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航基金 发表于 2008-5-9 21:56

回复 #2796 meng-h 的帖子

好文,收藏了,谢谢!

meng-h 发表于 2008-5-9 22:50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4种情形下可解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22:2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陈菲)国务院法制办8日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14种情形是:(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六)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meng-h 发表于 2008-5-9 23:32

中集通华总经理叶俊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中集通华总经理叶俊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为表彰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中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之一。

    叶总是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自公司成立以来,她一直全身心地投入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为提升企业技术发展的后劲,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少走弯路,曾多次赴国外先进国家及知名厂家进行参观和考察,并积极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公司自主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其中, 在叶总的主持带领下,公司“车辆运输半挂车”获多项专利,且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公司研发的THT9160GFL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结构为国内首创,早在2000年就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公司承担的GB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标准》获得通过,已作为国家的强制标准在全国发布等等,类似的创新发展和荣誉不胜枚举。

    叶总在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公司依靠集团整合优势,凭借集团和自身的研发能力,泵车和消防车两个新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meng-h 发表于 2008-5-9 23:35

Yantai Raffles Wins ASME Woelfel Bes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Award                                                        YantaiRaffles Shipyard Limited has been announced the winner of the ASMEWoelfel Bes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Award 2008 (BMEA) forits innovative, new technology, ‘Taisun’ - the world’s largest gantrycrane.
Click here for more details: WoelfelPR(8May2008).pdf

nmbmzj 发表于 2008-5-10 02:41

每年6%的增长,视乎定的太低了,连我国gdp都赶不上,按照cpi增速看,预计今年cpi应该也应该在6以上(中行预测本年度cpi应该在6.8%左右,gdp在10.1左右),整个股权激励政策唯一的缺陷就在这里,没有赶上gdp,连cpi都难以赶上,管理层还要增加股本,摊薄收益,增长上不去可以延期,上去了白拿差价,这是什么股权激励计划,简直就是无风险保留管理层获利权利。
目标定的如此之低,看样子管理层对于增长也是没有什么信心,这样如何激励??
上去了白拿,上不去也无所谓,可以等上去了再拿,纯粹就是白拿。如何起到激励作用,只能说是圈钱的一个狡猾的措施。
不敢用于超越gdp也就算了,居然连cpi也不如,投资一年下来,还亏损0.6%,投资价值可想而知,股权激励简直就是胡扯,长期利好更是无稽之谈,老麦已经老了,开始想着养老了,风险意识强了,平稳过度的心也有了,不再想高速增长了。

nmbmzj 发表于 2008-5-10 03:09

直接定个3%增长就分钱,岂不是更爽,还激励个屁,自然增长也够了,到时股价高过17.73,就买点,白赚差价,吸股民的血。高不过也无所谓,保留股票期权,等高过了再买,买了就卖,白赚差价。

什么破股权激励,简直就是保留了一个在二级市场分钱(吸股民钱)的权利!
定期存款长期利率也快赶上6%了,本来就不难实现的增长,再将股票投资套现,用于收购增长率较好公司的50%以上股权,将非经常性损益直接就转换为企业合并报表的正常增长了。
老麦通过一些手段,实现6%简直太容易了。如果正好再遇上个牛什么的,例如去年,上个三十几元的,那就是白赚差价了。

[ 本帖最后由 nmbmzj 于 2008-5-10 03:22 编辑 ]

algor 发表于 2008-5-10 07:54

考虑股息的分配,大约为40%的派息率,利润增长6%,相当于增长了10%。当然这种推算是建立在以后的派息率也为40%的基础之上。

永航基金 发表于 2008-5-10 13:55

考虑股息的分配,大约为40%的派息率,利润增长6%,相当于增长了10%。当然这种推算是建立在以后的派息率也为40%的基础之上。
--------------------------------------------------------------------------------------------------------------------------------------------------
同意!:)

永航基金 发表于 2008-5-10 13:57

中集集团的股权激励方案点评

中集集团整个股权激励方式唯一的缺点就是行权的要求过低了,仅增长率达到6%就可以行权,还没赶上CPI的增长率,估计很多人会加与评论的。但是,这也是中集集团诚信的一面,在业绩处于低谷时达到6%也不错了,且处在业绩及股价低谷时出台股权激励方案,对中集集团的管理层是一个鼓舞士气的用。 在中国证监会本周二晚发布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后,中集集团应该是在周三就召开了大股东之间的股东大会,确定了股权激励方案,从而可见中集集团的运作高效率。虽然本次股权的激励要求低了点,也不否认中集集团以后不能高成长了,说明的仅是本年增长率可能会低点,但要有6%的保证,比刚出台的季报强了很多,从侧面也给长期持有的股东一剂强心针,也是考验一个价值投资者持股的时候了。

quarkyy 发表于 2008-5-10 15:15

中集的未来更光明了

中集这次的股权激励的推出更确定对中集的长期持有的信心。中集最近有多项公布都对中集的长期有着十分大的利好。

1、中集大股东在b股市场市价大量的买进中集的股票,成本在14元多15元。这个在现在大小非在寻求千方百计想着怎么逃离的市场里是唯一大量增持的公司。并承诺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的大量增持。就这个就证明中集的大股东对中集多有信心了。

2、中集进军海洋工程,这个领域是未来成长空间十分巨大的。中集也是部署了一段时间的。从中集去年购入长兴岛大面积的土地就可以看出,长兴岛那块地还有3公里长的海岸线。以高姿态收购烟台莱佛士就可以更快就进入这个领域。加上莱佛士是一家十分专业、技术强的公司,加入中集后融入中集的文化和管理等就可以有1+1大于2的结果。

3、中集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17.73元/每股(A股),行权方式为以行权价格向被激励人定向增发的方式。这一股权激励计划恐怕是目前为止国内所有上市公司出具的对公司股东最有利的计划了。中集的老总们要完成了业绩增长6%以上才可以给以17.73的价格在一年后开始分期的行权。也就是说如果中集的业绩不好那么中集的老总就什么也的不到。因为业绩不好中集股票的价格就不可能会好。如果低过17.73那么就没有行权的意义了,老总们还不如自己在市场直接的市价去买中集的股票。相反如果中集的老总们认真的发展企业,带领中集走向另外一个高峰那么中集的股票价格上去了。那么中集的老总们才真正的可以获得股权激励的好处。股权激励那么艰难才可以推出,中集的老总可以答应公布这样的条件那么就是他们有信心完成未来2-4年中集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至于6%的增长的要求好像的低了点。但这可能是保守的条件来的。因为如果就6%的增长是不可以带给中集的老总太大的利益的。但条件也不可以定的太苛刻了要给他们自己留点后路(这是我的想法)他们完全可以完成超过这样的增长幅度的。简单的说就是中集的领导一定要干的好,超好。那么他们才有更高的效益。不然他们自己定下这样的条件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旦确定了就没有的回头的了,机会就1次,这一定是他们计划了好久的。中集的投资者看到这样的股权激励应该有更强的信心持有中集为你们可以在未来的3-5年赚3-5倍给点耐心吧。

中集的大股东可以在15左右买b股长期的持有。中集的老总可以定17.73的价格进行股权激励。用17.73的价格去买6000万股。有这样的2重价格保护。他们是最了解中集都敢这样的价格去长期锁定。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呢?

考拉78 发表于 2008-5-10 18:44

6%的增长初看上去是太低了,我也不解老麦真的老了吗???

但大家要看到今后两年全球经济可能会经历大幅调整,国内的高通涨正在步步逼近。我想这个6%是中集考虑到最坏情况后,订下的较保守的指标(必竟是用自己的钱来买A股)。

老麦以前记录良好,这次也暂且信任中集团队的决定。

巴蛇 发表于 2008-5-10 20:42

激励的第一条件是股价要达到17.73,这是市场对公司的评价标准,另一个条件是增长6%。看中集的历史,6%似乎是低了,但问题是再好的企业也有整固时期,客观的说,未来的一两年可能都是整固期,而这段时间中集表现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长期是否能健康的发展。这样看来,这尤为关键的一两年岂不是更需要激励吗?难道我们希望提出一个15%的计划来激励中集冒进?那样的话,中集还能再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发展吗?   我相信看好中集的人很大一点是看好中集的这种战略眼光,中集的长期投资者同样应该具备这样的眼光!

永航基金 发表于 2008-5-10 22:28

回复 #2813 巴蛇 的帖子

支持你的工作!

shanmin 发表于 2008-5-10 22:29

  在巴菲特于1973年对《华盛顿邮报》进行收购之后的两年,公司的股票价格持续下降,巴菲特的投资总额也从1973年的1 000万美元下降到1974年底的80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1976年一直低于巴菲特的收购价格。而现在,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投资价值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
  巴菲特在完成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投资之后,格雷厄姆女士仍然对这位购买了《华盛顿邮报》公司巨额股份的人心存疑虑,于是,巴菲特给她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坦诚地告诉格雷厄姆女士,自己不会危及她在公司中的地位,他很清楚格雷厄姆女士可以通过自己所持有A股股票控制着公司的主要经营。
  凯瑟琳·格雷厄姆在《我的历史》一书中说,他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洛杉矶《时代》周刊的办公室里。这次见面是在巴菲特收购《华盛顿邮报》的股份之后。巴菲特再一次向格雷厄姆女士表示,绝对不会干涉《华盛顿邮报》的内部事务,凯瑟琳·格雷厄姆邀请巴菲特到华盛顿共进晚餐,并参观一下《华盛顿邮报》公司。于是,巴菲特成了她的商业顾问。从此以后,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
  1974年,巴菲特被任命为《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董事,并主持财务委员会的工作。不久,他提议回购《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
  格雷厄姆女士后来曾经说:“和巴菲特在一起,你永远会感到愉快和有趣。”
  这就是巴菲特的发明——股票回购——同时也是巴菲特的独到之处,充分体现在《华盛顿邮报》公司中。从1975年到1992年,《华盛顿邮报》公司一共回购了发行在外的43%的股票,平均回购成本为每股60美元。也就是说,公司只用相当于现值1/10的价格回购了超过40%的股份。到2000年为止,《华盛顿邮报》公司已经购回了一半的股票,这意味着所有公司股东拥有的股票价值是实际资产的二倍。

[ 本帖最后由 shanmin 于 2008-5-10 22:34 编辑 ]

WHYOOL 发表于 2008-5-11 11:26

制造业利润将会被大幅压缩

4月份,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29.3%,普通中型钢材上涨41.1%,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4.6%,线材上涨37.0%,中厚钢板上涨24.9%,进口铁矿石成本提高正是推升钢铁产品的原因。

随着CPI增幅减缓而PPI持续走高,甚至有可能出现PPI升幅超过CPI的情况。自2003年末至2007年1月,由于价格扭曲和价格改革的滞后,中国的PPI指数一直高于CPI指数。从2007年2月开始,由于食品价格上涨,PPI的涨幅才低于CPI的涨幅。如果PPI涨幅超过了CPI,制造业利润将会被大幅压缩,特别是处于生产末端的制造业。
:*22*: :*22*: :*22*:

永航基金 发表于 2008-5-11 11:44

继续支持老麦的工作

相信老麦会把中集集团做强做大的!

WHYOOL 发表于 2008-5-11 12:58

下黑色星期周一 暴跌5%

理由
1 各方利益平衡矛盾重重 融资融券恐难并行
2通胀加剧
3美股收低
4加息可能性加大
517家机构不言空 下周将在3800点下震荡
所以我看好再大跌

以上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8-5-11 18:56

梁山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得到提升 成纳税大户 http://www.carfan.cn    2008-4-9 15:46:46   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得到提升,15家企业进入国家公告目录,年产专用车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44万纱锭、年产500余万套服装的生产能力,初具集群发展态势。2007年,五大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67.3%、67.6%和70.6%
  日前,山东省梁山县把2007年度“纳税108将”向社会做了公布,连续三年排行纳税状元蓝天集团退居第三,刚刚加盟中集的东岳集团跃居第一,华宇集团则以17万元之差未能进入三甲,屈居第四名。纳税榜上的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梁山经济结构优化、规模膨胀的发展脉络。
  上榜门槛更高了
  今年,该县上榜企业纳税总额达到了17736万元,比去年增加了6033万元,增长了51.6%,“纳税108将”的入围门槛也提高到了33万元,比去年增长了43.5%。去年以来,该县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放活经营主体,放宽经营领域,充分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意识,引导经济能人领办企业,吸纳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鼓励各界人士自主创业,加快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变,迅速形成民营经济覆盖全县、密集成群的发展格局。
  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9家,比年初增加27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35.8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9.2亿元、利税14.83亿元,分别增长31.2%、42%、34.1%;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利税总额过千万元的企业21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0家、9家。
  主打产业更强了
  在本次“纳税108将”的排行榜上,五大产业有74席,占榜上企业总数的69%。专用汽车、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是梁山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按照“优势产业基地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该县一手抓五大产业规模扩张,一手抓新兴产业孵化培植,构筑具有梁山特色的产业集群。
  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得到提升,15家企业进入国家公告目录,年产专用车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44万纱锭、年产500余万套服装的生产能力,初具集群发展态势。2007年,五大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67.3%、67.6%和70.6%。
  骨干企业身板更壮了
  前三年,每年都是蓝天集团以唯一超千万的企业独占花魁,而今年四个纳税过千万的企业榜上有名。华宇集团前年才纳税566万元,去年一举纳税1272万元,增长了近1.3倍;位居榜首的东岳公司纳税额则达到了1513万元,比去年597万元相比,增长1.5倍以上。
  这些纳税大户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得益于该县对骨干企业的大力培植。该县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鼓励东岳、通亚、华宇、蓝天等优势企业扩张规模、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产业领军企业;支持良福制药、天泓塑钢、三利树脂、恩信机械等成长性企业快速膨胀、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产业支柱企业,培育了一批在全省、全市叫得响的民营大户。全球规模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注入资金1.38亿元控股东岳公司,使东岳公司一举成为今年的纳税状元;蓝天集团与浙江日发、中纺集团合作建设的110台喷气织机项目已投入运营,企业规模快速膨胀。

心月天狐 发表于 2008-5-12 07:51

中金的报告

WHYOOL 发表于 2008-5-12 10:12

好消息太多 以后我努力发坏消息

振华港机:巨型浮吊业务势头强劲

公司海洋工程设备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2007 年该项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4 亿元,2008 年估计将超过30 亿元。2008 年美国新海湾大桥1700吨浮吊和海油工程(爱股,行情,资讯)的铺管工程船1200 吨浮吊将完工交付,此外不久将有一台12000 吨的浮吊签署合同,其他大小项目也在洽谈中。估计到2009 年这项业务在销售总额的占比约15%,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占比为23%,海洋工程设备已经成为振华港机(爱股,行情,资讯)的重要业务之一。

这里好消息太多以后我努力发坏消息:*22*: :*22*: :*22*:
页: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查看完整版本: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