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在2002年有关注中集B的话,在2002年10月17日公布审议招商B股可以转成流通B股时,16日收盘价7.67跌到17日收盘价6.90跌幅-10.04%
对,当时我在。每个人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走,有人留,当然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过我当时可没听到谁在抱怨什么。而且大概3、4个月也就消化掉了。就像生小孩一样,第一次可能困难一点,以后也就习惯了。如果从12-3块,掉到5、6块,你还能吃的好,睡的香,那你肯定就是一个合格的投资人。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 当跌已成习惯时,什么价钱也能吃的好,睡的香,因为你持有的是39 Originally posted by 和平理财 at 2005-11-4 11:24
中远的股份无论怎么说,也是内资法人股。你不要在这里混淆是非!
业余了不是?中远太平洋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码1199(请仔细看公司年报)。如果他要支付对价,你说他的股东会不会同意?摩根大通有5%持股,会不会有诉讼风险?
中远太平洋成中集最大股东
本报记者 胡怡琳 华威 上海报道 2004-10-13 13:17:42阅读 2330 次
中远集团在香港最重要的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1199,HK 在此次中远系大重组中表现得毫不示弱。
8月19日,中远太平洋对外公布,向母公司中远集团购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公司)(以下简称中集)16.23%股权,涉及金额10.56亿元人民币。中远集团于1993年以每股作价0.16元人民币购入中集集团。
和此次中远集团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的是,这次中远集团选择了将控制权下放的方式,而按照惯例,中远集团更倾向于由总部控制权力。一位和中远集团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此次不同运作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中远虽然是中集的最大股东,但其控制的股权并不大,基本和出售的股权一致,仅保留0.95%的中集B股权益。也就是说,中远集团并不完全控制该公司,考虑到中集强大的盈利能力,将有利于扩大中远太平洋的盈利基础。”
“另外,通过这种收购,中远集团将获得来自中远太平洋超过10亿的收购金额,这将补充中远集团的资金,以更好地服务其他非上市公司的扩张以及上市公司的相关收购,此项收购很可能更多出于集团整体资本运作的考虑。此次交易还是相当成功的。”该人士分析。
在此之前,中远太平洋就已经完成了对中远集团下属的中远物流公司49%股权的收购,其代价为11.8亿元,当中包括7.34亿元的现金注册资本及4. 46亿元现金。收购完成后,中远太平洋主席魏家福表示,今后公司业务要以物流、码头和货柜租赁为主。中远物流在大连、北京等城市提供船舶代理、货运代理和第三方物流业务。
码头业务方面,集团副主席刘国元指出,预计今后两年需斥资7亿至8亿美元投资内地主要港口及母公司船队主要的枢纽港。为此,中远太平洋委托投资银行筹组完成了3亿美元10年期债券,其中一半用作投资码头之用。
中远太平洋的一位人士表示:“正是因为中远最近两年的业绩飞速增长,作为中远集团旗下的旗舰公司,中远太平洋所承担的责任将更为重大。”按照中远集团的目标,该公司将大规模投资码头。本报记者获知,中远太平洋上半年共投资内地3个集装箱码头及1个多用途码头。
中远太平洋公关部经理袁清此前还向记者透露,中远太平洋已把拟收购的海外港口锁定在美国长滩码头,并将于近期向母公司中远集团购买其在美国长滩码头的全部51%股权,实现对该码头的绝对控股。据袁清介绍,美国长滩码头是一个枢纽港,其地理位置为航运带来的极大便利是公司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远太平洋将购买并经营其中的3个泊位。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最近表示,新成立的中远-新港码头有限公司是中远太平洋与新加坡港务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总共投资了1.62亿新元,港务集团在合资公司持51%股权,中远太平洋持其余的49%。合资公司已于上月正式开业。
魏家福表示,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深具意义,这是中远在中国以外的第一个码头合资项目。新加坡交通部长姚照东认为,中远太平洋选择在新加坡投资,不仅仅显示它对港务集团深具信心,同时也说明了它相信新加坡仍然是个重要的国际海事中心。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4 13:43
对,当时我在。每个人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走,有人留,当然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过我当时可没听到谁在抱怨什么。而且大概3、4个月也就消化掉了。就像生小孩一样,第一次可能困难一点,以后也就习惯了。如 ...
股市掘shi的基金经理睡不好!别说一年,3个月的业绩不好,就得滚蛋!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4 13:43
如果从12-3块,掉到5、6块,你还能吃的好,睡的香,那你肯定就是一个合格的投资人。
合格的投资人在12多块港币就抛掉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4 14:05
业余了不是?中远太平洋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码1199(请仔细看公司年报)。如果他要支付对价,你说他的股东会不会同意?摩根大通有5%持股,会不会有诉讼风险?
分析得有道理!
[ Last edited by goodluck333888 on 2005-11-5 at 13:32 ]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11-4 14:40
合格的投资人在12多块港币就抛掉了!
你真逗:o: Originally posted by goodluck333888 at 2005-11-4 14:40
合格的投资人在12多块港币就抛掉了!
你不会告诉我39只值240亿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4 14:53
你不会告诉我39只值240亿吧?
哲学里有答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假打办 at 2005-11-4 14:56
哲学里有答案----世间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正确。所以我们要追求经的起时间考验,高过一般的成长,风险很小,又很便宜的企业。一句话:我厌恶风险及成本,但又欢迎便宜--巨大的便宜。 Originally posted by 留平头 at 2005-11-4 13:57
当跌已成习惯时,什么价钱也能吃的好,睡的香,因为你持有的是39
当人们无法接受现实的时候,自我欺骗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 新华网广州10月28日专电 (记者 王攀 车晓蕙 张欣) 商务部规划财务司与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8日在广州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秋季)》指出,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15%左右,增幅比2005年将有明显放缓,同时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与2005年相比可能有所偏紧。 今天下午看中国证券,有关万科股改的经过使我很感动,尤其是当董秘肖莉说万科股改修订方案得到股东们认可她好开心和看到股价稳定时那种由内而外欣喜的表情。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做股东也可以受到这样的待遇。反观中集,作为股东我却感觉很冷,不只是因为股票价格持续下跌,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不到你对我们股东重视。最可恶的的就是那个网站,片头有一段噪音,白天打开一页要花好几分钟,我每天刷来刷去就是想有多一些你的信息,可你一个月按时就贴那么几条,还无关痛痒,既不能给投资者以慰藉也不能给以信心。对不起,发了点没用牢骚,不写了。
中集投资者俱乐部-要做就做最好!
中集投资者俱乐部-要做就做最好!www.51invest.net中集投资策略: http://www.51invest.net/viewthread.php?tid=1454&fpage=1
本基金推荐买入(深圳B股)
买入目标股 :200039(中集B)
买入价格 区间:6.00---6.50
买入理由 :股价非理性低估
买入获利区间 :+30%至+90%----8至12元
止损价格区间 :5.70---5.90
http://www.51invest.net/attachments/forumid_6/1_WXwboD1oHeHN.jpg
[ Last edited by 中集人 on 2005-11-4 at 22:20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ang817 at 2005-11-4 17:48
Originally posted by 留平头 at 2005-11-4 13:57
当跌已成习惯时,什么价钱也能吃的好,睡的香,因为你持有的是39
当人们无法接受现实的时候,自我欺骗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
我也相信终有一天39会好起来的。
[ Last edited by goodluck333888 on 2005-11-5 at 15:49 ]
中集的股票的筹码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中集股票的市值只会不断缩水!
中集的股票的筹码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中集股票的市值只会不断缩水![当跌已成习惯时,什么价钱也能吃的好,睡的香,因为你持有的是[000039]当人们无法接受现实的时候,自我欺骗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看来由于下跌人变得麻木不仁了.
中集的股票的筹码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在筹码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过程中持有中集想赢利是无法做到的,在一个股票下跌趋势中,你的股票市值只会不断缩水! 股市掘金戏,咱们一年后见分晓,但是从现在起请你闭嘴,Okay? 到时谁是傻冒现在还说不定呢!
中银国际的年初报告现在让人看了笑掉大牙!
中银国际的年初报告现在让人看了笑掉大牙!这些旧材料,旧报道能说明中集集团在行业走出向下拐点,国家十一五规划新经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时,中集集团的业绩不是大滑坡,而是高增长?!中集的主业是个大量消耗钢材.木材.油漆.电力的行业,为十一五规划限制的行业,中集集团的业绩是每季度呈环比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在未来两年中还会继续,中银国际的年初报告现在让人看了笑掉大牙,现在中集A的股价仅8.00元左右,且在一个下降通道中运行!不知中银国际的那些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博士学位是如何得到的,真是书越读越愚蠢了!
中银国际[000039]硏究报告
假打办---2005-11-5 10:23
中银国际-中国A股,目标价15.67元,07年业绩预测1.81元/股中银国际-中国A股
28/10/0428/12/0428/02/0528/04/0528/06/0528/08/0528/10/05
资料来源: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股价表现 (A 股)
1 个月3 个月
绝对(%) (14) (18)
相对中银国际:
中国A 股(%) (8) (8)
资料来源: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6 个月
(26)
(25)
05 年1-3 季度业绩摘要
(人民币百万) 04 年05 年同比
营业收入18,562 25,763 38.8
1-3 季度1-3 季度变动(%)
营业税及附加(21) (4) (81.6)
经营成本(15,508) (21,319) 37.5
毛利润 3,033 4,441 46.4
其他收入 141 176 24.6
净财务费用(50) (157) 210.4
管理费用(590) (853) 44.5
经营利润 2,169 3,029 39.6
补贴收入2 5 236.3
投资收入 58.9 (12.5) (121.3)
营业外支出(141) (6) (95.7)
营业外收入 5 4 (17.7)
税前利润 2,094 3,020 44.3
税后利润1,867 2,816 50.8
有效税率(%) 10.8 6.8
净利润1,782 2,650 48.7
少数股东权益(85) (166) 95.5
毛利率(%) 16.3 17.2
经营费用(364) (578) 58.9
经营利润率(%) 0 0
税金(226) (204) (9.9)
每股收益(人民币)* 1.767 1.314 (25.7)
净利率(%) 9.6 10.3
每股收益(人民0.883 1.314 48.7
币) (按目前总股
市调整)
*04 年3季度每股收益按照10.085 亿股的总股数计算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
重要数据(A 股)
发行股数 (百万) 2,017
流通股 (%) 30
流通股市值 (人民币百万) 4,932
3 个月日均交易额 (人民币百万) 133
净负债比率 (%) 14
主要股东(%)
中远太平洋 16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交通运输 — 航运调整预测
中集集团目标价格: 人民币15.67/港币12.30
000039.SZ/ 人民币8.14 — 优于大市林振国,CFA
200039.SZ/ 港币6.27 — 优于大市jimmy.lam@bocigroup.com
(852) 2905 2111
盈利预测调整及估值。基于我们对中集在2005 年及2006 年的货柜
箱及道路运输车辆之销售量和平均售价的估计作出调整后,我们
将05 年盈利预测由31.3 亿人民币小幅下调至31.1 亿人民币,将06
年盈利预测由33.1 亿人民币下调至28.7 亿人民币。以8.14 元人民
币来看,A 股06 年市盈率仅为5.7 倍,04-06 年PEG 为0.7 倍。B 股
06 年市盈率仅为4.6 倍。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2% ,即使考虑到
此行业高度的周期性,我们认为估值也不高。以目前股价水平来
看,我们认为股价已经反映出大部分负面因素。对A、B 股维持优
于大市评级。
与预期相符,3 季度业绩欠佳。3 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9.4% 、环
比下降47.9% 至5.986 亿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3% ,但环比
下降23.5% 。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状况已经从上半年的过度旺盛有
所冷却。1-3 季度集装箱销量达到114.9 万标箱,同比上升0.52% 。
这代表3 季度销量为317,816 标箱,环比下降25.3% 。3 季度集装箱
平均售价环比仅下降了0.9% 至2,454 美元/标箱。平均售价的稳定
主要是由于2 季度末收到的高价订单(价格接近05 年上半年的峰
值)。
毛利率下滑。1-3 季度集装箱制造业务毛利率由上半年的20.6% 下
滑至17.5% 。这说明3 季度毛利率仅为9.9% 。由于部分订单是2 季
度收到,中集集团已经于2 季度高峰期购入原材料(主要是Corten
耐候钢板与木板)。另外,高油价也蚕食了中集集团的利润率(原
材料运输成本上升以及涂料价格走高)。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利润率改善。道路运输车辆销售收入环比下降
2.3% 至11.1 亿人民币,但毛利率由2 季度的13.3% 上升至15.6% 。
1-3 季度公司共售出各种车辆38,251 台,而录得销售收入为31.8 亿
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 。美国市场业绩尤为强劲,半桂车销售
收入同比上升138.6% 至6.292 亿人民币。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增长
则收到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中集集团未来将加强
对海外市场的开发。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仍未确定。中集集团仍然在和各方就股权分置
改革方案进行协商。目前公司尚未公布具体方案。
2005 年10 月31 日(星期一) 璞玉共精金
股价相对指数表现 (B 股)
港元成交额 (港元百万)
13
200
12
11
150
10
9
100
8
7
50
6
5
0
28/10/0428/12/0428/02/0528/04/0528/06/0528/08/0528/10/05
中集集团深圳B股
资料来源: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股价表现 (B 股)
1 个月3 个月
绝对(%) (17) (21)
相对中银国际:
深圳B 股(%)
(3) (7)
资料来源: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6 个月
(37)
(18)
重要数据(B 股)
发行股数 (百万)
流通股 (%)
流通股市值 (港币百万)
3 个月日均交易额 (港币百万)
净负债比率 (%)
2,017
54
6,795
31
14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彭博及中银国际硏究
前景。中集集团订单可见性仍处于1 个月的水平。管理层表示,9
月以来销售有所增加。我们维持05 年干散货箱与整体集装箱销量
预期141 万与156 万。另一方面,我们将06 年销量预期由155 万
与173 万分别下调至148 万与165 万。我们同时将05、06 年平均售
价预测由2,248 美元/标箱与2,288 美元/标箱下调至2,246 美元/标箱
与2,228 美元/标箱。
基于1-3 季度业绩,我们将05、06 年道路运输车辆销量预测由70,000
台与101,500 台下调至50,000 台与70,000 台。我们05、06 年平均售
价预测分别上调5%至80,620 元人民币/台与81,426 元人民币/台。
投资摘要 (A 股)
2005E
32,735
23
3,106
1.540
变动 (%) 47 250 30 (8) 27
5.3
0.92
8.8
4.1
0.31
3.8
年结日: 12 月31 日 2003 2004
2006E 2007E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百万) 13,800 26,568
35,872 39,282
变动 (%) 52 93
10 10
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 683 2,389
2,873 3,656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人民币) 0.338 1.184
1.424 1.813
市盈率 (倍) 24.0 6.9
5.7 4.5
每股现金流 (人民币) 0.40 0.72
1.46 1.86
股价/每股现金流 (倍) 20.2 11.3
5.6 4.4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前利润(倍) 14.6 5.4
3.9 2.7
每股股息 (人民币) 0.12 0.25
0.28 0.36
股息率 (%) 1.5 3.1
3.5 4.5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及中银国际硏究预测
投资摘要(B 股)
年结日: 12 月31 日 2003 2004 2005E 2006E 2007E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百万) 13,705 26,558 32,659 35,769 39,158
变动 (%) 52 94 23 10 9
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 694 2,465 3,145 2,923 3,694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人民币) 0.344 1.222 1.559 1.449 1.831
变动 (%) 64 255 28 (7) 26
多个业绩增长点支撑中集未来--访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
假打办-----2005-11-5 10:17证券时报]多个业绩增长点支撑中集未来--访中集集团副总裁吴发沛
2005年8月22日 记者:邓常青
2005年上半年中集集团一方面饱受质疑,另一方面却再度向投资者交出了令人满意的半年业绩报告,而且各项财务指标都表现较好,业绩的不断提升伴随的是市场各方更多的关注。目前中集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中集未来的成长性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集的吴发沛副总裁。
产品结构在变
中集的干货集装箱全球市场份额接近60%,绝对老大的“光环”看似耀眼,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个“光环”也模糊了市场判断中集未来业绩的视角。
目前市场对中集存在这样一个简单而普遍逻辑:中集的干货集装箱市场占有率已经够高了,未来增长的空间不大;同时,集装箱作为一个周期性行业,在国内宏观调控、全球经济可能放缓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中集的成长将难以为继,其业绩即将出现拐点。
对此,吴发沛大为摇头,他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简单认为干货集装箱是周期性的行业;二是没有看清中集产品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
“不能因为航运指数的下降,从而推断干货集装箱需求量也会下降,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航运指数的下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运输船只的增加;另一方面,目前并没有关于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的预测,即使是有所放缓,但仍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全球贸易总量也将继续保持增长,因此,集装箱的需求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吴发沛如是表示。
从行业分析资料来看,集装箱产业虽然每年都会因各种因素造成波动,但这种波动都是曲线式地向上。而根据业内著名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所预测,2007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将达到3.6亿TEU,比2003年增长38.46%,年均增长8.48%。
而对于有媒体称中集从第二季度起,两个生产基地陆续裁减员工逾千人的报道,吴发沛显得有些愤愤不平:“这完全是个谣言,中集每年都会对季节临时工进行调整,这并不是一个公司的裁员行为,南方中集去年年头只有2千人,而现在已经有5千人了,为什么外界对这个却视而不见呢?”
在很多投资者眼里,中集的产品就只是公路拖车上的铁盒子,也就是所谓的干货集装箱,因此对中集未来业绩的判断也大多仅仅基于干货集装箱的销量,但实际上,随着中集产品品种的日益丰富,干货集装箱的比例逐步下降,再单纯以干货集装箱来衡量中集已经是有所偏颇了。
半年报显示:干货集装箱销量增幅为12.69%,其比重由2004年的77%下降到70%,而其他产品的销量增幅则远高于干货集装箱,其中:冷藏箱销量增长15.72%;罐式集装箱增长43.68%;托盘箱增长167.55%;而半挂车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0.73亿元,增长198.23%。吴发沛称,未来干货集装箱的收入比重还将继续显著下降,其他中高端物流装备产品收入比重将不断上升,这些产品的需求波动并不一致,可以弥补干货集装箱需求增量放缓的影响。
“不要把中集简单地等同于铁盒子,我们的战略定位是成为“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准确评估中集的投资价值”,吴发沛反复向记者强调。
蓄势为未来
为巩固集装箱全球老大的位置,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中集开始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研发力量开发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则以购买德国等先进的专利技术。同时,中集开始提供着力集装箱综合服务,包括堆存服务、修理服务和全球零部件供应服务等。
吴发沛表示,虽然今年中集的业绩增长幅度会比2004年下降,但中集在三五年内完全有可能再次出现让人意外的业绩增长,因为目前中集已经对未来运输设备的变化有了足够的把握,并且正在积极为新产品积蓄产能,一旦市场成熟,中集必将牢牢把握机会,成为最大的收获者。
中集的新产品让人觉得有些陌生,这或许也成为了投资者理解中集的一个障碍,但在中集看来,专业化运输设备是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以罐式储运设备为例,产品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罐箱、大型常压储槽、低温液体贮槽、LNG贮槽、粉状散货罐车、低温液体罐车和LNG罐车,这些储运设备无论在安全和成本方面都比目前的工具更具优势;冷藏箱随着国际贸易货物结构的变化,未来有可能出现爆发性的增长,而国内治理道路超载政策的逐步实施,也使得物流车辆等装备同样在未来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管理团队的价值
在对吴发沛采访中,记者一直在思考,象中集这样的定位于全球市场的大公司,其未来发展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如何能更有效地评估分析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呢?
吴发沛并不认同以一些模型进行计算,中集2004年净利润实现了2.5倍的增长,这是事前没有任一模型可以计算到的。吴发沛认为,中集2004年业绩增幅远高于同行有着更多的必然性因素,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接定单的时机把握的好;二是钢铁等原料提前储备;三是产能扩张及时。
中集总裁办郑源华主任将这三个因素归结为中集的管理团队竞争优势,他表示,很多投资者过分关注静态数据,却忽略了一个企业的独特文化和管理团队,正是这些活生生的东西才是一个卓越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Originally posted by meng-h at 2005-11-4 14:05
业余了不是?中远太平洋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码1199(请仔细看公司年报)。如果他要支付对价,你说他的股东会不会同意?摩根大通有5%持股,会不会有诉讼风险?
中远太平洋成中集最大股东
本报记者 ...
不管如何变化,不管这些股份现在在谁的手里,中远的所持的股份是非流通的A股。它的股东大会可能不同意或它的股东间可能会引发诉讼难道能成为它不支付对价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