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_lion 发表于 2008-4-11 20:54

:*22*: :*22*:

meng-h 发表于 2008-4-12 13:48

1季度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同比降10.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 15:22 海关总署网站

  
1季度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同比降10.6%

2008年3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海关总署:3月贸易总额2045亿美元 顺差134亿美元

  1季度外贸570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顺差回落

  海关总署11日发布今年1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70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24.6%,其中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低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进口2644.8亿美元,增长28.6%,高出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6%,净减少50.2亿美元。

  海关统计显示,3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45.2亿美元,增长27.8%。其中,出口1089.6亿美元,增长30.6%;进口955.6亿美元,增长24.6%,当月贸易顺差134亿美元。

  今年1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进口增幅大幅提升。据海关统计,1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705.3亿美元,增长35.4%。其中,出口1366.3亿美元,增长26.4%,较去年同期减缓5.5个百分点;进口1339亿美元,增长46.1%,较去年同期加快23.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顺差27.3亿美元。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明显回落。1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2411.5亿美元,增长14%,较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26.5亿美元,增长14.8%,低于去年同期9.2个百分点;进口885亿美元,增长12.6%,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

  在1季度的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趋稳,国有企业进口增势强劲。1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205亿美元,增长18.8%,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6.2%,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1385亿美元,增长31.5%,高出去年同期16.7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4.3%。此外,集体、私营企业及其它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1季度,进出口1113.8亿美元,增长35%,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9.5%,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1季度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939.2亿美元,增长24.7%。美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36.7亿美元,增长10.5%。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的影响,近期我国对美出口步伐明显放缓,进口动力进一步增强。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1季度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604.9亿美元,增长14.4%。此外,1季度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544亿美元,增长 26.2%,东盟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132.3亿美元,增长61%,发展速度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

  海关统计显示,1季度广东省进出口总值1499.3亿美元,增长14.3%,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3%,继续领先于其它各主要省市。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分别位列第二、三位,进出口总值分别为905.7亿美元和749亿美元,分别增长18.1%和20.2%。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海关统计显示,1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13.7亿美元,增长23.1%,占同期出口总值的 59.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743.1亿美元,增长22%;机械及设备出口613.2亿美元,增长1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27.4亿美元,增长17.4%。同时,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32亿美元,增长14.7%;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 142.4亿美元,增长28.1%;鞋类出口63.3亿美元,增长11.2%;彩电出口20.5亿美元,增长38.2%。

  在进口商品中,汽车进口量大幅攀升。据海关统计,1季度,我国进口初级产品839.5亿美元,增长70%。同期,进口工业制品1805.3亿美元,增长15.5%。其中,进口机电产品1251.6亿美元,增长16.4%,机电产品中汽车进口10.3万辆,增长74.7%。

meng-h 发表于 2008-4-12 13:55

釜山公司3亿元失踪 中海集团再现资金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2日 10:26 经济观察报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简称“中海集团”)爆出一桩中国航运界罕见的财务丑闻。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中海集团驻韩国釜山公司的巨额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在春节前后查出被公司内部人非法截留转移。

  目前已确认的抽逃资金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3亿元),主要涉案人员中海集团韩国控股的财务部负责人兼审计李克江在逃。釜山公司为中海集团韩国控股公司下属企业,主营集装箱业务。知情人士透露,中海集团所有驻海外的财务体制是:控股公司掌控下属企业的全部财务和资金结算。

  这已是中海集团近年来发生的第二桩“资金门”事件。2006年6月起,中海集团就曾将所获得的银行短期贷款近25亿人民币违规进行股票投资,在2007年被查出后,受到中国银监会通报批评,国务院国资委也在当年对公司予以降分处理的通报。

  2008年4月1日,中海集团正式宣布成立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由集团总裁李绍德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目前,中海集团正在对近百家海外分公司和代理办事处进行大检查,主要针对资金往来,尤其是应收账款是否及时到账等日常运营资金流状况。

  本报记者同时获悉,国务院国资委也对本案予以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向包括中海集团、中远集团、五矿集团等多家在海外设有分公司的大型中央企业发出通报。

  中国大型央企在如何监管海外分公司的财务安全上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仍然缺乏经验。在央企纷纷寻求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如何保障海外业务的顺利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事发

  中海集团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相关事件在年前就已经“有所耳闻”,“但真正立案到集团层面全面介入自查是在春节前后开始的”。

  该知情人士同时表示,已经确认的被挪走的资金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金,这些资金被分成一百多次逐步挪出公司账户,主要是通过对中海集团驻韩国釜山公司包括运费在内的各种日常经营现金流中非法截留的,“李克江及公司财务团队难逃干系”。

  中海集团宣传部、集团总经理办人士拒绝对此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中海集团旗下韩国控股总裁张晓辉(音,ZhangXiaohui)拒绝回应任何询问。李克江也是韩国釜山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中海釜山公司是中海集团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海外公司之一,也是位于中海集团近几年所实施的“走出去”海外战略的重点区域内。“在中海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一度把业务重点放在中国周边市场,也就是东南亚和日韩等地。”中海集团内部人士4月9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海集团在韩国釜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20万TEU左右,要略高于中远集团在当地的业务量。由于海外分公司还包括油轮、干散货等业务,因此目前无法得知中海集团釜山公司的准确经营数字。

  业内人士说,由于中国洋山港的兴建,釜山港近年来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转运枢纽港地位优势已经逐步下降。


  驻美国芝加哥的中资货代公司财务经理孙女士称,2006年前后,来自包括中国,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在内的出口中转货源对韩国釜山港的吞吐量贡献是非常大的。当时没有洋山港,所以像中国天津、大连等这些北方地区重要口岸城市到美国洛杉矶或者欧洲的航线基本上都会通过釜山港。

  中海集团宣传部人士拒绝透露海外业务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中海驻韩国釜山公司的经营状况。但其称,“所有海外分公司的设立和日常决策权都在中海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或者分公司均只有执行权。”

  中海集团设立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

  4月1日,中海集团设立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由李绍德担任,委员会副主任由林建清担任;委员会成员有王大雄,张国发、沈满堂、叶小健等。

  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委员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具体协调、处理企业经营发展和日常管理中的有关涉及风险控制和管理事项;具体组织落实风险控制和管理有关事项;并按照业务分管原则,实施对集团下属单位风险控制和管理事项的监督指导。

  集团企管部为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牵头和职能部门。

  内鬼

  “起码在我的从业经验中,几乎没有听说过此类事件的发生。”一位做日韩航线多年的资深业务人员于2008年4月10日向本报记者表示,“航运企业的现金流本来出入就大,但能够分一百多次把款项转移出去,而且金额也不小,这在业内还是很罕见的,可见应该是内部人蓄谋已久的。”

  多位业内人士猜测,此类事件的发生应该是中海集团在对海外公司资金结算的体制上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

  知情人士称,调查仍在进展之中,正处于最敏感时期,“现在还没有任何结论”。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中国航运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主要路径:“航运公司一般会根据在海外的业务量,选择在当地开设控股型分公司或者与当地企业合作的代理公司。而主要业务也以揽货、放货以及船代等客户维护服务为主。”

  上述驻芝加哥的货代公司财务经理孙女士称,从财务上来说,运费是航运公司的主营收入,而一般像中海这样的大集团在海外的分公司如果是全资子公司,通常都采取独立核算制度,只需要报年账或者大账,不需要报明细账,有些公司甚至连现金流都不用向总部汇报,“如果没有涉及到上市公司,一般也不会有总部对海外分公司进行定期审计,这就导致了海外公司存在做假账的可能性。”

  这位财务经理表示,做假账的手段有很多种,比如虚报费用、发票开大、和供应商内外勾结,这些都有可能使利润做低,如果缺乏一个比较定期的审计或者财务监管制度,一般总公司总是到审核年终报表时才会发现问题。



  行业内的收费标准各有不同,平均来看,比如从天津中转釜山到芝加哥的运费,大约一个4尺的集装箱柜就在3300-3700美金,一次交易的现金流其实就非常大,因此分一百多次转移如果没有仔细查,的确很容易被忽略。孙女士称,从行业经验来看,应该也不是一人所为,应该有其他财务人员或者外部供应商配合。

  涉案核心人员中海韩国驻釜山的财务经理李克江目前在逃,无法得知是否有其他新的涉案人员卷入该起财务丑闻之中。2008年4月10日,本报记者致电中海集团计财部资金管理处,也未得到对此事的正面回应。

  警示

  业内人士称,2006年6月起,中海集团就曾将所获得的银行短期贷款,近25亿人民币,违规进行股市投资。在2007年查出后,被中国银监会通报批评,国务院国资委也在当年对公司予以降分处理的通报。可以说,此次案发,已是中海集团近年第二次被卷入“资金门”漩涡。

  有消息灵通人士进一步向本报表示,此事已惊动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委方面已要求向所有在海外设立分公司的央企进行通报。”

  2008年4月1日,中海集团正式宣布成立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以加强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知情人士称,该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事实上就是针对该事件的,“委员会主任由中海集团总裁李绍德亲自担任,足以想见集团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

  目前,中海集团已经开始对集团近百家海外分公司和代理办事处进行大检查。知情人士透露,该次全面自查行动短期内不会结束,“预计要到2008年6月份才可全面完成。因此是否还存在其他同样因资金监管漏洞所导致的损失,目前还不好说”。

好运一生 发表于 2008-4-12 14:25

学习了,好!

peiheng 发表于 2008-4-13 00:50

新的中集分析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d572c01008p8m.html

一腔热情 发表于 2008-4-13 10:06

本报讯 (记者陈可)昨天,市政府召开第三次重大项目领导办公会,会议听取了王子制纸、中集大型储罐、长江路、科技创业社区、崇启大桥和崇海大桥前期工作等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并就项目推进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会办。

  目前,江苏王子项目用地“六通一平”即将完成。中集集团在南通开发区总投资4亿美元的大
型储罐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计划于本月底正式开工,预计10月份竣工。长江路(滨江路)是市区路网规划中“三、四、五环”共线段,为规划沿江高等级公路南通市区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5.8公里。目前拆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部分路段已经开始施工。南通科技创业社区建设工程土建施工图已完成。崇启大桥建设各项前期工作推进顺利,目前国家发改委工可审批所需的交通部行业意见、环保部的环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性文件已全部取得。崇海大桥技术层面的可行性论证已基本完成。会议还听取了重大战略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情况。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4-13 15:29

原帖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8-4-11 18:2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这个推理逻辑的严密论证,应该有个结论,里面没有说的很具体,我们不妨给他说出来:中集集团基本处于资金断裂的边缘,离破产清算不远了,还有就是老麦有被抓的危险。
其实,傻子都可以知道这个结论是不成 ...

兼听则明,到这里的没有几个是说中集坏话的,都是好话也不好,听听坏话没什么坏处。

股市轮回 发表于 2008-4-13 15:44

是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要把自己做成了把头埋在了沙子里的鸵鸟。

carolingian 发表于 2008-4-13 22:09

原帖由 peiheng 于 2008-4-13 00: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的中集分析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d572c01008p8m.html

“垃圾行业之王”——我喜欢这个名称。
垃圾行业,意味着竞争者少,而且竞争能力往往不是很强,易于垄断。
现在集装箱和专用车市场都还不够垃圾,应当再让他垃圾一点。

zljj888 发表于 2008-4-14 11:41

我回来了。。

xzren40 发表于 2008-4-14 16:19

高盛下调中远太平洋评级至“中性”
http://www.jrj.com  2008年04月09日 05:54  中国证券报

  高盛昨日表示,中远太平洋(1199.HK)去年纯利低于该行预期10%,主要由于集装箱租赁业务溢利较低,因此调低该股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由19港元下调至17.5港元。
    高盛预测,今年中远太平洋的核心每股盈利只轻微增长3%,主要因港口业务增长被高利息开支抵消。集装箱租赁业务盈利料无增长,物流业务溢利料升7%。另一方面,由于该公司去年底至今年初增持中集集团权益,料集装箱制造业务溢利可获得18%增长。高盛调低中远太平洋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16.8%及29.9%,至0.98及0.93港元,认为该公司重组进程停滞不前,令股价表现落后,以及集装箱租赁业务盈利前景不明朗,该股现估值尚算合理。

大斗士 发表于 2008-4-14 19:38

唉,好郁闷

清平爱 发表于 2008-4-15 10:46

不稳定了

股市活佛 发表于 2008-4-15 10:49

看来只有去理想了,有点乱七八糟了。。。

巴蛇 发表于 2008-4-15 12:20

原来的帖子哪里去了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4-15 16:56

楼上的绝对是搜索机器

巴蛇 发表于 2008-4-15 18:31

原帖由 心月天狐 于 2008-4-15 16:5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上的绝对是搜索机器
呵呵,这个帖子里好多台。

酣睡者 发表于 2008-4-15 22:49

还有备用的:)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4-16 13:24

这是咋回事?怎么这个样子了?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4-16 17:52

为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完)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24 08年04月25日 15.5% 16% 0.5%
23 08年03月25日 15% 15.5% 0.5%
22 08年01月25日 14.5% 15% 0.5%
21 07年12月25日 13.5% 14.5% 1%
20 07年11月26日 13% 13.5% 0.5%
19 07年10月25日 12.5% 13% 0.5%
18 07年09月25日 12% 12.5% 0.5%
1707年08月15日 11.5% 12% 0.5%
1607年06月5日 11% 11.5% 0.5%
1507年05月15日 10.5% 11% 0.5%
1407年04月16日 10% 10.5% 0.5%
1307年02月25日 9.5% 10% 0.5%
1207年01月15日9% 9.5% 0.5%
1106年11月15日8.5% 9% 0.5%
1006年08月15日 8% 8.5% 0.5%
906年07月05日7.5% 8%0.5%
804年04月25日7%7.5%0.5%
703年09月21日 6%7% 1%
699年11月21日 8%6% -2%
598年03月21日 13%8% -5%
488年9月 12% 13%1%
387年 10%12% 2%
2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1 84年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