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我是一滴水

奉献一本书:<超越巴菲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克夏1987年报内容:投资人要成功,惟有凭藉着“优异的商业判断”同时避免自己的想法、行为、受到容易煽动人心的“市场情绪”所影响。追随葛拉汉的教诲,查理跟我着眼的是投资组合本身的经营成果以此来判断投资是否成功,而不是他们每天或每年的股价变化!一家成功的公司是否很快被发现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只要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够以稳定的速度成长才是关键...我们实在看不出"买下并控制一家企业"或是"购买部份股权"有什么基本上的差异...
           波克夏1986年报内容:每当查理跟我为Berkshire旗下保险公司买进股票,我们采取的态度就好象是我们买下一家“私人企业”一样,我们着重于这家公司的经济前景、经营阶层以及我们支付的价格,我们从来就没有考虑再把这股份卖出,相反地只要能够预期这家公司的价值能够稳定地增加,我们愿意无限期地持有这些股份,在投资时,我们从不把自己当作是市场的分析师、总体经济分析师,而是企业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s)!我们的方式在交易热络的股票市场相当管用,但市场报价其实不太重要,因为就算我们持有的股票停止交易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也不会在意,就像世界百科全书或是费区海默同样没有每天的报价!最后一点,我们的经济利益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本身的经济利益,不管我们是持有全部或者是部份股权都一样。
              波克夏1986年报内容:有什么能够比牛市中,股东因股票大涨赚取比公司本身获利更多的报酬而感到更高兴的事,只是我必须说,很不幸的是,股票的表现不可能永远超过公司本身的获利反到是股票频繁的交易成本与投资管理费用将使得投资人所获得的报酬无可避免远低于其所投资公司的本身获利,以美国企业来说,假设其平均ROE12%,这表示投资人平均能获得的报酬将低于此数!
                波克夏1986年报内容:事实上,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股市接下来到底是会涨还是跌,任何臆测终将徒劳无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克夏1985年报内容:过去Berkshire的股票市价约略低于其实质价值,在这样的水准下投资人可以确定的是,其个人的投资经常会与公司的表现维持一致...我个人偏好期望公司股价的表现尽量与其企业本身价值接近,惟有维持这种关系,所有公司的股东在其拥有所有权的期间皆能与公司共存共荣,股价剧幅波动并无法使整体的股东受惠,到头来所有股票的获利总和必定与公司的获利一致,但公司的股价长期间偏离实质价值(不管高估或低估)都将使得企业的获利不平均的分配到各个股东之间,而其结果好坏完全取决于每个股票本身的运气与EQ
          波克夏1984年报内容:我们宁愿要GEICO的企业价值增加X倍而股价下跌,也不要公司实质价值减半而股价高涨
          波克夏1984年报内容:我们为保险子公司买进上市公司股票的标准与我们买下整家企业标准并无两样(以合理的价格买到代表一小部分优良企业的经济利益,且能累计一些这样的投资组合,对我们来说,是件不错的事)
          波克夏1983年报内容:我们重视的是公司的经营成果而非短期的股价波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vv vv vv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克夏1982年报内容:我们投资股份的作法,惟有当我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够吸引人的企业才行得通,对投资人来说,买进的价格太高将会抵销这家绩优企业未来十年亮丽的发展所带来的效应!
        波克夏1979年报内容:持续不断以便宜价格买进牢抱,最终将证明比趁短期股价上涨出脱持股所赚取的利益更多。
        波克夏1977年报内容:我们持股部位比较大的投资,往往要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的投资绩效依据的是这些被投资公司在这段期间的经营表现而不是特定时期的股票价格、就像我们认为买下一家公司却只关心它的短期状况是件很傻的事,同样的,持有公司部份所有权-也就是股票,我们认为只关心短期盈余或者是盈余短暂的变动也不应该!
         波克夏1977年报内容:我们从来不试着去买进一些短期股价预期有所表示的股票,事实上如果企业的表现符合我的预期,我们反而不希望他们股价太高,我们才有机会以“更理想”的价格买进更多的股权!...当价格合理,我们很愿意在某特定的公司身上持有大量的股权,这样做不是为了取得控制权,也不是为了将来再转卖或进行购并而是期望企业本身能有好的表现,进而转化成企业长期的价值以及丰厚的股利收入,不论是少数股权或是多数股权皆如此。

          巴菲特曾经表示我们的原则应用到任何科技股公司上也是有效的,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原则对科技公司会有用,只是应用的人不是我们而已...)如果我们在能力优势竞争圈里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底,我们不会扩大我们的圈子,我们会等待!也就是说买股票赚经营者盈余的概念,同样也适用于任何高科技产业,(其实,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也真的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都只是代工业而已...)
         比尔盖茨说:由于科技股的不确定性,所以它的本益比应该要低于产统产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不断以便宜价格买进牢抱,最终将证明比趁短期股价上涨出脱持股所赚取的利益更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9-1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购辛苦了,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篇  经营者盈余

 年复利买价投资报酬率
 投资的目的:让资金做有效的复利,追求最大税后复利投资报酬率!!!
 复利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巴菲特看待金钱的态度、对金钱使用的看法,进而影响他的思考与行为模式,复利的观念也让巴菲特塑造出他有别于一般股市参与者,不同的看待股市的观点及以经营者盈余为主的投资方式。

 他知道复利要能发挥最大威力则本金、利率、时间3要素缺一不可!

 巴菲特在1967年买了2家产险公司,往后3年再买3家、自己新成立5家,总计10家(至今他拥有超过38家以上的各种类保险公司)!之后他用这10家产险公司的报费收入进行2个动作:
 购买上市公司部分股权,赚经营者盈余[15次重大投资案,赚350亿美金]
 购买能持续赚取大量现金,未上市企业[83家子公司,每年贡献近10亿]

复利3要素  股神 巴菲特                          一般股市参与者
 本金    1.合伙私募基金                      1.自己的血汗钱
 2.     保险公司浮存金       2.银行借款10~20%
 3.    能产生大量现金企业
 利率    1.P/E10倍=10%                 1.不甘心银行定存1.5%
                     2.P/E9倍=11.1%                 2.自己没能力0~15%
                     3.P/E8倍=12.5%                 3.一味追求50%以上
                     4.P/E7倍=14-2%
                     5.P/E6倍=16.5%
                     7.P/E5倍=20%
时间          1.经营者盈余分红(长期)                  1.赚价差(短期)
                 2.13年29.5%、41年21.5%                 2.永远没耐心、不想等           
                 3.44年/1万---3亿                               3.44秒/1万---3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金:
       2004波克夏年报内容:如果1967年Berkshire买下国家产险NICO,当时要是我们没有吃下这家公司Berkshire的价值可能不及现在的一半
       1995波克夏年报内容:自从1967年进军保险业-1995为止float以年复利20.7%成长率在增加
利率:
       2002波克夏年报内容:除非是我们发现至少可以获得税前10%报酬率的机率相当高时,否则我们宁可在旁观望,成功的投资本来就必须要有耐性
       1996波克夏年报内容:对于付出高价买进的优良企业,必须要布更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办法让他们的价值得以彰显
       1992波克夏年报内容:...第二点一样重要,那就是我们在买股票时为你的出价,必须坚持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这是投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1990波克夏年报内容:事实上在Berkshire选择或投资一家公司,头一年不赚钱没关系,只要以后每年能够有20%的ROE%
      1986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从事机率套利有好几十年的经验,我们相信在套利投资方面的税前报酬率应该有25%左右
      1983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长远经营目标,是将每年平均每股实资价值的成长率极大化,我们最希望透过直接拥有会产生现金且具有稳定高资本报酬率的各类公司来达到上述目的
      1982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投资股份的做法,惟有当我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够吸引人的企业才行得通,对投资人来说,买进的价格太高将会抵销这家绩优企业未来十年亮丽的发展所带来的效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
       2002波克夏年报内容:Berkshire并购了几项重要的新事业,其产业竞争力在各自的世界堪称数一数二,并由优秀的经理人所经营管理,这些特点是我们进入策略决定关键的两只脚,至于合理的价格则是第3只脚,但我们并没有所谓的退出策略,在买进以后我们就把它们好好的放着
       2000波克夏年报内容:事实上,在我们这次买下来的好公司当中,确实就有好几家公司今年的盈余将会较1999或2000年减少,不过对于这点我们并不介意,因为每个产业都会有景气循环(只有在券商做的投资简报中,盈余才能无止尽的成长)我们并不在乎短期的波动,真正重要的是长期结果
    1996波克夏年报内容: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十年以上,那最好连10分钟你都不要拥有它,在慢慢找这样盈余加总能持续累积的投资组合后,你就会发现其市值也会跟着稳定增加,虽然我们很少承认,但这正是Berkshire股东累积财富的唯一方式,我们的透视盈余在过去几年间大幅跃进,而且期间我们的股票价格也跟着大涨!
    1996波克夏年报内容:不管是研究买下整家公司或是股票投资时,大家会发现我们偏爱变化不大的公司与产业,原因很简单,我们希望能够买到的公司是能够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达十年或二十年以上者,快速变迁的产业环境或许可能让人一夕之间大发利市但却无法提供我们想要的稳定性
       1993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在买进股份后,我们一点都不在意这家公司的股份在未来的一、二年内是否有交易,就象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持100%股权的喜斯糖果或是布郎鞋业的股票报价未证明我们的权益是否存在,我们也不需要持有7%的可口可乐每月的股票行情.
  1993波克夏年报内容:投资人投资人在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所展现的韧性应当于一家公司的老板持有公司全部的股权一样  
      1990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买进”是为了拥有
      1989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并不在乎“每季”的短期盈余数字,就算是“每年”也无所谓,只要长期而言,这些决定是基于稳健获利的立场所作的明智决定!
      1988波克夏年报内容:事实上,当我们发现我们持有兼具杰出的企业与杰出经理人的股权时,我们最长的投资时间是永久,我们跟那些急着想要卖出表现不错的股票以实现获利,却顽固地不肯出脱那些绩效差的股份的那群人完全相反!
       1985波克夏年报内容:在选择股票时,我们专注于如何漂亮的买进,而完全不考虑逢高出脱的可能性
       1983波克夏年报内容:我们从来未把单一年度的数字表现看的太认真,毕竟没有什么道理要把企业反映盈余的期间与地球饶行太阳公转的 周期划上等号,反而我们建议“至少以5年”为一周期来评断企业整体的表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想,只要有他的小指头厉害就满足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逍遥客的建议,不是没想过扫描,但自己不太熟,上传也不太会。权当是强迫自己把这本书读完。
???
书是好书,可我没时间这样来追,像看连续剧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9 天

发表于 2007-9-1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有的下啊:*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利"深深影响巴菲特个人行为的传闻:
    巴菲特7岁时生病住院,别的小孩吵吵闹闹,他却拿出白纸与笔在计算随着每年复利报酬率的累计后,他的财富增加数字是多少,这举动连看护他的护士都觉得十分有趣。
    2006年巴菲特在宣布捐出440亿美金资产的85%给盖兹基金会后不久,他与第2任老婆在Omaha地方法院公证结婚,之后到海产店办婚宴,与会者4个人(巴菲特、他太太、他妹妹、他女儿)总花费60美元!啊,结婚花60元!!!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就是60元!这就是深受复利观念影响,华伦巴菲特的花钱模式(从孩童到老年)因为就复利观点而言,每1元的价值在未来都将变的无限大,所以必须花得其所才行。

  房屋装潢传闻:
   某一天巴菲特回家后,太太苏珊开心的问巴菲特,觉得房子新装潢怎么样?巴菲特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问装潢花了多少钱,苏珊回答:15000美金,传闻巴菲特脱口而出的回答是:15000美金!!!你知道这笔钱5年、10年后值多少钱啊!实在不该将它花在装潢上的...我用巴菲特合伙记录13年/年平均29.5%绩效、掌管波克夏41年/年平均21.5%绩效,分别计算出这15000美金的复利增值金额:
    苏珊装修房子       N=13  I=29.5%      N=41  I=21.5%
  USD  15,000              432,114                  44,026,955
  NTD  480,000   13,827,645  1,408,862,575
  装潢费15000美金(1:32换算 约48万台币)在以年复利29.5%投资报酬率连续13年之后,最增值到43万美金(约1382万台币),若以年复利21.5%投资报酬率连续41年之后,最增值到4402万美金(约14.08亿台币)啊!以复利增值金额来看,似乎还真的不应该将这笔钱花在装潢上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18*: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询问换车趣闻:
   又是在某一天巴菲特友人问他说,你那辆老爷车开那么久了,应该换换了吧?巴菲特问新车一台要多少钱,友人回答:20000美金左右,传闻巴菲特脱口而出的回答依然是:20000美金!!!你知道这笔钱5年、10年后值多少钱啊!实在不该将它花在新车上的,我这台还能开一阵子...我用巴菲特合伙记录13年/年平均29.5%绩效、掌管波克夏41年/年平均21.5%绩效,分别计算出这20000美金的复利增值金额:
  友人问他为何不换新车      N=13  I=29.5%      N=41  I=21.5%
  USD  15,000              576,152                  58,702,607
  NTD  640,000   18,436,860  1,878,483,433
  车费20000美金(1:32换算 约64万台币)在以年复利29.5%投资报酬率连续13年之后,最增值到57万美金(约1843万台币),若以年复利21.5%投资报酬率连续41年之后,最增值到5870万美金(约18.78亿台币)啊!以复利增值金额来看,我们以后换车时,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了

  1956~1969这谜一样的的13年里,在巴菲特与当时投资伙伴通信中透露出,巴菲特多次以复利的小故事教育合伙人,有耐心看着复利发威的重要性:

 哥伦布航海
   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和国王斐迪南,赞助30,000元给哥伦布航海资金,经过514年后今天若以年4%复利投资报酬率计算应值:
   N         514
   I          4%
   PV       30,000
   FV     17,070,948,583,996

  目前美国股市总市值是16.5兆美元,西班牙女王当初应该把这笔钱拿去投资年复利4%投资报酬率的地方好好摆着,514年后的今天复利总值17兆美金,西班牙就有足够的资金买下新大陆(美国股市)每年光股息就好几千亿美金了

 达文西画
   1540年法国国王法兰西一世,用20,000像达文西购买"蒙娜丽莎"这副画,经过466年后今天若以年4%复利投资报酬率计算应值:
   N         466
   I          4%
   PV       20,000
   FV     1,732,072,669,137

   毕卡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2004年5月5日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出售,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法国国王可能没想到,20,000元经过466年以年复利4%增值,累计复利至今总值1.7兆美金,它可以买下好几千幅相同级数的画了。

 曼哈顿岛
   1626年白人花24美元从印第安人买下22平方英里的曼哈顿岛(目前世界的金融中心)被印第安人视为史上最大诈骗行为的1次交易,经过380年后今天若以年7%复利投资报酬率计算应值:
    N                 380
    I                  7%
    PV                 24
    FV           3,515,982,963,777
  24元每年以7%年复利投资报酬率增值计算,380年后的今天复利总值3.5兆美金,而目前全美国房地产总值约22兆,假如印第安人祖先够聪明如今这笔钱,可以买下16%的美国领土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买股票赚经营者盈余"的案例分析
 波克夏1994年报内容:我们分别在1967年买进国家产险公司、1972买sSee' s candy 、买水牛城新闻、1983买内部拉斯家具、1986买下史考特菲兹,我们都是趁它们难得求售时才得以买进,当然我们也是因为它们的开价我们认为可以接受,当初评估每个案子时,我们关心的不是道琼斯指数的走势联准会的动向或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而是这些公司本身的未来前景,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适用于买下整家公司的话,那么每当我们做决定要透过股市买进一些好公司的部分股权,为什么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做法呢?...波克夏1993年报内容:我们在买进股份后,我们一点都不在意这家公司的股份在未来的一、二年内是否有交易,就像我们根本不需持100%股权的喜斯糖果或是布朗鞋业的股票报价来证明我们的权益是否存在,我们也不需要持有7%的可口可乐每月的股票行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让读者有效理解华伦巴菲特"买股票赚经营者盈余"的实际做法,我将巴菲特最著名的几次收购私人企业,包括喜斯糖果、内布拉斯家具、史考特菲兹集团...等案例一一分析:
  
  巴菲特在1972年出价2500万美元买下“喜斯糖果”(那是他们截至当时为止最大的收购案)!巴菲特多次表示:如果我们当初没有买下喜斯糖果,就不会有1988年的买进可口可乐举动,所以感谢喜斯糖果让我们赚进120亿美金,我们有幸完全拥有这家公司,让我们学到丰富完整的一课(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绩优企业,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平庸的公司,买进货真价实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花了20年的时间才发觉要买下好企业的重要性)!

  “喜斯糖果”是理解巴菲特"买股票赚经营者盈余"的第一个关键个案:
  2000年以后喜斯获利数据采合并部门总计,波克夏不再公布喜斯糖果单一获利金额,所以我追踪1972~1999年(累积27年企业寿命)的投资结果
  1972年巴菲特出价:2500万美金

  1972年喜斯获利:208万美金(这是认列到波克夏的税后盈余数)
  巴菲特“买价”是获利的12.02倍(出价/获利=出价P/E倍数:12.02倍)
  用2500万买下这门生意第1年可以赚:8.3%投资报酬率(208万/2500万)。8.3%年买价投资报酬率似乎不怎么吸引人,许多事情真相并非如看起来那样,为什么这么说呢?
    N                27
    I                8.3%
    PV              25,000,000
    FV              215,225,000
  2500万经过27年8.3%复利后价值2.15亿,巴菲特说他旗下的保险公司长期而言都是赚钱的,所以资金成本是负的,投资这门生意每年却可以贡献8.3%年买价投资报酬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会决定投资的生意都有1个共同相似点,这些公司都能保有持续稳定的获利!喜斯糖果至今2006年仍继续在经营,甚至在经营个50年也不成问题,也就是说这笔投资可以无限期的复利下去,直到企业寿命终止!关键是巴菲特的2500万投资本钱,早在第6年就全部回收了!
       巴菲特会决定投资的生意都有第2个共同相似点,这些公司都能缓慢但稳定的成长!
       1972年喜斯糖果赚208万(年买价报酬率8.3%)
       1982年喜斯糖果赚619万(年买价报酬率8.3%→27.7%)
       1992年喜斯糖果赚2550万(年买价报酬率8.3%→102%)
       1999年喜斯糖果赚4600万(年买价报酬率8.3%→184%)
       投资2500万美元,1972~1999年赚回4.76亿美元,而且可以继续赚下去...
   
  巴菲特会决定投资的生意都有第3个共同相似点,这些公司所赚到的获利不需要继续投入资本支出,用以维持公司现有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
  1972~1999年投资2500万美元,赚回4.76亿美元,除了保留极少部分外全部上缴回波克夏,巴菲特可以将这些收到的获利转投资到其他项目...
  巴菲特说千万别投资那种赚的是"受限制盈余"的公司!有许多公司它必须将所赚到的每分钱继续投资下去,不然就看不到明天的这种企业一定要避开!
      如果必须投入大量资本支出才能成长的企业也要避开!只能投资那种最好不用再额外(或仅须少量)资本支出就能保持成长的公司!
     1972~1999这27年来,一般股市参与者忙进忙出的学习与利用各种方式与技巧,期待藉由买卖股票交易赚价差,巴菲特只做了一项举动:以赚经营者盈余态度买进一门糖果生意!一般股市参与者有赚到钱吗?如果是买股票赚价差的话应该是赔多赚少吧!巴菲特呢?糖果生意至1999年为止,已经替他每年赚到11.5%的复利投资报酬率,喜斯糖果没有上市,当然也没有每天的股票报价,巴菲特在乎吗?我想对他而言更在乎的是海赚34年(1972~2006)后,喜斯糖果到底能不能帮他继续稳定且缓慢成长的赚下去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斯糖果个案分析  单位:千美金
  年份            获利             原始买价          买价占获利              买价报酬率
1972            2,080           25,000               12.02                       8.3%
1973            1,940                                    12.89                       7.8%
1974            3,020                                    8.28                         12.1%
1975             5,130                                     4.87                        20.5%
1976             5,560                                     4.50                        22.2%
1977             6,150                                      4.07                       24.6%
1978             6,170                                      4.05                       24.7%
1979             6,330                                      3.95                       25.3%
1980             4,459                                      5.61                       17.8%
1981             6,289                                      3.98                        25.2%
1982             6,914                                      3.62                       27.7%
1983            12,212                                      2.05                      48.8%
1984            13,380                                      1.87                      53.5%
1985            14,558                                      1.72                      58.2%
1986            15,176                                       1.65                     60.7%
1987            17,363                                       1.44                     69.5%
1988             19,671                                      1.27                    78.7%
1989             20,626                                       1.21                    82.5%
1990              23,892                                       1.05                   95.6%
1991              25,575                                       0.98                  102.3%
1992               25,501                                       0.98                  102.0%
1993               24,367                                       1.03                   97.5%  
1994               28,247                                       0.89                   113.0%
1995                29,800                                       0.84                  119.2%
1996                30,800                                      0.81                    123.2%
1997                 35,000                                     0.71                    140.0%
1998                 40,000                                     0.63                     160.0%
1999                 46,000                                      0.54                     184.0%
2000年起数字并入部门损益,不再单独计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27号出差去了,昨天才回来.没有报告,惭愧惭愧!!闲话少说,继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7:18 , Processed in 0.03523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