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lhj_123

看这帖子,找啥都有!!!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双免图 清 冷枚

绢本 设色 纵176.2厘米 横95厘米

故宫博物馆藏

  冷枚(生卒年未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画学焦秉贞,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善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康熙五十六年与王原祁合绘《万寿圣曲图》。

  画梧桐二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双白免相戏。似为中秋佳节而作。双免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滑而富于质感。免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然透明。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款署“臣冷枚恭画”,钤“臣冷枚”一印。上钤清高宗弘历等印多方,说明它流传有序。



zg219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三山图 清 袁江

绢本 设色 纵41.3厘米 横56.8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袁江(生卒年未详),字文涛,江都(今扬州)人。善画山水、楼阁和界画,兼画花鸟。早提学仇英,后广泛师法宋元各家。他作的界画,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加强了生活气息的描绘。笔法工整,设色妍丽,风格富丽堂皇。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候。是清代著名的界画家。

  描绘神话中的蓬莱三岛。仙山危耸于茫茫大海中,山势陡峭险峻而有奇致。岛山楼阁崇宏,建造精巧;松梅环植,苍翠葱盛,左下一座小岛突兀海面,一群仙鹿游息其上。波涟浪涌,云雾飘渺,一派绝境仙岛。整体气势宏大,局部精微耐看。左上题“海上三山”,款署“囗戌秋邗上袁江画”,钤“袁江之印”、“文涛”白、朱文二方印。袁江画迹,就目前所见,最早为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最晚止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此图画风属袁江工整细致一路,应是他晚年之作。

zg220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溪春晓图 清 马元驭

绢本 设色 纵57.2厘米 横28.6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马元驭(公元1669—1722年),字扶曦,又号天虞山人,江苏常熟人。马眉子,善画写生花卉。画传家法,气韵超逸,写生又得恽寿平指授,常与蒋廷锡讨论六法,故没骨画益工, 神韵飞动,不泥陈迹。亦工诗。画桃花、柳树各一枝,高低交叉,鹆鹆停息柳枝,梳理羽毛。神态生动,设色鲜丽,意趣盎然;构图别具一格,自然天成,乃写生佳作。画左上作者自题“南溪春晓”,署款“楼霞马元驭”,钤“元驭之印”、“扶曦”白、朱文方印。另钤有“芸齐宝玩”、“曹巢南收藏”鉴赏章。

 
zg221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房宫图 清 袁耀

绢本 设色 纵128厘米 横67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袁耀(生卒年未详),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

  作者用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文意,拟写阿房宫胜景。层峦耸翠,曲水萦环,重楼叠阁,各抱地势,廊腰缦迦,夏边行空,亭桥卧波,龙舟游荡。楼阁、人物,笔致细腻,生动入微。建筑物用大青绿敷色,浓盛厚重,鲜艳夺目,山石树木则用水墨,略施淡彩,主次分明,整体则气势宏大,局部则各显精神,是袁耀晚期至精之作。自题“拟阿房宫意”,署款“庚子阳月”、“邗上袁耀”,钤“耀之囗”、“昭道”白、朱文二方印。庚子为乾隆四十五年,为迄今所见袁耀画作时间最晚者。

zg222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画 清 余省

纸本 墨笔 纵89.9厘米横2.7厘米

  余省(公元1692—1767年),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珣之子。画师花鸟画家蒋廷锡,乾隆时祗候“内廷”,善画花鸟、虫、鱼,尤其善蝴蝶。参用西法,赋色妍丽。

  此图水墨写意,画牡丹、玉兰、花蜂、桃花小鸟、荷花翠鸟、稻蟹、竹石兰花、松鼠葡萄、鳜鱼、松梅、佛手、小仙香椽等十二在开。选刊稻蟹、鳜鱼二开。用笔豪爽,挥丽自如;用墨酣畅淋漓,豪放中呈现雅秀。法随意转,形中见神,意态生动。此册钤有“机趣天心”、“以意写之”的印章。每开均有作者题句及印章,末开署款:“庚辰秋八月戏墨十二帧。余省。”钤“余省之印”白文印、“曾三氏乐”朱文印,左下角钤“家有赐书”白文印。

 

zg223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荫西猊狗图 清 朗世宁

绢本 设色 纵246厘米 横133厘米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朗世宁(公元1688一1766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画家兼建筑家。康熙时期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因善画,召人内廷供奉。善画花卉,走兽,山水和人物。尤工画马。参酌中西画法,设色丽艳,精工细织,自成一家。

  此图工笔设色,绘苦瓜藤绕翠竹,下立西独(《集韵》释为良犬),昂首垂尾,眼睛警觉注视前方;长身细腰,毛色银灰,光泽细润,骨骼肌肉旨显质感。与同样写实逼真的翠竹,瓜藤,果实,地草,野花,互相亲托,构成天然之美。右下落款“臣朗世宁恭绘”。上钤“怡亲之实”一印。贻亲王允祥系康熙皇帝第二子,雍正元年封王,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去世。此图似可确定作于雍正年间。

 
zg224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鹦鹉戏蝶图 清 胡湄

绢本 设色 纵98 .2厘米 横50.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胡湄(生卒年未详),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诸生,项元汴外孙。由于项氏收藏古代书画甲天下。故胡氏年幼时,就受到古代绘画艺术的薰陶。他为人耿直,富人以金帛求画多拒之。他画的花鸟虫鱼,“时称仙笔”。著有《招隐堂集》。

  胡湄的花鸟喜仿宋人笔,工笔重色,细至艳丽。此图作一枝怒放的梨花,一彩蝶向飘落的梨花追逐,原来锁立于铜架上的白鹦鹉反身而下,扑向彩蝶,形态生动。花朵用胭脂设色,鲜嫩可爱,墨绿树轩作为视托,层次向背各自分明。鹦鹉的羽毛用白粉工笔勾描,显示羽毛柔绵的质感,整幅无一懈笔,连青铜架上的绿绣、红霉斑均细致地表现出来。署款“晚山胡湄写”。钤 “湄印”白文印、“晚山”朱文印。胡湄的署款字形奇特,个性强烈,据画史记载,这是他不了防止别人作伪所致。左下压角钤“不遇赏鉴家宁落咸阳城”,可见其对自己绘画艺术的自负。诗堂有姚马龙题写的七言律诗一首,题于嘉庆已巳。

 
zg225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庭秋月图 清 王愫

纸本 设色 纵65.4厘米 横3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愫(生卒年未详),字存素,号林屋,一号朴庐,江苏太苍人,诸生,侨居苏州,王原祁之侄。工诗词,善山水。笔法简淡、秀润。与王昱、王玖、王宸称“小四王”。著《林屋诗馀》、《朴庐存稿中附论画》一卷传世。活动于乾隆年间。

  描绘太湖洞庭东出的秋色。近处坡石兀起,渔舟停泊,阜际望亭耸立。左侧峰峦高耸,泉入平湖。湖中平坡少渍,芦苇丛生,雁飞成行。

  山石用披麻皱,色墨由淡而深,反覆皱染,然后用焦墨破醒,显得浑厚花滋,富有厚重感觉。构图别致,取坡石一偶,山峦一角,沙渍一片,构成整体,上部大片留白,以示湖水茫茫。自题“仿黄鹤山樵笔法”,实为借用古人笔法,对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

  署款“雍正癸丑”,为雍正十一年,钤“愫印”朱文印、“江东鸟衣”白文印,起首钤“上下千年”朱文圆作。右下押角“天真烂漫是吾师”白文印。是王愫中年所作。

zg228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莲塘纳凉图 清 金廷标

绢本 设色 纵56.9厘米横6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金廷标(生卒年未详),字士揆,鸟程(今浙江湖州)人。画家金鸿之子。乾隆中供奉内廷,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尤工白描。画风工细。

  此图定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

  笔墨工细,人物动态幽闲自在,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置简洁,设色雅淡。山石似用小斧劈皱,锋棱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右下自题“乾隆甲戌秋日柞溪金廷标写”,旁钤“二黟”白文长方印。

 
zg229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聆泉图 清 沈宗骞

纸本 设色 纵90.6厘米 横35.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沈宗骞(生卒年未详),字熙远,号芥舟,又号研湾老圃,鸟程(今浙江湖州)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笔法精妙,人物生动传神。活动于乾隆至嘉庆时期。

  近处溪畔泉边,竹林茂密葱盛。竹丛中茅屋掩映,竹梢间烟霭缥缈。峰峦突起,高瀑曲折奔流直下,使宁静山居带来悦耳之声。屋内有人临窗侧首,似在聆泉。画风受四王一派影响,山石用披麻皱,密集苔点,苍茫秀润。笔墨滋润,气韵清新。为沈宗骞精湛之作。自题“乾隆辛卯清秋,仿天水夫人(官道升)遗法,芥舟沈宗骞”。下钤“沈宗骞印”白文印、“芥舟”朱文印。


zg230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图 清 高鳯翰

纸本 设色 纵28厘米 横34厘米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高鳯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画花卉亦奇逸天趣。“丁巳”年病臂用左手作书画,自号尚左生。亦工草书、篆刻,富藏砚。著有《砚史》、《南阜山人教文存稿》。

  此图册画天池山风景四页,现选其图二幅。之一,团石林立,天池水波平静,池岸数人品聊天。题“天池试茶图”,下钤“鳯”、“翰”联珠印,左下角钤“偶然”葫芦印。之二,崖石壁叠,树木虬生。右上题“仿佛弘济寺石崖一段,鳯翰”,旁钤“高”白文长圆印。下钤“拾得”、“甲寅”二印。中部崖石题“悬崖撒手”。左边款署“雍正甲寅无日题名”,下钤“鳯”、“翰”联珠印及“左手供石”白文一印。


976.jpg
975.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果 清 金农

绢本 墨笔 纵21厘米 横36.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金农(公元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女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流寓扬州。五十岁后始学画,善画山水、人物、花卉、梅竹。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亦工诗文、书法,精鉴别,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诗集》等行世。

  全册十开,此选萱草、枇杷二开,在构思布置与笔墨意趣上各有特色。一幅写根基于崖壁之上的萱草,长叶循势纷披飘逸于画面,逆锋勾叶,笔触古拙,在轻盈潇丽的风姿中含有沉厚顽强的意趣。淡墨点花,薄而润,富色彩感。一幅写倚角取势的二组枇杷,高矮趋对,中以题记相接,笔触较工细腻,风格沉着而又清丽,在造型上有一种巧整的优美感。画作于已卯,作者时年七十五岁。


974.jpg
973.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像图 清 金农

绢本 设色 纵117厘米 横47.2厘米

烟台市博物馆藏

  图中释迦,正面全身,头顶青螺结,身着红袈裟,一臂袒露拱手伫立,神态安详而肃穆。面部以刚劲的铁线描勾出,敷设淡彩,丰腴圆润,神采飘逸。周身的衣纹采用枯笔折绝画法,下接卷云莲座,线条展转流动,有升腾动荡之感。又于释迦两侧作记,右边文日:“十五年前为暖鹑居士写金刚经卷,刻之枣木,精装千本,善施天下名胜禅林……今又画佛,画菩萨、画罗汉,将俟世之信心,敬俸者锓摹上石,一如写经之流传云。七十四双机郡金农记。”左边题《古佛颂》,长远百余字。书体楷中兼隶,有“漆书”之称,其风格独绝。书画和谐,使佛像更为突出。其画面形式极适于“摹上石”流传于世。

 

zg235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影水月图 清 汪士慎

纸本 墨笔 纵119.5厘米 横53.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汪士慎(公元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善墨笔梅、兰、竹,尤以画梅著称。清淡秀雅,别有风韵。五十四岁以后,双目相继失明,使练习用手摸索写字作画。亦工诗、篆刻和八分书。“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巢林诗集》行世。

  写明月之夜,一佛伏坐于水塘之边,静赏水中之月,神态安闲自得,有脱离尘世,悠然于佛门生活之感。画下端有作者题诗一首:“镜中之影,水中之月;云过山头,狮子出窟。”

  汪士慎善画梅花,此幅人物画在汪士慎的作品中较为少见。款题:“清湘老人曾有此幅,近人偶一摹写,以博明眼一笑。”款下有“士慎”、“甘泉山人”白文方印,另钤“七峰草堂”白文方印。有“包氏松溪鉴赏之印”的鉴赏印章

zg236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翁渔妇图 清 黄慎

纸本 淡设色 纵118.4厘米 横65.2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

  黄慎(公元1687—1768年),字恭寿,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侨居扬州,善画人物、花卉、蔬果。笔姿放纵,风格豪放。亦工诗,画。“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咬湖诗钞》行世。

  此图写一渔翁身背鱼篓,手拈鱼钩,钩上扑一小鱼,笑容可掬,面向鱼妇,似述家常;而渔妇则回首目对老翁,聆听其述。渔翁渔妇,动态生动,呼应密切。人物衣纹作织线描,或连勾带染,挺劲放纵;以草书之笔入画,枳具功力。作者虽师法陈老莲,上官周,然又自创新意。此图为水墨大写意,仅于渔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画左上自题:“渔翁晒纲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封存中监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宁化瘿飘子孙黄慎。”钤“黄慎”白文,“恭寿”朱文两印。

 
zg237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鸟草虫图 清 黄慎

纸本 墨笔 设色 纵23.5厘米 横2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全册十开,作者选取荒崖野地的昆虫小草作题材,画面充满生机,、野趣,使观者徒小物小景中见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动态,画幅虽小,而妙趣横溢。作者笔致毫放,既参徐渭、石涛的风骨,更表现其疏狂的个性,取象造型,重传神写意,艺术概括力强,并以草书功力入画。册中虫草特别富于生命力,如郑板桥所评:“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此选其《纺织娘》、《枝头麻雀》二帧,图上钤有“孙氏退思轩藏”白文收藏印。

972.jpg
971.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弹指阁图 清 高翔

纸本 墨笔 纵68.5厘米 横38厘米

扬州市博物馆藏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字鳯罔,号西唐,钱塘人、寓扬州。与金农、汪士慎为友。工篆刻,善画花卉、山水。世称“扬州八怪”之一。画梅笔意松秀,技幹苍润,以疏枝瘦幹取胜。山水师渐江、石涛,笔法简淡而秀雅,喜作园林小景。

  此图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文思和尚居址。行笔错落有致。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视,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气息。人物刻划,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此图不仅是高翔的写实佳作,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款识:“莲界慈云共仰扳,秋风离落扣禅丝。登楼清聆市声远,倚槛窥鸟梦闲。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树色冷如山,东偏更羡行庵地,洒诗筒日往还。弹指阁成作图。请倚青四兄先生和正,世愚弟翔。”印章有“西唐之印”白文印、“高生老”朱文印、“隐安”白文印。

 

zg240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芍药图 清 李鳣

纸本 墨笔 纵92.5厘米 横35.8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李鳣(公元1686—1757年),字宗杨,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木头老子,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曾官山东滕县知县。学画于蒋廷锡、高其佩。用笔挥丽自如,泼墨酣畅淋漓,而作画款,随意布置,另有别趣。为“扬州八怪”之一。

  二折枝芍叶,一支盛开,姿态妖娆,以花为冠,辅以疏叶,天题自成,一支半绽侧出,浓装艳抹,花叶茂盛。两花相对,互为呼应,布局谨严,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落笔奔放淋漓,苍劲老练,水墨交融,远出神入化境地,得青藤白阳神髓而自放胸臆,有水墨融成的奇趣。右上角题诗铺空,书画相互映辉,此画为乾隆二年李鲜五十二岁时所作。

zg241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石图 清 郑燮

纸本 墨笔 纵217.4厘米 横120.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郑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六年(公元1736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账济灾民一事,触犯权势而罢官。晚年居扬州,卖画自给。工诗文书画,兼篆刻。善画花卉,尤长兰竹。书法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

  此幅为庭院中竹石。瘦石壁立,以白描的笔意为主,长折带皱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摺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平稳中有聚散欹侧,极尽变化,石前新篁修改两三枝,劲拔挺秀,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风格写成。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图左上有行书自题四行,作于乾隆甲戌,作者时年六十二岁。


zg242x.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9 08:45 , Processed in 0.0910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