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受央企清退限制 中集趁机扩张地产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04:28  每日经济新闻
不受央企清退限制中集趁机扩张地产业务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浩浩荡荡的房地产开发大军中,或将再添一位大佬的身影。全球集装箱制造领军者中集集团(000039,SZ)总裁麦伯良近日透露,公司计划借助一线城市改造的机会,做大公司房地产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中集集团房地产业务一旦开展,将成为该公司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而房地产开发业务一般将在2~3年之后取得收益,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

  坐拥土地2000万平方米

  就在房地产行业调控风声愈加收紧的情况下,中集集团却透露出做大房地产业务的愿望。4月26日,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计划借助一线城市改造的机会,做大公司房地产业务。

  中集集团目前总共有20平方公里(200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这相当于一家大型上市房企的土地储备量。现在,其中小部分地块有可能转变为商业或住宅用地。其中深圳、上海均有地块可能进行用途变更。

  不过,这2000万平方米土地中有多大比例将用于商业开发目前尚不得而知。昨日(28日),中集集团董事会办公室一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土地的具体规划目前尚不确定,最终要看政府决策而定。”同时,他亦称:“何时开发尚无定论。”

  在长期关注中集集团的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亮看来,2000多万平方米土地不可能全部用于商业开发,其中位于深圳、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小部分土地将有可能被改造。

  针对近期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断,王亮表示,一线城市的“旧改”项目至少要2~3年后才会面向市场,目前的调控对其并无太大的影响。

  中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主要提供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和服务。

  在金融危机发生前,集装箱业务占到集团总业务的90%以上,但2008年至2009年,随着国际贸易的下滑,这一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2008年9月后基本停产,而去年集装箱业务仅占到集团总业务的30%左右。

  中集集团2009年年报也显示,受全球航运市场复苏缓慢的拖累,2009年全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约2.8亿元,为公司1997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不受“央企退出”政策限制

  此前,国资委曾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以集装箱生产为主业的中集集团宣布意欲进军房地产行业,立即受到质疑:作为非房地产主营企业,是否会受到该政策限制?

  对此质疑,中集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解释称:“这个退出政策对于中集集团来说并没有影响。因为中集大股东为招商局和中远集团,只是拥有一定央企背景而已,而并不能说中集便是央企。”

  实际上,中集早在1996年就涉足房地产行业,通过旗下的中集天宇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涉足房地产行业。只不过房地产领域一直不是中集的发展重点,一直以来地产业务仅占收入的2%。在中集看来,随着城市改造进程加快,其土地储备优势将得以体现。

  “若未来真能变更用途,这些地块的开发究竟是通过自己旗下的地产公司开发,还是通过与知名开发商合作,公司尚需详细讨论。”麦伯良称。

  “可以肯定的是,中集集团房地产业务一旦开展,将成为该公司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王亮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于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来说,这样的土地储备无异于潜在的聚宝盆,另一方面,“旧改”释放出的土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

  据悉,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好转,中集集团业绩出现回暖,集团干货箱恢复生产。4月27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74亿元,同比增长82.56%。据透露,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7月份,今年全球集装箱需求量将达到150万~200万标准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2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涂小岳:中集高端重卡——U460 操控性更强
作者: 投资中集集团
时间: [ 2010-04-28 20:33 ]

中国商用汽车网讯 由中集集团、奇瑞汽车、玉柴集团、法士特集团、富华重工合力打造,凝聚中国智慧的联合卡车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精彩亮相。联合卡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涂小岳在做客中国商用汽车网直播访谈时介绍了此次参展的四款新车。

据涂小岳介绍,此次北京车展联合卡车一共带来四款新车。一款是联合卡车的旗舰车型——U460。U460使用的是法士特的MT变速箱,变速箱的调效水平已经达到了乘用车自动箱的水平,完全和以前所谓的那种MT的概念不一样,它不是在MT的箱子上附加一个辅助变动的装置,而是整个从功率曲线、扭矩曲线调效都达到了所谓AT的水平,它更接近于AT,而不是MT。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其实重卡并不需要专门的驾驶技能,或者说特别的专业培训,如果卡车操控系统达到一个水平之后,司机是很容易就能掌握驾驶的。


U460驾驶室的设计从外形上看跟以前国内其它重卡相比,差别不是特别大,但是它的内高是完全按照欧洲的重卡人体工学的标准来设计的,中顶的车面就达到1米92。驾驶员在车内也是比较舒适的。此外,在全球重卡领域里,联合卡车U460仪表台首次使用了全速仪表,它的特点在于,除了基本的数字指标指示时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对车诊断、控制的功能,甚至可以收集信息。

另外, U460使用的发动机也是国内最新开发的一款新发动机——玉柴6K系列,这款发动机是基于欧四的排放标准开发,往上直接可以做到欧五和国五的排放,而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很大的修改。而且 U460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就是在油箱的旁边有一个酵素挂,这个是真正欧四才会具备的一个东西,所谓的欧四后处理装置。

联合卡车此次参展的还有一款6X4的搅拌车。这款搅拌车是由中集做的上装,在整个的搅拌车的领域里,中集对搅拌车的研究是走在了前面。联合卡车和改装厂一起从搅拌车底盘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是基于用户,基于改装厂来开发的,可以说这款搅拌车是一款高度定制化的一款搅拌车。


另外一款是4X2的轻量化牵引车,采用了中集提供的铝合金化工挂,头和挂合在一起,减重达6吨。最后一款自卸车是联合卡车在这次展会参展的四台车里比较受关注的。这款自卸车使用的是欧洲最主流的U形底自卸车,其特点是它的残余率基本没有,提高了装载效率。这款自卸车是真正的8X4的平台技术,在国内,联合卡车是第一个掌握这种技术的。联合卡车更多考虑了国内一些工程和矿山对重载机动车的需求,我们称之为超重型自卸车,这款自卸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责任编辑:龚磊)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我被禁止登录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你带来的新闻 这论坛清淡很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meng-h1</i> 于 2010-4-30 12:06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916821&ptid=113074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为啥我被禁止登录了?
<br />

想知道为什么呢?楼主是最活跃的了#*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0-4-3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件: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周二上涨6.06%,周三(上涨3.93%)连续大幅上涨,升至一个月高位。BCI从4月20日(3083点)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昨天升至3947点,涨幅28.02%。短期涨势非常强劲,是带动BDI上涨得主要动力。

点评:
目前这轮BDI上涨是经过一段对峙博弈之后的短期式爆发,为短期交易性机会,持续性值得怀疑,最快应该在5月份初就会出现回调。
谨慎看高全年BDI点位,以目前的判断,4500点为今年乐观看到的最高点位,除非特别的推动因素出现,否则4500点为上限,3500点和4000点的压力作用会非常明显。

原因:
欧美经济尽管在持续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盖在持续提升,但是欧美对大宗商品需求短期内不会出现突破式增长。 在海运费市场,干散货中的影响欧洲最明显的两个航线(跨大西洋(TA)和南非-欧洲)交易保持平稳,成交相对来说比较清淡。

目前看这种上涨持续性值得怀疑。 从最近这轮上涨的成交来看,“中国因素”影响最明显航线(Capesize巴西–远东(主要是中国)的Front Haul航线)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FFA 阴谋仍要提防,结算前市场异动 4月份结算日将近,Capesize 4 月份TC合约(当然包括2010 Q2的单月)结算日将近,整个4月份Capesize成交清淡,始终处于盘整阶段,从上周五开始的Capesize强劲拉升,不排除几大做市商在FFA上边有动作。

干散货这轮上涨短期动力存在,中长期动力明显不足。干散货运输的基 本在于贸易情况,铁矿石、煤炭和粮食是干散货的主要影响和支撑因素。

铁矿石推动短期动力比较强劲,中长期动力明显不足
(1)短期铁矿石贸易就会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进而推高海运费价格:
铁矿石三大发货商在最近一段时间强行推行自己的季度指数订价模式与钢厂(尤其是中国钢厂)博弈过程,造成港口堆存的上升,尤其是巴西的Vale。所以发货人短期很有动力去库存。
反观收货人,中钢协曾呼吁钢厂抵制矿山强迫涨价的做法,控制进口节奏,争取两个月内不进口铁矿石。如今一个月过去了,许多钢厂铁矿石库存有所下降,甚至部分钢厂出现断供现象,所以收货人补充库存的动力就非常明显。

(2)短期动力存在,中长期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一直高歌猛进的铁矿石现货价格颓势逐渐在显现。国内现货矿价已经在北方市场的带动下连续下挫数日,成交一片清淡。
其次,钢材期货和现货价格双双下跌,同时,钢厂库存在持续增加,所以成本推动型的钢铁价格会非常脆弱,钢铁盈亏平衡点很容易被打破。

煤炭贸易持续低迷,海运费依旧平淡
本周国际煤价大幅上涨,澳洲Newcastle动力价格升至108美元/吨,国内秦皇岛港动力煤(山西优混)平仓价 685-695人民币/吨,约合100美金。基于这种倒挂的情况,中国的煤炭进口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粮食贸易表现平淡无奇,龙头锁定,影响有限
目前,由于季节因素,现在以南美粮为主要贸易对象,短期受铁矿石Front Haul刺激(主要是考虑船舶替代性和船舶摆位),海运费有一定上涨,但是考虑主要粮食贸易商,比如国内龙头中粮未来几个月内的货盘已基本锁定完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解封id
来自:重阳
发送到:meng-h1
时间:2010-4-30 12:56
内容:原始短消息: 解封id

QUOTE:
我的id是meng-h,几年来一直在基本资料-中集发帖,http://bbs.macd.cn/thread-1130742-309-1.html   今天忽然发现被禁止登录了,不知什么原因,请帮忙查一下.谢谢.


经过查询:操作版主回复,meng-h 发表Q群招收会员,违反版规,处理禁止登陆。


同志们可要给我作证呀.我什么时候用过qq?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乡亲到这里:http://bbs.macd.cn/thread-1794048-1-1.html 给在下做个证.本人是否开过什么群.以*为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

有没搞错啊?!有没证据啊?他需要这样做么?版主是否新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3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已解决.好像是我转王亮论坛的贴时,没删他那里的签名.里面有那边的qq号.以后注意.多谢大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h 以*为生? 我惊呆了 #*29*#

转帖要严谨,经验吸取了。#*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3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特征
2010年04月30日 09:17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传媒杂志订阅
说人民币汇率是在市场供求竞争中形成的,此言不虚;不过,市场中有一个特超级会员,这就是主管中国外汇市场的央行及外汇管理局

  【财新网】(专栏作家 周其仁)把世界吵得翻天覆地的人民币汇率,是在一个中国的市场上形成的。这个市场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部在上海外滩中山北一路15号,曾经的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与纽约、伦敦、东京那些外汇市场不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有形市场,比较容易观察。再加上历史不长,弄清来龙去脉不算太大的难题。

  1994年前的中国有外汇交易,但没有统一市场。那时,人民币换美元的需求是通过两条轨道来实现的。第一轨是计划轨,就是按政府的官方牌价结汇。不论企业还是个人,有了外汇收入,都要以5元多人民币兑1美元之价,结算给政府。人民币估值如此之高,应该是那时中国的创汇能力不足,政府希望以较少的人民币代价购得全部外汇。不过,这样打算盘有一个代价,就是谁也不愿积极创汇。政府低价购汇,如同当年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一样,降低了刺激生产者努力的诱因。

  逼来逼去就逼出了第二轨。路径大体如下: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提高购汇牌价,然后又推出“外汇留成”制度,即允许创汇企业留下一个比例(20%)的外汇自用,并可以把这部分留成的外汇,拿到 “外汇调剂中心”去,看有没有谁的出价比官方外汇牌价更高。由于低于真实市价的“平价外汇”永远短缺,需求就永远旺盛。大家你争我夺出价,就把计划外的外汇调剂价格拉高了。外汇双轨制应运而生:牌价外汇5元多兑1美元,调剂中心的可以8元、9元、甚至10元兑1美元!后者才是市场,因为凡想多要美元的,无须喊叫,也无须左打报告右审批的,拿人民币出价就是了,游戏规则是出价高者得美元。

  拜改革开放大潮之福,外汇市场轨的力量越来越大。到1993年中国第一次汇改前夜,中国全部外汇的80%来自调剂中心即市场轨,仅有20%来自计划轨。中国的第一次汇改,大刀阔斧完成了汇率双轨的合并,也把分布于各地、分散定价的外汇调剂中心,整合成统一竞价的外汇市场,这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由来。自此,直接以行政命令为人民币汇率定价的时代结束了。今天的人民币汇率,是在外汇交易中心这个市场上形成的。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确是一个市场。不过,这个市场尚带有转型经济的若干制度特征。我观察了几年,发现至少有两个特点值得特别留意。第一个特点较为明显,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仅仅设在中国的市场,在世界其他地方别无分店。这个特点,区别于全球主要外汇市场。当今世界,人们不仅可以在美国境内买卖美元、也可在美国境外买卖美元,正如人们可以在欧洲境内外、日本境内外买卖欧元或日元一样。可是人民币的交易就仅限于中国,中国人可以在中国买卖外币,外国人也可以在中国买卖外币,但外国人却不可以在中国境外买卖人民币。之所以境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嘹亮,原来是因为他们无从拿美元买人民币!这方面,香港是个例外。在这个全球第五大外汇市场上,自2003年以后是可以合法买到一些人民币的。并不例外的是,香港因此也就没有很高的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呼声,因为无论哪种汇率主张,在香港总可以通过对人民币的出价行为来表达。

  另外一个特点较为隐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交易所类型的市场,实行会员制。所有在中国有权合法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包括其分支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的审查批准,都可以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进入中国的外汇,无论来自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还是所谓的 “热钱”,都是先与这些会员“结汇”,然后再由会员机构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这个 “银行间市场”上竞买竞卖各自持有的外汇头寸。现在全球高度关注的“人民币汇率”,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们,每天在这个市场上竞争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汇率是在市场供求竞争中形成的,此言不虚。

  不过,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所有可以入场交易的会员当中,有一个特超级会员。这就是主管中国外汇市场的央行及外汇管理局。在这里,像所有其他会员一样,央行可以进场购汇。加上“特超级”的修饰语,是因为央行不但是日益成长的中国外汇市场上的最后买家,而且在事实上购入了进中国外汇的绝大部分。读者常听到的早就过了2万亿美元的 “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其实全部是由央行购入的外汇。要说明的是,特超级会员也还是会员,因为今天的中国再也不要求强制结汇,央行进场购得了外汇的绝大部分,仅仅是因为它的出价最高!

  作为一个政府组织,央行进场大手购汇,这件事情要怎样看?我的看法,央行入场购汇,与政府其他机构进入市场采购商品,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当然,在自己主管的市场里从事采购活动,裁判员兼运动员,确有一个角色冲突问题。不过,好在外汇交易非常透明,中国外汇交易比其他政府机构入场的市场一般来说更为干净。横竖游戏规则是一样的,大家出价竞买,央行出价高就央行得。这里没有超级特权,公众也从来没有为这个环节的丑闻所困。

  问题是央行购汇的购买力来源。我们知道,央行不是普通商业组织,无从通过向市场出售商品和服务来获取收入。央行也不是财政部或国资委,可以向商业机构或个人直接征税,或通过出售国有资产或权益来形成自己的购买力。央行购得数万亿美元储备所付出的惊人庞大的人民币,与“基础货币”有关。这是央行不同于任何其他入市的政府机构的真正特别之处。这一点,对我们全面理解在市场供求中形成的人民币汇率,至关紧要。下周再谈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上市公司排行榜
http://news.dayoo.com/finance/201004/30/54391_101871450.htm

摘录:
中集集团成为上市10年最有投资价值公司
    在中国A股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起伏不定,通过会计手段调整某一年的公司业绩情况也屡见不鲜。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如何让考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呢?10年一个周期的考量则完全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单从投资回报,不考虑二级市场股价波动等因素,中集集团从2000年---2009年的10年里,有7年每股收益在1元以上,近年来由于受收到宏观经济影响,业绩虽有下滑,但是在一个较长的周期里,其以持续的盈利能力,成为A股上市公司10年里最有价值投资公司。中心通讯、兰花科创分列二三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4-3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作为中国首家集装箱安全设备供应商参与中欧“安智贸”项目  
作者: 投资中集集团
时间: [ 2010-04-30 20:09 ]

来源:RFID世界网

4月28日,一批载有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的集装箱使用“电子封志”施封后从深圳起航运往欧洲鹿特丹。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批货物是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安智贸”)项下的货物,并且使用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提供的电子封志。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安全设备、智能安全集装箱方面拥有近100项专利,本次项目的启动也首次在中外海关合作项目中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安全设备。

  当天下午,深圳海关、中集、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行了“安智贸计划SSC电子封志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这代表着安智贸项目在历经两年的调研、组织、分析、设计、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后,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安全设备终于正式投入测试和试运营阶段。

  深圳海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安智贸”是中国与欧盟海关为共同保障国际贸易安全与便利而进行的合作项目,通过数据交换、互认监管结果、运用集装箱安全设备等内容在有效监管的同时为参与企业提供更多的贸易便利。该项目于2007年11月19日在中国深圳、英国菲利克斯托和荷兰鹿特丹之间的海运航线启动,至2010年3月,深圳港在“安智贸”项下进出口集装箱4118标箱,8家中方企业参与了项目试点。在打造亚欧安全智能贸易供应链的同时,深圳海关加大海关国际合作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支持服务力度,推进贸易便利化取得实效,并在多种国际场合宣传中国企业,提高企业及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中集集团周受钦博士表示,深圳海关在“安智贸”等国际合作项目中,多次与欧盟海关及欧洲企业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为中国自主知识产前的技术方案和产品,中集开发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电子封志、集装箱安全设备等参与项目争取机会。本次由中集自主研发并生产的电子封志参与“安智贸”项目为中国企业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重要而可贵的机会。中集将为“安智贸”部分企业提供一年免费使用的电子封志,包括使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和带GPS功能的产品,收发货人可通过互联网跟踪集装箱流向和监控货物的完整性。

  集装箱安全设备业界人士表示,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无统一的集装箱安全设备标准,在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合作试点项目中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集装箱安全设备,可使我国未来在集装箱安全设备以及智能集装箱技术的标准制定占据主动,同时保障我方贸易及通关数据安全。

  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千叶俊一表示, “安智贸”项目不仅给予了公司更多的通关便利,也使我们的欧洲客户对本公司的商业信誉更加有信心。并且,在深圳海关的协调下,理光公司有机会尝试使用电子封志对运往鹿特丹的集装箱及货物进行监控,对货物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5-1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气价改思路初定 增量气挂钩国际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30日 01: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自4月25日起,国家统一运价标准的天然气管输价,每立方米提高0.08元。此次提价涉及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重庆、四川、云南、青海11个省市。

  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已上调管输价格。发改委称,管输价格调整目的是缓解企业亏损,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和安全工期。但是,仍挡不住公众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猜测。

  本报记者从接近国家发改委人士处获知,目前发改委已经形成气价改革的初步方案。“价改思路是‘增量气’与国际气价挂钩,原有气量执行国内气价,国内天然气价格暂时不变。即为,‘老(保有量)气老价,新(增量)气新价’。”

  若按初步方案,在2010年执行,“增量气”指超过2009年使用量的天然气,这一差额部分将执行国际标准气价,无论实际使用的是进口气还是国产气。2009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874.5亿立方米,业内专家预计2010年国内天然气总需求量1100~12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新增的 200~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与国际气价接轨。

  输费提高利好石油企业

  中国天然气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包括出厂价、管输价、城市管网价三部分,出厂价和管输价由国家实行指导价,终端价格由地方政府定价。

  “管输价实行严格政府定价,对不同地区、不同管径、不同距离的管道分别定价。天然气管道运输费=管输成本+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利润。”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解释。

  管输价格调整由管输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向政府提出申报,政府部门征求主要用户意见后,确定最终管输价格。

  “0.08元/立方米虽不高,但对石油企业投资积极性是一个调动。由于国内管输费率较低,长时间不做调整,再加上管道实际输气量要小于设计量,管输企业亏损严重。”石油石化行业资深专家张抗说。

  川渝地区天然气管输费自1997年以来,连续13年未做调整。输气距离在50千米以下时,计征管输费0.036元/立方米,451~500千米时管输费只有0.085元/立方米。

  “从2003年以后,川渝管道公司亏损逐年增加。”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志斌称。周志斌一直建议发改委尽快调整管输收费水平,推动企业加大管网投资力度,为拓展天然气市场创造条件。

  董秀成指出:“当前,国内管输价格体系缺少公开、公正、合理、透明的定价原则、依据和程序;管输费率不是按照管道设计输气量收取,而是按照实际输气量收取,实际管输费一般不能补偿管输业的服务成本。”

  如此看来,价格的提高应该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个弥补。发改委在通知中亦称,“为缓解企业亏损,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和安全工期。”

  但在外界看来,此次价格提高,可解读为天然气价格改革前奏,发改委在为改革方案的出台铺路。但发改委官方从未证实这一点。

  进口气倒逼价改

  初步方案已形成

  “中石油在国内长输管线中所占的比例在70%以上,不排除中石油借管输价格提高为突破口‘逼宫’。管输费用由上游油气田企业向管道天然气公司支付,上游成本的上涨必然向下游转移。”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分析认为。

  在董秀成看来,“管输费在天然气价格中比例较低,不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关键。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调整出厂价和门站价格。管输费提高更多考虑原材料成本提高、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因素。”

  但是,事实不容回避。西气东输二线供气(主供气源为中亚国家天然气)和进口LNG的大量进入,已经使得气价改革十分紧迫。

  截至4月27日,中国已进口中亚天然气10亿立方米,日均进口天然气750多万立方。今年,西气东输二线供气量计划达到60亿立方米,在之后的3至4年里,将逐步达到300亿 立方米满量供应。

  庞大中亚气流正在以低价由西向东输入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尚未调整,仍按照国内气价销售。”中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副总经理陈向新证实。

  按照西气东输二线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公式,当国际石油价格为80美元/桶时,中亚天然气在霍尔果斯的边境完税价格为2.20元/立方米。按照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平均管输费1.08元/立方米计算,城市门站平均价格达到3.28元/立方米。

  进口天然气价格远远高于国产天然气价格。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主要由新疆塔里木气田供给,入网价格为0.522元/立方米。陕京一、二线主要由长庆气田供给,供气价格为0.681元/立方米。加上管输线费用,以北京为例,终端用气价格为2.05元/立方米。

  “中石油正在承受价格倒挂,进口气亏损严重,这种状况不可能长久,国内天然气价格必须要调整。正因为有中亚气的进入,价格改革步伐必然加快。”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说。

  接近发改委能源局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形成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初步方案,但方案还未上升到发改委领导会议,近期出台可能性比较小。

  “初步形成的价改思路是‘增量气’与国际气价挂钩,原有气量执行国内气价,国内天然气价格暂时不变。例如某地区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0亿立方米,如果2010年需求增加到12亿立方米,那么所增加的2亿立方米完全按照国际气价核算,其余部分按照国内气价计算。”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散货运输市场波罗的海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BCI

2010-04-29      3998.00     +51.00  + 1.29%

集装箱运输市场HRCI国际集装箱租船指数

2010-04-28      426.80       +27.30   +6.8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石油与壳牌35亿澳元收购Arrow获澳洲批准

4月30日,澳洲Arrow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中石油(12.10,0.15,1.26%)和壳牌对其提出的联合收购提议,已通过了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批。两周前,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已批准了这一交易。

  这就意味着,这起收购下一步只待中国政府的批准,以及7月中旬Arrow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

  此前,业界对这起总对价达到约35亿澳元的收购能否获得澳洲政府放行,仍存有疑虑。2009年,中色等中国公司在澳洲的收购行动曾因监管原因受挫,五矿集团收购OZ矿业100%股权的交易,更是被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直接否决。

  但在澳洲政府眼中,煤层气与铁矿石等资源的特点不尽相同。正如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所言,Arrow公司未来出产的天然气多数可能供应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项目,下游的相关利益方并非澳洲国内公司,该交易不会大幅削弱澳洲天然气公司在国内的竞争力。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认为,“和铁矿石不同,中澳之间的能源贸易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近期中澳商业合作,有从铁矿石等资源变为以能源为主的趋势。”

  这项交易如若完成,将使得中国与澳洲的能源合作更加紧密。但在向澳洲煤层气顺利进军的同时,中石油也需要面对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挑战。

  目前,澳洲绝大部分的煤层气液化项目都处于建厂阶段,大规模商业化尚未真正开始。20世纪末期,进军澳洲煤层气上游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曾因投资回报率较低,而在勘探期后选择退出。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表示,一旦收购成功,中国企业还需要联手国际企业,继续深入研究煤层气一系列商业化的课题,包括开采技术、勘探成本、液化煤层气技术等。此外,还要将国外技术借鉴吸收,尽可能应用到国内煤层气的开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5-2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百分百支持高盛CEO布兰克费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1日 20:2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5月1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十九个月前投资高盛5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表示,他会百分百支持高盛主席兼CEO罗尔德-布莱克费恩(Lloyd Blankfein)。

  巴菲特今日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年会前接受了采访。他表示, 布莱克费恩工作十分出色。他非常聪明,成绩十分出众。(胜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5-2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志刚:人民币有机会成为国际三大货币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30日 10:24  中国新闻网



任志刚

  中新网4月30日电欧洲债务危机有蔓延趋势、美国亦面对债务问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构成隐忧。刚刚上任中大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杰出研究员的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表示,现时欧元及美元两种主要国际货币均有沉重的债务,加上欧美两地经济增长不高,情况令人不安,有必要研究何种货币可成为“第三条腿”,而人民币未来有机会成为国际三大货币之一。

  另一方面,任志刚直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服务全中国13亿人口的金融平台,在提供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更多货币选择之余,亦需要防范港元被边缘化。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任志刚昨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新设立的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活动时表示,欧洲多国相继被降低信贷评级,债务危机的情况实令人担心。他指由于欧洲使用共同货币,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个别国家并无货币政策主权,市场对财政政策的健全性要求较高。他认为欧洲各国有必要正视问题,若个别国家不理风险令市场担忧,有机会引发成欧元危机,虽目前未会“传染”至其它地区,但不排除未来会出现有关情况。

  任志刚指,目前国际货币体系虽没有倒塌,但市场对货币的长远支持取决于它的经济基业,现时欧元及美元两种国际货币均有沉重的债务,加上经济增长速度成疑,金融体系面对结构性问题,令人不安,因此有必要研究国际货币的“第三条腿”,“我个人认为,人民币有潜质成为这第三条腿;至于能否成为三条腿中最重要的,则要视乎国家货币改革开放推行情况,值得研究。”有关议题正是任志刚于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范畴之一。

  另外随人民币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任志刚指,香港亦有需要定出策略防范港元被边缘化,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且是服务全中国13亿人口的金融平台,应提供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更多货币选择,融通国际资金。不过他强调,本土经济与国际投资活动及货币始终有别,故港元仍然有其价值,特别是在港消费及一般性支出方面,相信港元有其代表性,未来20至30年,港人支薪仍然会以港元为主。

  而就内地经济过热的说法,任志刚则表示有保留。他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部分价格虽过高,但通胀不算严重,且政府为防范楼市泡沫已推出多项措施,政策效率高,反映调控的决心,而中央又表明会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未有以利率影响楼市,控制得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来了
顶一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0 07:23 , Processed in 0.03861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