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小年:美又危机 中国再不当冤大头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08月10日 09:31 我要评论(0)
打印|
字号:
奥巴马说:我们是美国,永远是个3A评级的国家;许小年解读:美国永远是3A评级。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百年不遇的危机,打个饱嗝就过去了?没那么容易。刮骨疗毒方能治愈!

  •欲使经济复苏,必先削减负债,印钞于事无补,提高债务上限则是饮鸩止渴

  •去杠杆化是要有人破产,卖房子卖地,银行要核销坏账,政府要减少福利开支,增加税收

  【《财经网》记者 陈君】“(美国评级下调)是件好事,对赤字开支政策的当头棒喝;提醒公众世上没有免费午餐;表明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也使我们(中国)意识到平衡国际收支、减少外储的紧迫性。” 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微博上作出上述表示。

  复苏必须降低负债 刮骨疗伤

  评级下调事件发生之后,全球市场一片哀鸿,纷纷暴跌。许小年对此分析说:“当前的市场动荡和经济恶化只表明一个事实:世界仍处于2008年的危机之中。这不是一次常规的景气循环,而是美联储错误货币政策引起的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家庭和金融机构过度负债,制造了战后最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破灭触发危机。”

  许小年认为,欲使经济复苏,必先削减负债,印钞于事无补,提高债务上限则是饮鸩止渴。西方经济的复苏取决于去杠杆化(即降低负债)的进程。而方法只有两个:还款和赖账,前者意味着消费和投资的萎缩,后者导致银行的损失。减息可降低还款成本,但目前基准利率已为零,美联储量化宽松措施将毫无作用。财政刺激需要提高债务上限,这又和去杠杆化背道而驰。危机前的景气透支了未来繁荣,现在是埋单的时候了。

  难道,这场病挺不过去了?许小年进一步指出了能挺过去的药方:刮骨疗毒方能治愈!可是各国政府却只想扎吗啡,因为民众怕疼。去杠杆化是要有人破产的,卖房子卖地,银行要核销坏账,政府要减少福利开支,增加税收,谁愿意?百年不遇的危机,打个饱嗝就过去了?没那么容易。

  所以,许小年认为美债降级只是导火索,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市场的波动会很快过去,人们将要面对的是痛苦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债务大山重压之下,家庭不敢消费,企业不敢投资,银行不敢贷款,何谈复苏?——许教授此论暗示经济复苏将是长久以后的事情,去杠杆的过程也将是人们跳不过去,必须直面和真真切切必须感受的痛苦!

  奥巴马:美国永远是3A,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发表声明,坚称美国信用仍是世界上最安全,奥巴马的观点大致有四个方面:1、美国不是没问题,并需要均衡且长期的策略来削减赤字;2、市场升降无常,但是我们是美国,永远是个3A评级的国家;3、美国需要税务改革,并对健康医疗体系进行适当调整,现在不乏好的想法,但华盛顿缺乏政治决心;4、有关方面还在拒绝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许小年对奥巴马的这四个观点逐一进行了解读:1、何谓长期?我下台以后。2、美国永远是3A评级。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3、不乏好的想法,但缺乏政治决心。我有锦囊妙计,反对党不让我做。4、什么是国家利益?白宫想要的就是国家利益,总统代表了国家利益。

  中国不会再当冤大头

  2009年中国四万亿大手笔救市,无意中帮助西方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这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么这一次,中国又会怎么做呢?许小年在微博中用比喻尖锐地指出,“上次抽鸦片提精神,没留神还尽了国际主义责任。大烟坏了身子骨儿,不敢抽了,想让俺再当回冤大头?没门儿。”——中国目前正在消化上次大规模刺激计划造成的通胀、债务增加等负面影响,这次可能再没能力推出另一轮刺激计划。另一方面,经历了上一次的教训也会让中国当局在面临国际动荡时多了几分冷静和理性分析吧?——美国得病中国吃药,总会有个限度。

  英国能保住AAA评级

  美国被降级之后,下一个被降级的国家会是谁?市场对此猜测种种。英国作为一直与美国一同提起的大国,也被市场所怀疑。许小年对此认为,英国保住AAA评级的可能性较大。英国人务实,有欧债五国的前车之鉴,自己的财政状况不妙,就急忙更换政府,送走主张赤字开支的工党,选保守党的卡梅伦为相,卡梅伦内阁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削减赤字。许小年预测,奥巴马若不改弦更张,美国人明年就会换将——纠偏机制是民主政体的一大特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端装备制造锁定5大产业 海洋工程有望异军突起

2011年08月10日 04:57  于祥明  上海证券报
  大飞机、大船、“蛟龙”深潜器、北斗卫星、天宫一号……“十二五”期间,在有关政策措施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制造”在“上天下海”等领域的发展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记者日前独家获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明确,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目标为国内市场满足率60%以上,较以往大幅增长。另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已在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10月前出台,将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有关研究预测,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容量每年约为400亿到500亿美元。在我国,伴随着对海上油气等资源的开发投入,预计未来5年海洋工程设备市场规模每年都将超过500亿美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高端装备制造锁定5大产业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航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5大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发展目标被分别加以明确。

  “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是建设装备制造强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认为。

  张相木此前向媒体表示,计划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就最新消息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重镇,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更远大些。其中,海洋工程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将提升至60%以上,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到2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高端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张相木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虽然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对此,业内专家直言,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的大量高端装备基本依赖进口,开发高端装备核心技术能力不足,基础配套件发展滞后,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时代机遇,也是现实挑战。

  “核心技术是钱买不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力更生。”高端装备领域的一位央企老总向记者直言,为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企业必须舍得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给予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

  据记者了解,航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均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并将有针对各自特点的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重点明确

  21世纪是属于海洋的世纪。仅以石油资源为例,中国海洋石油平均探明率仅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率仅为10%,随着中国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海洋这个“聚宝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值得关注的是,海洋工程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而且还有专项规划。据悉,目前工信部牵头,正在研究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子规划之一,也已经在征求意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争取《规划》早日颁布实施。

  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突破海洋深水勘探、钻井等装备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促进产业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近日工信部、发改委就《规划》召开征求意见会,与会专家普遍认同《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专家们认为,“《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很强的指导意义。”

  《规划》提出,“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突破深海装备关键技术为重点,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各类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要坚持“面向需求、突出重点,总包牵引、专业发展,合理布局、完善体系,依托骨干、培育品牌,着眼长远、增强储备”的发展原则。《规划》还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发展重点也基本圈定。

  张相木透露,海洋工程装备要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围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等环节的需求,重点发展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关键设备与系统,掌握核心关键设计建造技术,提高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化分包能力。

  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今年7月26日6点1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5057米水深,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表明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为我国海洋资源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并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虽然目前整个船舶市场不景气,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却是前途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

  对此,国信证券研究员郑武在有关研报中分析说,“海洋石油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比例不断提高,待开发的海洋油气田数量远远超过正在建设的油气田,故需要更加庞大的钻井平台保有量,以支撑不断扩大的开发规模。预计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每年全球市场容量超过1000亿美元,并将长期保持增长。”

  另外,“我国30%以上的自升式平台已经超过30年船龄,由此产生安全隐患和钻井效率低的弊端,未来更新需求将逐步增加。钻井船在超深水领域比半潜式更有优势,未来占平台总量的比例将提升,对半潜式平台形成一定的替代。”

  郑武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国际国内市场机会众多,而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相关企业逐步具备了基础设计能力,并能够以总包形式制造先进的超深水钻井船,国际市场地位不断增强。

  他进一步分析,虽然我国海洋工程企业与韩国、新加坡企业相比,在项目管理、制造工艺、关键设备配套等方面仍有差距。但目前韩国、新加坡企业在手订单十分饱满,2013年订单数量接近2007-2008年顶峰水平,产能趋紧,“这有利于后续海洋工程订单转移到中国。”

  另有消息称,国内部分石油企业已获准于“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再建设5000万吨石油产能,此举带动的海洋工程装备总投资将超过2500亿元。中集集团、中国船舶、振华重工等在内的众多企业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全球平台利用率呈上升势头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变数、船市整体相对低迷的双重压力之下,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仍呈上升之势。

  据统计,截至7月29日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为78.7%,略有上升。具体来看,7月全球主要海上钻井设备的利用率(钻井驳船80%、钻井船74.6%、自升式76.2%、半潜式85.1%、钻井辅助船82.1%),与6月份相比,除钻井驳船外均有上升。

  “西北欧自升式船队使用率已连续7个月上升,目前在95%左右。中等水深半潜式船队利用率在连续6个月持平后,本月有所上升。全球对于深水钻井平台的需求依然强劲,船队利用率超过95%。”安信证券张仲杰说。

  记者注意到,6月海洋工程船市场新增订单为8.13万总吨、22艘;分别较5月份的4万总吨、10艘大增一倍多,足见市场的热度。

  对此,郑武分析指出,移动钻井平台的利用率直接反映了当前海洋油气开采的繁荣程度,全球自升式平台的实际利用率自2010年底以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中船集团有关负责人也直言,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掀起海洋工程装备建设的高潮。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工装备市场需求火爆。我国船舶企业也紧跟市场变化,加大了海工装备的开发建造力度,并逐步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国际订单开始增加。

  根据ODS统计,截至2011年4月,**建造完成移动式钻井平台26座,其中有7座的客户是海外客户。

  2011年5月底,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命名交付。该平台投资额为60亿元,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工装备“重器”,可满足在世界各海域作业要求,是目前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上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产品。

  几乎与此同时,从巴西海域传来消息:由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经正式投入油井钻探作业,经过实践检验,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

  “目前中国企业共有31座移动平台在手订单,其中自升式平台14座、半潜式9座、钻井船5条,分别占全球订单总量的21%、33%和10%,另有3座为辅助平台。所有在手订单中,预计只有7-11座的所有者为国内企业,表明中国企业逐步为国际市场所接受。”郑武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7月我国集装箱出口量统计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从海关获悉,2011年7月我国集装箱出口数量为31万只,与上月持平,出口金额10.05亿美元,环比下降5.46%;1至7月累计出口集装箱204万只,同比上升81.4%,出口金额72.87亿美元,同比上升161.0%。
  注:以上集装箱出口数量均含托盘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超2万亿美元 7月出口规模创新高

  海关总署10日发布今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22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5.1%。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贸易顺差762.1亿美元,减少8.7%。
  海关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187.7亿美元,增长21.5%。其中出口1751.3亿美元,增长20.4%,月度出口规模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653.6亿美元,增长31.2%。其中出口5059.5亿美元,增长29.7%,高出同期出口总体增速6.3个百分点;进口5594.1亿美元,增长32.5%,高出同期全国进口增速5.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534.6亿美元,扩大66.5%。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7308.3亿美元,增长16.1%,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6.1%。其中出口4649.7亿美元,增长16.7%;进口2658.6亿美元,增长15%。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1991.1亿美元,扩大19%。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前7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186.1亿美元,增长21.1%。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2454.9亿美元,增长18.5%。此外,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2020.9亿美元,增长25.5%。其中,我对东盟出口950.7亿美元,增长24%;自东盟进口1070.2亿美元,增长27%;对东盟贸易逆差119.5亿美元,扩大57.3%。前7个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912.9亿美元,增长18.3%。其中,我对日本出口809.2亿美元,增长24.2%;自日本进口1103.7亿美元,增长14.3%;对日本贸易逆差294.5亿美元,减少6.2%。
  前7个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134亿美元,增长24%。同期,江苏省、上海市和北京市进出口值分别为3054.2亿、2475.4亿和2166.3亿美元,分别增长19.4%、21.1%和27.8%。此外,浙江省、山东省和福建省进出口值分别为1735.1亿、1310.9亿和750.1亿美元,分别增长22.7%、27.7%和25.5%。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2.2%。从出口方面来看,上半年,广东省出口2971.2亿美元,增长25.9%,高出同期全国总体出口增幅2.5个百分点。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出口1764.7亿、1214亿和1184.6亿美元,分别增长19.9%、21.1%和18%。此外,山东省、福建省和北京市分别出口707.7亿、483.5亿和319.8亿美元,分别增长26.7%、22.1%和2.9%。
  在出口商品中,前7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951.5亿美元,增长18.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6.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436亿美元,增长20.3%;机械设备出口1956.4亿美元,增长15.3%。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步增长,其中服装出口831.2亿美元,增长24.4%;纺织品出口546亿美元,增长27.5%;鞋类出口234.9亿美元,增长20.9%。
  在进口商品中,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9亿吨,增长7.9%,进口均价为每吨162.8美元,上涨39.1%;进口大豆2906万吨,下降5.5%,进口均价为每吨575.9美元,上涨31.1%。此外,进口机电产品4232.8亿美元,增长17.5%;其中进口汽车55万辆,增长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航线止跌回升,航运市场略有回暖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回暖,部分航线运价小幅回升。8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978.85点,与上周基本持平;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019.16点,较上周上涨0.6%。
  欧洲航线,本周货量与上周基本持平,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在90%左右,市场运价无太大变动。地中海航线市场气氛活跃,各口岸货量充沛,多个航班出现爆舱情况,市场运价有所上涨。8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1097.2点,与上周持平,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为1283.77点,较上周上涨3.2%。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地中海航线货量表现良好,未来将不排除继续涨价的可能性。
  北美航线,本周运输需求充裕,美西航线中,出发到美西北部港口的航线表现良好,多个航次出现爆舱,而到达美西南部港口的航线表现则相对疲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在九成左右;美东航线在本周货量也有不俗的表现,多个航次出现爆舱,市场运价保持平稳。8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1567美元/FEU和3081美元/FEU,较上周分别下降1.1%和0.4%。本周四,美股暴跌超4%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可能重陷衰退的恐慌。著名国际分析机构环球透视(IHS)认为,美国经济重陷衰退的可能性为40%。如果美国经济衰退延续,中国出口至美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前景亦将变得较为暗淡。
  澳新航线,本周出口市场表现活跃,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在95%以上。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航次频率增加,导致澳方码头作业效率下降,部分航次出现延误,消耗了部分有效运力,运价较上周略有上升。8月5日,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714美元/TEU,较上周上涨3%。据悉,部分船公司已经落实8月中旬澳新航线开征旺季附加费(PSS)的消息,涨幅约为300美元/TEU。
  传统旺季临近,南美航线货量充沛,舱位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航线运价在货量的支持下出现了普涨,而且船公司涨价态度坚决。8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161美元/TEU,较上周上涨5.4%。
  本周,由于台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约为75%。市场运价基本稳定。8月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784.07点,与上周基本持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巨富背后是巨抠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1-08-10 11:28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当媒体披露苹果的现金及有价证券达762亿美元时,人们不禁感叹苹果富可敌国!不为人知的是苹果巨富背后的巨抠,苹果甚至连一根灯管的用电成本也“不放过”。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 当媒体披露苹果的现金及有价证券达762亿美元时,人们不禁感叹苹果富可敌国!不为人知的是苹果巨富背后的巨抠,苹果甚至连一根灯管的用电成本也“不放过”。

  苹果大量的现金储备,当然要归功于iPad和iPhone的畅销,同时,苹果的成本控制亦功不可没。调研机构iSuppli日前发报告称,iPad的设备硬件零部件成本控制在业界远超其他竞争对手。该机构分析师韦恩·兰姆称,iOS软件和iPad的硬件的结合可以使每台设备的硬件成本降至最低。

  成本低,价格却不便宜,这让业界对苹果的“暴利”产生了疑问。

      OEM与ODM之异:一根灯管电费也要省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代工生产领域,“低成本”与“质量”素来是硬币的两面,但记者通过对伟创力位于广东的一家工厂调查发现,苹果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伟创力的上述工厂专业生产电源,同时为苹果、戴尔以及联想等品牌代工。“与为戴尔、联想ODM(原始设计制造)生产不同,我们为苹果代工生产(OEM),按照他们的设计来做。”该工厂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向记者指出,对于他们工厂而言,两种代工的最大区别在于成本控制。

  “在原料成本这一块,对于ODM品牌,选择什么样的原材料很大程度由我们说了算,我们可以在这一领域努力。但为苹果代工,由于他们自己指定原料供应商,我们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没有运作空间。”该管理人员承认,工厂为了节约成本,有可能为ODM品牌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材料,而苹果这样的做法在品质上有更多保证。

  该管理人员介绍,苹果出于成本等各方面的考虑,也会更换原材料供应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的一份该工厂与苹果的一份新产品导入文件显示,在任何一次更换原材料以及辅料时,都要经过复杂的基本验证测试、设计验证测试、小批量以及大批量验证测试等环节。

  上述管理人员介绍,通过这些测试进入量产之后,苹果一般都会提出降价要求。由于在原材料方面没有运作的空间,于是他们只有在人力和管理等方面节约成本,“比如一条生产线上原本有40个人,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可能会把一条生产线上的人数降低到33人”。

  该工厂专门针对苹果设计的一份成本节约方案显示,其中一条是通过关闭工作桌上的灯管来节约成本。方案称,每个工作桌上原本有两根灯管,关闭一根后,每条生产线每个月可以节约101.46美元。

  不难发现,给苹果代工似乎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但上述管理人员表示,“给苹果代工的部门效益最好,主要是量大。”

  制造成本仅287美元毛利率高达60%

  在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苹果给iPad的硬件配置也不算大方。

  “苹果、摩托罗拉和三星的平板电脑各有长处,有的平台比较好,有的在硬件配置上有优势。”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指出,从硬件配置方面看,苹果的确不占优势,“摩托罗拉的平板配置就比苹果好”。

  摩托罗拉于今年年初推出的Xoom平板产品被外界认为是iPad最有力的竞争者。在硬件配置上,Xoom采用了10.1英寸的显示屏,超过苹果的9.7英寸;同时,系统内存达到1G,而iPad2只有512MB。iSuppli的报告指出,仅此一项,iPad2的材料成本就比Xoom减少将近14美元。

  孙培麟指出,“即便硬件配置相同,由于苹果出货量较大,有议价能力,在很多零部件的上游形成垄断,其他厂商想要获得相同的硬件,成本都要高出苹果。”

  不难发现,iPhone和iPad、Macbook中许多零部件可以通用,除了创造更大的出货量,取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外,管理供应链时也要省力很多。

  易观国际7月底出炉的国内平板电脑销售数据显示,iPad仍以74.3%的份额占据绝对优势,紧随其后的依次是三星、华硕、摩托罗拉、联想,销量份额分别为4.5%、4.2%、2.2%、2.0%。
  从全球来看,各大厂商在今年二季报中的态度值得玩味。苹果大方表示,今年二季度苹果卖出925万台iPad,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3%。相比之下,三星则显得扭扭捏捏,表示今后不再公布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被外界看好的摩托罗拉仅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Xoom的出货量为44万台,却没有公布销售数据。

  实际上,对于iPad在硬件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韦恩·兰姆不以为然,“我不认为使用者能够分辨得出性能上的差别。”在他看来,苹果通过iOS软件平台与硬件相配合,即便硬件条件稍低,也完全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这正是苹果维持成本优势的秘诀之一。

  iSuppli早前的报告指出,32G容量3G版本的iPad2,原料和制造成本仅287.15美元,售价却高达729美元,除开硬件研发、软件开发、专利授权、营销、物流等方面的开销,毛利率高达6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贸数据持续创出新高,集装箱的出口量也不差,但不知道为何船运公司的收益一直还那么低迷?难道是运力过剩?各位朋友有什么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8-11中集集团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纪要]

                                                                                                                                                                                                                                                                                                                       



      今天下午我代表诸多的价值人生网股友参加了中集集团的临时股东会,几乎所有的参会者把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莱佛士上,对莱佛士的质疑也成为会场上最白热化的点。

      王宏主持的股东会,麦伯良没有参加,因为老麦人就在烟台,看来麦伯良近期的确是如王宏一样常驻烟台了,这点在会后与心九还有于玉群的交流中也得到佐证,王宏指出:董事会要求今年麦总更多的把精力倾斜到烟台。

      A.关于莱佛士





      针对中集的管理层是否对莱佛士存在战略上的错判的问题,王宏坦承回答:“目前没有预想的好,发展也不如董事会预期,海工的问题很多,我们正在直面面对”。


      对于莱佛士,王宏谈了下面几点(累计数个股东提问):

      第一,章立人并未离开莱佛士,目前正在协助麦伯良做好管理改善工作,传闻章立人离开是不可信的;

      第二,王兴如先生是代表股东层面来做的董事,不会在莱佛士担任任何职务,但两个股东都会全力指出莱佛士的管理升级;

      第三,麦伯良将会常驻烟台(这个主要看麦总的个人魅力与能力来和章立人磨合);

      第四,莱佛士正在摆脱章立人时代“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之前章立人开创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但也留下很多管理上的问题,近期的裁员等只是整改的一部分,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与经营;

      第五,未来海工的订单将会因为欧美当前的金融危机、油价下跌等负面因素影响而减少,目前的多数订单被韩国和新加坡拿走,中远也拿到一个,但不代表莱佛士没有能力再接大订单,市场部一直在开拓客户,积极的参加展会等;

      第六,董事会对于莱佛士的战略上有部分预计不足,但不存在误判,莱佛士的基础很好,硬件设施一流,具备成为顶尖海工企业的基础;

      第七,海洋、龙口、蓬莱基地都是未来为海工做大模块打基础的,下半年海工订单有不确定性。






      B 关于集装箱

      1.海关数据和公司生产数据本身有时滞,因为很多客户可能没有去堆场提集装箱,但海关是以报关离开港口才计算数据,目前集装箱的数据不错;

      2.往年八九月是传统旺季,但今年有可能反周期,因为一季度传统淡季箱子做的很好,所以不需要过于悲观或者乐观,要看全球经济,王宏本人对美欧经济十分保守。







      另外,坐在我们后面是中集集团20年的老股东,老两口,这个老太太是在中集集团上市之初就已经买入,当我问收益有多少倍的时候,他们只是微微笑,几百倍是有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2011年7月我国集装箱出口量统计及分析
作者: 金枫海客
时间: [ 2011-08-10 23:22 ]

月份
出口数量
(万只)
同比增长
(%)
出口金额
(亿美元)
同比增长
(%)
单价
(美元/只)
同比增长
(%)
1
28
124.7
10.43
311.8
3770
90.02
2
17
142.9
6.51
317.3
3829
71.86
3
31
181.82
11.28
327.27
3639
51.63
第一季度
77
150
28.22
317.5
3665
67.58
4
36
111.76
13.10
245.65
3639
63.26
5
31
82.35
10.93
151.84
3526
38.11
6
31
34.78
10.63
80.47
3429
33.89
第二季度
96
68.42
34.60
146.79
3604
46.50
7
31
24
10.05
40.56
3242
13.36
7月份中国的集装箱出口量还有31万,与上两个月基本持平,有点出乎意料。中集的股价折损近半,本以为行业环境必定恶化,但看来还没有想象中那么惨。
如上个月的总结所说的,下半年集装箱的价格回落和中集的业绩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否应该应为其业绩的波动就彻底否定这个公司的价值呢?根据预增公告,上半年中集的业绩大概在1.05元左右,每股净资产在7.82元左右,而中集B今天收盘价10.25港元,已经接近中集的每股净资产了。作为中国制造业最优秀的代表,作为占据世界集装箱市场份额超过50%的垄断者,难道就不能享受一点溢价吗?不与天士力、贵州茅台等业绩增长前景明确的公司去比了,中集集团A股的价格居然比主导产品面临被淘汰,上半年业绩巨亏,下半年又已预告亏损,几乎看不到翻身希望的汉王科技还要低,有时候真觉得这个股市很搞笑!
当然股价是由预期决定的,类似于中集集团以及号称最被低估的的银行股,现在的市盈率市净率都是浮云而已,如果在未来几年内经济再次探底,那大幅亏损也并非不可能。而天士力之类的股票,如果继续大幅增长三五年,那谁还会说他们现在的价格贵?汉王科技也难说不会来个重大资产重组,乌鸡再度变凤凰!难说呀!
在这个层面上,谁说买股票不是赌博?赌中国的经济会不会硬着陆?银行会不会崩盘?不景气的经济还会再拖累中集多少年?中集海工业务能不能走出亏损陷阱?赌联合卡车能否异军突起?。。。。。。在基本面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在技术面完全走坏的时候,在资金面极度紧张的时候,赌中集会在短时间内扭转颓势,胜算不高!
但有一点是很明确,集装箱以及车辆、能化装备、海工等行业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可见的将来也还没有替代品会出现,绝对不会出现象汉王科技的电纸书一样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行业的寒冬只是又一个削弱和淘汰竞争对手的好时机,而中集就是从一次一次巨大的周期波动中走出来的强者,应付寒冬应该是驾轻就熟了。无论大环境怎么波动,只要中集的竞争优势还在,并且还在竭尽全力地扩大和巩固这种优势,那对企业的前途就没什么好怀疑的。
长远来说,跌近净资产的中集绝对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这对老股民最有价值!#*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船厂、上海外高桥、中集来福士竞标中海油四号半潜钻井平台
12 August 2011 01:30 GMT

Sources said three Chinese yards are likely to be invited to tender for the coveted contract —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Offshore Company (DSIC Offshor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SWS) and CIMC Raffles.

COSL, the country’s top offshore field service provider, has completed pre-qualifications of the three yards, which sources suggest are evenly matched for the contract.

Sources added that another top-tier Chinese yard, Cosco, was not on COSL’s pre-qualification list for the job, despite it being arguably China’s most accomplished rig-builder to date. Cosco is said to have opted out of the contest.

Several weeks ago, Norway’s Grenland Group and CIMC Raffles delivered to COSL the basic design for the newbuild semisub, called COSL 4 or COSL Target. “The bid will come out in late August,” said one official whose yard has fared well in COSL’s pre-qualifications.

He added that the winner is likely to be announced as soon as October.

The newbuild will be designed to operate in water depths down to 1500 metres, with slight modifications compared to its sister-rigs COSL Pioneer, COSL Innovator and COSL Promoter — all built or under construction at CIMC Raffles in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is experience and design familiarity will be an advantage for CIMC Raffles in the up coming tender,

DSIC Offshore has a slight upper hand on a different front, as it agreed three years ago to store — free of charge — a drilling equipment package for COSL.

The kit had been bought from National Oilwell Varco and is now earmarked for the new rig, meaning COSL will save on mobilistion costs if DSIC gets the nod.

SWS, meanwhile, remains confident as it built a similar unit recently for COSL’s parent compan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SWS delivered a 6 billion yuan ($900 million) semisub in late May, capable of drilling in up to 3050 metres of water and to a well depth of 10,000 metres.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冷藏车在沈阳展出受欢迎
作者: 中集冷藏车销售顾问
时间: [ 2011-08-14 13:44 ]

2011年7月19日至21日,一汽解放年度商务会议在沈阳盛大开幕,中集车辆集团作为专用车供应商的杰出代表应邀并携带高端产品在沈阳年会亮相,其中济南冷藏产业基地的7.6米冷藏挂肉车更是在会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款吊挂车系国内冷藏产品中的新星,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和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轻量化、环保化且保温性能优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此款车内衬板选用美国进口的复合材料—FRP,此材料在美国冷链装备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不但强度好,而且质量轻,通过USDA/FSIS认证,无异味,安全可靠。整车具有容易维修、使用方便等特点,采用现场高压发泡的全封闭聚酯板块结构厢体,节省能源且有效增加冷藏/保温机使用年限。冷藏车配置表面滚花带通风槽DUCT地板或T型地板、增强型防磨板等独有的海柜专利技术,底部强度大(通过7.5吨叉车试验),通风效果好。防水壁、高通风量地板等技术,可确保冷机最大制冷能力的发挥,保证内部温度均衡。中集冷藏基地的冷藏车堪称中重型高端专用车的代表。

  7.6/8.6/9.6米冷藏挂肉车的性价比非常高,而且迅速以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国内冷链用户的青睐,订单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最近在国内某大型物流公司的招标活动中,大举中标,更说明了这款车不负众望,冷藏车的尖兵当之无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野家:全程中集冷藏车配送保新鲜
作者: 中集冷藏车销售顾问
时间: [ 2011-08-14 13:52 ]

中国快餐业,应该说是近10年来飞速发展的产物。以餐饮品牌连锁吉野家为例,1992年国内第一家吉野家招牌在北京挂起,直至2000年吉野家在京城的第9家门店才正式开业,而从2001年开始,几乎以一年10家门店的速度在京城速食餐饮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如今,京城已经拥有一百多家吉野家餐厅,几乎在所有的商业中心都可以看到吉野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当快餐遇到IT

  快餐业全面开花的10年正是IT信息化技术向各领域全面发展全面渗透的10年,快餐行业信息化发展在效率提高、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有力促进了以吉野家为首的快餐企业的快速壮大。那么,当餐饮遇到IT,IT是如何帮助快餐企业乘风破浪的呢?让我们一同来关注一下在西方速食连锁中突围并取得成功的吉野家。

  同其它西方速食连锁一样,门店越多挑战就越大。因为只有让顾客在每个吉野家餐厅用餐时享用同样品质同样口味的菜品,才能赢得顾客的持久信任,使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吉野家快餐消费习惯保持下去。实现菜品统一的基础便是食材的统一供应,而以米食等东方菜系作为连锁菜品的吉野家,较之西方汉堡包三明治等快餐,食材更加丰富,要实现将所有的新鲜食材统一配送则更具挑战性。因此,吉野家严格甄选各种食材供应商,每天由各统一食材供应基地将食材配送到各餐厅,以保证全京城吉野家的统一。

  RFID帮助实现新鲜配送

  食材不同于其它产品,对于新鲜的要求是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食材从仓库运出,通过冷藏货车运送至每家餐厅,这一从出库、运输到收货的过程中,每种食材都要保持在适合的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保证各餐厅接收到的食材都是新鲜完好的。

  为了达到全程新鲜的目的,吉野家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如今,吉野家装备了NEC为其量身订做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冷链温度监控系统。这小小的RFID温度标签—它的内部装备有芯片和温度传感器,并且装有超薄的纽扣电池,能够连续使用五年以上。温度传感器每时每刻收集到的温度信息不仅能够实时存储在RFID芯片里面,还能够通过RFID读写天线传送出去,并且可以实现远距离读写(最远距离30米)。

  当食材存放在仓库中时,吉野家可以通过RFID时时观测记录食材保温箱的温度信息。同时,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很好地覆盖了整个全程冷藏车运输系统。运输过程中,保温箱上的RFID温度标签不仅仍然在忠实地记录着食材温度的变化,还会通过安装在每台运输车顶部的GPRS无线传输系统将温度数据实时传送到吉野家总部的管理系统中,这样一来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食材实时的温度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的事情,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司机在出现温度异常的第一时间就能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导致的冷链风险。

  从此,吉野家的物流管理人员只需要坐在总部办公室就可以时时观测食材的温度情况了。

  “按需分配”——统一品质节约成本

  同样基于对于食材新鲜方面的要求,并且为保证各家餐厅的各种食材按需配送,避免食材浪费或供应不足,基本上实现各个餐厅的食材配送“按需分配”,吉野家总部、餐厅以及仓库之间通过NEC的WMS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可以随时观测食材供求,实现无障碍的沟通,实现批次、货位和温度管理的完美结合,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碗味道鲜美的牛肉饭,都蕴含着信息化技术在内,正因如此,快餐业的发展才会如此飞速。我们期待更多的信息化技术产品进入快餐行业,以帮助整个快餐行业的全面信息化,实现更多像吉野家这样的令人信赖的快餐品牌的崛起。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瑞汽车IPO上市无期 神秘股东抛售0.8%股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5日 01:41  第一财经日报

  王丽歌

  上市迟迟未能成行,提前进驻民营车企“大哥”奇瑞汽车的资本开始沉不住气了。

  8月8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公告显示,“某公司”拟转让奇瑞汽车股权3333.6万股,占奇瑞汽车总股本的0.838%,挂牌价格为1.87亿元,合计每股5.6元,并且要求一次性付清。不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工作人员未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某公司”为哪家公司。

  虽然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暂不上市,不过,奇瑞汽车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而且与已经上市的同业吉利汽车(00175.HK)、长城汽车(02333.HK)及比亚迪(01211.HK,002594.SZ)相比,缺少了资本市场的助力,公司未来发展或将受到抑制。

  失望撤离?

  “肯定不会是奇瑞汽车自己挂牌转让股权,因为这对其他投资者不好交代,而且股权融资的成本比较大。”国内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据该人士透露,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消息从5月份就开始传开了,圈内风险投资的相关人士都收到这个消息,当时要价高,没有机构愿意接盘。“奇瑞汽车的盈利能力正在逐年走弱,现在上市比较困难。或许是看到奇瑞汽车上市暂时无望,才有投资机构套现一部分股权。”该人士表示。

  作为自主品牌的老大,奇瑞汽车的发展也受到多方扶持。2009年3月,新一拨投资者入场。记者从奇瑞汽车披露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资说明书》(下称《说明书》)中看到,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渤海产业基金、鼎晖投资等多家PE向奇瑞增资14.4亿元,共计获得奇瑞8667万股股份。

  而据其他媒体报道,也是在2009年,大连市政府和河南开封基础建设投资公司分别以每股13元的价格向奇瑞汽车增资13亿元,短短一年之间,奇瑞募资额超过40亿元。

  截至2010年9月30日,奇瑞汽车主要股东除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及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还包括10余家股权投资公司及PE,持股比例从4.295%到0.425%不等。而此次抛售0.838%股权的则有可能为上述股权投资公司或者PE。

  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股市“暴跌成灾”、奇瑞汽车营业利润跌至-1.94亿元,上市搁浅,而且至今尚未再见重启上市的征兆。

  尹同跃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他的表态无疑一盆冷水泼给了风险投资机构,“一些投资机构就是冲着奇瑞上市去的,现在没有达到投资预期,退出就很正常了。”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利润靠政府补贴

  “因股市不理想”以及“关联交易”等众多理由“暂缓IPO”,但是奇瑞汽车分别于2010年11月和今年1月两次完成共计36亿元的票据融资,以满足其对资金的渴求。

  同时,今年国内汽车业整体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的增速同样缓慢。而今年7月初,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再次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内汽车业进入调整期,而且有专家预测,这轮调整要持续到2013年初。

  从奇瑞汽车近几年来的财务表现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说明书》,近三年来,奇瑞汽车盈利逐年下滑,2007年至2010年1~6月,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1.3亿元、-1.95亿元、-5.57亿元、-6.14亿元。

  与此同时,《说明书》还披露,截至2010年9月末,奇瑞汽车总负债293.2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238.53亿元,占比81.33%,资产负债率为74.92%,与2009年底的72.98%相比,有所上升。

  更重要的是,奇瑞目前的主要产品售价多在10万元以下,面向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获利空间较小,再加上各种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合资自主品牌不断上市挤压自主品牌生存空间,奇瑞汽车的企业业务毛利率正在逐年下降。据奇瑞汽车披露,2007年~2010年上半年,其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6.25%、15.92%、15.73%和10.57%。而据公开报道,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的销量仅为29.26万辆,仅完成2011年80万辆销售目标的36.6%。

  而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车这三年的年营业外收入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这部分主要来自于政府的专项研发补贴款及补助收入。根据安徽省相关部门所发文件,安徽省将原定2003年至2007年每年对奇瑞汽车公司的7000万元投资,改为对公司的研发补贴,并延长至2015年。芜湖市政府按照省市股权同比例增加对公司的研发补贴,每年按8900万元补贴公司,也延长至2015年。此外,芜湖市政府、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863项目每年都给公司一定的补贴。

  2007~2009年,奇瑞汽车分别获得各级政府补助收入2.85亿元、4.70亿元和6.33亿元,其中研发补助分别为1.99亿元、2.82亿元、4.43亿元。同期,公司利润总额分别为14.30亿元、3.14亿元和0.72亿元,而即使依靠补贴带来的营业外收入,奇瑞汽车的净利润率也只有5.25%、2.38%和0.27%。如果扣除这些来自政府的补贴,实际上奇瑞汽车是亏损的,而且是连年巨额亏损。

  此外,税费返还是奇瑞的另一大块资金来源。安徽省、芜湖市均在所得税返还上提供支持。奇瑞披露,2008年和2009年,奇瑞收到的税费返还现金分别为8.98亿元和2.87亿元。

  如果奇瑞汽车在今年内不能实现主营业务的扭亏,依然依靠政府补贴实现正向净利润的话,明年实现IPO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

  “奇瑞汽车还是应该上市。通过上市不仅可以募集资金,最重要的可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和规范,企业发展不会只看数量和规模,也会更加关注盈利。”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一位汽车分析师表示。

  不过,奇瑞的扩张仍在继续。奇瑞原计划2010年完成项目投资39.59亿元,2011年、2012年分别投资43亿元。而目前,除了房地产以及造船业务外,在已经过去的2010年,奇瑞汽车也已跨入叉车、轻卡、商务车、微车、重卡等领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骆家辉:我代表美国价值观

“大家好,欢迎!欢迎!”8月14日,作为美国华裔第三代的骆家辉,其履新后的首场记者会吸引大批中外记者采访。他在致辞中说,作为中国移民的孩子,他代表美国、其出生的土地以及他珍视的美国价值观站在大家面前,感到既谦卑又荣幸,并想像今年 1月刚去世的父亲看到他代表美国出使中国,会是多么骄傲。

他强调,他和家人都直接代表了美国及美国作为自由、平等和机会的希望,他以官方身份服务于美国,将代表美国的那些价值观。他和家人都很兴奋搬到北京,希望在美中人民之间建立新的友谊,扩展两国合作。

有记者问他,来北京赴任时在西雅图机场星巴克( Starbucks)咖啡店被人拍到使用优惠券被拒时,他笑说,因他所持的优惠券是主店的,机场加盟店不承认,只好改用信用卡付款。他称非常感谢记者们能来采访,其间还亲自为记者倒果汁,被指相当亲民。

骆家辉“寒酸”低调抵京 震撼网友

据大陆媒体报导,8月12日晚,骆家辉携妻子和3个孩子终于“亮相”北京首都机场。他背双肩包,穿休闲皮鞋,手机挂在腰带上,手里还拎着一个看起来很沉的鼓鼓的公文包,身后跟随的是小女儿、妻子,以及大女儿和儿子,除了最小的女儿梅德琳以外,每个人都手提肩扛,拿着行李。

《中广网》报导,当晚抵京的DL129次航班为波音767飞机,有两三百个座位,“骆家辉和我们在同一架飞机上?”在T2航站楼国际到达口,记者询问了数十位DL129次航班乘客,对方均表示,12个小时的飞行途中没有特别注意到骆家辉及其家人。“没想到骆家辉会乘坐普通航班来上任”,“看起来跟普通家庭出游没什么两样”,直到下飞机时,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官员接机,大家才恍然大悟。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华人带着家人渡假归来的样子。”有报导如此评论。

App梦工厂董事长唐朝晖12日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称,自己在西雅图机场曾巧遇骆家辉,正好排在他的前面,背着双肩包,带着女儿买咖啡。“搞笑的是,骆大使拿出一个类似优惠券的纸片给店员,店员左看右看,告诉大使此券不收,一点不给面子。骆大使也不生气,微笑地把它收回,随即便拿出了信用卡”。

县委书记pk荷兰女王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曾提及两件让他难忘的事。有一次准备乘飞机出差,在某地机场候机厅里,看到一位县委书记出国考察,居然有三四十位下属前去送行,场面十分隆重。而在意大利一个小镇上参加一个国际性会议时,龙永图曾遇到一个独自进门的老太太,没有随从也没有欢迎仪式,就像一个邻居大妈一样,只是礼貌地对他点点头,便很自然地坐在旁边。会后,龙永图向会议的组织者打听得知,这位老太太竟然是荷兰女王。

有评论称:“在没有制约的威权制度下,任何一个阿鸡阿狗般的官员都可以在他那“一亩三分地”上成为土皇上,而在有效制度监督下的女王,与平民百姓也没什么两样。这便是中国先进的特色制度与西方腐朽制度的本质区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海工市场综述

7月海工订单活跃度有所下降
  7月份以来,受债务危机等国际因素的影响,油价出现一定幅度波动,纽约轻质原油价格一度跌破80美元/ 桶,目前仍维持在85美元左右,还是远超60~70美元/桶的深海开发成本区,我们预计世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仍将保持活跃状态。从订单来看,7月份世界海工订单活跃度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按照不完全统计,7月份世界共承接海工订单包括1座自升式平台、2座半潜式平台、2+2艘超深水钻井船、1 座天然气生产平台、1艘改装FPSO;平台守护船、三用工作船、半潜船等海工辅助船8艘。7月份的订单结构中,半潜式钻井平台、超深水钻井船、FPSO等深海装备仍然占大多数,符合我们“由浅入深”的判断。
  韩国、新加坡仍是新订单的中坚,我国有所突破
  从行业竞争来看,7月份的海工订单仍主要落在韩国、新加坡主要海工制造企业囊中。其中,大宇海洋、三星重工分别获得2座半潜式平台、2+2艘钻井船订单,吉宝获得1 座自升式平台、胜科海事获得1座天然气生产平台订单;日本三井获得1艘FPSO改装订单,意大利Pinky船厂获得3艘OSV订单,澳大利亚Austal 公司获得3艘近海支持船订单,中集来福士获得2艘半潜船订单。
  中船获海工大单
  近日,外高桥造船和 Prospector Offshore Drilling S.A.公司签订了2+3座高技术恶劣环境下的F&G 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单价2.09亿美元,包括项目管理、委托成本、钻井、装卸工具以及备用零件,预计交付时间分别为201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同时,广州中船远航船坞与SBM公司荷兰分公司签订了Tupi4项目(将1艘VLCC改装为FPSO)合同。我们认为,在注重历史业绩的海工领域,外高桥造船成功交付的“海洋石油981”为将来新海工大单的承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卡前七月表现惨淡
张嫣
向记者提问
分享
2011-08-16 08:05
订阅
大 中 小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张嫣 数据显示,7月份,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和重型货车)销量约为4.79万辆,比去年同期下跌31.8%。

其中,第一梯队——东风、一汽与重汽分别销售10000辆、8600辆和7500辆;第二梯队——欧曼与陕汽分别销售5600辆和5300辆;第三梯队——江淮、北奔与红岩分别销售重卡4000辆(格尔发2232辆)、1900辆和1240辆。

由于5、6、7三个月销量连续“拖后腿”,重卡市场自5月份以来的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扩大。2011年1-7月,重卡市场总销量约为59.13万辆,同比下降9.6%,比1-6月的同比降幅(-7.0%)又扩大了2.6个百分点。

今年1至7月份,由于基数大,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第一梯队,受牵引车市场大幅下滑所累,一汽解放下降超过35%,位居跌幅榜第一;中国重汽以19.7%的跌幅排第二;东风因产品结构相对均衡,且天龙重卡逆势增长,因而前7个月销量同比降幅最小为2.9%。

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表现则明显好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中,福田欧曼保持了7.2%的正增长,陕汽则下降了1.6%。第三梯队中,江淮的增幅最大,同比去年实现了89.3%的增幅;北奔累计销量同比持平;红岩则有9.3%的正增长。

重卡市场中,第一、二、三梯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2%,由此来看,今年重卡市场的整体形势呈下滑趋势,远比年初市场的预估相差很多。

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公路货运总量持续攀升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动,2010年,重卡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并且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59.93%,增幅高于同期42.22个百分点。但是,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各重卡企业的销量增幅远不如上半年,已经开始显露出销量增幅放缓的迹象。

虽然在2011年年初,包括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在内的多家主流重卡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达了对2011年重卡市场增幅将会放缓的预期,但2011年前7个月如此惨淡的成绩,还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

在年初,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接受曾表示:“尽管2011年重卡市场的增幅预计会有所放缓,但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大、市场潜力大、市场结构机会多仍是不争的事实。”并称,“2011年中国重汽的发展目标是确保产销重型汽车超过23万辆,增速在18%左右。”但现在看来,这一估计似乎过于乐观。

以重卡为首的商用车市场历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巨大,在下半年,若国家对商用车领域没有新的刺激政策,各大车企于年初的预定目标怕是很难完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6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士基Steen Karstensen一行访问烟台中集来福士
2011-08-15
   

  2011年8月11日,马士基集团首席采购官Steen Karstensen、马士基石油工程项目副总裁Per Bagge Angelo、马士基集团高级总监Michael Skyum、马士基集团采购总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剑一行4人来访烟台中集来福士。中集来福士董事局主席兼CEO麦伯良、总裁于亚等领导接待了来访客人。

  Steen Karstensen一行首先参观了中集来福士展厅、泰山大吊、深水码头等,听取了在建项目基本情况。随后双方进行了会谈,就进一步开拓新的业务、寻求合作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马士基集团公司是中集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业务涉及全球航运、物流、石油等多个领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评级 耳光响亮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32期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15日 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
在近年飞速发展急剧膨胀的城投债市场,评级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闹剧连连
财新《新世纪》 记者 张宇哲 杨娜


  三大国际评级公司之一的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冲击波未了,近期中国一家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也引发了市场关注,不同点在于,后者在市场看来,完全是一场闹剧。

  8月8日,铁道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0亿元90天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文件显示,获得评级公司给予的本次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为AAA,这意味着评级公司认为铁道部“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具有最大保障”。评级高于该公司给予中国的国家信用评级AA+,与其给予青岛城投集团的AAA评级相同,后者的17亿元城投债申请自今年4月后就被压在发改委尚未批复。此前,这家评级公司还于8月4日宣布将对美国的主权评级下调至A。

  这引起市场一阵哗然,毕竟对单个公司主体评级高于对所在国的主权评级,在国外成熟市场罕见。而中国地方政府城投债的评级竟然高于美国政府?

  给出这样评级结果的机构,是在市场上活跃多年,目前在城投债评级市场份额高达三成的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

  自8月初债市资金放松带动债市回暖,短期品种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调7-13个基点。与此鲜明对比的是,铁道部此次发行的超短融资券最终中标利率落在投标区间的最高上限5.55%,明显高于3个月期限的普通AAA评级券。在成熟市场,债券的定价会和评级结果直接挂钩,评级结果越高,发行利率越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新世纪》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称,“铁道部如此之高的债务负担及如此严重的腐败问题,信用评级居然还高于主权债,不由得令人严重质疑大公的公信力与专业水准。”

  “市场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位债市交易员称,“但却无人为此感到羞耻。这就是现在的债券市场。”

恶性竞争

  今年7月以来,城投债、信用债轮番跳水。

  “由于遭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多种信用债收益率水平已居历史高点。”一位业内资深专家称。而在近年飞速发展急剧膨胀的城投债市场,评级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上演了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活话剧。

  目前,中国具有债券评估从业资格的机构只有五家,包括三家合资机构、两家内资机构,即中诚信、联合资信、新世纪、大公、鹏元。

  其中中诚信和联合资信分别于2006年、2008年以子公司和国际评级公司穆迪、惠誉完成合资,外资占49%股份;新世纪于2009年与标准普尔签署技术服务协议;大公则在2002年结束了和穆迪长达三年的合作,近年来致力于打“民族牌”。

  两家内资机构中,大公为中资民营机构,鹏元则为带有官方背景的中资评级机构。目前鹏元的股东有两家,即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和深圳市诚本信用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者为央行下属的事业单位,后者为鹏元员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处于控股地位。

  近年来,中资背景的大公和鹏元机构势头凶猛,而两家合资机构中诚信、联合资信则被认为相对谨慎。大公和新世纪约占40%的市场份额,鹏元由于尚未获得央行批准,不能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评级业务,主要参与的是企业债市场的城投债评级业务。

  “原来大公在城投债的市场份额最高,占比是42%左右,现在降到30%;鹏元在城投债的市场份额,三年多从零发展到将近20%。”大公一位分析师称。此外新世纪的市场份额约在20%,中诚信和联合资信则均为15%。

  “鹏元的强项就是敢给级别,其评级理念定位基本是以比同行高一个级别作为参照。所以,鹏元级别上调现象反而不严重,因为没有上调空间了。”大公、中诚信等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级公司人士称。

   除了级别上调现象严重,评级行业等级迁移总体稳定性差、评级标准前后不一致、评级随意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大公把005苏园债的主体评级从AA+上升到AAA,但是行政级别高于苏州的直辖市重庆,其发行的09渝地产债,大公给出的跟踪评级却是AA,实际上这两笔债同为当地的土地储备主要平台,评级相差之大显示其评级标准的不一致。究其原因,原来09渝地产债由中诚信评级,中诚信给出的主体评级是AA+。“大公故意调低跟踪评级,因为不是它的客户了。”中诚信人士称。

  “整个行业都没有一致性,没办法说哪一个评级公司评的就准确。”大公前述人士辩述。

不断调高

  债券信用评级发生普遍向上迁移的现象,出现在2009年至2010年。2009年,受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4万亿”投资拉动,城投债发行规模和期数均迅速增长,居于企业债各品种首位。公开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出现了22个行业信用等级上调,城投类排在第一位,为43次。

  相较于2008年地市级城投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为A+,2010年很多地市级城投债已经上升到AA级。而到了2011年,这种评级抬高的现象在近期的债市危机中反而达到极致。一些地市级城投债已经被抬高到了AA+的信用等级,如鹏元于今年5月所评级的绵阳投控、大公今年6月底所评级的盐城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据Wind统计,从6月至今两个月间,共有49家企业债信用评级向上迁移,其中城投债被调高级别的达35家,占约70%以上。其中大公的信用评级调高的现象最为集中,调高评级的企业债20家,其中16家为城投债;其次为新世纪,评级调高的企业债有11家,其中6家为城投债。

  “如此密集的调整信用评级前所未有。大公的评级思路发生了什么变化?”业内人士质疑。

  “我们本来在城投债的市场占比就大,而且到期了该调了,其他公司也都上调了很多。”一位大公人士对此回应。

  “从2008年底金融危机之后到现在,中国经济仍处在较弱的周期中,但是很多企业的原有评级不断被调高,很少调低,这种情况非常不正常。”招行投行部副总经理郑新盈强调。

  这些评级报告给出的理由一般均为,“该市良好的地区经济基础和较强的财政实力、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等有力因素。”

  “很多地方的全年财政收入明显不足以还息,这种情况下信用评级还这么高?”一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人士质疑。按照银行的内部评级,信用评级A-已属较好,但是目前评级公司给出的信用评级最差的也是A+。

体制倒逼?

  “单纯的评级结果虚高,可能会对这个行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当投资人都不认可你的评级结果时,结果就会变得很尴尬。”郑新盈表示。

  中金于5月24日发布的一份债券评级研究周报称,伴随着外部评级的频繁上调,与中金评分对比,目前AA级已基本沦为投机级,AA+级已属于较差的投资级,甚至AAA级目前有近20%都是从AA+级上调而来,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个券信用资质的差异分析。

  前述资深业内专家称,监管部门的“行政指导”客观上推波助澜。在城投债自2009年连续两年进入井喷期后,由于担心其发行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信用状况却在不断下降,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风险,发改委曾与2009年下半年窗口指导,要求企业发债主体信用评级不低于AA-、债项评级不低于AA+;交易商协会也将中期票据的发行评级要求从不低于AA级,调高到不低于AA+;保险机构则要求保险机构只能投资信用评级不低于AA级的债券,还须有担保。

  “体制倒逼的情况下,我们也很无奈,是不得不调。”一位评级公司人士说。尽管监管部门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但评级机构出于维系市场份额、维护与地方政府部门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会放大信用评级中政府担保的作用,出具令市场错愕的评级结果。

  “监管部门不应对评级有行政要求,应允许评级机构客观判断,让投资人独立判断投资决策,监管部门的职责是完善监督约束制度和强化执行力,最终应由市场规则发挥作用。”多位市场人士强调。

  本刊记者符燕艳对此文亦有贡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8-1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称已选定伯克希尔CEO继任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 15:3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8月16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股神”巴菲特昨日在接受美国PBS电台“查理-罗斯访谈"(Charlie Rose)节目采访时表示,他已选定今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继任者。

  巴菲特解释称:“我有数位接班人选,但只有一人通过了董事会的一致认可。”但巴菲特未透露继任者的姓名,他只表示:“如果我今晚去世,明早董事会将会在不到1小时内正式宣布我的继任者。”

  在这次长时间的采访中,巴菲特公开表示,100%不认同标普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主权评级的决定。对于美联储维持接近零利率直至2013年中旬的决定,巴菲特认为,“美联储这么做事实上是认为美国经济直到2013年中也不会有所好转,我认为他们的判断有可能是错误的。”他估计美国经济有望在此之前就开始复苏。

  此前,媒体报道曾提及了巴菲特的多名接班人选。今年10月,巴菲特提名小型对冲基金经理托德-康布斯(Todd Combs)接替其在伯克希尔公司首席投资财务官的职务。他也因此被视为最有望接替巴菲特的人选。但当时巴菲特补充称,一旦找到一位合适的人选,他可能会改变主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5:05 , Processed in 0.06160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