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ichang9200 于 2007-12-6 15:21 发表
年利润在10亿以上的才是好公司,如果利润不够多,要求股本足够小,如果一家企业是垄断型的,但利润却很少,那我们要坚决放弃

既然是垄断性企业,利润很少确实难以解释的通。这样的垄断有什么意义?所以果真如此应坚决放弃。我很注意企业的三个经济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主要产品毛利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而且指标应保持连年的稳定性增长,不能大幅波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渐渐要理论联系实际了
观注的重点大家都差不多.竞争优势,持续的能力.几个重要的定量指标.公司财务的稳健程度.
我们的收益来自哪呢?市场预期与企业实际的差异.
茅台主要是市场对它期望太高了,做的再好,都被当成应该的.



我们的利润到底来自什么?
(股权利润增长+投机收益)前者是买对了企业而带来,后者是利用了市场而来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12-12 05:5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收益来自哪里?大家都在做正解。其实真正给我们利润的是市场先生,是他经常对企业的价值做出错误的判断。而我们用安全边际来保护我们自己,在市场先生疯狂时买入或卖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获利的正解是企业价值的判断.
市场先生只提供报价.
之所以说是市场预期与实际的差异,正是兄弟所说,利用市场犯错误来获得好的回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12-6 01:43 发表
估值是价值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借一个网友发的贴来看看600519,如何估值?欢迎大家讨论,以解决估值的问题;

                          茅台五年后的股价,欢迎讨论!
       茅台现价183.01元,动态PE81.4 ...


看过这里引出了我学习价值投资的最大疑惑:
1.如何确定一个企业未来3-5年的增长率,很多公司的经营可能会突然恶化,如何自信地确定一个好企业每年的增长?如何知道该公司一定会持续30%以上增长?我们这些散户得到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其实很少,各类券商分析报告漫天飞,其目的意图真的就是可信或善意的吗?

2.如何认定好股的市盈率?大家都知道国外成熟市场市盈率水平,茅台目前市盈率是其4-5倍。如果某一天机构们都"醒悟"茅台市盈率太高而减持,即便仍然绩优,茅台仍有可能大跌。所以,机构的估值思想可能是左右股价高低的重要原因。我们散户如何能及时地了解机构的估值思想?

价值新手提问,可能比较幼稚,希望不要见笑。希望均线多头大哥释疑,给我们这些新手多一些自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ninby 于 2007-12-7 07:54 发表


看过这里引出了我学习价值投资的最大疑惑:
1.如何确定一个企业未来3-5年的增长率,很多公司的经营可能会突然恶化,如何自信地确定一个好企业每年的增长?如何知道该公司一定会持续30%以上增长?我们这些散 ...

所以,第一真正值得价值投资的股票少之又少,绝不像某些人说起价值投资来股票一抓一大把。苛刻的说,A股市场不会超过20个;第二,所谓市盈率做价值投资的股票应该观察的是动态市盈率。某一阶段市盈率不低,随着业绩的提升过一段时间市盈率就会被稀释。不能静态的看市盈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7-12-6 19:35 发表
获利的正解是企业价值的判断.
市场先生只提供报价.
之所以说是市场预期与实际的差异,正是兄弟所说,利用市场犯错误来获得好的回报.


rich兄弟也这样说,真是令人惊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定量分析太难,内在价值很不确定.
如何做价值投资看看,牛根生对于企业的强与大的分类,对于分析企业认识就更深了.
归归类,你买的是什么样的公司.

标签:产经/公司
强·大·强大



大与强是什么关系呢?有把两者割裂开来的观点认为,在战略抉择中,强优先于大;也有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大是强的必要条件,无大则无强。



实际上,用动态观点看,“大”与“强”的辩证关系至少可以细分为以下7种情况:

第一种,强则必大——高竞争力,高效益,这样的企业做大是必然的,做不大是偶然的。



“强”意味着在市场上有核心竞争力,有好的赢利模式,这样的企业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在万千企业的马拉松长跑中,“弱”的企业不停地掉队,“强”的企业不停地超越,做不大是没有道理的。



上世纪40年代末,瑞典利乐公司尝试推出一种食品包装新技术——高温瞬时灭菌辅以无菌纸包装,结果使牛奶的保鲜期由六七天延长至六七个月,从而掀起了“牛奶保鲜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巴氏杀菌是“牛奶保鲜技术的第一次革命”),于是风靡世界,占据了全球3/4的市场份额!一个小国的一个曾经的小企业,凭借其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赢利模式,一步步走向全球,生动地诠释了“强则必大”的商业逻辑。



由此也可以看出,自主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战略意义。



由于“强则必大”指的是一种逻辑趋势,所以,如果从过程中去考察,所谓“强”的企业,实际上既有“强+大”组合,也有“强+小+潜大”组合。对于后一种组合,其如何向“强+大”过渡,则有两种抉择:“强而速大”,或者“强而慢大”。



第二种,强而速大——高竞争力,但刻意降低利润,以求市场的迅速扩大、品牌集中度的迅速提高,简称“以利润换市场”。



假设一个情境,你是第一个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你显然比已经统治了市场多年的黑白电视机“强”出许多,但你毫无价格优势,因为你不得不在产品中摊销庞大的研发费用或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这时候,你就会面临着“优先要市场”还是“优先保利润”的抉择——你要的利润越小,相对而言,市场就容易做大,企业的规模就越可能迅速扩大……眼前看,你作了很大的牺牲;但长远看,规模效益使你在总利润上可能并不吃亏。



当然,最紧要的还不仅仅是利润问题,而是你抢在其他竞争队友崛起之前,先入为主,牢牢地把守了一份自己的市场“领地”,它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利润源”,使你下一个新产品获得了潜在的播种地,让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种,强而慢大——高竞争力,但恃此攫取高额利润,因此市场扩大缓慢。

选择这种战略的企业,资本收益率是蛮高的,真所谓每一文钱掉在地上都能砸个坑!



它可能部分适用于开发稀缺性资源的企业,如石油企业、煤炭企业、稀土企业等。

但如果是一家凭借技术吃饭的企业,过度依赖这种战略的后果,可能在你尚沉醉于“头三壶美酒”的时候,替代性技术已经崛起,并迅速摧垮了你原有的技术优势,其结果等于错过了凭借领先优势迅速壮大的机遇。



即使是资源型企业,有时也会遭受类似际遇——天下石油虽然稀缺,却并非独家所有;当你奇货可居的时候,如果有竞争者走“强而速大”的道路,那么,下一口油井,你可能就无力问津了。



第四种,强而不大——在一些狭窄的市场领域,一些企业生产出了拳头产品,但其市场总容量有限,于是出现了“战无对手,市仅果腹”的奇特局面……这样的企业,如果跨行业对比,它不算大;但在其所在的狭窄市场里,它已顶尖了。



一些“隐形冠军”就居于这种位置。比如,杭州有家全世界最大的赛艇生产公司,连2004年雅典奥运会都选用过它的产品,但在赛艇行当,它大起来的机会就非常渺茫——满打满算,全世界每年能够需要多少新的赛艇?



这类企业要想做大,就需要革新自己的赢利模式,将“利润点”扩展为“利润面”,例如,做与赛艇有关的旅游项目、文化项目、会议项目、海洋项目等。



第五种,不强反大——中竞争力,低利润,换取规模。



这是目前我国最受舆论诟病的一类企业。它们做到了相当规模,有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它们的“利润点”只盘踞在低端产品上,并以低价取胜——这也正是它们获得规模的原因,却使企业技术开发后继无力,甚至长期挣扎在亏损线上。



但是,毋庸置疑,在技术条件、资金实力、管理经验普遍落后于跨国企业的情况下,中国新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它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可能走“强而速大”的路子,“不强反大”往往是它们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无法绕行的“前奏音乐”、“滑行跑道”——不奏完这一段,“正曲”难以登台;不滑完这一程,“翔天”无从实现。



第六种,大则易强——有规模,有效益,从而容易争得竞争优势。



毛泽东为什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自己太弱小嘛!如果自己足够强大,哪还用绕着山沟沟打游击,飞机对飞机、坦克对坦克地硬碰硬就可以了。



“不强反大”为何成为中国许多企业的无奈选择?也是由于跨国企业这个对手太强大的缘故。攻强手要打弱点。市场上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当然是利润最低的领域。如果我们在低端产品上占尽规模,那么,调动后续资源的实力就增大,闪转腾挪的空间也扩大,这就有了向中端产品与高端产品进攻的“根据地”。这是在市场经济中所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比如,在冰淇淋领域,过去国外品牌长期盘踞高端市场与中端市场,国内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上“搅稀稠”……但这样“搅”了十几年后,今天哪个洋品牌还敢小觑国产品牌?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冰淇淋销量的冠军、亚军都是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已经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洋品牌也不得不转过身来经营低端市场。



第七种,大而不强——有规模,低效益,低竞争力。



这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走完“不强反大”的历程后,始终无法跳过“大则易强”的龙门。另一种情况是,走完“强则必大”的路子后,不能持续创新,后继乏力,开始走下坡路。不管由哪一个路径实现的“大”,都是一笔宝贵的资产。在“小而不强”与“大而不强”之间,显然“大而不强”已经产生了革命性的质变,它欠的只是“画龙点睛”的功夫了。



如何“点睛”呢?这还得采取《孙子兵法》的通用战略: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由“点强”走向“面强”。假如企业竞争是“五指对五指”,那么,“做大”意味着你有了“五指”,“不强”意味着你“五指”皆弱——这时候,全面竞争是危险的,但你若把“五指”并拢起来形成“一根铁手指”,胜算就极大。这个“突破点”,可以是研发,可以是原料,可以是渠道,可以是人才,可以是服务……第一个关键点做强了,再去做强第二个关键点,依此类推,直到各点皆强,这时候,一个全面强大的企业就诞生了。



综上所述,“强”与“大”的七种辩证关系表明,二者是动态关联的,“强”不是完美的,“大”也不是完美的,“强大”才是一种理想的组合,实现其的路径,有时候是“先强后大”,有时候是“先大后强”,还有时候是“边大边强”——但任何一次“强大”都无法成为“终结”,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强无封顶,大无边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牛市中,你要"获利"很容易,买个指数基金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不买指数基金,而要自己下海操盘,那么显然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利”,而是要获得“超额收益”。

要获得超额收益,除非你特别走运,否则你就必须比其他投资者有优势,不然,凭什么轮到你~

大家不妨认真想想,在股市中你比别人有什么优势?你有信息优势吗?有思维优势吗?还是你有行为优势,如果都没有,那么凭什么你能赚钱?


有些人以为会谈一堆宏论、懂几个财务指标?会算算市盈率,就颇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有优势。但在我看来,这除了是个畸形的心理优势,什么都不是~

只有经过深入思考,你才会发现,成功投资者的优势,原来就是成功企业家的优势。原来投资就是投资,什么价值投资,让他见鬼去~

人总是不愿正视自己,所以万事开头难,但一旦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真正前进在进步的大道上~

一时无聊来上论坛,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更无聊,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当人们认为企业的收益不再重要时,就该攥紧钱袋逃跑,消失.88:*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秋树 于 2007-12-7 11:07 发表
在牛市中,你要"获利"很容易,买个指数基金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不买指数基金,而要自己下海操盘,那么显然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利”,而是要获得“超额收益”。

要获得超额收益,除非你特别走运,否则 ...

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争论了。焦点是一派是要与市场各种力量较量,即博弈;一派则脱离这种市场博弈,不考虑人们之间这种博弈。单从做企业角度考虑。所以这种争论已无意义。正可谓鸡同鸭讲,越搅越搅不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嘲笑大家无聊,我看就大可不必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就说过在这个市场里做投机的永远是大多数的,真正做价值投资的寥若晨星。不要笑话某某某不如你,也不要自己觉得很自卑。只要适合你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其实投机也不是什么贬义词,只要你能把投机做得很好,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 本帖最后由 股市轮回 于 2007-12-7 11:5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必要再重申一遍:价值投资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哲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操作方法。否则你将要犯大错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同意见我始终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所以希望大家也都相互尊重一些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学习,表生气
:*22*: :*22*: :*22*:

您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之后,每个人就会拥有两种思想,甚至于两种思想经过交融还会产生更多新的思想。

[ 本帖最后由 碧玉刀 于 2007-12-7 15:0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71 三秋树 的帖子

三秋兄懂得思考,思路又比较清晰,这很好.
但口气有些偏激,语调有点绝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头像有些偏激,形象有点绝对.:*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0 04:55 , Processed in 0.04008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