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集装箱前景看好 班轮公司扩充冷链运力 
专家预计,到2015年冷箱占到全球冷藏贸易运输量的2/3。一旦冷箱设备供应量不足,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后果是严重的。
据英国伦敦3月出版的《集装箱国际市场分析》报道,由于经济衰退,全球拥有冷箱载运能力的集装箱船舶竣工和交付使用艘数明显减少,去年全年竣工和交付使用的312艘拥有冷箱载运功能的集装箱船舶,共221066TEU,与2008年的476艘、327390TEU相比,下降约33%。而全球船厂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竣工和交付使用的拥有冷箱载运功能的集装箱船舶总共为60艘,36964TEU,平均单船冷箱运力相当于其全船箱位运力的16.8%。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球订造的集装箱船舶所拥有的冷箱运力达到603517TEU,相当于正在建造的2014年底前全部竣工和交付使用的近400万TEU运力的15.3%。到2014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冷箱运力将从目前约200万TEU的基础上增长30%。(见表1)
表1 2010—2014年集装箱船订造运力预测(截至2009年底) 竣工和交付使用年份 | 运力之和(TEU) | 冷箱运力(TEU) | 冷箱电插头(只) | 2010年 | 1872344 | 272630 | 174247 | 2011年 | 1043159 | 185237 | 104069 | 2012年 | 841,951 | 117,650 | 70100 | 2013年 | 154972 | 22400 | 13000 | 2014年 | 40000 | 5600 | 2800 | 上述合计 | 3952426 | 603517 | 364216 | 全球拥有冷箱载运功能集箱船队运力12458055 | 其中包括冷箱运力2020450 | 配有冷箱电插头1278795 | 数据来源:英国伦敦3月出版的《集装箱国际市场分析》
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中的冷箱位数量过去几年一直以年均10%的比率增长,但是去年仅仅增长1%,原因还是全球经济衰退,估计今年增长率也不会超过10%。尽管今年全球冷箱货运量并没有出现飙升态势,冷箱日租金率徘徊在去年四季度5.5美元/日的低位(40英尺高容积集装箱),而2008年四季度为6美元/日。
但是明眼专家早就看出全球冷箱货运市场暗潮涌动,目前马士基、达飞轮船,汉堡南方、美国总统轮船等国际集装箱海运经营大户不遗余力地投资开发其集装箱船队的冷箱运力,原因是这些远洋承运人坚信,正在迅速攀高的全球冷冻货海运量,急需更多的拥有冷箱载运能力的集装箱船舶,因此提高集装箱船舶冷箱载运容积率是当务之急。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和大部分贸易航线集装箱运量增长,冷箱运量必然迅速提高,而比普通集装箱造价高得多的冷箱设备需求量和周转量也必将水涨船高。
远洋承运人积极购置自有冷箱(一级)
尽管远洋承运人充分运用市场经济优势,迎合全球冷冻货运输需求而不断提升全球集装箱船队冷藏箱运力,事实上去年全球大部分贸易航线冷箱货物运量动态比干货箱要坚挺得多,去年全球冷箱产量(与2008年或2007年同比却急剧跌落60%,冷箱出厂价格也下滑。截至去年12月31日,40英尺大容积冷藏箱均价为每只16400美元,比2008年6月均价低15%,但是比去年9月31日均价高出2.5%,即集装箱出厂价格略有回升,令人感到一点鼓舞,预计今年冷藏箱价格维持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球冷藏箱设备产量低于原来的估计,仅为40000只,其中37000只为40英尺高容积冷藏箱,1250只为40英尺普通8英尺6英寸高箱,其余为20英尺标准箱。截至去年底全球冷箱设备拥有量达到170万TEU,其中大部分是远洋承运人自有箱,这是远洋承运人连续多年扩大投资购置集装箱设备尤其是冷藏集装箱设备的结果。去年全球集装箱出租人购置25000TEU的集装箱设备,相当于当年全球集装箱设备总产量的30%,其中约20000TEU用来替换被淘汰的陈旧集装箱;而去年远洋承运人购置大约45000TEU的集装箱设备,用来替换被淘汰的破烂集装箱。由此看出全球集装箱租赁公司的租赁箱在全球集装箱拥有总量中的份额并不见扩大。马士基、达飞轮船,长荣海运、韩进海运、以星航运、汉堡南方等远洋承运人一向积极投资购置自有集装箱设备,尤其重视冷藏集装箱设备,截至2008年底,全球远洋承运人自有集装箱设备达到124万TEU,2009年增长幅度不大,其自有集装箱设备截至年底为125万TEU。(见表2)
表2 2006—2009年全球一体式冷箱产量和总拥有量 | 全球一体式冷藏箱的历年产量、运力、拥有量和份额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产量(只)
| 96000 | 117500 | 115000 | 40000 | 产量(TEU)
| 176000 | 224000 | 223000 | 80000 | 标准集装箱年运力(TEU)
| 205000 | 220000 | 245000 | 200000 | 标准集装箱年拥有量(TEU)
| 1374000 | 1520000 | 1670000 | 1685000 | 远洋承运人拥有箱量份额(%)
| 71.8 | 71.6 | 74.4 | 74.3 | 出租公司拥有箱量份额(%)
| 28.2 | 28.4 | 25.6 | 25.7 |
冷箱与冷藏船之争(一级)
国际冷箱运输市场的一些专家指出,全球冷箱运输市场处于产业不稳状态。一方面目前贸易专家们讨论有关冷藏贸易最多的话题就是冷箱和传统专用冷藏船,这两大迄今比较吃香的冷藏运输模式之间的移植关系;凡是熟悉集装箱运输的人士大多十分熟悉,冷箱可以一层层叠放在拥有电源插头的集装箱船货舱和甲板上,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双层叠放在火车上,公路运输也非常方便,总而言之冷箱的海陆和陆路长距离运输相当方便。尽管现在的传统或专用冷藏船甲板经过稍加改装后也可以运输一部分冷箱,但是数量有限,因为其货舱大多适合散装冷藏保鲜货物,难以像集装箱船那样大批量高效率运载冷箱。冷箱运输利润高,例如满载草莓的一只40英尺冷箱从智利运到欧洲,只要船期不脱班和冷箱机械系统运营正常,可以产生22034美元的利润,如此高的经济效益当然激励世界各地冷藏贸易业界的更多用户更加青睐冷箱。为了迎合全球冷藏贸易迅猛发展的市场需求,冷箱运输行业加快投资开发步伐,而最近几年冷箱货运量增长率确实惊人,而冷藏船货运量节节败退,冷箱运输模式颇有逐步取代传统或专用冷藏船趋势。另外一方面全球冷箱制造业产量却一直在动荡中发生总体跌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牵涉到集装箱设备原材料涨价、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集装箱制造商出于产值和收益考虑等。如果冷箱设备产量继续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那么今年以后的全球集装箱船队的冷箱运力将难以满足全球大部分贸易航线的冷箱货物运输需求。一些专家预计到2012年全球冷藏食品和其他产品总共有6500万吨需要冷链服务支持,其中大约2200万吨需要冷藏船,3600万吨需要冷箱从产地运输到世界各地市场,按照2012年的全球冷链服务能力预算,仍然有大约500万吨冷藏货物供应链服务需求的缺口;以冷箱运输为主体的全球冷链服务需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总是供不应求。
需扩大冷箱运力(一级)
据专家测试,2008年全球冷藏保鲜货物海运量已经达到8000万吨,预计2015年增加到1.1.05亿吨,增幅达到40%。而到2015年冷箱和冷藏船所占全球冷藏贸易运输份额将分别为70%和30%,也就是说冷箱占到全球冷藏贸易运输量的2/3。现在集装箱船舶订造增长率大幅度放慢,其冷箱运力扩展进程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冷箱供不应求现象一时难以避免。一旦冷箱设备供应量不足,或者集装箱船冷藏集装箱货物运力缺口扩大,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后果是严重的,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把冷箱设备有可能在全球集装箱冷箱货物运输市场出现严重不足简单地看成为技术性问题。冷链或低温链首先离不开“冷”或“低温”,即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将易腐品、生鲜食品、药品或其他必须保存在低温的物资产品等,按照规定,全程提供低温环境条件,以最佳低温物流手段保证产品或物资质量,减少物资损耗;因此冷链其实是需要冷箱等现代化冷冻运输技术设备支持的物流体系。与其他模式供应链相比,冷链运营机制似乎十分脆弱,一旦发生意外,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