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器。而且错的时候多,对的时候少。如果它价格不偏离实际价值,那你说我们怎么挣钱呢?
将损失原因推卸给市场不理性,将盈利归结于自己是巴费特第二。这种话连自己都骗不了,更不用说别人。与其认为市场“错的时候多,对的时候少。”我宁愿承认我比市场错的时候更多,对的时候更少。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11-6 18:16
将损失原因推卸给市场不理性,将盈利归结于自己是巴费特第二。这种话连自己都骗不了,更不用说别人。与其认为市场“错的时候多,对的时候少。”我宁愿承认我比市场错的时候更多,对的时候更少。
对于我自己的错误,我也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错的只是我自己。
只有吃一亏长一智,才能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Originally posted by 滚石玩家 at 2005-11-6 16:59
我拿集装箱与可乐作比,举了4点理由,看上去是在说"理由",其实是在说"事实",是可以确定的事实!为什么人们往往忽视确定的事实,而要去追逐不确定的股价和不确定的数据呢?
我不喜欢对一个低端产 ...
原本懒得来反驳你,但从各位的发言里看出你还是一个“大佬”级的人物,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
首先是竞争策略的问题,现在比较公认的有三种竞争策略:1、品牌竞争策略(差异化) — 特点是定位高端客户,产品价格高,客户数量相对少。2、低成本竞争策略 — 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产品价格低,市场占有率大。3、聚焦策略 — 不探讨。
品牌竞争策略和低成本竞争策略是互相矛盾的,只能二选一,比如汽车行业中:奔驰、宝马属于1,奇瑞QQ就属于2;IT业中:IBM属于1,DELL属于2;零售行业中:7—11属于1,沃尔玛属于2。......
选择何种竞争策略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问题是哪种更适合你自己(比如用SWOT可进行分析)
第二是行业问题,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行业平均的收益率是零,只要有利润空间就会吸引新的竞争者进入,所以可乐的消费量越多,竞争者总的产能也必然越大;集装箱的需求量越小,竞争者也就越少。关键的问题是:当行业的利润为零时,你的利润能有多少?中集前几年的暴利时代肯定是不能延续的,中海的介入就是证明。
中集到目前形成的50%的行业市场占有率以及相应产业布局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在行业内已形成了一定的垄断,抛弃现有的中集,去追求可乐的模式,真的如上面一位老兄说的:是猴子掰玉米。 中集运集团之运能大幅提升 1.6亿购干货集装箱 (中集投资俱乐部 目前我作张裕B/大商/华侨城,长线关注七匹狼/歌华有线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11-6 18:16
将损失原因推卸给市场不理性,将盈利归结于自己是巴费特第二。这种话连自己都骗不了,更不用说别人。与其认为市场“错的时候多,对的时候少。”我宁愿承认我比市场错的时候更多,对的时候更少。
要是我告诉你,我成本也就是是两块出头,你还不得气哭了?当然,还有哥们是几毛钱的。看谁赔的多。
[ Last edited by meng-h on 2005-11-6 at 22:10 ]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11-6 19:06
对于我自己的错误,我也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错的只是我自己。
只有吃一亏长一智,才能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共勉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6 21:16
要是我告诉你,我成本也就是是两块出头,你还不得气哭了?当然,还有哥们是几毛钱的。看谁赔的多。
有种人是得意便猖狂,你是还没得意便猖狂。佩服!佩服!我们这里的人何止是被你气哭,都要被你气乐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11-6 23:56
有种人是得意便猖狂,你是还没得意便猖狂。佩服!佩服!我们这里的人何止是被你气哭,都要被你气乐了!
不错不错,涵养不错。
好好看看十一五规划吧
[我不想谈中集,谈什么周期性行业等,我只想谈谈未来全球贸易的增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容置疑,未来五年,十年,。。。。每年都会有惊人的增长,中集过去十年为什么年年增长,根本原因是它搭上了中国贸易增长的顺风车,抓住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长,中集能不增长吗?看看全球股市,每年业绩超过1.2元,股价如此低的股票有几只? ]wo的看法和你相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在每年都有惊人的增长,[原因有多种我不过多阐述,你还是好好考虑这个原因吧!]中集的股价今年走势已提前告诉我们!好好看看十一五规划吧,中国以前靠大量投入靠消耗各种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做股票不看国家的经济政策,犹如瞎子摸象!随着发展经济的方式根本变化,以前的辉煌已不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长也到了一个顶峰,中集吗我不需再多讲什么,三年前介入中集的大资金今年以来一直在撤退,至于中集的股价今后走势吗,下跌是主基调!死抱中集的投资者最后下场不会好!
john深蓝:你好!
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深蓝 at 2005-11-6 19:13原本懒得来反驳你,但从各位的发言里看出你还是一个“大佬”级的人物,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
首先是竞争策略的问题,现在比较公认的有三种竞争策略:1、品牌竞争策略(差异化) — 特点是定位高端客户,产 ...
你说了三个问题:竞争策略和行业问题,都没有切中我要说的问题的核心,与我说的属不同的概念。
我们在分析一家公司时,首先要看它生产什么产品,满足什么需求,其次再是行业和策略,因为公司是靠产品生存,靠产品赢利,产品的本质及需求是第一位的。竞争策略的调整和行业地位的开拓是第二位的。如果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你就得去提高;如果产品供大与求,你就得去调整。我正是从最核心的第一层面,看到了中集面临的问题,而且事实也是如此。请看:
蓄势为未来
为巩固集装箱全球老大的位置,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中集开始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研发力量开发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则以购买德国等先进的专利技术。同时,中集开始提供着力集装箱综合服务,包括堆存服务、修理服务和全球零部件供应服务等。
吴发沛表示,虽然今年中集的业绩增长幅度会比2004年下降,但中集在三五年内完全有可能再次出现让人意外的业绩增长,因为目前中集已经对未来运输设备的变化有了足够的把握,并且正在积极为新产品积蓄产能,一旦市场成熟,中集必将牢牢把握机会,成为最大的收获者。
中集的新产品让人觉得有些陌生,这或许也成为了投资者理解中集的一个障碍,但在中集看来,专业化运输设备是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以罐式储运设备为例,产品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罐箱、大型常压储槽、低温液体贮槽、LNG贮槽、粉状散货罐车、低温液体罐车和LNG罐车,这些储运设备无论在安全和成本方面都比目前的工具更具优势;冷藏箱随着国际贸易货物结构的变化,未来有可能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而国内治理道路超载政策的逐步实施,也使得物流车辆等装备同样在未来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11-4 22:07
今天下午看中国证券,有关万科股改的经过使我很感动,尤其是当董秘肖莉说万科股改修订方案得到股东们认可她好开心和看到股价稳定时那种由内而外欣喜的表情。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做股东也可以受到这样的待遇。反观 ...
那个网站是该好好弄弄了
设一问题
请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萨纽尔森的论准确预测价格的随机性,之间的关系。 Originally posted by 滚石玩家 at 2005-11-6 16:59我拿集装箱与可乐作比,举了4点理由,看上去是在说"理由",其实是在说"事实",是可以确定的事实!为什么人们往往忽视确定的事实,而要去追逐不确定的股价和不确定的数据呢?
我不喜欢对一个低端产 ...
把握本质,而不为表面的数据而惑!说的好!
:*22*::*22*::*22*: 据传:“中集周六开会,大股东坚不对价,会议不欢而散,中远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健康,无必要支付对价和送股,应直接流通。”点击浏览全文 Originally posted by 中集人 at 2005-11-7 11:56
据传:“中集周六开会,大股东坚不对价,会议不欢而散,中远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健康,无必要支付对价和送股,应直接流通。”点击浏 ...
不送也行,但要将减持价格定高点,以给流通股东信心.:P Originally posted by 中集人 at 2005-11-7 11:56
据传:“中集周六开会,大股东坚不对价,会议不欢而散,中远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健康,无必要支付对价和送股,应直接流通。”点击浏 ...
打电话给中集,人家说:没有方案跟谁开会?谣言 给中集打电话是无用的, 你想知道的他一点都不会说。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涯浪子7311 at 2005-11-7 12:47
不送也行,但要将减持价格定高点,以给流通股东信心.:P
有几只烂股把减持价格定成现价的好几倍,给人以很滑稽的印象.
这种虚的东西没意思,不如每股送1.2毛钱,增加大股东的持股成本,流通股民也可得点小利.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