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9-6-27
|
|

楼主 |
发表于 2010-3-2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将与国际接轨 气改被批多宗罪 2010年03月21日 15时03分53秒 党鹏 中国经营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想知道您手中的股票该如何操作,是调股换仓还是继续持有?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为您免费诊断。 个股诊断:
业内人士认为应避免价格"一刀切"
这是在成都举办的一个小范围的天然气市场论坛几乎没有官员的参加但话题的敏感足以让听众们绷起神经认真倾听。
"对于去年有关部门制定的气价管理办法(试行)我认为在调价机制,政策导向,对产业的影响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弊病。"中海油天然气高级顾问赵秀光表示气价改革必须避免"一刀切"不应该只注重气价高低必须控制垄断行业暴利。
有消息表明已上报国务院的气价管理办法或是考虑到1~3月份是传统的能源消费旺季方案正式推出将被推后。"但肯定将和国际接轨。"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天然气市场室副主任李伟表示。
气荒价格壁垒待破
对于在3月17日参加论坛的全国各地天然气公司负责人来说去年底的一场"气荒"仍然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谈资。
"我们的天然气用量虽然一年只有1亿立方米左右但受国内气荒影响供应非常紧张。"澳门电力公司负责人刘筱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的气源来自中海油虽然天然气比煤炭成本高出很多但作为清洁能源是澳电公司必须采购的能源。
"当然与国内的气荒相比我们日子还算好过点就是价格太高。"刘筱驹表示他们的期望是能够直接从中海油采购而不再经过城市天然气门站但至于高出多少他表示属于商业秘密。
按照李伟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为780亿立方米2009年为860亿立方米(包括油气田自用)。"四川仍为全国天然气消费最大省份去年总消费110亿立方米。"李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但在"气荒"时节作为天然气生产基地的四川仍然觉得自己"气短"。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天然气缺口达30亿立方米在成都市区各大加气站长长的汽车队伍仍然记忆犹新。而早在去年5月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彭渝就曾透露"今年省内天然气的缺口量将激增至50亿立方米左右"。
就此四川省社科院有专家分析说四川去年的天然气产量大约是175亿立方米但四川省从前年开始用气量就突破100亿立方米占去了整个产量的一多半今年肯定还会持续增长。他认为"天然气在国内一次能源消费当中所占比例仅为5%左右而四川省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为16%以上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缺气只能是相对的。"
在李伟看来到底缺多少气才叫气荒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指标。"但气荒导致各地加气站的供需矛盾突出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在于一方面是管网调度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天然气调峰设施不足比如缺乏储备。"李伟介绍说截至去年底虽然中国的天然气管网已经达到3.6万公里形成了"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就近外供"的格局但没有形成发达国家"大交通"的格局管线联动受到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单一公司门站气价的竞争优势。"在中海油赵秀光看来气荒没有让供应商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反而形成价格壁垒因此需要加快气价改革的步子。
不仅如此按照李伟的测算2010年中国天然气总需求量大概在1200亿立方米受管线限制供应总量可能在960亿~980亿立方米之间。
"‘气荒’实际是国内缺气造成的而缺气的根源还在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益的驱动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勘探更多的油气田。而进口天然气也是因为价格的矛盾迟迟难以进到国内。"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董秀成教授说。
气改"多宗罪"
在两会期间天然气价格改革再次成为了各方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与俄罗斯已就未来从俄进口天然气的价格达成协议他明确天然气价格将与油价挂钩。此外李伟介绍说"燃气公司希望天然气价格上下游同步联动协会已上报了联动方案需要国务院批。"据悉天然气价改方案出台后上游调价下游或许可以顺调不用召开听证会。
"目前陆上天然气定价主要是政策定价实行的是一厂一价,一线一价,分类定价;进口天然气则是市场定价供需双方具体谈判"。赵秀光分析说国内天然气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正常的调价机制政府不定期的调整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根据李伟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各类用户门站价格是0.7元~1.8元/立方米均价为1.3元终端价格为2~4元/立方米。"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对偏低。"李伟表示按照与油价挂钩的方式看目前国内天然气与油价比在1∶0.3~1∶0.5之间这就意味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浮空间很大。
虽然《天然气管理办法(试行)》稿尚未正式公布但在熟稔于胸的赵秀光看来已经存在着"多宗罪"。按照赵秀光的评估虽然该方案出台能够一定程度促进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稳定发展但在调价机制上存在着调价过程与程序复杂细节不明并容易引发同一市场不同公司之间的价格差异尤其是存量气价和增量气价的加权平均严重影响化肥等企业用气和长期照付不议合同的履行操作难度极大。
在赵秀光看来在政策导向上即将出台价格"一刀切"的方案没有结合天然气市场来推进未来产业的综合改革并引发了三大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未起到引导激励进口,统一管网多气源互补,天然气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尤其是给市场发出片面的信息仅注重气价高低而忽略了长期安全和可靠供气"。
因此对产业的发展会引发管线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行为非理性抢购国际LNG资源挤压近海勘探,开发和市场开拓等种种不利影响。
即使如此有消息表明天然气价改方案或将在4月份正式出台从而有望能够缓解今年的供气紧张情况。
国际接轨带来涨价潮
"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重要思路就是价格与国际接轨!"李伟表示据称已经有一个初步草案。而国际上通用做法就是与石油价格接轨所以目前进口气价加上管线费,城市配气费要高于国内价格。
公开消息称中原油田天然气价现为1.298元/立方米;供应给广东地区的广东大鹏LNG天然气进货价约为1.6302元/立方米相比之下海外天然气要贵于国内。另外已经实现输送的卡塔尔LNG到岸价在3元/立方米左右加上接收站的运作费用预计仅仅是出站的价格在3.5元/立方米左右。而目前广州,佛山,东莞的终端民用天然气价格分别为3.45元/立方米,3.85元/立方米和3.6元/立方米。可见卡塔尔天然气将给终端用户带来价格上涨压力。此外中亚天然气运至新疆霍尔果斯的价格就达到2.02元而二线的综合管输费达到1.113元/立方米。因此在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预计华东,华南地区的门站价格将在3元/立方米以上比目前气价高出许多。
李伟认为天然气价格改革肯定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与石油一样形成一个调整机制这里面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
对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政策取向赵秀光认为改革方式必须在价格上避免"一刀切"在体现清洁能源附加值基础上按替代能源竞争定价并应该延伸到用气企业下游产品价格特别是上网电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咨询公司战略所副所长李良认为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以选择:首先是区域定价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采取差别定价;其次是区域定价权下放或者集中;最后就是一气一价比如西气东输二线一个价川气东送一个价。
近期山东东营市已经决定从3月1日起调整城市天然气销售价格其中车用天然气零售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2.20元大幅提高到3.26元涨幅接近50%。业内认为此次东营被迫涨价或许将是各地气价调整乃至天然气价改的前奏。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持续突破80美元一桶有专家预测国内油价会在近期调整每吨提高200元。显然这样的接轨让未来天然气价格走高将成为不争的现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