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9-2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 (记者田宜龙)9月24日,郑州市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美国佩卡国际荷兰达夫卡车公司、红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推进DAF载重汽车项目战略合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签约仪式,并亲切会见了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杰及佩卡国际中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楚麦克等客人。
  在签约前的会见中,郭庚茂说,恒天集团与美国佩卡等共同在郑州实施DAF载重汽车项目,是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河南又是一个有着近亿人口的大省,市场空间巨大,郑州市正处于市场中心位置。二是河南拥有比较好的配套能力,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三是该项目拥有竞争优势。河南地处中原,郑州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中心,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人力资源等,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综合优势。同时,中国的专用车发展前景广阔。该项目的实施,无论对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政府将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一切便利,并祝愿和期待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张杰说,自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恒天集团积极推动载重汽车项目建设。建好这一项目的前提是,技术上要领先、生产成本要低、质量要高、服务要优。在项目筹划建设上,河南省政府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坚定了我们做好该项目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明年在郑州能够生产出世界上一流水平的载重汽车。
  签约仪式上,张杰,副省长史济春,楚麦克先后致辞。
  张杰在致辞中说,选择在郑州建设载重汽车项目,主要基于中国载重汽车拥有巨大发展机会,河南郑州拥有广阔的市场。在中国发展载重汽车,不仅技术要求高,还要成本低,产品符合中国国情。佩卡是世界上知名的重卡生产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恒天集团在机械制造领域等方面拥有自己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尤其在与国际合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郑州具有资源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还是全国的物流和商品交易中心。我们相信,在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该项目一定会建设成功,必将在中国重卡生产史上翻开新的一页,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史济春在致辞中说,汽车产业成长性好、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就业面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拉动作用。近年来,河南省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为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我省制定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到2012年全省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汽车制造基地和汽车服务贸易中心的发展目标。希望中国恒天集团、美国佩卡国际荷兰达夫卡车公司、红鹰科技和郑州市政府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希望郑州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将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早日建成百万辆汽车产销基地。河南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各类企业在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互利共赢。
  楚麦克在致辞中说,河南省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客车、纺织机械、重工等生产企业,有发展载重汽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们有着一个良好的商业计划,一个成功的项目和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尤其是河南的良好投资环境,都将助推项目起飞。下一步将加快项目的交流与探讨,尽力推动项目建设,早日生产出国际一流的载重汽车。
  恒天集团总经理刘海涛,欧洲议会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秘书长皮特出席签约仪式。
  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四方计划利用中国恒天集团重卡生产平台,以及DAF公司技术和主要零部件,在中国生产重型卡车,并最终达到DAF品牌卡车及发动机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目标。②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又一个抢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9-2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并购一周年成绩单:中联重科成混凝土机械老大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03:58  证券日报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 本报记者 李健君

  “从市场份额、全球覆盖率,品牌运作以及产品线几个方面来看,中联重科(23.20,-0.74,-3.09%)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一的企业。”并购CIFA一周年后,国金证券(18.99,-0.70,-3.56%)分析师董亚光如此评价中联重科,语气笃定。

  协同效应显现

  过去一年,世界金融危机肆虐,而欧洲国家遭受的打击远远大于中国,这在混凝土机械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全球混凝土机械前两强大象和施维因均来自德国,它们的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欧洲。

  西欧市场主要分布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其中西班牙和德国市场下降得非常厉害。

  东欧市场没有西欧萎缩得明显,但由于金融危机,客户普遍缺乏资金,因此厂商的销售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来自意大利的CIFA——此前排名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三——由于同中联整合的协同效应,提升了整体竞争力,所以在危机中损失相对较小。

  就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来看,亚洲、欧洲、北非合计占到全球的80%以上,而在今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占了世界的50%以上。

  在庞大的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中联重科一直处于领先者的位置,市场份额为38%,并且在2008年并购CIFA后,2009年取得了6%以上的市场份额增长,保持着比同行竞争者更加强劲的增长速度。而就CIFA而言,在意大利,握有60%的份额,在欧洲其他国家,则保有20%到60%不等的市场占有率。

  因此不难发现,中联重科和CIFA强强联合,反而在金融危机之后,通过此消彼长,成为混凝土机械全球覆盖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

  1+1>2确保行业称王

  “中联重科和CIFA两个企业的联合,产生了混凝土机械行业独特的双品牌运作,保证了我们在世界行业中的优势更加明显。”中联重科市场总监何文进分析说。

  事实上,在本次罕见的金融冰雹阴霾中,中联重科和CIFA抱团取暖,通过渠道优势互补,也就是中联重科通过CIFA的渠道卖产品,CIFA借助中联重科的途径卖产品。“CIFA以前因为运输成本高昂,难以进入广阔的亚洲市场,而依托中联重科在中国的大本营,得以提升销售。这些优势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CIFA的销售总监Delfino Corti直率地说。

  而现在,中联重科和CIFA的整合将提速。在中国建立CIFA工厂,主要管理人员则来自CIFA总部,采用CIFA成熟的生产制造加工工艺及管理流程,产品以CIFA品牌主要面向亚洲市场销售,如此一来,在保证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使得产品的性价比更有竞争力。

  1+1>2,这在中联重科联手CIFA之后,效果尤其明显。新合并CIFA报表的中联重科2009年中报披露,公司混凝土机械收入达到35.34亿元,比2008年中期的21.81亿元猛增62%。

  据悉,中联重科2009年1-8月的混凝土机械收入超过60亿元,真正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混凝土机械之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季亏损,怎么还不恢复生产,不会一个箱子都不要吧,什么时间开股东会。请哪位老兄问问公司2012年的经营目标不变吗?能实现吗?我只能靠这个目标来安慰老爸老妈他们受伤的心(股价跌了不可怕,关键是为什么还不恢复生产,电视报道广东出现用工荒,公司到底在做什么???都到年底了)唉,苦啊。
真希望公司的人也能来这个论坛看看,怎么给公司的留言都石沉大海。

[ 本帖最后由 gslzanq 于 2009-9-29 21:0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9月业绩预减公告

2009年09月29日 中国证券网  证券代码:000039 证券简称:中集集团
公告编号:[CIMC]2009—02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9月业绩预减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1、业绩预告类型:同向大幅下降
2、业绩预告情况表
(1)2009 年1-9 月业绩预告情况表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200 8年1
项 目(2009 年1 月1 日至2009 年9 月月1日至2008 年9 月
30 日)30 日)增减变动(%)
净利润约68,064万元至85,080万元170,160万元下降约60%至50%
基本每股收益约0.26元至0.32元0.64元下降约60%至50%
(2)2009 年7-9 月业绩预告情况表
上年同期 (200 8年7
项 目本报告期 (2009 年7 月1 日至月1日至2008 年9 月增减变动(%)
2009 年9 月30 日)30 日)
净利润约-14,521万元 至2,495万元约-121% 至-96%
67,578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约-0.05元至0.01元0.25元约-121% 至-96%

二、业绩预告预审计情况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三、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公司主要产品干货集装箱销量同比大幅度下降;
2、上年同期基数较大。

四、其他相关说明
本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本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url=http://finance.ifeng.com/company/data/news/818.shtml]中国证券报[/url]》、《证券时报》、《[url=http://finance.ifeng.com/company/data/news/1921.shtml]上海证券[/url]报》、香港《大公报》和“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特此公告。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季度的业绩快报出来了

2009 年7-9 月业绩预告情况表
净利润约  -14,521万元 至 2,495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约  -0.05元 至 0.01元

[ 本帖最后由 shanmin 于 2009-9-30 01:0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9-3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小年:中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及其效果(转贴)
作者: 范卫锋
时间: [ 2009-09-29 13:56 ]

许小年:给我的任务是评价危机后中国政策的引对,及其效果。关于在危机之后政府政策,我已经看到在市场上有人讲,用惊弓之鸟这个词形容,比较形象。除了惊弓之鸟,在政策选择上叫慌不择路。各种各样的措施出来,自相矛盾,结果是后患无穷。

首先讲为什么叫慌不择路。面对外部需求的急剧下降,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财政的大规模投入,号称四万亿,其实没有四万亿,到今天这个四万亿到底资金来源在哪里,到底怎么样花的,到今天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很快的实际上财政刺激政策,就变成了信贷刺激政策,就变成了货币刺激政策。上半年7万多亿的新增贷款投放,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前所未有。大量的资源投入,当然这些资源投入,都产生了巨大的浪费。在政府烧钱,不计后果地拉动投资需求,暂时阻止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但是三季度宏观政策的好转不可能持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政府烧钱的规模和烧钱的速度无法持续。如果再持续下去,财政就会非常紧张,现在财政实际上已经比较紧张。我们看到,税收部门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增加今年的税收,今年的税收目标一再上调。你在民间收费,实际上和拉动内需的总方针相互矛盾。你挤占了民间的资源,民间的开支,民间的需求,自然要下降。所以我说我们政策出台,是自相矛盾。一方面说拉动内需,一方面又通过增加税收来挤占民间资源,抑制民间的需求。我看了半天,政府到底想干什么,到底想不想拉动内需。财政方面的制约,使得我们这种花钱的速度没有办法持续下去。贷款再发下去,必然要伤害银行体系的健康。短期之内坏帐不会出来,短期之内坏帐率还会不断地下降。不仅是坏帐的比例会下降,而且坏帐的绝对数字也会下降。因为有不断的新贷款发放出来。本来一笔坏帐要暴露出来,一笔新的贷款发进来,这笔即将变成坏帐的信贷,又变成了优良资产。所以我们用造大泡沫的方法,来掩盖原有的泡沫。

当信贷和财政力度减弱的时候,经济会怎么样?既然大家承认三季度的宏观数字好转,是由于政府积极的财政和信贷政策。那么当财政和信贷政策的力度减弱的时候,必然的逻辑结论,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要出现再次下滑。这就是我们讲的二次探底。所以当前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不仅不可持续,而且由于我们推出了慌不择路的政策,使得我们经济中存在的原有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恶化。我们错过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以外贸行业为例,我们讲了多少年,我们国家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廉价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实际上我们的土地和劳动力,已经不再廉价,机会成本非常高,隐性成本非常高。我们谈了多少年希望外贸行业能够升级换代,但是就是无法做到。这一次本来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是我们外贸行业升级换代的大好时机,没有动力没有压力,人使不会改变自己的。

可是在外贸出现大幅下降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政策是刺激需求,希望能够在短时期内,用国内的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顶一段时间,顶到外部形势好转,所有的经济活动生意又会回到危机前,这就给我们外贸部门送去了非常错误的情报,使得企业也产生了等一等,拖一拖,而不是积极地采取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我们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退税,包括固定汇率。这些措施都给企业送去了错误的情报,在新的形势下,在外部经济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企业不必通过自身的改造和提高,就可以应付过去。使我们的企业现在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退税上,集中在汇率上,集中在美国的危机什么时候结束,我们的订单什么时候回来。而不是自身想办法提高竞争能力,提高效率,在创新上寻求新的突破。所以我们错过了外贸行业升级换代的大好时机。我们嘴上都讲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个机,采取了机会主义的做法。不是认真地看待危机所带来的机会,而是寄希望于形势马上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我们可以照样地生产下去,我们可以照样地赚钱。错过了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拉动内需,几乎资源统统投入到投资中去。使得中国经济投资和消费失衡进一步恶化。在需求下降的时候,政府确实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刺激国内的需求,弥补海外需求的不足。问题是刺激什么需求。中国经济本来已经是投资过多,还要继续刺激投资,这个道理我想不通。我们现在的做法相当于给烟毒病人再供应鸦片,让他再抽两口,要不然他就过去了,烟毒病人渐进式的疗法我完全赞成,但是不能再给他鸦片。

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推出政策拉动国内需求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再增加投资。再增加投资,无益于给一个戒毒病人送去另外一支鸦片,或者用老百姓的话讲,叫饮鸩解渴。刺激需求应该次级消费,我不能同意四万亿的政策短期有必要,我认为四万亿的政策也罢,七万亿的银行信贷也罢,在短期内没有必要。因为这些资源绝大部分进入了投资领域,而没有进入到消费,消费恰恰是国内需求最有潜力的地方,消费恰恰是多年以来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地方。所以你要刺激可以,你要想缓解戒毒病人可以,但是不能再给他鸦片,你可以给他一杯茶,多吃两块巧克力。这样政策执行的结果是进一步增加我们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过若干年之后,就是银行坏帐。过剩产能的问题,已经到政策决策层必须认真面对。

最近政府发出警报,五个行业被识别为产能过剩的行业。我相信产能的过剩,根本就不会局限于这五个行业,基本上制造业到处都是过剩。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你再投资,将来后果是什么。这种慌不择路政策的第三个后果是国进民退。这个后果对追究经济的影响,恐怕比前面我们讲的结构恶化,外贸的调整更为深远。由于在经济下行时期,投资的风险加大,银行很自然地把资源投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看上去资源相对安全的地方,就是国有部门。所以银行资金,今年上半年大量地进入到国有部门,进入到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去,进入到国有企业。我们看到最近国有企业风头稳健,各地开出的地王,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手里有钱,银行支持他,银行知道风险。在上面政策的压力下,银行也只好放贷,既然商业风险很难规避,那就规避政治风险。将来出了坏帐,政治上我没有责任,所以银行的资金全都进的是国有部门,形成了国进民退的态势。国进民退的结果是优汰劣胜。我们看到民营企业纷纷找国有企业,戴上一顶国帽子,以求自保。这和我们30年改革开放大方向背道而驰,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显著提高,结果当然是经济效益的下降,结果是社会的公平性受到伤害。国有部门成为特殊的部门,可以享受到其他无法得到的资源和优惠政策。我想再强调一遍,这和我们30年改革开放大方向背道而驰。

因此我的结论是,由于当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增长再次下滑,在我看来不可避免。从中期长期来看,财政的问题,银行资产的问题,企业盈利就业等问题,由于经济结构无法得到调整,这些问题将在三五年内显露出来,到显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体制改革。不光是经济体制改革,恐怕到那个时候,政治体制改革也会凸显出来。



阅读全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9-3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YRSL:NO Yantai Raffles Shipyard Pte Ltd
Industry: Shipbuilding
Add Security to your Watch List
     


09/29   Oslo  Currency: NOK
               


Price6.900ChangeN.A.% ChangeN.A.BidN.A.AskN.A.Open6.900
VolumeN.A.High6.900Low6.90052-Wk High (11/28/08)7.50052-Wk Low (05/25/09)4.0001-Yr
Return-44.800


FUNDAMENTALS



Shares (Millions)273.565Market Cap  (Millions)1,887.599Earnings0.098Price/Earnings17.001Relative P/E0.352ROE4.833
Last Dividend ReportedN.A. Dividend Yield (ttm)N.A.Rel. Dividend YieldN.A.90-Day VolatilityN.A.Beta vs. OBXN.A.


SECTOR COMPARATIVE RETURNSCOMPANY PROFIL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拐点,等待拐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克希尔·哈撒韦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纪要及评论
封面故事--J.V.Bruni公司 整理


从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两位历史上最有才华的投资者身上获取投资知识和经验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更好的办法是出席大会时仔细记录,然后整理巴菲特和芒格的观点并进行反思。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准备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让我们的客户分享巴菲特和芒格的智慧。

在 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问答环节中,巴菲特和芒格在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里被问了51个问题,扣除提问的时间,巴菲特和芒格平均在每个问题上花费了5分钟之多——这反映出他们答复的深度以及他们在时间上的慷慨。我们严格遵守伯克希尔不准携带摄录设备的要求——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下文是我们办公室的五位同事手抄笔记的摘要,这五位同事都不是速记员,虽然竭尽全力忠实于巴菲特和芒格的措词和原意,但是他们的用词依然有可能与我们的记录有所不同。

尽管巴菲特和芒格的话不需要解释,不过我们就他们的一些回答为投资者补充了详尽的评论,请注意:不论是巴菲特还是芒格都没有审核或者认可我们对他们的回答所作的总结和评论。约翰·布鲁克(John Brock),帕特里克·拉贝(Patrick Labbe)、莎拉·柔斯(Sarah Roach)和玛丽·艾伦·特尔克(MaryEllen Telck)为提供本篇年度会议纪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的投资组合经理杰罗姆·布鲁妮(Jerome Bruni)编写了对巴菲特和芒格的回答所作的评论。

近年来,有些伯克希尔股东提的问题离题太远,浪费了数以万计从全球各地赶来聆听巴菲特和芒格回答他们感兴趣的重大问题的时间。今年,会议现场的股东和三位财经记者(《财富》的卡罗尔·卢米斯[Carol Loomis]、CNBC的贝基·奎克[Becky Quick]和《纽约时报》的罗斯·索尔金[Ross Sorkin])轮流发问,三位记者预先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他们的大约5,000个问题中挑选了一些。在解答大多数人心中的问题方面,这种新的方式效果相当好。

在问答环节开始之前,巴菲特像往常一样播放了一部长达一个小时的幽默电影,这部电影包括短剧、GEICO、冰雪皇后和水果织布机公司一些好玩的广告以及对多个主题的报道,虽然这部电影的娱乐价值大于教育价值,但某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错误地把此次会议乃至电影的基调描述为“阴郁”。我们不妨对该电影的部分内容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今年的电影中有一个巴菲特给老虎伍兹提建议的特写,并重播了去年他和苏姗·露西的短剧。电影的另一个部分是巴菲特装扮为内布拉斯加家具广场的床垫销售员,向观众描述新“Nervous Nellie”床垫的独特之处(该床垫有一个隐藏的隔层,可以存放股票凭证以及现金等)。巴菲特的电影包含1991年他于所罗门兄弟公司丑闻之后在国会作证的片段,当时为了帮助该公司重塑信誉,巴菲特成为所罗门公司的临时董事长。在这个片段里,巴菲特叙述了当时他写给所罗门员工的一封信,告诉他们要遵守所有的法律,做到当他们的举动登上本地报纸的头版头条并被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看到时,不会觉得羞愧。巴菲特还告诉所罗门的员工:“如果你让公司损失了钱,我可以高抬贵手,但如果你让公司损失了声誉,我将毫不留情。”“毫不留情”这个字眼固然强硬,然而我们觉得巴菲特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向伯克希尔的员工强调,在他眼中道德有多重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巴菲特花时间准备幻灯片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播放,其实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电影放映之后,巴菲特开始播放幻灯片,该幻灯片确认了伯克希尔的一项交易——2008年12月伯克希尔以5,000,090.07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价值500万美元的国库券,到期日是2009 年4月29日。由于国库券不会支付货币利息(以面值折价发行,最终到期时偿还面值),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国库券的售价等于面值的时间是到期日。有些买家愿意在到期日整整四个月前以相对于面值的溢价——即愿意赔钱——购买这些国库券,这真的让人惊骇,它充分说明了去年年底主宰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恐慌的程度,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我不确定你此生是否还会再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当然希望他是对的。





衍生证券

  

作为问及伯克希尔衍生证券头寸的股东代表,卡罗尔·卢米斯注意到巴菲特之前曾把衍生证券称作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她提到思雷姆·皮肯斯(Slim Pickens)在电影《奇爱博士》中扮演的角色(他骑在一个从飞机上掉下来的核弹上),并问巴菲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和骑核弹是否有相似之处。由于衍生证券的使用而导致大量的价值被摧毁,伯克希尔持有大额衍生证券头寸是否适当?

  

巴菲特:对,衍生证券为世界制造了麻烦。我们的工作是赚钱,我们对衍生证券的使用不会损害伯克希尔的资本——我们为衍生证券提供担保的价值连我们交易证券总价值的1%都不到。我在2002年的时候就说过我们在从事衍生证券交易,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向股东解释我们交易衍生证券的收益高于成本,他们就不会担心了。通过出售权益看跌期权,我们收到了49亿美元的贴水,如果在15-20年中一直赔钱,才能让我们在权益看跌期权上赔钱。我们确实经历了一场金融飓风,至于权益看跌期权,我们赚钱的几率很高。上周我们修改了两张看跌期权合约的条款——将期限缩短至大约10年,并将执行价格从1,514点下调到994点。如果我们向股东解释这些情况,他们完全可以理解。

  

芒格:我同意衍生证券的使用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但我们一直缺乏合适的限度。

  

评论:关于伯克希尔使用衍生证券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很多,或许这是因为以前巴菲特曾经清楚地表示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可能——有时候已经——误用衍生证券的方式。与使用衍生证券的伪君子不同,巴菲特花费了异常大的篇幅向股东解释他为什么出售长期股票看跌期权。出售看跌期权和卖保险有点相像,而伯克希尔在保险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当一家公司出售保险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它会收到一笔前期费用,并承诺如果未来发生某些特定的事件时作出偿付。

对伯克希尔的股票看跌期权而言,它收到了49亿美元的前期费用(交易对手没有要求提供担保,15-20年后只有当标普500指数(以及其他指数)的点位低于一个预先确定的水平——使用巴菲特举的标普500指数的例子是1,514点时才需要进行偿付。换句话说,标普500指数现在的点位大约是920点,该指数在今后15-20年里要达到1,514点,每年只需上涨2.5%-3.4%,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可以将获得的49亿美元用于投资并赚取回报。如果伯克希尔能在看跌期权15-20年的有效期内每年平均赚取5%-10%的回报(这个比率大大低于伯克希尔在其辉煌的历史中获得的平均回报率),这笔钱将增加到 102亿-330亿美元!等等——不止这么多,巴菲特曾宣布修改了两张看跌期权的条款,有效期缩短到10年,执行价格降至994点。在新的条款下,标普 500指数只需每年平均上涨0.8%,就能达到更新之后的执行价。这意味着今后10年经济的真实增长率为零,暂且不管真实增长率是多少,10年后仅仅以通货膨胀的力量就足以推动标普500指数上涨到远远高于994点的水平。当巴菲特说他认为伯克希尔将在这些看跌期权上赚钱的时候,我们觉得他很可能强烈地表现出中西部美国人保守的个性。如果你想寻找伯克希尔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去其他方面找吧,衍生证券这一块不会有什么问题。

  



金融扫盲

  

一位来自丹佛的股东问巴菲特对金融扫盲的状况有什么看法。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育课程需不需要增加一些东西?下一代人应该了解哪些金融知识?

  

巴菲特:关于这个话题,ABC电视台即将推出一套全新的节目。在一个信用卡和计算器横行的世界里,金融扫盲没有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在不断好转。我们建议学生们可以和我们一起工作以接触金融知识,这样的话,他们将享有巨大的优势。我们希望我们的年度股东报告可以对金融扫盲贡献绵薄之力。但人们会做蠢事,1952年我度蜜月的时候,那时我21岁,我夫人19岁,我们停留在拉斯维加斯的佛朗明哥,发现穿戴整齐的人跋涉几千里来拉斯维加斯做一些非常愚蠢的事情,(这种现象告诉你)这是个机会的世界。我21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教书。

  

芒格:我们生活在一个赌博合法化的世界里,赌博的形式有彩票以及高成本的信用卡负债,我们一直在向错误的方向行进。我认为你无法向一个不能使用信用卡的人传授高层金融(high finance,有下列三种意义:1、指十分复杂的财务交易;2、指在信用额度内的最大的借款;3、指将他人的资金用于有使他人遭受损失的可能的投机活动上。其实,至少还有第四种意义,泛指金融圈或金融圈的上层)知识。

  

巴菲特:如果你愿意为你的信用卡消费支付18%的利率,你的结局不会很好。这可能对我们的企业有利,他们有他们的赚钱方法(指引诱人们进行高成本的信用卡消费——译者注),我们有我们的生财之道,我们寻找的是被错误定价的投资标的。

  

评论:尽管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报告(以及巴菲特多次的公开言论)确实推动了金融扫盲,但那些本来可以受益最大的人却很少阅读或关注这些报告。我们认为,巴菲特职业生涯中的很多时间都在利用别人的愚蠢或者缺乏稳定的情绪,就像广为人知的“市场先生”的故事所隐喻的那样。



评论:各种各样由州发起的彩票可能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最恶劣的官私合谋,彩票加深了公众的金融文盲程度,彩票玩家的赢率极低,但私人报纸和地方电视台竟然把中奖的彩票号码当作“新闻”来报道。通常情况下,州彩票的发起人收取50%的赌金(拉斯维加斯大多数赌场收取的比例是1%-5%),我们在媒体报道中听说过 “公司贪婪”——有时候是正当的,但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听到过关于州政府指责赌博和一夜暴富骗局的贪婪培育的只言片语。

  



TARP(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贝基·奎克转达了俄亥俄州罗根市一位股东的提问,他注意到据报道富国银行想减少TARP资金,该银行的董事会主席迪克·科瓦塞维奇将TARP称为“像驴一样蠢”的政府项目。查理,你同意富国银行董事长的说法吗?沃伦,你同意查理的说法吗?

  

芒格:政府正在应对7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期待政府推行和每个人的看法都一致的完美方案是不现实的,肯定有一些想法是愚蠢的,但在危机时刻政府有权受到更加宽大的评价。我觉得一家公司的盈利由于债务的市值降低而上升的想法是一个疯狂的会计准则。

  

巴菲特:去年9月中旬金融系统险些全面崩盘,当时商业票据市场冰冻了,货币市场基金流出了1,000亿美元。政府必须快速采取行动,不然我们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我赞赏政府采取的措施,如果美国银行不收购美林的话,美林可能就不存在了。我能体谅迪克·科瓦塞维奇为什么会发表“像驴一样蠢”的看法,一个星期天他接到电话,对方没有告诉他原因,只是让他第二天到华盛顿去,政府要求富国银行接受TARP资金,一个小时后他就得签字。这就是紧急情况的本质。大体上,政府当局做得很出色。在大型银行中,富国银行是一家了不起的银行,具有其他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我推荐大家读一读JP·摩根的CEO吉米·戴蒙写给股东的信,这封信可以从JP·摩根的网站上下载,吉米的这封信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这封信很长,但值得一读,他对危机的描写很深刻。



评论: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一旦投资者争先恐后地开始大规模抛售股票和债券——比较明显的是货币市场基金,金融系统就遭遇了极大的压力,这时尽可能快地重塑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绝大多数资金的是私人投资者而不是政府,其中的渠道是:

●贷给消费者和企业的银行储蓄;

●为新创立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帮助现有企业成长的公司股票;

●对公司的直接贷款——公司债券;

●用以购买股票和债券的互助基金;

●用以购买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务)以及大额存单等短期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

一旦投资者停止投资,市场经济体系就会失灵,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因此,去年秋天政府的迅速行动是必要的,监管和政治流程产生了TARP。关于吉米·戴蒙写给股东的信,我竭力推荐你阅读,还建议你听一听JP·摩根的季度电话会议。你将看到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CEO,他和通常的CEO完全不一样,他们只会把许多问题转交给一群手下去回答。我们既持有JP·摩根,又持有富国银行,当然还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

  

  

现金流折现模型

  

一位来自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的股东问10年期现金流折现模型。

  

巴菲特:所有的投资都是现在付出现金,未来收回得更多。“一鸟在手”这个理念来自于大约公元前600年的伊索,他懂得很多东西,但他不知道当时自己生活在公元前 600年,不可能知道一切(笑声)。问题是林子里有多少只鸟?折现率是多少?你对捕得这些鸟的信心有多大?等等。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如果你必须通过电脑或者计算器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应该介入这项投资。这样的投资属于“太难”的类型,我们应该买入那些显而易见的投资,这些投资的吸引力不使用电脑也能清楚地发现。

  

芒格:我有些最糟糕的商业决策就是因为详细的分析造成的,高深的数学是错误的精确。商学院就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们必须做些事情。

  

巴菲特:祭司必须得让自己看起来比懂得“一鸟在手”更多。错误的精确是疯狂的,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让市场看到了这一点,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那些高智商的人身上。去年9月中旬的市场如此动荡,以至于你不能计算标准差。人们的行为不遵循数学法则,认为不需要理解的高深数学将带领你前进的想法是严重的错误,它可能会让你误入歧途。



评论:巴菲特或许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据报道,他在大学里没学过微积分。如果这是真的,巴菲特的一生显然证明高等数学对取得巨大的投资成就而言并不是必需的 (这条评论的作者曾经学过大量的数学知识,完全赞同巴菲特关于高等数学的看法——编者注)。重要的是,巴菲特的观点是,高智商和数学奇才其实可能有碍于成功的投资,因为他们会追求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精确。那些过分强调数学的人有时候这么做是因为:(1)他们知道的是数学而非投资,以及(2)他们可能具有称为 “物理学嫉妒”的情结。

  

评论:芒格在此处以及其他地方对商学院的批评既是深刻的,也绝对是准确的。





穆迪公司



关于穆迪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安德鲁·罗斯·索尔金转述了一个问题:巴菲特为什么将穆迪公司留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里?巴菲特为什么不运用他的影响力解决穆迪公司察觉到的问题?



巴菲特:我并不认为利益冲突是评级机构出现问题的最大诱因。五年前,实际上每个人都认为房价不会下跌,房价会永远上涨,人们普遍相信这一点,当时几乎形成了房价只会上涨的全民信仰。他们(评级机构、投资者等)不理解一个总资产规模达到20万亿美元的泡沫一旦破裂会有什么后果,人们对自己最大的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杠杆化。随着房市开始崩溃,房价自然会大幅下跌。如果他们挑战当时盛行的智慧,评级机构可能会受到批评,4-5年前持有不同的观点可能会招致国会的质询,国会会问他们何以会如此“不美国”(un-American),竟然对美国住房持有悲观的看法。评级机构和美国人民犯了严重的错误,国会和监管机构也一样。我从来没有就工作流程而致电穆迪公司,我们持有股票并不是为了改变这些公司,当我们试图改变公司的时候,历史表明我们的运气奇差。评级机构依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这个行业中玩家很少,且不需要太多的资本,它具备了一个好行业的基本特征。查理和我对信用级别不屑一顾,我们从不将信用分析外包给他人。

  

芒格:评级机构迫切地寻求能够让他们使用高等数学并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的模型,对一个拿着斧头的人来说,一切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

  

巴菲特:人们就好像被洗脑了一样相信其他人的话,原因之一是愚蠢,还有一个原因是所有的人都在这样做。我每隔几年就会向伯克希尔下属公司的经理寄一封信:如果你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做某件事因而也去做,这是一个错误的理由,在伯克希尔,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借口。我们无法让所罗门公司断绝和马克·瑞奇(巴菲特把他比作20 世纪30年代的艾勒·凯波尼[芝加哥当时最有名的骗子——译者注])的业务往来,很难让大型机构不去做他们成功的竞争对手正在做的事情。



评论:“汉农剃刀”(Hanlon's razor)规则说,“永远不要把可以用愚蠢来充分说明的行为归因为阴谋。”在评论评级机构时,巴菲特把传统智慧和同行压力看作是愚蠢,我们认为这完全是因为巴菲特和芒格不会把信用或投资分析转交给他人负责,伯克希尔在这两方面非常成功(我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有能力的投资者会把决策制订转交给投资记录不如他的人负责)。芒格关于“一个拿着斧头的人”的评点简要地解释了“数量分析型”投资者许多危险的行为。



评论:评级机构对最近的金融危机起到了莫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手上沾满了鲜血。穆迪和其他评级机构的人足够聪明,应该知道他们早期的信用分析太过宽松,我们怀疑这是为了平息对他们早期工作的批评,他们当前的努力看起来极端严格。但不适当的严格和不适当的宽松对我们的经济体系一样有害。





房地产市场



一位来自加州柏克利的股东问巴菲特如何看待今后一两年的房地产市场。

  

巴菲特:我不知道。我看到许多数据,在过去几个月里,你们已经看到在加州低价位到中等价位——75万美元及以下——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虽然低价位市场有所回暖,但价格一直没有反弹。查看房地产经纪的数据,加州75万美元及以下的细分市场由于价格降低而趋于稳定,现在账面上的抵押贷款比以前好得多,利率下降了,支付月供更容易了,情况正在改善。美国每年大约组建130万个家庭,经济衰退期一般会少一些。如果每年建造200万套住房,就会有麻烦。现在超额的房屋存货大约有150万套,由于每年的新增住房减少至50万套,过多的供给将被消化,我们正在以每年70万-80万套的速度消化过多的存货,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全部消化。有两个选择:把过多的存货炸掉——我希望他们炸掉的是你(指查理)的房屋而不是我的,或者卖掉。南佛罗里达房市的艰难将持续很长时间,你不可能在一天或一周内消化掉过多的存货,但这会完成的。然后价格就会稳定,接着我们就可以每年新建100万套住房。恶劣的状况正在被纠正。

  

芒格:在像奥马哈这样的地方,如果我是一个年轻人的话,明天会买一套房子。

  

巴菲特:全国大概有8,000万套住房,大约有2,500万套没有抵押贷款。情况正在被纠正。

  

评论:就像巴菲特所阐述的那样,关于房市的算术相当有说服力且很直接,正常的年景,全国平均每年大约需要新建150万套住房以安置人口增长、组建家庭以及消化现存的住房存量,目前未出售的住房存货高于正常的水平,但由于目前的房价远低于正常的水平,存货回到正常水平且房价企稳只是时间问题。任何认为房价将无限期下跌的人注定会大吃一惊。



评论:住房价格数据——如凯西席勒(Case-Shiller)指数——经常将最近的价格与一年前的价格进行比较,因此,当标题是“上个月住房价格下跌17%”的时候,他们的意思其实是住房价格比12个月之前降低了17%。

  



巴菲特最终接班人 最近的投资表现

  

卡罗尔·卢米斯转述了纽约市一位个人股东提的问题,他想知道那四位“等待上场”且最近将接替巴菲特的投资经理2008年的表现如何?巴菲特如何评价这些经理?所有这四个人依然在候选清单上吗?

  

巴菲特:所有这四个人都依然在候选清单上。CEO这个职位有三个候选人——所有的候选人都是从公司内部产生的。投资经理有四个可能的人选——有伯克希尔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可能会从中挑选一两个,这由董事会决定。CEO将来自公司内部。投资经理候选人在2008年的表现与标普500指数37%的下滑相比好不到哪里去,去年他们的战绩并不辉煌,不过我也一样。

  

芒格:我认为,每一个我所了解的投资经理都是聪明且成功的,去年他们全都惨遭打压。

  

巴菲特:过去10多年来所有这四名候选人的长期平均记录都优于——程度从适度到显著——平均水平,我认为未来10年他们将做得更好。去年很多投资原理都不起作用,我没有改变候选人清单,如果我今晚就死去,董事会知道新的CEO将是谁。新任投资经理的挑选将参照新任CEO的意见,投资管理这个职位并不是非常关键的。

  

芒格:我们不想让这样的人担任投资经理,他认为由于宏观经济原因,可以在某段时间内全部持有现金,然后再回到股票上去。

  

巴菲特:我们会排除任何一个这样做的人。

  

评论: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每年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但追逐这个并不存在的理想却损失了相当多的钱。重要的一点就像巴菲特和芒格所说的那样,理财经理的工作不是在股市下跌之前卖出,然后在股市上涨之前重新买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反映出对投资缺乏理解。像巴菲特和芒格这样耐心的长期投资者最终利用其他投资者的急躁以及消息闭塞。最佳的长期投资选择通常都好于最好的短期选择。

  



医保的国有化

  

一名来自堪萨斯州奥弗兰公园市的股东问巴菲特和芒格如何看待医保体系国有化的前景,它将如何影响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

  

芒格:国有化的医保制度和欧洲有点像,以国家为主,并由私人医保体系予以补充,就像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相互竞争一样,这种制度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应用于美国。我是一个共和党人,但我个人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惧。我希望政府部门把这个议题推迟一年,先解决其他经济问题再说。



巴菲特:伯克希尔会相应进行调整,它不会带来特定的问题和特别的机会。

  

评论:芒格看起来在某种程度上顺从医保国有化的原因,或许是医保庞大的支出记录和美国人口的老龄化结合在一起使得有一点非常明显——美国当前的医保制度无法持续很长时间,这个制度必须改变,它会改变的。然而,考虑到经济体系现在面临的压力,可能会带来短期破坏效应的医保制度变革很可能要等到明年才会有所进展,就像芒格所说的那样。

  



训练巴菲特的接班人

  

贝基·奎克代股东欧文·分斯特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巴菲特不愿意现在就把他的CEO接班人介绍给股东?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训练他?

  

巴菲特:欧文是我的一位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他写了三四十年的信来问我,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写信给贝基,让他代问。如果有某种方式现在就介绍这位新人并能让他成为一名更好的CEO,我会这样做,但事情的真实情况是,候选人现在正在经营大型企业,让他坐在伯克希尔的总部里起不到帮助作用。我们可以每个小时都见面,我会说:“这是我的想法,你觉得怎么样?”我可以丢给他一份《华尔街日报》。这种做法是浪费时间——他们现在已经百分之百地准备好了。对候选人来说,最艰巨的工作是他们继任以后必须得发展与伯克希尔的经理、企业的卖家以及股东等这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们最大的挑战将是理解这些人的个性,他们有不同的风格,但他们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查理和我在一起工作了几十年,也不能做到经常交谈。

  

芒格:通过成功地经营你自己的企业而不是观看别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企业,你更有资格成为一名CEO。许多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都和伯克希尔的模式很相像,如强生公司,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分权模式。

  

巴菲特:伯克希尔的大部分经理都在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经营他们的企业。我们认为在公司里拥有一位戴着皇冠的王子没有任何好处,现在提名CEO可能会产生问题。

  

评论:巴菲特回答的核心内容并没有道出他不引进接班人进行在职培训的真正原因,让我们集中分析一下他对他和伯克希尔潜在收购对象的经理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伯克希尔一个重要的成长方式是收购,卖家是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愿意将企业出售给伯克希尔的原因是因为沃伦·巴菲特保留了原有的管理团队以及尊重公司文化的声誉,特别是他不会把公司拆散,然后一块一块地出售。信任是伯克希尔收购的一个关键因素,巴菲特的接班人必须努力维护这种信任。

  

……

(全文约32,200字,请参见《Value》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主义(一)
投资理财--杰夫·马修斯(Jeff Matthews)

编者按:对于这样一位神秘、有趣、异于常人的传奇人物,介绍他的书已是汗牛充栋,应该很难再有引起读者兴趣的报道和书籍了,由杰夫·马修斯所著的《巴菲特主义》却能另辟蹊径,写出令人兴趣盎然的篇章。我们摘录了马修斯对伯克希尔·哈撒韦2008年股东大会的第一手观察,在这场奥马哈嘉年华会上,投资人看到的不只是巴菲特旗下的公司产品,同时也看到了巴菲特的人格特质、思想以及他所代表的一种“主义”。







家族团聚

2008年5月3日,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



去年股东会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世界已大不相同,全美最大的抵押贷款公司全国信用(Country wide Credit)在从事房屋贷款业务38年后宣告倒闭。由于该公司的放款条件太过宽松,呆账不断增加,加上信用紧缩,终于咎由自取,被迫贱价出售。

美国最大的家庭用品零售连锁店Linens’n Things在营业33年后,黯然申请破产重组保护令。这是因为其身为私募基金公司的母公司,两年前为买下Linens’n Things而举债,无力偿还利息所致。

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名列全美顶尖投资银行之列的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在华尔街街头屹立了85年后,一夜之间消失。1929年股市崩盘,贝尔斯登未曾裁减过一名员工,安然躲过了灾难,却在2008年3月因次贷大额亏损导致的挤兑风暴中宣布倒闭。若非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与美国财政部(U.S. Treasury)在最后关头出手援救,全球金融势必瓦解。

如今,31,000人齐聚奥马哈,只为屏息聆听沃伦·巴菲特对现况的剖析。

7:30,我已身陷奥马哈奎斯特中心外的长龙中。东内布拉斯加的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冷冽,与昨日的天气大不相同。前一天从洛矶山脉一路延伸到中西部的恶劣天气,几乎影响了为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会而涌向奎斯特中心这座巨型大楼的所有人。

我能安然抵达,还真多亏了巴菲特。



“您的车已经备妥”

不到24小时之前,我还身处芝加哥欧海尔国际机场的联合候机楼,在近午时分与其他十多位伯克希尔的股东一同搭上飞往奥马哈的班机时,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人群中有许多是穿着舒适,年纪较大的夫妻档,也有一些是穿着简便的西装外套、棉质卡其裤,脚上穿着乐福休闲鞋的年轻人。今年我还见到一对打扮轻便的父女档, 还有几位带着儿子一同出席的父亲。大家开口闭口谈的都是这个周末,有的带英国口音,有的则带南非口音或德国口音,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到奥马哈去。我们的班机准时驶离登机口,我开始觉得商务航空业其实没那么糟。

不过,飞机却在离候机楼几百米处停了下来,就这么静止不动。机长广播说,我们在等待暴风雨平息。乌云终于散去时,我们跟在一长串飞机后面排队,再度停下来等候。

大概一个小时后,飞机开始动了……但是向后驶回了候机楼。

“各位大概注意到我们脱离了队伍”,机长解释道,“我们的天气雷达有些问题,已经通知了维修小组,现在我们要回到登机口。”

然后他说出除了“做好坠机准备”之外最令所有乘客担忧的字眼:“这应该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又过了一个小时、距我们驶离登机口近三个小时后,机长终于死心,他报告道:“飞机故障,我们得请各位下机,会想办法帮各位换乘其他飞机。”

联合航空可能并不想毁掉自家卓越的营运能力,但它似乎已下定决心要毁掉150名必须在当晚赶到奥马哈的乘客的旅行计划。考量过我们手中的选项后,更觉得联合航空正在尽一切可能让乘客感到惶恐不安、怀疑和不信任,完全没了把握。登机口的职员告诉我们,下一趟航班得等到星期六早上8:30。

我回想起去年我差点搭不上飞往奥马哈的美国航空班机时和我们同病相怜的一名年轻男子脱口而出的那句话:“我完了。” 如今我完全感同身受。就在这时,我遇到一位同行的避险基金经理人,他是伯克希尔的长期股东,后来我才知道他已经断断续续地参加伯克希尔股东会超过20年的光阴。他正在打电话,年幼的儿子就站在一旁,我想他应该是在打电话租车,他招手示意我过去,我心想:“我得救了。”芝加哥距离奥马哈805公里,两人轮流开车应该可以轻松应付。我们至少得开七八个小时,但不管怎样总算赶得到奥马哈。

结果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因为这位同行有马奎斯·奈特捷飞行卡(Marquis NetJets card)。

那张马奎斯·奈特捷飞行卡有25小时的奈特捷专机搭乘时数,卡主和他点名的任何人皆可搭乘。于是他打电话给奈特捷(通常会给对方比现在更充裕的时间),奈特捷帮他安排好一架专机、飞行员以及飞行计划,他可以带任何人上飞机。

搭了一小段计程车后,我的避险基金经理人朋友、他的儿子和我抵达芝加哥北侧区域机场内一栋窄小无特色的建筑物,这幢候机楼冷冷清清,寂静无声,两名飞行员聊着工作,与我们擦肩而过。墙上挂着热爱飞行的知名演员的照片,包括吉米·史都华(Jimmy Stewart)和强尼·卡森(Jonny Carson)。没有工作人员跑着赶飞机,也不需要排队接受安检,奈特捷已经批准我们登机了。两名飞行员中的其中一名在柜台与我们会合,告诉我们“天气应该还行”,并介绍将与我们搭乘同一班机的一对南非籍夫妇,他们原本也是要搭乘和我们相同班次的联合航空客机。我们一同走过飞机跑道,登上飞机,这是一架塞斯纳奖状君主(Citation Sovereign)型客机,头顶的空间绰绰有余,皮质座椅还可以旋转,还有塞得满满的餐吧。几乎就在我们扣好安全带的瞬间,飞机已经开始滑行,向奥马哈前进。不消多久,密西根湖岸便消失在眼前。

一小时后,我们降落了。天空乌云密布,飞机降落时,还下着小雨,刮着强风,但我们确实已抵达奥马哈,不在芝加哥了。

飞机滑行到私人机场,我们解开安全带,走出机舱。亮得发光的白色喷气式飞机和较小型的螺旋浆飞机散落在柏油跑道上,还有更多的飞机正在降落。一位拿着笔记板,看起来有些疲惫但很友善的女士上前迎接我们的到来。她是奈特捷的代表,来确认我们是否都拿到了行李,接驳的交通工具有没有问题。我问她怎么到候机楼去取我向赫兹(Hertz)租用的车子。

“您的车已经备妥。”她指着我身后回答。

是的,一辆丰田花冠(Corrola)正停在跑道上。奈特捷已经帮我到赫兹取好了车,难怪巴菲特这么喜欢奈特捷,非得把整家公司买下来不可。

我一再感谢我的朋友,然后开车离去。

多亏了奈特捷,我现在才能在奎斯特中心,在体育场里晃来晃去,亲临现场直击伯克希尔·哈撒韦家族的核心,然后在屋椽下方坐了下来。大伙儿谈论的不是昨日的恶劣天气,也不是在芝加哥搭机所遭遇的麻烦。大家聊的是一直公开认为和表示会有危机发生的人物,他说过,这场危机的惨烈近似于导致贝尔斯登走向灭亡的程度。 “有一天”,巴菲特去年已经告诉我们:“你会看到极为混乱的局面。”他说对了。再过一会儿,这位坐拥美国企业界最大现金堆(他喜欢以诺克斯堡[Fort Knox]称之)的人物将大谈他的公司的现状、美国的情势以及世界局势。

“奥马哈圣哲”来了。

我坐在地面层,靠近巴菲特和他的合作人芒格稍后会入坐、花了将近五个小时回答问题的舞台。股东、专业投资人、伯克希尔旗下多家企业的员工及其亲友家人,齐聚一堂,或说说笑笑,或握手拥抱,或低声交谈,或闲聊话家常,感觉就像家庭聚会。

一个快乐大家族的大团圆。











躲过世界末日



有一天,你会看到极为混乱的局面。至于导火线是什么?何时会发生——谁知道?又有谁会想到,奥国皇太子遭到射杀会掀起一次世界大战?

——沃伦·巴菲特



如同上帝所创造的小绿苹果,这一定会造成许多骚乱。它会持续下去,最终导致严重的结局。

——查理·芒格





几乎就在一年前,巴菲特和芒格虽没有明确说明,但确实在警告大众衍生性金融商品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威胁。眼前几乎吞噬了全球的次贷风暴的问题核心正是衍生商品这类复杂的金融工具。

尽管两人皆未提及他们预见的金融世界末日何时会降临,巴菲特曾说:“我觉得要预测会发生什么事情比较简单,要预测何时会发生很困难。”但紧跟着他俩悲观警告之后爆发的事件,却几乎是所有的避险基金经理人、债券交易员、共同基金经理人或散户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全球信用崩盘。

不论是美国本土的金融龙头花旗集团,还是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金融机构都蒙受了巨额的信用损失(总额达3,500亿美元,数字仍在增加中),受创颇深。不仅大多数投资人没能预料到这一惨况,在经济大萧条之后根本没有人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影响如此深远的冲击。

去年巴菲特被问及全球经济荣景会否遭受干扰时,曾这么回答:“我想你可能会看到外来事件、制度受到冲击,导致信用价差巨幅扩大,抵押资产净值贬值。”

几乎就在巴菲特说完这句话的同时,我们开始目睹“制度受到冲击”。



“星光灿烂正是好时机”

  

私募基金世界现在正处于全盛期……星光灿烂正是好时机。

——私募基金KKR创办人

亨利·克莱维斯(Henry Kravis)

  

在全球化驱动下的新世纪全球经济荣景,可以说于2007年6月22日达到了高潮(至少目前看来是如此)。

那一天,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的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在私募基金狂潮之后公开发行股份。《福布斯》杂志还因此封该公司执行官史提夫·施瓦茨曼(Steven Schwarzman)为“华尔街新霸主”。但与此同时,黑石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KKR的创办人克莱维斯则对外宣布私募基金时代已经结束。

这种大拍胸脯保证的举止,理应让那些对黑石公开发行趋之若鹜的股东们有所警惕,但事实恰恰相反。

投资大众太过热衷于搭上私募基金狂潮,以至于无视黑石的公开发行只是为了支付黑石买卖公司而产生的管理费利息的事实,与黑石旗下企业股份无关。

这就好像买入巴菲特薪酬的一部分,而不是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家族”旗下企业的股份。当然,巴菲特的薪酬每年不过10万美元,所以从未有人想过要这么做。但无论如何,黑石的首次公开发行已造成轰动,成为全美历史上第六大交易案,股价在交易首日直飞冲天,每股31美元的发行价一度触及38美元的高点。

或许有些专业投资人察觉有异,但没有人预料到黑石的首次公开发行竟是私募基金荣景衰退的开始,后来更引发了许多事情。交易首日,黑石股票以35.06美元收盘,之后再也没有登上这一高点。

就算一般大众不了解这意味着什么,华尔街上的多数人就此明白:闪耀在私募基金天堂的“群星”,自此光芒不再。

当黑石的“华尔街新霸主”正忙着清点公开发行股票所赚入的大笔钞票时,流通于世界各地的金钱已逐渐减少。当初刺激投机客在佛罗里达,意大利那不勒斯 (Naples)、西班牙巴伦西亚(Valencia)等地买下第二个家,或是于纽约证交所购入整家企业的宽松信用,已不再那么容易取得。

上市之初的黑石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宣布以高于市价40%的价格,斥资260亿美元并购希尔顿饭店,自称此举能产生现金收入。消息曝光后,该公司的股价微幅上扬,但投资人意识到此次并购价格乃天价后,加上信用市场持续恶化,股价继续走跌。

克莱维斯的KKR是首家、也是规模数一数二、最积极打造私募基金帝国的公司。到了7月底,市场开始传说KKR欲以260亿美元收购“第一数据”公司 (First Data Corp.),但负责的银行家无法顺利得到垃圾债券买家的承诺,融资困难。

群星开始陨落。

开价250亿美元收购全美最大的学生贷款机构“莎莉美”(Sallie Mae)的交易,也在争执和诉讼威胁中迅速宣告失败。“哈曼国际集团”(Harman International)价值80亿美元的并购案,65亿美元的“联合数据系统”(Alliance Data Systems)收购案,以及4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设备出租业者“联合租赁”(United Rentals)并购案,纷纷破局。

虽然最终“第一数据”的并购案还是降价成交,但投资银行出借的贷款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愿意投资的人。银行界承诺私募基金买主超过3,000亿美元的融资,开始在全球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迅速积累。

原先由地方小企业蔓延至华尔街的次贷风暴,已逐步由华尔街扩展到伦敦和巴黎。

到了9月中旬,总部位于英格兰东北部首府泰茵河畔新堡(Newcastle upon Tyne)、迅速崛起的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传出“卑躬屈膝地”向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请求紧急基金援助的消息,数以千计的存户在北岩银行各分行前大排长龙,急着取出存款。

这是英国银行近150年来首次出现挤兑。

四个月后,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传出一名年轻交易员在两年内越权私自累积700亿美元的交易部位,最终银行不得不出面打点善后,亏损达70亿美元。

巴菲特去年就曾经警告过我们:“有一天,你会看到极为混乱无章的局面。”

这一天,就要到来了。

  

不再“比其他地方都要好”

去年至今,除了惊闻北岩银行、贝尔斯登双双倒闭,全美信用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金融巨头法国兴业银行、花旗集团、美林,以及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Fannie Mae)亏损惊人,申请破产保护的Linens’n Things之外,还有一些事情也有了改变。

有些是巴菲特预料之中的。

巴菲特去年曾说:“我们遵循的一些政策,会导致美元走弱。”

美元确实从那时起下跌了10%。

巴菲特去年曾说:“美国企业界过着比其他地方都要好的日子——而历史早已证明,这不会长久。”

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企业整体利润减少了530亿美元,此乃受到房市、银行业、金融业触目惊心的倒闭潮影响。当然,能源成本、健保成本、原物料成本的节节高涨,以及消费者花费更为谨慎,更是与此脱不了干系。

甚至连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利润也如巴菲特所预料的自去年起开始出现下滑,这是因为在伯克希尔家族中,保险业务和许多房屋相关的企业皆陷入更为艰困的环境。

“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比去年好”,巴菲特当时指出,“伯克希尔的利润会‘走下坡路’。”果真一语成谶。

巴菲特去年还要我们留意一件事,他说,如果金融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伯克希尔其实有能力非常迅速地采取行动,利用这些良机。

至少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躲开了世界末日,但巴菲特在这些危机中确实百般忙碌。就在这周,他宣布伯克希尔将提供65亿美元,资助隐身在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之后的私人企业玛氏公司(Mars),并购入知名口香糖厂商箭牌(Wrigley)。

稍后,我们将听到更多巴菲特未曾公开宣布的案例。



给A-Rod的建议

有些事情还是跟去年一模一样。

伯克希尔的“集团绩效”表格显示,该公司的经济价值继续增长,是巴菲特掌权43年来,第42次缔造佳绩。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再度上涨,达到每股13.3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整整增加了22.3%。据《福布斯》杂志报道,光是巴菲特手上的持股,就让他的身价达到62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与此同时,道琼工业平均指数却下跌了1.6%。

尽管伯克希尔持续繁荣昌盛,但其旗下有些企业虽然尚未衰退到严重恶化的地步,至少也在持续挣扎中。这和去年一样,乳品皇后遭到经销商提告;水果织布机 (Fruit of the Loom)仍得抵御海外低成本的竞争对手。伯克希尔旗下报业(包括全权拥有的《水牛城日报》以及大比例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核心业务,依然受到科技革命的冲击,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一点巴菲特稍后将欣然坦承。

报业生意糟糕到连历史悠久的芝加哥小熊队(Chicago Cubs,巴菲特童年时期最喜爱的棒球队),最近都因为从事报业连锁的母公司陷入困境,而被推到市场上待价而沽。

提到棒球,伯克希尔曾承保过美国职棒洋基队重炮手罗德里奎兹(A-Rod),在谈判失策、没有球队开价网罗之下,A-Rod打电话向巴菲特请教,之后决定重回纽约洋基队的怀抱(据媒体报道,巴菲特建议A-Rod跳过经纪人,直接跟洋基队协商)。

然而,有件事是巴菲特在去年的会议上没能预测到的,且此事的发展对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家族的影响更胜于全球信用危机,或超过伯克希尔短期利润下滑带来的冲击。伯克希尔旗下通用再保的四名主管,包括备受巴菲特赞赏的“诚信、专业、有领导能力”的前执行官,因协助保险龙头美国国际集团从事被政府称为“虚假交易”的业务行为,被判共谋、证券诈欺、虚伪陈述等罪名。

  

“他告诉我要卖”

从去年至今,奥马哈当地在这段期间的变化其实就算不完全是在意料之中,至少也没那么戏剧化。

出席伯克希尔股东会的人数又增加了,据说今年涌入奥马哈的人潮约31,000人,比去年的27,000人更多。

尽管该地区兴建了几家新旅馆,但多了4,000名伯克希尔股东出席所产生的涟漪效应,使得我不得不放弃奥马哈市中心,往西几公里,改住市区边缘的旅馆,和巴菲特的宁静社区有段距离。今年与会的股东也跟去年有些不同,黑莓机世代势不可挡地取代了属于“报纸世代”的伯克希尔的忠实股东。昨天在芝加哥等待暴风雨平息的班机上,几乎人手一部黑莓机,现在在体育场的地面,也有两名年轻男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iPhone看,浏览着电子邮件,读着新闻。在去年会议召开时,iPhone甚至还未问世呢。

虽然巴菲特还没现身,但他似乎也不一样了——至少表面上看来是如此。

巴菲特现在不只是世上最常被人提到的亿万富翁,他还是媒体的宠儿、CNBC频道的常客(该网站上还有“巴菲特观测站”[Warren Buffet Watch]新闻网页呢)。CNBC频道甚至还请特派员随巴菲特于去年10月访问韩国和中国,贴身采访巴菲特的阅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他到底在飞机上有多少睡眠的时间。

此外,巴菲特还在电视连续剧中第三度客串演出,且至少是这辈子第二次到国会作证。不过他于去年11月出席参议院财政委员会(Senate Finance Committee)的理由,不同于先前的旧所罗门兄弟时代,是为了讨论华尔街的恶行恶状而去的;这次他是为国会建言,主张应持续对富人课征“有意义的遗产税”而作证。

还有一件事是在去年年度股东大会后改变的。经过DNA分析,慵懒的“玛格丽塔城”歌手兼伯克希尔股东吉米·巴菲特与全美最富有的人沃伦·巴菲特一点儿亲戚关系也没有。

对了,我的朋友克里斯·华格纳今年不会来参加了。如我所料,克里斯在去年股东会后,卖掉了手中持有很久的伯克希尔股票。他的逻辑很简单:“他告诉我要卖。”克里斯如是说。他指的是巴菲特去年曾警告,伯克希尔保险事业的利润会“走下坡路”。

“而且,伯克希尔是大热门的拥挤交易。”克里斯套用巴菲特的说法,这是巴菲特去年针对衍生商品市场过热提出的警告。

因此,今年想参加股东会,我要么得自掏腰包买伯克希尔的股票,要么就得找到有多余识别证的股东。

要买伯克希尔的股票有两种方法。第一,买入价格高得吓人的普通股,即A股,昨日收盘价为每股13.36万美元;另外就是买入价格只有A股的1/13的B股,昨日收盘价为每股4,448美元。

巴菲特于1996年发行了价格较低的B股,纯粹是为了让手头较不宽裕的投资人也能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幸好伯克希尔不分A、B股,对股东一视同仁,都给四张参加年度大会的识别证。

所以在2008年年初,我决定以个人名义(而不是以我管理的避险基金的名义)买入伯克希尔股票。我买的是B股,嗯,因为它比较便宜,而且还能让我获得四张股东会识别证。既然金融体制在贝尔斯登垮台后看起来是如此脆弱,我想伯克希尔可能还是世上形势最为明朗的企业,值得投资。

而我现在就在这儿,请验证我的看法是对是错。





……

(全文约14,300字,请参见《Value》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主义(二)
投资理财--杰夫·马修斯(Jeff Matthews)

编者按:对于这样一位神秘、有趣、异于常人的传奇人物,介绍他的书已是汗牛充栋,应该很难再有引起读者兴趣的报道和书籍了,由杰夫·马修斯所著的《巴菲特主义》却能另辟蹊径,写出令人兴趣盎然的篇章。我们摘录了马修斯对伯克希尔·哈撒韦2008年股东大会的第一手观察,在这场奥马哈嘉年华会上,投资人看到的不只是巴菲特旗下公司的产品,同时也看到了巴菲特的人格特质、思想以及他所代表的一种“主义”。





惯例程序



多花点时间和查理相处,你会看见生命的光明面。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芒格身旁坐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体育场变得寂静无声,期盼之情洋溢着整个会场。如同去年一样,股东会上唯一的司仪是巴菲特本人。但与去年不同的是,巴菲特没有回顾第一季度盈利报告,便直接开始了“沃伦与查理秀”。

巴菲特的开场白语气平淡。“我们会遵循惯例程序”,他用沙哑而友善的声音说道:“无论是谁站在麦克风前,我们都会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不会事先过滤问题,今天现场约有31,000人。”

巴菲特翻了翻桌上的纸堆。“这里有一张配置图”,他说,这能让他记录股东的提问。他还说,体育场内共有13只麦克风,包括副会场里的那一只。“我们一边进行,一边做记号删除。”他抬起头接着说道:“让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董事——查理·芒格,他听得比较清楚,我看得比较清楚,我们可以携手合作。”

这笑话的效果和去年一样好。介绍完董事后,他还是说出了例行的台词——“全美最优秀的董事”。

巴菲特重新整理了一下心情,看了看手表。“查理和我中午会小憩片刻”,他接着说道:“我恳切地希望各位只提一个问题,不要把三四个问题打包在一起。各位也不需要酝酿开场白。”

“第一区”,巴菲特喊道。会议正式开始,我们很快回到了熟悉的地盘。

  

“如果沃伦当初选择了芭蕾,他势必默默无闻”

第一位股东从印度孟买远道而来,一开口便先以奇特但诚恳的方式赞赏巴菲特:“最令我感动的是你这些年来的成就——百分之百的诚实。”

这位年轻人接着飞快地说完他的问题,他说大多数投资人都像“旅鼠”(意指投资人完全盲从市场潮流,无法自行判断、负责——译者注),他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培养出正确的投资“心态”。

年轻人讲完,巴菲特的手掌还拱在耳后,芒格则是事不关己似地把手伸向桌上那盒放在两人麦克风之间的喜诗糖果,拿起一颗巧克力。“我好像没听懂他的问题”,巴菲特对芒格说。芒格此时满嘴都是巧克力。

芒格慢慢地吞下嘴里的巧克力,惹得大伙儿窃笑不已。芒格终于开口,以他最一本正经、最简洁的口气说道:“他想知道怎样才能不像‘旅鼠’一样投资。”

芒格听完每一个问题后,将之尽可能地浓缩至最精简说法的能力,不时于今天的会议中展现。此外,他与巴菲特之间既轻松又相互尊重的情谊也展露无遗。芒格博学多闻,喜欢批判,常说出极为理性的言论。巴菲特则非常诚恳,喜欢引用数据,乐于讨好他人,常说出理性而又俏皮风趣的话来。

芒格对一位来自德国波恩(Bonn)的学生说道:“如果你在某方面天资聪颖,且能对此怀有热情,你定能有更好的表现。如果沃伦当初选择了芭蕾,他势必默默无闻。”

巴菲特则冷冷回应道:“嗯,大家当然会知道我是谁,只不过不会是好事。”

芒格把伯克希尔的持股捐给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并在加州圣马利诺(San Marino)的亨廷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成立了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他对一位纽约大学的教授说:“很高兴看到教育家出席会议,见到有人从事单纯却又至关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干些愚蠢又微不足道的勾当。”

巴菲特的反应则是:“我希望芒格不会开始指名道姓。”

有位股东问及捐款建议时,芒格回答道:“我估计如果你持有极端激进的政治理念,不论偏左或偏右,你会较易做出愚昧的慈善捐赠。”

巴菲特则反讽道:“多花点时间和查理相处,你会看见生命的光明面。”

股东问如何评估药厂的药物产品线时,巴菲特回答道:“我们试着不去评价。我们的做法是,以合理价位买进一堆成功机会颇被看好的公司,我不知道怎么挑出特定的赢家。”

这次换了芒格冷冷地说道:“我们已经证明过我们在药厂方面的知识。”

巴菲特则忍俊不禁地答道:“他最近脾气不太好。”

午休后,芒格这个通常严厉、极为保守的“爱说‘不’的讨厌家伙”,在股东问及他对投资小型区域银行的看法时,竟表示赞许:“我想提问人已经掌握了重大线索”,芒格沉思后说道:“我国及欧洲的许多大型银行让这一行业颜面无光,而这也使得许多规模较小的银行蒙上阴影,所以其实你勘探的方向是对的……是的,没错。这个领域确实还有些希望。”

巴菲特对芒格展现出的不同寻常的乐观态度,连连摇手说道:“从芒格口中说出这番话,那果真是十分、十分后市看涨啊。”现场又是笑声如雷。

  

“他们完全搞混了”

不过,这出“沃伦与查理秀”还是出现了重复的片段。某位股东问及主管人员的薪酬时,再度引起巴菲特提醒大家嫉妒的可怕后果。这段警语大伙儿已经耳熟能详,巴菲特也几乎一字不漏地重述了去年曾说过的笑话:“查理老是说,七大原罪中最有害的就是嫉妒,因为你个人觉得很悲惨,但其他人并不了解你的感受。撇开嫉妒不谈,至少嘴馋贪吃还有好处。”他边说边挑了一颗喜诗巧克力,引起哄堂大笑。

反之,芒格不太重复说过的笑话,他反倒老是提及他对人类行为黑暗面的看法。

在讨论近来差点引发金融世界末日的过度投机行为时,长久以来都是死忠共和党员的芒格说:“市场深处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美好。有些丑事是某些共和党——我的党——重要党员搞出来的。他们大概中美国思想家安·兰德(Ayn Rand)的毒太深了,其中一名还负责掌管美联储。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表现平均下来还真不错,但我觉得他受安·兰德的影响太深了。我认为有些事情应该被禁止。”

芒格经常语出惊人,脱口道出政治不正确的评论。例如有人问到错综复杂的信用工具是否可能引发类似次贷风暴的危机时,他的回答是:“我认为造成这一混乱的愚行蠢事,还不至于像把流浪汉赶出贫民窟好让他们取得次级贷款那般偏激,不过确实蛮糟糕的。”

此外,尽管芒格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巴菲特虽遭哈佛商学院拒绝入学,但每年还到许多研究所演讲的事情众所周知,不过两人仍爱拿研究所开玩笑,且毫不遮掩。有位股东说,伯克希尔的投资重心集中在股票上,但这违背多数投资人所学。学校教的是要分散投资,以便降低风险。芒格率先开炮挖苦道:

“美国学生进这些优异的商学院和法学院,学习知识是怎么传授的,然后他们声称:‘投资的终极秘诀无他,就是分散风险而已。’他们完全搞混了,分散风险是对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而言。”

巴菲特遭哈佛商学院婉拒入学至今已过了58个年头。他从此老爱挂在嘴上说,这是“我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因为这件事让他转而就读哥伦比亚商学院,在那里遇到他的导师格雷厄姆。他也忍不住嘲讽了一番。

某位股东问他应该如何为公司招募到更好的经理人,巴菲特回答道:“碰到MBA毕业生时,我没办法帮你。他们仅仅仗着自己是MBA,就已经学会怎么欺骗你了 ——他们清楚地知道面试时该给你什么答案。”巴菲特也喜欢重复说一个他很喜欢的MBA笑话:“我每次都跟来见我的孩子说,为你钦佩的组织或人工作。当然,这通常意味着他们选择自雇自营。”

提及使用股票选择权来提升财务回报时,巴菲特表示,整个领域的研究学习只不过是在虚度光阴。“商学院花在教授选择权上的时间简直是在胡说八道。你只需要知道两件事——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量股市波动。”

接着他将传授选择权和其他复杂金融理论与宗教传道相提并论。“教授宗教教义时,你往往得穷尽所有的时间阅读全部经书大卷。尽管你极度不愿意承认,但归根结底,讲的不就是十诫(Ten Commandments)吗?”巴菲特继续说道:“同理,所有的投资理论,其实说穿了,不就是《智慧型股票投资人》的第八章和第二十章么?”

尽管巴菲特仍旧充满自信,展现出机智灵敏、观察透彻的务实作风,但今年的他似乎多了一些圆润。

午休前不久,一个关于如何教育小孩理财的问题,促使他带着情感地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已经存了一些钱,谁说你不能带孩子到迪士尼乐园去玩?”

他的答复中有着沉痛的回忆。巴菲特自己也承认,他的子女都是妻子苏珊一手拉扯大的,他则忙于工作。苏珊曾对罗斯说:“就算沃伦人在你身边,也不见得表示他的心在这里。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

不过,或许巴菲特能留给世人的价值观,特别是他的接班人议题,才是他目前最关切的事情,这似乎也是占据所有投资人心头最重要位置的议题。今天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多次被问及对巴菲特和伯克希尔未来的看法,当然,也少不了他俩对美国未来方向的观察,甚至还会谈到全球核武器带来的威胁。

但至少在这一刻,巴菲特正把手掌拱在耳后,芒格则为合伙人概述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还在熟悉的地盘上。







寻找现存最年长的经理人



诸如此类的活动,让我们的经理人感觉受到重视,不仅是受到我和查理的赞赏,更有来自与会者的赏识。

——沃伦·巴菲特



“他想知道怎么样才能不像‘旅鼠’一样投资?”芒格复述了第一位股东的提问。他那听力不佳的伙伴点了点头,开口说话。

“我深信阅读触目可及的一切。”巴菲特答道,语气之坚定、满腔之热忱,仿佛他最近才萌生这一想法。

“大约有8年的时间,我迷失在技术分析中”,他接着解释,指的是单靠股票线图上的价量模式来决定股票的买卖。“后来我19岁那年读到一本书,叫作《智慧型股票投资人》。”

这些话与他去年在股东会上所说的几乎一字不差。格雷厄姆的这本书改变了巴菲特的一生,众所周知。不过,他今年提及自己对这本书的热忱时,特别推荐了其中对他影响最深远的两章——第八章“投资人与市场波动”(The Investor and Market Fluctuations)以及第二十章“‘安全边际’作为投资的中心思想”(“Margin of Safety”as the Central Concept of Investment)。

“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是和我1950年读到时一样棒”,他坚决地说道:“如果你遵循格雷厄姆于书中传授的教诲,绝对不可能会出错。”

巴菲特接着转移话题,开始宣传完全不同类型的书籍:“我的堂弟写了一本书,与我祖父的杂货店有关,书名叫作《食物飨宴——巴菲特杂货店的故事》(Foods You Will Enjoy ——The Story of Buffett’s Store)。”

巴菲特杂货店是巴菲特事业生涯中诸多用来作为试金石的奥马哈当地商号之一,他和芒格小时候都曾在那儿打过工,但当时并不认识彼此。当时年仅6岁的巴菲特,就是在这间杂货店里买下6瓶可口可乐,再一瓶一瓶转手卖出以赚取利润。巴菲特杂货店开业共100年,1969年歇业时,是内布拉斯加仅存的独立杂货店。

巴菲特揶揄道:“我祖父对股市很反感,却很享受在杂货店里辛勤地工作,所以我们不再理会他。”大伙儿笑成一团。不过巴菲特并未就此打住,他把话题转回到方才那位年轻印度股东的问题上。

“格雷厄姆的重要教诲有三点”,巴菲特解释道:“你要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你要让市场为你服务,而不是操控你;你得有安全边际。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你永远不会变成旅鼠。”

  

破坏规矩

第二个问题是由来自德国科隆(Cologne)的股东提出的。今天的63位提问者中,有8位股东来自德国,这是第一位。德国股东不仅是除了美国以外单一国家出席人数最多的,更比美国各州的与会人数还要多。来自纽约州的股东只有4位,新泽西4位,就连出席人数最多的加州也不过7位(不包括来此讨论克拉马斯河情势的3位美国原住民)。

其实今天最有见地的问题还是一位德国股东提出的,不过那是稍后的事情。眼前这位股东问的是伯克希尔位于科隆的再保险子公司,讨论内容枯燥乏味到巴菲特还在讲话时,芒格就已经忙着打开一瓶可乐,往装满冰块的杯子里倒了进去。

早上的第三个问题终于有趣了一点。这位股东是首位发问的美国人,从新泽西州李堡(Fort Lee)不远千里而来。李堡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股市有限新闻频道CNBC的所在地,该频道协助将巴菲特打造成世界级的媒体宠儿。这位股东想知道的答案,大概也是CNBC及其在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收视户都想知道的答案。

“你本周曾针对景气衰退发表看法”,这名男子开口说道,他指的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宣布资助玛氏公司收购箭牌时所发表的谈话:“景气衰退将比‘多数人想象的更长久、更深远’。”

该名股东接着说:“但是股市在4月份上扬。”仿佛股市走势证明巴菲特的看法是错的。这引起某些听众窃笑不已,少数人甚至大声笑了出来。巴菲特不会注意股市的每日走势,甚至连每月走势他都懒得看一眼。这一点,现场31,000名观众早就了然于心,巴菲特的办公室里甚至连股票报价系统都没有。

他刚刚才跟印度年轻股东说过:“你要让市场为你服务,而不是操控你。”

不过,这位股东仍旧勇往直前,继续问道:“您能否说说今年股市会怎么走?”

听到这名股东破坏伯克希尔的规矩,直接问巴菲特短期内对股市有何预测时,现场的窃笑声顿时转为哄堂大笑。

然而,就算这个问题令他恼怒,巴菲特也没有表现出来。“嗯,我可以说说,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道。“查理和我不知道市场下周、下个月,甚至下个年度会不会上涨,这不是我们的专长。”他解释着,仿佛现场观众还需要他如此提醒。

他俩的专长在于研究公司:“我们每天看到上百、上千、上万家公司待价而沽……其中的99.9%我们都视而不见”,巴菲特继续解释道:“我们看的是企业本身,而不是股票。”

接着他又以内布拉斯加的农田来比喻投资,这是他最爱打的比方。“如果你想在奥马哈这里买块农田,你不会注意它每天的价格……你会留意那块农田的产出价值,拿这和你的购买价相比。这正是我们看待股票的方法。”

这简明扼要的结语,整体归纳出了伯克希尔的整套投资理念。接着巴菲特转向芒格询问道:“查理?”

“我没有要补充的。”芒格用他干扁细微的声音回答道。

“他已经练习了好几个星期”,巴菲特开玩笑道。然后他在笔记本上打了个勾,请下一位股东提问。

  

让经理人感觉受到重视

“我非常不会招募经理人”,一位带着印度口音的西雅图股东如此说道。他在巴菲特、芒格,还有31,000名股东面前自曝其短。“我作了些决定后会自问,‘我到底在干什么?’”

所以他想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是如何找到优秀经理人的。

“我们作弊”,巴菲特答道:“我们买下拥有优秀管理团队的企业。”接着,巴菲特把如何为潜在的经理人打分,扯上到奥马哈来拜访他的研究生。

“今年有30个学校的学生来拜访我,每个班大约是100人,但我再也无法看着这100名学生,依他们的未来成就一一排名——我不可能做得到。”

“我们收购企业时,管理团队早已就位,我们已经看过他们的成绩,而他们是随着收购企业一起过来的。我们的工作是留住人才”,他继续解释道,“确保他们保有旧时的热忱和热情——一如他们从伯克希尔手中‘接过工资支票’前的往昔。”

“这无法通过契约约束”,他补充道。他以把企业卖给伯克希尔的家族为例,“他们热爱他们的公司,这些公司对他们而言是艺术品,存在于家族内已经好几个世代。”

我看到股东会上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男女员工保留的许多座位、看到巴菲特为所罗门兄弟的作证片段重复播放,心中明白了一些事情。而此时巴菲特的这一席话,恰恰说中了我的感触——这股东会不只是为股东举办的,更是为伯克希尔经理人召开的。

“诸如此类的活动,让我们的经理人感觉受到重视,不仅是受到我和查理的赞赏,更有来自与会者的赏识。”

“我学到要留心有热情、有诚信、有良好沟通技巧的经理人”,巴菲特继续说道:“我喜欢我们的策略:我们要找的是打击率高达0.400的巨炮,让他们上场表现。”

“B女士直到103岁还在为我们工作,她退休后隔年去世。”巴菲特常常提起这位传奇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的创办人布郎金。他刻意停了一会儿,然后一语道破:“这就是我们的经理人应牢记在心的课题。”

这番话引起现场的一阵笑声,但巴菲特并不是在开玩笑。

在1988年《财星》杂志总编陆米思的一篇关于巴菲特经营伯克希尔技巧的文章里,巴菲特曾这么说:“天啊,优秀经理人还真是奇货可居,只因为他们年长一岁就要他们走人,我可负担不起这昂贵的代价啊。”

陆米思写道:

  

威斯科金融公司董事长路易斯·文森帝(Louis Vincenti)以79岁高龄辞世前不久,不时会问自己是否该训练接班人。巴菲特会报以灿烂的微笑,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哎,路易斯,你母亲最近好不好?”

  

回想起我去年参观内布拉斯加家具卖场的情景,我不禁陷入沉思中:年纪大的经理人和经验老到的经理人的分界在哪里?

布朗金当然是个传奇人物,她打造了规模庞大而又成功的企业王国,成就大到甚至连全国连锁店都不敢尝试与之抗衡竞争。不过她在伯克希尔收购该公司6年后,因为和孙子在她管理的地毯业务上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气急败坏地挂冠而去。她随即在街对面开了一家店面打对台,竭尽所能地数落巴菲特的不是。直到巴菲特买了玫瑰花和喜诗巧克力糖送给她,才重回伯克希尔的怀抱。有没有可能是她不了解卖场可以有怎样的未来?

其他的伯克希尔经理人同样也显露出抗拒改变的态度。

2000 年,伯克希尔旗下赫尔兹伯格钻石连锁执行官杰夫·卡曼特(Jeff Comment)告诉作家罗伯·麦尔斯(Robert P. Miles),线上购物前景黯淡。但是57岁的卡曼特说:“大家喜欢亲眼看到钻石。我们本身不会太过努力尝试在网际网络上做生意。”然而,如今全球最大的线上钻石零售商蓝色尼罗河(Blue Nile)每年的高档钻石销售业绩达3亿美元,主要产品包括仅能通过网络购买、价位在5,000美元以上的订婚戒指。

其他的伯克希尔经理或许未能带领企业发挥到极致。巴菲特有很多年念念不忘地赞扬查克·希金斯(Chuck Higgins)。希金斯自1972年巴菲特和芒格买下喜诗糖果开始,就负责经营管理该公司,直至2005年退休。

但是巴菲特却在2007年致股东信中自吹自擂,说喜诗糖果在希金斯接班人上任的短短两年内,利润已经“增加超过50%”。但对于喜诗糖果何以在他收购的35年后,在新执行官的带领下,利润才突飞猛进,巴菲特只字未提。

不过要是巴菲特真能随心所欲,他的经理人应该没有一个人会在过世前才退休才是。

巴菲特自己当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

(全文约17,500字,请参见《Value》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2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PMI指数升至54.3% 制造业稳步回升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1日 11:29  新华网
  2009年9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3%

  2009年9月,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3%,比上月微升0.3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本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呈稳中略升。分项指数中,同上月相比,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均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升幅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最近10个月首次下降,降幅较大,达到5.1个百分点;其余各项指数变化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本月20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高于50%,有3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略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其中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最高,达到将近58%。

  针对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9月份PMI指数在较高水平继续提高,从分类指数看,工业企业的新出口订单、从业人员指数升幅较大,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而且是伴随着就业和收入较快增长的回升,回升具有可持续性。从当前的PMI指数变化看,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经济回升中政府仍在发挥较大作用,从政府支持的经济增长向企业、居民和市场支持的经济增长的转变尚未完成,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还不够巩固。因此宏观经济政策要继续在保增长方面着力,继续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着力,继续在深化改革方面着力。”

  新订单指数小幅上升。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6.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高于50%,其中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等9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尤其以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最高,达到60%以上。

  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3%,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高于50%,有5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均高于50%,其中东部略低,中、西部较高,超过55%。

  生产指数保持平稳。本月生产指数为58.0%,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个行业低于50%,其余17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等7个行业达到60%以上。

  产成品库存指数略有回落。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0%,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 20个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6个行业高于50%;通用设备制造业位于50%;另有13个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高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低于50%。

  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7.5%,比上月回落5.1个百分点,为连续10个月以来首次下降。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低于50%,其余15个行业保持在5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仍在58%以上;生产用制成品类型企业回落明显,略高于50%。(文章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2 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30/09/2009  3899中集安瑞科                                                                                          公告及通告 - [更换董事或重要行政职能或职责的变更 / 未能符合审核委员会的规定 /...更多]
                                        董事变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2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8/09/2009  206TSC海洋集团                                                                                         公告及通告 - [股份期权计划]                                                                                                      
                                        授出购股权                               
18/09/2009  206TSC海洋集团                                                                                         财务报表 - [中期/半年度报告]                                                                                                      
                                        2009中期报告                               
17/09/2009  206TSC海洋集团                                                                                         公告及通告 - [中期业绩]                                                                                                           
                                        截至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布                               
07/09/2009  206TSC海洋集团                                                                                         公告及通告 - [董事会召开日期]                                                                                                     
                                        董事会会议通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Yantai Raffles reports on Monitor Oil Project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Yantai Raffles reports on Monitor Oil Projec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有空的股友去百度中集吧看看,那里都是中集员工,反面材料比较多,兼听则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前刚刚抛了这只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10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10-10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3条投资建议:机会好得难以置信或是陷阱
作者戚春伟
时间2009-10-09 16:17来源人民网
评论 评论 打印 打印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最著名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给普通美国人的三条最佳投资建议。

  一、机会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时,可能是陷阱。

  举世瞩目的伯纳·麦道夫案件受害者们,如果他们遵循了这一忠告,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想巴菲特想说的是,对投资机会要保持理性的怀疑,尤其是眼下,我们正在进入非常不确定的经济时期。1983年至2007年的25年间,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繁荣期之一,而1988年至2000年有可能是美国股市从未见过的最大的牛市,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机会。保持怀疑精神,做好功课,获取更多方的意见,并记住一点:错过收益总要比亏钱好得多。

  二、当某人试图向你进行销售时,想想对方会赚多少钱。

  乍一看,巴菲特是不是又在抨击财务顾问行业?也许不是,但是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的是注册理财规划师、投资顾问和股票经纪人等。如今的投资顾问、理财策划师们其实更像是共同基金的销售代表,依靠出售共同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来赚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投资“建议”实在不是为你提出的建议,而是偏向股市的利益,因为这是他们可以赚钱的途径。这些人接受更多的是销售培训,而不是专业的投资和金融培训。所以,巴菲特说,永远要记住:当理财规划师对你进行投资“咨询”时,他实际上是在赚你的钱。当然得辨证地看这个问题,真正的良师益友是要区别对待的。

  三、远离杠杆融资,没有人会因为不借钱而破产。

  这一句巴菲特希望整个华尔街和美国政府都在倾听。巴菲特分析说,他的一位朋友曾经说他就不利用杠杆融资,“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不需要它;如果你不聪明,那杠杆就更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不幸的是,就像巴菲特所言,许多人使用了杠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商业用途,这就是我们现在会遭遇如此多混乱不堪的经济局面的原因。

  另外,巴菲特还提到了一件事情,他认为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大大贬值”,这是由于美国政府一直推行“巨额赤字”策略。我们都需要认真对待,思考这些暗示。如果巴菲特真正觉得我们可能走向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那更应该好好倾听,并开始准备应对这种可能的危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12:05 , Processed in 0.04037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