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uijin88

海油工程资料备忘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海洋工程网7月12日讯  在与前作业者英国Primeline能源公司达成的一项补充开发协议(SDA)获得批准以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CNOOC)日前获得了东海丽水36-1气田的控制权。
  中国海油将拥有东海丽水36-1气田的51%股份并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担任这个气田的作业者。

  中国海油计划与其合作伙伴英国Primeline能源公司共同向中国政府提交一份丽水36-1气田总的开发计划以期获得批准。

  被提议的丽水36-1气田开发计划预计将包括1或2个井口平台、1条海底管道以及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陆上天然气处理终端。

  英国Primeline能源公司在位于中国海上25/34区块的丽水36-1天然气开发项目中拥有另外49%的股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外电报道,海底摄像机显示,英国BP石油公司12日成功给不断泄出原油的石油钻井井口上更换了控油罩,希望这个巨大的阀门能够彻底将漏洞封堵。
    BP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海底作业的实时状况,通过昏暗的画面,可以看到“顶帽10”号装置慢慢靠近并最终完全盖住在水下1600米处不断喷涌的石油井口。

    英国石油公司高级副总裁肯特-韦尔斯曾介绍,新的控油罩密封性更好,不会像目前的收集漏油装置一样顶端和底部都有大量原油泄漏,可望能完全“盖住”漏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油福建省四台燃气发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  

( 2010-07-14 08:38:44) 稿件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NOOC Gas & Power Ltd.)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福建莆田燃气电厂的四台燃气发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旗下子公司。      

    该公司称,这四台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均为390兆瓦,使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福建液化天然气终端项目的液化气。      

    根据长期协议,中海油福建液化气终端可确保每年从印度尼西亚获得260万吨液化气,以供应国内市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0日,天津滨海新区。陕汽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携手召开LNG(液化天然气)重卡推介会。这已不是汽车厂商与能源企业在LNG领域的首次联盟,早在2009年新疆广汇与陕汽及中国二汽等汽车巨头就曾达成协议,欲共同开拓国内天然气汽车市场。

“在油价高企时,肯定会有厂家推动天然气汽车市场——目前各地天然气价格各不相同,但都远低于成品油价格。”6月21日中国天然气汽车网总监黄显文说。

在他看来,几年前由于气源瓶颈问题,导致国内天然气汽车市场主要以改装车为主,客户群体也多集中于出租车等营运车辆;然而随着国内天然气管网逐渐成型及相关政策的引导,未来天然气汽车的市场将越来越大。

6月1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翻番,从目前的4%提升至8%。“我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汽车的保有量,有可能达到国内汽车总量30%,目前很多汽车厂商都在进行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准备。”黄显文说。

中海油巧避中石化

黄显文认为天然气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但是清洁能源,而且其单位里程的能耗成本也仅是成品油的一半左右;过去由于天然气资源不足、加气网点稀少,因此正规汽车厂商很少生产天然气汽车,关注成本控制的燃气出租车基本上都是将燃油车改装后上路的。

随着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厂商和能源企业同时开始关注这个领域。“能源企业需要汽车厂商配合生产更多的燃气汽车,而后者需要前者提供更多的天然气资源和加气网点。”

对于此次联盟,陕汽和中海油讳莫如深,只强调目前天然气汽车的技术已成熟,在低碳环保时代,双方都期望借助LNG相对成品油的低成本优势,获得市场的先发优势。

中海油是国内首个涉足LNG的能源企业。早在2003年即以全球最低价获得了一份LNG大订单——澳大利亚合作方承诺在未来25年内,每年向中海油承建运营的深圳大鹏湾LNG接收站提供300万吨LNG;此后中海油以同样方式获得了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的LNG接收站承建权,这使它成为华东、华南等地天然气市场中的龙头。

然而随着西气东输管道的投产和西气东输二线项目的启动,中石油通过长输天然气管道将触角伸向了华东与华南,中海油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

“一方面2009年以前国际气价不断飙升,导致中海油海外气源采购受阻;另一方面东部省份为保障本省能源需求,给予了中石油——国内最大天然气生产商——更大支持。”有知情者称。

为了扭转不利态势,2009年中海油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并将LNG加气站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为中石油管输天然气主要用户是居民和对燃烧热值要求较高企业。

陕汽承担着《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单一燃料CNG汽车城市间运行考核》等国家863计划课题,在国内LNG重卡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自然成为中海油的首选合作伙伴。

根据合作计划,未来陕汽将向市场投放多个LNG重卡车型,以满足长途运输企业需求;而中海油将在这些LNG重卡营运沿线设立专门LNG加气站,以保障天然气供给。

“目前正在向国家相关部委申请,将LNG重卡列入新能源汽车补贴名录中,以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因为还在申请阶段,因此具体的补贴额度尚不能透露。”陕汽上海经销商、上海集祥汽贸公司付国剑总经理说。

为了扩大LNG重卡销售,拥有技术优势的陕汽并不仅仅只有中海油一家合作方、2009年它就和新疆广汇——当地最大的LNG供应商——达成协议,陕汽向新疆市场投放LNG重卡,而新疆广汇负责该地区加气站的建设及LNG供应。其母公司新疆广汇集团在新疆拥有相当的天然气业务。

2009年11月新疆广汇董事局主席孙广信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仅2009年陕汽就已在新疆销售数百辆LNG重卡,未来整个新疆地区的总销售量将可能达到8000辆左右。

“我们向头2000名LNG重卡用户承诺,未来5年内广汇提供的LNG,其价格将较国内成品油价格低40%。”孙广信说,这也成为其确保销售8000辆LNG重卡的信心来源。

天然气车难以全国铺开

“对于包括LNG重卡在内的天然气汽车的市场前景,我持谨慎态度。因为未来它们加气的便利性存疑,这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意向。”新华信汽车事业部总监孙木子直言。

在他看来,天然气不易存储的特点必然限制加气站的选址范围,中海油、新疆广汇等能源企业不可能在所有公路沿线都设立加气站,因此天然气汽车只可能在部分地区或区域拥有市场——如城市市区、长途班车沿线等。

来自国内客车龙头企业宇通客车[16.00 0.88%]的数据也证实了孙木子的说法:2009年该公司汽车销量达2万余辆,其中公交车——目前天然气汽车的最大市场——销量为6000辆,而这些公交车中,天然气汽车所占比例也很小。

“因此我认为在西部等天然气产地,天然气汽车可能会有市场空间,在东部地区,贸然上马天然气汽车项目有一定的风险。”一位赞同孙木子观点的专家称。

在新奥洛阳燃气公司副总经理周西敏看来,使用区域受限还不是大问题,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资源供应前景和未来气价走向。

据他介绍,洛阳天然气资源一向依靠外部输入,目前由于气源不足、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市政府对出租车改装燃气发动机是有所限制的;这进而造成当地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较少。

“根据规划,洛阳城区应有6座加气站,然而目前仅有4座投产,另外两座待建”。他说:“即便西气东输二线通到洛阳,也会首先用于确保居民用气和一些大企业的用气需求,不可能有太多富余量满足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发展需求。”

根据规划,到2020年洛阳天然气需求量将达30亿立方米,而西气东输二线已确定分配给洛阳的天然气资源量仅3亿立方米,巨大缺口尚需新奥洛阳燃气公司筹措。

“更何况,油气价差不可能永远这么大,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要求未来油气价格比不得低于1∶0.75,这将极大削弱天然气汽车成本优势。”周西敏说。

目前全国各地加气站天然气售价都低于成品油,而且越靠近气源地,油气价差就越大: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93#汽油零售价达6元/升以上;而同期新疆、青海等天然气产地的加气站天然气售价却多在3元/立方米以下;武汉、洛阳等中部地区则在3.5元/立方米左右;上海、北京等东部地区则已达到4元/立方米以上了。

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要按照与90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目前车用天然气价格较低、一步执行到位确有困难的地区,此次可先按不低于0.6∶1的比价关系调整,两年内调整到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城市科技局6月23日讯  6月19日下午,江苏盐城沿海发展汇报会暨央企投资合作恳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西大厅内隆重举行。恳谈会上,中海油集团总投资120亿元,与滨海合作年接收3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并利用LNG发电、供应城市及园区用气项目成功签约。
  该项目实施后,将为滨海和盐城乃至江苏沿海开发提供了大手笔,也为加快江苏沿海的新能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滨海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新的载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商报7月14日讯  美国内政部12日颁布新的深水石油钻探禁令,称禁令将持续到今年11月30日或内政部认为深水钻探可以安全进行的日子。

  “漏油事件已经过去80多天,暂停深水钻探对保护社区、海岸以及野生动植物免受钻探带来的威胁是必要的、合适的,”内政部长肯·萨拉萨尔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根据新禁令,暂停哪些钻探活动将根据“钻探设施和技术”而不是钻探深度来确定。此外,浅水钻探活动只要符合安全和环境标准,可以继续进行。

  美国司法部当天则表示,新禁令颁布后,一项针对内政部5月底颁布禁令的诉讼已无意义,司法部将要求设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撤销这一诉讼。

  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4月20日发生爆炸并导致原油泄漏后,美国内政部曾于5月底颁布禁令,要求墨西哥湾海平面150米以下的深水石油钻探和勘测暂停6个月。但以路易斯安那州霍恩贝尔近海服务公司为代表的部分企业提起诉讼,要求阻止这一禁令生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7  月14日讯  据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日前透露,应外交部长杨洁篪的邀请,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将于今日访华,并与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中英战略对话。专家预计,在此次对话中,英国政府可能期望与中国加强出口贸易领域的合作,以帮助本国经济复苏。与此同时,顺便为陷入困境的英国石油公司(BP)推销资产。
  扩大对华出口?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京理工大学崔新生教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依据当前全球形势,欧盟已成为美国打压对象,英国想在欧盟内树立新形象很难,且英国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只能冒险与其他发达国家抢夺新兴市场。而中国是拥有众多人口的消费市场,黑格此行也是希望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形下打开中国市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也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欧债危机下进入停顿状态,英国经济在整个欧盟内处于“慢跑”状态,黑格可能更愿意与新兴经济体开展在出口贸易领域方面的合作。

  崔新生认为,中英还可能在新能源技术开发方面展开合作。因为欧盟一直主打低碳口号,而英国在碳交易、碳捕捉和替代能源方面的技术发展较快,所以双方合作空间大。

  徐明棋则认为,中国可在金融、保险等行业加强与英国的合作,从而增强我国企业海外开拓业务的能力。

  帮BP搞推销?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认为,此次对话有可能为BP和中国企业牵线搭桥。

  自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爆发后,BP就一直是国际舆论的焦点。日前,美国投行高盛认为,BP最终会为原油泄漏事件付出700亿美元的代价。虽然BP自称有足够财力应付,但业界普遍预测,这家国际石油“大佬”会出售股份换取现金。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近日,该公司高层奔走各方,寻求出售部分资产的消息就不绝于耳。而财力丰厚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自然而然地被各界当作收购BP的假想对象。

  7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石油内部人士的话称,该公司正为与BP展开更密切的合作而积极努力着。紧接着,7月13日,中石油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增加原油资源,提高天然气产量,并保证炼油、管道等重点工程正常按期投入运营。下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尽可能增加原油资源,解决天然气供应矛盾。结合即将举行的中英战略对话,上述表态立刻引发了各方联想。

  在部分专家学者看来,此次中英战略对话,BP收购问题将成双方必谈内容。虽然在漏油事件的打击下,BP股价缩水严重,资产打折,成了名副其实的烂摊子,但是该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于英国而言,也是意义非凡。

  而此时,由于英国政府正缩支减赤,不可能有多余的钱救助BP。与此同时,另一个BP资产的潜在购买方中东油企,目前也无法提供帮助,而受危机影响最小的中国自然成了上佳的合作者。对于中企而言,收购BP既有利于拓展原油资源,对企业“走出去”也有很大的帮助。照此看来,此举可谓双赢。

  是亏本买卖?

  那中国油企该不该抓住这一时机“抄底”呢?

  对此,徐明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此时正值中石油收购BP的最佳契机,但我认为中方应保持观望态度,没必要过早亮出底牌,要经过一系列摸底制定出完整的收购计划后再做打算。”而且,在徐明棋看来,中石油不太可能全面收购这些资产,极可能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加入BP的生产和经营。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收购BP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事。因为BP只是转让部分股份,出售部分资产,公司控制权是不会让出的,中国政府或中国公司也只是做个小股东,谈不上是一次有价值的“用救助换股权”的战略行为。

  崔新生就表示,收购BP是笔亏本买卖,美国政府的索赔没完没了,而BP本身技术落后,再翻身有难度。国际金融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资委成立调查组调查美向中国多家企业行贿事件‎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0-07/14/content_10103436.htm

[ 本帖最后由 huijin88 于 2010-7-14 16:2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海洋石油报7月14日讯  中国海油系统内第一个多气源混输技术研究项目,6月29日在广州通过了立项论证会的专家审议,即将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与会的专家和代表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的汇报,大家认为,这项研究不仅是广东省“全省一张网”实施的有力保障,而且对国内天然气行业也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09年至2020年间,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将出现海上天然气、陆地天然气、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三大种类十大气源联供的局面,由于各气源的组分及燃烧特性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多气源混输技术研究是全省安全平稳供气的重要保证。

建设部城市燃气专家组成员、重庆天然气公司原总工汪隆毓告诉笔者,中国城市燃气协会2007年曾在浙江省绍兴市开会,呼吁加快多气源混输技术研究。当时绍兴市在变换了天然气气源之后,有三分之一的居民用户燃具点不着火。所以,多气源混输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保证用气平稳。

汪隆毓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多气源混输技术研究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的,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广东未来将有十大气源,由于各个气源的供应量、不同用户的需求量都会有波动,“多气源互补、全省联网”成为必然,因此,多气源混输研究非常有必要。

中国海油正在中国东南沿海建设多张省级天然气输送网络。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科技部总经理李旭表示,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开了一个好头,其多气源混输技术研究的成果对海南管网、福建管网、浙江管网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已经联合国内几家科研机构成立课题组,制订了多气源混输的研究方案,计划今年年底前拿出多气源混输试运行实施方案,2012年完成试运行并提交最终的研究成果。

此项研究将涉及上游气质、中游供气模式以及下游燃气具适用性等多个环节和领域,内容复杂,测试验证工作量大。与会专家建议,要坚持实用性原则,结合广东管网项目建设开展研究,并且可以联合下游的用户共同研究,以利用各方资源,节约研究时间和试验成本。

多气源混输研究在国际上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是至今世界上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欧洲、美国的标准不一,日本、韩国也各有路子。随着天然气在国内普及,中国购买天然气数量增多,加快多气源混输研究在国内显得尤为迫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21日,该公司是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三方的推动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共同出资组建的,注册资本拾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建设、运营广东省天然气管网,采购、销售、输送天然气及相关业务。广东管网公司将按照“全省一张网、多气源供应、总买总卖、政府批准”的原则,负责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从2009年至2020年期间,广东管网公司将根据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网规划,新建管道3100多公里,项目总投资470多亿元,包括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四大区域管网,形成覆盖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达到年输气能力600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广东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川气入粤工程、海上天然气工程以及沿海LNG工程等9个气源的天然气供应管网,在广东省内形成多气源互补、全省联网、资源共享、开放使用、安全可靠天然气供应的新格局。
  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一期工程已被列入“2009年广东省重点项目”,计划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建成投产。该项目承接西气东输二线(60亿方)和川气入粤(100亿方)的天然气,设计年输气量160亿方,设计压力9.2兆帕,管线全长约483.2公里,项目总投资约82亿元,是连接珠三角北部的输气干线、统筹调配今后广东省天然气资源的枢纽工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将于9月在上海举行

  继“2009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海洋工程装备高峰论坛”后,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将藉世博之机于2010年9月21日-22日在上海锦江饭店组织召开“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一如既往地得到上海市经信委的领导和支持,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协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船舶(56.82,0.79,1.41%)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长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挪威戈朗海工集团、亚洲博闻集团、英国卡文迪什国际集团以及CCS、GL、ABS、DNV、LR、RINA等中外行业组织和知名企事业单位都对论坛的举办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本届论坛将在规模和影响上更上一台阶,切实地为希望在海洋工程领域寻求突破和商机的人士提供一个高层次的研讨与交流平台。

  在2009年的“中国国际海洋工程装备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境内外行业知名企业的7位高层次演讲嘉宾对海洋工程的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均对海工产业的未来发展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期望。他们演讲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国内相关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加速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论坛一结束,相关领导即对下届论坛做出重要指示,希望把该论坛办成一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品牌海工论坛。为此,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工专家和企业高层。

  据主办方透露,本届论坛将邀请包括中国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高层主管领导和中海油、中石油(10.41,0.05,0.48%)、中船集团、中船重工、新加坡吉宝、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RE)、Tufton Oceanic、Pareto、DNV、ABS等行业企业高层在内的中外嘉宾围绕“后危机时代和低碳经济下的海洋工程产业发展”这个主题进行诠释和分析。全球海工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和上海地区的海工发展对策、海工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制造、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以及安全性和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热点问题,都将成为本届论坛的讨论内容。对于希望在中国海工市场寻求商机的企业,对于迷雾中摸索发展方向的企业来讲,本届论坛都不啻为最佳的机会。

  除邀请一流的行业专家来做报告外,本届论坛还成立了一个由全球海工领域知名人士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包括美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R.Keith Michel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恒一先生等12位著名行业人士在内的顾问团队将对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论坛背景海洋油气是世界能源供给的主要力量

  过去十年,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来自海上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巨大的能源需求无疑将促进海上油气勘探开采活动持续活跃,进而推动海工装备业的发展。近期,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呈现出逐步复苏的势头,而未来5~10年将是海工装备建设和发展高潮期。

  中国海洋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有着18400 公里海岸线的海洋资源大国,综合评估其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相当丰富,但目前的探明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水平,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中国现有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市场潜力巨大。

  后危机时代,大量船企欲进入海工市场,竞争激烈

  金融危机的到来给造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产能过剩的现实环境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引导使大量的船企将目光瞄准了发展潜力巨大且行业属性类似的海工装备市场,而研发和生产水平的落后迫使他们急于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和合作伙伴,使得海工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海洋工程

  作为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产业备受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务院公布《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把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列入八项主要任务之一,工信部下发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确定了有关海洋工程装备科研开发的重点领域,在发改委进行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前期调研中,海洋工程被明确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之一。由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海工产业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总成和总包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天时地利、商机无限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远东著名的国际金融大都市。同时中国政府打造其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政策规划,使上海成为寻找金融资源的最佳城市。

  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更使上海为世界所瞩目,政要、巨贾从世界各地会聚上海,资源和资本在上海涌动,海工市场商机无限!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亚洲最负盛名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承办者,目前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在内的个人会员5000多名,团体会员72个,1994年起连续被上海市科协评为三星级学会,2004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2007年,中国科协学术部和《学会》杂志社授予1990~2002和1995~2006 “学会之星十联冠”。学会在国内外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与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暨轮机工程科技学会香港联合分会、日本造船师和海洋工程师学会、香港海事科技学会、英国轮机工程科技学会澳大利亚-新西兰分会、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韩国造船学会、英国轮机工程科技学会、英国轮机工程科技学会东亚分会、香港工程师学会(机械、轮机、造船和化工分会)、新加坡造船工程学会、美国造船工程学会、台湾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和德国海事技术学会等13个境外学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油工程研发国内首台多机器人数控切割系统

7月7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多机器人数控切割系统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投入使用。该系统有3个可同时操控的机械手臂,不仅可对H型钢自动上、下料,还可以准确定位并进行精确、立体切割,切割误差可控制在0.2毫米之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连中“洋项目”  
2010年07月17日 17:02:07  来源: 国资委网站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标哈斯基东海钻井项目和阿纳达科曹妃甸油田项目后,又先后进入洛克、中国海油、威德福及康菲石油公司市场,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今年上半年通过积极开拓外部市场,锻炼了队伍,创出了品牌,实现了效益与成长的双丰收。

  通过成功中标哈斯基东海钻井项目,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迈出了钻井业务走出渤海湾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这个公司又中标阿纳达科曹妃甸油田项目,实现了反承包市场的新突破。公司通过开展井下作业特色施工,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在做好内部海上运输保障的同时,先后进入洛克、中海油、威德福及康菲石油公司市场,以优质的服务赢得赞誉,形成了多元化的客户群。固井外加剂、防腐涂料等高科技产品占领国外高端市场,保持了业务的稳步发展。

  正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在市场的海洋里搏击,海洋工程公司上半年外部市场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7%,有效缓解内部市场工作量严重不足的矛盾。

  尽管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海洋工程公司始终把保障集团公司海上勘探开发需求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今年上半年,海洋工程公司承担了内部市场3个油田全部的海上钻井、井下作业、试油试采工作量,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在大力开发外部市场的同时,海洋工程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深刻教训,海洋工程公司密切跟踪事故进展,组织召开井控工作会和墨西哥湾事故专题分析会,分析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采取的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这个公司将继续围绕“开发市场、谋求发展、控制成本、严格管理”这一中心工作,坚定发展信心,确保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油工程师受贿被判缓刑
2010/07/20 15:3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付中 崔光同

  一时财迷心窍———

  本报讯 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好处费4万余元。记者今天获悉,52岁的原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芦某因犯受贿罪被朝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芦某在担任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工程师期间,利用负责与IHS能源公司及该公司代理商北京理诚忠友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软件技术谈判的职务便利,收取上述公司的好处费3万元及戴尔牌笔记本电脑1台(价值12900元)。后芦某主动向单位坦白了犯罪事实,并将赃款赃物退赔。

  法院审理

  朝阳法院认为,芦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鉴于芦某在立案前主动坦白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且积极退赃,当庭自愿认罪,故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宣判后,芦某表示服判。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化最大铺管船项目开建2010年07月20日 14:52国资委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7月8日,中国石化[8.38 3.58%]最大的铺管作业工程船建设项目——胜利902铺管船在胜利油田正式开建。专家表示,这将进一步提升胜利油田海工装备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对打造胜利石油工程铁军,建设一支胜利油田乃至集团公司专业化、现代化的海洋石油工程施工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石化 (SH:600028)最新价:8.38  0.29 3.58%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最新公告大单追踪 资金流向 持仓成本股票预警 优股预测 龙虎榜铺管船是海上石油开采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海工铺管设备。此次开工建设的胜利902铺管工程船由胜利油建公司负责建造,总长118.8米,型宽30.4米,型深8.4米,总吨位约1.45万吨,是一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铺管作业工程船。建成后,能够铺设水深为100米、最大管径为1524毫米的海底管线以及进行海上结构物吊装等海洋工程作业。该项目预计年底前交船,作业区域为中国海域,并兼顾海湾地区等国外海域。

据了解,胜利油建公司早在1998年就成功建造国内首艘4000吨级滩海铺管船——胜利901铺管船,多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浅海平台建造、海底管线与海底电缆敷设等海洋工程施工能力,取得一系列优良施工业绩,树立了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胜利海工品牌。

公司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期性行业个股集中创新低

今年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24%,同期,这14只股票平均跌幅则达到34.53%,调整幅度大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仅有2只个股今年以来的跌幅略小于大盘,分别是长江电力(600900.SH)和中国铁建[7.48 1.63%](601186.SH)。

在今年的下跌中,这14只股票持续走低,并分别在6月份创下了自沪指1664点以来的新低。其中海油工程[5.34 10.10%](600583.SH)更是自2008年以来股价一路走熊。自2008年1664点大盘触底反弹以来,该股的走势大部分时间都弱于大盘,2009年8月以后,海油工程的股价从13元一路下跌,更在7月5日创下4.58元的历史低位,可谓惨不忍睹。

“海油工程从一只不错的蓝筹股慢慢沦为垃圾股。”广东斯达克投资总经理黎仕禹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说,主要原因就在于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已经不受政策支持,业绩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也失去了市场资金的支持。

黎仕禹分析创新低的14只股票时也指出了它们的共同点——大多集中在周期性,并且在2008年底以来的结构调整中遭到打压的行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在国内海上能源设备和能源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家具有国内垄断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公司,当前正在新一轮快速扩张发展中,价值严重低估,预计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加。目前公司正在跟踪多个海外大型工程项目的投标,并继续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发,众多石油公司和国际大型工程公司与公司洽谈业务,公司大型主力作业船舶也不断接到海外客户询价意向。二级市场上,该股开盘快速拉升,直封涨停板,成为市场一颗闪亮之星。

投资亮点:

1、行业背景良好:按国家发展规划,2004-2010年是我国海洋石油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必将加大海洋石油开发力度,今后五年将投资1200亿用于开发海洋石油,这对公司来说,是加快发展的契机;中国海油"2010年能源供应总量达1亿吨油当量"的宏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发展机遇良好:据专家预测,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公司先后签订了惠州炼油原油灌区、厂区管网、东联/马鞭洲码头等中下游项目,并首次承揽了天然气液化项目--珠海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

3、建设青岛基地:公司总投资17.5亿元在青岛建设的亚洲规模最大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场地面积90万平方米,海岸线长1208米,码头水深10~12.4米


无参考性,只看下有什么工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海油(0883)宣布,位于渤海海域的自营油田渤中29-4已经成功投产,预计该油田有望于年内实现7,800桶/天的高峰产量。渤中29-4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中海油拥有100%的权益并自任作业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广东省相关规划,到2020年广东将投资476亿元用于天然气管网建设,计划新建3170公里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形成覆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这张网络还将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衔接。届时,广东省境内的天然气管网将达到60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能力,天然气在广东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升到22%。

    **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指出,广东是华南地区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并且正处于天然气需求的高速增长期。2008年广东的天然气消费量是60亿立方米左右,2015年的消费量将增长到431亿立方米。广东本身的天然气资源缺乏,又远离气源产地,因而广东的天然气主要依靠进口,并将以LNG(液化天然气)为主要消费气源。

    广东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始于2006年深圳大鹏LNG工程的建成,目前的年供气量为370万吨,主要接收来自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供应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地。大鹏LNG项目还将建设二期工程,完工后供气量可达580万吨。中石油在珠海横琴的海上气田项目,每年可提供约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后,每年还将为广东输入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还规划了川气入粤、珠海LNG、粤东LNG、粤西LNG等项目,而中海油在南海深水的荔湾3-1等项目投产后也会将天然气输入广东。即使这样,供应广东的管道天然气数量仍然比较有限,广东天然气消费的主力还是要靠LNG供应,并且中海油与澳大利亚方面也签订了25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

    **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主要用作民用燃气和化工生产原料,天然气利用率不高。而在国外,例如日本,其进口天然气的60%都是用来发电,转化成电能的形式进行消费。因而未来我国天然气利用的重点领域也应该是天然气发电。

    **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对于广东这样的能耗大省来说,天然气利用的最好形式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利用天然气发电建立热电冷联产应用模式。这在城市商业中心、大型公用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等地方都可以实施,比较容易实现,这样不仅能缓解广东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又能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20 23:08 , Processed in 0.04093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