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失业了---

原帖由 点金指 于 2007-3-20 13:07 发表
再来顶好帖!
多头兄是实在人!透过基本面分析得出来的股票都是可放心买入的,进行投资的赚大钱的!
不象我等搞技术的,天天在市场进进出出,只混个三瓜俩枣的!
老大的帖子反复看过,不论是伟星还是沪东重机,都让小弟 ...



一不小心我失业了,确实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和事业机会,只好自己学着做股票投资,把自己的下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股票投资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赌博的心态,只好学起了基本面分析,不过因为时间短,所以公司和行业的分析能力和专业投资比差的实在太远,不过我还有耐心,慢慢向专业分析人员学习。争取早日能有一套自己的投资分析方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也是牛人一个...我还得多多学习...新手上路...真是问题一大堆的不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stfood 于 2007-3-15 16:55 发表
本人对金陵药业的一点个人分析,仅是对价值投资的一点演练,请各位多提意见。
000919 金陵药业
1.主营是中成药的生产,主打产品有脉络宁注射液,胶囊,其他产品双香排石颗粒、速力菲、胃得安、香

菇多糖、丝 ...

eastfood 兄,请问一下:
 E*(2r+8.5)*4.4/利率 
 公式中的 '利率' 又代表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什么是中国的优质公司-----第一指标应该是利润率

我上面按照净资产收益率做了个排名,现在从这个三高一低里,我又按照主营业务利润率做了个排序,是不是好公司,第一指标应该是利润率,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可以靠负债提高,而高利润率基本上能反映公司的体质和产品特征。有了财务上的数量分析,在加上基本面的定性分析比较。我们基本上就有了企业素质的一些判断。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3-20 17:48 编辑 ]
以2005年财务数据三高一低定量选股17只.gif
以2006年财务数据三高一低定量选股11只.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anzlk 于 2007-3-20 16:35 发表

eastfood 兄,请问一下:
 E*(2r+8.5)*4.4/利率 
 公式中的 '利率' 又代表什么?



长期国债利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多头
以莱宝高科为例,如果按其分红方案10转赠3后,按除权后价格,之前计算的安全边际还有效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3-19 17:23 发表


000792的安全边际应该为20元

这个朋友非常关心00792,我现在就这个股票谈谈我的观点。000792在2003,2004,2005,2006年近以50%的速度增长,主要是由于产量和价格双轮推动。而现在由于钾飞处在高位,不可能 ...


老兄,怎么和我想得一样。我也想的是20元以下可以买入,不过不是算出来的。:*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篇思索价值投资的文章,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探讨

拨开迷雾(23)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迷宫:

‘价值投资法是最好的,最符合逻辑的投资法。’)

价值投资者声称,投资股票就是投资长期发展的稳定的优质的企业,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错,也是符合逻辑的。但其作用和有效性在舆论宣传中被放大,造成一种投资企业就是投资成功之路的保证的假象。事实上,投资企业也好,投资实业也好,最后都是每个行业中只有少数成功。那么基于投资企业或实业为视角的价值投资必然有同样的宿命。

‘符合逻辑’ 又怎么样?如果你不能保证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成功,就得被没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考虑。‘股票的涨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够无懈可击的吧?但这种表面这种‘符合逻辑’ ‘无懈可击’ 的操作理念因为其操作实践的结果,也得同样被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考虑。

这个更大的环境就是不完美的环境,就是遵循概率的环境。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企业是少之又少,二是,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本身都是在追求某种概率,这个与技术分析没什么本质区别。三是,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进入市场本身就是因为其不确定性或者概率性。

价值投资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是‘优质资产’ ‘十倍股’ 等。超级企业确实存在,但其数量放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历史长河中,是寥若晨星。而且,很多所谓的‘优质资产’ 或‘十倍股’ 都是阶段性的,真正能放十年二十年以上的,占若干历史阶段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很小的比例。一将功名万骨枯,一个行业巨擘都是踩着诸多同业公司的尸体崭露头角的,这其中包括很多同业上市公司。能挑选出这种股不容易,挑选出后能坚持持有的就更少了。认识到这种少和执行中的不易,就不会觉得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能够脱离概率而存在,也就是说,你必须意识到,尽管你找‘优质资产’ ‘十倍股’ 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成功的概率是不高的。

价值投资者经常试图表现出一种逻辑,一种气质,但剥开这种化妆,它又与技术分析没什么两样。举个例子,技术分析中有M头,有关的书中都能举个实例。但实践中我们就发现,有些看上去象M头的形态,经常短时间后就向上突破,M头的成功率并不高。同样的,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中,人们也是追求一种形态,只不过是以归纳优质公司的某些共同点,然后按图索骥,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仍然难逃离概率的大环境。

至于一个公司上市与否是否有本质区别这一点,我们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到有几家咨询公司,律师楼,或者医院?极少极少。如果说,价值投资者们看重未来现金流量,那么这些行业的比较优秀的公司的现金流量都相当稳定,应该受到市场欢迎才对,为什么资本市场反而对它们普遍缺乏兴趣?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成长率,而是它们的业绩太可预测了。也就是说,它们与大环境不匹配,缺乏不确定性或概率性,也就缺乏炒作或套利的基础,因为尽管价值投资者们口口声声投资实业投资企业,但如果他们知道只有净现金流的价值时,他们是打死也不要这种‘价值’ 的。都是些叶公好龙者而已,和和。。。

另外一个现象与最近美国股市内,对冲/私募基金的动作有关。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很多上市公司受到被对冲/私募基金收购下市的‘威胁’ ,最近比较著名的是有关DOW CHEMICALS可能被收购的传闻。而基金的通常操作是先下一个上市公司,经过资产剥离或者重组,然后再上市,也就是说,下市是为将来上市,而这中间的商业运作,归根到底本身能产生多少价值,真是鬼知道。我对这种运作只知皮毛,所以,没法进行深入分析,但以商业直觉,大家应该感受到上市与否是有不同的,不然,为什么这些基金最后都是选择上市作为操作的终点呢?

所以,从受概率制约的大环境来看,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也就是其中之一员而已,根本不配享受‘最符合逻辑’ 这顶大帽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是从技术面出发,回踩年线推出来的吧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7-3-20 19:05 发表


老兄,怎么和我想得一样。我也想的是20元以下可以买入,不过不是算出来的。:*18*:



从技术面来说,好股票应该不会破坏长期通道,而通道的底边就是年线,如果该股回踩年线时,出现大量买盘,那肯定就是我们需要的安全边际了.如果你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会不会技术面和基本面出现共振.......你说说你认为20元以下是安全边际的理由,不能保密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权应该不影响

原帖由 eastfood 于 2007-3-20 18:07 发表
请问多头
以莱宝高科为例,如果按其分红方案10转赠3后,按除权后价格,之前计算的安全边际还有效吗?



到底什么是安全边际,我的理解就是向下无风险,向上收益无限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这个平衡点和公司所处的行业,行业地位,主要是公司的挣钱能力,就是利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今天看宝科可能是具有安全边际,但明天如果它的业绩大变脸,那它就不具备安全边际了,因为安全边际是假设未来业绩能实现的前提下,不过我现在更倾向于公司现在业绩体现出来的安全边际,因为即使未来有不确定,也能确保我们少受伤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种竹人绝不会在播种之后,每隔几天或每隔几月就把它们挖出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他们会让竹子自己发芽,让竹子自己生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LZ 的分析和统计。这对我们不会用公式代入计算机的帮助太大了,省掉了太多的麻烦。多谢了!

现在我还没完全弄明白,再想想。现在想到的一个小问题也想问一下:
因为我买了000792所以把相关的公司比较了一下发现000731也很不错。QFII 也有几个。为什么
他们会买一定有他们的很多分析。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遗漏?或者QFII 有另外的视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laoba价值投资贴

巴菲特更象谁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基本面比安全边际具有更大的价值,两者事实上是对投资两个方向的保障。基本面保障的是向上的上涨空间,安全边际保障的是向下的下跌空间。对于真正优秀的投资对象,向上的空间是无限的,向下的空间最多也许是20-30%,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不断上升的,投资人总能获得满意的收益。所以选择最优质的企业远比获取安全边际重要。
下面的转贴很好地诠释了我的这个观点。


巴菲特总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理解,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比例正好相反。巴老的投资成就的大幅跃进,是在他50岁以后,也就是80年代开始,按照林园说的“他50岁时不也就2亿美元身家吗”。仔细分析柏克夏77-06的投资组合,为巴老实现财富跃进的就是以下这10个公司:

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吉列(现在的宝洁),美国运通、联邦住宅贷款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后来合并为大都会/ABC,又被迪士尼收购),中国石油,穆迪投资评级公司。

可以大胆地说一句,这些公司,格雷厄姆大部分都不会买、买了也拿不了这么长,而费雪则可能刚好相反。再大胆说一句,如果巴菲特一生只聆听了格雷厄姆的教诲,他肯定无法成为世界富豪,相反,如果他只聆听了费雪的教诲,他依然有很高几率成就今天的成绩。

格雷厄姆的方法,能够在巴老心目中占据如此崇高的地位,更多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1929年的大崩盘后,道琼斯指数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重返高位,也就是指数走了10几年的熊市。当时美国人对股票的看法,就是我们2年前常说的那句——远离毒品、远离股市!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二战前后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跃升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大国。当时的股票市场,也是遍地黄金,交易价格处于净资产值以内但每年盈利却持续增长、股利率远高于债券利率的公司比比皆是,直到60年代中期,股票市场才重新为美国民众认同,进入“沸腾的岁月”。所以,巴菲特在刚刚成立私募时,用格氏的方法可谓非常顺手(其实和许多散户热中于在低价股中寻宝,找有盈利、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高的股票非常相似),但到60年代末期,股价已飞速飚升,不再可能提供原来的“黄金”了,巴菲特也就迷失了方向。到70年代,巴老投资《华盛顿邮报》,依然是用格氏的方法,不过,到了80年代,他回顾以往用低廉价格买到又卖了的迪士尼、美国运通等已经因为长期成长提供了惊人的回报,才逐渐大举运用费雪的方法,而这一改变,也使他成为了今天的巴菲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五六十年代里,美股和我们几年前的A股市场是何其相似,比如,60年代末期,登月的成功也引发了炒作太空概念的狂潮,一个制鞋企业,更名为“宇宙控股”后,被炒上了几十倍。而在此背景或更前的时间段内,巴菲特可以找到的并能用于实践赚取到第一桶金的,就是格雷厄姆这套东西,因此,我们就很能理解巴老对格氏那种近似于顶礼膜拜的心情了。

必须说说费雪,他和格雷厄姆是同时代的人,却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而他的操盘业绩也远胜格氏,四十年代开始,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成长企业超过30年的投资,使他创造了数以十倍计的惊人投资成绩。费雪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影响(见论坛网友另一帖)。

小结一下就是,如果单纯从《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人》中,你是很难找到成为巴菲特的方法的,但《如何选择成长股》中则可以找到。

再从理论上说一些。

格雷厄姆的几个观点:将股票投资视作企业经营、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的愚蠢。这三大观点,可视为可以永恒有效的投资戒律,但格氏本身操作时也基本没有遵循第一条,试问,如果真的将投资看作是自己的企业一样经营,那会在做企业时“2-3年内股价无法回升到合理水平就把它卖掉或股价一回到合理水平就卖掉”吗?

关于安全边际,巴菲特则更受费雪的影响,“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比用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以为巴老赚得最多帐面利润的可口可乐来说,88年时,巴老以14.5倍的PE、5倍的帐面资产值买入时(当年每股收益是0.36美元,买入均价5.22美元、每股净值是1.07元),如果纯粹从数学角度计算,一点都不便宜,要知道,当时美国的国债利率是10%/年左右。

关于市场先生的愚蠢,则是巴老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项技术,华盛顿邮报、吉列、富国银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运通等都是经典的战例。但是,个人认为,市场先生的大愚蠢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回报依然是令人满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优秀企业经营的历史长河中,它肯定会提供无数次机会、无数次好的买点供投资人进场,不会因为它已经升了若干倍就丧失了继续提供高回报的可能性,只要你能在买入时,对它的前景和实质价值有准确的把握、对价格有合理的评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的资金分配角度讲(60%,002033),欢迎下跌。下跌才能从市场先生犯错中寻找到机会,安全边际才能显现出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嘲老兄:

巴菲特总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理解,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比例正好相反


我认为老巴说的这个比例是他真实的操作手法,为什么呢?我认为美国道指数平均年增长7%,而巴非特的业绩是29%,那么多出来的应该是22%,而这个22%应该是企业业绩推动造成的,在美国能成长22%的企业,可乐肯定不是,可乐大概是15%,那么还有7%个点是那里来的呢,我认为来自与安全边际,而巴非特买可乐在15倍时,15倍是美国股市的中轴线,表面上看好象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了优秀的股票,但实际上我们观察89-90年的指数时,发现道指已经开始拐头向上,实质上那时的可乐已经是打过折了。我们只是知道可乐是巴非特买进数量最多的一只股票,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华盛顿邮报是回报最大的一只股票,截止2003可乐只有7,8倍的回报,而邮报有100多倍的回报,为什么邮报有如此之多的回抱,那就是因为他买的低,不要小看这个低。同样的股票买进的价位非常影响投资收益。同样作为一个长线买家,你买进20倍的矛台,我们按40元计算,和买进30倍的矛台,按60元计算,这两个的比较说明,30倍的矛台是透支了两年的业绩为代价的,如果熊市在2009年如期而至,那么60元买进的毛台可能让你颗粒无收。我们在老巴的年报里还发现有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不是钱太多的话,他可以取得高达50%的回报,那么50%仅仅靠它企业成长的理念能带来吗?不可能,要想取得50%的业绩,必须靠市场先生的帮助,必须有安全边际的帮助。
我个人认为费雪给巴非特指明了复利的来源,那就是买进超级成长股,而巴非特结合了它两位老师的精华,买进打过折的成长股,所以它超越了费雪,也超越了格雷厄拇,而作为同时代的人,费雪超越了格累厄拇,但没能超越巴非特,我们能说巴非特是85%象费雪,15%象格雷厄拇吗?我们在来回顾一个叫奥肖西那的人,他采用:低估+成长+趋势强劲的方法选股,取得的10年来华尔街最佳策略和最好成绩的称号,那么我们会认为费雪会无法超越吗?

所以我认为对巴非特而言:好价好股同样缺一不可,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如果我们讨论谁先谁后,那么又有谁能证明巴非特前后买进的10只股票有里超过20倍以上时买进的呢?而费雪和老格之间可以进行比较,那就是费雪更强调好股。老格更强调好价,两个人都有缺陷。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否则我们学习费雪,那现在以70倍市赢率的价格买进600143,学习巴非特以20倍市赢率买进000792,10年后结果会如何呢?我个人认为000792肯定能跑赢600143。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真的不会经常犯错吗?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7-3-21 09:44 发表
巴菲特更象谁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基本面比安全边际具有更大的价值,两者事实上是对投资两个方向的保障。基本面保障的是向上的上涨空间,安全边际保障的是向下的下跌空间。对于真正优秀的投资对象,向上的空 ...



我想现在的一些盘面已经开始使我们迷惑了,到底是好股重要还是好价重要,而好价又变成了可遇不可球的东西,我不这么看,首先市场先生几年肯定会犯一次错。这是周期性的结果,是必然。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而绝对不是市场不会犯错,否则提出市场不会犯错,那不又成了市场是有效得了吗?而市场没有效才是价值投资能生存的土壤,价值投资背后说明的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挣钱,而好企业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好的利用工具,否则的话,巴非特也不会在它最近的招聘中说希望他的接班人能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有独特见解。
好价是对人性的考验,好价是赢利的基石,如果没有对人性的利用,老巴也不会在每次年报里说,我告诉大家赢利的秘诀:“别人贪婪时你恐惧,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好股只是对一般投资人(包括机构)可以最佳放大这种贪婪的工具,而最为差股,没办法充分放大这种贪婪。如果没有了这种放大的贪婪,那里有什么长期持有,哪里有什么超额利润。老巴的钱肯定是赢的别的机构的钱,为什么能赢,它找了个大家都相信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可以穿越时间的考验,成为永恒。那就是投资就象是做企业合伙人一样。这个理由很充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000731的买进视角

原帖由 liza012 于 2007-3-21 08:06 发表
多谢LZ 的分析和统计。这对我们不会用公式代入计算机的帮助太大了,省掉了太多的麻烦。多谢了!

现在我还没完全弄明白,再想想。现在想到的一个小问题也想问一下:
因为我买了000792所以把相关的公司比较了一 ...



我理解买进的原因是因为它被低估了。作为2006年一元的业绩而言,前不久市赢率只有10倍,而大盘平均是30倍。那么低与大盘200%,肯定是好的投资标的,至少可以回归到20倍。那也就是50%的无风险套利。机构肯定愿意干,向下无空间,向上至少50%。那我们有什么不能全部买进呢,不过非常遗憾。你发现的晚了,我也没发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潮兄: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7-3-21 11:12 发表
从我的资金分配角度讲(60%,002033),欢迎下跌。下跌才能从市场先生犯错中寻找到机会,安全边际才能显现出来。



能不能就你这只股票,你计算一下它2007。2008,2009年可能的业绩,我们来计算一下该股的涨幅空间。同时因为你配比了60%的资金,应该对该股未来的业绩有80%的确定性。资金配置公式为凯利赌博模型。2*80%-100=60%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3-21 14:0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有意思

踏空的,都是看K线的;
站岗的,都是玩波段的;
抄底的,都是最有钱的;
割肉的,都是借贷款的;
新基民,都是算净值的;
老基民,都是算增率的;
老油条,都是听广播的;
生瓜蛋,都是捂大盘的;
唱多的,都是上贼船的;
唱空的,都是受过骗的;
赔钱的,都是勤算帐的;
盈利的,都是非常懒的;
获利的十一个诀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05:53 , Processed in 0.04068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