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bl125-2008

心灵的家园----自由的乐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属分类:禅门思想  发布日期:2008-8-4
   
  林黛玉问贾宝玉:“这么多的姐姐妹妹你怎么会舍得?”  

  贾宝玉回答:“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林黛玉再问:“水在流,你又怎么留得住?”  

  贾宝玉回答:“瓢去,飘不去。”  

  这就是缘,瓢起来的是有缘,飘去的是无缘。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缘无份。。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5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20080716_95bfa08535bf11e78ff0tLd2f0gehnWP.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2008年8月11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0条

  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总能看到猴子们来回的攀缘蹦跳,好不威风凛凛,但是,它的张扬并没有给其他的动物构成多大的威胁;病态的老虎虽然不轻易活动,还总是给外界一副慵倦若猫的怠态,但是,这正是它得以成为森林之王的奥秘,因为,和终日忙碌的猴子们比起来,老虎更加懂得:能量只有在宁静里才能积聚,老虎也就是在宁静里强大了自己,占林为王。

  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劳,这是一种淡泊的宁静;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这是一种自信的宁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谦让的宁静;无花之树结果,不妒姹紫嫣红而孕育,这是一种朴素的宁静。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你可以没有太阳的知人炙热,但拥有月光的柔美;你可以没有花朵的鲜艳,但拥有果实的甘醇;你可以没有甜美的歌喉,但拥有了精彩的填词;你可以没有作家的成就,但拥有了读者的领悟;你可以没有水的灵活,但拥有了山的稳健;你可以没有酒的浓烈,但拥有了茶的清香。

  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纵然昨天的辉煌顷刻间化为乌有,我们也能冷静地耕耘今天;纵然今天的肩上重荷如山,我们也能乐观地憧憬明天;纵然明天依然荆棘满途,我们也能潇洒地步如后天。(稿源:香港宝莲禅寺)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浇灌我们欢乐的种子(图)
2008年8月11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0条

  当我们深入地观察一朵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完全是由如阳光、雨水、土壤、肥料、空气以及时间等非花的因素构成。如果我们继续深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这朵花正在逐渐演变成肥料。

  假如我们不曾观察到这一点,那么,当这朵花开始衰败时,我们会很伤心。与此同时,当我们深入地观察肥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也正在演变成花朵。于是我们领悟到,花朵与肥料是互即互入的,它们相互依赖。故而一位好的园丁不会蔑视肥料,因为他懂得如何将肥料变成金盏、玫瑰,以及其它许多各种各样的花儿。

  当我们深入地观察自己时,我们会既看到“花朵”,也看到“垃圾”。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愤怒、憎恨、沮丧、种族岐视以及其它许多各种各样的“垃圾”。但不必害怕。象一位园丁懂得如何将肥料变成花朵一样,我们也可以学习将愤怒、沮丧、种族岐视等等转化为理解与爱的艺术。这,就是禅的工作。

  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了愤怒、悲伤和恐惧的种子在我们的意识中频频现行,而欢乐、幸福和宁静的种子却难得抽枝发芽。练习觉照的意思就是当每颗种子从“储藏室”上来的时候,都要能觉知它,并尝试尽可能地给那些好的种子浇水,这样,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当我们对宁静优美的事物保持觉照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给我们内心宁静和美的种子浇水,而我们的心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给一颗种子浇水的时间的长短,决定了那颗种子的势力之强弱。例如,假设我们站在一棵树前面,全神贯注地呼吸五分钟,我们心中幸福的种子就会得到五分钟的浇灌,它们就会变得更强壮。与此同时,在这五分钟里,其它的种子,如恐惧和烦恼,就得不到浇灌。我们必须每天这样练习。任何在我们的意识中现行的种子返回藏识时,力量都会变得更强大。如果我们细心地浇灌那些好的种子,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藏识就会相应地做好自我调整工作。

  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种子的全体、我们电影的全部内容。如果好的种子强壮,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禅定可以促使觉照的种子生长壮大,就如同在我们心中点燃了一盏灯。如果我们练习以觉照的心态来生活,我们会时时记得去浇灌欢乐的种子,将烦恼悲伤的种子转化成理解与悲悯,此时慈悲的花朵就会在我们的心中绽放。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的病态(图)
2008年8月11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0条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的心理也会害病,心理的病就是贪婪、嗔恨、愚痴、嫉妒、邪见……等等。心理上有病时,也应该设法加以治疗;身体肮脏时要用水来洗,心理上有肮脏,则要用真理的法水来洗净。

  心理上到底有些什么病?什么是心理的病态呢?  

  一、损人不利己的心理病态,有些人做事,从不考虑清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他不做,甚至对他人有害、对自己也有害的事,他却糊里糊涂地做,因而造成损人又不利己的后果,自己也有污道德、操守。

  二、信坏不信好的心理病态,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的人,你跟他介绍一个好人,说一件好事,他不相信。但说那个人偷窃,那个人是强盗,那个人家有奸情,他就信以为真,这就是信坏不信好的心理病态。

  三、畏果不畏因的心理病态,有些人做坏事的时候,心中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到果报来了,才开始后悔,才感到惊慌畏惧,这就是畏果不畏因的心理病态。

  四、信假不信真的心理病态,一般人都喜听好听的话,乃至褒奖自己的话,因此真话他不相信,宁可相信假话,这是劣根性。

  以上这些心理的病态如果不除,好的善法便不能灌注到自己的身心里,反而这世间上的罪恶、忧虑长住心中,造成病态心理。因此,我们应该经常自我观照,自我疗病。(作者:星云大师)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启善念 奇迹便会开花(图)
2008年8月11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2条

  一天,七里禅师正在禅堂的蒲团上打坐,一个强盗突然闯出来,把又明又亮的刀子对着他的脊背,说:

  “把柜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然,就要你的老命!”  

  “钱在抽屉里,柜里没钱。”七里禅师说,“你自己拿去,但要留点,米已经吃光,不留点,明天我要挨饿呢!”  

  那个强盗拿走了所有的钱,在临出门的时候,七里禅师说:“收到人家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啊!”  

  “谢谢。”强盗说。他转回身,心里十分慌乱,这种从来没有遇到的现象使他失去了意识,他楞了一下,才想起不该把全部的钱拿走,于是,他掏出一把钱放回抽屉。

  后来,这个强盗被官府捉住。根据他的供词,差役把他押到七里禅师的寺庙去见七里禅师。  

  差役问道:“多日以前,这个强盗来这里抢过钱吗?”  

  “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七里禅师说,“他临走时还说声谢谢了,就这样。”

  这个强盗被七里禅师的宽容感动了,他咬紧嘴唇,泪流满面,一声不响地跟着差役走了。  

  这个人在服刑期满后,便立刻去叩见七里禅师,求禅师收他为弟子,七里禅师不答应。这个人就长跪三日,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了他。  

  人能开启善心,勇于承当,奇迹便会开花。 体味着故事,深深被人性中的那善的种子感动着,激励着。一个修行的人可以达到那样的善的境界。从来也没有怀疑过人性中善的伟大,每每也为自己还能算是生活中的一个好人而努力,而欣慰。  

  但这样的故事却让我总是在一个走了岔路的人,当被这样的善的雨露滋润,萌动了灵魂深处的那善的种子的时候,我想那一定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找到了归宿的彻悟,因而才会那么归心似箭。  

  还有甚么,能挡得住长跪三日的真心?还有甚么会不为之动容?也许这就是故事的题目“一心归去”的含义所在吧。好象佛家有这样的讲法: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比金子还亮。这世上,没有甚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甚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讲演集》-论鬼的形象(上)
所属分类:临济宗  发布日期:2007-12-19

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
地点:台中中兴堂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鬼的好坏与因果   
二.鬼的种类与身形
三.鬼的住处与苦乐   
四.鬼的世界与人生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两天来我和各位说到我们心中的秘密,谈到梦境的种种神奇,而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论鬼的形象”。
  大家一定很奇怪,二十世纪科技昌明的时代,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谈鬼说怪,圣人如孔子也不谈怪力乱神,何况在这么黑闇的夜晚来说鬼,不是耸人听闻,非常不当吗?一谈到鬼,我们脑海中马上浮起鬼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的可怕样子,其实鬼并不可怕。鬼不但不可怕,有一些鬼还很可爱。好比动物里面有一些像狮子、老虎、犀牛等可怕的猛兽,但是也有像兔子、麋鹿、猫、狗之类讨人喜欢的可爱动物。同样的,鬼有可怕的恶鬼、厉鬼,但是也有可爱的好鬼、善鬼。各位并且可以发现鬼不只在荒郊墓塚里,鬼也在我们的身边附近。例如我们常常听到很多的太太谈到他的先生时,总是娇嗔地说:‘我们家那个死鬼呀!……’提到自己乖巧的儿子、女儿时,也会很得意地说:‘我那个小鬼呀!……’可见鬼并不可怕,有时候还很可爱,鬼与我们非常靠近。
  中国人的民族性宗教信仰的性格很淡,中国人不但不相信鬼的存在,并且喜欢破坏鬼。佛教虽然不主张崇拜鬼,但是却承认鬼的存在,佛教认为鬼是六道众生之一。有许多人不承认鬼的存在,并且刻意去破坏鬼的形象,常常自豪地说:
  ‘哼!我才不相信有什么鬼呢!’
  我们否定鬼的存在,难道就能消灭鬼道确实存在的真象了吗?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科学昌明的国家,都承认鬼的存在,像美国的白宫,林肯的鬼魂经常在那儿出没,这在美国已经是妇孺皆晓的事了。美国商业部观光局曾经编印一本观光手册,书内报导自从一八○○年以来,全美国各地有名的鬼屋,以及和鬼的传说有关的屋子,一共有二十九间之多,这件事,国内的联合报还曾经刊载过。
  在台湾我也曾经参观过两间鬼经常出现的房子,一栋在嘉义民雄附近,是一座很富丽堂皇的花园洋房,长久以来竟然没有人居住,听说那儿常常闹鬼。另外一栋在台北市仁爱路警察局第四分局的附近,至今大门深锁,没有人敢住,听说鬼也经常在那儿出入。
  鬼是否存在于这个世间,我们不必非去否定破坏不可。好比这个世间,除了人类能够生存之外,还有其它的飞禽走兽生活其间,虽然和我们不同类,但是不也把人间点缀得五彩缤纷吗?有一些鬼的存在,也能增加人间的热闹,有什么不好呢?况且堂堂的人类,连并不妨碍我们生存的鬼道都不能包容他,不承认他的存在,那么,人类的度量不是显得太狭小了吗?人类昼夜可以自由工作活动,鬼也只不过深夜才出来走动,彼此互不相犯,不也其乐融融吗?
  二十五史的晋书里,记载一位名叫阮瞻,字千里的读书人,他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坚持不相信有鬼的存在。有一天夜里,一位文质彬彬的客人来拜访他,客人的口才很好,辩说无碍。两人相谈甚欢,慢慢地就谈到有没有鬼存在这件事情上来,阮千里一脸不信的神情说:
  ‘哼!我就是不相信有鬼的存在,兄台怎么也和一些村夫渔妇一般迷信?’
  客人再三举例说明,婉转地告诉阮千里要相信确实有鬼道众生,但是任凭客人如何巧说,阮千里还是执着不信地说:
  ‘总之,我没有亲眼看见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这时客人终于变色说:
  ‘古来多少圣贤都认为有鬼的存在,你竟然一再不能相信,我告诉你,我就是鬼!’
  客人说完之后,突然转身一变,变成面目狰狞的鬼,阮千里一看大惊失色,这一惊吓就吓出病来,不到一年就死了。大家听了这段话,不知道相信不相信有鬼?各位可以测验自己,假如在三更半夜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白衣秀士,或者是窈窕淑女来拜访你,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胆量和他谈天说地?
  一般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人死了一定会变成鬼,看到死人就觉得很恐惧,生怕鬼魂会附上身来。尤其做儿女的,父母去世了,总以祭鬼的仪式来悼拜、超度自己的父母,问他为什么如此?对方会振振有词地回答说:因为我先人过亡就要做鬼,堕到地狱去受苦,因此要如此地祭拜他。这种想法实在大为不孝,为什么不认为我们的祖先也许上生天国,甚至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把自己敬重的祖先判刑入地狱去当饿鬼,然后才来超荐他们呢?佛教虽然承认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了之后却不一定变成人见人怕的鬼。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前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狱而已,也许到天堂去享乐,也许再降生为人,纵然轮回为鬼,也必须具备成为鬼的罪恶因果,才会得到鬼道的报应。我们怎么忍心将自己的祖先当成恶鬼一般可怕的对象呢?何况鬼也不见得都会找人的麻烦,甚至加害人类,鬼实在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恐怖与邪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鬼的真正形象。
一.鬼的好坏与因果 
  世间上人有好人坏人的分别,鬼和人一样,也有好鬼坏鬼的不同。人世间虽然有坏人,但是好人毕竟比坏人多;鬼道中虽然有恶鬼,但是善鬼终究比恶鬼多。有时候人和鬼比起来,人比鬼还要邪恶。我们责怪一个人心术不正时说:“这人的鬼主意真多!”其实人要是真的使起“鬼主意”来,连鬼都要甘拜下风,自歎弗如了。
  南阳有一个人叫宋定伯,有一天夜晚赶路时,在荒野中不巧遇见了鬼,他壮起胆问道:
  ‘喂!你是谁呀?怎么走路一蹦一跳的?’
  ‘我是鬼啊!咦!你又是谁呀?’
  宋定伯一听,糟糕!今天怎么活见鬼了,如果坦白告诉对方自己是人,会不会遭遇不测?一个转念,于是把人最高的本领──欺骗,拿出来骗他一下:
  ‘我也是鬼呀!’
  ‘喔!你也是鬼呀!那你要到那里去呢?’
  ‘我要到京城去呀!’
  鬼一听非常高兴,就对宋定伯说:
  ‘好极了!我也刚巧要到京城去,咱们正好结伴同行。’
  宋定伯无奈,只好硬起头皮和鬼一前一后地走着,一人一鬼走着走着,走了一段路之后,都觉得有一点疲倦了,鬼就提议说:
  ‘路途遥远,这样子走法实在太辛苦了,不如我们轮流相背着走,既可赶路,又可休息,你看好不好?’
  ‘好呀!’
  ‘那我先来背你。’鬼说完,就把宋定伯往身上一背。
  ‘哎呀!怎么这样重啊!’
  鬼没有一定的形象,鬼也没有重量,鬼只是一种灵、一种气而已,他可以穿墙而过,也可以隐形不见,因此鬼会觉得人怎么如此的重。宋定伯听鬼一问,赶忙撒个谎说:
  ‘因为我是个刚死的鬼,所以比较重嘛!’
  鬼信以为真,一人一鬼继续走着,走到了一条江水涛涛的河边,鬼指着河说:
  ‘现在我们只好游泳过去啦!’
  说完纵身一腾,“呼”地一声,好像云雾飞扬一般,轻飘飘无声无息地就游到了对岸,转身看到宋定伯在水中费力地划动双臂,发出“澎通!澎通!”的巨响,慢慢地游过来。鬼着急地赶到岸边,气急败坏地说:
 ‘喂!你怎么游得这么响呀!给人听到会吓坏他们的。奇怪!你的声音为什么会这么大?’
  宋定伯看到鬼在疑心,赶快搬出人的技俩说:
  ‘我刚死,还没有学会游泳啊!’
  上岸之后,两个又起程赶路,宋定伯心中暗想:今天真霉运碰见了鬼,总要想个法子摆脱他才好,于是装出一脸谦虚求教的诚恳样子说:
  ‘喂!老兄,我刚刚才死不久,对于我们鬼的情形都不大明了,你是经验多,请告诉我,我们鬼道的众生最害怕什么?’
  ‘我们鬼最害怕人类的唾沫,万一有人对我们吐痰,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鬼很诚意地回答他。
  这 时天际渐渐现出鱼肚白,天色快要破晓了,一夜的疲累,眼看着也快到京城了。宋定伯趁着鬼没有注意的时候,突然趁其不备,往鬼的身上吐了一口浓浓的痰沫,只见鬼痛苦地扭着身子在地上翻滚打转,转着转着,鬼不见了,变成了一头驯服的小山羊。宋定伯于是把这头羊牵入城里,卖了一千钱。
  这段故事说明人的狡猾、奸诈、狠毒、无情,有时连鬼都难以望其项背,鬼以诚恳、信任、坦率、真实的心来帮助人,而人所回报的却是欺骗、无义、谄曲、自私的态度,有时人是个满怀鬼胎比鬼还要恐怖的人间恶鬼。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讲演集》-论鬼的形象(上二)
所属分类:临济宗  发布日期:2007-12-19

  有些鬼虽然很凶恶,会伤害到我们的性命,但是对于正气凛然的正人君子,或者是修持道行的沙门僧侣,无论如何凶厉的恶鬼,也使不出他们的可怕伎俩。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外面的鬼不恐惧,内心的鬼才可怕。
  有一位老和尚正在盘腿打坐的时候,有个鬼披头散发地跑来扰乱他,老和尚一看,歎道:
  ‘哎哟!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怎么披头散发威仪不整,不好意思见人哪里!’
  鬼一看,不但没有吓着老和尚,反而被指正了一顿,赶快现出青面獠牙的样子,伸出长长的舌头,老和尚看了说:
  ‘这有什么了不起啊!只不过脸孔青了一点,牙齿比我獠爪一点,舌头比我长一些而已。’
  鬼一看,还是没吓走老和尚,再变,眼睛、鼻子没有了,甚至手脚也没有,老和尚依旧若无其事地长歎一声说:
  ‘唉呀!实在可怜哟!怎么眼睛、鼻子、手、脚都不见了呢?’
  鬼终于黔驴技穷,落荒而逃。老和尚看到鬼的可怕样子,心中油然生起的只是对于鬼的慈悲而已,悲悯他为何得此果报。仁者无敌,在慈悲之前,一切的邪恶力量将遁匿无形。我们都以为人怕鬼,其实应该是鬼怕人,而不是人怕鬼。事实上,鬼一看到人总是要离得远远地,避开到一旁。好比天上的鸟,地下的水族走兽,看到人类赶快逃得远远地。鬼在白天绝对不敢出来作怪,等到黑夜才出现,这就是鬼怕人的有力证明。明白了这个道理,各位以后纵然遇到了鬼,也就不必惊慌,其实鬼只不过是和我们业报不同的另一道众生而已。
  幽冥录里记载一位名叫阮德如的人,一天夜半起床如厕,在厕所里看到一个身高丈许长,眼睛大如铜铃,面容黝黑,身穿白色衣单的鬼,静静地站在尺尺之外和阮德如对看,阮德如看了,神闲气定地笑着说:
  ‘人们说鬼的形象奇丑无比,面目可憎,今日一看,果然不错!’
  茅厕鬼听到阮德如这么一说,羞愧得面红耳赤,隐然退去。可见鬼有时比人类还有惭愧羞耻心,人只要光明磊落,有善恶因果观念,鬼也不敢对你侵犯丝毫。
  做鬼既然有做鬼的原因,那么在什么情形之下才会堕落成鬼呢?鬼道众生的因缘果报究竟如何呢?在佛教的业报差别经中,曾经提到众生由于下面十业,将会堕入鬼道:
  1.身作恶-身体出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
  2.口作恶-口中造作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恶业。
  3.意作恶-心里充满贪欲、瞋恚、愚痴等恶业。
  4.悭贪-贪取妄执,不知结缘施舍。
  5.妄求非分-不是自己份内的东西,而起觊觎非份之想。
  6.谄曲嫉妒-谄媚邪曲,嫉妒别人比自己好,而起恶心。
  7.起于邪见-遮无道德善恶,因果报应,邪知邪见。
  8.爱着不舍-爱恋执着心重,不能喜舍放下。
  9.因饥而死-饥饿而死,成为饿鬼。
  10.枯竭而死-如草木一般干枯而死。
  佛陀的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经常来往地狱,去探望地狱的鬼道众生。在佛说鬼问目连经中,记载鬼道众生目犍连尊者的问答,从这些问答可以了解鬼道因果受报的种种情形。
  一鬼痛苦地问目犍连尊者:
  ‘尊者!我已经堕落做鬼,受种种痛苦的刑罚,为什么我的头还是经常的疼痛欲裂呢?’
  ‘因为你过去做人的时候,常常拿东西敲别人的头,所以虽然做了鬼,还要受头痛的果报。’尊者回答说。
  另外一个鬼也赶快问说:
  ‘尊者!我做鬼好可怜哟!没有房子可以遮蔽风雨,经常露宿在街头,为什么我会生活得如此悲惨呢?’
  ‘你过去虽然出生大富人家,别人要借宿你的房子,你却百般刁难,给人种种的不方便,因此现在做了鬼只好餐风露宿了。’目犍连尊者回答。
  ‘尊者!我虽然做了鬼,但是我有很多的钱财。不知怎么的,我虽然富有,还是习惯穿破旧的衣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有一鬼发出了问题。
  ‘过去你在人间也知道做善事,但是布施之后却又生懊悔心。布施的功德使你得到富贵的果报,而懊悔的念头,使你舍不得吃穿,只有穿着破旧的衣服,依然过着清苦的日子了。’
  大家争先恐后的向尊者讨教,旁边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鬼,终于发出细细的声音问道:
  ‘尊者!我做了鬼,为什么经常吃不到东西,饿得两眼昏花呢?’
  ‘你过去负责寺院的库房工作,人家给你二十块钱,你却苛扣钱财,只买了十块钱的菜,所以才有这样的业报。’
  ‘尊者!我做了鬼为什么还浑身疼痛,如针刺刀扎、烈火焚烧那般痛楚呢?’
  ‘啊!那是你过去世喜欢捕渔狩猎,杀害生灵的缘故呀!’目犍连尊者无限慈悲地回答。
  有一鬼等大家七嘴八舌都问完了,才慢吞吞问道:
  ‘尊者!为什么我做了鬼,却如此的愚痴不聪明,不如其它的鬼那样灵巧黠慧呢?’
  ‘那是因为你过去贪杯中之物,并且经常假交际应酬之名,向人强行劝酒、劝肉,因此现在智能缺乏,比较愚痴。’目犍连不厌其烦地为群鬼一一的解答,去除了他们心中的疑团。
  从目犍连尊者和群鬼之间,一来一往的精彩问答中,我们对于为什么成为鬼,为什么鬼的因缘果报,能够明确地认识了解。餐厅里的大师傅、家庭中的主妇太太,对于你们的买菜钱不要随意的扣下,否则成了饥饿的鬼,滋味就不好受了。公司机关的工作人员,见财贪污,或者随便拿回扣,未来将会有不好的果报。美食好杀的饕餮之客,贪杯冶荡的瘾君子,切莫因为一时的贪欢,而留下漫漫无尽的痛苦与悔恨!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讲演集》-论鬼的形象(中)
所属分类:临济宗  发布日期:2007-12-19

二.鬼的种类与身形
  鬼有那些种类?每一种类的鬼,他们的身形又是如何呢?阿毘达摩顺正理论将鬼分为三类:
  1.多财鬼:好比人间有大富大贵的人家一样,多财鬼享有丰富的祭祀,衣食不缺,如居住在社祠之中,受人祭拜的有主鬼,或者大势大福的天神,都属于这种多财鬼。
  2.少财鬼:好比人间的一般平民,虽有祭祀,但是享乐比多财鬼稍为逊差。
  3.无财鬼:好比人间有一些人居无定所,三餐不继,靠着别人的偶而赈济为生。无财鬼也是如此,大部份是流荡荒野的孤魂野鬼,人们有时举荐无遮超度法会时,无财鬼就来应供,吃点美食,无财鬼通常为无主鬼。
  《大毘婆娑论》则将鬼分成两种:
  1.有威德鬼:身形非常高大,头戴华鬘帽冠,身上穿着锦丽的天衣,平日吃的是珍肴美味的食物,出门乘坐象马拖拉的车舆,侍卫仆从围绕左右,并且有种种的娱乐生活,宛如人间的帝王天子。譬如城隍老爷就是属于有威德鬼。
  2.无威德鬼:头发蓬乱如草,覆盖额面,衣不蔽身,甚至裸体而行。容貌丑陋,颜色枯悴难看,走路的时候,手中拿着破瓦钵,好像人间的乞丐一般。有时我们看到衣衫褴褛、身体臭秽的穷苦人家,往往会脱口说:‘唉!这人真像鬼一样。’这就是无威德鬼的人间例证。
  鬼又可分为大鬼、小鬼。大鬼身高有一由旬,由旬为印度人计算度量衡的单位,一由旬大约等于二十华里,大鬼究竟有多么高大就可想而知了。大鬼的头像高山那么巨大,我们俗称为大头鬼。大鬼喉咙细小如针,经常吃不到食物,因此身体羸弱,头发杂乱不洁。由于身体长得很高大,因此都拄着拐杖行走。小鬼身体大约只有三寸长而已,像婴儿那么幼小。
  鬼有美丽的鬼,也有丑陋的鬼。美鬼就像天人一般的庄严好看,一点也不觉得恐怖;丑鬼的特点是好流鼻涕,身上长满瘀脓,常常出血。鬼有富贵的鬼,也有贫贱的鬼,贵鬼如大力鬼王,受人尊贵祭拜;贱鬼如无祀孤魂,飘泊不定。
  不管贵鬼贱鬼、美鬼丑鬼、大鬼小鬼,乃至有威德鬼、无威德鬼,或是多财鬼、少财鬼、无财鬼,不都是人间千差万别的鲜明写照吗?因此鬼不必一定存在于地狱,人间不也能看到鬼道的缩影吗?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年之后,他前往扬州的途中,却遇到了这位朋友,如满禅师惊诧万分地问道:
  ‘咦!你不是早已死了吗?怎么还在这里行走呢?’
  王姓朋友赶快阻止禅师说:
  ‘嘘!不要喧嚷,我们到山谷再细谈吧!’
  到深山幽谷里,王姓朋友才说道:‘禅师!坦白告诉你,我现在是鬼不是人,由于我过去在人间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并且富有正义感,为人有侠气,再加上你的法力超度,因此阎王老爷派给我巡察鬼的差使。’
  ‘哦!那么你这个巡察鬼都做些什么事呢?’
  ‘人间如果有贪官污吏、奸商巨贾,我就把他们的罪行一一详记下来;不管什么大斗小秤、杀盗淫掠的勾当,我都要一五一十报告阎君,总有一天,叫他们有债还债,杀人偿命,接受果报惩罚。’
  王姓朋友说完之后,并且从怀中掏出一朵红色的鲜花,送给如满禅师,感谢他昔日超度救拔的恩泽。禅师看了,连忙婉拒说:
  ‘我是个和尚,要你这朵花做什么呢?’
  ‘这朵花不同于一般的花,你拿在手上,可以辨别什么是人,什么是鬼?’
  ‘手中拿这朵花,我又如何去知道谁是人,谁是鬼呢?’
  ‘只要你拿着这朵花在街上走,如果是正人君子,瞧也不瞧花一眼。相反地,鬼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朵花,假如对方看了花就搔首弄姿的,就可以了解这是个虚荣鬼。假如对方不但看花,并且还注视着人的,那一定是个好色鬼。如果看到了花,又看看自己,可以判断这个是贪心鬼。如果看了花,然后直搓双手的,那绝对是个占便宜鬼了。’
  禅师和朋友互道珍重之后,手中拿着花走在大街上,对面来了一个人,昂首阔步地擦身而过,目不斜视,如如不动不瞧花一眼。
  ‘嗯!这是个正人君子。’
  再走几步,碰到一位穿着入时,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女子,直往花儿瞧。
  ‘哎呀!这是个虚荣鬼。’
  走了一段,迎面走来一位衣冠楚楚的翩翩公子,不但看花,还死盯着禅师瞧,失望地说:‘唉!是个老和尚。’
  ‘哼!原来是个好色鬼。’禅师不悦地喃喃自语。
  继续走了没多久,看到一个人一会儿看看花,一会儿看看自己。
  ‘喔!是个贪心鬼。’如满禅师拐了个弯,走上了另一条街道,一个人从老远看到了禅师的红花,就直接搓着双手不放。
  ‘哈!碰到了个占便宜鬼。原来这朵花有这么深意的暗示啊!’
  禅师一边想,一边走着,不久就回到了寺门口。心想这朵花不适合带到寺里去,随手往身后一丢,一脚正要跨进寺里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有吵闹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刚才在路上遇到的鬼魅都跟来了,你抢我夺的,争着抢那朵被丢弃在地上的红花。最后其中的一个鬼,终于抢到了那一朵花,仔细一看,这哪里里是美丽的花朵,只不过是一根死人的臭骨头而已。
  在这个花花世界上,有时候我们费尽心机,用尽手段,努力去争取而来的名利富贵,到头来所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所留下的又是什么呢?还不是黄土一杯、朽骨一堆。古德说:“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工夫计是非。”人生应该争的不是浮华不实的鲜花,而是血汗所凝成的甘果。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8-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我好象听过他的演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水上的字
2008年7月29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132条

  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因为在水上写字,无论多么的费力,那水都不能永恒,甚至是不能成型的。

  如果我们企图要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里,那真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起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和痛苦,欢欣和悲叹水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时光里流走。

  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

  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身心俱幻正如在流水上写字,第二笔未写,第一笔就流到远方。

  爱,也是流水上写字,当我们说爱的时候,爱之念已流到远处。

  美丽的爱是写在水上的诗,平凡的爱是写在水上的公文,爱的誓言是流水上偶尔飘过的枯叶,落下时,总是无声的流走。

  既然是生活在水上,且让我们顺着水的因缘自然地流下去,看见花开,知道是花的因缘具足了,花朵才得以绽放;看见落叶,知道是落叶的因缘足了,树叶才会掉下。在一群陌生人之间,我们总是会遇见那些有缘的人,等到缘尽了,我们就会如梦一样忘记他的名字和脸孔,他也如写在水上的一个字,在因缘中散灭了。

  我们生活着为什么会感觉到恐惧、惊怖、忧伤与苦恼,那是由于我们只注视写下的字句,却忘记字是写在一条源源不断的水上。水上的草木一一排列,它们互相并不顾望,顺势流去,人的痛苦是前面的浮草只是思念着后面的浮木,后面的水泡又想看看前面的浮枢。只要我们认清字是写在水上,就能够心无挂碍,没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

  在汹涌的波涛与急速的旋涡中,顺流而下的人,是不是偶尔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原是水上的一个字呢?(作者:林清玄)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在心中看到苦恼
2008年8月4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72条

  当你在心中看到苦恼的是因为你如何执著的时候,解脱就开始了。假如总是怨这怨那,那么枷锁只能愈套愈紧。怨恨没有终止的时候,痛苦没有穷尽。

  对世间贪爱愈重,烦恼愈深。之所以绝望乃是因为太过希望。无常变迁乃是世间的真相。智者说:知足常乐。这并非消极,而是因为看破假相,放下得失的坦然。

  越是清醒的认识和领悟无常变幻、缘起性空的事实,越是能解脱自在,当追逐、攀缘生死的世俗之心歇下来的时候,当下就是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了无自性,看破、放下,即是清凉寂灭矣!君看破么?本自涅槃,妄执难证。这一“歇”字当是无上妙诀矣!生死苦恼,皆因狂心难歇矣!

  如果能够放下得失的时候,人就会活的比较轻松了。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快乐?
2008年7月29日  中国佛教净土网  管理员  评论2条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近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四个弟子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十分惬意。突然其中一人问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事是最快乐的?”

  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春天郊游是世间最大的乐事。就像在这样的天气里踏青,一面感受春天的温暖,一面观赏那些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花朵,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啊!”另一个弟子听了,连忙说:“不对!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快乐是亲戚们的聚会。你想想,在一个好日子里,亲戚们都健健康康地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唱歌跳舞,这是何等的快乐!”这时候另一个弟子发言了:“你们两个人的看法都不对!我说有钱才是最快乐的事,有了足够的钱,什么事都好办,你们说是不是呢?” 听到他们的话,那个最先发问的弟子说:“我不赞同你们三个人的意见,我认为老婆和侍妾长得美丽可爱,才是最快乐不过的事!” 于是他们四个人开始争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互不相让。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对他们说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名叫普安,统辖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国土。他的国土四方有四个国家,普安和四个国王的感情很好,经常邀请他们来王宫住上一个月,又吃又喝,十分快乐。 有一次,普安国王又准备各色美味佳肴,邀请这四个国王来聚会,足足聚了一个月。临别的那天,普安问四个国王:“人活在世上,怎样过才算得上快乐?”

  第一个国王回答:“春天到来的时候,到郊外去踏青,欣赏美丽芬芳的鲜花,是最快乐的事。”

  第二个国王回答:“亲朋好友间的聚会是最快乐的,大家尽情吃喝,尽情娱乐,是何等惬意!”  

  第三个国王回答:“拥有无数钱财,可以让我随意花用,才是真正快乐的事。”

  第四个国王回答:“拥有美貌的王后以及后妃,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四个国王回答完后,普安对他们说:“你们认为最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恰恰是让人感到痛苦的事,因为这些东西总有消失的一天,生命是无常的,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其实是自身的化灭。” 这四个国王听了普安的一席话,都认为有理,频频点头。  

  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与无
所属分类:禅门思想  发布日期:2008-8-16

  有位在家居士问智藏禅师:“请问老师,有没有天堂地狱?”

  “有啊!”

  “请问有没有佛和菩萨?”

  “有啊!”

  “请问有没有因果报应?”

  “有啊!”

  不管你问什么,智藏禅师都答:“有啊!有啊!”

  这位居士听后,怀疑起来,就说:“老师,您说错了。”

  “我怎么说错了呢?”

  “我问径山禅师,他都说『无』。”

  “怎么说『无』?”

  “我问他有没有因果报应,他说无;再问他有没有佛菩萨,他说无;我问他有没有天堂地狱,他说无,可是你为什么却说有呢?”

  智藏禅师了解到这位居士的根性,终于道:“哦!原来如此,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有。”

  “你有儿女吗?”

  “有。”

  “你有金银财宝吗?”

  “有。”

  “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儿女吗?”

  “没有。”

  “径山禅师有金银财宝吗?”

  “没有。”

  “所以径山禅师对你说『无』,我跟你说『有』,因为你有老婆儿女啊!”

  这些问题,此处说有,彼处说无,是真的不同吗?实在没有不同的,道只有一个,有无只是道的两面,道是因人而有所不同的。

  禅师的问话与答话,有时说有,有时说无,只是从我们不同的程度或层次来体会不同的问题而已。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19:09 , Processed in 0.043966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