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报摘要分红是10派1;
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公告10派1.5

到底是哪个啊?
中集这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做的太差了,年报摘要10派1派了26亿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1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外运航运H那个数字也是错的,初始投资21,802,547--期末账面价值5,198,285=投资损益-16,604,262
而不是年报中的-12,209,989
负债表来看,中集减少应收账款(逼债),减轻债务(逼债还自己债务),采用收缩战略(逼回来的债未用于在投资),降低企业负债率,健康负债表。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跌价的损失,损失加上买股票),还债务,小量增加了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说明开始逐步转入主业,减小金融资产给业绩带来的波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报中关于莱福士的部分.

于 2008 年 11 月 13 日,中集集团通过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Sharp Vision Holdings Limited 以支付现金 444,543,125 挪威克朗 (折合66,561,326 美元)  作为收购成本购买了 Yantai Raffles Shipyard Limited (以下简称  “莱佛士” ) 10.00% 的权益。另外,于 2008年11 月 28 日、12月19 日及 12 月 30 日,本公司通过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香港中集在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支付现金合计186,831,510 挪威克朗 (折合 26,726,789 美元) 作为收购成本购买了莱佛士公开发行的股份合计约 7.86%  的权益。截至 2008 年 12月 31 日,本集团持有莱佛士约 17.86%  的权益。本集团取得莱佛士 17.86%  权益可辨认净资产在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合计约54,106,000 美元 (人民币 369,316,736 元)  , 其低于合并成本的差额39,182,115美元 (人民币 267,945,268 元)  确认为商誉, 并被包括在本集团对莱佛士的长期股权投资中。由于本集团仅于2008 年末购买了莱佛士的权益,于购买日至资产负债表日,莱佛士的业务并未发生重大负面变化,本集团认为与莱佛士相关的商誉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本集团认为本集团虽然只持有莱佛士17.86%  的股权, 但由于本集团的总裁麦伯良先生已于2008年11月3日被任命为莱佛士的董事会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本集团已拥有了对莱佛士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参与决策的权力,能够对莱佛士施加重大影响。自2008年11月 3日起,莱佛士成为本集团的联营公司。  
莱佛士是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企业,总部设于新加坡,生产建造基地位于中国山东烟台。 莱佛士于 2006 年5 月在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 (OTC)  流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73,500,000  股。莱佛士是国际领先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建造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潜式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莱佛士主要从事移动式钻井平台及其配套船舶,包括半潜式、自
升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他船舶建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部分

      2008年                         2007 年   
  金额      等值人民币            金额       等值人民币
美元千元     千元               美元千元      千元
  181,694    1,239,956           568,664     4,153,636


有关存货部分: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额     本年减少额     折算影响数     年末余额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人民币千元
原材料 4,463,395     44,860,412     (44,399,680)    ( 211,775)     4,712,352
产成品 1,093,839     21,171,355     (21,456,837)     (42,526)      765,831
在产品 1,252,565     36,433,346     (36,461,881)     (52,047)     1,171,983
委托加工材料 277,591  3,688,695       (3,553,741)     (12,408)       400,137
备品备件 51,263       223,403         (224,045)        (2,490)       48,131
低值易耗品 22,575    137,396          (143,012)       (915)          16,044
在途材料  14,254      80,218           (16,782)       (907)          76,783
库存商品 590,983     18,652,917      (18,121,627)     (10,416)      1,111,857
已完工开发产品 -     168,255          (92,224)         -               76,031
房地产在建开发产品 - 330,125         (168,255)          -             161,870
   
小计 7,766,465     125,746,122     (124,638,084)     (333,484)       8,541,019

减:  存货跌价准备 51,084 698,881    (31,782)        (10,542)            707,641  
   
合计 7,715,381     125,047,241     (124,606,302)     (322,942)         7,833,37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经济环境和政策
展望 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冲击尚难言结束。权威机构预测 2009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0.6%,中国经济增长也将放缓至 6.7%。
中国经济在面对外部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压力的同时,也将面临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从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产业升级的推进,未来外贸出口及货物吞吐量增长可能将放缓并进入稳定期。虽然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大,但内需的提振也有一个过程。中国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经营风险加大。
2009 年,本集团面临的形势总体非常严峻、复杂,也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但危机中仍存在机会。为应对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致行动,中国政府也明确了扩大刺激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保证增长的经济政策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十大行业振兴规划等。而这些政策蕴含着企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较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若能取得明显成效,未来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这是中国制造业和本集团主要业务发展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从趋势上来看,经贸全球化格局将造就经济增长周期,制造业分工转移趋势将支撑国际贸易长期需求,本公司坚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会就此逆转。
2、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展望
(1)受全球贸易和中国出口下滑、大量空箱开始回流的影响,集装箱总体需求大幅下降。
克拉克森(Clarkson)预测 2009 年集装箱贸易量增长将放慢到 3.1%,而集装箱运力的增长却将达到 13.1%。德鲁里(DREWRY)预测 2009 年全球集装箱运量增长率降低到 2.8%。因此 2009 年干货箱业务受到的冲击最大,预计全球需求有可能低于 100万标准箱,未来 2—3 年内,每年需求不会超过 200 万标准箱。 预计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市场上半年订单仍将保持相对较好状况,但下半年需求也存在下降机会。
(2)道路运输车辆国际需求低迷,但国内市场需求在下滑中仍存在机会。
2009年,物流类半挂车作为海外市场的主要出口品种,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美国、欧洲等主流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增长。另一方面,在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增长后,这一细分市场相对饱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减速,2009年上半年国内物流、能源化工、基建及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到抑制。目前国内相关物流服务商和物流设备供应商普遍规模偏小、集中度低、设备落后,行业面临整合,产品亟需升级换代。我国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车总量的4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专用车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集团已具备诸多竞争优势,将有能力在这一细分市场把握更多机会。
国内与道路运输车辆相关的政策的不断出台,仍有利于我国专用车的健康发展。
预计2009年中国成品油税费新政策实施后,受到燃油经济性、降低运输成本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将会加快向重型车、多轴半挂车运输、厢式车等车型转移;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促进车辆节油技术推广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专用车的发展。养路费的取消、国家计重收费制度的进一步普及推广,会有效抑制公路运输的超限超载行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布《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准入管理规则在投资、研发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预计准入管理规则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行业优胜劣汰,提高行业集中度。
随着国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刺激内需政策的实施,自卸车、泵车、粉罐车、散装水泥车和搅拌车等工程类专用车的需求将有支撑。由于行业标准的出台及行规的完善、食品等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预期冷藏车需求将上升。预计2009年国内专用车市场需求将出现15%左右的下滑。
(3)能源化工食品装备业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并不乐观。
2009年,石油价格走低给天然气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在全球传统能源日益短缺,长期价格趋势高企,中国政府推行“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政策的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LNG)占整体能源耗用的比例必将不断提高。天然气广阔的市场前景依然看好。中国也在积极加快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大型石化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 沿海大中型LNG接收站投资正在进入高峰期。 另一方面, 受益于经济的发展,产业及消费的升级,从长期趋势看,化工及危险品的储存、运输装备,以及啤酒、果汁等液体食品行业储存、运输、生产装备需求将保持增长。未来5年,全球市场预计将以5%的年增长率增长,亚洲市场将以8-10%的年增长率增长,并将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本集团的上述业务的主要产品已经覆盖罐式储运设备的大部分细分行业,包括单瓶、移动罐(罐车、罐式集装箱)、固定储罐等。
本集团将在上述细分市场的增长中获得机会。本集团在能源化工食品装备领域已具备相关设计、建造技术能力,拥有丰富的产品制造经验优势和长期积累下来的客户和社会资源,本集团将努力抓住能源化工食品工业发展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中长期扶持和投资重点项目,突破性发展一些特殊和特许制造领域。
预计2009年本集团的能源化工食品装备业务有望与上年持平或有小幅下降。其中罐式集装箱、食品罐式装备需求将可能有所下降,与LNG、CNG、LPG等能源相关的业务将会良好保持增长。
(4)空港设备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
2009年,随着国家扩大财政开支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四万亿基建投资计划的启动,国内民用机场建设和投资面临大好环境,国内机场登机桥、货库将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市场仍然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 预计2009年空港设备业务销售收入有望增长10%以上。
(5)其他业务如海洋工程业务、服务类业务也存在很多潜在发展机会。
2009年出台的中国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振兴规划提出,将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
目前,虽然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衰退而暂时回落,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并未退潮,这将推动未来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逐步上升。有关数据显示,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2007年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海上平台设备市场容量超过5,000亿人民币,预计这一市场未来两年将保持10%以上增长。
全球铁路货车的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需求份额较大,而中国也确定了国家铁路网的中长期建设规划,相关铁路装备需求的增长潜力很大。
3、业务发展的总体经营目标和措施
2009年是严峻的一年,对本集团的考验也将是史无前例的。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环境及经营压力,本公司将坚持内涵优化,通过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运用新的商业规则和模式,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现有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业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组织体系优化,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切实提升组织能力;要坚定信心,要变挑战为机遇,创造美好的未来。
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变化和趋势,跟踪行业及上下游市场的变化和趋势;积极准备应对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各种风险预案,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节奏和经营策略;加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建立集团内部的重大事项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密切监控应收账款,降低存货,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压缩开支,稳定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链安全。本公司将本着谨慎稳健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实施风险动态管理,努力减少和化解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充分研究和利用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推出的政策资源。
4、资本支出和融资计划
根据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本集团应对经济危机、业务发展的需要,预计 2009 年资本性支出将有显著下降,约为25 亿元,其中集装箱 2.2亿元,车辆5.6亿元,能源化工装备 3.8亿元,物流装备和服务1.4 亿元,其他 12 亿元。(南宫仇怀疑这是为公开市场再次买入莱福士准备的钱)相应的融资安排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借款。
5、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因素
展望 2009 年,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本集团集装箱业务与全球航运及外贸出口密切相关,将继续受到负面影响,相关业务的需求面临下降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大,外币及金融衍生工具管理难度加大,由于本集团很大部分业务已经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加大。
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产业转移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将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持续深远影响;2009 年,中国密集出台了十大产业的行业振兴规划并将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进程将持续,同时国家也调整了出口型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出口退税率水平。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否取得明显效果,尚有待观察。
本集团主营业务与全球经济贸易、航运、中国制造业及外贸出口密切相关,上述宏观经济因素可能加大本集团部分业务在市场销售、投资、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影响业务收入、盈利增长水平和运营效率。
预计2009年全球金融及资本信贷市场将继续波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去杠杆化”仍未停止,对本集团的外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构成严峻挑战。2009年,预计在国内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本集团外部金融环境流动性充裕,贷款利率处于低位,有利于降低本集团的财务费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2008年底公司员工情况
(一)数量
截止 2008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员工人数为 47,050 人。
(二)构成
岗位构成  教育程度   
管理  技术  生产工人 博士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其他
人数(人)  7,824 2,238 36,988 18 312 3,126 3,110 40,484
比例(%)  16.63 4.76 78.61 0.04 0.66 6.65 6.61 86.04

公司没有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

二、2007年底公司员工情况
(一)数量
2007 年末,本集团员工人数为 53,578 人。
(二)构成
岗位构成  职称构成   
管理  技术  生产工人  工程技术  专业
人数(人)  7,898 2,129 43,551 1,733  1,001
比例(%)  14.74 3.97 81.29 3.23  1.87
公司没有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

----------------------
裁了6000多人,近十分之一,经济不景气时一个人就是一张嘴,虽然同情那些员工,但我认为巴菲特当时裁掉纺织厂工人也并没有因为同情而改变.

[ 本帖最后由 ministrong 于 2009-3-31 07:5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3-3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年报有几点:
1、薪酬。对比2007年和2008年,业绩大幅度下降后,高管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2007年时
麦伯良 董事、总裁 710.53
冯万广 职工监事 100.30
赵庆生 副总裁 203.60
李锐庭 副总裁 92.04
吴发沛 副总裁 131.84
李胤辉 副总裁 108.20
刘学斌 副总裁 107.35
金建隆 财务总经理 98.20
于玉群 董事会秘书 67.84
合计 1,619.90

2008年时
麦伯良 684.64
冯万广 98.21
赵庆生 217.89
李锐庭  95.48
吴发沛  130.92
李胤辉 123.46
刘学斌 120.50
金建隆  97.44
于玉群  96.30
合计 — — — — 1700.84 —

2.集装箱销售
2008 年全球集装箱需求也明显下滑,全年集装箱产出量约为300 万TEU,
较上年下降29%,其中干货集装箱产出量约为251 万TEU,同比下降31%。
本集团2008 年标准干货箱业务全年销量为131.29 万TEU,较上年下降29.64%。
标准冷藏箱业务全年销售13.31 万TEU,较上年下降5.27%。
2008 年特种箱完成销量10.27 万TEU,较上年增长12.24%;托盘箱完成销量69.19 万台,较上年下降10.26%。
这样看来还是跑过了市场,不知道是否中远的支持。

3.车辆业务,竞争激烈,而且都是恐龙级别的
2008 年全球经济减速,国内流动性收缩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中国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后,底盘供应紧张;近两年中国重卡企业涉足专用车行业现象
增多、新增投资和产能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受上述不利因素影响,2008 年我国
专用车全年产销量约在58 万辆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普通半挂车、厢式车、
自卸车等品种受影响比较大,而附加值高的特种作业车产品受影响不大。同时市场需
求起伏较大,呈现上半年需求旺盛,下半年明显转淡的特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3-3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歪的棒子 于 2009-3-30 22:48 发表
年报摘要分红是10派1;
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公告10派1.5

到底是哪个啊?
中集这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做的太差了,年报摘要10派1派了26亿多.

我怎么看到的都是10派1.5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什么猫猫狗狗都出来写股评了

中集集团净利润下降55%2009年03月31日 06:33深圳商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1条
【本报讯】中集集团[8.18 -1.92%]今日公布2008年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中集集团营业收入473.273亿元,同比下降2.94%;利润总额19.27亿元;同比下降4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7亿元,同比下降55.55%;每股收益0.53元,同比下降55.46%;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10.48%,同比下降9.41个百分点。公司2008年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金1.0元(含税)。

中集集团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4%,主要原因是2008年第四季度干货集装箱停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降55.55%,主要原因是干货集装箱停产、计提了约为6.99亿人民币的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所致。

年报显示,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仅有一家基金公司,诺安股票[0.82 -0.51%]基金持有2018.8996万股,较去年三季度增持了298.9万股。2008年3季报股东数据显示,前十大无限售股东中,有8家基金公司和1家社保,分别是融通深证100指数[3061.32 0.00%]基金、嘉实沪深100指数基金、易方达深证100指数基金、全国社保006组合、博时裕富基金、大成精选基金、博时平衡配置[1.10 -0.82%]基金,持股数量从864.8万股至229.8万股不等,到2008年末,9家基金等机构有8家退出了10大股东行列。

中集集团高管薪酬数据显示,总裁麦伯良税前年薪为684.64万元,副总裁赵庆生、吴发沛、李胤辉、刘学斌、李锐庭年薪分别为217.89万元、130.92万元、123.46万元、120.50万元、95.48万元;董秘于玉群年薪为96.30万元;财务总经理金建隆97.44万元;秦荣生等3名独立董事年薪均为12万元。

中集集团表示,2009年是严峻的一年,对公司的考验也将是史无前例的。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环境及经营压力,公司将坚持内涵优化,通过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运用新的商业规则和模式,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现有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业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变化和趋势,跟踪行业及上下游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节奏和经营策略努力减少和化解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钟国斌)




这个记者也敢写股评,连年报都没看清楚了,
“到2008年末,9家基金等机构有8家退出了10大股东行列”
一个是A股的前10大, 一个是全部流通股的前10大,有可比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ministrong 于 2009-3-31 07:23 发表



这个太牛了, 公开市场同时出手,牛, 另外 香港那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集装箱前景如何啊

"全球铁路货车的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需求份额较大,而中国也确定了国家铁路网的中长期建设规划,相关铁路装备需求的增长潜力很大。 "


中集在中铁联集中有10%股份。这一段应该说的是这块业务,不知未来能给中集带来多少盈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将大幅削减资本性支出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3月31日 08:42  共有 0 条点评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单页阅读

字号:
2008年净利润下降逾五成,集装箱业务形势严峻

  【《财经网》深圳专稿/记者 符燕艳】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巨头仍将继续收缩“过冬”。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39、深圳交易所B股代码:200039,下称中集集团)在2008年净利润下降逾五成之下宣布,将大幅度削减2009年资本性支出,预计支出25亿元,不足上年度预计支出的五成。
相关新闻:

    * 中集集团获国开行融资额度65亿元
    * 中集集团终止股权激励计划
    * 中集集团完成收购德国一气体工程公司
    * 中集集团上半年净利降22.47%

  3月30日晚间,中集集团在2008年年报中称,集团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473.27亿元,同比下降2.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7亿元,同比下降55.5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下降55.46%。

  其中,其集装箱业务销售收入290.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54%,也是中集集团几大收入来源中唯一下降的业务。而道路运输车辆制造业务,销售收入100.50亿元,同比略有增长。能源、化工、食品装备及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为77.71亿元,同比增长71.30%。

  中集集团表示,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作为与全球航运及外贸出口密切相关的集装箱行业,将继续受到负面影响,需求面临下降或具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资本性支出将有显著下降。其中,安排用于集装箱业务的支出仅2.2 亿元。

  经济下滑以及大量空箱开始回流,是其预计2009年集装箱需求下降的主要因素。据船舶经纪克拉克森公司(Clarkson)预测,2009年集装箱运力的增长将达到13.1%,但集装箱贸易量增长将放慢到3.1%。而伦敦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更将全球集装箱运量增长率降低到 2.8%。

  同时,中集集团自身的库存也高居不下。据其年报,至2008年年底,中集集团的存货金额高达78.33亿元。同时,伴随钢材价格下跌、出口市场持续低迷,中集集团预计集装箱价格将有所下降,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99亿元。

  招商证券此前也分析指出,随着1月美国零售、批发及生产商的库存规模均出现下降,中国出口在3月或以后可能出现环比反弹,但港口集装箱业务的真正回暖仍待时日。

  事实上,在本轮经济下滑中,中集集团自去年10月起,便提前迎来行业淡季,其干货集装箱生产线停产已近半年。中集集团证券代表王心九此前曾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情况还是不好,何时复产尚不确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原帖由 dgz0101 于 2009-3-31 09:26 发表
中集集团净利润下降55%2009年03月31日 06:33深圳商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1条
【本报讯】中集集团[8.18 -1.92%]今日公布2008年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中集集团营业收入473.273亿元,同比下降2 ...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诺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从三季报的17,200,416增仓300万股外至20,188,996外,别的基金三季报都是持仓低于1100万股,从年报根本看不出来增仓还是减仓.

特意看了一下三季报A股流通股第三三名融通深证100的十大持仓股,第10名
10000069华侨城A12.99-0.61%13299.2542261625.82572.07
市值为1.3亿,既使中集A股增仓300万股,也看不出来,其他的基金由于本来持仓就较少,更看不出来增减仓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司2002年介入道路运输车辆领域,并透过收购兼并在国内外迅速布点,产业基地布局初具规模,现已拥有中集深圳专用车、扬州中集通华、驻马店中集华骏、中集山东、中集青岛专用车、张家港中集圣达因、新会复合材料、中集美国VANGUARD等8个生产基地,在甘肃白银和辽宁营口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开始启动,西南基地的调研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设立了4S店。目前,车辆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2.48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3.72%。
    2005年公司车辆销量和收入分别增长了39.89%和84.06%,但由于地方政府放松超载超限的管理,国内市场重型汽车和半挂车车头的需求面临一定下降。公司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其中山东中集亏损2000多万元。而当前,国内重型车辆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2%,我们预计全年有望增长20%左右。按照以往的经验,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型卡车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考虑公司现有生产产能和市场成长,预计公司车辆收入增长超过50%。
    国际市场专用车辆静态容量为3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集装箱市场容量的3.5-4倍;同时,产品种类繁多,共有7000多种。中集集团已打入主流产品市场,种类已包括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平栏板半挂车、厢式半挂车)、罐式车辆(粉罐车、液罐车、混凝土搅拌车、压力罐车、低温罐车、罐式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车(普通厢式、冷藏保温车)、特种车(如轿运车、应急通讯车等)等五大类。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启动“产品核心”战略,即以各分公司优势产品为核心,整合集团公司资源:由于车辆产品的多品种和分散性,一般而言,装备生产线效率相对较低,中集集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将工艺相近的产品集中在优势企业,并发挥集团采购与销售的作用,提升车辆生产效率。2004年公司车辆毛利率11.05%,2005年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毛利率仍达到14.23%,2006年公司将进一步整合集团内资源,规模效益进一步体现,毛利率将继续上升至15%以上。公司已经确定2008年15万辆的目标,届时,车辆收入将有望达到全部收入的30%。
高附加值业务迅速成长
    公司在巩固集装箱市场的基础上,沿着现代化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方向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了世界上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发挥公司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成本管理优势,进而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时,公司兼顾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拓展,例如,登机桥和正在收购的博格公司产品毛利率达到40%以上。我们预期这两块业务都将获得快速增长。
    2005年公司承接登机桥订单228条,首次占全球总量的40%,并上升到世界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的建设已经给公司带来了142项订单。2006年,美国对公司的销售禁忌也将解除,预计这块业务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公司正在收购的博格是欧洲最大的罐式储运设备制造公司,在荷兰、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和南非共有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且该公司近三年收入年增长率均超过25%,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44%,净利润率却不到5%,具有巨大的整合空间。公司在罐式车辆、罐式集装箱和罐式储存设备领域中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国际知品牌,我们预期博格的加入将为公司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开始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以成本和市场占有率为主导优势的中集集团的成长性显然在最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内遭遇了质疑。首先,市场认为2005年干货箱产能大幅扩展、特别是下游企业的进入将导致公司在干货箱领域的地位产生动摇;其次,市场担心车辆业务的成长不如预期。但我们认为,以公司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公司不仅仍然能够在干货箱领域中维持龙头地位,同时,公司在该制造领域中的成功经验也将迅速复制到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中,因此,可以预计,公司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并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干货标准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非常简单,被视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仅20多年的中国来说,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都还处于高度分散和完全竞争的状态,而由六块钢板拼装而成的干货集装箱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行业前两家公司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其中中集集团占据50%左右。中集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完成了生产基地的布局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且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5%以上,使“简单”的集装箱变得“不简单”。
    近年来,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快速成长,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装箱需求和原材料市场都变得十分敏感,很多历史经验都不足以对市场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集装箱的定价周期也从以往的半年左右变为目前的1-3个月,生产厂商和运输公司与租赁公司的之间的博奕变得更加复杂。公司拥有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管理层和一支具有市场经验的研究团队,实践证明,公司在每一次市场变化中都把握了机遇。今年3月份,全行业生产干货箱25万TEU,其中公司生产了16万TEU。我们认为,公司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不是偶然的结果,其他同行很难改变公司这一行业地位。
    而公司在集装箱领域中的制造经验正迅速在车辆业务、罐式装备业务和机场设备业务中复制,随着公司这些业务的比例和相关配套服务业务的成长,公司盈利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增长。2004年、2005年公司盈利总额超过50亿元,2005年年底现金流达到53亿元,为公司延伸产业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丰满,公司利润将渗透在公司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2004年公司集装箱维修业务开始盈利,2006年公司集装箱堆场业务将开始赢利,且预计木地板业务也将有比较好的表现。而未来公司车辆业务将从零部件外购延展到零部件国产化,然后再到车辆的维修与零部件服务,盈利空间非常大。另外,公司还可能进入铁路货运车辆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可以判断,公司将实现持续性的价值增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2002年介入道路运输车辆领域,并透过收购兼并在国内外迅速布点,产业基地布局初具规模,现已拥有中集深圳专用车、扬州中集通华、驻马店中集华骏、中集山东、中集青岛专用车、张家港中集圣达因、新会复合材料、中集美国VANGUARD等8个生产基地,在甘肃白银和辽宁营口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开始启动,西南基地的调研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设立了4S店。目前,车辆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2.48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3.72%。

    2005年公司车辆销量和收入分别增长了39.89%和84.06%,但由于地方政府放松超载超限的管理,国内市场重型汽车和半挂车车头的需求面临一定下降。公司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其中山东中集亏损2000多万元。而当前,国内重型车辆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2%,我们预计全年有望增长20%左右。按照以往的经验,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型卡车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考虑公司现有生产产能和市场成长,预计公司车辆收入增长超过50%。

    国际市场专用车辆静态容量为3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集装箱市场容量的3.5-4倍;同时,产品种类繁多,共有7000多种。中集集团已打入主流产品市场,种类已包括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平栏板半挂车、厢式半挂车)、罐式车辆(粉罐车、液罐车、混凝土搅拌车、压力罐车、低温罐车、罐式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车(普通厢式、冷藏保温车)、特种车(如轿运车、应急通讯车等)等五大类。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启动“产品核心”战略,即以各分公司优势产品为核心,整合集团公司资源:由于车辆产品的多品种和分散性,一般而言,装备生产线效率相对较低,中集集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将工艺相近的产品集中在优势企业,并发挥集团采购与销售的作用,提升车辆生产效率。2004年公司车辆毛利率11.05%,2005年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毛利率仍达到14.23%,2006年公司将进一步整合集团内资源,规模效益进一步体现,毛利率将继续上升至15%以上。公司已经确定2008年15万辆的目标,届时,车辆收入将有望达到全部收入的30%。

高附加值业务迅速成长

    公司在巩固集装箱市场的基础上,沿着现代化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方向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了世界上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发挥公司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成本管理优势,进而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时,公司兼顾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拓展,例如,登机桥和正在收购的博格公司产品毛利率达到40%以上。我们预期这两块业务都将获得快速增长。

    2005年公司承接登机桥订单228条,首次占全球总量的40%,并上升到世界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的建设已经给公司带来了142项订单。2006年,美国对公司的销售禁忌也将解除,预计这块业务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公司正在收购的博格是欧洲最大的罐式储运设备制造公司,在荷兰、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和南非共有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且该公司近三年收入年增长率均超过25%,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44%,净利润率却不到5%,具有巨大的整合空间。公司在罐式车辆、罐式集装箱和罐式储存设备领域中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国际知品牌,我们预期博格的加入将为公司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开始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以成本和市场占有率为主导优势的中集集团的成长性显然在最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内遭遇了质疑。首先,市场认为2005年干货箱产能大幅扩展、特别是下游企业的进入将导致公司在干货箱领域的地位产生动摇;其次,市场担心车辆业务的成长不如预期。但我们认为,以公司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公司不仅仍然能够在干货箱领域中维持龙头地位,同时,公司在该制造领域中的成功经验也将迅速复制到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中,因此,可以预计,公司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并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干货标准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非常简单,被视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仅20多年的中国来说,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都还处于高度分散和完全竞争的状态,而由六块钢板拼装而成的干货集装箱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行业前两家公司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其中中集集团占据50%左右。中集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完成了生产基地的布局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且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5%以上,使“简单”的集装箱变得“不简单”。

    近年来,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快速成长,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装箱需求和原材料市场都变得十分敏感,很多历史经验都不足以对市场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集装箱的定价周期也从以往的半年左右变为目前的1-3个月,生产厂商和运输公司与租赁公司的之间的博奕变得更加复杂。公司拥有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管理层和一支具有市场经验的研究团队,实践证明,公司在每一次市场变化中都把握了机遇。今年3月份,全行业生产干货箱25万TEU,其中公司生产了16万TEU。我们认为,公司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不是偶然的结果,其他同行很难改变公司这一行业地位。

    而公司在集装箱领域中的制造经验正迅速在车辆业务、罐式装备业务和机场设备业务中复制,随着公司这些业务的比例和相关配套服务业务的成长,公司盈利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增长。2004年、2005年公司盈利总额超过50亿元,2005年年底现金流达到53亿元,为公司延伸产业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丰满,公司利润将渗透在公司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2004年公司集装箱维修业务开始盈利,2006年公司集装箱堆场业务将开始赢利,且预计木地板业务也将有比较好的表现。而未来公司车辆业务将从零部件外购延展到零部件国产化,然后再到车辆的维修与零部件服务,盈利空间非常大。另外,公司还可能进入铁路货运车辆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可以判断,公司将实现持续性的价值增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2002年介入道路运输车辆领域,并透过收购兼并在国内外迅速布点,产业基地布局初具规模,现已拥有中集深圳专用车、扬州中集通华、驻马店中集华骏、中集山东、中集青岛专用车、张家港中集圣达因、新会复合材料、中集美国VANGUARD等8个生产基地,在甘肃白银和辽宁营口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开始启动,西南基地的调研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设立了4S店。目前,车辆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2.48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3.72%。
    2005年公司车辆销量和收入分别增长了39.89%和84.06%,但由于地方政府放松超载超限的管理,国内市场重型汽车和半挂车车头的需求面临一定下降。公司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其中山东中集亏损2000多万元。而当前,国内重型车辆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2%,我们预计全年有望增长20%左右。按照以往的经验,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型卡车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考虑公司现有生产产能和市场成长,预计公司车辆收入增长超过50%。
    国际市场专用车辆静态容量为3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集装箱市场容量的3.5-4倍;同时,产品种类繁多,共有7000多种。中集集团已打入主流产品市场,种类已包括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平栏板半挂车、厢式半挂车)、罐式车辆(粉罐车、液罐车、混凝土搅拌车、压力罐车、低温罐车、罐式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车(普通厢式、冷藏保温车)、特种车(如轿运车、应急通讯车等)等五大类。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启动“产品核心”战略,即以各分公司优势产品为核心,整合集团公司资源:由于车辆产品的多品种和分散性,一般而言,装备生产线效率相对较低,中集集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将工艺相近的产品集中在优势企业,并发挥集团采购与销售的作用,提升车辆生产效率。2004年公司车辆毛利率11.05%,2005年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毛利率仍达到14.23%,2006年公司将进一步整合集团内资源,规模效益进一步体现,毛利率将继续上升至15%以上。公司已经确定2008年15万辆的目标,届时,车辆收入将有望达到全部收入的30%。
高附加值业务迅速成长
    公司在巩固集装箱市场的基础上,沿着现代化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方向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了世界上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发挥公司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成本管理优势,进而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时,公司兼顾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拓展,例如,登机桥和正在收购的博格公司产品毛利率达到40%以上。我们预期这两块业务都将获得快速增长。
    2005年公司承接登机桥订单228条,首次占全球总量的40%,并上升到世界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的建设已经给公司带来了142项订单。2006年,美国对公司的销售禁忌也将解除,预计这块业务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公司正在收购的博格是欧洲最大的罐式储运设备制造公司,在荷兰、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和南非共有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且该公司近三年收入年增长率均超过25%,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44%,净利润率却不到5%,具有巨大的整合空间。公司在罐式车辆、罐式集装箱和罐式储存设备领域中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国际知品牌,我们预期博格的加入将为公司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开始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以成本和市场占有率为主导优势的中集集团的成长性显然在最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内遭遇了质疑。首先,市场认为2005年干货箱产能大幅扩展、特别是下游企业的进入将导致公司在干货箱领域的地位产生动摇;其次,市场担心车辆业务的成长不如预期。但我们认为,以公司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公司不仅仍然能够在干货箱领域中维持龙头地位,同时,公司在该制造领域中的成功经验也将迅速复制到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中,因此,可以预计,公司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并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干货标准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非常简单,被视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仅20多年的中国来说,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都还处于高度分散和完全竞争的状态,而由六块钢板拼装而成的干货集装箱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行业前两家公司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其中中集集团占据50%左右。中集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完成了生产基地的布局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且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5%以上,使“简单”的集装箱变得“不简单”。
    近年来,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快速成长,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装箱需求和原材料市场都变得十分敏感,很多历史经验都不足以对市场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集装箱的定价周期也从以往的半年左右变为目前的1-3个月,生产厂商和运输公司与租赁公司的之间的博奕变得更加复杂。公司拥有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管理层和一支具有市场经验的研究团队,实践证明,公司在每一次市场变化中都把握了机遇。今年3月份,全行业生产干货箱25万TEU,其中公司生产了16万TEU。我们认为,公司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不是偶然的结果,其他同行很难改变公司这一行业地位。
    而公司在集装箱领域中的制造经验正迅速在车辆业务、罐式装备业务和机场设备业务中复制,随着公司这些业务的比例和相关配套服务业务的成长,公司盈利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增长。2004年、2005年公司盈利总额超过50亿元,2005年年底现金流达到53亿元,为公司延伸产业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丰满,公司利润将渗透在公司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2004年公司集装箱维修业务开始盈利,2006年公司集装箱堆场业务将开始赢利,且预计木地板业务也将有比较好的表现。而未来公司车辆业务将从零部件外购延展到零部件国产化,然后再到车辆的维修与零部件服务,盈利空间非常大。另外,公司还可能进入铁路货运车辆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可以判断,公司将实现持续性的价值增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2002年介入道路运输车辆领域,并透过收购兼并在国内外迅速布点,产业基地布局初具规模,现已拥有中集深圳专用车、扬州中集通华、驻马店中集华骏、中集山东、中集青岛专用车、张家港中集圣达因、新会复合材料、中集美国VANGUARD等8个生产基地,在甘肃白银和辽宁营口的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开始启动,西南基地的调研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并在深圳、上海和北京设立了4S店。目前,车辆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2005年销售收入达到42.48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3.72%。
    2005年公司车辆销量和收入分别增长了39.89%和84.06%,但由于地方政府放松超载超限的管理,国内市场重型汽车和半挂车车头的需求面临一定下降。公司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其中山东中集亏损2000多万元。而当前,国内重型车辆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2%,我们预计全年有望增长20%左右。按照以往的经验,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型卡车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考虑公司现有生产产能和市场成长,预计公司车辆收入增长超过50%。
    国际市场专用车辆静态容量为3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集装箱市场容量的3.5-4倍;同时,产品种类繁多,共有7000多种。中集集团已打入主流产品市场,种类已包括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平栏板半挂车、厢式半挂车)、罐式车辆(粉罐车、液罐车、混凝土搅拌车、压力罐车、低温罐车、罐式半挂车)、自卸车、厢式车(普通厢式、冷藏保温车)、特种车(如轿运车、应急通讯车等)等五大类。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启动“产品核心”战略,即以各分公司优势产品为核心,整合集团公司资源:由于车辆产品的多品种和分散性,一般而言,装备生产线效率相对较低,中集集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将工艺相近的产品集中在优势企业,并发挥集团采购与销售的作用,提升车辆生产效率。2004年公司车辆毛利率11.05%,2005年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毛利率仍达到14.23%,2006年公司将进一步整合集团内资源,规模效益进一步体现,毛利率将继续上升至15%以上。公司已经确定2008年15万辆的目标,届时,车辆收入将有望达到全部收入的30%。
高附加值业务迅速成长
    公司在巩固集装箱市场的基础上,沿着现代化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方向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了世界上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发挥公司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成本管理优势,进而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同时,公司兼顾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拓展,例如,登机桥和正在收购的博格公司产品毛利率达到40%以上。我们预期这两块业务都将获得快速增长。
    2005年公司承接登机桥订单228条,首次占全球总量的40%,并上升到世界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都机场和上海机场的建设已经给公司带来了142项订单。2006年,美国对公司的销售禁忌也将解除,预计这块业务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公司正在收购的博格是欧洲最大的罐式储运设备制造公司,在荷兰、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和南非共有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且该公司近三年收入年增长率均超过25%,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97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44%,净利润率却不到5%,具有巨大的整合空间。公司在罐式车辆、罐式集装箱和罐式储存设备领域中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国际知品牌,我们预期博格的加入将为公司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提供更高的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开始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以成本和市场占有率为主导优势的中集集团的成长性显然在最近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内遭遇了质疑。首先,市场认为2005年干货箱产能大幅扩展、特别是下游企业的进入将导致公司在干货箱领域的地位产生动摇;其次,市场担心车辆业务的成长不如预期。但我们认为,以公司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公司不仅仍然能够在干货箱领域中维持龙头地位,同时,公司在该制造领域中的成功经验也将迅速复制到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中,因此,可以预计,公司产业链将得到有效延伸,并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干货标准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非常简单,被视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仅20多年的中国来说,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都还处于高度分散和完全竞争的状态,而由六块钢板拼装而成的干货集装箱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行业前两家公司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总量的70%以上,其中中集集团占据50%左右。中集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完成了生产基地的布局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且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5%以上,使“简单”的集装箱变得“不简单”。
    近年来,由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快速成长,导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装箱需求和原材料市场都变得十分敏感,很多历史经验都不足以对市场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集装箱的定价周期也从以往的半年左右变为目前的1-3个月,生产厂商和运输公司与租赁公司的之间的博奕变得更加复杂。公司拥有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管理层和一支具有市场经验的研究团队,实践证明,公司在每一次市场变化中都把握了机遇。今年3月份,全行业生产干货箱25万TEU,其中公司生产了16万TEU。我们认为,公司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不是偶然的结果,其他同行很难改变公司这一行业地位。
    而公司在集装箱领域中的制造经验正迅速在车辆业务、罐式装备业务和机场设备业务中复制,随着公司这些业务的比例和相关配套服务业务的成长,公司盈利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增长。2004年、2005年公司盈利总额超过50亿元,2005年年底现金流达到53亿元,为公司延伸产业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随着公司业务的丰满,公司利润将渗透在公司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2004年公司集装箱维修业务开始盈利,2006年公司集装箱堆场业务将开始赢利,且预计木地板业务也将有比较好的表现。而未来公司车辆业务将从零部件外购延展到零部件国产化,然后再到车辆的维修与零部件服务,盈利空间非常大。另外,公司还可能进入铁路货运车辆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可以判断,公司将实现持续性的价值增长。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去年实现净利润14.07亿元,同比下降55.55%
2009年 3月 31日 星期二 09:16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3月31日电---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9.SZ: 行情)(200039.SZ: 行情)周二公布年报称,去年实现净利润14.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55%,主要原因是干货集装箱停产、计提了约为6.99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所致.

2008年 2007年

营业收入(亿元) 473.27 487.61

净利润(亿元) 14.07 31.65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3 1.19

该公司并预计,受全球贸易和中国出口下滑、大量空箱开始回流的影响,2009年集装箱总体需求将大幅下降,但空港设备市场以及其他业务如海洋工程业务、服务类业务等则存在很多潜在发展机会.

此外,根据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应对经济危机、业务发展的需要,中集集团表示,2009年资本性支出将有明显下降,约为25亿元.

中集集团A股周一收报8.34元,近一个月累计上涨14.56%.(完)

--报导 周晓峰; 审校 张喜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分部报表 (业务分部)
项目 集装箱 道路运输车辆 能源化工装备 空港设备 其他 抵销 未分配项目 合计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7 年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美元千元
营业收入 4,199,353 4,496,804 1,450,428 1,284,246 1,121,451 599,105 70,432 62,499 114,136 81,683 (125,777) (84,544) - - 6,830,023 6,439,793
其中: 对外交易
收入 4,183,685 4,482,349 1,435,700 1,276,352 1,119,188 596,483 70,432 62,499 21,018 22,110 - - - - 6,830,023 6,439,793
分部间交
易收入 15,668 14,455 14,728 7,894 2,263 2,622 - - 93,118 59,573 (125,777) (84,544) - - - -
营业费用 / (收益) 4,181,367 4,215,209 1,468,754 1,231,111 1,047,171 542,931 61,575 50,089 53,954 29,636 (115,923) (25,452) (121,876) (60,346) 6,575,022 5,983,178
营业利润 / (亏损) 17,986 281,595 (18,326) 53,135 74,280 56,174 8,857 12,410 60,182 52,047 (9,854) (59,092) 121,876 60,346 255,001 456,615
资产总额 1,885,789 2,504,239 1,181,791 1,003,585 1,047,265 924,116 60,769 45,623 1,152,292 371,019 (754,109) - 490,073 771,291 5,063,870 5,619,873
负债总额 950,904 1,029,733 750,832 394,785 281,252 169,412 30,193 28,595 160,345 125,105 (754,109) (646) 1,456,064 1,471,215 2,875,481 3,218,199
补充信息:
1、折旧和摊销
费用 41,682 43,306 17,398 11,377 35,571 12,915 331 353 804 674 - - 2,372 3,304 98,158 71,929
2、折旧和摊销以
外的非现金
费用/ (收益) 180,633 (60,220) 10,057 (6,884) 11,720 59 291 (114) (573) - - - (25,738) 40,666 176,390 (26,493)
其中: 当期资产减值
损失 83,077 5,099 9,684 1,674 8,407 1,387 41 102 122 - - - - - 101,331 8,262
3、资本性支出 117,524 137,531 159,108 104,785 78,666 29,387 531 434 9,651 15,458 - - - - 365,480 287,595

分部报告车辆净利润是负值,亏损的业务,只能贡献营业收入,不能贡献利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3-3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特殊时期的严峻形势,由集团财务管理部牵头,组织集团总部及各企业
认真检讨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及时发布了《关于加强集团总部费用管
控的紧急通知》,削减开支标准,严控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集团管理层自愿放弃
2008 年度绩效奖金并减薪 2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7 16:21 , Processed in 0.07689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