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贸易增长不停

--------------------------------------------------------------------------------

● 添

  世界贸易组织今年4月发表的2004年全球贸易报告显示,全球贸易量继续稳健增长,特别是全球商品出口取得9%的高增长率,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一次。

  不过,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很有可能拖缓今年的商品出口增长,世贸组织预测今年的全球商品出口增长或许会降到6.5%。

  报告指出,去年各主要区域的商品出口表现都很好。非洲的商品出口增长率高达30%,是1980年以来增长最为快速的一个年头。

  在美国强劲的需求和亚洲地区的内部贸易增加的带动下,亚洲的商品出口增长率达14.5%。中国成为去年亚洲最大的商品贸易国,也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商品贸易出口国和入口国。

  北美洲的商品出口增长率是7.5%。欧洲大陆则取得近7%的增长。

  过去四年,全球的商品出口有可观的增长,从2001年的负增长(负0.5%)改善为2002年的3.5%、2003年的5%,去年进一步增加至9%,但是还未达到2000年高达10.5%的增长幅度。

  去年全球的商品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的总和)高达8万9000亿美元(约14万7000亿新元)。其中,北美洲的总贸易额是1万3300亿美元(约2万1900亿新元)、欧洲大陆是4万亿美元(约6万6000亿新元)、亚洲是2万3850亿美元(约3万9350亿新元)。

  按个别国家的商品出口表现,排前五名的分别是德国(约1万5100亿新元)、美国(约1万3500亿新元)、中国(约9800亿新元)、日本(约9330亿新元)和法国(约7400亿新元)。

  去年全球的外来直接投资达6000亿美元(约9900亿新元),不过世贸组织认为这个水平并不理想,还达不到2000年全球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

  它认为由于全球贸易扩张的速度自去年6月起便开始放缓,加上今年环球经济预料会进入适度的增长幅度,环球经济增长估计将介于3%至3.5%。

  在这样的大环境底下,全球商品贸易的增长将受到局限。比如商品出口增长率估计是6.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综合讯)中国5月份出口增长速度连续第7个月超过进口,带动贸易顺差扩大,这将加剧中国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紧张关系。

  新华社引述海关数据报道,中国5月份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30.3%,至584亿美元(969亿4400万新元),进口增长15%,至494亿美元。贸易顺差从4月份的45亿9000万美元增至89亿9000万美元。

  彭博社调查9位经济专家的预估中值是5月份出口增长30%,进口增长21%。

  今年1至5月份中国贸易顺差30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92亿美元。1至5月份出口增长33.2%至2764亿美元,进口增长13.7%至2464亿美元。

  此外,因国内需求增长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5月份生产价格创下5个月来的最大涨幅。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代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数据,5月份生产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5.9%,高于4月份涨幅5.8%。原油价格上涨43%,向生产价格指数涨幅贡献了1.5个百分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包括巴菲特在内的所有比我做得好的高手学习,每天都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记住永远要顺势而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6月13日中午利好: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表示标题-->


财税[2005]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将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上述规定自文发之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OO五年六月十三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目前具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海运能力

作者: 来源: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05-5-16 责编:luolan

  本报综合消息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运输信息》2005年第一季刊发表的信息表明,中国目前具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海运能力。该刊认为,拥有大数量的船队,表明一个国家拥有更多使用集装箱出口的机会,也就意味着与国外市场有更便捷的连接。

  据统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队的前10个国家(地区)及船只数量依次为:中国(1228艘),中国香港(1166艘),美国(1074艘),新加波(916艘),英国(861艘),德国(810艘),荷兰(785艘),比利时(774艘),日本(756艘),韩国(734艘)。

  统计还显示,按照船队的集装箱承载能力(以20英尺标准箱箱位)计算,世界上前10位国家(地区)的排序是:中国(393万箱位),中国香港(375万),美国(298万),新加波(247万),德国(225万),英国(217万),韩国(211万),荷兰(208万),中国台湾(196万),日本(192万)。

  从连接各国港口的航线数量看,中国排名世界第7位,拥有96条班轮航线。排在中国之前的其他6个国家依次为:英国(133条)、荷兰(131条)、比利时(123条)、德国(114条)、法国(105条)和新加波(98条)。因此,欧洲被认为是海运业最繁忙和发达的地区。

  该季刊认为,平均来讲,一个国家班轮数量一般是海运公司数量的4倍。但对中国的情况不同,每家海运公司平均要提供6个多的班轮运输服务。在全球港口航运班轮数量上,中国是最多的国家,达863种班轮;前10名的其他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新加波、美国、韩国、日本、英国、荷兰、德国和法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亚洲航运占全球领导地位
 中国贸易报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日前表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了对航运的新需求。20多年前,亚洲被认为是原材料出口区,但今天亚洲成为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原材料、然后向其它地区出口制成品的世界制造工厂。亚洲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正在快速增加,贸易增长带动航运业的发展。目前亚洲在全球航运业中占据了领导地位。

  最新统计显示,世界上最大的20个集装箱运输公司中有13个是亚洲公司,这13个亚洲公司控制了全球总集装箱运力的70%。由此可见,世界航运中心正在从西方转移到东方。

  魏家福说,中国是当前亚洲航运业繁荣兴旺的新引擎。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中国吸引了数千亿美元的外资,中国鼓励个人创业,经济活力增加。最新统计表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家,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达到11500亿美元,增长了35.7%;进出口都超过了5000亿美元。去年中国为世界贸易的增长贡献了12%,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推动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最近10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年均增长约9.6%,中国的增长速度约30%,居世界首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世界最高,达8370万标箱,约占全球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四分之一。最近5年,全球GDP每增长1%,全球的集装箱贸易量相应增长约2.8%;在中国,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速较之GDP的增长比率更高,GDP每增加1%,集装箱贸易量约增长3.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共享

谈谈我投资股市九年的感悟(转贴)
我一个崇尚价值投资的长线投资者,进入股市近九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有不少的感悟,现向朋友们一一道来:
1、在股票的不同价位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
     股票的价位有三种形态:卧倒、站立、跳高。卧倒(价格低于价值)时可全仓杀入,站立后就要走,即便一时不走,也要拉开架势随时准备出局。有卧倒的就不要站立的。跳高的或者说超出投资区的要坚决回避,这是一条铁律!因为当股市发生危机时,购入成本低是规避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有可能成为巨人企业的则另当别论,当然,这样的企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集中投资,投资了解的或容易了解的股票
     集中投资,不撒大网。挑选八九只股票,长期跟踪,从中精选三只左右,做足做透。最简单的、最笨的方法也许是最有用的方法,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弄得简单,而不是相反。投资了解的或容易了解的股票,对那些“故弄玄虚”、“花样翻新”属“雾中看花”类的股票,不要去碰。理论分析与现实观察了解相结合,不过有时常识比理论更可靠。记得好象是前年,我在超市买过一次大米,一家主营米业的上市公司生产的,一元七八角一斤,非常难吃,还不如同一超市卖的九角一斤的大米好吃。不用去读公司报表,不用再做其它了解,据此,就会对其是否有投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3、独立思考,做股市的少数派。
     股市中获大利的永远是少数人。所以成功者,必定是一个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人。当多数人疯狂时,要保持几分清醒和警觉;当多数人恐惧时,要有足够的胆量。不要搏消息,那不是散户的优势;不要相信股评,股评者中假内行居多;不要沉湎于曲线,那是教人赔钱的理论、不要迷信概念,那往往是为散户设置的陷井。“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自觉地做股市的少数派,远离热闹与喧嚣,忍受住孤独与寂寞,做好功课,练好内功。远见和耐心,是一个成功的长线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4 、要坚持一种投资理念不动摇。
投资理念是投资的灵魂。投资者持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是有其思想、性格、阅历及学识所决定的。不管坚持什么样的投资理念,都要主客观相符,知和行统一,并且一以贯之,而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频繁变换。如果想“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慢随天上云卷云舒”就学巴菲特;如果想在险峰处,领略无限风光,就学索罗斯。却不能既学巴菲特又学索罗斯,二者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5、大对小错,不追求完美。
    投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有些错误也许早晚会犯,今天不犯,可能明天还会补上,重要的是不能犯致命的大错误。连小错误都不想犯的人,说不定就会犯大错误。大对小错,已经是投资的最好结果了。要大对小错,就不能追求完美。搞艺术可以追求完美,也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投资却不能。如果一个人在投资时,充满了想象,编织着美梦,并为实现其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他离失败已经不远了。股市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没有谁能达到完美。在某一个时段可能达到完美,但是不断地追求完美,从长远看必然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是既没捡到芝麻,又丢了西瓜还把自己搭进去。其实,大对小错也是一种美,只不过是一种缺憾之美罢了。
6、和股市保持适当距离。
    股市里,那些终日盯着电脑屏幕不断敲击键盘的人,那些到处打探消息的人,那些追涨杀跌,刀尖添血的人,那些赚钱时洋洋自得,赔钱时恐惧、歇嘶底里的人……,注定都是股市的奠基石。“不识庐山真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日浸淫于股市,与其零距离接触,是一种危险的行为。股市是一个放大人性弱点的场所,在其它地方,人的弱点也许是隐性的,在股市就是显性的。股市就象潘多拉魔盒,人的弱点就是盒中的魔鬼,当你在股市不能自拔时,这些魔鬼就会冲出魔盒缠绕着你,使你迷失自己,看不清问题的实质。所以不要沉湎于股市,要和股市保持适当距离,即使手中有股,也要力争做到心中无股。
7、要学会放弃
    老子曰:“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这是告诉我们,不能贪,要舍得放弃。能舍反而得到;想贪反而失去。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其实,在资本市埸谁也别希冀自己盆满钵溢,鱼头鱼身鱼尾“统吃”。正确的做法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只吃属于自己的那块利润。自己盈利高兴,别人盈利也心态平和。要有一种“该住手时就住手,剩下的利润由别人赚去”的气度。否则,就会与失败结缘。
8.在中国做投资者,千万不能忘记党的领导。
    中国股市政策的制定,是以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为出发点的,这是股市政策风险的根源。保持政权的稳定,是党和政府的“大局”,为了这个“大局”它可以在股市为所欲为。每当股市影响到“大局”时,那只巨手就伸向了股市,而此时就是多数股民套牢的开始。其实,股市设立的本意既不是为国民经济服务,优化资源配置,也不是为股民提供一个赚钱的埸所,少数股民在此赚到钱,那只是股市的“副产品”。股民就象农家后院的猪仔,喂养它就是为了宰杀它。政府是股市最大的庄家,过去,政府、上市公司及机构券商合伙吃股民,现在“食物链”断裂,不仅散户,机构券商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十三年来,政府在股市“统吃”,是最大的赢家,但却不会是永远的赢家,它终归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在中国做投资,既要想到经济规律也别忘了中国特色,要学会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什么情况下政府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此,要超前一点认识,然后顺势而为。
9、结合国情,“活学活用”巴菲特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及集中投资组合等都值得学习,但其买入股票后,至少持有五年,甚至十年或十年以上的做法,在现阶段的中国股市就未必合适。我们的市埸环境相当恶劣,股市造假成风,尤其是在股票不能全流通的情况下,许多信息都是被扭曲的,加上股市之外的巨大风险,要对企业五年后的发展做出判断已经相当困难,十年或十年以后的事情更难以看清。现实中,也是短命企业居多。所以,等股市不再是“政府独大”,而是完全按市埸规律运行,股票有广泛的投资价值时,再象巴菲特那样持股也不迟。到目前为止,我以为比较好的做法是:面对大机会,可倾其所有,全仓杀入,长期持有,做足大牛市;中等机会,可波段操作,但要调低盈利预期;小机会,可以放弃;没有机会,就离埸休息,耐心等待下一个大中机会的到来。
10、将资金的安全放在首位。
    财富的积累是缓慢的艰辛的,失去却是容易的,也许就在一夜之间。“纸上的利润”一天不兑现,它就是虚拟的,就有蒸发的可能。要捂紧钱袋子,把资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记了,政府、上市公司及机构券商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它呢!作为投资者个人,我们不能决定市埸的走势,但是,却能决定自己的行为。宁可错过,不要做错。冬天时想到春天,夏天时更别忘了冬天。未雨绸缪,才能应对随时到来的各种危机股股票投资既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股市的参与者众多,涉及的领域广泛,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谁能战胜它。股市浓缩人生,要想在这里成功,必须用心去悟,用钱去换,用时间去熬。说它简单,是因为只要练好内功,恪守原则,把握住自己,就能成功。当然,这种简单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简单,而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法到无法”的“大道至简”。
总之,一个人投资时,如果能将复杂的事弄得简单,同时,又长期地把简单的事做好,那么,他就有资格在这个市埸待下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第一和第八点之外,我基本认同这个人的投资思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本轮行情真实意图及资金实际秘密!!!
本周股市行情完全可以在中国股市历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在市场一片悲观之中,两市从周一小幅回升到周三巨幅上涨,虽然周五的小幅回落给市场流下一点阴影,但本周两市的周K线足可以使其确立为多方插向空方最致命的一刀。

      从本周市场看,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广大投资者细细品味,深入的分析将会让我们逐步看清这次行情的特点:

       本次行情的资金特点和政策情况看,我们认为是特点鲜明的高层主导的“海陆空”全方位的多方攻击战。海军为市场传闻,无风不起浪,市场传闻利好成批有节奏的传出,关键是这些利好能很快得到证实,使市场对其它可以实现的利好充满憧憬;空军为国家高层的政策,高层在利好传闻出来后,在行情关键时刻,及时推出正式利好消息,而且利好一个接一个,把你从悲观的情绪中拉回来,让你重新燃起重生的希望;陆军也是最主要最关键的攻击战场,高层亲自进入市场,拿资金推动股市上涨,给场外等候进场的资金以极大的诱惑力。三军配合相当紧密。

       由于本次行情的关键在于“陆军”战场,光出政策,喊口号,即使身份再高的领导人出面,而得不到市场资金的响应就是一句空话,尤其今年连续多次验证了这个观点。那为什么说这次行情的启动者是国家出钱呢?理由如下:

      其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次行情的资金实力和气魄为历史第一次。它远远超过了94年的“7.29”行情和著名的“6.24”行情,94年市场规模还很小,相比较意义不大。我们拿“6.24”行情和其比较,虽然6月8日大盘上涨幅度不及“6.24”大盘涨停那么疯狂,但关键点是,“6.24”有所谓的重大利好支持,指数是几乎是以涨停价格开出来的,而本次是当天并没有出现重大利好政策的情况下,指数小幅高开后,不是靠技巧,而是靠资金实实在在推上去了;另外本次资金选择攻击的对象是超大规模的核心蓝筹股、部分二线蓝筹股和海虹控股。其中蓝筹股是相当多的股评人士和一些所谓的高手最不看好的板块,但确实是最具有实际引导意义的板块。

      其二、整个超大资金运做安排非常周密。事先部分资金现在中远航运中集集团等二线蓝筹股布局,上周四开始,这一隐蔽行为被我们所观察到,并公开及时告诉大家。而6月8日则是震撼性的一击。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18只大规模品种突然以巨量涨停价格开盘,相信基金公司、QFII以及民间游资都不会有这个实力和魄力。其目的是给市场包括基金在内的各路资金展示出自己的深厚势力和背景,为斩断包括基金在内资金的抛售之手的第一战。随后主要战役开始打响,主打品种先后登台表演,中信证券——直接影响市场整体人气的最重要的相对权重个股,首先打响第一枪,它的启动是不是预示着高层最近经常提到的“今年是证券市场的重要转折一年”的重要市场信号呢?大家可回味。中集集团——最有争议,业绩最为突出的二线蓝筹股的代表,很多人都担心其成长性不会那么好,将无法支撑股价。而资金巨量推高其股价,为扭转包括基金在内的错误投资思路。基金虽然是理性投资的代表,但其为过度理想化的投资,过度追求不能减弱的成长性,却忽略其良好的业绩。高成长股,只要后期成长性减弱就会出现股价的大幅回落,造成很多业绩优秀的个股价格非常低廉,而基金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种的畸形价值投资炒做。关键就是忽视了一个最基本背景,中国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股市要真的得到发展,产生牛市行情,必须扭转这个面对大堆大米,却无米下锅的错误的极端价值投资理念。我们认为启动中集集团等二线蓝筹股的目的就在此。中国石化——对指数影响力最大的品种,中国石化最近多次反常行为已经让部分人看到一些其中的不同,而本次能连拉两根巨阳,然后再带上宝钢股份长江电力,启动其目的就是产生具有震撼力的大阳线,让市场见识本次资金的实际实力和神秘背景。海虹控股——最具有人气震撼力的品种,尤其是对科技股和垃圾股的影响力巨大。该股在经历多年的炒做,已经没有华丽的网络外衣,业绩也难入眼,但其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却是无可比拟的。为避免造成只有蓝筹股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启动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就是启动其的最重要之处。试想启动这些品种没有周密的部署安排,没有极强的资金团结性、魄力和手中特殊的王牌,又怎么能起来?这个资金怎么会是只会追涨杀跌的基金,偏小规模的QFII,一盘散沙追求利益化的社会游资等所能办得到的呢?

         那么为什么要在此时启动行情呢?

        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个被国家高层会议上无数次视为新基础,新变革的关键之关键。而且证券最高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本次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则很可能是国家最高层领导给等部门的要求。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任何产生不利于股权分置的因素都被一律停下来。具有深厚背景的神华集团、全国第五大银行交行都只好放弃在A股发行,而其它想再融资的公司也将必须以股权分置成功为前提。可见本次高层决心之巨大。而我们最清楚的是,要使困难降低最小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行情上涨活跃中弱化市场对股权分置的恐惧,树立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新的信心。在我们分析股权分置时候,我们认为第一批是试探性试点,看市场到底有多大的反应,为探路之石。第二批试点为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试点,这也是高层推行第二批的时候,快速中不乏稳健,连续出台多个相关政策为第二批试点成功铺路。而第三批试点为巩固胜利,扩大战果阶段。经过三期疗效后,相信股权分置就可以全面成功的推出,这个时候确保这三批安全出航,必须依赖雄厚的资金势力做后盾,同时又要达到四量拨千近的效果,在第一批试点结果即将出来之间启动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经过以上粗略分析后,我们认为本次行情绝不简单的是回光返照行情,更不是简单毫无实际意义的千点保卫战。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证券重大改革保驾护航战,成功成熟投资转折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证的“复活”意味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制度性缺陷将得以改善。

权证的“复活”意味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制度性缺陷将得以改善。


不久前,有关方面曾经表示,正在加快研究权证的交易规则,时机一旦成熟,将正式推出。权证是一种怎样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在操作上应做好哪些准备?市场将会如何反应?

  权证是一种投资预约型契约。按其发行人可分为两类:股本权证与备兑权证。按一般理解,权证是不能卖空的。但由于其备兑性质以及含权因素的波动,所以,权证的本质就是一种期权。

  由于股票的供给量通常都是无限度的,这也导致供给超常往往成为制约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权证就是专门为此度身定制的金融工具之一。

  以中国为例,大量数据证明,最近四年内,中国股市中新的股票供给量超出需求量接近一倍。“需求,需求,我是供给”,早已成为市场中的笑谈。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认为,发行新股是推进市场的永动机。如果我们不考虑供求关系,不考虑市场的历史成本,只考虑市场律动,这一观点绝对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管理层的责任是多重的。对市场所处险境,不能听之任之。

    预期就是一切

  供求理论的陷阱在于,“只要价格足够的低,天下就没有卖不出去的烂股票。”事实上,人为地制造供需失衡意味着其间必存有暴利。对此,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补偿,这就是把供求的预期公开化,进而推出“期权交易”,同化供给方与需求方。

  严格地说,买方与卖方的立场是不同的。只有引进对冲工具,才有可能化解具有破坏性质的“超量供给”(或者“超量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预期就是一切。

  所以,权证?甚至指数期货?的复活,意味着中国股市最大的制度性缺陷将得以改善。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变革真正进入攻坚时刻。

  比如“全流通试点”,在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就不用反复询价、分类表决,也用不着任何一方的任何承诺。如果考虑到让“权证”进入,不流通,不行权,不补偿,预期也可以转化成为真实的价值补偿,以化解供需失衡的困扰。

  全流通将增加市场供给,改变市场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结构体系。所以,只有当市场将现有流通股“含权”中的“权”,用“权证”将其独立出来,以动态供给来扩大理性需求,才能从交易制度上真正保护所有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弊端有三

  当然,近期推出权证也有利有弊。其中最主要的弊端有三点:

  首先,权证有较强的套利功能,对于监管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保证金的监管。

  其次,买卖权证的成本相对高昂。权证有较强的杠杆效应。它虽不是独立券种,但最好建立独立的交易场所,与股票系统彻底分离。

  其三,发展远景难测。这是因为平衡“认沽权证”与“认购权证”的交易量,最终存在着“供求平衡”,所以,“备兑权证”如果真能复活,其最终的结果,会把市场推向“指数期货”,或者其他风险等级更高的金融衍生品。

    名词解释

  股本权证,通常由上市公司自行发行,标的即为本公司资产?或本公司未来资产?的股票。这一产品可以把同一企业的股票在未来的供给与需求的价值完全分离,各自进行“确权”,各自定价,各自进入交易系统?称为行权?。

  备兑权证,则由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方?如券商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除发行人不是上市公司以外,在行权的方式上,权证的持有人可以选择对应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也可以选择股票的“差价”。这一差价的存在,就是权证的“市场价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装箱运输进入疲软地带

随著全球铁矿石、谷物、煤炭及其他商品需求放缓,海运费率6周来下降近25%。
虽然这种疲软状态非海运市场所愿,但毕竟对于家用电器和化工产品生产商,甚至需要大量谷物原料的面包店等诸多行业而言,运输成本降低了。

去年12月,在需求猛增及运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海运费率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但此后,衡量商品运输费率的主要行业指标Baltic Dry Index下跌过半,近几周更有加速之势。业内人士指出,最近中国进口下降,特别是铁矿石进口放缓是导致运费骤降的主要原因。不过这背后还有更广泛的原因。

马萨诸塞州经济预测和咨询公司Global Insight的首席经济学家纳瑞曼·贝拉维什(Nariman Behravesh)表示,海运费率屡屡下降是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放缓。

心理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当费率像最近这样剧烈下降时,很多托运人就会离场观望,希望等一等价格会更低。这进一步促进了运费下跌,并为未来的费率走势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去年价格达到顶峰时,从巴西至中国的煤炭租船运费高达每天100,000美元,而4月中旬降至了每天80,000美元,目前可能只有31,000美元。

康涅狄格州钢铁贸易公司Abstoss International Steel Holding Inc.就在静候佳机,总裁克劳斯·阿波斯托斯(Klaus Abstoss)表示,“这样疯狂如过山车一样的价格跌势终有一天会改变方向。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坐上去。一旦我们增加托运,将不只是我们一家公司,其他人也会蜂拥而至,然后市场将很快走强。”

业内分析师预计海运费率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反弹,但很难再见到2004年的高点。近几年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大量海运公司打造新船,供给迅猛增长。而经济增长放缓也意味著码头上的船只不再那么拥挤,航线不再那么繁忙,更多船队处于闲置状态,随时可以启运。

船主的损失无疑是最大的,但很多人士指出,目前的颓势只是暂时的。他们指出,眼下的价格与去年年中如出一辙,而去年进入谷底后费率大幅反弹。

希腊比雷埃夫斯承运公司Maritime Carriers Ltd.的首席执行长克里斯托弗·乔奥格卡斯(Christopher Georgakis)称,经济基本面仍然强劲。增长的确正在放缓,但在多数主要发达地区仍然相对强劲。为了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中国今年的煤炭进口有望增长80%。

乔奥格卡斯称,“放眼全球就会看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四至五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

但其他人士表示当前状况与去年大相径庭。眼下中国钢铁行业的放缓正与美国、欧洲钢市场的疲软同步而行,而去年中国以外的需求仍然相对强劲。这种所谓干散货运输中有一半以上与钢铁有关。因此钢铁行业全球性的增长放缓将对海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伦敦运输咨询公司Simpson Spence & Young的市场分析师彼得·诺福克(Peter Norfolk)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抑制钢铁行业的过度投资,将对钢铁原材料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放缓也将影响其他运输市场。除散货运输外,全球贸易还依赖集装箱和油轮运输。

虽然油轮运输受油价上涨推动增长依旧强劲,但集装箱运输进入疲软地带,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支出放缓。例如欧洲的消费者可能减少鞋子、家居用品和服装购买量,空出大量集装箱空间。分析师最近将2005年亚欧贸易增幅预期由17%下调至7%-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中国发展拉动世界海运忙

  马士基、和记黄埔、招商局国际、新加坡港务集团等国际港航巨头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上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可望改变亚太航线布局。

  世界港口大会这一世界港口航运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首次选址中国,这与中国近年对世界海运事业的影响密不可分。

  港口建设将改变亚太枢纽重心

  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达1455万标准箱,全球排名第三。而年内即将开港的洋山深水港区,将彻底改变上海开埠以来的河口港格局,使上海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深水大港,其15米以上的水深条件可供世界上最大的8500箱集运船舶满载靠泊。这意味着,这类大船单一航次的载箱量就比靠泊老港区时增加一倍以上。

  目前,名列世界前茅的五大集装箱港口均在亚太地区。北起釜山,中跨神户、上海、高雄、深圳、香港,南至新加坡,已形成一条港口链。南亚太区的香港、新加坡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而业内人士预测,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使亚太枢纽航线重心北移至上海。

  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介绍说,截至去年,中国大陆拥有1430个港口,3.4万个生产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41.7亿吨,比1980年增长19倍;港口总体规模和完成量都居世界前列,有8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

  从国家战略来看,中国港口建设的格局,将是华南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华东以上海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北方形成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主的环渤海湾港口群。

  经济发展使港口建设获难得机遇

  张春贤展望未来:中国港口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保持较快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近1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再翻两番;另一方面,中国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进一步扩大,贸易量将在目前1.15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张春贤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将逐步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促进重化工工业、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向港口及交通干线转移,带动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欢迎外资参与中国港口建设,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设施,鼓励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建设和经营港口设施;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港口建设专项基金、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保证港口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贸易增长拉动世界海运重见繁荣

  上世纪七十年代,船舶供应的严重过剩导致了造船泡沫,其影响持续了25年之久,世界海运业2000年才开始重新迎来供需趋向平衡的增长周期。国际著名航运业咨询公司克拉克森公司市场研究部的董事总经理马丁·斯托普福德博士认为,世界海运业重见繁荣,航运市场周期的自然运转是第一推动力,而中国的贸易增长则是第二个主要动力。

  近两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业的关注中心,占了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尽管中国目前仍只占世界海运进口的10%和海运出口的5%,却因增长迅速而对世界海运业影响重大。

  “我国外贸货物运输进出口将继续增长,而90%以上的外贸物资仍然将通过海运方式实现。”中国港口协会会长屠德铭表示,商务部对2005年外贸增长的保守估计是15%,专家预计贸易的实际增长可能将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这对港口业务是个利好消息。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太地区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前景

http://www.csoa.cn/ 中国船东( 2005-06-07 14:48:46)  

  联合国组织“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属下的“运输,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发展部”在不久前推出“海运规划模式”(Maritime Policy Planning Models)的文件,以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全面总结全球航运业、港口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势态,旨在指导全球国家和地区政府、集装箱班轮公司,尤其是港口管理经营公司制订2011年之前发展规划的这份“海运规划模式”,联合国文件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集装箱运输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即运输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储存能力强,交接便利,过去一向被看作散货运输,托盘运输的香蕉,粮食,矿石,棉花,甚至饮料,酒类,油料,废品,废钢铁,垃圾等等,现在竟然大多使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的增长明显促使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加速,到2010年或者最晚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将比现在增加2倍到3倍,而有些航线的增幅将更大,例如中国到北美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输量将可能达到4倍。于是现在全世界的港口似乎都有发展集装箱枢纽港的雄心壮志,其中绝大多数港口及其支持者们声称自己拥有发展集装箱枢纽港的那么多优越条件。但是真正能够如愿以偿,有幸跨入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行列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港口则必然会失望。其理由很简单,当代全球集装箱南北向和东西向集装箱航线所形成的中心辐射系统本身就决定真正的头等集装箱枢纽港只能是少数,对于大多数自认为是枢纽港的港口来讲,其实不过是处于二等和三等的地位。在奋力争取发展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的规律,其中港口的地理位置是难以移动和变革和复制的。可以说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例如靠近南北向和东西向集装箱的主干线,航道条件好,港口码头的泊位水深足以容纳超过12,000标准箱位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近工业生产中心等等条件,就是港口发展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最有权威性和决定性的基础,也是缺乏这类条件,或者条件不足的其它港口难以跻身头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行列的主要原因。
  但是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运输,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发展部”在其“海运规划模式”文件中明确指出,预计2011年之前,亚太地区所需要的新建集装箱码头泊位数量将超过434个。其中大中国地区(包括香港,台湾省,澳门和中国大陆)需要新建码头泊位数量是160个,东南亚地区需要新建码头泊位124个,其中新加坡港新建泊位43个。北亚地区(中国另外计算)需要新建码头泊位88个,南亚地区需要新建泊位44个。所需港口基础设施和设备投资总额在270亿美元以上,还不包括建筑防波堤,疏浚,道路,桥梁等方面的投资,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区域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建设的,目前港口年均吞吐量已经超过300万标准箱的9大港口,在2010年前有可能实现其地区性集装箱枢纽港的理想。据“集装箱化国际年鉴”报告,1999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存吐量184,600,000标准箱,其中95,000,000标准箱是吞吐在亚太经济社会区域 (ESCAP)港口,占全球港口吞吐总量的52%。预计到2006年,亚太经济社会区域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增加到155,000,000标准箱,预计到2011年,亚太经济社会区域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增至216,000,000标准箱。这就是说,亚太经济社会区域(ESCAP)港口年均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在7.1%,明显高于全球集装箱运量的年均增长率,亚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中的份额将扩大.以下表格中统计的数字表明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增幅惊人,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长率据世界第一,到2006年中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在亚太区域成为第一。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将在2011年之前一直以年均12%的增幅上涨,如果把中国的台湾省和中国香港特区包括在内,中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占到亚太经济社会区域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40%。由于光阳和釜山港口的建设发展速度加快,韩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幅也不小。几年来致力于发展集装箱枢纽港口的马来西亚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12%的增幅上涨,1999年是3,800,000标准箱,而到2011年马来西业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达到14,600,000标准箱,其中集装箱中转量是7,900,000标准箱,占其全国集装箱港口吞吐总量的55%。越南,文莱的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预计到2011年的增幅也是在8.3%、和14.0%。从1999年到2011年期间,东南亚的斯里兰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是10.0%,孟买和印度是9.4%.请见下列表格。(注1)
表格:亚洲太平洋区域部分国家和地区2011年之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走势(单位:标准箱)
国家或者地区的名称1999年2006年2011年
澳大利亚2,651,0003,550,0004,061,000
孟加拉392,000770,0001,151,000
文莱62,000188,000300,000
柬埔寨不知64,000103,000
中国12,004,00028,466,00046,219,000
朝鲜不知161,000614,000
斐济47,00094,000136,000
法属波利尼西亚31,000137,000189,000
关岛123,000223,000284,000
中国香港16,211,00019,678,00025,332,000
印度2,186,0004,216,0006,410,000
印度尼西亚2,784,0004,582,0006,145,000
伊朗340,000510,000774,000
日本(注2)11,503,00014,307,00017,087,000
马来西亚3,775,0008,444,00014,556,000
缅甸118,000182,000270,000
新咯里多尼亚52,00075,000104,000
新西兰845,0001,374,0001,808,000
巴基斯坦697,000981,0001,323,000
巴布亚新几内亚138,000215,000291,000
菲律宾1,696,0002,716,0003,761,000
韩国7,473,00016,516,00022,772,000
俄罗斯远东地区125,000289,000481,000
新加坡15,945,00023,393,00030,940,000
斯里兰卡1,704,0004.447,0005,372,000
中国台湾省9,758,00013,245,00016,874,000
泰国2,892,0004,328,0005,808,000
土耳其(注3)687,0001,051,0001,347,000
越南653,0001,185,0001,701,000
  注1:资料来源“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和“运输,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发展部”的“海运规划模式”文件/集装箱化国际年鉴。统计数据包括国内沿海运输。
  注2:如果按照日本政府制订的2001年到2010年经济发展增长目标为年均2%计算,到2011年的日本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应该是21,000,000标准箱。
  注3:土耳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统计范围仅仅是梅尔辛港口和伊兹密尔港口。
  据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运输,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发展部”提供的“海运规划模式”文件估计,亚太经济和社会区域的集装箱转运量在1999年是26,000,000标准箱,而到2006年将增至47,000,000标准箱,到2011年则将增至64,000,000标准箱。该区域的集装箱转运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份额在1999年是28%,到2011年将增至30%。有关港口集装箱转运量的增长数据从另一方面反映亚太经济社会区域内集装箱枢纽港的传统作用的发挥。总部设立在英国伦敦的远洋运输咨询中心于2003年4月份推出的一份有关“世界集装箱港口2015年前景”的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再一次强调,全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的需求量将从2002年的266,000,000标准箱提高到2015年的620,000,000标准箱。根据不少国际集装箱运输经济学家的估计,从2001年到2010年,东亚地区的集装箱港口的年平均吞吐量将提高103%,2010年该地区的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将达到226,000,000标准箱,据全世界各大地区集装箱港口年平均吞吐总量增长率之首。2010年,东部亚洲地区集装箱港口持续增长的年平均集装箱转运量的增长率将超过世界集装箱港口的集装箱转运量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18%,该地区集装箱港口的集装箱转运量到2010年将达到69,000,000标准箱。(惠良、云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眼中的“6.8井喷”:底部存疑义 前景有信心

中国证券报      2005-06-10 08:27

中证投资 徐辉

      下破1000点关口后爆发的“6.8井喷”行情,最终将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的一个突出的事件,供后来者回味。那么,市场机构如何看待“6.8井喷”行情呢?尽管有部分机构对“6.8井喷”将启动新的上升循环尚存疑意,但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开始对A股市场的长期前景满怀信心,他们认为,尽管H股估值可能制约“6.8井喷行情”的高度,但A股长线价值值得期待。

    “井喷”意在恢复信心

    回顾“6.8”前后的市场运行,一个较大的反差就是,信心得到一定的恢复。

    “6.8”行情前,市场信心极度匮乏:其一,价值评估体系出现严重紊乱。标志性的事件是,调查显示,多数基金经理在市场跌至1000点时大幅调低了盈利预期,甚至接近一半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熊市并未进入末期。其二,A股市盈率创下10年新低。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最低下探13.38倍,含权(30%)市盈率低至10.29倍,仅相当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9倍市盈率的一半,与H股、红筹股和B股的平均市盈率10.5倍大体接近。其三,机构投资者极度恐慌。在21个交易日内,基金重仓股指数最大下跌21.56%。按1600亿元的基金股票市值计,期间基金股票市值损失约345亿元。上周市场中,基金最为看好的防御性股票出现集体跌停,云南白药上港集箱贵州茅台苏宁电器均未能幸免。

    “6.8”行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市场信心。在一些机构投资者看来,“6.8”行情具有相当显著的“操纵”色彩,拉高指数、恢复信心的目的较为明确。首先,神秘资金助长市场信心。事实上,5月以来,市场屡屡出现神秘资金身影, “6.8”行情中,该类资金更是对以上证50成分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大规模“空袭”,并最终导致市场罕见地暴涨8%以上。其次,从对象选择上看,拉高指数的意图显著,如让蓝筹股担纲主力部队,用中信证券中国石化华电国际中集集团等权重股作为龙头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潜在利好为井喷行情护航。“6.8”行情发动与潜在利好同步进行,而且行情先于实质性利好出台启动。

    机构对A股长期前景满怀信心

    目前来看,“6.8”行情后,多数机构投资者的判断渐趋一致:“6.8”行情将会在短期内继续运行,不过股指上攻1150点之后,其上行阻力会显著加大;中线市场运行存在诸多变数,股指仍存下探千点隐忧。但这并没有防碍机构投资者长期看好A股市场的战略前景。

    多数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长期前景满怀信心。一位长期研究美股的分析师认为,目前A股市场的状况与“二战”后美国证券市场的情况相当:实体经济表现强劲,但股市就是起不来。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压抑,储蓄率非常之高,股市长期萎靡不振;另一方面,股息率高达7%到9%的证券,其市盈率仅为4、5倍。1954年滞后多年的美国股市终于开始反映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开始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6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香港证券市场。所以,立足3至5年的长期角度来看,具备类似特征的A股市场,存在出现大牛市的基础。另外,一位A股市场研究人士指出,从A股固有的循环来看,近期市场有望进入上升循环。A股自开市以来,就存在19至21月的周期循环。从2003年11月开始的最近一个循环,到6月份已经是第20个月了。如果原有循环继续有效的话,最近月份有望出现A股新循环的起点。

    H股估值制约“井喷”高度

    但是,“6.8井喷”是否就已经启动了这个上升新循环呢?部分机构尚存疑意。

    一种典型的观点是,在1000点,蓝筹股确实初步完成了接轨,但仅仅有蓝筹股的接轨,似乎并不能表明拥有上千只非蓝筹股的A股市场的底部来临。一方面,蓝筹在千点已经完成对H股的接轨。“6.8”行情确实为A股市场初步重新定义了价值坐标。“6.8”行情始于1000点,在这个点位考虑到20%的对价率,大盘蓝筹股的简单平均市盈率将从18.7倍下降至15.6倍,其中有H股股票的A股对H股的溢价将从24%降至4%。但另一方面,接轨为井喷提供了支持,但H股估值又反过来制约“6.8”行情的高度。如周四中国石化涨至3.88元时,其已经较H股中石化溢价26.87%。在H股市场平稳背景下,中石化A股进一步上涨机会甚微。一位分析员称,如果蓝筹股在1000点初步完成接轨,那么这些股票上涨20%后,其继续涨升将受制于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估值。同时,仅仅有蓝筹股的接轨,似乎并不能表明拥有上千只非蓝筹股的A股市场的底部来临。

    事实上,机构对于底部的判断大致分为三派:乐观派认为,1000点就是底部了;中庸派认为,市场存在下探800点可能;而下看600点的悲观投资者也占一定比例。

    千点为底的乐观派认为,以成熟市场为接轨目标,沪综指当前1000点已经极具投资价值。中庸派则认为,目前以含权市盈率接轨海外中国股票及B股市盈率仅为10.5倍,目前A股整体市盈率17.5倍,含权市盈率13.46倍,在千点附近,A股整体下调空间仍然高达21.99%,其对应点位为792.58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部分保守的机构认为,短期看市场在1000发动的行情会是脉冲性的行情,冲高后仍然存在再度回落的可能。第一批股权分置试点公司全部完成投票后,也就是6月下旬后,市场进入回落期的机率加大。点位方面,1150点之上市场继续上攻力度将减弱,而4月份平台上限1250点可能阻止“6.8井喷”行情的进一步上行;但换个角度、从长远来看,A股进入1000点后,A股市场可能正在构筑大“U”型反转的底部,底部平台的区间厚度可能达300点,区间在850点至1150点之间。也就是说,尽管中线市场运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可能是A股进入长期上升循环的前奏,或者说组成部分。

(注意:发此帖并非表示本人推介以上观点,只想让大家注意别人的看法,文中所有观点均为预测和个人看法,均需市场验证其对与错!敬请大家顺势而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本含义深刻的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把路演中心那个中集集团的宣传片下载下来,很有气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价值投资者从严格意义而言都是战略性的投资人,他们都是以企业买家或收购者的身份来审视准备投资的目标及其报价,如果你期望成为价值投资者首先要完成这个角色的定位. 价值投资者着眼于企业的长期价值,他们总是抱着极大的耐心和准备长期持有的心态.
   长期投资是价值投资的基本思路,老巴说过:如果一只股票不值得拥有十年就不值得拥有一天,长期投资我们享受复利的增长,
  好公司的确很难找,特别是被低估的好公司,世界上最难拥有的是那份平淡的耐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3 03:16 , Processed in 0.02982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