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轮回

股市——概率市场中的生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节日快乐。我也应该回学习版了。:*18*: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8 + 5 + 1 2009-10-1 09:04 普天同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心想事成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8 + 5 + 1 2009-10-1 09:05 普天同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朋友们国庆快乐

走上持久稳定盈利之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8 + 5 + 1 2009-10-1 09:05 普天同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9-10-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国万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8 天

股市捉妖记结构深研究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09-10-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9-10-1 00:53 发表
祝大家节日快乐。我也应该回学习版了。:*18*:


欢迎:*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1 天

发表于 2009-10-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节日快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发表于 2009-10-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忍耐、把握住自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好风险 ——你是在交易还是在赌博?(转)

我们应该要知道,任何事情太过,即使是好事,也会毁灭我们……我们需要对个人欲望设定明确的界限。

——威兼·贝奈特(William J. Bennett)





在一个共同基金产业大会上,中午休息时间,我向邻座的人提到我是投资心理学家,附近有人无意间听到我的话。

安德鲁就坐在对面,显然对我的职业很感兴趣,他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对我说:“咱们来聊一聊吧。”

“好啊。”我说。之后他一直坐着,直到午餐结束都没有说些什么。

20分钟后,我左边的位子空了出来,安德鲁移到我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他约莫60岁,身材矮胖,眼神鬼黠,散发出魅力。

安德鲁告诉我他是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市(纽约市远郊的富裕地区)的经纪自营商,他没聊什么就直接切入了重点。

“我想谈谈交易。”他语调平静,但声音却隐约有些颤抖。

“好,你想现在就在这边谈吗?”我问。

“你对网影(Netflix,网络影片出租公司)这只股票的看法如何?”

我开始谈我对网影的有限看法。

“你觉得百度呢?”(中国的网络搜寻引擎,2005年在美国首度公开上市。)

我改变谈话的方向,问他为什么有兴趣时,他突然打断了我的话。他并不想听我对股票的看法,似乎另有事情困扰着他,他凝视着我好一会儿,终于开始切入正题。

“我有预感,我跟着预感投资。”他说,“过去几年来,我的预感一直很准。”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可以跟你说一件很私密的事吗?”我点点头。

“我从1月以来已经亏了700万。”他说。

“怎么了?”我问。

他说,过去两年来他用自己的账户三番两次赚进好几百万,但后来都赔光了。去年他以房屋净值贷款50万,然后根据预感投入股市。他的预感告诉他,网影的股票未来三个月会大涨,他买进买权,几乎把50万全赌在网影上。

一开始他猜对了。2005年春季,网影的确一直在上涨,让他赚进了400万。然后他又对eBay的股票产生了预感,于是再次买进价值375万的买权。eBay的股价一直持平,其间出现过短暂吓人的下挫,后来又出现令人激动的回档。到了选择权到期那一周的周一,他的买权仅值6.5万元,周五到期时已毫无价值。他的账上原本有房屋净值贷款的50万,后来只剩下2.5万元。他把那笔钱搁在账上三个月,打算出现下一个预感时才动用。

2005年10月,他对网影的股票又产生了另一个预感,于是尽可能地买进买权。之后三个月网影持续上涨时,他一直将每个月的买权展期,一路展期到12月。随着买权价值上涨,他的账户又膨胀至700万。圣诞假期他到堪萨斯州拜访亲朋好友之时,仍放着投资部位,直接跨进新的一年。

安德鲁告诉我:“或许我不该放着那些部位不管,但是我已经无法清楚地思考。”他回忆自己从肯尼迪机场飞往堪萨斯市的情况:“我一直挂念着,我其实可以付钱给那天飞往堪萨斯的所有人,我太在意钱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后来做了什么?”我问。

“什么也没做。”他说。

“‘什么也没做’是什么意思?”我很惊讶他要度假三周却毫无动作,而且他已经不能再亏700万了。

“我度假回来后,账上价值少了很多,大概只剩下70万。我又把它们展期两个月,最后终于到期,结果一文不值。如今我只剩下8.1万元,就剩这些了,全都是三周后就要过期的价外百度买权。”他愈讲愈紧张。“你知道最糟的是什么吗?我还欠好几百万的资本利得税。我没有为了筹措税金而变卖任何部位,现在我没钱了,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帮孩子支付大学的学费,此外我还必须偿还贷款。”

他的短期交易获利让他年底到堪萨斯玩时,收到金额庞大的国税局税单,但是他又赔掉了一切,包括纳税的钱,总共欠国税局270万。

研讨会结束后,安德鲁邀我从他的笔记本电脑里看他的证券账户数字,以及去年每个月对账单上数字的起伏。他承担了太多的风险,几乎铁定会破产,他的“毁灭风险”高达100%。

我们一起看对账单时,安德鲁一再告诉我:“我有700万时就该卖的,要是我获利时卖掉就好了。”

看过他的交易记录之后,安德鲁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觉得我是赌徒吗?”他是经纪商,职场生涯中铁定看到过一些疯狂投机客,但他却无法分辨自己的行为。

他在市场上大起大落,一直想着这个问题,还用一堆假设性问题来撇清自己的责任:“假如我当初没去堪萨斯会怎样?”、“如果我1月没多买进买权会怎样?”、“假如我多注意一下市场格局又会如何?”

我不禁怀疑:“过去两年中,安德鲁有三次获利翻十倍的纪录。他的风险管理虽然很糟,但他的直觉呢?他会不会做对了什么?”人很容易被短期但无法持久的获利所诱惑。

在职业生涯初期就获得大额获利的投资人很可能出现嗜赌的倾向,或许是因为他们把成功归因于先天的技巧或天分,而不是一时的机运,他们花很多时间想要复制最初的优异绩效。

道别时,安德鲁同意上marketpsych.com网站进行免费的“赌博或交易检测”。隔了几天,他打电话来问我:“百度的价格还在区间盘整,你觉得会上涨吗?”

“你做过网站上的赌博检测了吗?”我问。

安德鲁说他做过检测了,结果显示他“很有可能出现赌博问题”。他坦承自已的交易就像赌博一样,但还是想知道他持有的百度部位该怎么办。

我试着让他看清现状:“你刚说你有赌博问题,现在又叫我为你的赌注提供意见。”

安德鲁反驳:“但是我需要纳税,我对百度有预感。”

“你刚刚说的话听起来麻烦大了,你交易是为了扳回一城,你一定知道那是行不通的。”我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回应道。

“我也无法告诉你该怎么办,你告诉我的一切显示你是在赌博,你必须赶紧收手。”

“我知道,但是我对百度有预感。”

我们的对话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分钟。

百度的涨幅始终没办法让他的买权变成价内买权,我猜他赔光了那个投资部位。我希望自己能假设一个圆满的结局;他如何还清房贷并送孩子上大学。但之后我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安德鲁的故事显示了交易难堪的一面。有些交易员获利惊人,有些则承担了过量的风险。赌博者陷入的思想陷阱就是夸大版的认知偏误,很多投资人都有认知偏误的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雷厄姆和费雪,我更倾向于格雷厄姆一点。中国的股市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中,市场先生不断给我们创造价值低估和高估的机会,这对制订我们的盈利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照值。外国的东西固然很好,但必须切合本国的实际,原理不能违背,但方式和策略上则要因地制宜。教条主义往往是一些书呆子,将任何事情都往套子里装。还给别人扣上一顶又一顶的帽子,其实幼稚得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企业,好价格,缺一不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有股票市场那一天,统计结果就无情地复制了一个结果,即绝大多数投资者跑输指数。根据众多学术界的统计结果,从长期来看大致上服从“7-2-1”的情况,即7成投资者败给市场,2成投资者与市场打成平手,1成投资者长期持续跑赢市场。在牛、熊市的情况下基本皆是如此。

股票市场到底是零和博弈还是负和博弈?为什么投资者屡败市场?普通投资者到底是应该亲近它还是远离它呢?

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无论标的是牛是熊,期货市场永远是零和博弈的地方,如果股指期货推出了,沪深300指数上了10000点——很多期货参与者却会在大牛市中以倾家荡产来迎接指数的狂欢——因为每张期货合约背后总有一个多头和一个空头,“有盈就有亏、盈亏必相等”。但股票市场不同,假设现在指数是2500点,过了3年收盘还是2500点,那市场是零和的吗?不是,几乎一定是负和的,即使不考虑交易成本。

这个问题很多投资者一直想不明白,关键在于股票市场的独有功能,就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和与之匹配的发行机制。市场在1600点时行情惨淡,估值低廉,没有多少投资者会愿意买股票,恰好也同样没有上市公司愿意以如此便宜的估值去发行股票(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到了2600点,投资者有了赚钱效应、越来越有意愿买股票,另一方面估值也高了不少、上市公司开始有意愿发行股票,则市场融资额急剧增长;假设再涨到4500点,投资者买股票已经趋之若鹜,而市盈率已经升到了60倍、市净率升到了5倍,则上市公司融资和大股东套现的欲望更为强烈,因为你可以卖到一个非常好的价钱、实现高额的“创业利润”。世界各国无不如此,IPO和再融资金额一定与市场指数和交易量密切相关。而大量的融资成功、股份上市,必然伴随着天量投资者高位买入造成的高价的持股成本,所以一旦市场重新下跌到2500点,那么过去几年市场总体的加权持股成本整体被锁定在3000点、3500点或者某个位置,也就是说,指数不涨不跌、大多数人却亏钱。

这个结果的背后有两条线索:一、股票市场就是投资者和发行者信息不对称博弈的场所,卖方一定比买方聪明,所以买方即多数投资者一定获得不了超额利润;二、买方的行为模式有问题,决定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买股票不是因为股票便宜,而是股票涨得越贵越愿意买。从这个意义上说,卖方是价值派,而买方是趋势派,买方注定是悲剧收场,懂得价值和估值的人才会获得超额利润。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投资者屡败市场,就是股票市场的品种结构,也存在天然的“7-2-1”分布,或者通常所说的“马太效应”。即使指数从2500点转了几年、最后还是2500点,那么结果必然是大多数股票呈现负收益——这也是我们多年统计的重要发现。因为产业竞争导致企业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集中度加速提高,这反映在股市中就是强弱分化、弱肉强食,一个牛股在平衡市可能有几倍涨幅,可以吃掉十个公司的跌幅,从而维持指数不动。而投资者有几个能买到这些牛股呢,有几个能抱着牛股守到底呢?只有高水平的价值投资者。

最后,我们不能不提交易成本的侵害,这种侵害看似没有单日暴跌8%来得剧烈,它却是可怕的“慢性病”,每天在无形中摧残你的账户净值,逼迫你从一个下行的自动扶梯往上艰难地爬坡。

要想持续战胜市场,投资者需要从投资理念到投资模式彻底反思一下,不特立独行、不孤独地坚守,恐怕很难笑到最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铁(601390)可以作为一个价值低估型的标的去研究。有时候价值和成长也不是绝对排斥的,这个有待实践中去研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601390已有少量介入,价位在5.80元。按低估性股票操作,思路有待实践检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基本把这个贴子看完了
学习了不少知识
也在楼主的操作和经验得到了启发
等于让我自己又多了一次实操的机会*d:1* *d:1*
缩短了自己走向成熟的时间
非常感谢
这里有一个中铁的贴子,不知道楼主看过了
权当感谢.偶会常来学习
老凤祥收藏了
http://bbs.macd.cn/thread-1299912-1-10.html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18 2009-10-15 20:54 欢迎常来学习!欢迎常来发言!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万元起跑兄的讨论.中国中铁刚上市时,被人们预期很高,看看他当时的市净率,吓人啊.但市场就是这样,一会儿还是黄金,一会儿就变成垃圾了.其实中铁还是那个中铁,甚至比以前更好了,但人们就是认为他就是垃圾.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奇怪.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吗?
所以股市短期来看是个投票机,长期来看是个称重机.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18 2009-10-15 20:55 神奇的世界!感性的人类!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b:b b:b b:b 人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短线似已走坏,勿轻举妄动。不过下跌对我来说并非坏事,寻找有利的价格正是我的本意。
参与人数 1热心 +5 时间 理由
fbl125-2008 + 5 2009-10-16 12:09 就算是路过,也要给你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午吧!b:b b:b 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茶座集萃  
chwayne :

讲两支个人超越机构的票子:
600329 中新药业
000650 仁和药业
如果这两支能分析出来,那么说明你有足够的能力与机构对抗。
如果你的模型会漏掉这两支,说明那个东西并不是必需品。
如果非要将模型发挥效用,必需把周期拉长,那么实际上分析公司成长性即可替代之。
否则需要改变一下思路……马后炮也未必都是无用功。
中新我是8块帮朋友进的,当时套住了,那家伙减了半仓,TNND。
仁和还真漏掉了,这几天看报表的时候才发现,未来创新高已经是肯定的了。
ROE跟PE是一样的东东,不就是跟NTA相关吗?
这个问题我早就说过了,PE/PB之间的关系与ROA是相关的,其实是一回事儿,只是数学模型用的不一样而已。
对于专业的人来说,ROE模型当然比PE模型更“科学”,机构写的PE都是给普通散户看的。
先测一下ROE,然后转成PE来说,这样才有人去看报告。
ROE利于加权计算,从本质上讲,普通投资者只要关注PE和财务杠杆就可以做出判断了。
公司的安全边际可以拆成销售边际和成本边际两块,搞了一大堆模型,实际上不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基础经济学?
地域经济学就是销售边际,气候经济学就是成本边际,延伸了一下而已,企业管理新概念,呵呵。
需求-供给理论现在比较适合行业分析,在行业前景的基础上抓销售-成本突出的企业。
政策主要影响税率、负债率,进而影响利润。
中国主要还是以资产模型为主,做大做强仍是主题曲。

xiaoqi117:

看得出chwayne兄是做过很多功课、看过很多书的,“中国主要还是以资产模型为主,做大做强仍是主题曲。”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股权现金流贴现模式不能适用于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原因,那就是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还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并不会产生太多的股权现金流。但反而因此个人认为关注股权现金流可以让我们更早发现未来行业的标兵,毕竟在初始阶段夭折的企业太多太多。市场的风险已经够大,如果能够避开企业的风险取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又何乐而不为呢?
xiaoqi117:

是不是很简单  ,价值投资的精华就是一个字“等”,其他都是陪衬。但往往就是这个简单的字很多人就过不了这关。要不就是等不了,要不就是等不起,要不就是等到了没意识到,要不就是等到了也意识到了就是没下重注。

股市轮回: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就等不了,等不起呢?其实是妄念太多,太多的贪婪,太多的杂念,太多的标新立异,想战胜自然、战胜他人。最后的结果是偏离自己的轨道,就像鬼吹灯里被鬼狐的魅火所迷惑。破除不了心魔的人最终战胜不了自己,从而自己被自己打败。
价值投资和其他方法不同的就是别的方法目标是在追逐,而价值投资是在找一个参照物,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19:57 , Processed in 0.053203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