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7-08-30 23:43 ]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资本市场”读后感
根据陶先生的分析:"2017年时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将超过4.5万亿美元,跻身世界前三名"
截止到8月23日,沪深A股总市值已经超过22万亿,按当前汇率,已经大约3万亿美元.按不变汇率计算,市场大约还有50%的扩容空间,随着中移动,中石油,中海油,建行等大批海归的大跃进式的扩容,估计1-2年之内,就达到4.5亿的规模.
若按1:6的汇率计算(假设2017年静态汇率),市值约27万亿人民币,随着A股的上涨和海归的加入,估计年底就能达到这一数值.可见,A股的泡沫的严重程度,在理性人看来,A股市场至少已经透支了10年的未来.
上证指数在加息后,势如破竹,突破5,000点,新千点以上看似一马平川,但盘中已有50多支ST股涨停,看来离调整又不远了。(春节前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春节后大盘惯性摸高3,000点后,快速调整,然后重续升势)2.27和5.30大跌相距三月,三个月的期限又到了,市场会不会遵循这一规律呢? 随后两周市场就会给出答案了。
港股尽管水深,看来一定是要下去试试了。尚未海归的红筹股是首当其冲的制度红利。看国人的豪情壮志,港股上30000点只是时间问题了。毕竟遍地都是打对折的名牌呀!国企股红筹股们那可都是中国的脊梁呀。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国内A股的牛市从96年起步,号称解放全中国,套牢香港人。结果是自己没解放,香港也成了难兄难弟,饱尝金融危机的痛苦。这次,看来是内地解放全香港了,因为咱老百姓和国家就是有钱(从银行搬出来,左口袋A股装不下,再往右口袋H股装)。国内的股市的只剩下沫了,(啤酒已经成马尿了),为了缓解供求,防止泡沫破裂,一方面输出资金,一方面让内地人到大江大海去锻炼(毛主席语录),有能耐到外边比活,别窝里反,兔子不吃窝边草。大不了,在外边祸惹大了,回来再找家长兜着。(政府救市呗,那么多外汇储备,闲着也是闲着)
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超出了预期,一方面是美国施加压力,估计2011年,入世10周年的时候,人民币就可自由兑换了。另一方面也是国人自作自受,有好日子没好过,非要一口吃个胖子。越是人人都想在泡沫破裂前抢快钱,泡沫破裂得就越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到时出水才见两腿泥,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游泳。
资本市场的大幕拉开了,演出开始了,上证站上5000点,算是第一集吧。下边该第二集,A+H,真正的国际化还是中国化,看谁掰得过谁了。 国际化也好,中国化也罢,只要俺能快乐挣钱就好!
俱乐部会员原创 胜狮货柜今年制箱80万箱
《大公报》8月30日消息,胜狮货柜公布中期业绩,核心业务的集装箱制造业务占总营业额97.9%,报7.56亿美元(下同),纯利为1628.3万元,增幅近50%。全年产量达80万标箱,同比增加40%。截止今年6月,每股盈利为2.66美仙,派发中期息每股6港仙。截止过户日期为10月22日至25日,派息日为10月31日。
主席张允中表示,由于全球货柜流通量持续增长及中国出口增长强劲所致,制箱业务占总营业额近98%,收入达7.4亿美元,同比上升193.8%,税前溢利达1511.9万元,上升96%。
他还表示,今年制箱业务全年目标为75万至80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0%。而现时手持订单约70万标箱,订单已接至今年10月份交货。他称,上半年制箱毛利率维持在6%至8%左右,虽然期间钢材价格上升,但会按价格报价予客户,将成本转嫁客户,预料今年底钢材价格会再次上升,售价随行就市,而现时每个货柜的报价平均约1850美元。他还表示,以半年市场箱价表现,乾柜平均售价由去年上半年1635美元增加至1913美元。 2007中国企业500强中
公司位列113位,主营331亿 谢国忠:中国通胀水平2008年内直达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17:33 《财经》杂志
建议政府在接下来的18个月中大幅加息,幅度至少为200个基点,甚至300个基点;而且,政府应尝试使利率增长速度快于通胀率增长
“中国又一次进入了通货膨胀时代。”
《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在9月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刊登专栏文章,提出了上述观点。
谢国忠认为,供需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以及需求方心理,都显示中国进入了一个可能持续若干年的通胀时代。坦白地说,现在采取行动阻止通货膨胀为时已晚。中国可以做的就是减缓通胀速度,并防止过度投资。
谢国忠预测,中国的通胀水平可能会在2008年内直达7%,这一数字对处于经济高增长下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常见。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降低通胀预期。如果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变得不容改变,劳动力、产品和服务市场就可能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对经济的猛烈紧缩和硬着陆。
为此,他提出政策建议:为稳定通胀预期,政府必须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显示其控制通胀的意图,一方面让资产价格膨胀降温。例如,必须在接下来的 18个月中大幅加息,幅度至少为200个基点,甚至300个基点可能也是必要的;而且,政府应尝试使利率增长速度快于通胀率增长。如若不然,货币政策就达不到紧缩银根的效果。当人们认为政府并无采取紧缩政策的诚意时,通胀预期就可能疯狂上升。过去的降温措施虽然起到一些宣示作用,但并不十分奏效。房产和
股票市场在过去三个月中都有所加速。
谢国忠相信,中国必须通过阻止并扭转房产价格上升来控制通胀预期。新建
房价格和家庭收入之比的平均值在很多城市已达到15,这意味着房价每提高10%,就相当于1.5倍的家庭收入。这产生了强烈的货币贬值信号,并使消费者对通货膨胀有所准备。如果通胀预期失控,硬着陆或许就不可避免。
谢国忠在《财经》的这篇专栏文章中指出,这场通胀将持续下去,直到出现1997年至1998年间那样的经济低迷。在三种情况下,经济低迷有可能发生:第一,通货膨胀失控导致宏观政策急刹车;第二,全球经济崩溃导致中国出口经历一次严重的衰退;第三,产能持续以高于总需求的速度增长,继而发生产能过剩导致的
通货紧缩。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把上述三种情形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尽可能延长此轮经济增长周期。 谨防B股开放教训 港股直通车缓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17:38 《财经》杂志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财经》撰文指出,中国当前应该在 QDII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证券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可缓行
试点方案公布了十天之后,“港股直通车”的前景出现微妙变化。
9月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道,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境内个人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无限制换汇投资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这一政策被戏称为“港股直通车”并迅速被各界解读为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步骤。
试点方案发布后,中国银行高调接受客户预约,并宣布将在两周内正式放行港股直通车。随即,工行、建行、交行,以及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均表示要申请此项业务。市场反应尤为剧烈。尽管内地资金尚未释放一枪一弹,香港恒生国企指数一周之内就已上涨近40%。
然而,随即政策面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财经》记者获悉,近日国务院统筹各相关部委召开会议,认为对包括QDII在内的对外投资应注意风险,要统筹考虑资本境外投资事宜。目前,已有相关部委开始研究对外投资风险控制及规划问题。预计个人直接投资境外市场的具体实施,也将在规划出台之后进行。
事实上,正是港股的急剧上涨,促使决策层警觉到无限额放行境内资金对市场预期的巨大冲击,最终要求对港股直通车方案的风险和操作程序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已有专家建言,应当在开放初期设定相应额度限制,并需要在内地进行充分的投资者教育,以避免引发市场的大起大落。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此次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上,决策者更多地是从平衡外汇收入、防范热钱出入的角度出发制定政策的,并未与香港监管部门进行仔细沟通,这导致了香港市场“出乎意料”迅速上扬。而H股的暴涨,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B股开放的教训——2001年2月19日,B股市场宣布对内地居民开放,但新增换汇资金则延至当年6月1日方准进场。2月19日到5月31日,上证B股指数大涨200%,6月1日之后却掉头下跌,两个月后跌幅近半,内地投资者损失惨重,国际投资则套利而去。
《财经》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内地资金的涌入预期只会造成股价的短期上扬,并不能改变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国际投资者的价值判断。目前A、H股价差恰与当年A、B股情形相似,亦有可能成为内地投资的“陷阱”;即内地资金如蜂拥香港市场,国际投资者高位离场,将后来者套牢。
《财经》报道称,中国外汇资本项目的放开,并不是国内单方面的政策行为,它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重大影响,而这又将反作用于其政策效果。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财经》撰文指出,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应该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来考虑,而不应该将其作为解决短期宏观经济不平衡的一种手段。当前全球金融形势异常复杂,西方各国中央银行对未来金融形势的发展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心中无底的状况。中国的对外证券投资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中国至少应当等待当前这场国际金融风暴尘埃落定之后再作决定,现在应该加速的是
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不是放松资本管制。因此,中国当前应该在 QDII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证券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可缓行。
通货膨胀猛如虎
RMB长期升值看来只能是个梦想zt
国泰君安王成读《费雪〉后感现在国内投资界,有人喜欢巴菲特,有人喜欢索罗斯,有的甚至把自己当成巴菲特的信徒。如果非要加上投资信仰的话,可以说我是费舍的信徒,费舍是《如何选择成长股》的作者。这本书我读了有上百遍,读坏了好几本,其中一个做了大量的笔记,还被一个朋友偷走了。这本书是费舍几十年投资心血的结晶。因此我很愿意将最重要的读书感想与投资者交流。
读书要了解写作背景
读一本书要知道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我们目前国内投资者能够从中学到什么。费舍的投资能力在于选择股票,特别是制造业升级的成长股,因为他的黄金投资年代是上世纪50-60年代,那个时候,美国的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工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发明新产品,费舍牢牢把握了其中的机会。而这之前则是美国经济周期的大波动,选股法不如分析经济周期。
到了上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开始兴起,巴菲特牢牢把握了这个机会。不过风水轮流转,美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美国90年代和新世纪,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于技术类股票。
从国内目前来看,我们的产业变迁存在于消费升级和工业技术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因此国内的投资者都可以从巴菲特和费雪那里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这是你把他的书和国内现实情况联系在一个的根本环节,也是读这本书时候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书中三部分各有侧重
当然,这本书的意义不仅限于现学现卖,非要立刻将其方法应用到现在的背景下。这本书的三个部分各有侧重,第一部分是投资的原则问题,比如什么时候应该买进,什么时候应该卖出等等,这是最基础的东西,任何投资者都必须去反复坚持的。另外原则引伸下去,并且坚信,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投资收获,甚至在投资原则上,费舍还告诉你如何做成长性的股票组合。
第二部分是投资的方法问题,前面部分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方法,也就是费雪所说的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企业的基本特征,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管理能力,第三个要素是企业的业务模式。其实这部分并不难,关键是熟练掌握。最核心的部分是第四个要素,费雪花了三个章节讲述,实际上,这部分不是光靠看书就能掌握的,还需要多读,不断去悟。可以说前面三个要素是研究企业,后面三章研究的是股票。这才是最核心的部分,是把股票价格、市场预期以及基本面三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如果你把这部分搞清楚了,你在投资层次上可以提高很多。所有的投资流派,上升到这个高度都会形成一致的意见。
费舍认为投资圈的看法影响股价变动,但是看法是很主观的事,看法不一定和实际基本面有关系,这要看做评价的人相信基本面是什么或者基本面要发生什么。实际上,基本面仍然是决定一只股票的质地和未来走势的核心因素,投资圈的看法最终总会反应基本面,尽管很多时候是过度反应。如果因为不切实际的预期,一只股票的价格太高,迟早会有越来越多的持股人厌倦等待,纷纷卖出,于是最终股价会下跌与基本面接轨。有时候,一个股票经过长期下跌后,投资圈已经忘记了该股。即使这个股票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股价仍然会有一段时间不涨。不过随着令人愉快的基本面数据出现,股价迟早会出现上涨来反应基本面。
最后部分是必须读的,那是费舍的经验和哲学的形成过程,包括哲学的起源,从经验中学习,以及哲学成熟。如果你把他的几十年的投资经验吸收过来,你就不用走弯路了,他遇到了大牛市,也遇到大熊市,但如果你不对照当时的历史,并且仔细读很多遍,你简直是在浪费这本书,浪费了大师的经验。
这三个部分形成了费舍的选股体系,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也可以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积累大量财富。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的导师推荐我读这本书,我很快读完了,请求老师继续推荐,当时我的老师说你根本不是在读投资大师写的书,你是在读小说。这本书只有仔细读,并且读一百遍,你才可以品出味道。读万卷书不如读这一本书一万遍。现在想想,真是太对了。
注:作者是国泰君安策略研究员王成 zt
丁远博士,中欧EMBA的财务教师,可以说是但斌的EMBA老师,他在EMBA中教财务分析,
05年时,有朋友和学生建议他按照他的分析办法来进行实验,于是他制定了7个选股原则,
从去年5月开始按照这个原则实盘购买股票,今年的投资回报为167%,高于华夏大盘的153%,当然也跑赢大市,他的将研究结果用英文写出来,我尝试翻译如下
这里有七项标准,我来选择我的投资组合:
1 其他应收款/总资产< 10 %
中国公司中, "其他应收款"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会计术语. 一般情况下,这笔账应该是零和微小的,代表着进步,为旅游和薪水等,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未上市的母公司往往利用其对上市子公司的现金机器,并拿钱离开, 没有理由. 自从中国规禁止非金融公司间的金融借贷,上市公司通常记录金钱所采取的相关公司合并为"其他应收款" .
2 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总营运现金流入< 10 %
为了有一个健康的和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公司应当从销售其商品或服务主要接收一些现金.
3 其他现金流出,投资/总现金流出投资< 10 %
当一家公司投资,应该投资到东西(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或债券,就像他们的名字) . . 但有时,一些公司做投资弄成以外的一切可能性,我姑且称之为前… …
4 非营业收入/销售< 10 %
非经营性收入,往往是公司所采用来打扮自己的净收入. 我与博士张华(记者黄庭钧)教授张俊喜(香港大学) ,就这一问题在中国做过一种专业研究.
5 营运现金流量> 0
主要关键的是会计盈余是会计基础. 公司可轻易操纵它用一些非现金项目. 记住:现金为王!
6ROA> 7 % ,连续三年
资产收益率是一项非常好衡量的为经济的盈利手段,他很难操作,特别是考虑连续三年.
7 P/E< 20
在这里,我们进入一个问题,哲学辩论和个人爱好. 很多投资者会说:高P/E 公司有高增长潜力. 对于我来说,这是完全一样的困境,跟你所面对的一样。当你在你面前的这两家厂商都卖大白菜:一个销售正常的一个正常的价格,还有一个声称,他卖的是有机的,并将价格提高一倍. 我宁愿去挑选第一,是因为我知道,至少这个价格值得。
前5项他用现金流来做主要衡量的方法,避免大股东或者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指标。
卖出原则非常简单,PE超过40,就卖出 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舍
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8、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9、公司管理层的深度够吗?
10、这个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得如何?
11、是不是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此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
12、这家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13、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14、管理层是不是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15、这家公司管理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勿庸置疑? 各界激辩A股泡沫 调整风险与日俱增
《财经》实习记者 宋燕华《财经》网络版
A股市场的高增长有何内在合理逻辑?目前平均市盈率高达50倍的A股是否存在泡沫?后5000点时代,中国股市将走向何方?
A股市场的高增长有何内在合理逻辑?目前平均市盈率高达50倍的A股是否存在泡沫?后5000点时代,中国股市将走向何方?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实习记者 宋燕华】在9月1日举行的“2007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官学商各界人士就中国股市现状及前景,特别是目前A股的估值泡沫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A股市场的高增长有何内在合理逻辑?目前平均市盈率高达50倍的A股是否存在泡沫?后5000点时代,中国股市将走向何方?
重估与泡沫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拉丁美洲金融风暴,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墨西哥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在危机经常出现的情况下,市场对新兴市场估值普遍比成熟市场低。这其中,最明显的是韩国,韩国的估值一直非常低,但其GDP的增长一直高于美国。
摩根大通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坚持其一贯的乐观态度,称现在新兴市场股价需要重估,估值应该包含成长的溢价而不是风险的折价。标准普尔亚洲区高级董事张远强表示,目前大多数人看股票估值是否过高用的指标是PE(即市盈率),而实际上,在中国可能看PEG(市盈率与业绩增长率之比)更合适。在经济增长较快且具有波动性的国家,股票估值需要和企业业绩的增长挂钩。如果股票估值的增长和国家GDP增长联系起来看,只要GDP的增长很快,中国股票未来估值的水平还有更大的提升
龚方雄认为,目前的中国股市,即使有泡沫也是在初期,以市盈率来讲,台湾股市泡沫破灭的时候,市盈率曾达101倍,日本也曾经达到过70多倍,而目前A股市盈率为50多倍,明年预测大约33倍。
澳大利亚顾比投资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戴若·顾比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快速上涨的股市有正常快速上涨和危险快速上涨之分。正常的快速上涨的股市可以找到支撑点,而A股股市目前就属于这种情况,“到4300点水平的时候,我们看到可以达到4600,上到4600,我们就有理由在4300做稳”。
不过许多市场人士还是对A股的情势表达了忧虑。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风雷认为,市场过热、股市泡沫迹象已经显露,证监会已有研究部门提出,如果扣除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收益,上市公司的实际净利润率只有30%-40%。
中国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高挺分析,中国利率过低会从两个方面促进股市泡沫的形成发展。一方面刺激经济过度增长,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盈利有非常强的预期,强到过于乐观就可能产生泡沫;另一方面,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入股市,二者综合作用,会把股价推到很高的位置,从而产生泡沫。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的进入同样会促进中国股市泡沫的形成。
经济硬着陆风险几何
摩根史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与政府的换届周期高度相关。比如,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每两年会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放缓,而且峰值年都是政府的换届年。
王庆分析,本轮经济的繁荣是从2002年到2003年开始的,还没有经历政治周期的考验。目前中国GDP增长速度将近12%,通货膨胀有所抬头,在这个阶段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错过了最佳调控窗口,如果到2008年下半年或者 2009年初再调整,调整力度就不得不更大,从而增加了硬着陆的风险。
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很强。跟拉丁美洲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很低。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国民生产总值比率达到40%-50%,而中国只有17%-18%,如果经济发生衰退,中国政府有足够的空间来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用扩大内需来抵消外部影响,进一步支撑经济的扩张,调整的余地还是存在的。
另外,他认为,分析人士普遍看好中国经济,除了对中国经济走势有信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认为,即使中国经济出了问题,政府的政策补救余地很大,最后结果不会很坏。而政策补救措施会刺激经济扩张,结果很可能是宏观经济表现仍然不错,但是微观企业财务状况表现不像宏观经济指标那么好,从而使企业的盈利状况受到影响。
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约翰·拉特里奇,通过对比中美资本市场现状,认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他分析,美国绝大部分的资产都是金融资产,而中国绝大部分资产是有形资产。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虽然GDP非常大,但资本市场规模却相对较小。他认为,如果今后中国GDP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那么资本市场年增长率应该达到20%-30%。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认为,应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证券化比率,增加A股市场的有效供应,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应积极推动更多优秀企业本土上市;要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满足不同阶段企业需求,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同时,积极推动本土私募股权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应。■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A 股牛市有进一步加速迹象
2007年09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金融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前期大恐慌已经对次级债危机可能的负面影响做出了充分甚至过度的反应,未来国际市场可望趋稳;次级债危机或许还存在后续影响,但不会再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内地试点允许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股市,初期首选香港。相对低廉的H 股必然对境内投资者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但正如近期境内外市场迥然不同的反应所表明的,境外投资往往具有很强的不可控风险,在A 股市场持续繁荣阶段,投资者应当还无太多必要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进行境外投资。因此,这一举措暂时不会对A 股市场构成实质性的资金分流压力与比价效应压力。
在前期周边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之中岿然不动的A 股市场,更在诸多利空兑现之中一举突破5000 点大关。惊奇之余,仍需回到已公布中报公司接近90%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背后的趋势性推动因素中来。实际上,在总供给和总需求不断加速情况下,带来中国经济持续繁荣、效率提升和通胀上升促成企业盈利加速增长、股改和股权激励、投资收益和资产注入等促成上市公司业绩以更高速度持续增长,同时,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和入市潮加速等诸多因素推动下,A 股牛市看起来正显露出进一步加速发展的迹象。
2007 年、2008 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计可达70%、50%,则2007、2008 年预测PE 不过30、20 倍,基于2008 年30 倍PE 估值,2008 年目标位可以从6000 点上调到7000 点以上,则市场上升空间仍然巨大而下跌风险有限。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评述(2007.08.31)
市场行情波澜不惊,综合指数平稳运行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行情依然延续上周的平稳态势,欧洲、北美、日本三大航线货量增势不减,运价走势较为平稳。8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097.84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05.62点,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本周,欧洲航线行情总体向好,货量持续旺盛,加之前期的新增运力已基本消化,运营该航线的部分船公司出现爆舱。市场运价方面,上两周50至100美元/TEU的降价优惠政策已基本取消,再加上8月15日开始征收的旺季附加费,总体运费水平较8月初攀升约100美元/TEU。受此利好因素影响,地中海航运已在近期抽调部分运力投入到欧洲航线。8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欧洲航线运价指数报1631.29点,较上月上涨1.8%。相比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表现平平,随着以色列新年的结束,地东航线的货量已有所恢复,但船舶舱位空余现象依然存在。9月底,部分船公司将在地中海开辟新航线,因此运价仍将承受不小的压力。8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报1661.10点,与上月基本持平。
北美航线市场形势仍呈现一派不瘟不火的景象。美西航线的大部分航班基本能满舱出运,美东航线的表现较上周有所提升,平均船舶舱位利用率达到95%,市场运价在稳定货源的支撑下依然保持坚挺。尽管北美航线仍处于传统旺季,但考虑到圣诞货运输已处于后期,各大船公司运价策略以稳为主,预计平稳的市场形势将维持至国庆前。8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美西、美东航线指数分别报1078.96点、1263.74点,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本周,日本航线运力需求进一步得到恢复,上海港日本航线平均船舶舱位利用率较上周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80%以上。受此影响,部分船公司对上海港日本航线市场运价作了相应上调,上调后的运价在10至100美元/TEU。8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650.10点,较上月上涨5.8%。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 在不考虑人民币兑港币汇率变动、不考虑短期内资产保值增值(不追求帐户内资金总额增加,仅以对中集股票控制数额为最大目标),以中集一如既往高送配、企业高速发展、AB股同股同权迟早合并为前提,可对中集AB股进行“套股”操作,空间巨大!
各位老总们这个题目难道不值得讨论吗? 日期 A收盘 B收盘 A/B
2007-8-31 30.20 17.00 1.78
2007-8-30 29.72 16.92 1.76
2007-8-29 29.20 16.41 1.78
2007-8-28 30.25 16.78 1.80
2007-8-27 30.88 16.66 1.85
2007-8-24 30.30 16.97 1.79
2007-8-23 30.23 16.17 1.87
2007-8-22 30.54 16.18 1.89
2007-8-21 29.30 16.10 1.82
2007-8-20 29.94 16.21 1.85
2007-8-17 29.00 15.75 1.84
2007-8-16 29.38 17.50 1.68
2007-8-15 30.08 18.81 1.60
2007-8-14 30.71 19.34 1.59
2007-8-13 30.50 18.90 1.61
2007-8-10 30.10 19.37 1.55
2007-8-9 30.75 19.89 1.55
2007-8-8 30.85 19.96 1.55
2007-8-7 32.50 20.80 1.56
2007-8-6 32.12 20.65 1.56
2007-7-30 29.20 19.12 1.53
2007-7-27 28.88 19.71 1.47
2007-7-26 29.12 20.50 1.42
2007-7-25 28.23 20.42 1.38
2007-7-24 27.80 20.54 1.35
2007-7-23 28.20 20.52 1.37
2007-7-20 26.55 19.30 1.38
2007-7-19 25.39 18.80 1.35
2007-7-18 25.90 18.76 1.38
2007-7-17 25.68 18.95 1.36
2007-7-16 25.60 18.80 1.36
2007-7-13 25.83 19.30 1.34
2007-7-12 25.98 19.03 1.37
2007-7-11 25.65 19.00 1.35
2007-7-10 25.78 19.20 1.34
2007-7-9 26.65 18.98 1.40
2007-7-6 26.00 18.70 1.39
2007-7-5 25.00 18.72 1.34
2007-7-4 27.06 18.99 1.42
2007-7-3 28.49 19.10 1.49
2007-7-2 28.18 18.90 1.49
2007-6-29 29.32 19.35 1.52
2007-6-28 30.00 19.29 1.56
2007-6-27 30.66 19.07 1.61
2007-6-26 29.50 19.00 1.55
2007-6-25 28.67 18.40 1.56
2007-6-22 29.52 18.68 1.58
2007-6-21 30.30 19.09 1.59
2007-6-20 30.88 19.22 1.61
2007-6-19 32.17 19.41 1.66
2007-6-18 31.14 18.90 1.65
2007-6-15 30.20 18.50 1.63
2007-6-14 30.41 18.40 1.65
2007-6-13 30.89 18.80 1.64
2007-6-12 29.95 18.35 1.63
2007-6-11 29.45 18.06 1.63
2007-6-8 28.78 17.60 1.64
2007-6-7 28.00 17.70 1.58
2007-6-6 27.48 17.67 1.56
2007-6-5 27.60 17.60 1.57
2007-6-4 26.46 16.00 1.65
2007-6-1 29.40 16.82 1.75
2007-5-31 36.18 21.20 1.71
2007-5-30 33.28 19.89 1.67
2007-5-29 35.97 21.98 1.64
2007-5-28 34.82 22.11 1.57
2007-5-25 31.65 20.10 1.57
2007-5-24 30.70 20.01 1.53
2007-5-23 31.43 21.30 1.48
2007-5-22 30.30 21.15 1.43
2007-5-21 29.11 20.90 1.39
2007-5-18 29.85 21.08 1.42
2007-5-17 29.22 21.48 1.36
2007-5-16 28.77 21.15 1.36
2007-5-15 27.83 20.50 1.36
2007-5-14 28.60 21.50 1.33
2007-5-11 28.62 20.90 1.37
2007-5-10 29.40 21.80 1.35
2007-5-9 29.87 22.35 1.34
2007-5-8 29.36 21.71 1.35
2007-4-30 26.69 19.74 1.35
2007-4-27 26.61 18.61 1.43
2007-4-26 27.44 18.20 1.51
2007-4-25 25.80 17.70 1.46
2007-4-24 26.32 17.80 1.48
2007-4-20 25.80 17.28 1.49
2007-4-19 24.63 16.70 1.47
2007-4-18 26.51 17.95 1.48
2007-4-17 26.12 18.10 1.44
2007-4-16 26.95 18.30 1.47
2007-4-13 26.59 18.00 1.48
2007-4-12 27.30 17.77 1.54
2007-4-11 26.43 17.68 1.49
2007-4-10 26.70 18.00 1.48
2007-4-9 26.08 17.80 1.47
2007-4-6 25.84 17.74 1.46
2007-4-5 25.90 17.99 1.44
2007-4-4 25.88 18.10 1.43
2007-4-3 26.02 17.85 1.46
2007-4-2 25.78 17.43 1.48
2007-3-30 24.51 17.13 1.43
2007-3-29 25.10 17.21 1.46
2007-3-28 24.20 16.90 1.43
2007-3-27 24.85 16.97 1.46
2007-3-26 25.01 16.93 1.48
2007-3-23 24.80 16.82 1.47
2007-3-22 24.86 16.90 1.47
2007-3-21 24.30 17.00 1.43
2007-3-20 23.75 17.00 1.40
2007-3-19 24.06 16.75 1.44
2007-3-16 24.05 16.42 1.46
2007-3-15 23.79 16.26 1.46
2007-3-14 23.54 16.40 1.44
2007-3-13 23.86 16.90 1.41
2007-3-12 24.58 16.90 1.45
2007-3-9 25.30 16.73 1.51
2007-3-8 25.33 16.88 1.50
2007-3-7 24.99 16.80 1.49
2007-3-6 24.52 16.32 1.50
2007-3-5 23.10 16.00 1.44
2007-3-2 23.20 17.30 1.34
2007-3-1 22.57 17.03 1.33
2007-2-28 24.36 16.81 1.45
2007-2-27 24.66 17.30 1.43
2007-2-26 27.36 19.08 1.43
2007-2-16 27.26 19.00 1.43
2007-2-15 25.98 18.70 1.39
2007-2-14 25.10 18.57 1.35
2007-2-13 24.17 18.24 1.33
2007-2-12 23.51 18.19 1.29
2007-2-9 22.80 18.00 1.27
2007-2-8 23.37 17.98 1.30
2007-2-7 22.88 18.30 1.25
2007-2-6 21.92 17.63 1.24
2007-2-5 21.08 16.10 1.31
2007-2-2 20.76 15.40 1.35
2007-2-1 22.49 15.70 1.43
2007-1-31 22.95 16.25 1.41
2007-1-30 25.50 17.38 1.47
2007-1-29 25.97 18.05 1.44
2007-1-26 25.41 17.69 1.44
2007-1-25 24.88 18.10 1.37
2007-1-24 26.31 18.78 1.40
2007-1-23 26.16 19.11 1.37
2007-1-22 26.10 19.70 1.32
2007-1-19 24.30 19.10 1.27
2007-1-18 23.40 17.99 1.30
2007-1-17 23.50 19.15 1.23
2007-1-16 24.68 19.10 1.29
2007-1-15 23.21 18.30 1.27
2007-1-12 21.10 17.20 1.23
2007-1-11 21.14 17.09 1.24
2007-1-10 20.49 16.68 1.23
2007-1-9 20.32 16.86 1.21
2007-1-8 19.04 16.22 1.17
2007-1-5 18.26 16.19 1.13
2007-1-4 18.45 16.77 1.10
2006-12-29 18.84 16.28 1.16
2006-12-28 18.03 15.83 1.14
2006-12-27 18.04 15.97 1.13
2006-12-26 17.80 15.78 1.13
2006-12-25 18.34 16.00 1.15
2006-12-22 17.78 15.70 1.13
2006-12-21 18.59 16.21 1.15
2006-12-20 19.38 16.50 1.17
2006-12-19 19.03 15.85 1.20
2006-12-18 19.29 15.79 1.22
2006-12-15 18.20 14.83 1.23
2006-12-14 17.40 14.40 1.21
2006-12-13 17.57 14.47 1.21
2006-12-12 17.50 14.75 1.19
2006-12-11 17.50 14.71 1.19
2006-12-8 16.95 14.20 1.19
2006-12-7 16.60 14.28 1.16
2006-12-6 15.66 13.38 1.17
2006-12-5 16.16 13.22 1.22
2006-12-4 16.29 13.48 1.21
2006-12-1 16.15 12.90 1.25
2006-11-30 15.70 12.50 1.26
2006-11-29 15.27 12.19 1.25
2006-11-28 15.13 11.93 1.27
2006-11-27 15.40 12.11 1.27
2006-11-24 14.44 11.75 1.23
2006-11-23 14.65 11.89 1.23
2006-11-22 14.75 11.90 1.24
2006-11-21 14.91 12.03 1.24
2006-11-20 14.68 12.00 1.22
2006-11-17 13.65 11.53 1.18
2006-11-16 12.97 11.29 1.15
2006-11-15 13.17 11.37 1.16
2006-11-14 12.70 10.95 1.16
2006-11-13 12.52 11.00 1.14
2006-11-10 13.19 11.39 1.16
2006-11-9 13.69 11.82 1.16
2006-11-8 13.57 11.80 1.15
2006-11-7 13.90 11.80 1.18
2006-11-6 13.50 11.24 1.20
2006-11-3 13.07 10.93 1.20
2006-11-2 13.18 11.12 1.19
2006-11-1 13.53 11.16 1.21
2006-10-31 13.50 10.99 1.23
2006-10-30 13.02 10.69 1.22
2006-10-27 12.78 10.58 1.21
2006-10-26 12.37 10.36 1.19
2006-10-25 12.53 10.38 1.21
2006-10-24 12.13 10.31 1.18
2006-10-23 11.69 9.99 1.17
2006-10-20 12.01 9.88 1.22
2006-10-19 12.11 9.89 1.22
2006-10-18 11.79 9.80 1.20
2006-10-17 11.76 9.83 1.20
2006-10-16 11.69 9.79 1.19
2006-10-13 11.75 9.72 1.21
2006-10-12 11.74 9.50 1.24
2006-10-11 12.00 9.71 1.24
2006-10-10 11.83 9.75 1.21
2006-10-9 12.08 9.83 1.23
2006-9-29 11.95 9.82 1.22
2006-9-28 11.34 9.45 1.20
2006-9-27 11.30 9.26 1.22
2006-9-26 11.39 9.24 1.23
2006-9-25 11.40 9.22 1.24
2006-9-22 11.39 9.17 1.24
2006-9-21 11.50 9.23 1.25
2006-9-20 11.56 9.53 1.21
2006-9-19 11.79 9.47 1.24
2006-9-18 12.00 9.93 1.21
2006-9-15 11.70 9.39 1.25
2006-9-14 11.37 9.20 1.24
2006-9-13 11.46 9.50 1.21
2006-9-12 11.64 9.68 1.20
2006-9-11 11.54 9.80 1.18
2006-9-8 11.78 9.75 1.21
2006-9-7 12.15 9.89 1.23
2006-9-6 12.38 9.90 1.25
2006-9-5 12.15 10.04 1.21
2006-9-4 12.37 9.99 1.24
2006-9-1 12.31 9.92 1.24
2006-8-31 12.82 10.08 1.27
2006-8-30 12.59 9.99 1.26
2006-8-29 12.48 9.87 1.26
2006-8-28 12.10 9.76 1.24
2006-8-25 11.58 9.52 1.22
2006-8-24 11.54 9.55 1.21
2006-8-23 11.58 9.71 1.19
2006-8-22 11.73 9.80 1.20
2006-8-21 11.29 9.77 1.16
2006-8-18 11.45 9.80 1.17
2006-8-17 11.35 9.62 1.18
2006-8-16 11.48 9.78 1.17
2006-8-15 11.20 9.66 1.16
2006-8-14 11.06 9.63 1.15
2006-8-11 11.33 9.71 1.17
2006-8-10 11.17 9.56 1.17
2006-8-9 11.16 9.69 1.15
2006-8-8 11.38 9.77 1.16
2006-8-7 11.18 9.65 1.16
2006-8-4 11.00 9.50 1.16
2006-8-3 11.16 9.45 1.18
2006-8-2 11.21 9.30 1.21
2006-8-1 11.50 9.64 1.19
2006-7-31 11.72 9.83 1.19
2006-7-28 12.60 9.98 1.26
2006-7-27 13.44 9.98 1.35
2006-7-26 13.70 10.20 1.34
2006-7-25 13.59 10.29 1.32
2006-7-24 13.12 10.33 1.27
2006-7-21 13.36 10.27 1.30
2006-7-20 13.58 9.98 1.36
2006-7-19 15.55 11.25 1.38
2006-7-18 15.60 11.33 1.38
2006-7-17 15.59 11.19 1.39
2006-7-14 15.13 10.85 1.39
2006-7-13 15.22 10.84 1.40
2006-7-12 16.16 11.22 1.44
2006-7-11 16.20 11.00 1.47
2006-7-10 16.65 11.26 1.48
2006-7-7 16.93 11.20 1.51
2006-7-6 16.75 10.91 1.54
2006-7-5 16.64 10.82 1.54
2006-7-4 16.66 11.41 1.46
2006-7-3 16.90 11.63 1.45
2006-6-29 16.10 11.36 1.42
2006-6-28 15.67 11.29 1.39
2006-6-27 15.68 11.14 1.41
2006-6-26 15.75 10.73 1.47
2006-6-23 14.79 10.30 1.44
2006-6-22 14.43 10.28 1.40
2006-6-21 14.59 10.22 1.43
2006-6-20 14.78 10.24 1.44
2006-6-19 14.84 10.24 1.45
2006-6-16 14.80 10.25 1.44
2006-6-15 14.36 10.23 1.40
2006-6-14 14.54 10.25 1.42
2006-6-13 14.99 10.46 1.43
2006-6-12 15.39 10.40 1.48
2006-6-9 14.37 10.42 1.38
2006-6-8 13.63 10.48 1.30
2006-6-7 13.50 10.79 1.25
2006-6-6 13.82 11.19 1.24
2006-6-5 13.55 11.07 1.22
2006-6-2 13.50 10.82 1.25
2006-6-1 13.95 11.23 1.24
2006-5-31 13.70 11.11 1.23
2006-5-30 14.38 11.51 1.25
2006-5-29 14.85 11.71 1.27
2006-5-26 14.74 11.70 1.26
2006-5-25 13.98 11.55 1.21
2006-5-24 12.98 11.52 1.13
2006-5-23 11.66
2006-5-22 12.33
2006-5-19 12.06
2006-5-18 11.90
2006-5-17 12.00
2006-5-16 11.41
2006-5-15 12.39
2006-5-12 11.89
2006-5-11 10.96
2006-5-10 10.89
2006-5-9 10.84
2006-5-8 10.90
2006-4-28 10.50
2006-4-27 10.74
2006-4-26 10.51
2006-4-25 10.85
2006-4-24 10.40
2006-4-21 12.24 10.11 1.21
2006-4-20 12.35 10.60 1.17
2006-4-19 12.16 10.91 1.11
2006-4-18 12.38 10.90 1.14
2006-4-17 11.56 10.59 1.09
2006-4-14 10.51 9.75 1.08
2006-4-13 10.08 9.55 1.06
2006-4-12 9.20
2006-4-11 9.31
2006-4-10 8.99
2006-4-7 9.02
2006-4-6 8.81
2006-4-5 8.21
2006-4-4 8.26
2006-4-3 7.91
2006-3-31 7.63
2006-3-30 7.68
2006-3-29 7.87
2006-3-28 7.66
2006-3-27 7.59
2006-3-24 7.66
2006-3-23 7.45
2006-3-22 7.23
2006-3-21 7.30
2006-3-20 7.16
2006-3-17 7.43
2006-3-16 7.44
2006-3-15 7.53
2006-3-14 7.51
2006-3-13 7.60
2006-3-10 9.16 7.47 1.23
2006-3-9 8.73 7.38 1.18
2006-3-8 8.85 7.44 1.19
2006-3-7 9.04 7.50 1.21
2006-3-6 9.30 7.70 1.21
2006-3-3 9.30 7.84 1.19
2006-3-2 9.32 7.85 1.19
2006-3-1 9.53 7.90 1.21
2006-2-28 9.36 7.68 1.22
2006-2-27 9.40 7.72 1.22
2006-2-24 9.65 7.95 1.21
2006-2-23 9.63 8.09 1.19
2006-2-22 9.64 8.23 1.17
2006-2-21 9.38 8.14 1.15
2006-2-20 9.28 8.20 1.13
2006-2-17 9.25 8.16 1.13
2006-2-16 9.24 8.12 1.14
2006-2-15 9.57 8.27 1.16
2006-2-14 9.45 8.13 1.16
2006-2-13 9.45 8.18 1.16
2006-2-10 9.59 8.11 1.18
2006-2-9 9.45 7.99 1.18
2006-2-8 9.75 8.16 1.19
2006-2-7 9.86 8.23 1.20
2006-2-6 9.48 7.99 1.19
2006-1-25 9.26 7.64 1.21
2006-1-24 9.28 7.40 1.25
2006-1-23 9.15 7.29 1.26
2006-1-20 9.07 7.40 1.23
2006-1-19 9.12 7.64 1.19
2006-1-18 9.19 7.57 1.21
2006-1-17 8.85 7.05 1.26
2006-1-16 9.08 6.72 1.35
2006-1-13 9.34 6.98 1.34
2006-1-12 9.36 6.95 1.35
2006-1-11 9.11 6.75 1.35
2006-1-10 9.35 7.01 1.33
2006-1-9 9.44 7.17 1.32
2006-1-6 9.33 7.00 1.33
2006-1-5 9.40 7.06 1.33
2006-1-4 8.87 6.56 1.35
2005-12-30 8.44 6.25 1.35
2005-12-28 8.24 5.97 1.38
2005-12-27 8.16 6.05 1.35
2005-12-26 8.27 6.04 1.37
2005-12-23 8.19 6.02 1.36
2005-12-22 8.16 5.98 1.36
2005-12-21 8.03 5.97 1.35
2005-12-20 8.12 5.98 1.36
2005-12-19 8.05 5.91 1.36
2005-12-16 8.16 6.02 1.36
2005-12-15 8.25 6.04 1.37
2005-12-14 8.48 6.14 1.38
2005-12-13 8.49 6.08 1.40
2005-12-12 8.12 5.94 1.37
2005-12-9 8.17 5.93 1.38
2005-12-8 8.23 5.98 1.38
2005-12-7 7.96 6.03 1.32
2005-12-6 7.83 6.03 1.30
2005-12-5 7.75 6.05 1.28
2005-12-2 7.90 6.09 1.30
2005-12-1 7.97 6.10 1.31
2005-11-30 7.80 6.03 1.29
2005-11-29 7.89 6.15 1.28
2005-11-28 8.16 6.27 1.30
2005-11-25 8.12 6.40 1.27
2005-11-24 8.15 6.44 1.27
2005-11-23 8.27 6.49 1.27
2005-11-22 8.18 6.38 1.28
2005-11-21 8.33 6.70 1.24
2005-11-18 7.89 6.65 1.19
2005-11-17 7.17 6.05 1.19
2005-11-16 7.35 6.17 1.19
2005-11-15 7.40 6.19 1.20
2005-11-14 7.40 5.91 1.25
2005-11-11 7.99 6.27 1.27
2005-11-10 7.92 6.28 1.26
2005-11-9 8.09 6.30 1.28
2005-11-8 8.00 6.23 1.28
2005-11-7 7.99 6.24 1.28
2005-11-4 8.08 6.20 1.30
2005-11-3 8.13 6.28 1.29
2005-11-2 8.10 6.30 1.29
2005-11-1 8.03 6.23 1.29
2005-10-31 8.27 6.45 1.28
2005-10-28 8.14 6.27 1.30
2005-10-27 8.41 6.20 1.36
2005-10-26 8.33 6.08 1.37
2005-10-24 9.25 6.75 1.37
2005-10-21 9.05 6.74 1.34
2005-10-20 9.16 6.58 1.39
2005-10-19 9.47 6.45 1.47
2005-10-18 9.60 6.77 1.42
2005-10-17 9.55 6.93 1.38
2005-10-14 9.73 7.19 1.35
2005-10-13 9.85 7.50 1.31
2005-10-12 10.07 7.59 1.33
2005-10-11 10.18 7.56 1.35
2005-10-10 10.11 7.51 1.35
2005-9-30 9.89 7.79 1.27
2005-9-29 9.54 7.60 1.26
2005-9-28 9.46 7.52 1.26
2005-9-27 9.47 7.59 1.25
2005-9-26 9.81 7.80 1.26
2005-9-23 9.76 8.00 1.22
2005-9-22 9.81 7.93 1.24
2005-9-21 9.88 8.00 1.24
2005-9-20 10.13 8.17 1.24
2005-9-19 10.28 8.35 1.23
2005-9-16 10.25 8.32 1.23
2005-9-15 10.32 8.54 1.21
2005-9-14 10.39 8.49 1.22
2005-9-13 10.42 8.24 1.26
2005-9-12 10.13 8.00 1.27
2005-9-9 10.19 8.09 1.26
2005-9-8 10.29 8.10 1.27
2005-9-7 10.36 7.97 1.30
2005-9-6 10.27 7.78 1.32
2005-9-5 10.35 7.93 1.31
2005-9-2 10.21 8.01 1.27
2005-9-1 10.32 8.03 1.29
2005-8-31 10.13 7.65 1.32
2005-8-30 9.92 7.48 1.33
2005-8-29 10.17 7.64 1.33
2005-8-26 10.44 7.93 1.32
2005-8-25 10.53 8.10 1.30
2005-8-24 10.57 8.40 1.26
2005-8-23 10.53 8.36 1.26
2005-8-22 10.84 8.84 1.23
2005-8-19 10.37 8.66 1.20
2005-8-18 10.51 8.80 1.19
2005-8-17 11.21 9.28 1.21
2005-8-16 11.12 9.46 1.18
2005-8-15 11.32 9.37 1.21
2005-8-12 11.15 9.47 1.18
2005-8-11 10.91 9.35 1.17
2005-8-10 10.25 9.15 1.12
2005-8-9 10.33 9.09 1.14
2005-8-8 10.40 9.10 1.14
2005-8-5 10.29 9.00 1.14
2005-8-4 10.09 8.51 1.19
2005-8-3 10.30 8.41 1.22
2005-8-2 10.09 8.07 1.25
2005-8-1 9.93 7.91 1.26
2005-7-29 9.81 7.92 1.24
2005-7-28 9.94 7.98 1.25
2005-7-27 9.58 7.47 1.28
2005-7-26 9.51 7.33 1.30
2005-7-25 9.18 7.24 1.27
2005-7-22 9.47 7.49 1.26
2005-7-21 9.46 7.36 1.29
2005-7-20 9.70 7.28 1.33
2005-7-19 9.88 7.18 1.38
2005-7-18 9.67 7.09 1.36
2005-7-15 9.48 7.40 1.28
2005-7-14 9.36 7.40 1.26
2005-7-13 9.26 7.26 1.28
2005-7-12 9.44 7.26 1.30
2005-7-11 9.05 6.95 1.30
2005-7-8 9.18 6.81 1.35
2005-7-7 9.40 6.90 1.36
2005-7-6 9.43 7.26 1.30
2005-7-5 9.49 7.26 1.31
2005-7-4 9.69 7.21 1.34
2005-7-1 9.62 7.23 1.33
2005-6-30 9.46 7.10 1.33
2005-6-29 9.96 7.46 1.34
2005-6-28 10.03 7.45 1.35
2005-6-27 10.23 7.61 1.34
2005-6-24 10.02 7.44 1.35
2005-6-23 10.13 7.45 1.36
2005-6-22 9.62 6.95 1.38
2005-6-21 9.78 7.04 1.39
2005-6-20 10.10 7.45 1.36
2005-6-17 9.87 7.79 1.27
2005-6-16 10.94 8.65 1.26
2005-6-15 10.90 8.75 1.25
2005-6-14 11.47 9.04 1.27
2005-6-13 11.92 9.06 1.32
2005-6-10 12.04 9.09 1.32
2005-6-9 12.69 9.30 1.36
2005-6-8 12.20 9.25 1.32
2005-6-7 11.09 8.62 1.29
2005-6-6 11.00 9.10 1.21
2005-6-3 10.00 8.32 1.20
2005-6-2 9.86 8.49 1.16
2005-6-1 10.27 9.20 1.12
2005-5-31 11.01 9.81 1.12
2005-5-30 10.89 9.45 1.15
2005-5-27 11.28 9.90 1.14
2005-5-26 11.80 10.04 1.18
2005-5-25 11.70 10.24 1.14
2005-5-24 12.13 10.01 1.21
2005-5-23 12.38 9.74 1.27
2005-5-20 12.78 9.72 1.31
2005-5-19 12.77 9.80 1.30
2005-5-18 12.84 9.45 1.36
2005-5-17 12.88 10.02 1.29
2005-5-16 12.97 10.06 1.29
2005-5-13 12.50 10.05 1.24
2005-5-12 12.50 10.00 1.25
2005-5-11 12.91 10.50 1.23
2005-5-10 13.79 10.97 1.26
2005-5-9 13.40 10.43 1.28
2005-4-29 14.89 11.57 1.29
2005-4-28 15.89 12.04 1.32
2005-4-27 16.10 12.30 1.31
2005-4-26 15.80 12.12 1.30
2005-4-25 16.05 11.89 1.35
2005-4-22 31.64 23.10 1.37
2005-4-21 31.48 23.08 1.36
2005-4-20 30.43 23.10 1.32
2005-4-19 30.49 23.12 1.32
2005-4-18 31.07 23.30 1.33
2005-4-15 30.99 24.09 1.29
2005-4-14 30.03 23.80 1.26
2005-4-13 30.15 24.27 1.24
2005-4-12 30.11 24.40 1.23
2005-4-11 29.91 24.37 1.23
2005-4-7 31.10 24.61 1.26
2005-4-6 30.94 24.49 1.26
2005-4-5 29.57 23.40 1.26
2005-4-4 29.29 23.00 1.27
2005-4-1 29.18 23.08 1.26
2005-3-31 27.50 23.34 1.18
2005-3-30 27.06 23.01 1.18
2005-3-29 28.60 24.15 1.18
2005-3-28 28.88 23.40 1.23
2005-3-25 28.19 23.09 1.22
2005-3-24 28.17 23.58 1.19
2005-3-23 29.45 23.89 1.23
2005-3-22 31.86 24.60 1.30
2005-3-21 30.68 23.62 1.30
2005-3-18 30.64 23.09 1.33
2005-3-17 31.60 23.55 1.34
2005-3-16 32.19 23.98 1.34
2005-3-15 31.30 23.93 1.31
2005-3-14 31.82 24.60 1.29
2005-3-11 31.03 24.98 1.24
2005-3-10 28.98 23.19 1.25
2005-3-9 29.87 24.01 1.24
2005-3-8 29.73 23.65 1.26
2005-3-7 27.89 21.81 1.28
2005-3-4 27.14 21.00 1.29
2005-3-3 26.97 20.80 1.30
2005-3-2 26.58 20.00 1.33
2005-3-1 27.54 19.99 1.38
2005-2-28 27.85 20.95 1.33
2005-2-25 26.58 20.38 1.30
2005-2-24 26.75 21.13 1.27
2005-2-23 26.94 21.60 1.25
2005-2-22 26.50 20.97 1.26
2005-2-21 25.97 19.68 1.32
2005-2-18 24.93 19.40 1.29
2005-2-17 24.83 19.36 1.28
2005-2-16 25.17 19.04 1.32
2005-2-4 25.48 18.82 1.35
2005-2-3 25.45 18.82 1.35
2005-2-2 25.35 18.50 1.37
2005-2-1 24.67 17.95 1.37
2005-1-31 23.90 17.90 1.34
2005-1-28 23.74 17.61 1.35
2005-1-27 23.82 17.47 1.36
2005-1-26 24.17 17.84 1.35
2005-1-25 24.16 17.81 1.36
2005-1-24 23.12 16.97 1.36
2005-1-21 22.50 16.31 1.38
2005-1-20 22.00 16.10 1.37
2005-1-19 22.07 15.95 1.38
2005-1-18 21.82 15.98 1.37
2005-1-17 21.48 15.66 1.37
2005-1-14 21.49 16.00 1.34
2005-1-13 21.58 16.03 1.35
2005-1-12 21.28 15.70 1.36
2005-1-11 21.40 15.89 1.35
2005-1-10 21.43 15.65 1.37
2005-1-7 21.14 15.44 1.37
2005-1-6 21.65 15.20 1.42
2005-1-5 21.85 15.21 1.44
2005-1-4 21.51 15.30 1.41
2004-12-31 22.31 14.30 1.56
2004-12-30 22.60 15.55 1.45
2004-12-29 22.81 15.55 1.47
2004-12-28 22.95 15.49 1.48
2004-12-27 22.65 15.61 1.45
2004-12-24 22.86
2004-12-23 22.98
2004-12-22 23.34
2004-12-21 22.63
2004-12-20 22.41
2004-12-17 22.71 15.72 1.44
2004-12-16 22.81 15.93 1.43
2004-12-15 22.95 16.05 1.43
2004-12-14 22.98 16.14 1.42
2004-12-13 23.17 15.98 1.45
2004-12-10 22.82 15.37 1.48
2004-12-9 22.06 15.22 1.45
2004-12-8 21.54 15.20 1.42
2004-12-7 21.30 15.19 1.40
2004-12-3 21.69 15.21 1.43
2004-12-2 21.88 15.26 1.43
2004-12-1 21.52 15.22 1.41
2004-11-30 21.26 15.00 1.42
2004-11-29 21.18 14.97 1.41
2004-11-26 21.29 15.00 1.42
2004-11-25 21.28 14.86 1.43
2004-11-24 21.30 14.86 1.43
2004-11-23 21.50 14.96 1.44
2004-11-22 21.42 14.92 1.44
2004-11-19 21.78 14.98 1.45
2004-11-18 21.82 14.96 1.46
2004-11-17 21.40 14.78 1.45
2004-11-16 21.81 15.01 1.45
2004-11-15 21.15 15.14 1.40
2004-11-12 21.28 15.00 1.42
2004-11-11 21.82 14.79 1.48
2004-11-10 21.93 14.92 1.47
2004-11-9 21.03 14.45 1.46
2004-11-8 20.83 14.28 1.46
2004-11-5 21.09 14.21 1.48
2004-11-4 20.47 13.93 1.47
2004-11-3 21.85 14.55 1.50
2004-11-2 23.41 14.80 1.58
2004-11-1 23.10 14.77 1.56
2004-10-29 23.32 14.69 1.59
2004-10-28 24.00 15.06 1.59
2004-10-27 24.73 15.54 1.59
2004-10-26 24.96 15.34 1.63
2004-10-25 24.12 15.02 1.61
2004-10-22 24.83 15.37 1.62
2004-10-21 23.42 14.72 1.59
2004-10-20 23.37 14.66 1.59
2004-10-19 23.12 14.50 1.59
2004-10-18 23.05 14.80 1.56
2004-10-15 24.20 13.17 1.84
2004-10-14 23.45 14.60 1.61
2004-10-13 23.98 15.00 1.60
2004-10-12 23.20 14.62 1.59
2004-10-11 24.06 14.91 1.61
2004-10-8 25.20 15.10 1.67
2004-9-30 22.97 14.20 1.62
2004-9-29 22.19 14.01 1.58
2004-9-28 22.41 13.98 1.60
2004-9-27 21.87 13.70 1.60
2004-9-24 21.99 14.20 1.55
2004-9-23 22.54 13.60 1.66
2004-9-22 20.49 12.63 1.62
2004-9-21 20.38 12.74 1.60
2004-9-20 20.07 12.71 1.58
2004-9-17 19.10 11.75 1.63
2004-9-16 17.90 11.40 1.57
2004-9-15 17.88 11.25 1.59
2004-9-14 17.27 10.78 1.60
2004-9-13 16.75 10.44 1.60
2004-9-10 16.89 10.75 1.57
2004-9-9 16.83 10.94 1.54
2004-9-8 17.03 11.15 1.53
2004-9-7 16.98 10.90 1.56
2004-9-6 16.92 11.00 1.54
2004-9-3 16.83 10.90 1.54
2004-9-2 17.06 10.90 1.57
2004-9-1 17.10 10.81 1.58
2004-8-31 17.40 10.92 1.59
2004-8-30 17.18 10.76 1.60
2004-8-27 17.33 10.83 1.60
2004-8-26 17.60 10.80 1.63
2004-8-25 17.40 10.70 1.63
2004-8-24 17.52 10.73 1.63
2004-8-23 17.44 10.35 1.69
2004-8-20 17.82 10.80 1.65
2004-8-19 18.19 11.24 1.62
2004-8-18 18.30 11.30 1.62
2004-8-17 17.98 11.19 1.61
2004-8-16 18.01 11.25 1.60
2004-8-13 18.35 11.99 1.53
2004-8-12 17.50 11.92 1.47
2004-8-11 17.53 11.94 1.47
2004-8-10 17.44 11.82 1.48
2004-8-9 17.58 11.80 1.49
2004-8-6 17.09 11.51 1.48
2004-8-5 17.07 11.63 1.47
2004-8-4 17.35 11.72 1.48
2004-8-3 16.60 11.67 1.42
2004-8-2 17.46 11.90 1.47
2004-7-30 17.44 12.00 1.45
2004-7-29 17.39 11.83 1.47
2004-7-28 18.01 12.04 1.50
2004-7-27 17.70 11.65 1.52
2004-7-26 17.66 11.80 1.50
2004-7-23 17.67 11.50 1.54
2004-7-22 17.66 11.99 1.47
2004-7-21 18.00 12.02 1.50
2004-7-20 18.20 12.00 1.52
2004-7-19 18.38 11.96 1.54
2004-7-16 17.68 11.88 1.49
2004-7-15 17.40 11.30 1.54
2004-7-14 16.20 10.87 1.49
2004-7-13 15.15 10.80 1.40
2004-7-12 15.10 10.41 1.45
2004-7-9 15.35 10.64 1.44
2004-7-8 15.47 10.61 1.46
2004-7-7 15.43 10.55 1.46
2004-7-6 15.51 10.80 1.44
2004-7-5 15.43 10.81 1.43
2004-7-2 15.25 10.93 1.40
2004-7-1 14.80 10.51 1.41
2004-6-30 14.33 10.10 1.42
2004-6-29 14.37 9.85 1.46
2004-6-28 14.20 9.85 1.44
2004-6-25 14.35 9.84 1.46
2004-6-24 14.61 9.83 1.49
2004-6-23 14.60 9.47 1.54
2004-6-22 14.78 9.40 1.57
2004-6-21 14.33 9.20 1.56
2004-6-18 14.19 9.05 1.57
2004-6-17 14.50 9.50 1.53
2004-6-16 14.98 9.80 1.53
2004-6-15 14.36 9.73 1.48
2004-6-14 14.14 9.58 1.48
2004-6-11 14.18 10.09 1.41
2004-6-10 14.22 10.59 1.34
2004-6-9 14.19 10.55 1.35
2004-6-8 14.49 10.80 1.34
2004-6-7 14.36 10.70 1.34
2004-6-4 14.28 10.36 1.38
2004-6-3 14.48 10.35 1.40
2004-6-2 23.85 17.24 1.38
2004-6-1 23.80 17.10 1.39
2004-5-31 23.00 16.70 1.38
2004-5-28 22.78 15.98 1.43
2004-5-27 22.85 15.80 1.45
2004-5-26 22.12 15.05 1.47
2004-5-25 21.70 15.00 1.45
2004-5-24 21.77 14.90 1.46
2004-5-21 21.60 14.90 1.45
2004-5-20 21.30 14.50 1.47
2004-5-19 21.48 14.45 1.49
2004-5-18 21.36 13.82 1.55
2004-5-17 21.60 14.23 1.52
2004-5-14 21.71 14.44 1.50
2004-5-13 22.11 15.00 1.47
2004-5-12 22.05 14.98 1.47
2004-5-11 21.50 13.96 1.54
2004-5-10 21.53 14.00 1.54
2004-4-30 21.94 14.94 1.47
2004-4-29 21.60 14.78 1.46
2004-4-28 22.42 15.00 1.49
2004-4-27 22.91 15.60 1.47
2004-4-26 22.49 15.00 1.50
2004-4-23 22.48 15.99 1.41
2004-4-22 22.65 16.45 1.38
2004-4-21 22.80
2004-4-20 22.79 17.55 1.30
2004-4-19 22.52 17.45 1.29
2004-4-16 22.55 16.94 1.33
2004-4-15 22.40 17.00 1.32
2004-4-14 22.44 17.57 1.28
2004-4-13 22.89 17.94 1.28
2004-4-12 23.43 18.60 1.26
2004-4-9 23.44 18.65 1.26
2004-4-8 24.25 18.82 1.29
2004-4-7 24.26 18.95 1.28
2004-4-6 24.10 18.38 1.31
2004-4-5 23.57 17.36 1.36
2004-4-2 23.26 17.30 1.34
2004-4-1 23.00 17.38 1.32
2004-3-31 23.09 17.44 1.32
2004-3-30 22.68 16.65 1.36
2004-3-29 22.99 16.54 1.39
2004-3-26 23.11 16.25 1.42
2004-3-25 23.05 16.07 1.43
2004-3-24 22.61 16.07 1.41
2004-3-23 22.15 15.88 1.39
2004-3-22 22.23 15.92 1.40
2004-3-19 22.00 15.99 1.38
2004-3-18 21.64 15.80 1.37
2004-3-17 22.74 16.07 1.42
2004-3-16 22.61 15.85 1.43
2004-3-15 22.75 15.62 1.46
2004-3-12 21.78 14.00 1.56
2004-3-11 21.76 15.35 1.42
2004-3-10 21.25 15.03 1.41
2004-3-9 20.71 14.85 1.39
2004-3-8 20.86 14.83 1.41
2004-3-5 21.50 15.03 1.43
2004-3-4 21.18 14.98 1.41
2004-3-3 21.09 14.90 1.42
2004-3-2 20.59 14.66 1.40
2004-3-1 20.75 14.66 1.42
2004-2-27 20.70 14.52 1.43
2004-2-26 20.10 14.50 1.39
2004-2-25 19.93 14.50 1.37
2004-2-24 20.14 14.42 1.40
2004-2-23 20.25 14.67 1.38
2004-2-20 20.91 14.80 1.41
2004-2-19 20.87 14.85 1.41
2004-2-18 20.83 14.76 1.41
2004-2-17 20.84 14.69 1.42
2004-2-16 20.36 14.69 1.39
2004-2-13 19.88 14.72 1.35
2004-2-12 19.55 14.60 1.34
2004-2-11 20.00 14.20 1.41
2004-2-10 19.98
2004-2-9 20.30 14.01 1.45
2004-2-6 19.94 14.08 1.42
2004-2-5 20.42 14.65 1.39
2004-2-4 20.80 14.64 1.42
2004-2-3 20.66 14.62 1.41
2004-2-2 20.80 14.80 1.41
2004-1-30 20.33 15.00 1.36
2004-1-29 20.96 15.08 1.39
2004-1-16 20.98 14.88 1.41
2004-1-15 20.80 14.92 1.39
2004-1-14 21.25 14.99 1.42
2004-1-13 21.60 15.25 1.42
2004-1-12 21.80 15.18 1.44
2004-1-9 21.28 15.18 1.40
2004-1-8 20.85 15.41 1.35
2004-1-7 20.85 14.89 1.40
2004-1-6 21.05 14.95 1.41
2004-1-5 20.96 14.70 1.43
2004-1-2 20.30 14.49 1.40 俺已全仓中集B,待中集A/B到1.4左右时换回中集A。 天平的两端:*22*:
2007-8-22 30.54 16.18 1.89
2006-4-13 10.08 9.55 1.06 原帖由 清平爱 于 2007-9-3 17:4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不考虑人民币兑港币汇率变动、不考虑短期内资产保值增值(不追求帐户内资金总额增加,仅以对中集股票控制数额为最大目标),以中集一如既往高送配、企业高速发展、AB股同股同权迟早合并为前提,可对中集AB股进 ...
同意,想赚企业钱的人,不在乎B股市场短期是否死水一潭。
早就进了,现在等低点再补。 递延税债减 公司盈利升
作者: Value杂志
时间: [ 2007-09-03 05:52 ]
递延税债减 公司盈利升
近期不少内地企业公布的业绩,都录得不俗的盈利增长,除了本身的业务发展外,当中亦由于内地统一了内外资税率,虽然该措施08年1月才落实,但递延税项目负债减少,会变相增加公司盈利。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会计方法不同产生的递延税项
递延税项资产(负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公司所编写的财务报表,与税务机构所采纳的会计准则不同。若给税局的实缴税款大于公司财务报表列出的税务开支,递延税项资产便会产生;相反,若实缴税款小于财务报表列出的税务开支,递延税项负债就会出现。
假设A公司今年毛利有1万元,在计算其税前溢利时,必须先扣除当年的折旧。从税项申报的角度来看,A公司该年的折旧为6,000元;可是,会计师根据国际会计惯例计算,显示在财务报表上的折旧应为4,000元,两个不同的折旧会得出两组不同的税前溢利。因此,我们亦会获得两个不同的税款(税项申报计法为4,000元×40%=1,600元;财务报表计法:6,000×40%=2,400元),由于实缴税款低于财务报表上的税务开支,产生了800元(2,400-1,600)的递延税项负债(见下表)。
递延税项是会在未来的财政年度作摊销,递延税项资产可以减少未来现金流出,而递延税项负债则会增加未来现金流出,因此,递延税项是会对未来的现金流构成影响。
最常见导致递延税项产生的一个原因是折旧,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多达4、5种,同一件资产,以不同的折旧方法去计算,会得出不同的折旧金额。故此,若果编写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不同于税局的折旧方式,便会有两个不同的盈利数字出现,从而导致两个截然不同的税项金额。除了折旧外,另一个会产生递延税项的常见项目是公司对客户作出的保用担保(warranty)。
税率减低变相增加盈利
早前内地统一内外资税率,把内资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由33%下调至25%,并在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不少内资国企未来的实际税率因而大幅减低。这除了影响公司在08年税率落实调低后的税项支出,亦同时影响到公司早前录得的递延税项负债及资产。
其原理是,由于早前公司录得的递延税项负债及资产都是以当年的税率来计算,若然税率被下调,递延税项负债及资产亦要相对调整。投资者可以用这以角度来理解:以递延税项负债为例,是指会计上已计算并反映在损益表,但实际上未需要缴交的税项开支(或称负债),当税率下调时,公司在未来需要缴交的该笔税务开支(负债)便因此减少,令递延税项负债减少。
根据会计准则递延税项负债减少会令到该期的所得税开支减少,变相令到盈利上升。
投资者要注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公司的盈利上升,仅属于单一事件,当公司调整了递延税负债及资产后,除非税率再次改变,否则这种收益在未来不会重现,公司未来的所得税开支会重新以新税率计算。
东风集团(0489)今年上半年的税前溢利较上年增加近四成,但所得税开支却较去年跌近8成,当中主因是公司早前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较递延所得税资产高,当税率下降时,公司的递延所得税开支便会录得负数,公司变相获得一笔特殊收益。
折旧方法不同产生递延税项
税项申报计法
财务报表计法
毛利
$10,000
毛利
$10,000
折旧
(6,000)
折旧
(4,000)
税前溢利
4,000
税前溢利
6,000
税项(40%)
(1,600)
税项(40%)
(2,400)
纯利
2,400
纯利
3,600
由于实缴税款较财务报表上的税务开支少,便产生800元递延税项负债。
《香港经济日报》
2007.8.31
阅读全文 反外企不反国企的垄断法
作者: Value杂志
时间: [ 2007-09-03 03:12 ]
反外企不反国企的垄断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8月30日表决通过反垄断法,明年八月一日起施行。正如早前通过的《物权法》因涉及私有产权问题而一拖再拖,这部被称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从起草到审议,前后也经历了十三年,据人大常委委员丛斌表示,“反垄断法草案的制定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国际经济制度接轨的一个重大举措;这部法律出台,将有利于抑制跨国垄断势力,打击跨国企业操纵市场价格、产品质量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限制竞争的行为,将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用法律形式来切实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事实上,正如丛斌委员的说法,昨天通过的反垄断法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因为大部分国家的反垄断条文都针对包括本国在内的行业垄断者,但中国的反垄断法则主要为了限制跨国企业“入侵”内地、吞并国内的同类型业者之后独霸市场,故此当昨天的消息公布后,反应最大的并不是垄断国内业务的多家大型国企,而是外国的大型企业!
据资料显示,在2004年前,内地的外资并购占全部外资投资额仅5%,但到了2005年,该数字已达20%,反映外资进入中国除了开展自己的业务,也积极进行收购合并,扩大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本地企业自然萎缩。除了限制并购,反垄断法也规定外资公司如果要并购中国企业,不但要受反垄断调查,而且还要受国家审查;这些规定,并非中国独有(美国在“9·11”之后加紧针对外资并购美国企业,就经常以国家安全作为反对理由),但和外国有所不同的是,反垄断法通常以鼓励竞争、促进市场公平交易、维护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外国企业“入侵”造成垄断不但没有藉着立法破除国内垄断企业的专营专卖,反之明文加以保障,并承认其合法地位,可以预见,目前在很多领域内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国企垄断,其基本格局并不会因通过了反垄断法而收到影响。
除此之外,行政垄断也没有被列入反垄断法的范围;众所周知,目前国内不少利益分化和冲突,皆源于地方政府和国企等经济主体滥用行政垄断地位,以政府的行政力量排斥竞争者出市场,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令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国企联手合作发挥行政垄断力量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立法而不触及这个具体难题,反垄断、促竞争、保人民利益又从何做起?
在中国,行业协会也是一种行政垄断,新法例对此加以限制,算是其中一项进步,因为在国外,行业协会多属于自律组织,但内地却是定价、产量自律和划分地域的自律组织,令消费者无法得到充分选择,这种变相的行业联手垄断,是外国反垄断法的重点打击对象,现在中国也接受了这种做法。
能够立法反垄断,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突破,但限于体制和国情,不少“法外”垄断现象似乎仍然未能打破。
香港《信报》
2007.08.31
阅读全文 是什么使人成就伟大?(转载)
作者: 但斌
时间: [ 2007-09-03 09:18 ]
是什么使人成就伟大?
What It Takes To Be Great
是什么使Tiger Woods如此伟大,成为世界顶级高尔夫球手?是什么使Warren Buffett 成为“股神”?我们曾经认为:每一个伟大的人,他们都是天才,都天生就具有了成就他们事业所需的才能。就如Buffett在不久前告诉《财富》杂志说的“他是天生就具有管理资本的能力的。”这可是百万份之一概率的事情。要不,你拥有天才,要不没有。
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一方面,你没有拥有一种你注定适合做某项事业的天赋,因为既定的天赋并不存在。你不是天生的CEO,或天生的投资家,或天生的象棋冠军。你要成就伟大,就只有通过极大量的多年的艰辛努力。同时,仅有简单的艰苦努力还不够,还必须是持续不断的、甚至是痛苦的艰苦努力才行。例如,Buffet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出了名的有纪律,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好消息是,假如你缺乏天赋,那将没有关系——天赋与伟大很少有、甚至是没有关系。你能够进入任何领域,甚至使你自己成就伟大。科学家已经在广泛的领域进行研究,并得出了高度一致的结论:天赋并不意味着智力、能动性、或者个性特征的杰出。它只是一种潜在的能把某项事情做得特别好的能力。以英国为基础的研究人员Michael J Howe, Jane W Davidson和John A Sluboda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们研究的事实。。。并不支持这样的观念——优秀是拥有天赋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一看研究人员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事实上,每一个领域都有许多人开始时学得很快,然后变慢,再后,就完全停止了发展。然而,只有另外的少数人,能够多年、甚至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在进步,直至成就伟大。令人好奇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人能够持续地进步?或这些人是怎样持续进步的?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K.Anders Ericsson教授说,他们是通过对许多领域伟大的成功人士的持续观察来寻求答案的。自从1993年Ericsson教授以及他的两个同事发表了令人注目的论文起,世界范围的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多个领域的广泛研究,许多研究专注在体育、象棋比赛等比较容易测量与评估的领域,但是,大量的研究同样在其他领域进行,其中包括商业。
研究得出的第一个主要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不经过艰苦的努力而成就伟大。如果你相信你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领域,并一开始就注定你会成功,这很好,但事实不是这样。没有证据显示,不经过实践与训练就能有高水平的表现。这更加证明: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在更广泛的领域同样适用。许多人之所以成就伟大,都是经过数十年艰苦的努力才达到世界级水平的,这种模式被研究人员叫着“10年规则”。Bobby Fischer在16岁就成为世界象棋冠军,“10年规则”适用吗?毫无疑问,他的经历正好证实了这一规则。在获得冠军时,尽管他只有16岁,但已经经过了9年极其艰苦的训练。南加利福尼亚大学John Horn教授和 加利福尼亚大学Hiromi Masunaga 教授经过观察研究,认为“10年规则描绘了一个粗略的评估,而且,大多数的研究表明,10年达到世界级水平只是一个最低的估计,还不是平均水平。” 在许多领域,如音乐、文学等精英们要达到他们的事业颠峰,大约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
因此,伟大不是上天赐予的。成功要求付出许许多多艰辛的努力。而且这样还不够,因为许多人尽管付出了十多年艰辛的努力,却没有通往伟大,甚至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呢?在许多领域表现得最好的人,都是那些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寻求“精细训练”的实践者。所谓精细训练就是为了改善表现、为了超越现有的能力、为了对现有表现提供反馈并高水平的不断重复。比如,简单地击完一桶球不算是“精细训练”,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高尔夫球手不能进步的原因。用8号铁杆击球300次,每次的目标是误差在20码内,而且追求80%的命中率,持续地观察击球的结果,同时不断地作出适当的调整,并且每一天都坚持这样的训练几个小时,这就叫着“精细训练”。坚持是至关重要的。正如Ericsson指出的“粗略地发现:不同领域的精英们,他们每一天,包括周末,都是进行这样的精细训练。”
这种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同样大量存在。Ericsson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20多岁的小提琴演奏者,最好的一队(由音乐学校老师们评判)在他们的演奏生涯中一般要1000小时的精细训练,比较好的一组一般需要7500小时,再次一级的一组需要5000小时。在外科、保险销售,甚至是每一项的体育运动都存在着同样的故事。更多的精细训练就等同于更好的表现。大量的精细训练就等同于造就伟大的表现。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完全同意才能神秘论的假设,不过他们的反对不适针对核心论点,其中一点,他们认为天赋这件事情是难于琢磨的。比如,两个运动员同样地辛苦训练,如何解析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四分卫Tom Brady能够在比赛最后的两分钟表现出更高的水平?研究人员同样注意到,比如天才儿童在一个不寻常的早期能够讲话、读书,或者演奏乐器。但是,经过研究,这些例子一般地与他们的父母有着较高的相关。同时,许多天才儿童不能持续地在他们早期优秀的领域走向伟大,同样,许多伟大的成功者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优秀的天赋。当然一些重要的特性是来自遗传,如身高体重和智力,但这些因素对影响一个人不能做的事情要多过影响他能做的事情。一个5英尺高的人一定不可能成为美国国家联盟足球队员,一个7英尺高的人也一定不可能成为奥林匹克体操员。Ericsson指出,甚至这些限制也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低,“一些国际象棋冠军的IQ只有90多。”研究进行得越多,精细训练可以成就伟大的设想就被越坚固地证实。
以上这些说法都是学术性的研究,简单的事实也可以证明伟大是如何炼就的。举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惠斯顿。丘吉尔是一位口吃病人,经过强制地练习演说,终于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家。Vladimir Horowitz 说“假如我一天不练习,我自己知道;假如我两天不练习,我妻子知道;假如我三天不练习,全世界都知道。”他无疑是一个极其严格的精细训练者。世界级的音乐家如Ignane Paderewski 和Luciano Pavarotti同样引证这一道理。许多伟大的运动员在常规的训练中都被传说为魔鬼式的训练。在篮球方面,Michael Jordan的强烈的训练超越于团队训练之上(假如Michael Jordon拥有巨大的打篮球的天分,那么他在中学时就应该不会被淘汰出校队了),在足球方面,一直拥有盛誉的Jerry Rice曾经被15支球队认为他动作太慢而淘汰。他训练极其刻苦,以致其他球员跟着他都被累倒了。研究发现,Tiger Woods是教科书式的经典例子。在他只有一岁半的时候,他父亲就带他接触了高尔夫,并一直鼓励他艰苦地练习,当Woods在18岁成为美国最年轻的业余高尔夫冠军时,他已经经过了至少15年的精细训练。研究还发现,Woods从没有停止过寻求进步,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两次重新改变挥杆的动作,以追求挥杆比以前做得更好。
各种事例,科学地或带有传奇色彩地都说明了“精细训练”是成功之源。那另外一个问题:做生意如何训练?事实上,商业的许多因素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比如介绍产品、谈判、评估、财务报表的分析等种种技能,都可以经过训练获得。尽管如此,这些还不足以体现伟大管理的本质。在信息不完全的不确定的环境下,要求作出判断和决定,与人们互动,寻求信息,这些能力才是做生意最需要的,那么,这些能力可以训练吗?是的,可以。当然不是以训练萧邦练习曲的方式进行训练。
相反,这些训练就是关乎你怎样做你每天都在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之中,不断地创造着训练,这要求你作出一些关键的变化。首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新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任务,你的目标是使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更好。包括发现新的信息,分析信息和解释信息以及写任务分析报告——这些都是可以提高的技能。在主持公司董事会之前,你需要对公司的战略寻求一个深度的理解,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化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观点,同时为讨论建立一个基调。任何人在工作中做任何事,从最基本的任务到最高位置的工作,都是一种可以提高的技能。
由这种思维模式武装起来的人,将会以一种新的方式投入工作。研究表明:他们会更深入地处理信息,也更持久地保持信息。他们寻求更多的关于他们所从事工作的资讯,和更积极寻找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未来采用一个更长远的眼光。在各种事物中,这种思维模式都持续一致。你不仅仅是正在做某项工作,从更深的意义上说,你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这种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是非常重的。比如,一个业余歌手学习一节音乐课,他们以快乐来体验课程,作为紧张的宣泄。但是,对于一个专业歌唱家来说,情况正好相反:他们提升注意力,专注于课程的细节,以求提高表演能力。同样的活动,不同的用心,结果也就不同。
反馈是至关紧要的,在生意上获得反馈应该是容易获得的。但是,许多人并不寻求反馈,他们仅仅在等待反馈,有一半的人是希望最好没有反馈回来的。高盛公司的领导力培训主管Steve Kerr说“在你做一件事时,假如你不知道自己可以达到怎样的成功水平,有两件事会发生:其一,你不会做得更好,其二,你不再关心结果。”在一些公司,像GE,经常的反馈是一种公司文化。假如你不能幸运地获得反馈,那么你就积极地寻找反馈吧。
在整个过程中,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所谓的“你的商业的精神模式”——指出怎样的因素适合集合在一起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如何发生作用。你关注得越多,你的精神模式就越得到加强,你在商业上的表现也变得更加好。Andy Grove(Intel 的创始人)能够把整个世界正在改变的技术产业的模式保持在他的头脑中,以使Intel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Microsoft’s 的创始人Bill Gates有同样的习惯:他能够看到PC的最终变化,因此他让每一个人的书桌上都有一台电脑的目标,也就创造了一个大得难以想象的市场。同样地,John D. Rockefeller当工业化正在改变世界时,石油作为一个新产业,他看得相当长远。Napoleon可能是最伟大的一个,他不仅能够把广泛的冲突的因素纳入自己的脑袋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些因素发生他所不希望的变化时,他还能够极快做出反映。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平常众多的精细训练——只有经常地这样做,精细训练才能在建立起有效的思维模式中发挥作用,否则,只是偶然地这么做,也是毫无益处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已经足够辛苦,无须使它更加艰苦。那些额外增加的步骤是如此的困难和痛苦,以至于他们几乎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成就伟大的必经途径。假如成就伟大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伟大就不稀罕。现在我们讨论伟大的另一个问题,即当专家们懂得,极大量的行为努力和精细训练可以成就伟大时,对于这些可以成就伟大的行为是如何产生?专家们却知道得很少。其中的一个研究人员总结到“我们仍然不知道哪些因素鼓励个体从事精细训练。” 正如Michigan大学商业学校教授Noel Tichy 在对管理人员进行了30年的研究后,他说“一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加积极主动,但是,我不能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现实是,我们对一些自然地赋予的天分没有足够的把握,这一天分隐藏这样一个假设——我们能够做到我们所希望做到的(假如我们足够努力的话)。奇怪地,这个想法并不普遍。相反,人们沉溺于另外一个假设——如果人们发现他们内在的才能,他们将会达到名誉与富裕的彼岸。但是,这个观点的条件被忽略了,因为在成功路上,人们必然会碰到无法回避的种种困难,在经受困难考验的过程中,人们会认为自己并没有拥有天赋,于是就放弃了努力。
或许,我们不能期望大多数人都成就伟大。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令人欣喜的消息是:伟大不是为少数人而预定的,你,乃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