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2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you.看着就是比j-10解气。

[ 本帖最后由 meng-h 于 2007-1-27 23:5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大姐还真能写,内容又一流,也许太长了,都懒得校对啊,如果没时间,先发我,我帮你校啊,看那错字多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二页基本没什么错,我还以为是别人捉刀代笔的呢。从第四页开始,心就算放下来了,绝对没错:原装正版。

“机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最大的区别
在于:科技每一次的创新可能导致
高可产品价格的大幅降价;而机械
产品则在不断应用新技术中升级与
升值。这是传统机械产业最大的魅
力所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花了近三小时看完,博士真厉害!!我很高兴已经全仓中集。
谢谢分享的仁兄!!!
错字是很多,也许是一气呵成写的,电脑反应比她聪慧的大脑慢太多。不管如何,真佩服她的专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7-1-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刚看完那份报告,以一个散户的角度来看,写得几好,起码写出中集的优缺点,又不会把中集赞到天上有地下无那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泼点冷水,中集要调整一段时间了!

企业再好,在一定的时间内价格涨幅也是有限的!从2005年6元到现在的26(前复权)!,才用了多长时间?
我相信39将来一定还要创新高!只是目前有点泡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评述(2007.01.26.)  


[我的钢铁] 2007年1月26日 16:26
    航线货量涨跌不一,综合指数平稳运行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各大航线表现不一,市场运价基本平稳运行。1月2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39.63点,与上周基本持平;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1013.38点,较上周微涨1.2%。
    本周,受农历新年即将来临的影响,欧洲、地中海航线货量持续旺盛,不少船公司出现爆舱现象,市场运价高位运行。1月2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337.33点、1424.15点,分别较上月上涨3.3%、6.3%。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由于舱位紧张,船公司将一些非时令性货物延迟至农历新年后装船,因此预计今年农历新年期间及其后一两周的市场情况将比去年好,去年农历新年期间欧洲、地中海航线的平均船舶舱位利用率仅60%。
    北美航线,近期货量逐步下滑,平均船舶舱位利用率在80%-90%之间。由于农历新年之前会有一个传统出运小高峰,因此各大船公司报价目前依然稳定。1月2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205.29点,与上月基本持平。跨太平洋运价协议组织(TSA)日前表示,由于亚美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且港口和内陆运输的瓶颈将会显著降低有效运力的供给, 2007年泛太平洋航线市场前景乐观。
    澳洲航线,本周货量下滑的形势趋缓,市场运价基本稳定。亚澳运务协会(AADA)成员日前宣布,拟自2月12日起,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至澳洲地区的货物运费上涨,幅度为100美元/TEU、200美元/FEU,200美元/冷冻箱。(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市场已没有方向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 10:14 经济观察报

  李驰/口述

  注意风险。同威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驰说。

  2007年大盘向上、向下都有50%的概率。如果向上,那将是泡沫继续放大,如果向下,那也理性的价值回归。2007年的A股市场已没有方向标。

  什么是泡沫?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工行、中国人寿(40.26,-0.58,-1.42%)均位列全球第二大市场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但这一市值与工行、中国人寿的盈利能力不匹配。并不只是现阶段的金融股被高估,而是国内A股市场整体被高估。

  市场的泡沫与非理性,以中国人寿为例表现得最为突出。

  中国人寿在上市后半个月内一度上涨至49元,并有人看到90元甚至更高。而市场的理由无非是以下几条:目前A股市场保险股的稀缺,国内投资者没有别的选择;作为战略配售的主要对象,中国人寿今年获得了中行、工行、建行、国航等战略配售、拥有特权进而持有广发行、南方电网较高的股份,投资收益巨大;市场更高的期望;以及获得首发配股投资者的惜售,股价易于拉高。

  但是,战略配售、参股并非是长期可持续的,只是现阶段国家政策的特殊利益,而如果筹码集中,而又惜售,那中国人寿股价进一步推高,并不是本身值那么多,而是筹码少了,人为的买高了。

  另外,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被投资者忽视:在同股同权的道理之下,A股超过港股一倍的价格是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在1月21日一个深圳私募基金的小型聚会上,国内几个知名的私募资金管理者就对中国人寿现象达成共识:如果要买中国人寿,只要是能做跨市场交易,一定只会买港股,而不会买A股。

  另外一个可以认为中国人寿A股股价非理性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公司在强势货币市场上赚钱,比如中国人寿主要在国内市场赚钱,以人民币计算盈利,那么股价在相对弱势货币的市场上,比如目前人民币强,港币弱,那一定是弱势货币上的
股票价格可以涨得更高。因为盈利预期会增加。人寿港股如果高过A股才可以称作合理解释。

  因此,将理性的分析放在一边,而不断的追涨,这就是目前股市的风险所在。

  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二线蓝筹,板块轮动,只有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的区别,如果说真要寻找什么“价值洼地”,那我们没有这个水平去发现所谓的“价值洼地”,如果说有“价值洼地”,那不是在这个时点,也不在二级市场,几年前我们重仓持有的招行、万科,那就是“价值洼地”。

  事实上,在牛市的思维之下,先炒一线股,再二线、三线循环轮动,在市场大面积宣扬价值投资理念时,毫无投资价值的股票依然没有多少成为“仙股”,而且甚至一些业绩极差股也有大幅攀升。这正是泡沫下的风险所在,牛市就像一个气球,你往里面吹了50口气,气球不断变大,但你不知道第51口气是否会将气球吹爆。

  但是,市场并不会马上冷下来,现在的市场像一块烧红的铁板,浇一瓢冷水,只会使铁板变得更硬,但不会马上冷却下来。

  过热的市场只能是市场自己慢慢醒悟,在什么点位见顶极难预测。而风险在于,如果日后见顶下跌,不排除出现境外市场惯有的断崖式急速下跌。

  2007年,我们现在只会出,不会进,现在这个时点,很难再找到便宜的东西了,当然这并不表明股票不会继续上涨,但是我们不会冒风险,因为我们必须对我们管理的资金负责,对资产持有人负责。

  何时卖出?2008年。

  (本报记者周涛采访整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29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个根本主题无关,但人人有关的。

为对抗疾病作贡献,只在计算机空闲时贡献,无任何损失。
主页在此:http://www.equn.com/folding/

斯坦福大学主持


   项目目标:了解蛋白质折叠、误折以及相关的疾病。由于一些特殊原因folding.stanford.edu暂无法访问。请使用这个替代链接。

--------------------------------------------------------------------------------


什么是蛋白质?它们是怎么折叠的呢?

蛋白质是一个生物体系的网络基础,它们是一个个纳米级计算机。在蛋白质实现它的生物功能之前,它们会把自己装配起来,或者说是折叠;虽然蛋白质折叠对所 有的生物来说是最基本的和最明确的事实,但它的折叠过程对人类而言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此外,当蛋白质没有正确的折叠(误折)无疑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许多知名的疾病,比方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疯牛病(Mad Cow, BSE),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CJD),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还有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您可以为我们做什么?

您可以下载并运行我们的客户端程序。我们的程序是这样的,更多的计算机加入此工程,此工程计算的速度就越快。

Folding@home是如何工作的呢?

Folding@home是一个研究研究蛋白质折叠,误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分布式计算工程。我们使用联网式的计算方式和大量的分布式计算能力来模拟蛋白质折叠的过程,并指引我们近期对由折叠引起的疾病的一系列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已经有了几个成功的例子。您可以阅读我们的教学页、结果页,或者直接去我们的研究中心。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访问我们的中文论坛。



目前进行中的研究:

阿兹海默症
癌症
亨廷顿病
成骨不全症
帕金森氏症
核糖体与抗生素
您的参与也许您攻克这些疾病!!





--------------------------------------------------------------------------------



Folding@home 得出的结果


--------------------------------------------------------------------------------




自 2000年10月1日起,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一百万颗CPU参与了本项目!

  
(c)  Vijay Pande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 中文翻译:中国分布式计算总站版权所有


        

[ 本帖最后由 meng-h 于 2007-1-29 03: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指全日跌44点报20236 成交37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7:00 财华社


  

  期指结算在即,恒指高开36点后转升为跌,收报20,236点,跌44点,国企指数则升15点,收报9,676点,大市成交萎缩至370亿元;期指收报20,220点,跌5点,比现货低水16点,成交58,553张,2月期指收报20,266点,跌35点,比现货高水30点,成交42,443张。

  再传配股的中移动(0941-HK)跌1.23%,市场憧憬联通(0762-HK)进行重组,先跌后升2.6%,网通(0906-HK)亦升1.06%,中电信(0728-HK)微升0.265%。

  地产股个别发展,新地(0016-HK)、信置(0083-HK)及恒隆地产(资讯 行情 论坛)(0101-HK)跌0.24%至1.19%不等,长实(0001-HK)微升0.3%,恒地(0012-HK)、新世界(13.33,-0.11,-0.82%)(0017-HK)无起跌;收租股太古(0019-HK)跌1.18%,九仓(0004-HK)则升2.07%。

  银行股方面,汇控(0005-HK)跌0.63%,恒生(0011-HK)、中银香港(资讯 行情 论坛)(2388-HK)分别升0.46%及0.49%,东亚(0023-HK)跌0.34%。

  和黄(0013-HK)微升0.06%,港交所(0388-HK)升0.81%;出口股利丰(资讯 行情 论坛)(0494-HK)升1.21%,思捷(0330-HK)升0.6%;富士康(2038-HK)升2.94%;油价反弹,中海油(0883-HK)升0.45%,国泰(0293-HK)亦升0.97%。

  H股方面,中国人寿(40.75,0.49,1.22%)(资讯 行情 论坛)(2628-HK)董事长杨超将续留任,中保监另派国寿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吴焰转赴财险(2328-HK),国寿先弹后回0.21%,财险则先跌后升0.22%;中证监明日审核平保(2318-HK)发A股申请,股价升1.06%。

  「五行」当中,受楼市宏调影响贷款需求的建行(0939-HK)挫1.06%,同样憧憬染蓝的工行(1398-HK)软0.44%,中行(3988-HK)、招行(3968-HK)则跌0.76%及0.81%,只交行(3328-HK)升0.48%。

  中央表明续推宏调,以防楼价偏高,中资房产股华润置地(资讯 行情 论坛)(1109-HK)、雅居乐(3383-HK)、富力(2777-HK)、世房(0813-HK)则先跌后反弹1.51%至2.97%;中新(0563-HK)斥6.68亿人民币购天津项目,股价跌4.49%;中国海外(0688-HK)无起跌,绿城中国(资讯 行情 论坛)(3900-HK)则先升后回1.44%。

  资源股方面,油价虽反弹,中石油(0857-HK)软0.31%,中石化(0386-HK)升0.77%;相反内地航空股造好,量子基金创办人之一的罗杰斯表示有大量国航股票,国航(0753-HK)升3.12%,引入法航组合资货运航空公司的南航(1055-HK)涨7.25%;东航(0670-HK)升3.65%;获德银唱好的首都机场(0694-HK)创新高,升3.24%。

  紫金(2899-HK)持平,招金(1818-HK)升0.38%,灵宝(3330-HK)跌0.57%;煤炭股神华(1088-HK)、兖煤(1171-HK) 升0.42%至1.97%,中煤(1898-HK)无起跌。

  半新股个别发展,连日遭社保基金减持的中通(0552-HK)先跌后升0.87%;中交(1800-HK)反弹0.9%,南车(3898-HK)跌0.87%,锦江酒店(资讯 行情 论坛)(2006-HK)跌0.21%;高盛初次予兴达(1899-HK)目标价5.8元,股价升13.77%。

  内需及相关概念股中,蒙牛(2319-HK)跌2.32%,李宁(资讯 行情 论坛)(2331-HK)跌1.18%,永嘉(3322-HK)反弹1.74%。

  个别股份方面,远东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0035-HK)澳门大计传触礁,股价挫2.28%;七星购物(0245-HK)日销逾2,000部手机,冀今年销逾100万部,受消息刺激股价升12.96%;联想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0992-HK)掌管美洲区业务高层请辞,股价在公布业绩前连日受压,今再跌2.52%;新沣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1223-HK)获游泳服装品牌Speedo授权於内地及台湾销售旗下产品,升5.5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s000039 于 2007-1-28 14:27 发表
企业再好,在一定的时间内价格涨幅也是有限的!从2005年6元到现在的26(前复权)!,才用了多长时间?
我相信39将来一定还要创新高!只是目前有点泡泡了!

我认为现在中集没泡泡,毕竟以前低估的太厉害了。现在害怕的是短期涨了不少,有一定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7-1-30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年11月开始的那波行情,不少股都有50%的升幅了,短期回调是比较正常的,起码中集未透支未来的业绩。当万科回调或横盘时,中集能否成为深证的风向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公好龙与理性繁荣 对股市的几点认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 15:01 天相投顾
  仇彦英 天相投顾

  我国股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分歧,甚至招致部分人士的批判。当牛市真的来临时,我们是叶公好龙还是呵护来之不易的繁荣,正在考验政府与管理层的智慧。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泡沫论者直观地通过两个现象来进行判断,一是市盈率已经接近30倍,二是股市涨得多涨得快了。

  单纯从市盈率看,各国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市盈率本身随着经济周期的涨落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如果简单根据市盈率指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就有可能作出不明智的举动。

  从历史看,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在牛市后都出现了显著的下跌,所谓的泡沫破灭。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股市的基本规律就是有涨就有跌,但长期趋势都是上涨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显然,我们的投资者不能因为未来总是要下跌就不买股票了。

  为了股市的今天,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证监会、国资委、税务局等多个部委做出了各种努力,回顾这些文件就可以理解当年政府、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当股市出现预期中的上涨后,难道我们是叶公好龙?

  我们认为,当前股市的主要问题是供求不平衡,一方面是供给上难以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需求的增长是快速的、迅猛的,特别是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短期局面。那么,相应的对策就是适当调节供求关系。

  对于当前的股市,我们认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但这是股市恢复性上涨的阶段性特征,是合乎市场逻辑的必然现象。按照罗杰斯的逻辑,长期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但不希望现在买入,其背后的逻辑就是等下跌后在更便宜的价位买入,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逻辑。

  按照我们的年度策略,当前股市处于花样年华阶段,可以理解为繁荣向成熟过渡的时期。按照投资的基本规则,投资股票就是分享企业的成长,那么,长期持有每个行业的优势地位突出的企业,并进一步挖掘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高成长企业,同时根据行业的基本周期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就基本可以确保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我国股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的分歧,甚至招致部分人士的批判。当牛市真的来临时,我们是叶公好龙还是呵护来之不易的繁荣,正在考验政府与管理层的智慧。我们将结合市场的状况,给出我们的理解和判断。

  1.不要“叶公好龙”

  曾几何时,持续下跌与长期低迷的股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当年温总理一句每天都要看股市行情,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希望改变股市状况的迫切心情,于是我们看到在国务院推出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后,又相继出台了多项利好措施,但股市不为所动,仍延续下跌。

  在一片质疑声中,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登场,证监会尚福林主席以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表达了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决心。在几任主席望而却步的难题面前,务实的尚主席解决了股市顽疾,并获得2006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是众望所归,是当之无愧。

  回头来看,所有的人都会把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股市上涨的基本驱动因素。但在推出的初期,又有几人是积极认可这项决策的呢?有的机构甚至认为会导致上证指数跌到700点。作为长期研究股权分置问题的专家,天相董事长林义相博士自始至终坚信推出股权分置改革股市必大涨,并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我们也推出“多年以后我们需要俯视今天的低点”来表达对股市上涨趋势已经确立的基本判断。

  那些动辄就对股市指手画脚的人又在什么时候提出过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或措施呢?早期的泡沫论者与今天主张泡沫论的专家、学者,在股市处于千点时怎么没有大声疾呼“股市已经被严重低估”呢?怎么没有用价值论告诉我们千点是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了呢?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们只是直观地通过两个现象来进行判断,一是市盈率已经接近30倍,二是股市涨得多涨得快了。

  单纯从市盈率看,各国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市盈率本身随着经济周期的涨落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根据市盈率调控市场,有可能打破经济运行的正常规律,延长其回归正常状态需要的时间。一种典型的情况是,当经济从高涨和繁荣步入停滞甚至衰退时,公司的盈利开始下滑,股票价格也随之滑落,但由于盈利下降幅度大于股价下滑幅度,虽然指数下降,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反而是提高的。这时如果再简单根据市盈率指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就有可能作出不明智的举动。

  作为投资品市场,是涨还是跌更取决于价格预期,当价格预期发生改变后会引发供求关系的改变,从而造成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当上证指数处于千点时,投资者之所以不买股票是因为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跌,10倍的市盈率并没有引发购买欲望;当上证指数冲上2500点,更多的投资者开始进入股市,是因为预期价格仍会涨。同样的一样东西,在牛市中可以给30倍或者更高的PE,在熊市中10倍的PE都乏人问津,那么价值依据在哪里?在西方经济学中就没有价值这个词,惟有价格,而价格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试想,黄金的价值应该是300美元/盎司还是800美元/盎司?铜是2000美元/吨还是6000美元/吨?价值论者给不了答案,但供求关系论者就很清楚。

  如果按照股市涨幅过大、过快来衡量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涨多少是泡沫、涨多快是非理性还是需要确立一个度的问题。从世界各国股市看,泡沫都是非理性快速上涨带来的,而真正造成泡沫破灭的股市一般都具有3倍、5倍,甚至10倍的上涨幅度,如恒生指数从1990年的2800点,到1998年4月14日的16962点,涨幅达到500%以上;美国的S&P500从1990年的330点启动,在2000年3月24日出现历史最高1527点,涨幅为360%。从历史看,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在牛市后都出现了显著的下跌,所谓的泡沫破灭。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股市的基本规律就是有涨就有跌,大涨一般都会大跌,但长期趋势都是上涨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显然,我们的投资者不能因为未来总是要跌就不买股票了,专家、学者们会不会这么建议呢?总不能因为人总是要死的,就不忙活了。对于未来的下跌,我们无法预测,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战争、灾难,都可以改变生活的轨迹。正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们乐观地生活着,奋斗着。

  现在,我们的股市在多方的努力下,已经走出低迷的状态,不过相对千点,也不过是不足2倍的涨幅,更何况包含很大的指数虚增成分。为了股市的今天,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证监会、国资委、税务局等多个部委做出了各种努力,回顾这些文件就可以理解当年政府、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当股市出现预期中的上涨后,难道我们会因噎废食,是叶公好龙?我们的认识是,政府的智慧会维持来之不易的成绩,并通过合理的措施,维护和促进股市的持续繁荣。

  2.促进理性繁荣

  如果从当前的股市现象看,的确存在短期涨幅较大、出现了部分非理性的状况。

  但这些现象本身就是伴随股市而生的,没有这些现象的存在就不存在股市的吸引力,也难谈股市的发展。不过,不允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层都希望股市运行的更平稳些,股市的繁荣更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只是要实现这样的目的,管理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有可能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规律,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我们认为,当前股市的主要问题是供求不平衡,一方面是供给上难以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需求的增长是快速的、迅猛的,特别是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短期局面。那么,相应的对策就是调节供求关系。从供给来看,发行股票、推出新的金融产品都是有效手段,同时“小非”解禁流通都会持续增加市场的供给。

  从发展资本市场的角度,其实就是利用股市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为投资者提供可以投资的品种,为产业提供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当前,政府、管理层多次在各种文件中表达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本质是要利用资本市场。如果有关部门不是叶公好龙的话,我们大可信任这样的文件,不言自明的结论就是我们的股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需求方来看,主要就是投资者,当他们看好资本市场的时候,往往短期内就形成快速增长的需求,从而导致短期出现超过供给的状况。由于供给是持续的、缓慢的,需求是快速的、并会受到很多约束,如对风险与收益的衡量,导致供求总是难以达到平衡,意味着今天需求的增加带来的股市快速上涨,在带来供给增长的情况下,则可能成为未来下跌的动力。我国股市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股票逐步全流通后,未来能否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没有,管理层不得不再次面临2005年以前的局面,还会通过各种措施呼吁投资者入市。因此,管理层还是应该善待投资者,虽然可以通过行政指令控制基金的发行规模、速度,防止和清理违规资金入市,但更主要的,一是要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毕竟管理层的理性代替不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二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股市能够发展的基石。

  上述供求关系将决定股市大的发展趋势,以政府与管理层的智慧是不会不考虑长期的问题的,因此,当前的繁荣不意味着未来的繁荣,当前的繁荣也是不可以随便破坏的。为促进长期的繁荣,我们需要在适当增加供给的情况下,让投资者的需求更稳定、更持续。

  同时,证券市场是大众参与的场所,管理层要做的就是制定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则,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群体,那么就需要加强监管并严刑峻法,让“三公”原则不是空话。只有建立这样的市场秩序,投资者的信心才会不断增强,股市的长期繁荣才有保障。

  3.我们的投资策略

  对于当前的股市,我们认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但这是股市恢复性上涨的阶段性特征,是合乎市场规律的必然现象。按照罗杰斯的逻辑,长期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但不希望现在买入,其背后的逻辑就是等下跌后在更便宜的价位买入,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逻辑。事实上,每个投资者都想在更便宜的价位买入股票,但现实的状况是市场呈现活跃的繁荣局面,没有人愿意把股票便宜卖给我们,由此演绎的逻辑就成为:即使不现在买入,至少不应该卖出,既然我们的股市值得长期看好,持有就成为最佳的选择。

  按照我们的年度策略,当前股市处于花样年华阶段,可以理解为繁荣向成熟过渡的时期。正因为是花样年华,才充满激情,甚至出现短期的不理性,特别是我国股市还没有经历真正的牛市行情,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都加剧了市场的风险。在每一次风险的释放过程中,投资者才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风险和投资的真谛,市场才会走向成熟,投资者趋于理性。

  在股市从繁荣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最简单有效的策略就是贪婪持有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我国股市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为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按照投资的基本规则,投资股票就是分享企业的成长,那么,长期持有每个行业的优势地位突出的企业,并进一步挖掘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高成长企业,同时根据行业的基本周期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就基本可以确保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3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杰斯的话为什么对中国股市影响如此之大





俱乐部会员 正道股








我搜得的结果是:格雷厄姆30.4万、费舍3.96万、巴菲特394.0万、彼得林奇2.49万、罗杰斯89.2万。这是 2007年1月29日0.16分的结果,不信你自己试试哦。


其实,在价值投资领域,罗杰斯的地位是比不上格雷厄姆、费舍及彼得林奇的,但对中国的影响来说,他仅次于巴菲特。而巴老是从来不预测股市的,所以罗杰斯的话对中国影响这么大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以上只是表面原因,还有一些深层次一点的原因:


一、罗杰斯在投资界的地位决定他的话是不容忽视的


先后毕业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的罗杰斯在1970年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0年离开量子基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学。1989年-1990年完成了第一次环球旅行,期间成功的投资了非洲弹丸小国-博茨瓦纳的股票市场。1998年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到2003年11月该指数已达119.73%的升幅,超过同期主要指数。1999年第二次环球旅行时,投资上海B股,同样获得巨大成功。罗杰斯被时代周刊冠于金融界的印第安纳·琼斯(the Indiana Jones of finance)。


如果说索罗斯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而罗杰斯则是比较受欢迎的投资者,善于在第三世界淘金,是一个长线的稳定投资者,在国际投资界绝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些怀疑他乱说话、别有用心的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二、罗杰斯是所有外国著名投资家中最了解中国的


2004年10月,罗杰斯上了央视对话节目,当着亿万观众的面,他是这么说的:我在中国旅行过6次,这并不重要,我对我的判断所做的事情就是,我做好自己的研究,如果我的判断是正确的,通常都是,22岁的时候我不知道,32岁时我也不知道,当我变得更老,我知道哪些事会发生,哪些事不会发生,或许我了解中国,我在中国不停地旅行,让我确信我的确了解中国,我知道很多人比我更了解中国,我只知道很少的中国话,我知道一些重要的词,中国的冰啤酒,我可以说茅台,但是我不会说更多的中国话,但是我认为我了解中国,这是我投资的判断。


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罗杰斯05年5月还来过深圳演讲过一次,05年6月又来北京演讲过一次,加上前两天的这一次,罗杰斯已经来过中国10次了。


如果说罗杰斯并不了解我家的邻居是对的,但说罗杰斯并不了解中国的股市,这话是过于武断了。


三、罗杰斯把握趋势的能力是无人能敌的


“罗杰斯把握趋势的能力无人能敌”,这话不是俺说的,是大名鼎鼎的巴菲特说的。在其他地方的预言我们不用管它,但他对中国的预言却确实值得我们回味:


罗杰斯在中国最出名的言论,莫过于其对于中国股市见底时间的预测:在2004年的5月,他在当时的巡回演讲中说道:“中国10年内会给投资者带来滚滚财源,但是我不会现在买中国股票,在未来的4至16个月中,中国股市会跌到谷底。”大家可以自己打开K线图,看看他预言的对不对。


2005年6月,他在北京演讲时预言如下:


预言一:全球商品市场牛市没有结束,他认为玉米、铜、糖处在牛市,黄金会涨过1000美元以上。


预言二:建议继续抛售美元和美国债券。


预言三:中国股市在2005年开始已经迎来新一轮牛市,并表示看好旅游、航空、农产品、能源类股票。


预言四:中国发展面临最大的风险是水,政府应该对水资源问题引起重视,应该提高用水的价格。


预言五:中国一些房地产的投资商在未来一两年中会破产


仔细琢磨一下,如果他的预言已经应验或正在应验,那他这次唱空A股,你还能等闲视之吗?


四、如果说罗杰斯别有用心,还不如说是请他来的人有良苦用心


2004年10月,他在央视上公开说:


我相信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我觉得我自己这个人是很简单的,我也不知道其他人谁是建设性的力量,谁是破坏性的力量,当我看到可能的事情要发生的时候,我希望能够介入,对于我来讲,中国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地方,你在任何别的地方都看不到,一定让你的孩子学中文,我到目前为止,到中国我没有卖出任何东西,我没有计划卖出任何东西,因为我认为中国更长时间来讲,会非常了不起,在1904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在美国卖出股票,是难以想象的,同样在五十年代,在东京卖出股票,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即便是在倒退的时候卖出股票,也是疯狂的。这就是我在2004对中国的看法,我不会卖出中国股票,如果中国的股票变得非常地昂贵,每个中国人都买股票的话,我想我就会卖出,因为我不想做疯狂的事情,但我现在不想卖出任何股票。


你希望我说中文吗?我想告诉你们,中国是最好的一个国家,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二十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有一个11个月大的女儿,她正在学习中文,她会在说英文之前学会说普通话,我觉得这很好,中文会是她的一生中一门重要的语言,我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我在中国有投资,我在1999年的时候,在中国买了B股,到目前为止我还拥有这些B股,但我目前不打算买一些股票,因为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使经济降温。


察古可以知今,这次央视高调报道罗杰斯,用意颇费心思。


只有学习他、了解他、理解他,才能理性地判断他。对罗杰斯如此,对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国际化,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将陆续登台,任何过激的反应、指责、谩骂,都是自卑和心虚的表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1-3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者的行事方式





俱乐部会员 正道股





邀三五好友喝喝茶、打打球,在温暖的冬日里到郊外去,钓钓鱼、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个电话打来,说你的股票又涨了啊,你只是淡淡一笑,随它去吧。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浮盈不是我们的目标,人声鼎沸的时候,我们懒得去凑那个热闹。当热潮退去的时候,交易所里满是纸片,一阵凉风吹来,纸片沙沙飞起,这时价值投资者才轻轻踱进交易场,跟自己的股票热情的打个招呼:


嗨!伙计,你还好吗!


你的股票会高兴的说:喂,老板,好久不见啊,放心,我身体棒得很呢。


这时市场先生哭丧着脸过来了,抱怨说:这帮势利小人,说散就散了,我袋里的报价单,没人看了啊。


你友好的拍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呢。


市场先生痛哭失声:先生,你真是好人哪。


这时你惭愧了,因为你自己知道,这只是作为价值投资者的行事方式,并不是因为我们道德高尚。


我常想,现在正是价值投资者要守节的时候。第一个要守的节是坚持长期投资,只要股票的泡沫尚未离谱,不管大盘如何疯狂,我自岿然不动;第二个要守的节是坚持安全边际,不管个股如何上跳下窜,找不到具有安全边际的好股票,则乐于看热闹,悠然潜伏不动,静待好时机。





    是为价值投资者的行事方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LNG项目开工
--------------------------------------------------------------------------------
作者:唐士军   01-30 14:55:30  
本报记者 唐士军 上海报道
  中国和马来西亚天然气领域企业合作有了大手笔:马来西亚在华LNG(液化天然气)惟一合作项目———将来由马、中两国液化天然气企业负责承运的上海LNG项目,一期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预计2009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使用,届时上海居民将用上来自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2012年,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从而每年将为上海提供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据沪上有关专家介绍,预计到“十一五”末,上海市每年消耗天然气60亿立方米,供需矛盾突出。“目前上海的天然气供应,主要来自东海油气田和西气东输项目。”1月24日,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现代企业报》采访时表示。据悉,上海LNG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上海由此每年将降低标准煤消耗量2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25000吨,上海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上述项目分别供气后,目前依然存在缺口。”这位负责人说。
  参加开工仪式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赵小平就此分析认为,上海LNG项目是上海与浙江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能源合作的重要成果,该项目的建成投入运营,实行了上海气源的多元化,保证了这一地区的供气安全,有利于缓解上海天然气供需矛盾。
  上海LNG项目主要工程有三项:一是LNG接收站,站址位于在建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中西门堂岛,主要建设3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3台LNG卸料臂及其他相应的回收、输送、气化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占地39.6公顷,并预留二期扩建场地;二是LNG专用船码头,建设1座8万-20万立方米的LNG专用船码头及重件码头的配套设施;三是海底输气管线,通过建设40公里DN900的海底输气干线,在东海大桥东侧登陆后,由陆域输气管线输送至临港新城输气末站,进入上海城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网系统。项目建成后,由马来西亚第三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负责承运LNG,双方将各负责一半运量,即每年150万吨LNG。
  作为液化天然气提供方,马来西亚方面也期待上海LNG项目早日竣工。预计从2009年起,该国将向上海提供LNG,项目合同期为25年。据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有限公司高层透露,该公司在上海沪东造船(集团)限公司投资建造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LNG船5艘,本报曾于去年7月11日以《沪东中华领跑世界LNG船业》为题进行过详细报道。其中,沪东中华2艘LNG船将专门为上海LNG项目所使用,新船舱容达到14.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造价2亿美元,为目前全球商业用途运输船舶高造价之最。
  据了解,在上海LNG项目之前,国内已经在建的两个LNG项目,分别位于广东深圳和福建莆田,两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年接受LNG分别达到350万吨和280万吨。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印度、南亚区)总经理萨哈鲁丁说,虽然上海LNG项目是马来西亚在华LNG合作方面的惟一项目,但该公司在海外已经和中石油这样的中国大公司有过合作,有着愉快的合作经历。“我们对环渤海以及中国其他地方,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萨哈鲁丁说,“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我们关注中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LNG罐子可是没少建呀,不知道39什么时候能赶上几个大工程?也不知道这些罐子和中集的罐车和罐箱有什么关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影响中国管理的10大管理理念


http://www.jrj.com  2007年01月30日 18:31  《经理人》  

【评论】【字体:大 中 小】  【页面调色版           



  它们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助推器!

  ■文/曾立平

  全球化大潮汹涌,企业所处的市场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不但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要求企业有对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的快速接受和学习及应用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吸纳和应用新的管理思维,必将落后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在中国企业管理的突飞猛进中,所涌现出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数不胜数,这里选出的,仅仅是最具代表性的10项。

  No.1平衡计分卡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有资料表明,75%的企业失败并非没有战略,而是因为战略执行得不好。平衡计分卡正是一个描述战略、衡量战略和管理战略的工具。在平衡计分卡背后,一个简单的概念就是,组织的战略必须落实为人们能理解并为之采取行动的目标。平衡计分卡在中国比较先进的企业普遍应用,宝钢、华润、青岛啤酒、苏泊尔等,都从平衡计分卡受益。

  典型案例:华润集团

  华润以贸易起家,2000年左右迅速扩张,多元化到有些失控。于是,集团决定对下属6个利润中心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报告、内部审计、绩效、经理人评估等进行控制,便导入平衡计分卡,从战略的角度对以上各项进行考评,使财务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专家点评:国内企业对平衡计分卡的运用仍停留在初始阶段,许多企业仅将其当做绩效考核的工具,把平衡计分卡作为KPI体系,与战略管理脱节;也有些企业仅将实施平衡计分卡作为某个部门的事,没有高层的推动。这些做法,失败的机率都很高。

  实际上,利用平衡计分卡,要根据组织的形势度身定制实施的方法。要遵循五大原则:第一,高层团队推动;第二,从战略做起,把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第三,将战略在组织内分解和协调;第四,将战略分解成为每个人的行动,与浮动薪酬挂钩;第五,将战略作为持续的流程,与流程挂钩,要月度跟踪、季度分析。

  No.2六西格码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六西格玛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GE成功地从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它的特点是避免任何缺陷和风险,使差错率仅占百万分之三点四。注意发现潜在、隐藏的问题并预先进行处理,不给它发生的机会,是这种管理方法的优势。宝钢、格兰仕、澳柯玛等,都成功地应用它而推动了企业成长。

  典型案例:宝钢集团

  2003年,宝钢正式引入六西格玛,确立了103个六西格玛精益运营黑带项目,围绕瓶颈工序进行产能挖潜、改进重点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费用。2005年,宝钢引入了六西格玛的设计,2006年,又在科研体系实施了精益流程。六西格玛已为宝钢创造了数亿元的效益。

  专家点评:国内有些企业未能成功地实施六西格玛,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没有将六西格玛与战略目标挂钩。第二,没有将六西格玛量化。第三,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中出现问题。六西格玛的关键流程都是跨部门推进的,部门间配合不好,后期就无法推进。要成功地实施六西格玛,还要有企业高层组成的委员会给予培训和支持,而且要有衡量指标和激励措施。

  No.3企业风险管理(ERM)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企业风险管理(ERM)是一套系统化的方法,用来管理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8个相互关联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

  美国损失控制协会的统计显示:未设置风险管理系统的企业,70%在遭受巨灾后5年内会结束营业;而已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企业,在面临损失事故时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典型案例: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加快了内部评级法工程建设,在准确量化风险的基础上,以产品的风险定价覆盖银行预期损失,以经过科学计量的经济资本覆盖银行非预期损失,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进行综合统一管理。2006年,工商银行IPO大获成功,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是它获得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点评:除金融、保险等高风险行业外,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同起来,错误地认为建立了内部控制就等于实施了科学管理,许多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微不足道的控制上,重大风险却被忽视。

  要做好风险管理,企业要利用风险识别,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用风险分析评估已识别出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另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

  No.4股东价值创造管理工具(EVA)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EVA是基于价值管理的理念,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衡量企业业绩的关键性指标。其含义是企业税后经营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的差额。如果EVA为正值,表示企业获得的收益高于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即企业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EVA为负值,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企业的价值在毁损。如果EVA值为零,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投资者的财富既未增加也未减少。

  典型案例: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采用以EVA为核心的管理重组方案,建立了以EVA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将EVA与年薪制挂钩;并根据EVA绩效评价方案,形成了扁平化的治理架构,实现了流程再造。经过一年的EVA绩效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专家点评:EVA使投资者能够很客观地看待和衡量企业,使他们真正了解怎样给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但如果企业不是利润中心型组织,而是以成本为中心的话,EVA就很难计算。对于那些有多个产业的企业集团,由于下属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投资额也不同,这时候,EVA就是个非常好的应用工具。

  No.5业务流程管理(BPM)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BPM系统提供一种能够使组织管理(计划、执行、控制、监控和改进)业务流程的景象。它自始至终执行着业务流程,并将流程中的各种活动联系在一起。BPM系统的工作流程服务将工作从一个执行者传递给另一个执行者。这样,在任何一点的执行者,都能及时知道被指派了什么工作,做这项工作被赋予什么权利,以及这项工作应该何时完成。

  典型案例: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集团下设很多子公司,每年要花大半年的时间做预算,流程太长,亦太复杂。为此,他们引入了业务流程管理工具,使预算时间大大缩短,整个组织的执行效率显著提高。

  专家点评:BPM分为很多层级,最上层是战略管理,也就是平衡计分卡系统。由于引入国内时间尚短,中国企业尚没有成套使用的案例,都是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譬如中国石油,是将其中的BI用于财务预算。这个工具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企业是为实现IT而IT,没有想到IT的目标是什么,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没有整体的规划。

  No.6蓝海战略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蓝海战略的核心理论是价值创新。《蓝海战略》一书的作者认为,创建蓝海,要问自己四个问题:很多产业一向所关注的竞争因素,有哪些是可以完全剔除的?有哪些是可以减少的?有哪些投入是需要提高的?哪些竞争元素是需要创建的?做到这四点,就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曲线,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利,还会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

  典型案例:招商银行

  一卡通业务的开创者就是招商银行,使招行在支付工具上开辟了自己的蓝海。为弥补网点的不足,招行又相继推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业务。其他银行也开始增加功能的时候,招行则放弃了功能上的创新,转而进行市场细分。其他银行也开始细分客户时,招行则开始开发贷记卡。

  专家点评:中国人很善于跟随,蓝海战略则让人们开拓思维,引导企业去创新——不仅在技术、产品上的创新,而且是战略的创新。蓝海战略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毕竟有极限,而企业间缺乏差异化的结果,使消费者无从感受产品的独特价值。只有超越对“成本优势”的追求,努力使买方价值大幅提升,才能跳出价格战的泥潭,开创优秀、持久的品牌。

  No.7战略联盟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和非股权的方式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具有组织的松散性、合作与竞争共存、行为的战略性、地位的平等性、优势的互补性、范围的广泛性等特征。

  典型案例:慧聪国际

  慧聪国际是国内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环球资源则是全球领先的B2B整合推广方案提供商。2006年,双方建立战略联盟,组成中国最大的B2B战略联盟。结盟之后,两家公司共拥有72家行业网站,服务于约400万家供应商和遍布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的95万买家。

  专家点评:在新型竞合关系中,战略联盟占了很大比重。战略联盟成功与否,在于合作伙伴之间能否实现协同和建立彼此单独无法实现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合作伙伴保持各自独立特性,但在联盟活动中又必须相互协作,若一方过分依赖另一方,或者认为联盟只对一方有利,联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

  No.8全球化整合资源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全球化整合资源是一个成长战略,是打破国家界限,利用国家以外的资源掌握商机,帮助企业成长的战略。有的企业是海外资源的利用者,利用国外资源在中国进行竞争;有些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强化其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有些企业则是全球市场的经营者,利用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进军国外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在全球展开竞争。

  典型案例:中集集团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想成为行业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为此,2006年2月,与荷兰博格工业公司达成并购协议,与博格的原股东——博格兄弟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拥有博格100%的权益。这笔并购交易使中集集团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大提高。

  专家点评:在全球化整合资源方面,中国企业做得比较差,有战略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对海外市场不熟悉的因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企业整合全球人才、文化、组织架构的能力都比较弱。跨国公司在全球运转都不失控,中国企业一做大,下面就失控了。中国企业要想做好全球化资源整合,一定要有IT系统和科学的管理系统的支撑。

  No.9体育营销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体育营销是指针对体育产品和试图与体育相关联的非体育产业的营销过程中传统营销基本原理和过程的特殊运用。推动体育营销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范围内体育产业规模的急速膨胀。

  典型案例:中山华帝

  华帝曾借九运火炬及十运火炬相继成功研制的契机,充分展示了厨卫领导品牌的技术研发优势。2006年4月,又经过激烈角逐,耗资几千万元,签约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燃器具独家供应商,成为华帝创造国际性影响、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契机。

  专家点评:体育营销的魅力已经点燃了中国企业的营销热情,联想、海尔、奥克斯、TCL,以及苏宁、国美等知名企业,都在体育营销方面大做文章。要做好体育营销,首先企业的品牌文化、产品、目标受众等必须与体育赛事相匹配;其次,要考虑到整个企业的战略,制定出通过体育营销达到何种目的、促成怎样的结果等;另外,还要考虑在进行体育营销时,如何确保消费者能与企业品牌、文化、产品形成共鸣。

  No.10精益管理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形式的浪费。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精益管理可使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缩短,产品质量和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对服务型企业而言,则可以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典型案例:中远物流

  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物流在财务方面引入了精益管理,加强了成本构成要素的分析控制,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控制机制,并开展了以“减少成本、彻底排除浪费”为目标的流程再造工程,为企业的持续、稳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家点评: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是精益取得成功的最大障碍。虽然精益可以在短期内就取得显著的效果,但精益没有止境,加上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坚持持续改善。实施精益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有一个简单、明确而坚定的方向。其次,要有企业高层的切实支持。其三,要利用好行业和团队的力量。另外,还要培育出精益管理的文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是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更平衡的一年

--------------------------------------------------------------------------------

http://www.sina.net 2007年01月29日 10:49 产经网-中国水运报



  本报讯日前,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TSA)称,由于全球贸易量增加,运力增加比以前预计的减少,为上调运价奠定了基础,承担亚洲至美国航线运输任务的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集装箱航运公司认为,2007年,是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关系比预计的更平衡的一年。

  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首席执行官RonWid-dows在发表一项声明中称,虽然现在
 ** 热门点击 ** 特别推荐 **    

让彩铃做你的心情代言 新年祝福金猪拜年
即刻报名免费K歌 网友新家天天看
06年最新黄金通路 九招教您淘好房


要看出一年航运市场的走势为时尚早,但还是能看到集装箱航运市场需求比以前预测的强劲的趋势。这种趋势显示,比业内人士以前预测的更加强劲。支持“航运市场大大改善”看法的是:亚洲出口带动世界贸易将继续以两位数字的增长。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2007年全球贸易将增长10%-12%。由于绝大部分世界贸易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两位数字的世界贸易增长将带动集装箱运输需求和跨太平洋贸易的强劲增长。

  根据欧洲航运研究公司AXS-Al-phaliner最新统计,2006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的运力增长了16%,2007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的运力将增长15.45%,2008年的增长稍有下降为15%。

  虽然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预计整个2007年只有2%的潜在运力供需差,但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成员指出,这就为今年留出了高达5.4%的潜在运力供需差。不过,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指出,新船入市与内陆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将随时影响运力的“有效性”。许多人担心的2007年运力过剩,都是基于过去两个月的预测,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认为,2007年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将以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该组织深信,集装箱运输行业担心的运力过剩导致运输行业不健康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存在了。不过,该组织认为,陆上运输、港口服务费和燃料成本增加,意味着集装箱运价需要继续上调。

  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首席执行官RonWiddows指出,该组织将集中考虑美国西海岸陆地基础设施、即将组织的劳工谈判和如何最好地保证物流供应链,以保证货物一旦到达港口后,抵御运输环节的风险。

  ?李积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担心的2007年运力过剩,都是基于过去两个月的预测,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10:15 , Processed in 0.07489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