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不要以为周期性企业不是好企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中集这次下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客观的看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再等交银基金。不信中集就这么任由糟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7-8 16:16
还有不要以为周期性企业不是好企业。

你的意思是调整得还不到位?因为周期性的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要是大家对#735楼的说法有分歧的话,我就把它删掉算了,我不想跟别人争论太多。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发的帖子都是一片好意,对大家的提醒。
我无意改变别人的看法,自己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就行了。
Sorry,祝大家好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8 16:28

你的意思是调整得还不到位?因为周期性的因素?



他调整是否到位不是我们说了算,要市场的认同。
什么时候到位要各人自己去判断,但要判断正确就要知道中集为什么下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冷静才能客观!!!

中集不是仅仅靠行业景气取得高业绩的股票,他是这样一家能克服各种经营困难的公司,而且也不是现在才面临现在这种状况,从95年到前年,行业景气度一直不高,产品价格下滑又临钢材价格不断上涨;应收款一直居高不下,以至负债率一直高得令很多机构担心,但这影响了中集行业地位的提升、业绩的不断增长吗?
一个上市10年连续一直保持业绩优良、成长性不减的制造业公司,这其间经历了通胀通缩等完全的宏观经济周期,也经历了行业景气不景气的考验,而中集从历次的环境考验中却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成为行业的世界之王。——试问中国还有第二家这样的公司吗?其原因其实正是公司内在的真正核心能力——无法模仿复制的企业能力。
我们现在更加看重的是其半挂车的前景,也许未来仍然不很明朗,但我们期待着麦总的第二第三个战略布局,未来怎样,让时间说明一切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luck333888,没有反对你的看法的意思,你的见解很好,只是更想从多方面了解一些东西,其实,能够作到象你一样顺势而为是最好的,但象QQ这样从容不迫的人真的很少,至少我不是,前期下跌39确实和多方面有关系,包括周期性行业的分歧,我以为再往下跌,就和系统性风险关系最为密切,大盘这么弱,它短期上涨的概率几乎没有,毕竟39的人气不再,再次上涨需要凝聚人气,需要上涨的一个理由.谢谢你对大家的提醒,但既然选择了投资企业,对市场行为我只能唾弃,无法阻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7-8 16:17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中集这次下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客观的看问题。


39这次下跌的真正原因,就是行业周期见顶?


我想,出货的人肯定是这样认为的?39要想再次崛起,需要自身再造奇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看好200039

世界贸易总量,获得了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国际化分工和合作的加深,快速和大量的资源配置的需要,必然带来物流的长期繁荣。我从事外贸工作已15年了,在这15年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往往数倍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集装箱运输可大大减少对制成品的破损,并最经济的实现制成品方便快捷的物流,这使得集装箱运输在货物运输比率上又不断升高,这也就是中集高速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集装箱一般配置在班轮上,班轮运价的低迷是在2001年和2002年,目前的班轮运价几乎在历史的最高位,当前低迷的是散货船的运价(用于矿砂和粮食的运输),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下跌,但出口贸易额增长在15%以上,中国集装箱运力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在20%以上,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集装箱运力的需求也将长期保持在1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运价的博弈和集装箱价格的产生的机理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定关联度,本人认为只在20-30%左右。

我十分看好中集,但建议买[url=www.macd.cn/result.php?sn=中集B]中集B[/url],哪怕只比中集A便宜5%。目前约有30%的资金购有[url=www.macd.cn/result.php?sn=中集B]中集B[/url],另持有[url=www.macd.cn/result.php?sn=200869]200869[/url],[url=www.macd.cn/result.php?sn=600019]600019[/url],相信均可长期持有。

本人非专业人士,股龄只有40天,以上观点只供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看好200039

世界贸易总量,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国际化分工和合作的加深,快速和大量的资源配置的需要,必然带来物流的长期繁荣。我从事外贸工作已15年了,在这15年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往往数倍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集装箱运输可大大减少对制成品的破损,并最经济的实现制成品方便快捷的物流,这使得集装箱运输在货物运输比率上又不断升高,这也就是中集高速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集装箱一般配置在班轮上,班轮运价的低迷是在2001年和2002年,目前的班轮运价几乎在历史的最高位,当前低迷的是散货船的运价(用于矿砂和粮食的运输),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下跌,但出口贸易额增长在15%以上,中国集装箱运力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在20%以上,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集装箱运力的需求也将长期保持在1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集装箱价格产生的机理和运价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定关联度,本人认为只在20-30%左右。

我十分看好中集,但建议买中集B,哪怕只比中集A便宜5%。目前约有30%的资金购有中集B,另持有200869600019,相信均可长期持有。

本人非专业人士,股龄只有40天,以上观点只供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尔街邮报》的分析报告---6个月内破700点

种种迹象表明, 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兴趣在下降, 出口和内需都面临挑战! 中国深沪股市最近大幅下跌,投资者买进信心崩溃;股市将进入阶段性四年来的历史新低点;估计在6个月之内,股市可能会破700点。这是来自《华尔街邮报》的分析报告。
由《华尔街邮报》和世界金融实验室联合编写的《2005年中国投资者报告》将于7月10日正式发布, 这份研究报告,将面向机构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 报告中将发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100佳/差, 经济增加值(EVA)100佳/差。最大的亮点是指出了中国综合股票市场了股权分置、宏观经济、地产行业、保险资金与基金博弈等方面的重重困境,在对下一阶段股市产生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700点-800点是目前中国股市一个合理的估值区间。

而从对长期资金进入的角度讲,围绕700点-800点这个价值中枢上下有20%左右的波动,才能对其产生绝对的吸引力。《华尔街邮报》认为,在目前点位上,暂时的反复是可能的,但像过去那种大规模长时间的反弹是不存在了。不过,投资者也应清醒看到,解决目前存在的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股权分置、只能涨不能跌赚钱模式的"单边市"等一些深层次重大问题,短期内尚不能一蹴而就,这些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在理性中妥善解决。而在如今市场各方利益及看法存在激烈冲突的形势下,也加大了解决问题的成本和难度。

《华尔街邮报》展望未来,对中国股市面临的良好发展前景,倒是没有有疑义。但最关键的是上市公司本身质量如果不能提高, 再多的政策也不能拉回投资者的信心!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显示,5月份单日最高新增开户数超过6700户,而这个数字在6月1日猛增至1.06万户。市场人士表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股指已接近底部,并开始作"抄底"的准备。但《华尔街邮报》认为现在离700点还需要6个月!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首先,政府应停止干预市场,因为政府的干预使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背离,打乱了市场预见,应依靠市场力量自我运行。

有意思的是,此次所提的700点与今年3、4月份市场传出的"中金报告"预测基本一致,可以解释为大家用了同样的分析模型,也可以解释所谓的"中金报告"本身就是这所谓的《2005年中国投资者报告》的前奏。不过,在开利分析员眼里,用这些金融模型来分析中国股市虽然符合理论需要,但却不能反应改革在中国股市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对于仍处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股市来说,改革进程的好坏对于市场信心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迫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B股频道:领先先行指数破位 后市堪忧

受伦敦遭受连环爆炸恐怖袭击事件影响,全球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我国A股市场也低开低走,与境外市场联动更紧密些的B股市场反应更加剧烈些,上海方面的B股破除历史前低,前市以61.28点、近2.5%的跌幅在众多分类指数中占据领跌位置。深圳方面,成分B指也以1602.75将历史低点再度刷新,相对于综合指数、两市B股指数率先创出历史新低,B股指数往往提前于A股做出
方向选择、具备市场领先先行指数的特征,由此,建议对B股市场今日的全线大举破位应该高度重视,一旦近日内不能快速拉回,应考虑进一步减仓出局、场外谨慎观望。华新B股深深宝B股、ST东海B股接近跌停板,建议对均线系统空头排列品种高度警惕、一旦破位,应考虑及时止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期性行业基本走到顶点

  2003年以来曾被称为“五朵金花”的石化、钢铁、煤炭、电力以及有色金属,到目前都基本走到了景气周期的顶点,特别是石化、钢铁、煤炭三行业,都正在越过景气周期的高点。另外,汽车行业虽经过了去年以来的调整,但就行业整体来看,仍未达到拐点。
  石化:景气度继续下降
  我们认为,石化行业本轮景气的最高峰出现在去年9月至今年4月。作为判断石化景气周期重要指标的乙烯价格和乙烯毛利已经创出新低,回到景气周期之前(即2003年初)的水平。目前,乙烯的毛利为110美元/吨,相对于去年9月的最高峰800美元/吨(下降了88%)而言,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了;而原油价格仍然处在历史最高位,这种状态对石化行业构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石化行业的总体盈利水平已回落到最高峰时60%-70%的水平,我们预计下半年的盈利将继续保持这一水平或略低。
  钢铁:回落趋势确立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及释放和需求的逐步回落,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也开始发生改变。
  从钢铁供给情况看,2001年到目前基本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今年1-4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9998.94万吨,同比增长29.3%;粗钢产量为10593.87万吨,同比增长24.8%;钢材产量11203.31万吨,同比增长23.3%,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而国内钢材的表观消费增幅呈下降态势,2003年为25.9%,2004年回落到17.4%,2005年1-4月进一步下降至12.1%。我们判断,2005年热轧板将达到供需均衡,2006年冷轧板将达到供需均衡。
  在供需关系逐步逆转的背景下,未来几年钢材价格重心将不可避免地逐步下移,行业利润下滑也在所难免。1993年宏观调控后钢铁行业的盈利情况,为我们揭示了行业盈利波动所蕴藏的巨大风险。
  煤炭:处于周期拐点
  随着煤炭产能的逐步扩大、运输瓶颈的逐步改善及下业需求增速的回落,煤炭行业产量增长超过需求的风险也在逐步积累,未来一年内见顶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最新的统计显示,5月27日国电直供系统的电煤库存接近17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近900万吨;5月末,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多万吨;日照、青岛、连云港的煤炭库存分别达到200万吨、70万吨和80万吨以上。较高的库存将使电力需求高峰到来以前的煤炭供求保持平稳,从而制约煤炭价格的继续上涨;同时,政府近期明显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力度,出台了许多政策。这将对煤炭企业盈利形成一定影响,也增加了投资者对煤炭行业周期见顶的忧虑。
  我们认为,煤炭价格将会从目前的历史高位回调,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下降,煤炭行业目前正处于周期性拐点。
  房地产:调整压力仍存
  自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居民的心理和消费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表现在:购房者持币观望氛围浓厚,商品房销售速度明显下降,上海、北京和部分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回流和盈利水平。
  由于行业调整压力的存在,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给予“中性”评级。
  汽车:并未走出低谷
  近3个月来,轿车销售明显好转,月度销量超过22万辆,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我们认为汽车行业的拐点并未到来。
  首先,原材料价格尽管从高位有所回落,但幅度不大;其次,汽车的销量并未出现快速增长,销量的温和增长并不足以拉动利润增长,而每年的6月-8月份都是汽车传统的销售淡季,很多厂家会在这段时间进行设备检修,能否延续二季度较好的销售势头仍有待观察;最后,较低的产能利用率仍将制约行业的盈利空间。目前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只有55%左右,低于72%的全球平均值。因此,我们判断,汽车行业并未走出低谷。

2005年7月8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行业重点企业创利能力持续提高

2005年07月08日 11:01  上海证券报   
  昨日,国资委公布四大行业国有重点企业1至5月利润情况。轻工、煤炭、医药、化工四大行业除轻工业因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之外,其余三个行业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煤炭业,1至5月累计实现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1.1倍

  煤炭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倍

  5月份历来是煤炭市场从传统淡季开始走向旺季的过渡时期。数据显示,1至5月,32户煤炭行业国有重点企业产销环比均出现加速增长态势。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97.9亿元,增长46.1%;主营业务收入1149亿元,增长52.6%,产销增速分别比1至4月加快7.4和7.7个百分点。煤炭企业效益保持成倍增长,累计实现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1.1倍。

  煤炭行业利润的迅猛增长,但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利润回调风险较高。新疆证券王怀震提出,在煤炭价格涨幅趋缓、成本费用快速增长前提下,预计2005年煤炭行业利润增幅为30%左右,依然保持较大的增幅。但在煤炭价格步入顶部区域、煤炭成本费用变化滞后于煤炭价格的假设前提下,煤炭行业利润将面临较高的回调风险。方正证券研究所方世群综合供求关系、替代产品的价格、运输能力、生产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后认为,2005年国内煤炭价格仍有10%的涨幅,未来几年煤炭价格仍将在高位强势运行,但不排除短期的震荡。

  化工行业:与油价同在高位运行

  1至5月,51户化工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622.7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3.4亿元,增长34.6%。产销增速分别比1至4月加快4.7和3.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73.2亿元,增长50.4%,增速比1至4月加快9.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8.8亿元,增长55.7%,增速比1至4月加快8.7个百分点。

  5月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与此连动紧密的化工产品价格大都出现了先回落再全面上升的局面。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李国洪认为,化工产品价格尽管受下游需求不同在价格涨幅上出现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保持与油价相同的高位运行,行业景气度并未发生改变。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化肥、有机化工原料、专用化学品和化学矿收入与成本差额增长较快,相关企业业绩将会大幅增长,而碱、盐、磷等基础化工原料因成本上升快于收入增长,利润很难增长。

  医药行业:不利因素不容忽视

  1至5月,23户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44.1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5亿元,增长12.9%。产销增速分别比1至4月加快4.3和2.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392.6亿元,增长13.5%,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8亿元,增长11.7%,增速比1至4月加快9.7个百分点。

  西南证券的研究显示,行业中表现最好的是卫生材料、中成药和化学原药制造,其中化学原药扭转了去年惨淡经营的局面,中成药制造业表现稳健,销售和利润增长幅度分别达到28.18%和25.03%;化学制剂制造业在销售增长11.95%的同时,利润增速达到20.95%,出现了少有的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局面。尽管行业盈利能力回升,但西南证券张仕元却提醒说,成本上升依然不容忽视,上半年除制剂制造业以外,其余子行业成本上升的速度均高于销售的增长。平安证券杜冬松认为,尽管下半年医药业将会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是,成长性、防御性决定了非周期性的医药行业终将成为投资的热点,并将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核心资产。

  轻工行业:成本上升拖累盈利

  1至5月,39户国有重点轻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60.2亿元,增长21.5%,增速比1至4月回落0.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2亿元,增长26.2%,增速比1至4月加快0.3个百分点。由于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国有重点轻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上升较快。1至5月,主营业务成本391.6亿元,增长29.9%,增幅超过主营业务收入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7.9亿元,增长14.8%,增速比一季度、1至4月分别回落2.2和1.3个百分点。

  分析显示,国有重点轻工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运行,但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较快,实现利润增速持续回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报告预计2005年中国GDP将比上年同期增9%

2005年07月08日 08:54  东方早报   
  央行研究局在其最新报告中上调了2005年GDP增速预期,同时下调CPI增速预期。业内分析称,调高GDP增速或有望修正目前市场对宏观经济过于悲观的看法;而调低CPI则印证了中国目前并无出台过多调控政策的必要,市场对进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已无太大忧虑。

由央行参与创办的中国金融业官方报纸《金融时报》周四刊登了由唐旭任负责人的央行研究局专题课题组对中国当前价格形势和未来趋势分析的研究报告。

  央行研究局局长唐旭预计,中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较上年同期增长9%,增速较3月底预计的8.7%和1月份预期的8.5%均有所提高。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则将较上年同期增长2.7%,增速低于3月底预期的3%~3.5%之间和1月份预期的3.28%。

  该报告还预计,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将为9.2%,高于3月底预计的8.8%和1月份预计的8.54%;同期中国CPI增速为2.5%,低于3月底预期的3.15%和1月份的3.65%。

  央行研究局每季度会公布其对中国经济和价格形势的预期报告,报告中对GDP和CPI的预期均是通过经济模型直接计算得出的。

  报告还称,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维持高位的国际油价和金属价格,以及中国国内公用事业价格的可能上调和国内维持高位的原材料价格,均会对中国未来CPI产生上涨压力。

  不过,中国政府对价格调控政策和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加上国内需求出现的减缓迹象,将有助于国内价格水平的回落。

  央行研究局研究报告的预期是基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1%、中国财政支出增长12%、利率和汇率保持目前水平这些假设基础上的。3月底预期则基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2%的基础上,而1月份预期则建立在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上。

  该报告称上述预期仅代表研究局课题组成员的观点,并不代表央行观点。

  本月22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今年上半年GDP和CPI数据。

  针对央行研究局的最新报告,业内分析师称,调高GDP增速或有望修正目前市场对宏观经济过于悲观的看法,但中国经济进入下降通道的大趋势不会因此改变;而调低CPI则印证了中国目前并无出台过多调控政策的必要,事实上,CPI数据应比央行研究局预期的更低,市场对进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已无太大忧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 天

发表于 2005-7-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推荐一个网址 http://www.coscol.com.cn/中远航运的,中远高管与投资者的交流或许对分析中集可以参考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5-7-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公司就是要长期持有,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同时谢谢大家提供的好资料,让我们对中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h0888 at 2005-7-9 10:12
给大家推荐一个网址 http://www.coscol.com.cn/中远航运的,中远高管与投资者的交流或许对分析中集可以参考一下。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希望能听到中集高管,特别是麦总的声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04:35 , Processed in 0.03951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