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r
发表于 2014-1-16 21:21
2014年01月15日 07:26 AM展望当今世界大趋势英国《金融时报》 菲利普•斯蒂芬斯
http://i.ftimg.net/picture/1/000041661_piclink.jpg
表达善意的季节(指圣诞节——译者注)已经让位于新年的预测潮。大多数预测很快就被人忘掉了——幸好如此,因为预测者的准确率低得可怜。当今世界的节奏太快,就连最敏锐的水晶球占卜者也跟不上。研究未来的更好方式是梳理那些塑造着全球格局的基本力量。由此得出的大格局是人们日益富足和充满机遇,但安全状况不断下降。尽管有很多人作出悲观预测,但世界仍在变得日益富裕。欧洲可能深陷欧元危机,美国可能深陷政治僵局,同时其空前货币刺激政策的退出无疑会在其他地区引发问题,然而主要故事依然是全球产出稳步增长,转变着数十亿人的人生际遇。无论是西方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都充满机遇。
经济实力正朝着新兴国家再分配,这预示着另一个根本转变。当今世界大多数人仍很贫穷,但在未来20年内,多数人将跻身于中产阶层。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土耳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正处于中国和印度曾经处在的发展阶段。投资者正在发现非洲,就像他们曾经发现亚洲和拉丁美洲一样。到2020年左右,这些经济体还会有10亿消费者跨入中产阶层行列。
全球中产阶层的崛起指出第二个大趋势:新兴经济体的民众日益要求政府接受问责。臣民正要求被当作公民。对民主感到乐观似乎与直觉不符,因为叙利亚、埃及、利比亚和伊拉克的事态糟蹋了阿拉伯之春的理念。中国在面对全球经济动荡时表现出的韧性,也为那些宣扬替代模式的人提供了依据。
但各股潮流仍在向正确的方向涌动。即便新近富裕起来的民众没有强烈要求实行西方式体制,但他们高高举起的标语呼唤着法治、人格尊严和个人自由。腐败已经成为头号公敌。
撇开埃及不论,军事政变已经不合时宜。非洲部分国家正在见证和平的宪法过渡,拉丁美洲开始摆脱左翼民粹主义。没有人比中国领导层更担心富裕程度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
第三个大趋势可能令人担心,也可能让人觉得可喜,取决于你站在什么立场。美国正退出苏联解体后它承担起的全球责任。美国的霸权日益受到挑战,法国近年曾担心的“超级强权”现在只是一个超级大国。
目前仍没有什么安排可取代“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相反,冷战的整齐对称以及之后短暂的单级霸权,正被多极化的全球实力格局所取代。
形势与选择削弱了美国充当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保护者的能力和意愿。就形势而言,美国霸权开始受到中国等国崛起的挑战,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汲取了代价昂贵的教训。在选择方面,厌战、预算制约和能源接近自给自足,都降低了美国解决“别人的问题”的热情。
叙利亚事态的教训是,作为一个选择性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让军人冒生命危险、并投入资源进行海外干预之前,将应用更严格的国家利益标准。世界各国首都已感受到了这种影响,盟国和对手都怀疑美国是否有决心捍卫现状、抵制某些新兴强国过于强悍的要求。美国仍是对世界各个角落都很重要的唯一大国,但华盛顿方面不再认为世界各个角落对美国都很重要。
随之而来的是第四个大趋势,即战后全球体系的逐渐瓦解。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前者假定着更高的一体化程度,而后者见证着旧有安全秩序的撕裂。经济一体化仍在快速推进,除了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纽带外,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亚洲区域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已超过50%。但在地缘政治方面,各方对提高全球治理程度都没什么兴趣。
美国不再认为本国利益与国际整体利益高度吻合,这一观念曾是战后秩序建设的推动力。欧洲已放弃了其独特的融合模式能输出到其他地区的理念。同多边主义相比,美国政府现在更倾向于少边主义,即与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国家结盟,而不是对某种新秩序进行宏大设计。大多数新兴大国都固守国家主权观念,而无视国与国相互依存的现实。
中东国家的战争、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气候变化和能源——在当今比较无序的世界里,这些可能导致冲突的压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带出一个巨大的疑问:中国将有何种行为?迹象表明,北京方面把全球安全体系的割裂化视为自己扩张的机会。然而,在终结了第一个全球化伟大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的今年,北京方面肯定也明白手伸得过长的危险。
译者/何黎
评论:中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伸伸手就可以啦,不要伸到大西洋,否则,英国人要妒忌了。
andar
发表于 2014-1-16 21:53
最近发现,报纸、媒体、网络里的口号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了,似曾相识
it's yesterday once more.
海天空
发表于 2014-1-16 21:58
学习了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6 23:21
andar 发表于 2014-1-16 2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是我没说明白。
我的意思是,1949---2270为C4,2270以后运行C5,C5首选为终结浪型。
如果这样划分,C5--1已经决定了C5只有终结一条路可走了。1849--2270数推动那么困难,不过数33333倒是容易多了。
lsylsy
发表于 2014-1-17 00:02
:WX::WX: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7 10:25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6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这样划分,C5--1已经决定了C5只有终结一条路可走了。1849--2270数推动那么困难,不过数33333倒是容易 ...
亦可以1949---2260为C4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1:21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6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这样划分,C5--1已经决定了C5只有终结一条路可走了。1849--2270数推动那么困难,不过数33333倒是容易 ...
哎呀,宇宙老兄,是我自己糊涂了!1949---2270数成C4时,1849---2270肯定数成33333,只是2270开始向下的C5首选应该是abc结构,备选才是5浪结构(终结)。
不好意思#*27*#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1:24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7 1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亦可以1949---2260为C4
那么这个C4是abc结构---c为终结?还是三角形结构?请指教#*)*##bb#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1:32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11:49 编辑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7 1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亦可以1949---2260为C4
重要的是,我认为,无论如何,在C4你我两种处理的情况下,C5应该处于尾跌阶段了,随时结束!因此,要瞪大眼睛看机会。目标还是蓝筹股,尤其有钱的蓝筹股应列为上选。妥否?请指正#*)*##bb#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7 11:35
我倾向abc,因为1949--2444不太像3浪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1:49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15:00 编辑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4-1-17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倾向abc,因为1949--2444不太像3浪
我也这么看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5:09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20:40 编辑
2014 年 1 月 17 日 星期五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scene_cwsj_logo.gif
2014年 01月 14日 12:16
亚洲雇主加薪调查 中国内地涨幅最大
去
年中国雇主给员工的平均加薪幅度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国就业市场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仍具抗压能力的最新迹象。
http://cn.wsj.com/photo/BN-BB730_craise_E_201401130.jpg
猎头公司Hays的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三分之二的雇主称,在最新一轮绩效评估后,他们给员工加薪的幅度为6%,甚至更高,加薪幅度超过接受调查的其他国家。54%的中国雇主宣称,他们给员工的加薪幅度在6%-10%。有12%的雇主称,加薪幅度超过10%。仅有5%的雇主称,他们根本没有加薪。
与之相比,在亚洲整个地区,只有22%的雇主表示,他们企业的加薪幅度在6%-10%,仅有7%称,其加薪幅度超过10%。整个亚洲地区,小幅加薪比较普遍。调查显示,香港和新加坡,大多数雇主给员工的加薪比例为3%-6%。 虽然日本政府实施了被称之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刺激措施,但日本80%的雇员仅有3%、甚至更少的加薪。
这份调查采集了中国内地、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2,600家公司作为样本,职位涉及销售、市场营销、工程、人力资源、会计财务。
中国的雇主们计划继续慷慨加薪,中国雇员也可为此而感到欢欣鼓舞。这份调查显示,有58%的雇主表示,在下一个绩效评估期,准备给员加薪6%-10%,而整个亚洲地区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雇主准备这么做。
http://cn.wsj.com/photo/BN-BB734_craise_D_20140113074340.jpg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调查显示,有58%的雇主表示,在下一个绩效评估期,准备给员加薪6%-10%。
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研究人员普遍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可达到7.5%左右,这份调查认为这样的增速与国际水准相比相当不错。这已给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支撑,特别是服务业。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集团(Manpower Group)自己的调查显示,有14%的中国雇主计划于2014年第一季度扩大员工队伍,仅有2%的雇主计划裁员,万宝盛华集团认为这样的比例相当不错。
据上述调查,亚洲63%的受访者表示过去12个月企业业务有所增加,有71%的受访者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增加。
Hays亚洲运营总裁莱特(Christine Wright)在这份调查中称,这是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据,本地经济既能提振信心,也能提供就业机会。但亚洲对高端人才的不断需求仍面临挑战。
Hays称,虽然中国的工厂为降低营运成本迁移至小型城市,但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仍吸引更多服务行业公司、金融机构和银行进入,由此产生对某些领域专门人才的需求,如金融策划和分析,商业分析、控制、审计和法律等。
Liyan Qi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20:26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20:52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1-16 14: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4年 01月 16日 07:26
应对中国金融问题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没办法,经过WENGE彻底洗礼的人们习惯于口号。
人们这次倒要看看,“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多大程度上化作了恰当的行动?而又有多少只是停留在嘴上???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20:38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20:39 编辑
几十年了,很多口号在这里有时只是敷衍的代名词,这样的口号有害无益。
例如,对一些政府(包括军队)权利高度集中的位置的反腐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或改革,这造成了十分遗憾的后果:被任命到这些关键位置上的人基本上就是被事先判了刑,有的是十年,十五年,有的干脆是无期或死缓,一个又一个前赴后继,没完没了。
问题的本质并不在这些人上,而在制度上。要知道,一个好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或防范犯罪,而一个坏制度能把多数人变成罪犯。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20:47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22:46 编辑
看着某省的交通厅厅长倒下了,其继任者们接二连三连四地倒下了;一个主管营房的老总倒下了,没过几年他的继任者又倒下了......
我们还要继续喊口号吗?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20:51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7 21:28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1-17 15: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4 年 1 月 17 日 星期五
...
由此抽样工资调查看来,那种认为中国企业利润在不断萎缩的论断或担心竟是站不住脚的。至少,2013年不是这样。
海天空
发表于 2014-1-17 21:23
学习了。。
andar
发表于 2014-1-18 21:49
2014年01月15日 14:50 PM 没有法治的反腐难言乐观 作者: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 资中筠
http://i.ftimg.net/picture/4/000041674_piclink.jpg file:///M:\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编者按】在1月10日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的《新年期许》论坛上,资中筠先生对中国的反腐、法治、外交和社会启蒙分别表达了自己看法和期待,本文系她的发言实录。作者本人审阅后,授权FT中文网全文刊发。
中国的问题
讲到中国的问题,我想到的是第一个问题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还不光是人,不光是中国的政治问题。目前中国如果要是再不注意环境,如此地污染下去,我们看不到生态的拐点。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可能超过空气,空气大家可以看得到,但水污染却不然。现在中国已经基本没有青山绿水了,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最希望的就是2014年执政者能够把主要的资源和注意力,切切实实转到环境领域,不然民众根本住不下去了。第二个,目前的反腐方式难说乐观。 现在因为中央的反腐举措,好像导致经济一片箫条,饭店开不下去了,各行业都受影响,据说连做日历的都破产了。这说明一个什么现象?说明中国的民间消费力量非常之弱,只能靠官消费,官的消费实际上用的还是纳税人的钱,这是不正常的消费市场。所以不能靠明年的官员消费反弹和大吃大喝来繁荣市场。所谓拉动内需, 是应该真正把民间消费力量、老百姓的消费力量拉动起来,那么市场才是靠大多数民众支撑的,而不是靠官员奢华的大吃大喝、贪污腐化支撑的,才是一个正常的消费市 场。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落实决议里面对于经济改革的好多积极的措施。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很多经济学家出席的会,经济学家们一片乐观,他们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决议,如果每一件都能够落实的话,足以推进经济改革,而且认为这次的经济改革是根本性的、可以突破政治框架的。那么起草决议为何能够把如此根本的改革措施写上去呢?是不是因为,有关领导并没理解某一个措施意味着什么,就放过了。我不懂很专业的经济改革,特别是金融、证券方面的改革,在座的经济学家,一定是了解的。假如这些改革措施落实后国家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假如一项一项具体落实这些措施时,遇到政治上的阻力和矛盾怎么办?这和许章润教授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当上层采取了高度集权的政治方向,那么改革措施与权力框架的矛盾,一定会有一个爆发点,矛盾张力紧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究竟谁战胜谁的问题。我不乐观。一方面在政治高度集权的情况下,经济措施每落实一项都必然触动非常强大的权贵既得利益,这比当年蒋经国遇到孔家的麻烦大多了。我对目前这种方式的反腐,无论能够揪出几个大老虎,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没有法治的反腐会戕害温和的中间力量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法治的问题。如果不强化法治,目前实行的大力反腐、反贪官,在另一方面将民间的健康反腐力量也一同打压下去了。仍依靠原来的老式反腐办法,就是清官(在体制内进行官僚机构的整肃,编者注)的办法,是不行的。如果没有法治,相当温和的、配合正面改革又具有善意的,想让社会和平向前推进的力量,都会被当做敌对力量被抓起来,而在现有体制下贪官是抓不完的。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上面是暴君、贪官和酷吏,下面是愚民,很快变成刁民和暴民,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没有法治的反腐会把中间力量都打下去。还有一部分人选择逃走,大家都没有安全感,只要有条件的,就往外跑。这个国家、民族就要被抽空了。我还是很欣赏清华孙立平教授的一句话,他说,我们的危险不是揭竿而起和暴动,这不太可能,危险在于整个民族的溃烂。目前已经可以看到这种溃烂在发生,原本在社会共识中认为不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大家都认为非常正常。比如去年高考,有还算尽职的监考老师没收了作弊的工具,家长们却聚众把他揍了一顿,为什么?家长认为他们唯一公平的权利就是作弊,因为权贵子弟不需要作弊,走后门就可以入学。现在公然认为作弊是堂而皇之的权利,而且是取得公平的手段,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了?所以如果再没有法治,大家都认为干坏事可以得到好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靠自己的努力、诚实的劳动能够向社会上层流动,获得好的社会地位,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法治的第一条,最重要的是不能乱抓人,把无辜的人投入监狱是绝对错误;还有一点是严禁刑讯逼供。纵观全世界,曼德拉坐了27年牢,如果他一开始受到刑讯逼供,他还能走出来做这些事情吗?甘地是非暴力抵抗,他的对立面英国政府也是非暴力。如果甘地最初从精神到肉体都受到摧残,也就没有今天的印度。现在很可怕的就是抓人后用各种办法变相的刑讯逼供,把肉体和精神都摧毁了,或者屈打成招,造成冤狱。这个人出来后也没有能力再做事情。我对中国法治最大的期许就是能够公开严禁刑讯逼供,包括变相的折磨,并且对于刑讯逼供严加惩罚。这样对政治犯而言还稍微有点希望,当然我最希望是取消政治犯,不再有因言获罪。但在尚未没取消政治犯之前,起码给他们以尊重和人道的待遇。但我听说取消刑讯逼供非常难,据说若取消后,真正刑事犯破案率会大大降低,因为相关部门缺乏经费取证,只能靠口供。要是真按照法律一个个取证,他们没有这笔资源,就要罢工。也就是说如果取消刑讯逼供,刑警就没有资源去破案,抓获刑事犯、杀人犯,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社会。太高的期许不必要,起码这一条我希望能够做到。另外,就是在整个社会溃烂下去的时候,能够保护那些还剩下的一些健康的细胞。现在把那些健康细胞一个个都摧毁,整个社会就烂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情况。“文革”再现的风险不大,但“反右”风险犹在刚才讲到有“文革”再来的危险,我认为这一危险不太大,尽管“文革”的思维方式是存在的。“文革”的发生,是因为有一个非常自信的神话领袖,领袖个人认为把群众都发动起来,能拥护他一个人,打击所有他要打击的敌人,所谓“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现在如果真发生“文革”,把群众都发动起来,“造反有理”,矛头针会对谁?最近纪念毛泽东的规模缩小了一点,可能是领导层回过味来。现在“毛粉”们这样大张旗鼓的纪念毛、怀念毛,在他们心目中毛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种人了,就是那么一个偶像。而他们现在对现状最不满意的事情,是针对现任领导人的,他们都认为要是毛在的话就可以治治他们。特别是湖南韶山的那次纪念,似乎要做成一种把全国人都发动起来的大事,却受到当地的保安、警察的限制。实际上可能是执政者意识到,现在如果把毛再抬出来,群众的矛头是针对现在一切不满意的事,不满意的根子在现在的领导。所以“文革”再现可能不太大,但是“反右”再现是有可能的,目前就在专门打压不同意见和知识分子。这是我感觉到的一种情况,“反右”重来的危险是存在的,因为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还是最弱的。希望中国外交不要走向冒险主义我觉得中国现在还有一个危险,就是外交领域。现在有一个不大正常的现象,军人对外交发言权太大,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外交是非常复杂、细致和敏感的事务。我也不太赞成群众性地都来干预外交,就像五四运动的时候,火烧赵家楼那样是不行的。为什么要有外交?外交的最终目的是避免战争,让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谈判来解决,要用博弈、文明的手段来解决,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而现在,中国动不动就煽起整个民族的情绪,把武力解决看得很轻易。这一代人实际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至于中国的边界领土争端也是很复杂的事,民众受媒体煽动, 并不知道全部实情。有人说毛泽东在的话不会让人欺负我们。但其实,毛泽东送掉了很多领土他们不知道。我希望中国在外交上能够恢复到理性,让职业外交官有发言权。现在的职业外交官没有发言权,什么话也不敢讲,看上层的脸色行事,连汇报真实情况都不敢。我在这个领域工作过,所以觉得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假如是中国外交出问题的话,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偶然的擦枪走火,有关国家都为各自强烈的民族情绪所左右,这很危险。毛泽东从朝鲜战争之后,在外交上至少并没有走冒险主义的道路,到60年代是把自己孤立,天天宣传备战,但是没有敢主动向外冒险,还打开了中美关系,这是应该肯定的。现在中国虚骄之气非常强大。我希望中国别自以为国家强大了,要取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发生冒险主义,至少最高决策者还要保持一点清醒的头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期许。民间启蒙已经开始,任重道远最后,我觉得希望在民间。如果说希望领导人或者上层能有向前突破的举动,我不抱希望。但我发现,实际上这些年来民间的思想非常活跃,思想已经多元化了。现在有一个撕裂现象,就是极左和极右都出现了,但真正比较理智的声音,或者是说我称之为“正能量”的(跟上面认为的“正能量”可能是两回事)的声音,像我们现在在这讨论的一些思想,实际上正在传播开来。如果说启蒙,这些年来在一般的至少认字的民众里面,思想的启蒙还是很明显的。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几年前我写的东西,常有人认为是大逆不道或者惊世骇俗,现在我遇到很多人都同意我的意见,包括政府里面的工作人员,明白的人多起来了。那么假如要是出现类似苏俄的那种变革,也不会出现几千万党员站出来维护旧权力,不见得大家都会出来保卫原来的贪腐政权和原来的专制。现在在体制内觉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个启蒙是不是还得继续下去?当然还要继续,因为启蒙的另一面——一部分民众的狂热还在,还是非常愚昧的。还是脱离不了期盼“清官”、“英明皇帝”的思维。毛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与原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实已经不是一回事了。所以启蒙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让理性的声音得到传播。尽管言论空间正在紧缩,好在现在的互联网和微信的传播力是是很难完全控制的。
andar
发表于 2014-1-18 21:50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8 21:58 编辑
今晚CCTV戏曲频道直播了【上海新春京剧晚会】,目前还在进行中,南北荟萃,不错
andar
发表于 2014-1-19 10:25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1-19 10:27 编辑
2014年01月15日 14:50 PM
没有法治的反腐难言乐观
作者: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 资中筠2014年01月15日 14:50 PM
审查无法通过,有兴趣的,点击阅读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400?full=y#utm_campaign=1W110215&utm_source=EmailNewsletter&utm_medium=referralhttp://i.ftimg.net/picture/4/000041674_piclink.jpg
【编者按】在1月10日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的《新年期许》论坛上,资中筠研究员对fan腐、fa治、外交和社会启蒙分别表达了自己看法和期待,本文系她的发言实录。作者本人审阅后,授权FT中文网全文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