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fierceryan</i> 于 2007-3-26 13:12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781297&ptid=100374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br />

<br />
PEG里的G,林奇指的是EBIT(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如果宏观或中观环境没变化的话,G也可以理解为净利润的增长率. 但用这个指标有个前提, 时间跨度要长, 也就是未来N年的平均值, 如果只看两三年, 就不能平滑周期 ...
<br />

所以说股市里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的股票少之又少,恐怕不会超过20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里人少多了,这个帖子最热闹的时候恰恰是绩优股开始调整的时候。现在研究资金流向,以博弈为理念的流派正在风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2007-01-05 11:38:23

  太阳能产业高烧渐退后,行业暴利时代将会结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也会受到新一轮检验。
  近年,上游硅片制造工厂、下游的电池片及电池组件公司都在扩大产能。2007年、2008年将是这些企业的黄金扩产年。以无锡尚德为例,2005年的产能仅为82兆瓦,而2008年的目标则直接跳至 600兆瓦。林洋新能源的未来目标定格在近400兆瓦。天威英利 、南京中电、上海太阳能 、新疆新能源 、杉杉尤利卡、常州天合 、台湾茂迪等同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池片产能也会有一倍至三倍的提升。与此同时,日本的主流太阳能电池供应商也不惜巨资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其中包括三洋电机、夏普和京瓷。
  今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估计比去年扩大三成,且未来全球每年可望持续增长30%。因为需求仍然存在,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依然被看好。
  在上游,产能也会在2008年得到大量释放。生产太阳能全线产品的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在2006年 12月底宣布,将大幅扩产其硅片领域的产能,预计在未来的28个月时间内,产能将由现阶段的250兆瓦增至500兆瓦。另一大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所属的通用硅材料有限公司也在中国南昌猛投6000万美元,兴建了年产500吨的多晶硅、单晶硅项目。
  但在这种大举扩产的背后,新问题出现了。
  欧洲市场的政府补贴开始减少,且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认证要求更加苛刻。因此,国内厂商的质量是否都能顺利过关,现在还很难定论。
  加拿大太阳能公司总经理陆光焰指出,虽然这几年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扶摇直上,但质量、非贸易壁垒以及其他要求都会使整个市场遭遇一次彻底的洗牌。
  2004年,太阳能电池价格还在2.8美元/瓦徘徊,而如今则达到了4.1美元/瓦,这种涨价引发了投资者的如火激情。
  但随着欧洲RoHS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的颁布与实施,对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将提出新的要求。
  这种制约目前没有传递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游企业——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公司,但很快会传递到。而国际公司对太阳能产品提出了20年至25年的质量保证要求,对国内公司也是一种新的约束。20年之后,提供给海外的产品,是否还能维持比较高的转换效率难以保证。
  陆光焰说,现在按照一些成熟的技术路线,国内生产组件线和电池线的问题都不大。


  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有些国内公司仿冒国外组件周边设备的问题暴露无遗。比如,一些公司非光伏电池的配套产品上不能达标。如其接线盒、导线等材料上不断仿制国外公司品牌。在海外参展过程中,某些企业担心出现纰漏,又不得不现场拆卸,只卖不成型的产品。
  上海交大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教授崔荣强还有一个担心:短时间内国内的电池转换率是否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而行。在硅原料短缺的当下,很多电池制造商都在使用替代产品如回收硅来作为上游原材料,这使得有些公司号称的16%高转换率并不能如其所愿。
  另一个市场变化在于,全球太阳能电池的营销重点也将会由以前的欧洲市场向美国及亚洲地区延伸。美国、日本等市场很有可能代替德国市场,成为今后的新亮点。
  而有消息称,德国很可能在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太阳能产品直销。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迟迟没有全球统一的认证体系,德国政府是为了解决电池供应商鱼龙混杂,并保护当地公司的利益。
  江苏一家公司的中层人士就曾表示,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当地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但代理商过多,中间利润也会使公司的营收下降。
  无锡尚德已经开始向非德国地区部署兵力。公司在美国当地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同时收购了竞争对手日本MSK公司,逐步将营销视野延伸至非欧洲地区。该公司CFO张怡认为,未来的征战不是其他方面,就看企业的下游销售能力。而美国“百万屋顶计划”的启动,将会让更多公司分享新蛋糕。是否有足够的海外营销人员,将是国内太阳能企业营销中面临的新挑战。

-        世界新能源网 新能源 风力发电 太阳能行业动态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将出现产能过剩的“虚火”

               关键词:太阳能电力 光伏产业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新华网上海1月3日电在一次性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激发的“财富效应”的带动下,我国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投资激增,但由于原材料短缺、国内市场尚未启动,业内人士担心这个新能源朝阳产业将出现产能过剩的“虚火”。
              千军万马追逐“阳光” 投资风险加大
              继无锡尚德之后,国内一些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光伏产业”这块蛋糕,纷纷涉足太阳能领域。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已发布公告,分别拟投资3亿元和1.5亿美元跻身太阳能光伏产业行列。一个个全新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也正在上海“浮出水面”:上海航天机电公司设在闵行的太阳能电池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了设计规划;上海电气环保集团设在闵行和松江的两个生产基地正在扩容;河北晶龙公司也与上海签约,将在奉贤建设太阳能科技产业园。
              业内专家预计,到2006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将超过1000兆瓦,而受原材料短缺的限制,预计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量仅300多兆瓦。此外还有很多生产线已经预订,预计到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将达到2000兆瓦。而2005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销售量仅为1500兆瓦,最大的市场日本实际销量为800兆瓦,我国市场的销量只有10兆瓦。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但目前我国许多太阳能产业的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背景,甚至生产服装、布料、箱包、玻璃、轴承的企业都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有8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国际上太阳能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设备引进之日就是人家淘汰之时。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加工利润越来越小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九成以上的产品出口,我国企业得到的不过是中间的加工利润。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空间的日趋饱和,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正从高点开始下滑。
              据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晓介绍,2005年,我国生产太阳能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企业几乎都不愁接不到出口订单。但2006年的市场行情就没有这么好,一些品牌差、没有国际认证或新建的企业,产品已经出现了滞销的苗头。据分析,这是因为外国政府也鼓励本国太阳能企业发展,美国、德国一些太阳能公司都在不断扩容。
              而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我国企业如果一直是原材料受制于人、依赖进口,必然处于劣势地位。由于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是晶体硅电池,而生产晶体硅电池的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其提取技术被少数几家外国公司垄断,我国太阳能产业只能受制于人。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也供不应求,中国的需求量很大,一些国外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还对我国实行限购、禁购,有的则将次品以高价卖给中国企业。一些新投产的企业,投产之日就面临了“无米之炊”。
              由于短缺,还导致多晶硅原材料价格猛涨。据介绍,2003年底,一公斤多晶硅材料的价格为20美元至40美元,如今已涨到200美元至300美元。而与此同时,太阳能电池的出口价格,仅从2003年底的3.3美元/瓦上涨到目前的4.1美元/瓦。
              专家建议加大科研投入 落实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技术落后、内需市场不足,是制约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专家建议,国家应适当控制太阳能利用成套生产线的进口,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落实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崔容强所长认为,我国虽然已经将光伏产业正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但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太阳能利用纳入能源储备战略比起来,我国政府对太阳能利用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通盘考虑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因此造成我国太阳能产品的应用与研发力量的脱节。
              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尽快落实《可再生能源》中有关太阳能利用的实施细则,利用政策激励作用尽快启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例如,我国可以效仿发达国家的“屋顶计划”“建筑一体化光伏工程”,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分布电源。根据我国国情,将太阳能发电技术用于城市道路、小区照明。国家还可规定大中城市政府机关的建筑、标志性建筑、公益性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引领全社会兴起“太阳能时尚”。
              据粗略测算,我国建筑屋顶面积总计约100亿平方米,如果有1%的屋顶用来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年就可以提供1500亿千瓦时的电能。
              建设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一项战略。我国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资源,主要分布在太阳光照充沛的西北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家建议,可先将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的荒漠地区,作为我国大型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起步建设区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ds

thanks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源泉

原帖由 一万股 于 2007-3-22 20:02 发表
垄断、稳定、确定性、成长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利器,可以用投资的刀刃来形容.
用一生去追啊呀



定性的分析胜过定量的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000792的主要风险

原帖由 夏日雄风 于 2007-3-22 22:55 发表
楼主,从000792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出,2006年公司的营业利润构成中,增值税返还实现补贴收入3亿元,几乎占到了公司净利润的四成,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增值税以后每年都会返还吗?


退税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农资产业,长期看都应不会取消。


(1)、经营风险
     ①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本公司的产品是以盐田光卤石、十八胺、2#油等为主要原辅材料,1996年该原辅材料成本占产品制造成本的30.8%,近年来,各种原辅材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公司的生产成本。
     ②交通运输的风险
     本公司地处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公司产品的主要市场却在土地壤严重缺钾的华南、华中、华北、西南地区,平均运输费用占公司产品出厂价的13.7 %。由于受运输能力的影响使公司产品的市场开拓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自然条件的限制
     本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光卤石矿是通过卤水在大面积盐田中自然蒸发结晶制得,同时依赖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24.9毫米、蒸发量3495.5毫米,日照时间长、热国徽量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来制取光卤石矿。如遇气候条件急剧变化,过高的降水量将严重影响卤水的蒸发,从而影响本公司的生产经营。
     ④产业结构相对集中的风险
     目前本公司主要生产氯化钾产品,企业利润绝大部分来自氯化钾,产品结构过于集中、单一,在其它行业开拓较少,使公司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2)、行业风险
     ①行业竞争
     目前国内钾肥需求量的95%以上依赖进口,作为国内最主要的钾肥生产企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但与国外已有数十年生产历史且已形成规模效益的钾肥生产企业相比,本公司的规模和质量方面均有一定的距离。
     ②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
     我国政府积极致力于环保工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法律以加强环境保护。氯化钾生产过程的尾液排放对盐湖有一定影响,尽管公司地处荒漠地区,仍较为重视环保工作,不断改善工艺,提高回收率和加强综合利用,尾液排放符合目前的环保要求,公司前三年的环保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6年环保费用为14.2万元,预计 97年、98年的环保支出分别为45万元、320万元,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 公司将面临增加环保支出的风险。
     ③资源开采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开采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分布面积广,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加工厂与资源开采区的距离将不断拉大,从而使开采投入增大,提高生产成本,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3)、市场风险
     由于我国钾肥生产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农用钾肥主要依赖进口。作为国内最主要的钾肥生产企业,1996年末市场占有率约为5%。 广大地区习惯使用进口钾肥,影响本公司的市场开拓。
     (4)、政策性风险
     ①本公司产品氯化钾属于三大农用化肥之一,价格经常受国家政策限制,影响本公司的销售价格和盈利水平。
     ②目前国内氯化钾供不应求,缺口大,为了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氯化钾产品的销售售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另外根据《青海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办法》的规定,公司实际执行13%的所得税率,这些政策法规的变化将严重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③公司目前的首采区为霍布逊-达布逊区段,氯化钾储量为2800万吨,仅占察尔汗盐湖资源的一部分,不能排除国家为支援农业投资建设新的氯化钾生产厂的可能性,从而给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看好的理由能充分的公布讨论一下吗?

原帖由 jinhin 于 2007-3-23 16:03 发表
看好0522白云山,现在价值极其低估,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大家认为如何



先谈谈你从定性,定量的具体看法,我们在讨论,优秀的投资人应该先是独立判断,然后在结合别人观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600500的看法

原帖由 topfuner 于 2007-3-23 22:58 发表
算一下600550天威的股价合理估值:
假设天威英利上市,假设发2000万股票,25美金一股,就可以得到5亿美元。假设其在美国市场翻一倍,就是10亿美金,就是80亿人民币的市值,天威30%股份,就是24亿市值贡献,( ...



如果你是林奇的话,永远不碰热门股票,那么600500是不是热门股票呢?我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热门股。我们在来看的估值,他的估值存在着不确定性,难道他一定能以60倍发出,我不敢确定,而尚得高倍发行
是和当时市场极其赢利能力确定的,如果假设按照你的预计成功了,30%-270%的利润,这个计算应该不是个保守估计,具体能收获多少,我实在看不明白。有点复杂,我喜欢简单的,保守的估计,因为我们掌握的基本面没基金,机构全面,我更喜欢简单和保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老巴提出的指标

原帖由 liza012 于 2007-3-25 09:06 发表
股市是否过热巴菲特推荐了一个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 “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
GNP的比率”
对不会用计算机编程的我太难弄了。 请各位高手帮忙弄个程序算一下,目前我们
的市场是否过热吧,先谢了!



这个比例好象是市值/GDP>1.5过热,现在国内是0。8。大盘到到6000点时,就过热了。。。当然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观点比较有见地

原帖由 fierceryan 于 2007-3-25 13:58 发表


中国大型企业99%是中央企业, 而中央企业这么多年的做法是分割自己的最优秀的资产上市,看看最近热炒的很多整体上市的研究报告就可以看出, 上市公司的市值只占这些央企的一小部分. 而中国大部分GNP都是央企创 ...



美国1万多家上市公司,应该代表大部分的GDP,而国内不是。所以我认同你的说法,不能简单套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你怎么看?

原帖由 再出江湖 于 2007-3-25 15:42 发表
它的成长性到底怎么样?我年内看到50



我们的看法不一定对,坚持自己的判断才是正确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可以参与讨论,但前提是你先谈谈到50的理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000792特性决定它已经不是周期性股票了

原帖由 liza012 于 2007-3-26 08:44 发表
000792是周期性股票,春天好象是上升阶段?这可能是加仓的理由。
我买的点位较高不在安全边际区内这是减仓的理由。向左,向右?
是的,永远有个错误在前面等着我,哎。。。。



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而钾肥缺口极大,所以他的财务表现没有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周期性,而表现更象一个稳定成长股。至于买点到底是26,还是18,还是20,我想并不重要,因为买的价格还要参考市场状态,现在对于000792,而言。20-25倍都可以说合理,可能市场不一定每次都让我们检到便宜货。所以对于你已经买入而言,输点时间,赢钱没问题。关键是买入的位置决定了你未来收益的高低有很大不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略短期波动

原帖由 liza012 于 2007-3-26 08:44 发表
000792是周期性股票,春天好象是上升阶段?这可能是加仓的理由。
我买的点位较高不在安全边际区内这是减仓的理由。向左,向右?
是的,永远有个错误在前面等着我,哎。。。。



当你买进一只股票时,你已经知到它的涨幅可能在你的推测下,能到10倍,你还会在乎短期波动吗?价值投资者很多都是长期投资,所以你关注股价在短期内的波动。没有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PEG

原帖由 fierceryan 于 2007-3-26 13:12 发表


PEG里的G,林奇指的是EBIT(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如果宏观或中观环境没变化的话,G也可以理解为净利润的增长率. 但用这个指标有个前提, 时间跨度要长, 也就是未来N年的平均值, 如果只看两三年, 就不能平滑周期 ...


关于PEG.,林奇的观点是,PEG〈0。5,价格低估。PEG=1时,股价合理。PEG〉2时,股价高估。更详细的讨论朋友们自己摆渡一下,这个就不讨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的反思-----非周期股票对周期性股票

原帖由 无作自成 于 2007-3-26 17:45 发表
呵呵,这里人少多了,这个帖子最热闹的时候恰恰是绩优股开始调整的时候。现在研究资金流向,以博弈为理念的流派正在风光。



我想当每一次牛市过后,巴非特,林奇都没有大量买入热门股,尤其巴非特非常不喜欢买进那些所谓的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型的企业,比如,美国铁路,美国电脑,互联网,新能源,而是钟情与它的消费类传统行业股票,这是他喜欢的策略,那就是买入---持有皇冠上的明珠,思想下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去买进代表中国力量的机械,银行,地产这样热门的中国优质资产吗?我现在有了一点后悔,应该给自己准备一个超级长线的实验,那就是应该拥有一点白药,通威,金发这样非常传统行业的股票。拿上10年看看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非常遗憾,我现在只有一点金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均线多头</i> 于 2007-3-26 21:22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786735&ptid=100374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br />

<br />

<br />
我想当每一次牛市过后,巴非特,林奇都没有大量买入热门股,尤其巴非特非常不喜欢买进那些所谓的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型的企业,比如,美国铁路,美国电脑,互联网,新能源,而是钟情与它的消费类传统行业股票 ...
<br />

老兄,人们永远摆脱不了人性中某些弱点的羁绊。没有人甘于寂寞做一些被人鄙视的基础工作。所以我们也不能指望大多数人会遵循价值投资这条路走下去,真正能坚持到底的一百个不见得会有一个。成功者永远是寂寞的,所以我的格言:让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
垄断、具有经营特许权、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将是我永远关注的重点。同时更集中于其中消费类的企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ky2 于 2007-3-26 17:56 发表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2007-01-05 11:38:23

  太阳能产业高烧渐退后,行业暴利时代将会结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也会受到新一轮检验。
  近年,上游硅片制造工厂、下游的电池片及电池组件公司都在扩 ...

感谢回复,从上文中可见,太阳能产业多么富有未来!日本是中国的80倍,德国就不用说了,如果按照人口或者国土面积来算,中国还有50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才能达到现在的日本或者德国的水平,要赶上日本再花50年都不可能了。现在美国市场开始启动了,甚至非洲市场也开始启动,等到中国市场启动,中国目前的那点小小的产能即使以10倍、100倍速度增长都不可能满足将来的市场需求。甚至在两会期间,李铁映都站出来呼吁中国不能把好东西卖到国外,自己也应该享用太阳能这样的好东西。
伊朗战争一打,世界能源被美国垄断的局面很快形成,到时候中国就是喝西北风了。如果没有能源意识,把好东西只知道出口,中国将会非常被动——要知道中国GDP单位耗能是日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到时候到那里去找能源?
贵文说到上游硅料,确实非常短缺,目前短缺到拿钱买不到的程度,而天威正拥有这样的生产线,可谓垄断了上游,打造了整个太阳能产业链。四川新光是其子公司,其投产的硅料纯度完全满足太阳能级别的生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唯一一只准备拿10年以上的长线股就是510050,而且每年等额加仓。第一笔是在2005年的6月,破1000点的时候买的,就是为了纪念那个历史意义的时刻,也表达了我购买中国股市未来的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简单比较----看老巴看更象谁

股潮兄转来一个贴,讨论老巴更象谁,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我思索了几天,觉得应该有个比较,就会更能认清巴象谁的问题
一:投资标的
格雷厄坶:廉价股
费        雪:超级成长股
巴   非  特:超级明星股
林         奇:10倍股
二:思想基础
格雷厄拇:提出内在价值,市场先生,安全边际三大原则,认为利用内在价值和股价的背离可以套利
费        雪:提出集中投资。长期投资,杰出企业三大原则,认为股价长期追随企业成长
巴   非 特:提出以企业所有权投资的角度选股和持有的原则,认为股价长期追随净资产收益率
林        奇:提出股价长期追随收益曲线的原则,认为利用股价没有反映企业未来收益套利
三:研究方法
格雷厄拇:定量分析,提出以资产角度计算内在价值的三种方法
费       雪:定性分析,提出15点可以判断公司是不是超级成长股
巴 非  特:定性加上定量,尤其对费雪的超级成长股给予了新的元素,从定性的角度加上了稳定的产品,经营特许权,从定量的角度加上的高毛利,高净资产收益率,高资产回报,和较低的负债率,从企业的选择角度,由于巴非特经营过企业,更能比费雪理解什么是赚钱机器型企业,这种选股思路,我们看国内的林圆就是典型代表。而在如何确定企业内在价值的角度,巴非特突破了其老师以资产定价的角度,而以赢利角度提出,未来现金流折现这个更科学的方法。
林      奇:定性加定量,发展了更丰富的选股范围,提出了以PEG和PE等估值工具,方向偏向高速成长,咸鱼翻身,周期成长,等可能出现10倍股的行业或公司。
四:投资组合:
除了格老外,其余都偏向于集中投资
五:持股期限
除了格老外,都偏向与长期投资
六:我们应该学谁
我们从上面简单对比来看,格老的雪茄技术基本已经过时,而费雪不管股价高低,只是因为未来可能大幅度成长就买入,已经让他有过教训了,这点他应该象巴非特和林奇学习,而林奇,巴非特交易标的和交易模式才是我们学习的。而巴非特更象学会了六脉神剑的段誉,应用着它两位老师各传的六大神剑,格的内在价值,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费的长期投资,集中持有,杰出企业,难得的是它已经将他们融合,结果威力无穷。林奇把内在价值这把剑换成了收企业收益曲线,基本上也玩的是六把剑。我们能看了这些简单对比后,有什么启示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本关于这四位大师的书

书名:跟大师学投资,朋友们自己在网上找找看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3-26 22: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8:01 , Processed in 0.03378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