快了下跌的步伐,上证综指从一季度末的1181点,下跌至二季度末的1081点。不过,与一季度不同的是,这一次,基金站在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上,被市场认为对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绝大多数基金重仓持有的绩优股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下跌。例如,中集集团调整幅度巨大,这对于一些基金净值的杀伤力颇大。基金投资组合中的重点品种,如中国重汽、东阿阿胶、盐田港、中兴通讯,都有较大的跌幅,致使基金净值蒙受较大损失。
  
  对于基金重仓股大跌的原因,基金安信在季报中表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上述个股长期累积涨幅大,存在较大回调压力;二是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导致市场短期内估值体系出现紊乱,此外,绩优公司较低的补偿预期也是它们调整的原因。但是在这波基金重仓股下跌过程中,同样出现分化迹象,以中集集团振华港机中海发展为代表的周期类上市公司的调整幅度巨大,而以贵州茅台上海机场长江电力为代表的消费、公用事业等非周期类上市公司的调整幅度明显较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投资者对周期性行业的可能见顶非常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对于周期性品种的进一步被抛弃,国联优质成长基金认为,这是由于自四月以来的需求减速导致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引起了周期性品种的投资恐慌。随后又由于股权分置改革预期不明朗,基金持股信心动摇,蓝筹股出现补跌。
  
  组合结构“大换班”
  
  基金经理们在二季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投资组合结构调整,抛售原先的重仓股,转向防御性品种;有些基金还大幅降低了股票仓位,以规避系统性风险。
  
  如国联安旗下德盛小盘在今年4月上旬市场反弹期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减仓和结构调整,大幅减少在周期性行业、投资品行业的配置,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基金的持股数量,取得相对不错业绩。但也有基金准备不足,或是对周期性品种的估值与其他机构不尽相同,在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上的投资出现较大损失。不过,统计显示,同为钢铁行业的宝钢股份在二季度获基金增持,共有32只基金在二季末持有宝钢股份,基金持股占其流通股的13.7%,同比提高4个多百分点。
  
  类似一季度,基金对交通运输业、医药、消费品及服务等防御性品种增持力度较大。赣粤高速伊利股份云南白药等股票排在增仓股前列;基金减持比较多的是中兴通讯盐湖钾肥烟台万华等二线蓝筹,中集集团更是几乎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消失。另外,汽车股估值发生变化,博时系基金认为汽车业正逐渐转暖,并大量购入汽车类股票。
  
  股改变数不容忽视
  
  在这股基金调仓热潮中,股权分置改革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变量,预计随着支付合理的对价,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不过,由于部分基金参与力度有限,还无法从其重仓股变化中看出明显的普遍性趋势。有基金表示,在全流通背景下,后市将果断调整组合,配置重点落在稳定类资产、消费升级、城市化主题概念类个股,食品饮料以及公共服务等行业。如国联优质基金将在下一阶段的持仓结构调整中重点关注水电、零售企业;富国天益拟选择受宏观因素影响小,预期持续增长趋势明确的公司中线持有;国泰金马将主要配置交通运输、商业、金融等行业。(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几乎被清仓基金未积极参与“寻宝”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二十版
  
  (2005-07-19 08:27:34)
  
  □记者 鑫平
   已公布的基金二季度季报显示,曾经被众多基金共同持有并一度成为市场风向标的中集集团几乎遭基金清仓。在已公布季报的73只基金中,只剩下基金鸿阳持有459.71万股,其余基金则把中集集团完全从重仓股名单中剔除。而在一季末,在上述可比的73只基金中,持有中集集团的基金多达15只。
  数据同时显示,基金并未积极参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寻宝”活动。在前后两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中,二季度末基金重仓持有的共17家。其中,多数个股在一季度末与二季度末持有基金的家数没有变化或没有明显变化,比如苏泊尔苏宁电器广州控股申能股份东方明珠华联综超等持有基金的家数完全没有变化,吉林敖东中捷股份海特高新华海药业四只个股持有基金的数量只增加1只,但基本是从公司基本面选股得来的,不太可能是寻宝的结果。虽然宝钢股份持有基金家数增加了12家,上港集箱持有基金家数增加了4家,长江电力国投电力持有基金家数分别增加了3家和2家,但这也都是基金防御型选股思路的体现,不太可能是“寻宝”的结果。
  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个股二季度表现来看,涨跌互现,而且幅度都较大。比如中捷股份涨36.82%、金发科技涨25.19%、申能股份涨24.71%、国投电力涨12.74%、苏泊尔涨21.16%、吉林敖东涨19.36%,G金牛跌12.56%、宝钢股份跌13.87%、中化国际跌14.51%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A流通股股东将不获对价 B股双重利空继续暴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2:38 东方早报

  股权分置改革一直牵动着市场的脉搏,但是监管层的态度却一直是“只做不说”。从股改启动后,再融资、IPO的突然停止,再到“A+H、A+B”类上市公司的股改问题,管理层“心中有数”,但一直“不愿”告诉投资者。据接近的人士透露,内部已有指导意见,“H、B股流通股股东将不获得任何对价”。

  近日,B股市场突然暴跌,除了人民币升值预期打击之外,市场传言的“B股流通股


   



东将不会获得对价”也是重要原因。昨日,记者从接近的人士处得到证实,内部已达成相关指导意见,含B、H股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股改时,B、H股流通股东将不会获得对价。

  “在哪个市场流通,哪个市场就有对价”,该人士如此解释监管层的想法。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也证实,B股、H股的投资者都不获得对价。他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A股非流通股东为获得在A股市场上的流通权,给A股流通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B股、H股是相隔离的两个市场,因此A股的非流通股东没有给后者支付对价的义务。

  张长虹表示,A股市场实现全流通之后,其股价从估值水平、流通性、投机性等各方面看都将比B股市场要有优势,全流通的逼近势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给B股市场带来股价压力。

  昨日,上证B股受此消息影响继续下挫,再次大跌4.13点,至51.43点,跌幅7.4%。上周五,上海B股已经大跌过6.5%。

  不过,上述接近的人士还表示,虽然已有此规定,但B股的暴跌已表明了市场的不满。不排除如果B股继续暴跌,可能会再出救市举措,一定程度地修改“B股流通股东不获对价”的规定。

  另据报道,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既有A股又有H股的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除报批外,应向香港联交所申报。据了解,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向联交所申请,但与联交所之前就涉及H股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进行了磋商,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位人士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与香港股市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影响不会很大。只要A股进行股改时,在不增加总股本的前提下,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不会损害H股股东的利益。但是,如果采用公积金送股的对价方式,就会侵害香港的H股股东的利益。B股突然暴跌,除升值预期打击之外,B股流通股东将不会获得对价也是重要原因张弛

  作者:早报记者 孙立云 汤涵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ljj888 at 2005-7-18 23:38
基金同智二季度全部减持000039完毕  8721712股


[url ...

这消息好呀....要敲罗打鼓庆祝....皆大欢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19 07:38

说明你楼上的哪个阑尾和那两个基金一样,都是有一肚子坏水的蠢猪。


就因为有蠢猪...这世上才有巴菲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167楼

说明了您楼上的那位很懒惰,股票市场发展到现在,而自己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跟庄,虽然他自己可能不承认。
这些基金跟着业绩操作,对于他们来说无可厚非,道理很简单,他们的第一要务是保住饭碗,保住饭碗不要求绝对的收益,而是行业排名,所以羊群效应比之散户行为更厉害,毕竟他们之间的信息是相通的。这些特点使得我们市场中某些股票的操作行为越来越和国际接轨,对于我们现在这些类似共同基金的基金还没有国外的共同基金幸福,因为他们的考核时间周期更短,因此不可能长期投资,再好的股票,而任何公司的业绩波动都是很正常的,有些波动的周期长些,有些是短期波动,但是神仙也很难每次都判断正确,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是私募战胜共同基金的制度原因。
这些公布报告的基金都减持了,试想那么这么巨大的成交,又是谁接走了呢?谁又能说39的流动性不好呢?毕竟在这个疲弱的市场上,能够吸收那么大的资金量这一现象也越来越和国际接轨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蠢猪们清完仓了,还有砸盘的筹码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看到的是过去时,现在时则有时间差,蠢猪们不会像阑尾那么蠢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看好中集,一起做多.但我们毕竟是散民,我们手头上所掌握的资料所反映的东西股价早就走出来了,基金不是蠢猪,他们大规模减持中集有其自身的道理.对于一个正在转型的企业来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中集未来的增长点在他的"半挂车"上,能不能顺利完成,我们拭目以待.但我想应该重视中集的所存在不确定因素,不应该自欺欺人.如果97年有人说长虹会到3块,一定没有人相信,同样会有一堆人骂,然而现在呢.诚然行业会有景气周期之说,但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一般来说,企业的寿命都不是很长,关键在于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脱胎换股,完成转型.我相信中集的团队,但李建红比张瑞敏,倪润峰何如,希望大家重视企业的转型期的风险,提醒大家乐观中要带有谨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19 09:25
咱们看到的是过去时,现在时则有时间差,蠢猪们不会像阑尾那么蠢的。

同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zm_1981_1982 at 2005-7-19 09:37
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看好中集,一起做多.但我们毕竟是散民,我们手头上所掌握的资料所反映的东西股价早就走出来了,基金不是蠢猪,他们大规模减持中集有其自身的道理.对于一个正在转型的企业来说,存在着太多的不 ...

此话已经说了无数次.再说就变祥林嫂啦............................所有的风险我们已经考虑过啦...所以该如何就如何吧...再三提示也没用....反正已经有人说啦...持有39的都是价值投机者,走的是全部是价值投资者!!!!!!!!!!!!!!哈...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19 at 09:41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7-19 09:39

此话已经说了无数次.再说就变祥林嫂啦............................所有的风险我们已经考虑过啦...所以该如何就如何吧...再三提示也没用....反正已经有人说啦...持有39的都是价值投机者,走的是全部是价值投资者 ...



基金的业绩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不是蠢猪是啥?谁迷信基金谁是短视。自以为消息灵通,人云亦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金早会0719节选

今日中金公司将出版的研究报告有:

一、宏观研究-通缩风险小,汇制改革可防通缩

要点:

*        经过一年多的宏观经济调控,CPI同比增幅明显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利润增长显著放缓,银行贷款增速明显下降,而且最近房地产价格的涨幅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拐点,前期投资增速过快将导致产能过剩,担心中国不久将步入通缩,甚至呼吁政府放松宏观调控。

*        我们认为短期内出现通缩的可能性较小,理由是我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受行政控制的价格有补涨空间,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大幅贬值,负利率使货币条件偏松,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油价格难以大幅回落,房地产价格的趋稳和回落有助于推动消费增长,当前PPI和GDP平减指数依然保持在5~6%的增幅。

*        中国在1998~2002年间CPI曾经历过小幅的、间歇性的同比负增长,当时的通缩表现为GDP平减指数和PPI都出现了负增长,而不仅仅是CPI的负增长。我们认为当时出现通缩的根本的原因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刚性。其它原因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人民币贬值预期下的外汇流出导致货币供应急剧收紧,亚洲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包括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我国外贸开放过程中进口关税的下降等等。

*        我们建立了一个决定价格变化的经验关系式用以刻画价格决定因素对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        汇率改革本可以避免1998~2002年间的通缩。如果当时人民币有所贬值并且汇率灵活性有所增强,通缩不至发生。
        *        我国2~3年内难以出现通缩,即使人民币短期内有小幅升值;
        *        万一世界经济增速急剧下降(例如,由于全球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中国则有可能出现通缩,而防范通缩的关键是尽早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的灵活性。“临时抱佛脚”将有损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使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所做的贡献和牺牲前功尽弃。

我们的分析结果支持中国实现软着陆的基本判断。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中国今年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可能性较大,在那之前,央行不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硬着陆风险较小,除非包括全球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等原因使外部经济条件急剧恶化。而那将是全球经济的硬着陆,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zzm_1981_1982 at 2005-7-19 09:37
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看好中集,一起做多.但我们毕竟是散民,我们手头上所掌握的资料所反映的东西股价早就走出来了,基金不是蠢猪,他们大规模减持中集有其自身的道理.对于一个正在转型的企业来说,存在着太多的不 ...

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1177楼的意见

公司和基金的业绩报告、行业或国家的统计数据都是过去时,只有企业每一天的经营活动是进行时。即使是期货市场也不能例外,供需两个方面时刻在变化,没有实实在在的需求,这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基础,笔者曾经亲身经历了03年下半年的天胶的惊天大牛市,时年8月初笔者正在某一民营轮胎公司调研,老板是笔者的挚友,但这位朋友对期货几乎一窍不通,他正在调集资金囤货(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消息价格要涨),后来的发展很明显,他敏锐的嗅觉使他当年大赚一笔,假如他要懂得通过杠杆来操作呢,或许他会赚得更多,但也可能折得更惨(技术分析或许会害了他),也正是这些厂商的囤积加剧了天胶的爆涨,和索罗斯的自我加强的反射理论没有任何的不同。
笔者对这件事情感慨万千,我们的股市大约是那年11月下旬启动的,也大概是实体经济的统计数据出来的时候。
对于当前的集装箱制造业来说,我同意短期波动的观点,这种认识来自于波动的最直接也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原因是空箱回流,空箱回流的原因又是箱价过高,从集装箱周转的过程来看,当箱价较低的时候,在货源地就地采用新箱比旧箱回流更划算,但当箱价过高后,将空箱回流就可以大幅度节省开支了,但是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长,集装箱周转过程的服务费用必将不断上升(长期趋势),所以箱价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应该是集装箱厂家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追求价格维持在高位,从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检验一下这些研究员的报告就能看出,大部分研究员是从纯机械角度考虑的,他们的文章里可能或多或少的遗漏掉了某些重要的东西,对于未来的预测,我们还是不要追求的太远,用望远镜看的东西,如果不借助于光谱分析,有很多时候存在重大的误差,但公司业绩预测中的光谱分析又在哪里呢?既然不能明确回答,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股市潜规则 at 2005-7-19 10:14
公司和基金的业绩报告、行业或国家的统计数据都是过去时,只有企业每一天的经营活动是进行时。即使是期货市场也不能例外,供需两个方面时刻在变化,没有实实在在的需求,这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基础,笔者曾经亲身经历 ...

严重同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形势:国内企业纷纷出招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目前,为为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贸易风险,浙江一些纺织品自营出口企业,已开始把人民币升值,作为今年9月份后与外商签订合同的重要考虑因素。据在绍兴从事纺织品生产、贸易已有十几年的徐元清透露,“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会冲击企业利润底线,我身边的六七位企业界朋友,都在提高产品出口单价。”为规避人民币一旦升值而提高产品出口单价的做法,目前在绍兴已逐渐成为出口企业“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在利润非常微薄的纺织行业。杉杉集团国际商务部部长朱素君认为,“人民币升值已成为目前外贸签约的重要考虑因素。眼下该公司与外商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尽管还没有为因人民币升值而直接提高产品出口单价,但凭借双方长期建立的信用关系,一般都会在私下协商,一旦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损失,外商应考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另外,为规避一旦人民币升值而导致收益减少的不可测因素,浙江一些企业的出口远期外汇收入,正倾向于选择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缴纳一定银行利息和费用后,企业将未来的人民币收益锁定,让保险公司承担一旦人民币升值造成的贸易损失。据浙江华天集团副总经理张青峰介绍,这种做法在绍兴纺织出口企业中比较普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的当前目标是补掉11.40-11.44的缺口。

[ Last edited by oldfats on 2005-7-19 at 10:4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希望中集从此将翻开新的一页,虽然下来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应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6 12:15 , Processed in 0.03222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