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勝獅貨櫃:行業回復正常季節性變化,料未來兩月鋼價及箱價呈偏軟

8月 22日 星期二 17:58 更新

《經濟通專訊》勝獅貨櫃(0716)總裁兼首席行政總監張松聲於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集團營業額和淨利潤下滑,主要由於去年上半年市場對貨櫃需求特別強勁所致,但去年的情況並不尋常,因為部分客戶預料鋼鐵及貨櫃價格會上揚,及預期北美及歐洲港口出現擠擁,而現時行業情況已回復正常季節性變化。

廣 告

張氏表示,鋼價由去年底的每噸450美元,上升至現時的每噸600美元,預料9月至10月鋼價及箱價將會偏軟,明年則告回升,現時箱價約2000美元。

他續稱,集團上半年平均箱價下降21%,而貨運量亦下降32﹒3%;至於接單情況方面,張氏指集團現時所接的訂單已接到9月底至10月初。

另外,集團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3%,下降至8﹒4%,負債比率為1﹒58倍。(k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勝獅貨櫃:美國內陸貨櫃及拖架接單情況理想,最快於明年提供盈利

8月 22日 星期二 18:03 更新

《經濟通專訊》勝獅貨櫃(0716)總裁兼首席行政總監張松聲於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集團持有95%權益的青島太平貨櫃已於今年3月開始生產美國內陸貨櫃及拖架,現時接單情況理想,有信心於07至08年可為集團提供盈利貢獻。

他表示,生產的貨櫃呎吋包括45呎、48呎及53呎,年產能約為1萬至1﹒5萬隻,每隻售價介乎9000美元至1萬美元。(k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勝獅貨櫃(0716)計劃生產罐箱,預料今年底投產

8月 22日 星期二 18:15 更新

《經濟通專訊》勝獅貨櫃(0716)總裁兼首席行政總監張松聲於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集團與荷蘭(新聞 - 網站 - 圖片)Flax Field Trading B﹒V﹒(FFT)合作,FFT正協助集團於其順德特設生產設施,提供優質罐箱,預期生產線可於今年底投產,預期首年產能可以達逾1000個,其後則可增至5000個。

他指出,罐箱售價為2﹒2萬美元至2﹒4萬美元,利潤率超過10%,現時標準箱利潤率為3%至5%,預期有關項目2008年至09年可提供盈利貢獻。(k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钢昨日公布2006年四季度产品价格。环比下降幅度为4%-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本报记者 孔维纯 上海报道
  

  宝钢昨日公布2006年四季度产品价格。在三季度价格的基础上,宝钢四季度热轧、冷轧主力产品价格下调200元/吨,环比下降幅度为4%-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昨日,G宝钢(600019)上涨0.97%,显示市场对调价消息反应平静。

  热轧产品中,SPHC下调200元/吨(不含税),下调5.1%,其余热轧执行三季度价格;普通冷轧中,普通用SPCC下调200元/吨,下调4.2%,其余普通冷轧执行三季度价格。电镀锡、电工钢、热镀锌、宽厚板小幅上调,轧硬卷、彩涂小幅下调,线材、酸洗热轧、镀铝锌、电镀锌、钢管等产品维持三季度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钢价运行平稳,下滑势头减缓,部分品种已经呈现小幅回升态势。社会库存仍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钢厂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都会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支撑。接下来,预计国内钢材市场将以趋稳为主,如出现突发性利好消息,也不排除反弹的可能性。

  今年初以来,全球钢价明显上扬,国内钢价反弹。但到了7月份,钢价出现了今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回落。根据央行8月14日发布的数据,7月份钢材价格比上月下降3.9%,较上年同期下降4.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装箱制造业遭遇“寒流”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制造商胜狮货柜(0716.HK)昨日公布的上半年业绩出乎市场预料,公司实现净利润1085.8万美元,同比下跌61%;营业额2.68亿美元,同比下降32%。

  受业绩大幅下滑影响,胜狮货柜昨日收盘大跌15.34%,报收4.25港元。




   



  目前,G中集和胜狮货柜两家厂商占据了全球集装箱市场约80%的份额。G中集排在首位,第二位的便是胜狮货柜。

  无独有偶,8月上旬公布半年报的G中集(000039.SZ)业绩也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G中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73亿元,同比下降19.61%;净利润13.51亿元,同比下降34.15%。

  G中集称,2006年第一季度集装箱的产销量和价格仍处低位导致了上半年业绩下滑。

  胜狮货柜也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昨日,胜狮货柜总裁张松声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营业额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去年上半年市场对集装箱需求特别强劲,而现在行业情况已恢复到正常状态。

  资料显示,集装箱生产所需的专用钢材主要是耐候钢的热轧薄板、热轧中板,也称为Corten钢板。去年以来,集装箱Corten钢的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干货集装箱价格及盈利水平。另外,公司上半年平均箱价下降21%,货运量也下降了32.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2.3%下降至8.4%。

  胜狮货柜上半年盈利大跌6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6-8-23 09:41 发表
本报记者 孔维纯 上海报道
  

  宝钢昨日公布2006年四季度产品价格。在三季度价格的基础上,宝钢四季度热轧、冷轧主力产品价格下调200元/吨,环比下降幅度为4%-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昨日,G宝钢(6000 ...



重点武钢和鞍钢的价格变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74 天

发表于 2006-8-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谋定而后动
~信息~知讯着生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捷足先登LNG贮运设备业

LNG非管网运输需要安全可靠的贮运装备,中集车辆集团瞄准这一商机,两年前通过收购兼并,在张家港成立了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占有国内低温贮运设备市场70%的份额。
  中集圣达因有关人士表示,国家将进口LNG等列为能源调整的重要战略措施,而输送天然气离不开运输槽车、罐式集装箱等专用运输设备。目前,深圳、福州、上海等地都在兴建LNG接收贮存工程,到2010年将进口LNG约2000万吨,低温容器贮运设备需求量随之增加,成为一个新行业。
  为此,中集利用其研发优势和规模优势,迅速开发出了适用于LNG等运输需要的低温液体贮罐、槽车、罐式集装箱、低温绝热气瓶、气化设备等,并承接LNG加气站、气化站、城市调峰站、LNG瓶组供气站、车载系统改装等各类LNG应用项目的工程总承包。
  目前,中集LNG系列产品以较高的性价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成为业内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该公司自行研制的加气机、汽车加气站、车载绝热气瓶等已在乌鲁木齐、长沙等地成功应用,并通过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组的验收。
  今年4月,中集圣达因占地13.3万平方米、投资1.5亿、年产1000台低温槽车和罐式集装箱生产线的现代化新厂区,顺利建成投产。公司正常运转后,年销售收入将达6亿,利税将增至1亿,并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使张家港成为全国最大的低温贮运设备生产基地。
  
  作者:记者刘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胜狮货柜(0716)计划生产罐箱,预料今年底投产

时间:2006年08月22日18:15   我来说两句  机构:经济通       
  
【来源:搜狐证券】  
《经济通专讯》胜狮货柜(0716)总裁兼首席行政总监张松声于业绩记者会上表示,集团与荷兰Flax Field Trading B﹒V﹒(FFT)合作,FFT正协助集团于其顺德特设生产设施,提供优质罐箱,预期生产线可于今年底投产,预期首年产能可以达逾1000个,其后则可增至5000个。



他指出,罐箱售价为2﹒2万美元至2﹒4万美元,利润率超过10%,现时标准箱利润率为3%至5%,预期有关项目2008年至09年可提供盈利贡献。(k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甬金高速集装箱今起7折收费

(2006-08-22 02:57:55)

今天起,进出甬金高速公路宁波段的集装箱卡车将享受7折优惠,资费的调整将对宁波港口集装箱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甬金高速全长211公里,一辆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车全程单向通行费标准为280元,优惠后通行费是200元。40英尺标准集装箱车优惠85元。实施优惠后,集装箱卡车走高速公路就和走普通公路成本基本持平。

据介绍,甬金高速将宁波港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小五金市场、诸暨的袜业市场连在了一起。义乌现在每年外贸进出口的集装箱基本上以10万个标箱的幅度在增长,但基本上是50%走上海港,50%走宁波港。优惠政策实施后,无论是时间还是资费上优势明显利于宁波港。

(叶武 杭州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强调一次:钢材价格并不是市场价格那么简单。对于行业领头羊的大量订单,每个钢铁企业都会根据订量来给予一定优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发价格。何况,行业龙头信誉好,付款不存在问题,风险小,是优质客户。钢铁企业也会相应给予优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8-2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追丰田


——《经济观察报》


 

   8月初的北京绝不是旅游的好天气,可法国人迈克·伯乐还是实施了他的首次中国之旅,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深圳,和那些有关中国制造业的人士们讨论自己的小说《金矿》。它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厂长们,该如何在自己的车间里应用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发挥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的神奇功效。

  几乎同时,丰田总部商品开发部的常务吉田健来中国视察他的心肝宝贝雷克萨斯的运行情况。这位从未接触过中国记者的人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丰田的两万名研发人员是用怎样的方式和流程进行上百款产品的研发的。这个从未被披露过的模式让我目瞪口呆,怪不得宝马和奥迪的老总们如此在意地去研究雷克萨斯所走的路,因为那是一种他们所不了解的方式,这个方式完美地服务于丰田的企业目标——对消费需求的充分满足。

  和他的一席谈让我从精益生产的书堆里拔出脑袋,重新审视我们该如何学习丰田这个全球利润最高的汽车公司——当我们还在埋头学习丰田生产方式或是推出自以为惊世骇俗的新车型时,丰田车早已经开到了下一站。

  追不上丰田的原因说起来真简单,就是发现每一个细微的需求,并真心实意地满足之,所有做事的方法无不服务于此。

  寻找丰田的软肋

  1975年第一次在日本观摩到丰田生产方式的先进以后,迈克的父亲老弗雷德·伯乐从雷诺汽车公司到知名配件商法雷奥集团再到现在自己的咨询公司,以实践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复制到法国的制造企业中。《金矿》想要告诉人们的正是,在一间工厂的车间里如何突破最大障碍——人的惰性与企业文化鸿沟,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推行下去。

  “中国人太严肃啦。”带着法国式浪漫与顽皮的迈克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里对我说。不过令他惊喜的是,他没想到《金矿》的中文译本会先于法文的原著出版面世,更没想到,在中国,一说到精益生产,专家、学者以及记者们竟会有那么多的了解以及尖锐的问题。

  他也许不知道,除了日本人,世界各地像他们父子这样痴迷于精益生产的人,以及靠传播它而生存的公司早已遍地开花,比如《金矿》的译者——精益企业中国的总裁赵克强,之前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零件商德尔福中国公司的总裁,那时他每周都要组织员工分组讨论学习丰田方式的体会和进展。

  在中欧 EMBA的课堂上,许多企业高层学员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便是丰田精益生产管理。第一次打开这扇门看到里面的人都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把它应用到我的企业里,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实情并非如此。宝马集团请了一堆丰田的专家帮他们建设德国莱比锡工厂,在硬件上的差距与丰田最好的工厂只有1%左右的差距,然而在产品的合格率上,差距仍高出很多。

  “丰田之道真的没有局限性吗?如果只是亦步亦趋地学习和追随,我们怎么才能超越它?”我问迈克。

  “我觉得丰田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它在全球化的迅速增长中,人才严重不足,而且无法跨越国家与企业文化的障碍,从而无法完美实施精益生产,这也是丰田愿意把它的绝活儿广泛布道的原因。”迈克说,“所以当一家本土公司领悟了精益生产的要义,并与自身优势达到最佳结合后,就有可能比丰田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公司更有效率。”

  听起来这既是丰田的弱点,也是丰田的贡献。丰田很早便开始用精益生产的理论统一全球制造业的思维了,它的迅猛发展需要整个体系的配合,需要美国、法国、德国,乃至中国的供货商、经销商,以及这些海外分厂从当地竞争对手处招募来的员工,按丰田的节奏和方式思维与工作。在不知不觉之中,汽车业的每一家公司都在向丰田的生产方式靠拢。

  然而,即使这样,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看似简单的流程改进与新技术不可同日而语,因而认为丰田这样的公司软肋仍在于新技术的开拓与应用。

  比如IBM的全球企业咨询部门最近发布了一个《中国汽车企业战略选择》的白皮书,其汽车行业总监王继华指着一张图告诉记者,他们对7家以上的汽车公司做的深度研究证明,分别以技术先导和改善业务流程为主攻方向的不同汽车公司会走向两条越来越远的上升曲线(如图),它们之间的转换成本只会不断加大,所以建议中国企业走一条介于二者之间的自己的路线。“韩国现代就是在这两者中间找到了新路,所以现在发展速度比日本公司还快。”

  真的是这样吗?

  正在技术化的丰田

  一直的关注让我认为,丰田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技术短板的隐患,近两三年来,正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主攻新技术的研发,大有赶超欧美之势。那么在技术上,丰田仍然是欧美汽车公司的追随者吗?

  从丰田在中国销售的车型来看,有了混合动力技术优势的丰田并不满足,他们正在迅速补上技术的短板并向欧美公司擅长的领域发起冲击。刚刚引入中国的雷克萨斯IS系列设计和测试都是在德国完成,它能迅速平稳地穿越德国乡间蜿蜒的山道,操纵自如。虽然还不能说比宝马3系更具驾驶乐趣,但试车手告诉我,他觉得开起来比奥迪A4更“好玩”。

  而丰田锐志的尝试更表现了这种野心,它采取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方式,强调运动感,最近又在赞助动力伞运动,他们希望那些只关注法拉利、宝马或斯巴鲁的玩家明白,只要花20万也能从锐志身上找到飘移的刺激。

  而另一方面,丰田在中国生产的一些车型也出现了需要召回的质量事故,这让人开始怀疑,丰田是否为了追求技术的进步而开始疏忽自己坚持的质量、可靠性与服务。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带来质量风险,而丰田一向的质量口碑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其在各车型上更保守地选择成熟技术有很大关联。

  “在取得最先进的技术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之间,您认为哪一个对今天的丰田更为重要?”当我就这个问题分别问及一汽丰田的总经理毛利悟、雷克萨斯的总经理曾林堂,以及广州丰田总经理葛原辙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两个同样重要,后者必须坚持。”

  但正像得到运动感有时需要放弃低噪声一样,以上的两点也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丰田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这样,那才是它现在致命的弱点。

  但我竟然完全错了。

  丰田没有技术方向

  “在您的心里,丰田未来5到10年的技术方向是什么呢?你们会坚持从前那种安静、舒适、质量可靠呢,还是学习欧洲的一些生产厂走操控性和动感的路线?” 当吉田健冒着8月的酷暑,站在金港汽车公园的赛道边观看雷克萨斯新IS系列在弯道上飞驰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蓄谋已久的问题,终于找到该问的人了。

  他是在丰田公司董事会里全面负责雷克萨斯品牌从设计、工程到制造、销售一切事务的常务,而且对于整个丰田的研发体系了如指掌。丰田把所有最好的技术用到雷克萨斯身上,雷克萨斯的技术方向便是丰田公司未来的技术方向。

  他画一张图给我。在图的左上角是三个环,里面分别写着舒适、安全和环保。“这是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汽车的最基本需求,也是丰田公司所有研发项目不能偏离的基准。”然后他在中间从上向下画了一些短横线,“那代表我们现在大约100款车的项目总设计师。”而右边则是一个两万人的研发队伍。

  “这两万名工程师每天都在按他们自己报的计划研发一些元素,这些元素是在那三个基本标准之下针对不同的细分消费群体的需求而提出的。比如我们注意到全球人口正在向老龄化发展,就有人在研究老人开车时方向盘应该怎样设计可以更轻松地操控,另外一个人可能在解决女性臂力小,如何不费力气地就能关好车门的项目。”吉田说。

  这些人所做的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元素,是他们自己认为该去做又能做好的事,“研究好以后就放入一个大的技术成品库里,然后每款车的总设计师会选择与某款车的目标人群需求相对应的元素,放进那款车里。”

  这真是有趣,别的公司都是先有一款车的想法,然后组织一个团队从零起步全面开发。怪不得他们的成本比丰田高,产品还不能保证满足目标的需求,因为每个工程师并不是按自己的计划在做事,而一些看起来次要部分的设计也会因限期而难以考虑周详。

  一直以来人们觉得丰田像个魔术师,似乎有比别人更好的技术把车子迅速而低成本地换壳,所以能快速推出远远多于对手的各细分市场车型,这在全球消费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使他们有能力抢走别人的市场。

  而吉田披露的研发模式让我们解开了谜团,这种方式既从容不迫,又充分释放了创造力,它同时保证了丰田每一款车的原创性与强烈的针对性。与所有对手不同的根源在于,每一款车的出发点是丰田要满足不同的人,而不是丰田要造怎样的一个机器。

  “雷克萨斯的每一款车都是选择最昂贵、细腻和先进的技术,率先应用,在市场上检验成熟后再把它们普及到丰田品牌的各车型上去。”吉田说。

  其细腻的程度有时会令你跌下眼镜。比如雷克萨斯ES系列烟灰缸的弹出速度被设定在0.9毫米/秒,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秒,因为它是针对行政用途的豪华车,它的总设计师要求车内的一切装置要让坐车的老板感到非常就手。于是在技术库里他选取了能让使用者最舒服的车窗起落、后备箱开启等速度方面的设计。

  “3年前我们决定把雷克萨斯做成一个国际品牌的时候,我们没有为这个品牌做任何的设定,惟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绝不走奔驰、宝马和奥迪走过的路’。”这是吉田健的回答。

  以后我想再也不需要问有关丰田研发方向的问题了,因为我恍然醒悟,丰田不给自己设定某种研发方向,是因为一切都需要在变化之中找寻平衡,而他们惟一不变的方向是追随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些流程保障了一点——每当人们的需求变了,丰田就能毫不费力且几乎没有时间差地随之而变。

  所以我们与其追逐丰田不如直接去真心追逐消费者的需求好了,否则的话你永远也追不上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8-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最大LNG低温储罐罐顶安装完成

[我的钢铁] 2006年8月23日 09:25
    2006年8月4日中国核工业第五安装工程公司顺利完成所承建的两台亚洲最大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储罐——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福建LNG项目的低温储罐罐顶安装,实现了此项目工程安装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目标。
    福建LNG项目一期工程投资55亿人民币,规模为260万吨LNG/年。主要包括两座16万立方米LNG低温储罐、LNG气化设施及辅助工程设施。此项目是继广东LNG项目之后在我国沿海地区建设的第二个LNG项目,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大战略性能源项目,也是第一个完全由国内企业自主引进、建设和管理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低温储罐是LNG项目的龙头工程,其特点是双壳单层、悬浮吊顶、内罐保冷(设计温度零下1650C),直径为80米,容积为16万立方米,单台罐顶重约700吨。核工业五公司承建的LNG接收站及干线项目低温储罐项目,包括外罐底板、外罐衬里、两层9%Ni钢底板、内罐壁板、吊顶板和拱项的安装施工。工程2006年2月22日开工,计划2007年10月16日竣工。
    福建LNG项目位于湄洲湾北岸的秀屿岛,占地37公顷,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和福建闽中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美国CBI公司和成达联合工程公司(CBI/成达)负责工程设计与总承包。(中国海事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船队将亮相LNG运输

[我的钢铁] 2006年8月23日 08:58
    在广东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实施之前,国内尚无LNG运输船,也从未开展过LNG海上运输服务。现在,这两个空白均被中国巨头企业填上:招商局集团与中远集团合资打造了中国第一支LNG船队,以离岸价(FOB)方式承担广东LNG项目的液化天然气运输,中国航运业正式加入到LNG产业链中,其在国际航运界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上海沪东船厂则在LNG专用船的生产方面成功夺标。
    LNG运输船中国造
    LNG运输船是业内公认的技术含量最高、附加值最高、难度最大的货轮,被誉为世界民船建造皇冠上的“明珠”。在广东LNG项目中,为实现“国船国造”目标,引入了国内造船企业参与竞标,上海沪东船厂在招标中最终胜出,从而为中国造船工业争取到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据悉,广东LNG项目一期工程需要两艘14.7万立方米的LNG船舶,目前正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第一艘国产的LNG船舶将于2007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这种专用船价格不菲,据说一艘就要2亿美元。
    航运“双雄”联袂出手
    LNG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国际航运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航运企业在此领域一直无所作为。但中国老牌航运企业——招商局集团极为关注LNG运输,希望能在这个市场上展现中国船队的风姿。
    早在1998年,招商局集团就派出专人积极跟进广东LNG项目,并于1999年6月与中远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国内运输企业的强强联合,共同参与广东运输项目的竞争。
    2000年10月,招商局、中远集团作为运输项目的中方发起方,成立了代表委员会。2001年底,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由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负责组织广东LNG运输项目招商,具体实施工作由中方筹备办公室执行。
    2003年12月19日,招商局集团、中远集团与国开行签署3.0187亿美元的广东LNG(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贷款合同,双方结成广东LNG进口试点项目的中方运输方,以离岸价(FOB)方式承担该项目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作为广东LNG项目的重要配套项目,LNG运输项目总投资4.025亿美元。招商局和中远是中方发起人。外方股东则包括伍德赛德能源有限公司、BP澳洲、壳牌澳洲等世界知名企业。据介绍,广东LNG运输项目的融资采用无追索的项目贷款,这在我国运输业融资中属首例,贷款年限23年。
    合力打造LNG船队
    有专家表示,广东LNG运输项目是我国首次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舶并承担中国第一个LNG进口运输任务,是发展我国LNG专业运输船队的起步项目,对推动中国运输业和造船工业的发展,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招商局集团已把LNG运输上升为集团层面的战略目标之一。据该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口LNG是一项复杂的项目工程链,牵涉上、中、下游多方利益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这其中,运输项目无疑能给航运公司带来长期、稳定和较高的回报。正是基于对LNG运输的乐观判断,招商局携手中远集团形成一个“中国军团”,最终成功取得了以中方为主导的运输权。
    目前,这两家集团除拿下广东LNG项目外,还正式开展了福建项目。据悉,双方下一步将参与山东、上海等地的LNG运输项目,合力打造一支颇具规模的LNG船队,进而参与国际LNG运输行业的竞争。(深圳特区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石油将上马大连LNG项目

[我的钢铁] 2006年7月28日 08:21
    从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团(简称:中石油)了解到,公司正在筹备在大连建设LNG接收站,相关报告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这将是该公司的第四个LNG项目。
    LNG在大连上岸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沈阳等城市,输气管道终端设在沈阳。建成后,将向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辽阳等在内的周边城市提供液化天然气。该项目的总投资为68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工程的设计接受能力为300万吨,合天然气39亿立方米 ,二期工程再将产能增加一倍。
    中石油负责人表示,就大连项目的气源问题,公司目前正在与国际供应商进行谈判,到终端后的具体价格等还没有确定。
    该公司的其他项目分别位于河北、广西和江苏。投资额总计超过80亿美元,其中尚未计入海外收购气田的投资。
    根据介绍,天然气产业将是中石油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早在2003年,中石油就敲定了将旗下天然气业务分离出来的战略布局,2004年底,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投入运营,这是中石油组建的第一个天然气销售公司。该公司一并负责运营中石油的LNG业务。
    但至今为止,该公司所有的LNG项目均没有落实气源。
    里昂证券分析师认为,与石油资源不同,天然气在亚洲供大于求,因此收购难度相对较小,因此不用担心中石油LNG接收站会有气源问题。(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百亿巨资筹建LNG工程

[我的钢铁] 2006年8月1日 07:54
    中石化联合澳门天然气中标一期工程预计3年完成
    日前,澳门特区政府去年年底为引入天然气而进行公开招标的甄选工作已经结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为此发布的新闻稿称: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澳门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与澳门天然气”)联合提交,关于兴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方案获得批给,为期15年。
    根据中标公司标书的建议,中石化与澳门天然气将在澳门邻近的岛屿上兴建一座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进行接收及处理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天然气,然后以管道输送方式供应澳门和区域内的其它潜在买家。按照规划,接收站工程包括LNG船泊码头、气化设施、输气管道、储罐和其它后备补给等设施,首期的吞吐量为每年200万吨LNG,其后将按需要逐步扩充至500万吨或更大的规模。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额接近100亿澳门币,第一期工程预计需时3年完成。而在接收站建成以前,将以槽车或管道从内地取得天然气供应澳门,以配合澳门2007年落实引进天然气的计划。
    相关背景显示,建造LNG接收站可配合泛珠三角“十一五”能源规划,尤其是粤港澳进口LNG合作将有助舒缓广东和港澳地区面对的能源供应紧张情况。由于天然气有助优化澳门的能源结构,丰富本地能源的种类,减低长期以来对燃油产品的过度依赖,加强本地区抗风险的能力和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等。同时,天然气是一种较洁净燃料,可大大降低废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居民生活素质。为此,特区政府希望吸引具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所需的基建设施,并以最好的方法把天然气引进澳门。
    据悉,澳门“天然气输入及传输公共服务的批给”是从去年11月9日至今年2月8日进行投标工作的。在结束递交标书后,评审委员会经过5个月对所交标书内容进行深入、详细分析,同时参考国际能源顾问公司对相关天然气的专业顾问意见后,评审委员会最后结论,中石化与澳门天然气的气体供应建议方案较具弹性,可避免过分依赖某些资源供货商,且已预留充分的后备补给设施,为确保输澳天然气的安全稳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预计该项目能为澳门带来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刺激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外汇收入和财政税收,直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可以为澳门逐步发展面向区域市场的天然气工业提供重要的基础,可为其它行业创造发展空间,有助促进澳门经济的多元化。
    参与竞投的公司除“中石化与澳门天然气”外,还有“澳门南光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评审委员会一致评定,投标公司“中石化与澳门天然气”在保障供气的安全稳定、为特区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以至于投标公司的经验、财政能力、在配合区域能源合作等方面,整体上都较具实力和优势,对特区长远最为有利,故获得天然气输入及传输公共服务的批给。(中华工商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新浪网友发的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

特大利好:
根据挪威海事局建议,欧盟可能从2008年起采纳如下建议: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所有 集装箱使用耐候钢材必须采用严格控制铜和镍含量的专用钢材.原有集装箱在2009年到2014年逐步报废, 从2015年起禁止非专用钢材集装箱停靠欧盟码头.
此举将导致全球集装箱集体性更新换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060823(交通运输-航运)胜狮货柜[1]

有几个看点,是中银看走了眼,还是又会超出我们的预期,请大家自断

1、上半年平均箱子价格为1635美元,中集的只有1400多美元

2、上半年生产了19.78万标箱,截至到10月份订单已达43万标箱

3、上半年盈利1100万美元,预测全年竟高达4100万美元

4、预测明年利润高达6000万美元,增长46%

请给与高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银国际对胜狮的报告漏洞百出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6-8-24 11:09 发表
有几个看点,是中银看走了眼,还是又会超出我们的预期,请大家自断

1、上半年平均箱子价格为1635美元,中集的只有1400多美元

2、上半年生产了19.78万标箱,截至到10月份订单已达43万标箱

3、上半年盈利1 ...


报告中的数字出现多处矛盾,在0716的网站上的中报中没有披露集装箱销售量的信息,而中银的这篇报告中的数字言之凿凿,报告中的数字出现多处矛盾,疑点如下:

1、“06年上半年0716的销售收入是2.684亿美元”,其中“集装箱制造业务收入2.518亿美元”;
2、“06年上半年集装箱销售量达到19.78万TEU”

按照上面的数字,很容易得出集装箱的平均单价为:2.518亿美元/19.78万TEU=1273美元/TEU,这个数字和报告中说的“每箱平均售价1635美元/标箱”大相径庭,不知道中银的分析师是用什么样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

而1273美元/TEU的价格则比按照中集中报的数据测算的1475美元/TEU还要低的多,如此低的价格尚且无法和中集竞争的话,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这些数据中必然有误。根据之前的研究报告和媒体报道来看,1273美元/TEU的市场价格似乎从位达到过,那么由此推断,19.78万TEU的量可能有水分。

即使19.78万TEU的量没有水分,也比中集的68.24万TEU干货箱少的离谱,因为39和0716的合计占市场份额的80%,而按照上面这些数字来看,06年上半年这两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37%和17.6%,显然中集的市场占有率又增加了,而0716反而减少了。

由此可见,中银的报告中关于销售量、销售收入、平均单价这些数字之间明显存在逻辑混乱。

另外的重大疑点是“目前的订单已经排满到10月,订单规模扩大到43万TEU”,而0716自己报的是现在的年产能是125万TEU,合每月10万TEU稍多,如此算来,43万TEU需要0716玩命干上4个月,而从现在(文章截稿的日期是8月23日)到10月底已经不足2个半月,试问0716如何完成这些订单?如果订单饱满到完不成的状态的情况下,又岂有降价的道理,显然这个43万TEU的数据的开始日期值的商榷,如果是从第三季度的第一天算起,那也够0716加班加点的干一阵子了。
报告中又称“我们预计06 年集装箱销量同比增长1%达到56.56万标箱”,显然,从这里应该理解上面的43万TEU应该是今年以来总的订单数量,再由此反推的话,7月~10月的订单只有23万,折合每月6万TEU,显然这又和3季度订单饱满显然不相衬。

综合上面这些信息,对于每TEU的单价数据因为是公司核心机密,只能大致估算,具体的价格因为种种原因,可能都是烟幕弹。我认为关于销售量的数据不是中银算出来的,应该是直接调研得出的数据,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信的,如此算来,截止到10月底,0716的集装箱销售量应该是19.78万+43万=62.78万,参照市场份额的比例以及产能的情况,39的7~10月的订单应该不低于68.8万TEU,也就是处于满负荷的生产状态,因此,39全年的业绩仍然应该错不了。

[ 本帖最后由 股市潜规则 于 2006-8-24 19:2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23:53 , Processed in 0.32001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