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共赏

借巴菲特的慧眼看股改
2005-7-12 8:46:06      阅读46次  

    □ 本报记者 屠海燕

不久前,国内有投资者亲身参加了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韦公司2004年股东大会。会上,巴菲特作了精彩的发言和答问,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我们不妨借用大师的眼光,来分析一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让大股东真正关心自己的股票
会上,对于“如何选择上市公司”,巴菲特的回答是,他希望投资于管理层不太想出售股权的企业,管理层喜欢工作多过喜欢金钱。他希望管理者有聪明、热情、正直三个特征,正直尤其重要,“否则前两者会毁了你”。在巴菲特的公司里,几十年来没有一个CEO主动离职。
大师的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简单理解可以是:要求公司管理者必须靠得住,有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并以出色的经营工作为乐趣。其实,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并不缺乏这类人,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永不变色”,这自然就牵涉到了体制问题。
瑞银华宝董事总经理张化桥对此一针见血指出: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根本不关心自己公司的股价,即使跌到两倍市盈率也不在乎,因为资产不是他的,他不仅不会回购股票,反而照样融资。张化桥认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解决股权分置是好事,因为它可以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上市公司解除了一股独大的控制以后,它的“话事权”才真正被置于竞技场上。那些智者、英雄、大大小小的巴菲特们才能脱颖而出,说了多年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才有可能完全兑现。一旦公司股价下跌到不合理的程度,大股东们会比任何人都着急,必然采取回购、增持等方式来反对恶意收购,从而使股价合理。对于投资者来说,这难道不是梦寐以求的长期利好吗?
投资对象是公司而不是市场
对于如何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的回答是,成功依赖某些特定的性情而不是高智商,在这里,耐力胜过脑力。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中,持股达15年以上的不在少数。
近来,市场上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五花八门,投资者不知怎样才能使自己少受损失、得到足够的补偿。有一位上市公司董秘问记者:“如果你是流通股东,什么样的方案才会让你满意?”
记者认为,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把它简单化。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借鉴,只能谋求相对的合理。对价方案再好,只能是一次性的,如果投资的公司不好,最后还是不能有所收益;公司有良好发展前景,能够持续盈利,长远看,投资者终究是会赚钱的。正如另一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所说:“投资是向公司投资,而不是向市场投资”。彼得·林奇管理的基金持有1200多只股票,但真正为他赚大钱的,恰恰是持有五六年以上的。所以,关键是公司的质地如何,而不在于方案的多送或少送一股。这样想来,我们或许没有必要对方案过于计较,也不必为目前的市况忧心忡忡。
股权分置改革要构建各方面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完善共同利益机制,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公司长远发展和眼前利益统一起来,使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在更好的制度平台之上。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投资者的利益就有了根本保障。我们相信,股权分置改革逐步完成的过程,正是市场构筑世纪大底的过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證券報告 - 麥格理籲吸納勝獅

2005年7月8日   06:54:00 p.m. HKT, AFX

  
香港 (XFN-ASIA) - 麥格理證券表示, 市場視近期貨櫃業的供求錯配, 為長期結構性下跌的先兆, 因而恐慌性拋售勝獅貨櫃(716.HK), 但該行認為長遠貨櫃需求仍然強勁, 並估計該公司下月公布業績強勁, 呼籲投資者趁本月底至下月初期間吸納該股。

麥格理指出, 美國西岸的擁塞情況, 並未如船運公司所預期般提早出現, 其已增加的貨櫃訂單消化需時, 但該行認為有關問題並非結構性, 只是季度的供求錯配, 存貨積壓的情況可望於8月開始逐步紓緩。


該行指, 未來3年大型貨櫃船的付運量將創新高, 長遠貨櫃需求前景仍然蓬勃, 而勝獅與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CIMC)在產量方面的協調, 將能確保毛利壓力處於較輕水平。


麥格理估計, 勝獅中期盈利較去年同期1,048.5萬美元增長近1倍, 很可能令市場對該公司改觀, 維持該股「優於大市」評級, 目標價6.95港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5年内仍会高速增长

    前年曾有国内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够持续20年”。言犹在耳,近来却有些专家学者以投资增速放缓和一些企业的利润下滑为依据,认为中国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到了顶部开始下行,发出了经济紧缩的担忧。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也断言,中国经济增长不久将呈现快速回落之势。时间仅仅过了两年,对经济增长的判断何以出现大的反差?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的平台上,并未进入周期的拐点。即使近期经济增速有些微放缓,也是快速增长过程中的正常与合理回调,此轮经济高速增长的长波并未结束。
      始自去年4月的“点刹车”式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了投资需求释放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无疑有助于拉长此轮经济景气周期的长度。我们预计,如果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2005年经济增长率可以肯定达到8.5%~9%,未来几年也有望保持8%以上的强劲增长,不会出现增长率在7%以下的经济衰退。
    做此预测的原因在于,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三大需求看,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 首先,未来投资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投资需求仍有很大张力。由于政府在调控方式上采取“点刹车”,因而投资增速不可能出现全方位的、快速大幅的下滑。同时,经济运行中经济主体内生性的投资冲动依然旺盛,未来几年投资仍会保持较高增速。退一步讲,即使未来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由于投资规模高基数和投资周期的惯性作用,也足以支撑经济的较高增长,封死经济大幅下滑的空间。其次,未来消费需求将稳中有增,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强。从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看,实际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GDP增长0.8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投资0.22个百分点的水平。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加之消费方式的优化和消费政策日渐改善,都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  第三,尽管存在影响出口扩大的负面因素,但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强的拉动作用。必须承认,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但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外商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等因素,仍然使未来几年中国出口增长保持较高水平。
      此外,中国现正处在经济起飞阶段。而就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看,其经济起飞阶段的经济高增长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根据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按长周期有18年的上升期计算,始于1992年的由制度变革推动的新一轮经济长波的上升期至少也应持续至2010年左右。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波还远未结束,未来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仍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
      综上所述,导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的平台上,并未进入周期的拐点。如果政府能够恰当、娴熟地运用好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措施,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那么,从现在起中国经济再连续保持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增长,也是可期的。即使一些宏观经济指标增长势头减弱导致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因为其属于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的正常与合理回。这种放缓既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克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改善经济增长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积蓄增长后劲,使这一轮增长周期能延续更长时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侯宁:反转已成必然 缺的只是一个契机2005年07月12日

下跌可能与部分获得注资的券商在清产核资前清理自营盘有关。在如今一系列利好组合推出的情况下,空方的能量正在被一点一滴地耗尽,反转已成必然,缺的只是一个契机了

  7月11日上午9点,迷迷糊糊刚起床。一位记者便打电话进来:“又出大利好了,要暴涨了吧!”我说:“好,我看看。”
  7月11日下午3点,刚收市。一位券商老总在MSN上对我说:“一路下行,恐怖!谁在抛股?”我说:“是啊,谁在抛?”
  事实上,这是“6·8”井喷以来我反复在揣摩的一个问题。因为据我所知,近期被深套其中的散户除了个别因为“应急”而不得不斩仓出局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早已习惯了这种“温水煮青蛙”似的下跌了。不仅如此,他们还习惯了眯着眼睛看监管层的政策,也习惯了听有些“专家”不绝于耳的“崩盘”鼓噪!
  6月8日那天,他们睁开眼看了看大盘,笑了,虽觉得解套尚早,但总是有了些希望;但接着,有人说“胡汉三回来了”,又有人说“一代人将厌恶股市”,他们便重归寂寞。但股指还在跌,“千点保卫战”提法又起,有人还不失时机地把一篇号称能“震塌股市”的“股改十三问”,重新“招”回到各财经网站头条和论坛。正好,这篇“雄文”的作者李彰喆先生我是认识的,“老市场”了!所以电话过去,想听听他的真实看法。没想到李先生说,他对此也很纳闷!股改初启时他觉得股改时机不好,才写的文章,但已过了两月,怎么又有人把那篇文章搬出来呢?
  “我的观点被人当枪使了。”他说。
  最近,新华社记者发文说,打压股市的,有国际炒家的身影!此言甚好,但却没点透另一点,那便是,在金融管制尚未完全取消的今天,任何国际炒家想要做空中国股市,都需要“内部”来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不仅有些短视的投机者不经意间成了他们的帮闲,而且还有来自国企内部的反对力量!长江电力在股改问题缺乏起码诚意的表现,让抱着良好期望的普通投资者把期望值降到了冰点,客观上也助长了空方的嚣张气焰。
  结果便是,股市继续在股改造成的估值“乱局”中想再“吻”千点,而低迷的气氛直到“7·11”政府托出“各路资金均可入市”的利好后,依然一路下行。
  “恐怖!”我的朋友说。而在此之前,我早在伦敦遭受恐怖袭击后便指出《任何外部的恐怖都打不倒中国股市》!事实上,恐怖从来便来自于内部,内部可耻的分裂、不顾大局的自我保全、短视带来的恐惧心理等等,才是能够打垮我们的真正原因。
  著名物理学大师牛顿在炒股失败后感叹说:“我能计算出地球的轨道精确到几公分,但一群疯狂的人要将指数带到哪里却是难以预测的。”但我要说,“一群疯狂的人”固然可以把股指从2245点砸到998点,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如今已经清醒了。
  “今天的下跌可能与部分获得注资的券商在清产核资前清理自营盘有关,只是一时现象。”那位老总透露。
  “是啊,‘逆势’收阴很不正常!在我看来,中国股市在监管层认识统一后,在如今一系列利好组合推出的情况下,空方的能量正在被一点一滴地耗尽,反转已成必然,缺的只是一个契机了!”我说。
  “只要长电识大体,反转或许就在明天!”他笑着讲到了“量能”问题,似乎比我还乐观。


    《国际金融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动向:传研究含H股与B股的股东补偿方案】
  据有关媒体报道称,正在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中含H 股和B 股的公司是否需要给予“同股同权”的H 股和B 股股东作出补偿。另有消息人士对记者称,现正非正式地咨询业界意见,目前倾向不对H 股股东作出补偿,对B 股股东给予低于A 股股东的补偿。据倍利国际证券中国区研究部研究员郭强谦虚的表示对此事了解不多,但愿意谈谈个人看法。郭强首先指出,尚福林主席日前明确表示“将不准备再进行第三批试点了”、“力争集中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意味着含有B 股和H 股两类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不经过试点直接推行,因此现阶段进行“补偿”的问题研究与征询业界意见实属正常。至于如何补偿及补偿多少,郭强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中给予A 股股东补偿是因为原来发行时分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现在非流通股要流通,相当于在A 股市场再次发行,对于H 股股东不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问题,因此倾向于不给予H股股东补偿也是情有可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分析〗
【视点:“重整”中国证券市场需政治家的伟力】
中国股市的改革,像一只“醉酒的熊”猛烈撞得整个社会框架,制住这只“疯熊”,需要政治家的伟力。中国股市本就是政治家拿捏的作品,而不是经济社会自然衍生的物种。尽管这政治家的作品,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磨,也风蚀出惨不忍睹的性状,但在政治家的胸怀里:我要你生,不过是嫁接、杂配技术的小小试验品而已,你不驯服,两手指一撵,就把你灭掉,还容你像妖孽一样祸害子民?事情坏在历史把政治家的作品交到了经济学家的手里,经济学家就一直把它当作了自家的宝贝物件,尽管把玩不转,也爱不释手,任其逞性撒娇成了精,从而久治不安。经济学家不可谓不聪明。只是历史这位中介人在转交政治家遗物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这件长着一副财经工具面孔的小物件,其实是件政治体制的实验品,犯不着太娇惯,使着不顺手的时候就扔掉。政治家其实交代得很清楚,中介人一个不慎,经济学家就把它当作了扎烂了手也不能丢弃的神奇器物,大有抱物殉情的气概。到现在,遭罪的和受益的,都对中国股市这个怪胎一边痛骂一边呵护,说明了各路精英都是站在自己的小系统里,顾念着自己小系统的利弊得失。外面的大系统即将崩溃的危机,小系统的精英们不是看不到,就是看到了也顾不了那许多。而政治家则不同。一出手维系的就是整个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一着眼,子系统、小系统一通百通。再此,分析员仍要强调,不是所有的问题,经济手段都能顺利解决。至少,中国证券市场,就必须另眼相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精选〗
【证券视点:“新华社通稿”暗示管理层不惜代价确保稳定】
近日,分析员注意到,管理层屡次使用新华社通稿的形式,透支未来利好,稳定市场。我们一直强调,管理层最近的工作重点只有一个: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坚决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稳定市场是手段,捍卫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才是最终目的。可见,尽管非议不少,但管理层确保稳定,继续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的态度相当坚决。分析员经常强调,“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和“新华社的通稿”,即使是经济问题,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内涵。然而,两者之间也很有点差距,据分析员统计,往往采访央行领导的是人民日报,而采访的则多是新华社记者。日前,如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一样,管理层用“新华社通稿”的形式透支未来利好,意在安抚市场,继续为股权分置改革创造温和的市场环境。然而,分析员当心,在内受制于券商基金问题重重,股权分置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外部宏观环境趋势不明,企业业绩不稳的情况下,与透支未来的形式安抚市场,只能暂时稳定,而一旦进一步投资政府信用,投资者出现抵触心理,怕仅存的利好效用则或荡然无存。与专业的角度而言,同以前的领导人公开讲话的用意一样,在即将出台的政策还没有充分准备或者条件并未成熟的情况下,将政策底牌提前透露给市场,以稳定市场预期。分析员早前就指出,尚福林多次强调,开工没有回头箭,股权分置改革是场输不起的改革,一但市场出现剧烈变动,管理此前诸多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此,分析员预计,不到万不得已,管理层将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市场稳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7-12 08:54

赞同...我从不看盘...一点都不紧张.............


我每天都看盘,也紧张,但信心一直很坚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12 11:25


我每天都看盘,也紧张,但信心一直很坚定。

我觉得应该改为:我每天都看盘,不紧张,只是有点心跳而已,但信心一直很坚定。哈...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12 at 11:4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12 at 11:46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是码头合资经营而不是集装箱制造

2005 年 4 月 21 日 晚,中海集团与广州市政府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了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码头合资经营意向书的签字仪式。李克麟总裁、张国发副总裁、中海集运黄小文常务副总经理、中海码头方萌总经理、集团发展部谈伟鑫部长以及广州地区相关单位人员出席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广州交委冼伟雄主任主持,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市长张广宁等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一同出席了签字仪式。
  李克麟总裁代表中海集团在签字仪式上致辞,并与张国发副总裁一起见证了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和南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资意向书。
  仪式上,李克麟总裁与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分别代表双方互赠了礼品。
  在穗期间,李克麟总裁还主持召开了中海集运华南地区揽货协调会,就中海集团参与南沙港码头合资经营后的集装箱船舶航线安排及揽货事宜进行了布置。
     据了解,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码头共有4个泊位及配套的驳船码头、仓库、堆场等设施和相应设备,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已于去年9月28日建成投产。投产当年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0万TEU,本月单月吞吐量可望突破8万,码头经资产评估后由三方合资经营。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12 at 12:42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是要涉足集装箱业务

大公报》7月8日消息,广州南沙开发区日前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体签约仪式,涉及投资额三亿四千八百万美元的集装箱、保税物流以及修船等大型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其中中海集团、中集集团将分别在南沙建立集装箱制造基地和物流装备园,投资额共达两亿四千八百万美元。据初步估算,到明后两年上述项目陆续建成并投产。

  中国海运集团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称,目前中海集团已拥有集装箱运输、油运、货运、客运、特种货物运输等多元化专业航运产业,预计今年集装箱运输船队将达到三十五万箱,居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第六位,到二○一○年力争进入前三位。

  为构建以航运主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中海集团正致力建立自己的集装箱制造业,以支持集装箱队的稳步健康发展。继连云港集装箱制造基地动工建设后,中海集团拟在南沙建立「集装箱制造基地」,首期投资四千八百万美元,年产十五万箱,年产值二十五亿元。

  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南沙建立「中集南沙物流装备园」,主要生产集装箱、集装箱专用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集装箱的维修、保养等。园区计划投资两亿美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近一百亿元。据悉,作为全球集装箱生产第一大企业,中集集团去年集装箱销售量突破一百六十万箱,占据五成半的全球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超过两百六十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超过二十三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广州南沙龙穴建设大型修船基地。近期该合资公司将投资近一亿美元,新建三十万吨级修船干坞以及各项配套设施,这一项目将改变中国华南地区缺少大型船坞的现状,满足华南地区港口发展的要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12 12:50
大公报》7月8日消息,广州南沙开发区日前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体签约仪式,涉及投资额三亿四千八百万美元的集装箱、保税物流以及修船等大型项目正式落户南沙;其中中海集团、[url=www.macd.cn/result.php?sn=中集集 ...

就是说中海还是很看好集装箱市场需求...表明集装箱市场继续看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并不影响中集在集装箱业务的霸主地位。

今年集装箱业务放缓,不排除老麦利用此机会打击对手的盈利空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南沙建立「中集南沙物流装备园」,主要生产集装箱、集装箱专用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集装箱的维修、保养等。园区计划投资两亿美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近一百亿元。据悉,作为全球集装箱生产第一大企业,中集集团去年集装箱销售量突破一百六十万箱,占据五成半的全球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超过两百六十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超过二十三亿元人民币。
这条对中集来讲是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人断章取义,对39只讲利空而只字不提利好了....
用心良苦呀................铁杆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queenie000039 at 2005-7-12 14:25
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人断章取义,对39只讲利空而只字不提利好了....
用心良苦呀................铁杆们...


特别是在新浪上的大国手2004,明显的断章取义!用心及其险恶,我发现几次了,每当有大变化时,有人就跳出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fats at 2005-7-12 14:37


特别是在新浪上的大国手2004,明显的断章取义!用心及其险恶,我发现几次了,每当有大变化时,有人就跳出来了。

此人的用心我们早就知道啦...擦亮眼睛......冷静思考.......手中的筹码要抓紧,别放跑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的中集论坛已经被操纵

新浪的中集论坛已经被操纵,前期发表正面的观点,竟然被网管删掉,而肆意造谣竟被立即发表,可悲可叹,自此再不看新浪论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5 10:11 , Processed in 0.03435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