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2-2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估值法:没有最佳只有最适用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基本逻辑下,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论股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 从而指导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
  
  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为相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

  另一类为绝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现金流量折现方法、期权定价方法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2-2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估值法与“五朵金花”
  
  相对估值法因其简单易懂,便于计算而被广泛使用。但事实上每一种相对估值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目前,多种相对估值存在着被乱用和被滥用以及被浅薄化的情况,以下就以最为常用的PE法为例说明一二。
  
  一般的理解,P/E值越低,公司越有投资价值。因此在P/E值较低时介入,较高时抛出是比较符合投资逻辑的。但事实上,由于认为2004年底“五朵金花”P/E值较低,公司具有投资价值而介入的投资者,目前“亏损累累”在所难免。相反,“反P/E”法操作的投资者平均收益却颇丰,即在2001年底P/E值较高时介入“五朵金花”的投资者,在2004年底P/E值较低前抛出。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原因就在于PE法并不适用于“五朵金花”一类的具有强烈行业周期性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关心PE值本身变化以及与历史值的比较,PE估值法的逻辑被严重浅薄化。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EPS?P/E;股价决定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 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反之同理。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出现暴涨或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会大喊“涨(跌)得让人看不懂”或“不至于涨(跌)那么多吧”。其实不奇怪,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而已。
  
  表二、各種相對估值法的適用性
  

相对价值评估

相对价值评估
相对价值评估.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2-2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的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几乎同时与相对估值法引入中国,但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绝对估值法一直被认为是“理论虽完美,但实用性不佳”,主要因为:(1)中国上市公司相关的基础数据比较缺乏,取得准确的模型参数比较困难。不可信的数据进入模型后,得到合理性不佳的结果,进而对绝对估值法模型本身产生信心动摇与怀疑;
  (2)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到总股本1/3,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估值模型中全流通的基本假设不符。
  
  不过,2004年以来绝对估值法边缘化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善,主要因为:中国股市行业结构主体工业类的上游行业,特别是能源与原材料,周期性极强。2004年5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使原有的周期性景气上升期间广泛使用的“TOP-DOWN”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分析—行业景气判断—龙头公司盈利预测)的重要性下降;而在周期性景气下降,用传统相对估值法评价方法无法解释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严重背离的背景下,“细分行业、精选个股”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上升,公司绝对估值法开始渐渐浮上台面。
  
  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股权分置问题开始分步骤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未来全流通背景下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通过绝对估值法来估计价值的可靠性上升,进一步推动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绝对估值法的关注。
  

  绝对估值法中,DDM模型为最基础的模型,目前最主流的DCF法也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
  
  理论上,当公司自由现金流全部用于股息支付时,DCF模型与DDM模型并无本质区别;但事实上,无论在分红率较低的中国还是在分红率较高的美国,股息都不可能等同于公司自由现金流,原因有四:
  (1)稳定性要求,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2)未来继续来投资的需要,公司预计未来存在可能的资本支出,保留现金以消除融资的不便与昂贵;
  (3)税收因素,国外实行较高累进制的的资本利得税或个人所得税;
  (4)信号特征,市场普遍存在“公司股息上升,前景可看高一线;股息下降,表明公司前景看淡”的看法。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短期内该局面也难以改善,DDM模型在中国基本不适用。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DCF估值法提供一个严谨的分析框架,系统地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每一个因素,最终评估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DCF估值法与DDM的本质区别是,DCF估值法用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为美国学者拉巴波特提出,基本概念为公司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公司资本供应者(即各种利益要求人,包括股东、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绝对价值评估 1.jpg
绝对价值评估 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2-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硬币双面 两法合宜
  
  笔者认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为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的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对于不同公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择取不同估值方法。多种相对法估值和至少一种绝对法估值模型估值(以DCF为主)结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例如: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注重稳定性,首选DCF方法,次选EV/EBITDA;
  生物医药及网络软件开发上市公司,注重成长性,首选PEG方法,次选P/B、EV/EBITDA;
  房地产及商业及酒店业上市公司,注重资产(地产等)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或有收益,应采用RNAV法与PE法相结合的方法;
  资源类上市公司,除关注产量外,还应关注矿藏资源的拥有情况,应采用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模型。
  
  在目前周期性行业(股市主体)景气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加强对绝对估值法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相对法和绝对法结合使用,使投资者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时既考虑当前公司的财务状况、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又考虑未来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战略,了解公司未来的连续价值,从而对公司形成全面的认识,作出更理性的投资判断。

相对估值法(乘数方法)
  PE估值法、
  PB估值法、
  PEG估值法、
  PS估值法
  EV/EBITDA估值法。
  
  一:PE法的滥用
  1. PE法的适用:
  周期性较弱企业,如公共服务业,因其盈利相对稳定。
  公司/行业/股市比较相当有用(公司/竞争对手、公司/行业、公司/股市、行业/股市)。
  2. PE法的不适用:
  周期性较强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
  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
  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公司;
  銀行、保險和其它流動資産比例高的公司;
  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公司;
  (大陆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
  
  PE法的逻辑
  PE估值模型的應用:
  絕對合理股價:P※=EPS*(PER※)
  股價決定於EPS與合理本益比(PER※)的积
  注意: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本益比(PER※)
  就可越高,絕對合理股價就可上调;
  高成長股可享有高PER; 低成長股可享有低PER;
  当EPS预估成长率低于预期,合理本益比(PER※)调低,双重打击,股价重挫。
  
  二:PEG的应运而生
  PEG =PE/G
  Growth:净利润的成长率
  修正:鉴于大陆上市公司投资收益、营业外收益的不稳定性,以及一些A 股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操纵净利润指标的现实情况,出于稳健性的考虑,净利润的成长率可以以税前利润的成长率/营业利益的成长率/营收的成长率替代。
  
  1:PEG法的适用:
  适用IT等成长性较高企业;
  2:PEG法的不适用:
  成熟行业。
  过度投机市场评价提供合理借口;
  亏损、或盈余正在衰退的行业
  
  三:PB法的粗糙
  1. PB法的适用:
  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
  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
  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
  2. PB法的不适用:
  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公司;
  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智慧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3. PB法的合理修正:
  将少数股东权益和商誉排除;
  每年对土地、上市/未上市投资项目资产价值进行重估。
  4 . PB法的悖论:
  股价/相对资产价值相关性弱;
  股价/相对资产价值< 盈余(资产报酬率)/相对资产价值。
  
  四:PS法的不足
  1. PS法公式
  PS(价格营收比)=总市值/营收=(股价*总股数)/营收
  
  2. PS法的适用:
  营收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易操控;
  营收最稳定,波动性小,避免(周期性行业)PE波动较大;
  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净利润为负亦可用。
  
  3 . PS法的悖论: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反映(利润下降/营收不变);
  PS会随着公司营收受规模扩大而下降;
  营收规模较大的公司PS较低。
  
  五:EV/EBITDA释义与计算
  1. EV(Enterprise value 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EV) =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市值+净负债
  2. EBITDA
  (Earnings Earnings before before intrerest intr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BITDA=营业利益+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注意: Earnings=Operating profit
  营业利益=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EV/EBITDA法的适用性
  1. EV/EBITDA法的适用:
  充分競爭行業的公司;
  沒有巨額商譽的公司;
  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
  2. EV/EBITDA法的不适用:
  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公司;
  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
  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
  面利润);
  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小结:相对估值法的应用
  寻找最合适的相对估值法;
  辅以其他相对估值法配合使用;
  必须多家同类公司比较使用某一相对估值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2-2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均线多头兄,

能否指导推荐有关财务管理与证券分析的书,

我正在专心修读【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第二版)】

我的优势在对行业和技术的把握, 可惜老巴很少买制造业股票, 吉列是例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2-2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关于你的困惑

原帖由 xiaowei228 于 2007-2-26 16:55 发表
谈论了这么多时间!
大家觉得在现在这个市场氛围里谈论基本分析合适吗?
现在是大盘中后期走势,注定是垃圾股的天下。
在大家追涨停的时候,在学习这个贴的网友还有几个在所认为的成长股中呢?
我在2005年的时 ...



1:股市有短期和长期两种策略
你现在的追涨策略就是个短期策略,在一个时间段内比如6个月,1年内,2年内,或者更长,你都会取得不错的业绩.比如你短期短短几天内就有好几十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的连续性需要你考虑,这种赢利模式你能用多久.而现实世界已经证明老巴60年不败,它的策略就是最优秀的.短期内老巴肯定做不到百分之几十,关键是它能连续30年能做到.它的威力在于30年,连续性是核心.
2:如何比较投资业绩:看长期还是看短期
假设你可以12月连续追涨策略,你的最好成绩可能是多少呢?我们以这个交流区里的高手欧耐尔策略的实践者来看.400%,而我买入伟星持有到现在共10个月.我的买入价为9.6元.收益为200%.肯定不如它的操作,而持有20个月的重机目前获利900%.18个月的金发目前500%.16个月的通威目前400%,那么我的感受就是不管牛熊,优势的成长股涨浮惊人,还不包括他们2007年还在上涨,那么假设伟星我再持有10个月,共20月后,可能是多少呢?我初步判断应该在400%左右.所以这两种策略各有侧重点,但长期下来,我相信能跑赢楼上的那个欧耐而选手,其中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不受资金量的限制,也就是说,你有多大的资金量都可以做.如果你再能有融资能力,那你的收益率会是多少呢?
3: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使用长期策略?
如果我们以一年为期观察股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80%的时间股票不怎么涨,或者跑输大盘.以伟星为例子,10个月的持有期间.7个月内,股价都在10-14元震荡,而大盘同期上涨近100%,一般的投资人肯定急的就卖掉了,去追别的热点了.7个月后的短短3个月,股价就从14-28元,如果没有7个月的参与盘整与等待业绩公告,我们怎么能抓住上涨最猛的三个月,赢得200%的收益呢?很多人会熬不住这7个月的原因,就是不理解慢就是快的投资道理.如果你2006年9-12月这三个月不在股市里,那么你的账户很难翻翻,而很多翻翻的股票就是在这三个月完成的,而同期大盘也是涨浮最大的时候.越是不想熬过最痛苦的时间,你越是抓不住涨的最疯的时候.而理解这种慢就是快的道理,需要大量的实践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我用了10年才弄明白.为什么价值投资者不爱看大盘和个股,就是这个道理,要想熬住,只能关掉电脑,去干别的,只有在涨的最疯的时候,打开电脑,看看是不是该卖了.同样的选股能力,最后投资者比的就是心态了.尤其是对待持有时的心态.
4:我的态度:我一生会坚持价值投资不变
我也是从做短线,研究指标,一步步过来,最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市场里游戏,重要的规则就是乌龟跑赢了兔子.必须尊重这个规则.否则很难挣大钱,如果不是为了挣大钱,我们来股市干什么呢?所以下一个熊市你依然会看到我在股市里奋斗,不会离开.专注与坚持是成功的前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最好的书是:

原帖由 poeme_gmat 于 2007-2-26 20:31 发表
均线多头兄,

能否指导推荐有关财务管理与证券分析的书,

我正在专心修读【现金流量与证券分析(第二版)】

我的优势在对行业和技术的把握, 可惜老巴很少买制造业股票, 吉列是例外


1:反复读关于老巴的书,大概有几十本.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刚出版的几本,非常好.
2:反复读关于林奇的书,共三本
3:反复读费雪的书:一本
4:反复读戴维斯王朝
5:反复读罗杰斯的环球投资和谈商品
6:还有三个经典:一个作手的回忆录,我如何赢得了200万,客户的游艇在那里
7:其他;
反正就是老外写的你就读,不是老外写的你就仍.国内的投资书我还真没发现能成为经典的.99%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7: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可能会很难在读的过程中找到共鸣,如果你有很多年的投资实践,读它们的书,你会豁然开窍的.因为有共鸣,几年前读他们的书,我真是读不懂,现在就比以前强多了.他们的话,很多时候都被人引用,那真是经典,原来读这些话就没感觉,现在有了一些,比如说,楼上的这几天追涨效果不错,林奇就会说这种操作方式叫拔苗助长,连老巴都给林奇打电话,说想引用这句话到他的年报中.那么为什么是拔苗助长呢?老巴和林奇理解和感受的很深.我估计这里常来的朋友也会感受很深,比如股潮,因为他有实战,有过这方面的感受,可能还没找到这么形象和深刻的话来表达,那么当他看到这句话时,就共鸣了.所以实践和读书我感觉都很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现在操作------就是拔苗助长后的失落

原帖由 xiaowei228 于 2007-2-26 19:07 发表
我几天觉得像杀红眼的投机客。有点茫然失落的感觉。像刚下海接客的小姐,钱是赚到了,可身上又掉啥东西一样



如果是林奇,看到你现在的操作,肯定会说,你这是在拔苗助长.为什么是拔苗助长呢?我建议股潮给我们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都会很受用.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2-27 02:4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看个短线故事,看看你有什么感想-----是不是拔苗助长

原帖由 xiaowei228 于 2007-2-26 16:55 发表
谈论了这么多时间!
大家觉得在现在这个市场氛围里谈论基本分析合适吗?
现在是大盘中后期走势,注定是垃圾股的天下。
在大家追涨停的时候,在学习这个贴的网友还有几个在所认为的成长股中呢?
我在2005年的时 ...


看完这个故事后,谈谈你的感想:------我的感想就是这样拔苗助长的故事太多了.
买到妖股当日翻番接着五个跌停

  “简直太疯了!”南方证券沙坪坝营业厅的股民曾小姐,回忆起去年6月份交易中工国际(002051)的一幕,至今仍心有余悸。

  2006年6月19日,是“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的上市日。作为短线老手的曾小姐当时就判断出:在停发新股长达377天后,市场累积的“新股饥渴效应”将有望迸发!于是,在该股开盘后5分钟,她分别在15.8元和16.1元两个价位,买进了6200股中工国际。中午,因为有事,曾小姐出了趟门,2点半时回家后发现,股价竟然涨到了39元!而盘中最高时,甚至飙升到了50元,较7.4元的发行价上涨576%%,最后收于31.97元。理论上,曾小姐一天赚了9.9万元。

  “本来想赚个百分之五六就跑,哪知道居然会翻番!”曾小姐差点兴奋得晕倒。“第二天开盘就卖”,当晚,这句话在曾小姐脑海里重复了至少200遍。谁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二天,中工国际开盘就牢牢被钉死在跌停板上。

  这之后,曾小姐天天都在股市开盘前,按照该股当天的跌停价位,把卖单打好,结果一连5个交易日都是巨量封跌停,根本没有卖出机会。直到6月27日,曾小姐才“如愿以偿”地在16.98元的跌停位置,将手中的股票全部卖出。最后算下来,大概只有6000元的利润。

  就这样,短短一周9.9万元的账面利润,缩水成了6000元!曾小姐其实还算果断,保住了利润。此后,中工国际一路下跌,最低下滑到了13.6元。到今年2月9日的收盘价,也仅17元,离上市当日的高点相距甚远。

  这次难得的经历,给曾小姐上了生动的一课,盲目“追新”,炒短线,风险确实太大!

  此后,曾小姐稳打稳扎地做了几只绩优股,在去年下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2-27 02:4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2006年年终总结

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2006年年终总结


丁当   《Value》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了内地某私募基金经理丁当(化名),谈得很投缘。丁当说他经常写些东西,总结一下自己的投资感想,录以备忘。我们忙问丁当能否一阅,他两天后便将这些文字电邮过来。那天是周末,我们将它们打印成文稿,细细地读了一个晚上,颇为受用。周一早晨,我们赶紧与丁当通话,认为他完全可以成为财经周刊的评论员,因为文字好,见解也很有意思。我们希望《Value》能够发表他的部分文章,考虑到丁当不愿抛头露面,便以化名处理。又因这些文字主要是丁当在2006年对国内外财经及投资界种种事态的思考片断,这倒不失为“年终总结”。《Value》以《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2006年》为题,分上、中、下三篇发表,愿有助于中国投资界的思想趋于活跃和深刻。

  投资为了什么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做过投资,但我们投资究竟是为了什么?为社会?为理想?为责任?为梦?为娱乐?……可能有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有一条一定是最重要的,为赚钱。

  我们回到股票市场上,股票市场起起落落,很多暴富和破产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市场究竟是不是一个能挣钱的市场,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个市场里赚钱,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赌场是一定赚钱的,进赌场的人,输钱的几率比赢钱的机会大得多。可赌场照样门庭若市,送钱的赌客络绎不绝。为什么?

  假如都是非理性的赌徒,赌场开不下去,因为这些赌徒很快会被消灭,新生的速度远不如消灭的速度快。所以,绝大多数赌客都是理性的,明知会输,也要去赌,玩的就是心跳。输了,就是娱乐,不影响生活,万一赢了呢?

  股民的心态远不如赌客,大多数人都是抱着赚大钱的心态入市的,听到的都是十倍、百倍获利的平民投资家的光辉事迹,总希望能遵循先贤的教导,跟随先贤的足迹,让神话在自己身上重演。人人都有很多消息来源,人人都相信自己聪明。今天贪婪,明天恐惧,不断地买进卖出,到最后偷着乐的是证券公司和国税局。

  投机是有成本的,全年24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250亿元,印花税1‰,手续费1.5‰,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全年整个市场的费用是300亿元人民币,去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分红约800亿元,分给流通股股东的不到300亿元,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也是一种零和游戏。

  打麻将是一种零和游戏,有人赢,就一定有人输。股票市场有一个好处,指数涨的时候,总市值增加,大家都赢,皆大欢喜。要过一段时间,等潮水退下去的时候,输家才会浮出水面。

  股票市场上能赚到钱,但你必须明白股票市场是什么,你才会在市场里赚到钱。就像投机,投机并不可怕,但投机时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有风险意识,要管理风险,用自己输得起的钱来干。

  风险并不全是坏事,有风险的地方收益才大,投资会带来惊喜。对不懂的人来说,带来的往往是眼泪。

  翻开《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证券市场出身上榜的也就三、五个人,绝大多数都靠经营符合三个代表方向的企业致富。全球多少聪明人在这个市场中搏杀,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投机的不易。

  命好,在证券市场上赚点钱不难,难的是长久持续地赚钱。

  每天都有股票涨得不错,但看得长远一点,大多数股票就如同坐过山车,只有波幅,没有升幅。从娱乐的角度看,不错,生活充实,但没用。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交易做得多,只能说明你的成本高,和收益无关。

  短线赚钱难,那就看长线。但长线有长线的问题,如果碰上2001-2005年的大熊市,几年下来,能保本已是万幸,更别提回报了。这对持股的信心、耐心、毅力都是考验,不少人发誓从此不再进股市。但综合来看,长线一定好于短线。

  证券市场就像生活一样,大喜的日子少,大悲的日子也少,大多数都是平平淡淡的日子。碰上大喜的日子,是运气。碰上大悲,是有点背。高手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才显出功力。

  长期下来,证券市场并不是在比谁更聪明,而是在比谁犯的错误更少。能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能耐得住,能守得住,确实不是易事。龟兔赛跑,最后赢的一定是龟。

  巴菲特投资四十年,每年收益22%,成为大家敬仰的神,他的水平凡人很难达到。约翰?坦普顿,坦普顿基金的创始人,五十年中(1946-1996年)每年收益率14%,700倍。看似简单,要达到也很难,长久持续,更不容易。

  投资有风险,存银行如何?风险更大。通胀在使你的资产贬值,要战胜通胀,要保值、增值,必须要投资。

  如想搏成巨富,可以玩期货或金融衍生品种,可以培养公司上市,做股票不合适。但如果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股票市场是个很好的地方。

  证券市场是一个理财的地方,是一个守住钱的地方。

  投资为什么?赚钱、娱乐,当然,还有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kkkkkk

kkkkk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2-27 00:11 发表



1:股市有短期和长期两种策略
你现在的追涨策略就是个短期策略,在一个时间段内比如6个月,1年内,2年内,或者更长,你都会取得不错的业绩.比如你短期短短几天内就有好几十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的连续性需要你考虑 ...


老兄把问题说透了,只有赞叹。所以其他说什么都是多余了。很多人就是要买个最低价----抄底;卖个最高价-----逃顶,所以才会有反复的频繁买进卖出操作,连自己也觉得像赌徒了。还是那句话:你要投机、投资都可以,但必须明白你在做什么。好多人就是生活在幻想当中,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个人或者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个人,那么离失败就不远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2-27 00:11 发表



1:股市有短期和长期两种策略
你现在的追涨策略就是个短期策略,在一个时间段内比如6个月,1年内,2年内,或者更长,你都会取得不错的业绩.比如你短期短短几天内就有好几十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的连续性需要你考虑 ...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赞叹!vvvv

[ 本帖最后由 淡雪 于 2007-2-27 07:5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雪 于 2007-2-27 07:56 发表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赞叹!vvvv


又见淡雪妹妹,近来好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点

“1:反复读关于老巴的书,大概有几十本.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刚出版的几本,非常好.”

——均兄,能否说说你认为比较经典的关于老巴的书籍名称,包括你谈到的这两年出版的?非常感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各位的持股情况,今天的大跌对大家的持股心态有何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owei228 于 2007-2-27 12:39 发表
很想知道各位的持股情况,今天的大跌对大家的持股心态有何影响?


呵呵,出题的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仓,盈利110%,想跑跑不出来,跌停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领跌的全是蓝筹股,怎么回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6:11 , Processed in 0.03415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