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12-25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1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26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夭折的牛市正在重整旗鼓
2004年初,以"国九条"为契机,股指迅速攀升,上证综指从元月不到1500点开始,一口气突破1750点的3年"箱顶",4月最高升至1783点。此后股市突然急转直下,9月跌破3年"箱底",上证综指创1259.43点新低。
这是一个中途夭折的牛市,其走势就像升空后紧急迫降的飞机一样,引发了中国证券业自诞生以来最惨烈的生存危机。牛市中途夭折的原因可以有各种解释:可以归结为宏观调控所注入的不确定性;可以归结为证券业生存危机所引发的信心崩溃;也可以归结为德隆事件所揭示的庄股黑幕……但在飞机失事后还没找到"黑匣子"之前,最好还是面向未来寻找新的商机。持续3年的"熊市"在"牛市"的一线光明中途夭折后陷入了更大的困惑,沉寂一时的"千点"论和"推倒重来"论突然又有了市场,一些海外机构的发言人发起了估值标准之争,中国 A股市盈率的制度性高估成了牛市中途夭折的内在原因。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判断,那就意味着"熊市"的终结将遥遥无期。但这个讨论混淆了概念,把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估值标准混为一谈。
以市盈率为估值标准是华尔街培训学生的简单讲义方式,而业内人士都知道资本市场一直遵循"价无价",即股票的价格因时、因地、因制度不同而异。脱离"时点"讲估值,永远难以发现任何市场的内在价值,所以说"时点"是华尔街的灵魂。如果以估值标准来否认现实市场中的内在投资价值,我们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甚至否认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在华尔街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亮点50"的概念,自从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相继推出各自的"亮点50"投资组合之后,"亮点50"就成了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的代名词之一。如果我们把美国的"亮点50"和中国 A股以市盈率为标准来比较的话,估值标准的市盈率之争就变得非常滑稽。当年摩根的"亮点50"平均市盈率近42倍,排名第一的是一次成像相机生产商宝丽来,其市盈率是90.7倍,排名第二的是众所周知的麦当劳,其市盈率是85.7倍。在七十年代美国的"亮点50"名单中,主导行业是大众消费,所以有两个"可乐"、两个"胶片"和许多制药公司,这反映了七十年代美国的产业优势。中国目前刚刚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A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要比七十年代美国的"亮点50"低很多。再举一个九十年代的"亮点50"为例,汇丰银行搞了欧美各25家,以1995年总市值50亿美元为线来挑选股票,结果美国选出的25家平均市盈率是88倍,名列前茅的都是一些高市盈率的科技股,包括微软、甲骨文、德州仪器和英特尔。在美国,每逢市场涨的时候总会听到估值过高的各种评论,人们通常都把这些评论当作市场的反向指标,因为职业投资人每天寻找的是"亮点50",没有时间讨论估值标准。而有时间讨论的人绝大多数都没有买过股票,这就是华尔街的俗话所说的:"钱多话少、话多钱少"。
证券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不同,在这个市场上,投资人彼此交易的不是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价值预期。每天待在市场上的有三个行为主体:一是上市公司,二是投资主体,三是证券公司。上市公司是"会说话的商品",所以,上市公司的CEO和CFO们有经营"话语权"、经营预期;证券公司作为市场的价值发现者要经营信心,一方面敦促上市公司有信心兑现他们的预期;另一方面是让投资人有信心来追求他们的预期。因此,如果每天站在市场之外来讨论评估标准,还不断得出结论说这个市场没有投资价值,这不是理论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职业素养优劣的问题。换言之,我们应该像境外的主流机构投资者那样,竭尽全力寻找每个时代的"亮点50"。
从这个立场展望2005年的中国股市,应该看到夭折的牛市正在重整旗鼓,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酝酿着新的牛市情绪。2003年年底,我们预测2004年上证综指在1350--1750点间。以30天均线为标准,2004年至今的实际波动区间为1337--1727点。由于牛市中途夭折,2004年收于该区间的底部,预计2005年市场重心向下移动,以上证综指30天均线计,全年波动区间为1300--1750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隐形牛市",但并不排除市场中有结构性的投资机遇。
隐形牛市的典型特征是"二八"现象,也就是20%的股票领涨,但拖不动大市。湘财的行业板块分析模型显示,2004年有三大行业共97家公司涨幅超过大盘,其中涨幅最高的是采掘业,其次是交通运输,再次是信息技术。
2005年可以预见的结构性短缺行业是"煤电油运"四大行业,但由于 A股市场中没有成熟的油公司,所以我倾向于把"煤电运通"视为2005年可能领先大势的优势产业,从中寻找中国的"亮点50"。"煤电运通"中的"通"指包括传媒在内的IT信息技术产业,该产业在2004年涨幅为23.48%,2005年将开启数字电视时代,这是IT通讯产业的重大变革。
综上所述,我们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看待2005年的股市,但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寻找优势产业中的优质公司。如果华尔街总是停留在不负责任的讨论之中,七十年代美国的"亮点50"就不可能选出当年市盈率高达85倍的麦当劳,也不可能有市盈率高达81倍的迪斯尼。九十年代汇丰的"亮点50"中也不可能有市盈率900多倍的德州仪器。中国的经济成长全球瞩目,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却持续低迷,这种不合理的背离现象迟早会改变。
上海证券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