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海外人才流失近80万 知识精英流失全球第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23:58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海外移民潮”背后的中美博弈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微博)

  一面是积极地吸引海外投资,一面是投资移民“蠢蠢欲动”,中美两国的资本流向格局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中国海外人才流失近80万

  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国会提案称“外国人购房超50万美元可获美国居民签证”,道理似乎很简单:在国内购买力相对住房需求极度饱和的情况下,借助移民的力量消化过剩的房屋存量,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50万美元换来的美国永久居留权(即“绿卡”),并不能直接找工作,但可以带来更具财富实力的消费,进而能够打破消费萎靡不振的僵局。

  美国还准备成立跨23部委的办公室,大力推动美国“招商引资”行动,并通过本国的市场、资源优势重振美国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投资外移以及内需后续增长乏力,很多国家都把移民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也经历了从劳工移民、留学移民到如今以智富阶层为主力的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

  在国际移民大潮中,近几年中国海外移民也呈扩大趋势。中国社科院2007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知识精英的流失也成为全球之首。自1978年以来,中国有107万海外留学生,而只有27.5万人回国,有近3/4的人才流失海外。

  留住“财富”要先打破垄断

  近些年中国如此大规模的“潮涌现象”,不仅造成了中国的财富流失、人才的流失、税收的流失、消费的流失,更对中国“橄榄型社会”的建立造成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极”,然而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中国也正在付出巨大的增长代价: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较高的税收负担和较低的福利水平等等,这一切开始动摇了人们幸福的基础。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国民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政府总支出的1/2到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30%。而相比之下我国2009年中央财政中的社保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别为7.6%、2.7%、4.5%,整体国民福利水平相去甚远。

  投资移民看重的是发达国家相对宽松的创业制度环境。金融危机以后,为提高全球竞争能力,美国采取了诸多鼓励投资政策,如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提供劳务、投资和培训服务等。对于在非中心地区、边远地区和经济开发区投资的企业,美国政府还提供特殊的优惠政策。与之相比,中国与企业创业相适应的孵化体系、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等制度设计还很落后,体制障碍构成了基本的制度性约束。

  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上涨,产业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一些原本做实体经济的民营资本移民意愿萌生,部分企业主甚至通过腾挪银行贷款或海外汇款等方式转移资产,资本外逃不但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也使得国家财富流失严重,防范财富大规模流出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通过更好机制和政策环境把财富(物质财富和人才财富)“留住”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议题。好的制度依靠的不是政府的经济反哺,而是打破垄断,制度保障的经济自由、产权自由和流动自由等,让更多的要素流动起来,应该扩大对内开放,通过制度安排让市场真正发挥其在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中国整体宏观税负,构建有益于民间投资的经济生态体系,创造财富并把财富留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解决B股问题后再开国际板
2011年11月16日01:13 来源:北京商报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的意思,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在股市刚刚有点起色、新股发行仍在继续的时候,国际板又开始虎视眈眈。本栏以为,其实在上国际板之前,还是应该先解决A、B股的问题。

  很久以前,管理层为了吸引外资,让境外投资者买咱们的股票,开设了B股市场。其中上海B股以美元计价,深圳B股以港元计价,可是交易一段时间下来,投资者发现A股的股价要比B股贵很多,这主要是因为A股投资者以投机炒作为主,而B股投资者以价值投资为主。

  时至2001年,B股市场允许境内居民参与,B股股价大幅上涨,与A股的价差开始缩小,虽然后来不少人反思允许境内居民投资B股是否正确,但目前这已经是既成事实,B股市场已经由外资主导转变为内资主导。

  现在的A股和B股,已经同时存在内资和外资,两者的区分已经非常模糊,不少股票的A、B股股价已经逐渐接近,例如万科A最新股价7.55元人民币,万科B最新股价为8.38港元,万科A、B股已经没什么分别,即使合并,对市场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应该说,目前A股股价偏低,正是解决A、B股问题的最好时机,等到将来A股股价重新走高,对市场的冲击将会更大。

  A、B股合并,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宣布限定时间直接转换,愿意将B股转变为A股的投资者,就什么都不用操作,直接变更,不愿意转变为A股的投资者,可以由上市公司掏钱回购B股股票,然后注销。二是采用渐进方式,像万科这样的A、B股股价已经并轨的,由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合并事宜,通过了就可以合并;像中集集团(000039)那样股价相差较大的,可以等到A、B股股价接近后再进行合并,这样对市场冲击很小,但问题也能逐步解决。

  B股现在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B股的功能A股完全都能够实现。国际板并不着急,管理层大可先解决B股的问题,如果等国际板出来了,B股还是现在的样子,投资者只能理解为,管理层总是优先安排圈钱,而非真的为了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并非任何时候都能解决B股问题,目前恰恰是很好的时机;并非任何时候都适合上国际板,恰恰目前股市低迷,并不适合大规模扩容,如果现在推出国际板,股市恐将难以承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士基等航运业巨头拟上调集装箱运费
2011年11月15日 18:47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涨幅至少为26.7%,中国出口或受较大影响

    2011年4月14日,马士基的货运船抵达荷兰鹿特丹。 FRANK VAN BEEK / 东方IC

  【财新网】(见习记者 马安越)据彭博社报道,马士基等航运业巨头拟明年1月大幅上调亚洲至美国的集装箱运费,中国出口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报道称,TSA(泛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组织)14日在电邮中称,包括马士基在内的十几家全球超大航运公司计划将亚洲至美国的40英尺集装箱运费至提高至少400美元。

  报道指出,涨价为先前航运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以及运力过剩导致企业过多亏损所致。

  马士基上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上海通往美国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为1500美元,按照最低涨价400美元计算,涨幅至少为26.7%。

  美国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出口国,而中国的出口主要依靠集装箱,集装箱运费的大幅上涨,中国出口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凌宇发力挺进液罐车市场           2011-11-01 09:20:49   来源: 中国路面机械网
          导读:2011年10月29日,在南通市江枫渔火大酒店,200余名江苏省危化品行业专业用户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洛阳中集凌宇全新推向市场的轻量化液罐车产品。
                                                                  2011年10月29日,在南通市江枫渔火大酒店,200余名江苏省危化品行业专业用户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洛阳中集凌宇全新推向市场的轻量化液罐车产品。
        此次推介会由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商用车公司联合举办。中集凌宇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胡江生、液罐车技术部主任张燕堂、东风商用车公司江苏商代处经理廖小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东风商用车领导表示对此次和中集凌宇在南通市场的合作充满了信心。相信中集凌宇铝合金半挂液体运输车和不锈钢保温半挂液体运输车靓丽的外观、领先的设计、业内最轻的自重和超高的性价比定会赢得市场的考验。随后,中集凌宇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胡江生对中集集团和中集凌宇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状况、销售服务等做了简要介绍,液罐车技术部主任张燕堂对中集凌宇液罐车先进的工艺、高端的技术和产品的特点及优势做了详细讲解。
        中集凌宇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胡江生

        参观样车环节,停车场上靓丽的半挂液体运输车成为一大亮点,客户纷纷驻足欣赏,了解车辆情况;欧美罐体造型、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波板结构、国内独一无二的钢管梁结构和业内最轻的罐体,引起了江苏液罐车客户的极大兴趣。有的客户当即表示11月要批量采购。中午轻松热闹的答谢宴会成为客户们相互交流的平台,红红火火的祝酒场面、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扣人心弦的抽奖环节把推介会气氛推向高潮;除了笔记本电脑、轮胎、数码相机、车模等奖品外,中集凌宇还特意为每一位客户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纪念品“洛阳唐三彩”,使得每一位到场嘉宾都不虚此行。
       
        样车展示

       


        参观样车

        此次推介会是继8月份在河南成功召开液罐车产品推介会之后,中集凌宇首次在省外召开液罐产品的推广活动,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集凌宇液罐车吹响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
        中集凌宇自确立“打造中国最大罐车生产基地”的目标以来,粉粒物料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车已逐步确立了在罐车行业的领导地位,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作为罐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近两年,中集凌宇进军液罐车领域,凭借雄厚的实力,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中高端液罐市场,引进业内顶尖技术人才,开发出了适应目前和未来市场需求的液罐车产品,产品自去年推向市场以来,反响良好,随着产品的日趋成熟和产品线的不断完善,中集凌宇正加大步伐向“中国罐车第一品牌”的目标挺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凌宇携手集瑞重卡启动重庆巡展          2011-10-10 14:06:33   来源: 中国路面机械网
          导读:立秋后的山城重庆依然热浪袭人,中集凌宇携手集瑞重卡带来的巡展活动更是点燃了山城混凝土机械行业的热情。这是中集凌宇携集瑞重卡首次在重...
                                                                  立秋后的山城重庆依然热浪袭人,中集凌宇携手集瑞重卡带来的巡展活动更是点燃了山城混凝土机械行业的热情。这是中集凌宇携集瑞重卡首次在重庆市场亮相,就受到了行业众多用户的追捧。
       


            重庆作为中集凌宇的“金牌市场”,对中集凌宇的品牌和产品一直非常信赖,此次展出的两台搅拌车更是体现了中集凌宇产品的尖端性能。同样,集瑞重卡作为国内最安全的重卡之一,无论从驾驶室豪华的内饰组件,还是优异的减震和刹车性能都深深地吸引到重庆的用户。除了中集凌宇产品从重庆主市区到长寿,到涪陵,到丰都,到忠县、到梁平、到垫江,一路走过数十家搅拌站,好评如潮。用户在现场向我们提出了目前公司一些购车相关政策、融资和售后一些问题,均给予了用户满意的答复。在丰都和梁平,当地搅拌站老板对展车表现出强烈兴趣,表示愿意先付5万元定金,试用一个月,若一个月内使用良好就购买该车,并且下半年另一新建站首期20台车会再次订购中集凌宇产品。

       


            此次巡展重点走访了重庆地区一些新建搅拌站, 我们要将“中集凌宇 罐车专家”的理念不断传递下去。让更多更广的用户都能熟悉中集凌宇产品,感受体验到凌宇产品的大家之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席谈]吴敬琏谈“老派**”徐雪寒
2011年11月09日 23:16 分类:经济 标签: 北京, 吴敬琏, 国务院, 宾馆, 经济研究 阅读:3,379 评论:0

上周六,在北京木樨地国宏宾馆一处简朴的会场,吴敬琏、李剑阁、张卓元、冒天启等,许多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赴会,共同纪念一位已故老人的百年诞辰。这其实是个鲜有人知的名字:徐雪寒。

我也只是通过这个会议,才知道了徐雪寒,这么一个传奇式人物。他是1926年参加**的党员,建国初期的外贸部副部长,后来因为潘杨案牵连入狱,蒙冤26年,平反工作时已经70岁。在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他当常务干事,以经济政策研究推动改革,其成就,按冒天启的话说,是用”生命敲击改革开放的大门“。徐老活到2005年他94岁时去世。如今,这么多人这么真诚地来纪念他,真正的是”重如泰山“。

与会的发言都非常感人。我在这里先选吴敬琏的发言与众人共享,感慨于吴老对雪寒先生的评价:老派**。什么是老派**呢?读一读吧。

*******

我先讲两个雪寒同志的故事。

我记得邹韬奋先生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就是雪寒替他起草的。当时韬奋先生病重,中央指示,华中局派人去慰问。雪寒同志当时是华中局情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就去上海看了韬奋先生。韬奋先生提出,希望加入**产党,入党申请书的第一稿就是雪寒写的。

(薛)暮桥同志1927年申请入党,然后到杭州,省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跟他谈话,其中的组织部长就是16岁的徐雪寒。

这样的故事很多,至于我个人,是1984年去上海做“上海战略调查”回来以后,马洪同志给我讲,叫我到(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来工作。我刚上班大概一个星期,接到通知,说暮桥同志要我到他那边去工作。我就是从雪寒同志手里接的工作,管两个组,一个是财贸组,一个动态组,自己兼着动态组组长。

我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就是1984年12月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报告,是在雪寒同志的指导下完成的。后来和他就熟悉了,去他家里,才发现他的夫人朱光熙老师,是我小学的老师,她拿出我小时候(和同学们)的照片来了。雪寒同志就告诉我,早就知道我。

1979年的时候,我知道隔壁的办公室来了一个神奇、瘦小的老头,据说是保外就医,但是没有和他说过话。直到去了他家,才发现雪寒同志对我非常了解。

在整个抗战时期,他和他夫人分居两地,一个在华东做地下情报工作,一个在重庆教书。

应该说,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我得到过他的很多支持和帮助。此时此刻,我想说句话,这句话可能是老话:我们应该继承雪寒的遗志,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雪寒同志是一个传奇人物。如果顾准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泰斗级的人物,那么雪寒的才能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他是一个很能干的**情报人员,情报工作的领导者,又是经济学家、金融家,还是出版家,他懂很多行,每一行都达到一个精到的水平。

雪寒同志的精神,在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点,雪寒同志一直到去世,都是坚持了他年轻时所树立的一个志向,就是按照党在当时的纲领,要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有些人,当他们掌权以后,就丢掉了年轻时的赤字之心,雪寒同志不是这样的人,一直到死都坚持了为中国人民建功立业的理想,他没有居功自傲,没有“我是打江山的,所以就要坐江山”这样的观念。

我个人是很有幸,先后师从了五位老一辈革命者、经济学家,包括顾准、暮桥、(孙)冶方、(骆)耕漠、雪寒,他们的学术思想可能有差异,风格也不一样,顾准锋芒毕露,暮桥非常内敛、严肃,雪寒可能在他们之间,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特点。

在雪寒的最后时间里,我可能是最后一个见到雪寒的人,我见到他之后几分钟,他就去世了。我给他写悼词的时候,想起了上海许纪霖先生对李慎之先生的一种说法,形容李慎之是“老派**”。

按我的理解,这个“老派**”,就是说虽然**成为了执政党,已经掌了权,但是这些“老派**”仍然坚持他们年轻时参加共产主义运动时的理想、抱负,并为之而奋斗。我不知道慎之先生怎么想,但是我觉得用这种话来形容雪寒,是非常恰切的。

不说历史上,就是在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始终是勤勤恳恳,运用了他在经济、金融方面的才能,可以说是暮桥同志的第一助手。我刚到经济研究中心的时候,正在结束80年代中期的金融改革,国务院批准了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金融改革方案,我也参加过一些会,暮桥同志都是听雪寒的。

后来在上海调查期间,暮桥也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领头的是马洪同志,雪寒始终参加的,他对上海的工作特别是对金融是非常的熟悉。

1997年,交通银行在建行纪念时,从自存档案中查知,当年建立一个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建议,主要是雪寒同志提出来的。

第二点,就是雪寒同志对于自己、对于我们的党、对于我们的政府的反思,我觉得是最深刻的。他总是说一句话,就是“我们是犯了罪的”。犯了一个什么罪呢?就是我们用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腐败”这样的口号,让人民相信我们,但是在我们掌权以后,现在的腐败比斗争年代的腐败的还要严重,这是对人民的犯罪。

当然,雪寒没有完全能够向我们讲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对于那些掌了权就变质的人,他是深恶痛绝。

我曾经多次提出过,让雪寒同志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能够教育我们大家,以及我们的后代,但是他都摇头,觉得往事不堪回首。这种不堪回首,据我的理解,不是因为个人的坎坷。他是比潘汉年早平反的,潘汉年的平反在雪寒之后一年多,应该说他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我觉得,可能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至少从他找到的方向来看,他心里是知道这个病的根源在哪里。

第三点,就是坚持改革。只有市场化、民主化的改革,才能够弥补我们的过错,才能够实现当年大家胸怀的理想。我们应该向雪寒同志学习坚持改革的理想,为改革尽一切力量。

他为了这个理想,是非常有原则的。比如在80年代后期,他对当时的一位领导是有好感的。雪寒对三峡评议工作会议在事先就定调子,是非常有意见的。中央一位领导告诉雪寒,在中央这个层面,他本人是少数,他很同意雪寒的意见。可是,雪寒同志说这位领导在放慢改革,想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撑高速增长,是完全错误的。

和暮桥一样,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同志,他们两人都是非常尊重的,可是他们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暮桥同志托人带话给**,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提法是非常错误的,最好收回。这个是要冒犯很多人。

1991年,我和刘世锦、周叔莲同志起草了一篇文章,要恢复建立市场经济的口号,刘世锦同志把初稿写出来后,交给暮桥同志,暮桥同志委托雪寒同志替他看。雪寒同志给一位**写了一封信,建议这位**向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领导柬言,取消这个口号。所以,雪寒同志在坚持改革、坚持市场化的立场上,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位置:博客 > 鲍有斌 > 巴菲特爱上科技蓝
巴菲特爱上科技蓝
2011年11月16日 10:12 分类:科技, 经济 标签: ibm, 巴菲特, 苹果 阅读:175 评论:0

奥巴马总统放弃沿袭多年的APEC参会首脑均穿主办方当地传统服装的传统,巴菲特则对科技股表现了很大兴趣。

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百年老店IBM大股东。在接受CNBC采访时,巴菲特透露,公司花107亿美元买下5.5% IBM股权,共约6400万股。这部分股权价值已经近140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既对另一个科技巨头英特尔少量投资之后,再次下大注进入科技股。

巴菲特一直抗拒科技股,因为他认为自己不了解科技股,即使他有个好友叫比尔盖茨。巴菲特的投资纪录中包括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和工业公司,还有可口可乐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

IBM在2005年将PC业务出售给中国IT企业联想集团后,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软件和服务业务。自从2005年后,IBM每年表现均优于道琼斯工业指数。联想集团的吗目标是超越惠普PC业务,成为全球第一。

巴菲特也在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抵御经济衰退选择投资组合。2010年,哈撒韦公司曾经出资265亿美元买一家铁路公司股权。

IBM股价周二涨0.75%,但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经上涨29%,是道指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哈撒韦公司自从2009年初以来,已经下跌5.4%。同期,道指下跌34%,IBM则下跌22%。

投资IBM,被认为巴菲特正在复制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投资可可可乐公司的故事。巴菲特于1989年底对可口可乐投资约10亿美元,并于1994年再次投资近3亿美元。哈撒韦目前持有可口可乐股份价值约135亿美元。

彭博社数据显示,IBM市盈率约14倍,而可口可乐约18倍。该次交易金额接近于IBM 2010年盈利额15倍,以及2012年预期盈利额的12.7倍。

IBM股价在今年10月14日曾创下历史新高。到2015年,IBM计划使运营利润达到至少每股20美元,股价将是现在的两倍,而今年预计每股盈利13.35美元。蓝色巨人IBM年逾百岁,但前进步伐像个20多岁的小伙子。

苹果公司在市场主导地位、估值合理以及优异的资产负债表,都可以吸引巴菲特。但苹果不支付股息,反之IBM却拥有1.6%的稳定股息收益率。

有分析师担心,巴菲特投资科技股会会加速本轮科技股泡沫破灭。但巴菲特并没有示好苹果和谷歌,也没有对现在炙手可热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下手,更没有投资刚完成IPO的团购网站Groupon。如果泡沫破灭,首先应该是Facebook和Groupo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油价走高、BP变卦 中海油收购泛美失败
2011-11-16 07:09
向记者提问
致信编辑
分享
大 中 小
收藏此文
打印此文
评论(0)
导语:接近中海油的人士透露,在中海油内部,早已预知此次交易不会成功。“BP在收购的后期显然放慢了脚步,它实际上并不希望此次收购能够成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严凯 中海油原本寄望于通过从BP手中收购阿根廷油气资产泛美能源来稳固其在拉美石油市场刚刚确定的地位,却最终失败。

11月6日,中海油公告称,已经接到合资公司布里达斯的通知,后者已经于前一天向BP发出了一封终止建议收购的信函。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杨华称,由于交易的某些先决条件未能按预期被满足,布里达斯选择终止交易。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经理丁健春告诉本报,先决条件之一便是政府的审批。

接近中海油的人士透露,在中海油内部,早已预知此次交易不会成功。“BP在收购的后期显然放慢了脚步,它实际上并不希望此次收购能够成功。”该人士称。

交易失败

2010年11月28日,中海油与BP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决定由合资公司布里达斯(Bridas)收购泛美能源60%的股权,交易价格约为70.6亿美元。

中海油与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各持有布里达斯50%股权。2010年3月,中海油斥资31亿美元从前者手中收购了布里达斯50%股权。

布里达斯持有泛美能源40%的股权,另外60%股权为BP所有。中海油希望通过布里达斯收购BP所持股份从而间接拥有这家阿根廷第二大油气产商50%股权。

上述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称,在交易初步达成不久,中海油就派了高管前往阿根廷。但此次交易谈判的主体是布里达斯。在实际交涉过程中,中海油始终未能参与其中。

11月1日是完成收购泛美能源的最后时限。根据合约,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买卖双方必须完成所有相关手续,否则协议就将作废。

5天后,布里达斯决定终止收购。布里达斯在公告中称,之所以决定终止谈判,一方面是出于“法律上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英国石油公司在交易中的一些做法”。

布里达斯发言人说,BP在交易和签字过程中存在疑问,这使交易面临法律障碍。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称,实际上,就是BP不再想完成此次交易,故意“挑刺”拖延时间。

BP则在声明中称,“在交易关闭前,我们的进程就已经被屡次拖延,布里达斯此前一直没有获得阿根廷反垄断部门和中国监管层的批复。按照条款,应该由布里达斯负责获得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

由于布里达斯决定终止交易,BP将不再与其就本次交易进行讨论。交易失败后,BP将偿还布里达斯此前支付的35.3亿美元定金,并另外向布里达斯支付7亿美元作为补偿。

事实上,中海油早已经预感到交易可能失败。中海油10月25日公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5日,建议收购事项完成的先决条件中涉及的若干监管批准尚未取得。

油价魔咒

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则透露,在中海油内部,对此次交易失败并不感到奇怪。该人士称,BP不想卖,就是因为现在的国际油价跟当初的油价相比,已经高出了很多。

“失败很正常啊,BP不想卖了,那有什么办法?”该人士说,“交易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油价。”

2010年10月28日签署购买协议当天,布伦特和WTI的原油价格分别为83.59美元/桶和82.18美元/桶;截止到2011年11月10日,布伦特和WTI的油价分别上涨了30.12美元和15.6美元。

BP首席执行官Bob Dudley称,泛美能源并非BP极渴望出售的资产,而出售协议订立之时的油价要比现在低很多。BP仍然希望完成交易,即使不能够完成也不要紧。

按照总价70.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测算,收购泛美能源的价格仅为9.1美元/桶油当量,低于中海油收购布里达斯从而间接拥有泛美能源20%股份时的10.6美元/桶油当量,更低于亚洲油气勘探开发上市公司储量估价的中值15.6美元/桶油当量。

“如今的国际油价让BP有了十足的底气。要想继续,就必须花更多的钱。否则,即便自己运营,收益也会比出售划算。”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说。

去年4月20日,BP在墨西哥湾的一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火灾,导致11名工人丧生,价值3.65亿美元的钻井平台沉入海底,并引发海底石油泄漏。

此次漏油事件使BP在之后的日子里焦头烂额。BP为此面临高额赔偿,不得不设立了金额高达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

这迫使BP通过出售资产来筹措资金。其中,BP位于南美的油气资产被列入出售范围内,而泛美能源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BP的财务状况也开始好转。相关资料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BP持有现金18亿美元。

“上岸”难题

此前,中海油通过购入布里达斯50%股权,成功登陆南美油气市场。若成功收购泛美能源,将巩固中海油在南美油气市场的地位。

不过,此次收购失败,也是中海油在实行海外“上岸”战略过程中步履维艰的一个缩影。

自成立以来,中海油一直立足于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但海洋石油的开发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这也是一直制约中海油发展的重要障碍。

中海油一直希望能够“上岸”,但在国内,油气资源基本上被中石油、中石化所垄断,这迫使中海油不得不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曲线“上岸”。

若收购泛美能源成功,中海油将间接持有该公司50%股权。泛美能源目前是阿根廷第二大石油公司,仅次于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控股的YPF公司。

从2001年至2010年,泛美能源的油气产量增加了70%,在阿根廷油气市场上的份额则从9%增加到18%。

泛美能源的油气资产主要位于阿根廷国内及玻利维亚。泛美能源拥有23个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区块,其中13个在阿根廷,10个在玻利维亚。

此外,泛美能源还拥有15个勘探区块的利益。这些区块分别位于四个油气盆地,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该公司还拥有完整的油气产业链,包括管道、油码头以及发电等。

若此次收购成功,中海油的探明储量将达到30.89亿桶油当量,增幅达到16%;平均日产量将接近70万桶油当量,增幅约11%。

“在海外并购方面,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在当地的关系网以及海外并购的经验等问题。”林柏强说,“中石油、中石油旗下子公司由于长期在海外承建工程,在当地拉起了一张‘关系网’,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而中海油则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记者获悉,在此次收购过程中,中海油始终未参与具体谈判,而是由合资公司布里达斯全权负责。这也被认为是中海油收购失败的一个因素。

在海外并购方面,中石油的优势最大,中石化则次之,中海油排在最后。“往往越好的资源,成功的概率越低,对公司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越高。”林柏强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融大户做多中集集团机构看好明年业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7日 00:4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周二A股市场横盘整理,沪深两市的融资买入金额继续增加。沪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延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两市融资余额达363.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1亿元。个股方面,中集集团(16.68,0.10,0.60%)15日融资净买入金额达2910万元,在全部90只融资融券标的股中排名第一,两融大户做多意愿较为强烈。

  统计数据显示,15日当天,两市合计融资买入金额13.5亿元,融资偿还金额10.4亿元。90只融资融券交易标的中,融资买入金额大于融资偿还金额的个股共有58只,与上一交易日的55只相比稍有增加,表明市场多空力量基本平衡。

  15日,中集集团、海通证券(8.69,0.03,0.35%)、中国平安(37.90,0.17,0.45%)等个股的融资余额增幅较大。两市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十只个股依次为中集集团、海通证券、中国平安、中信国安(9.35,0.03,0.32%)、五粮液(36.15,-0.14,-0.39%)、招商银行(11.63,-0.01,-0.09%)、民生银行(5.90,0.01,0.17%)、深发展A(16.06,0.03,0.19%)、宝钢股份(5.12,-0.01,-0.19%)和贵州茅台(201.25,0.48,0.24%)。其中,中集集团融资净买入金额最高,达2910万元,海通证券以2469万元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中集集团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受到资金的重点关照,此前一个交易日,中集集团的融资净买入金额同样很高,达3427万元,在90只融资融券标的股中排名第三。

  对于中集集团而言,前三季度集装箱销量下滑,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尽管前三季度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35.2%,但其三季度销量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50%以上的下滑,而以往二至三季度为传统旺季,今年则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中银国际证券认为,随着第二季度后外部需求疲弱、全球航运市场货量增速不及预期,下游客户前期采购的新箱存箱量较大,提箱速度明显放缓,下游需要时间消化存箱量,集装箱需求转入相对淡季,箱价、毛利也将回落,中银国际证券因此下调公司全年的装箱销量预测。由于三季度以来集装箱需求疲软,销量下滑超过市场预期,中银国际给予中集集团A 股14 倍市盈率,将公司A 股目标价格由23.60 元下调至21.17 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尽管今年中集集团的业绩没有出现惊人的增长,但也有机构表达了对公司未来的乐观预期。在安信证券看来,中集集团今年处于“蓄势”阶段,真正的大发展要看来年。中集集团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509.9亿元,同比增长33.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42.86%,实现每股收益1.25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安信证券认为,公司能源化工设备业务加速发展前景看好,半潜式平台具有批量交付能力,合理股价应为22.5元(昨日收盘16.58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造船业绩严重恶化

2011-11-07   来源:商务部网站  
  据朝鲜日报报道,造船产业作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业绩严重恶化。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公告系统3日公布的数据,大宇造船海洋公司今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营业利润为1931亿韩元(约1.7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4414亿韩元)的一半。营业利润率(6.8%)继今年第一季度(13.7%)和第二季度(10.7%)后,呈现持续下跌趋势。现代重工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为5377亿韩元(约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6%。营业利润率(9.1%)也低于第一季度(15.7%)和第二季度 (11.2%)。三星重工的营业利润率仅为6.4%。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0.8%和10.3%。

  有分析认为,韩造船业“三巨头”业绩严重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的低价竞争引发的后果。从造船业的特点看,低价竞争的后果将在接单后的两、三年后逐渐反映在销售额中。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的全球船舶订单量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各造船厂为了生计而纷纷接纳低价订单。

  市场调查机构克拉克森公司指出,今年的船舶建造价格仅为造船业鼎盛时期(2007年至2008年)的70%至80%。即使韩国造船业今年拿下全球订单总量的一半,今后几年内收益率也将很难改善。为此,专家指出,造船业只有努力打入高附加值产业——海洋设备领域才有希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困惑:失落的市场经济地位

2011-11-08   来源:南风窗  
  从改革与开放,是中国近30多年来实现快速发展的基本手段。在过去的10年中,90年代末期推动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仍是改革与开放道路的延续,为此实现了经济上的“黄金10年”。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时常相随,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在付出不菲的代价。在这10年中,经济发展模式固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在不断暴露,以“开放”促“改革”的主张,逐渐走到现存体制资源耗尽的面前,如何变革,需对现实做出反思。

  改革是增长的主因

  入世10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超出了当初参与入世谈判的中国政府官员们的想象。在谈判代表的回忆中,中国入世的最主要初衷,在于“提高国际地位”,带着强烈的“身份认同”色彩。在“货币—金融—贸易”的国际经济组织体系中,WTO是全球资本自由化的三大组织之一。

  不管初衷如何,入世为中国打开了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格局。回顾历史,资本自由化曾经经历过三个全球化时期,而这三个时期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一次是在1870~1913年,以英国为主导的“炮舰政策”和殖民政策,为其商品和资本打开了世界市场。

  第二次是在1950~1973年。这个时期,世界各地区的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增长都超过了以往。生产能力曾占世界60%的美国制造业领先优势有所衰落,日本迅速崛起。东亚“四小龙”也取得出色的增长实绩。

  第三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新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使全球化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超过了以往。

  中国在前两个时期错失了机会。第一个时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野蛮资本主义全球输出的受害者,沦为半殖民地,是被迫的“开放”。而第二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国内政治斗争频繁的时期,政经紊乱,封闭锁国。第三个时期中国则选择了自动拥抱世界,承接了东亚崛起的路径。

  开放所带来的利弊考量是双向的,即放进来的与走出去的。衡量入世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从GDP、产业发展、就业和国际收支四个方面。“入世之初,GDP上的担忧是入世带来的国内实际GDP增长小于转移的GDP,在就业上担心外资进来后造成一些企业的转产、停产和减产导致失业率上升,国际收支上是担心进来的比出去的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对本刊记者说。

  但回头来看,这些担忧并没有发生。“黄金10年”的数据是可观的:2000~2010年,GDP增长率年平均10.46%,出口年均增长20.27%,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年均增长9.5%。2005年之后,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上升;10年来加工制造业为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贡献效果是明显的。

  不过,10年来出口虽然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依存度超过了50%,但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相对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贡献比率并没有超过20%。

  “很大程度上,这10年来所取得的进步更多的是因为改革,当然这个改革有部分是因入世的开放所促使的。”张燕生认为。

  从“抗辩到底”到“选择性出击”

  开放所带来的逼迫之一,便是市场体制的改革。“他们(谈判对手)觉得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把中国的市场经济给逼出来了。”曾任中国世贸谈判首席代表的龙永图回忆说。

  虽然“市场经济体制”与对外贸易时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10年来,中国一直未获发达经济体“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认同,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有大约30个左右、全球3/4的“高收入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落。

  事实上,在WTO谈判时,中国是自愿以“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的,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现实,也是为了避免开放所带来的冲击。如果以市场经济地位加入,则意味着金融、出版、保险等领域也要进行开放,同时也就没有后来5年的WTO过渡期了。

  从入世10年来的轨迹可发现,2006年过渡期结束之后,中国在金融等领域的开放仍然相对有限,饱受非议,但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摩擦却呈爆发式的增长。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护条款等使中国企业遭受了高税率和各种败诉惩罚。《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和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遭到了国内很多的批评和质疑。

  在这些贸易摩擦之中,虽然官司最终输多赢少,但中国企业启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轨迹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倾向于和解”到“抗辩到底”再到目前有选择性的“主动出击”。政府和企业都在逐渐摆脱采取外交途径和解的思维模式,推动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运用和遵守。

  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相当多的意见仍然认为中国不需要那些贸易伙伴承认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认为那只是贸易保护的借口,是“技术问题政治化”。“我们国内讨论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是两口子吵架;而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是等于人家判定你们俩离婚。”张燕生说。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投射,出口退税比重过大、国有企业享受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这都是非自由市场体制的表现。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出口企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资源分配的错位,最大程度上压低成本获取低廉价格的优势生存的,在低成本、低利润的被锁定路径上,走入循环的怪圈。

  开放倒逼的成效对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体制也提出了挑战,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一些控制和协调产品出口的半政府性质商会和协会逐渐退出,由民间行业协会协调逐渐取而代之。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也正在逐渐取消或减少出口退税补贴的额度,在环保和劳动力成本上,做出了一些约束。

  但在一些核心领域,仍然没有进一步的开放和改革,比如金融行业和重工领域的国有资本垄断,各种形式的行政管制和成本补贴,这在给他人落下口实的同时,也对国内民营资本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在利益失衡的状态下,民营企业采取的低价竞争策略又给行业造成了集体倾销的口实,这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表现。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果政府经济管理的体制不变,如果国企与民企、外资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在出口贸易机制中,“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绑定终将难以蜕除,这并不仅仅是世贸谈判时的后遗症,也是中国经济体制发展中的长期弊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班轮闲置运力至明年初达到60万TEU

2011-11-17   来源:Alphaliner
  考虑到冬季淡季以及日趋下降的市场需求,班轮公司近期撤消或暂停了多条航线。跟据Alphaliner的最新预计,闲置运力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暴增近50%,在明年一月初达到60万TEU。今年年初,闲置运力曾降低到约10万TEU的低点,但随着运价和租价的下跌,船东和船公司发现经营越来越困难,闲置运力随之反弹。Alphaliner在其报告中称,供求严重失衡迫使运力过剩的船公司不得不闲置运力,且至少要持续到春节后货量开始再次增长之时。Alphaliner估计,目前的闲置运力规模为39万TEU,共185艘船。报告称,船公司在航线重组时青睐更大型的船导致巴拿马型船需求急降,因此巴拿马型船的船东压力渐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集装箱运输业 疲弱表现或延续到明年

2011-10-28   来源:联合早报
  需求走软令亚洲集装箱运输业在第三季难登高峰,预料下半年的业绩会比上半年更糟糕,疲弱的表现恐将延续到明年。

  野村证券研究(Nomura)预测,2011年的集装箱运费将下跌11.5%,2012财则会下跌3.6%。再加上成本上扬,2011年和2012年的营业利润率预料将分别减少3%。

  原本是高峰期的第三季,集装箱运输业的表现欠佳,分析师给予“熊市”评级,并预测相信2012年将持续亏损。如果实现,这将是集装箱船运业首次连续两年蒙损。

  分析师给予大多数亚洲集装箱船运股“减持”评级,除了长荣海运(Evergreen)和万海航运(Wan Hai)。在香港上市的本地集装箱生产商胜狮(Singamas)也获“减持”评级,另有其他业务的中集集团(CIMC)则获“中性”评级。

  至于本地上市公司海皇轮船(NOL),分析师预测它2011年和2012年的亏损,将分别为1亿8400万美元和1亿6300万美元,目标价也从1.65元下调至1元,给予的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

  星展唯高达证券(DBS Vickers)也指出,今年的集装箱运输业旺季来得迟、走得快。零售商并没有打算为来临的传统佳节大量囤货,但可能会需要及时船运,因此第四季的走低趋势或许会因此而放缓。

  分析师认为海皇轮船目前仍不见回转的余地,股价已充分反映市值,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从1.11元下调到1.05元。海皇轮船最后闭市报1.095元,跌2分。

  野村证券研究分析师指出,集装箱运输业必须扫除三大阴霾,才有机会见到曙光。这包括全球经济疲弱、长程航线载运量的问题、业者专注于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更胜盈利的现象。

  市场低迷已不是新鲜事,分析师指出,唯有当业者将注意力转回盈利,以及库存从减少转为增加时,亚洲集装箱运输业的前景才有望转向乐观。

  另一方面,根据伦敦德鲁里航运顾问公司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13年,集装箱船运力将超过市场需求的10%。该公司集装箱研究部的主管尼尔德克尔认为,这一差距与全球经济低迷息息相关。

  报告说,到了2013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应运力将会增加29%,而运量需求只会增长19%。尼尔德克尔说:“世界上最繁忙的两条贸易主干航线,亚洲到欧洲和亚洲到美国,运量仅占舱容量的85%。”

  根据最新公布的丹麦市场集装箱指数显示,目前一艘满载标准箱的船,从亚洲最大港口出发到欧洲,每标箱运费只需650美元,与高峰期的每标箱2100美元相比,创下18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运公司AP莫勒─马士基航运集团(AP Moller Maersk)自去年以来,运费已经暴跌了70%。

  分析师认为,市场的前景非常黯淡,集装箱运输业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整顿供应过剩的现状。集装箱航运的需求增长料还低于德鲁里的预估。

  巴黎Alphaliner集装箱运输行业顾问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集装箱运输行业已预订价值570亿美元的新船订单,在未来的四年中,新船舱容量将新增450万个标准箱。目前,全球集装箱船总运力是1500万标准箱,新容量相当于目前总运力约三分之一左右。

  波罗的海和海运理事会及国际海事委会也表示,将有相当于运力100万标准箱的船舶需要闲置下来。船越造越大,现在一艘船的运力已经相当于以往的两艘船。对比2010年的每艘船配载2900箱,现在的船已经配载6100箱,在未来几年内,运载8000箱的船将会增加20%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台M2自升11月底开工是定了的,年底还要开工两个自升,加上基本定了的COSL4#和前期的泰安号,CV1+2这两个半潜起重平台,2个5000T。。。听闻公告周末可以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1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中集来福士以2.2亿美金中标COSL4#半潜钻井平台,为竞标者最低报价




Chinese offshore yard CIMC Raffles is expected to win a long-awaited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contract from COSL Drilling Europe to build a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rig for operation in the North Sea and potentially in the Barents Sea.

18 November 2011 01:37 GMT


The deal, if confirmed, will be the fourth deep-water semisub order placed by COSL Drilling Europe at CIMC Raffles, and could prove to be a stepping stone for the yard to become a specialist builder of ice-class rigs geared for operation in extreme cold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Arctic.

Sources close to the deal said the announcement could come within a week to allow fabrication work to start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However, CIMC Raffles does not want any public exposure before the deal is formally signed due to last-ditch efforts by competing companies that could topple the deal.

Sources said CIMC Raffles and COSL Drilling Europe are finalising commercial terms before formally signing the deal.

Delivery of the new rig is expected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4, according to yard sources.

CIMC Raffles is understood to have offered the lowest bid for the unit, about $215 million to $220 million, though this does not include the owner-furnished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drilling package from National Oilwell Varco (NOV). COSL bought the NOV kit earlier for about $300 million.CIMC Raffles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value of the rig.

CIMC’s bid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offers by rival bidders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and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Offshore (DSIC Offshore). The three yards went through clarification with COSL Drilling Europe towards the end of October.

The philosophy behind CIMC’s low bid is to make marginal profit, with no intention of buying work at a loss, a company official said.

The yard in eastern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has also promised a delivery timeline of up to 34 months, as compared with the 37-month schedule allegedly proposed by DSIC Offshore.

Should it win, CIMC Raffles will work with Norway’s Grenland Group on joint detailed engineering for the unit, or re-engineering, as Grenland calls it.

Grenland has provided the basic design for the GG5000 unit, known as COSL 4 or COSL Prospector. CIMC Raffles will face a number of technical challenges to build the rig, as it is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the previous three sister units it has won from COSL Drilling Europe.

The newbuild is designed to operate in extreme cold conditions, which require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winterisation and in water depths of 1500 metres, doubling the water depth of the previous three units.

COSL Drilling Europe chief executive Jorgen Arnesen said earlier that the unit will be for operations in the Arctic, making it a candidate for work in areas such as the Barents Sea and off Greenland.

It will also be tailored to meet Statoil’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opying many of the features of the Norwegian operator’s so-called Cat-D workhorse units designed for well intervention wor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2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装罐箱产销量全球第一  
                                                                                                  2011-11-20 14:17:27|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url=]订阅[/url]                     
                    
             
        
               
                        2011-11-20 10:19:06 来源:南通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中国江苏网11月20日讯:11月19日,全球主要罐箱租赁商之一——TAL全美货柜公司第5000台液体罐箱在中集集团南通罐箱公司成功下线。TAL是全球范围内从事干货箱、冷箱、罐箱等租赁的大型综合性租箱公司之一,早在1985年就开始与中集在标准干货箱、特种干货箱、冷藏箱、罐箱等领域合作。
    作为中集能源化工食品装备板块的重点企业,中集南通罐箱公司成功从集装化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升级转型。公司生产的集装罐箱连续8年全球产销量第一,制冷剂集装罐箱实现世界产销量第一。2011年1-10月份,公司销售收入2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税收贡献总额7400多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9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bmzj 问 中集集团(000039) 前海规划不是已经出台了吗?中集的地是在保税区还是在综合区?前海管委最近言论是不搞房地产开发,中集的地今年有希望受益吗?
    11月16日 16:40
    000039 中集集团
    中集集团答 bmzj: 本公司在前海的地块如何开发利用尚需等待政府的详细规划出台。公司会利用这个机会积极争取参与到前海的开发建设中。
    由于本公司对土地使用权的核算采用在使用寿命内扣除预计净残值后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故年内不会贡献利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2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url=]                                      投资中集[/url]                                                        
                                                                                      [url=][/url]  
                                                                                                                                                                                        投资中集                                                问                                                    中集集团(000039)                                                    中集的未来值得期待,我深信不已,股权激励已经对229人进行了,美国GE和中国华为能到今天,我个人觉得和他们对公司广大一线员工和科研工作者持股有很大关系,像我一样持有股不太多但我把中集当成了自己的公司,我建议叫一线有干劲的员工也进行长期股权激励,和华为一样,或在B股便宜时公司买入B股奖励员工,只分红10年内不准出售,如果有20%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哪麦总就清闲好多了,长期持有股票和只拿工资是不一样的                                           
                                   
                                                                                                                    [url=]11月15日 23:17[/url]                                   
                                 
                                                                                  
                                                                                                                                                                                                                                                                                                                                000039                                            中集集团                                                  
                                                                        [url=][/url]  
                                                                                                                                                         [url=]中集集团[/url]答                                                                                投资中集:                                                    公司成立初期曾经发行过职工股,对员工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也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当前监管条件下,我们需从业绩增长和公司发展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确定了公司员工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覆盖了集装箱、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的主要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员工;其他业务板块包括车辆、机场设备业务通过骨干员工的持股计划实施长期激励,在能源化工液态食品业务板块方面,中集安瑞科公司作为香港上市公司,也设立并实施了自己的股票期权计划。谢谢您的关注和建议,我们会继续及时回答投资者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股东 问 中集集团(000039) 您好,本人非常看好中集的发展,但是目前有几个问题想具体了解的,1)中集的能源化工和液态食品板块刚刚形成,相对散乱,整合程度不高,中集目前也在进行该板块的内部整合,请问该板块的整合目标是怎样才是达标呢?预期未来阶段整合完成后,大致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能提升到多少呢?2)海工板块是所有中集长期股东最为关注的,在这里想了解一下,集团对于该板块的未来5年,或者10年后,该板块的发展目标是如何的?收入要达到多少,毛利率是多少呢? 3)最后一个是关于公司资产负债的情况的,在半年报里的分部报告里,公司有一项叫未分配项目,那个项目中,资产只有89亿左右,而负债高达137亿,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负债率,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能详细介绍一下这部分吗?
11月15日 23:58
000039 中集集团
中集集团答 中集股东: 1)我们通过收购安瑞科及注入相关资产,构建了能化板块的基础,近年来将能化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逐步并入到安瑞科的统一控制下,使其发挥协同效应,资源共享;并注重加强工程设计和服务能力,发挥中国制造优势,同时适当拓展液态食品的业务领域,以抵御波动风险。预计在两年内可以完成板块的整合,期望整体毛利率达到20%左右。
2)对于海洋工程业务板块,预计未来5年后,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实现较大的盈利贡献,毛利率有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分部报告的未分配项目,是一些无法分到各个分部的科目,例如资产里面的部分短期股票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负债里面的部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这部分没有具体会计意义,只是被分配后剩余的部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11-2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hyc 问 中集集团(000039) 中集集团,海外市场不景气,国内出口受压制,这对贵公司有没影响?如有,业绩估计会有多大程度下降?应对措施在哪?
11月16日 10:21
000039 中集集团
中集集团答 hyc: 海外市场不景气,出口受压制,对本公司的集装箱业务经营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标准干货箱已处于淡季,订单量和价格均有明显下滑,预计将影响全年业绩特别是四季度业绩。针对干货箱业务出现的波动,公司目前已经采取调整生产、采购等经营策略,加强资源的调配等措施。公司还将通过发展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及其他如机场设备、物流装备、金融产业等业务,在目前业务平台基础上,通过战略升级,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周期性经营带来的风险;另外,近几年,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国内需求相关性更大的车辆、能源化工、海洋工程等新业务,通过改善业务结构,在未来逐步降低业务整体的波动性,并已初见成效。同时,也在以上业务中,拓展、提供增值性服务,如工程总包、设计、咨询、整体解决方案、租赁服务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3 10:27 , Processed in 0.06860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