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fbl125-2008

心灵的家园----自由的乐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讲演集》-谈心的秘密(四)
所属分类:临济宗  发布日期:2007-12-14

四.心病还需心药医,心住平常莫迟疑 d
  现代的医药发达,各种各样的药品无奇不有,表示现代人所患的毛病之多,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状况。我们生理上有所谓的癌症,心理上何尝没有不治的绝症呢?贪、瞋、痴、慢、疑就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病患。身体上有了疾病,不仅要打针吃药加以治疗,还要吃补药滋养,但是心理的毛病,有多少人知道去诊治呢?中国有一句俗话说:“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事实上许多的疾病是导因于心理作用,最浅显如肠胃病,百分之八十以上和情绪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常常保持心平气和,许多的疾病自然能够不药而癒。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而痴病唯有智能才能治疗,“痴”并不是一般所谓的白痴,从“痴”字的构造来看,痴不是没有知识学问,而是知识学问有了偏失,产生魔障,也就是世间上一般有分别的聪明才智,这种世聪俗知如果运用不当,如虎添翼,对社会人群的危害力更大,“盗亦有道”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佛教所追求的是如日一般光明净澈的智能,智能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心除了贪瞋痴三毒的重病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需要去净化、改造、征服,佛法告诉我们要治心一处,现在我提供几个治心的方法给各位参考:
 (一)以静心对动心
  现代人患了一种浮躁不安的通病,终日恓恓惶惶,不知道生活的目的。我们的心一浮动,彷佛平静澄清的湖面,忽然被人投下巨石,泛起阵阵的涟漪,不能如实地映照景物。佛经上说:“静心投入乱念里,乱念全入静心中。”静心彷佛明矾,投入乱念的浊水之中,霎时污垢沈淀,清澈见影。我们在每日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几分钟的静心时间;在一星期的工作里,不能缺乏涤清尘虑、自我宁静的训练工夫,知止能定,我们胸中的湖泉,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活水。儒家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则说禅定中可以发为无上的智能。孟子求不动心,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心无执迷、毫无疑惑的意思,也就是不动心的境界。甚至证悟的佛陀每天也不忘瞑思,深入禅定之中,何况是凡夫的我们,不能以静心来对治动心,只好如浮萍飘蓬一样,竟日随境逐荡了。
 (二)以好心对坏心
  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恶魔,浮浮沈沈,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一切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就启开,因此我们要摒除坏心、摄护正念,培养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在诸佛菩萨的心目中,众生就像染有重病的小儿子,要竭尽所有心思来呵护他、照顾他。我们如果能以慈母疼爱孩子的心来对待一切的人,就能泯除自他对待的关系。慈母怎样爱护他的孩子呢?我举一则感人的故事给各位听听:
  有一对青年男女感情亲密,情投意合,男方就对女方说:‘我要娶你为妻。’
  ‘你要娶我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别说一个条件,就是十个、一百个条件,我全部答应你。’男方百般依顺地回答她。
  ‘我这个条件很难办到,听说你的母亲是位慈祥的好人,我要你挖出她的心做为迎娶我的聘礼。’
  这个孝顺的青年一听如晴天霹雳一般,心想母爱如昊天渥泽,怎么能够为了私情私爱,伤害母亲的生命呢?
  ‘你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不能答应你!’青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两人辛苦培养的感情于是决裂。几天过去,相思的痛苦紧紧地啃噬着他,孝顺母亲的心终于敌不过儿女情爱的纠缠,一夜,趁着老母亲熟睡的时候,狠下心肠挖出母亲的心,要把这颗温暖、温热的心,献给自己的心上人。
  夜黑风高中,青年捧着母亲的心,仓惶惊惧地向前奔跑,环顾四周,彷佛鬼魅幢幢,脚下一慌,跘倒在地上,翻了几个觔斗,手中捧着的慈母心也跌落在地上,滚了几圈,母亲的心摔在地上,痛苦难当。青年惊魂甫定,正要爬起来的时候,母亲的心竟然以一种无限关怀,充满爱意的声音说话了:
  ‘儿子啊!乖乖!你刚才跌倒了,有没有摔疼呀!’
  这就是只求奉献牺牲,不冀回报给予的慈母心;这就是虽然遭受伤害横逆,也能够仁慈宽容的慈母心。每个人若能持有母亲的心,进一步具备佛菩萨的心,那么人格的升华,心灵的净化,就能一一实现了。
 (三)以信心对疑心
  怀疑也是根本的烦恼之一,世间上有不少的悲剧导因于猜疑:怀疑朋友对我们不义,妻子丈夫对我们不贞,亲人对我们不友爱,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过去有一个人家丢了一把斧头,心中怀疑是被隔壁邻居偷去,眼里看他的手像偷斧的手,走路像行窃的样子,邻居对他友善,像企图掩饰的神情……等到真相大白,原来斧头是自己放错了地方,并没有遗失,这时再反观邻人,一点也不像盗窃。我们对人产生了猜忌,彼此之间就形成了隔阂,不能沟通;我们对于真理生起了疑虑,真理怎能流入我们的心田,感应道交呢?《大智度论》说:“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有以信心的手,才能采掘佛海的宝藏。
 (四)以真心对妄心
  经上说:“心中有佛离心念,念得心空及第归。”我们的心纷纭虚妄,要以正念的真心来对治。什么是真心呢?就是泯除差别,平等一如的佛心,以佛心的真实来对治虚妄心;一旦虚妄心去除了,连真实心也要扬弃。妄固然要舍,真也要舍,所谓得意忘言,上岸舍舟,才不会落入新的执着中,与真正的般若妙慧契合。
 (五)以大心对小心
  经上形容我们凡夫的心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浅狭的小溪容纳不下大水,当潮水高涨的时候,马上向四处流溢;潮水涌退了,又留不住滔滔的江流,只剩下一湾浅浅的水濑。不像大海能够藏污纳垢,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我们的心也要像大海虚空一样,荣誉宠渥固然能接受,毁谤打击也能包容,荣也不曾增,辱亦不曾减,任他浮云飘过,舟筏破浪,也不随境而轮转。
 (六)以无心对有心
  永嘉大师在他的证道歌中说: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有所用心则有所牵系,有所执着,有所对待;无所用心,心才能扩大;虚空所以为大,因为它的空无。无心则不为一切万法所系缚,而无处不住,无处不自在。如果能以无心对治吾人对于世间假有、虚有的妄执,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七)以永恒心对无常心
  佛教说诸行无常,世间的一切固然无常多变,我们的心更是如“水上打毛球”,念念生灭不停。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的心攀缘尘境,六道之中轮转不息,而我们的善念就像那春天刚刚萌芽的纤细嫩苗,经不起风雨的一番吹打就夭折了。佛门有一句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往西天。”有些人兴致勃勃发心学佛,但是禁不起境界的考验,五分钟的热度一过就退转了。《华严经》上说:“初发心便成正觉”,初发心菩萨的心等同佛心一般的清净,但是如果不能进一步发恒常心,保持初心不退,所谓“不忘初心”,充其量也不过是露水道心罢了!
 (八)以平常心对好奇心
  禅宗说“平常心是道”,又说“日日是好日”,真正的禅趣就在我们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穿衣吃饭之中。佛法不可以好奇心探求,所谓“奇”则神奇怪异不平常,只能偶而行之,偶而得之,而佛法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须臾废离的粮食,如果抱持奇异心来了解佛法,只有与道相悖愈远。“平常心是道”就是要我们随时随刻都不可与道相违,日用六时生活在真理之中,吃饭睡觉固然是修行,大小便溺何尝不是修行呢?唯有平常心才能与佛法真正契合一起。
  今天和各位在这儿谈心的秘密,事实上心有许多的秘密不是我们三言两语所能说尽的。马祖道一禅师到南岳怀让禅师那儿去参学,有一日南狱看到马祖在打坐,就问他:
  ‘你打坐做什么呀?’
  ‘学做佛呀!’马祖回答。
  第二天南岳禅师拿了一块砖头很用心搓磨着,马祖就问道:
  ‘和尚磨砖作什么呢?’
  ‘把砖块磨成镜子呀!’
  ‘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马祖迷惑地反问。
  ‘喔!磨砖不能作镜,那么坐禅怎能成佛呢?我且问你:牛拉牛车不走,你是打牛呢?还是打车呢?’马祖听了之后,当下豁然开悟:真正的禅坐不在形体的枯坐,而在心地上用功夫,“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我祝福各位都能够彻知你们心中的秘密,并且善用心中所蕴藏的宝藏。祝福大家!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斗米 于 2008-7-21 16:43 发表
心:*19*:

是一切:*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讲演集》-谈情说爱(上)
所属分类:临济宗  发布日期:2007-12-11

时间: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廿三日
地点:彰化县政府大礼堂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人间凡夫的情爱   二.人间圣贤的情爱
三.人间罗汉的情爱   四.人间佛陀的情爱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前天讲的是“谈天说地”,昨天讲的是“谈你说我”,今天佛学讲座所要讲的题目是“谈情说爱”。
  一般人对于这个题目,总觉得很好奇;因为,大家以为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情爱,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都是情爱。
  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但爱人类社会,譬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等,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颐爱莲花,现在的蒋纬国将军提倡“梅花运动”,要大家爱梅花等。还有人喜欢动物,养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收集各种奇石异物作为赏玩;更有人集邮、集火柴盒。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一种情爱,喜爱无情的草木也是情爱。
  常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从何处而来的?’,佛经里面便告诉我们:“人是从爱中来的!”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说,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从好的方面讲,爱是牺牲、是奉献,爱是鼓励、是慈悲。对大众而言,总希望被人所爱,喜欢获得别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则喜欢发挥自己的爱心,去爱社会上的大众。可是,爱,有时候是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因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讲的爱,往往仅限于男欢女爱,而不能进一步将爱扩充为民胞物与的襟抱,将爱升华为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个层次来跟各位讲人间的情爱。
  一.人间凡夫的情爱 
  所谓凡夫的情爱,往往是狭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爱是占有的、有相的。人间凡夫的情爱,有时候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归纳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爱的对象不对
  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动起爱慕的念头,是人之常情,但是爱慕的对象不当时,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凭添烦恼。譬如对方已经使君有妇、名花有主,还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剧。况且感情是双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无法勉强的。用情的程度也应该当浅则浅,当深则深,如果陷溺太过,难免会遭致没顶的结果。
  (二)爱的观念不对
  有的人以为家财万贯便能买到别人的情爱,有的人以为身分不相称、门户不相当便不能交往,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拿男女情爱的例子来说:像过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来作媒,才能谈论婚嫁;或者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总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学历、职业,列出许多条件来。像这种有条件的爱,已经成为一种物质层次的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是不讲求条件,完全付出的。
  (三)爱的方法不对
  有的人以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娇,享尽齐人之福,这是个人享乐的私爱。有的人对于心爱的人,纵然有错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讨厌的人则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层阴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对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应该有“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爱的功用。
  过去有一则警人的故事:有一个富翁非常宠爱他那独生子,舍不得让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饭是一瓢瓢餵着吃的,像这样一直娇生惯养到三十岁,这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不劳动手,什么事都不做。一天,富翁过五十大寿,特意请了一个星象家来算命,这一算,才知道富翁阳寿是八十岁,而儿子只能活到六十二岁,这下糟糕了,富翁还来不及替儿子伤心,儿子已经呼天抢地的哭起来了:
  ‘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岁,那时我才六十岁,还有好几年要活;那时你已经到棺材里睡觉了,谁来养活我呀?我怎么穿衣服吃饭呀?’
  父母错误的溺爱,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励的爱,却能给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对人生作下正确的抉择。二十几年前,现在在西来寺住持的慈庄法师决定出家的时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泪一面含着微笑看她完成剃度。为什么她的父母会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莹的泪珠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在当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出家,知识青年献身佛教已经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台湾佛教界风气尚且闭塞未开的时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投身到佛教里,的确是很难的。她的父母对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远能承欢自己的膝下,但是他们之间更有道情法爱。做父母的,在微笑与眼泪之间,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正当的男女之爱、夫妻之情的。只是,现在社会上一些男女青年谈恋爱,已经成了胡乱之爱──从可贵的男女之爱演变成惹事生非的乱爱,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义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而情爱如果在我们中国,以我从旁观察,则是一场丑剧。
  为什么我们现代社会的情爱是一场丑剧呢?大家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怵目惊心的报导,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伤害、毒杀,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丑陋事端。我看到这许多丑陋的事情发生了,总不禁慨叹:唉!众生实在不懂得情爱。
  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必讲到牺牲、奉献,但至少在情爱里面彼此不能伤害到对方。《战国策》里,乐毅说了句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一个君子,如果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同样地,有情人能成眷属,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样,好聚好散,不必翻脸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气气地离开,怎么忍心把自己过去曾经一度那么热爱过的人,憎恨地丑化他、伤害他,甚至摧残他,这又是何苦呢?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凡夫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二.人间圣贤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他们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情爱?他们的情爱跟人间凡夫的情爱是不是一样呢?我举几个例子,来跟各位讲人间圣贤的情爱:
  (一)为国忘己
  大禹是我们古代的贤者,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正受着洪水的灾害,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苍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导,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探望亲人,那是因为他时时想到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爱。这种为国为民而忘记自己的精神,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典范。
  在战国时候,屈原是楚怀王身边的重臣,因为怀王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话,便渐渐疏远了屈原,甚至将他放逐。可是屈原仍旧热爱他的国家,忠心耿耿地希望祖国能够走上强盛之路,因此,虽然不见信于君王,却不改其忧国忧世的忠贞,他最后甚至投汨罗江而死。我们从他留下来的许多感人肺腑的爱国辞章中,可以感受到屈原那一股不可屈侮的爱国情操,他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求自己苟活。这种情爱,就是一种牺牲忘己的情爱。
  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放翁,身经南、北宋的变乱,在他临死的时候,对他的子孙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种对国家的情爱,也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二)为众无己
  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将军,是迦毗罗卫国的守城大将。当城被敌军攻破时,他向敌军说:‘不要杀害我的百姓,现在只要请你们等一下;等我沈到水底再浮起来时,你们才开始杀我的人民罢!’敌军的统领──凶恶的琉璃王说:‘反正你们难逃一死,好吧!就答应你最后的一个愿望。’摩诃男就沈到水里面去了,时间过去很久都没有浮上来,琉璃王很纳闷,于是派部下潜到水里去看个究竟。原来摩诃男把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上,永远也不会上来了。他为什么把自己沈溺在水中呢?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城里的民众可以逃亡。像这种为老百姓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的爱,心也是一种高超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有的为了爱国家爱众生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有的为了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下面我们来谈谈为法忘却自己安危的圣贤情爱。
  (三)为法献己
  在佛教里,有“佛教的孔子”之称的唐三藏玄奘大师。他为了到印度去求学佛法,需经过八百里的沙漠。行经途中,马所运载的水忽然都倾倒流失了。在沙漠中,如果没有水必然是死路一条,然而他忍受种种饥渴的煎熬,发出坚宏的誓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这种对真理追求的热忱,也是一种可贵的情爱。
  我们看看日本人穿的和服,和中国的服装很相似;房舍的建筑方式,也和中国房子相彷佛;甚至吃饭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国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旁支别脉。当初是谁将中国文化传扬播种于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监真大师:监真大师是我故乡扬州的先贤前辈,当他发愿到日本弘扬佛法时,前后共经过了七次的努力,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有一次失败,被官府捉拿回来;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后又遇到台风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众出卖了,如此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时,他已六十多岁,双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说下如此感人的话:‘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了完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区区的生命。像这种探求真理的热忱、弘扬佛法的悲愿,也是从情爱之中升华起来的。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为孝尽己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营救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出生入死,竭尽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启说了盂兰盆经救倒悬报亲恩的法门,不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众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这种孝行是一种情爱的伟大转化。
  北齐时代的道济禅师,一头挑着万卷的经书,一头挑着年老失明的母亲,到处弘扬佛法。有人要帮忙他照顾老母亲,他就婉转地拒绝说:
  ‘这是生养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应该由我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陈尊宿,道风高迈,得法于黄檗希运禅师,事亲至孝,自己编织蒲鞋来孝养母亲,因此人人尊称他为陈蒲鞋。
  佛门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这种反哺报恩的孝行,是人类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种情爱的高度显扬。
  (五)爱徒如己
  下面我要和各位谈谈古德们为了教育子弟,运用各种的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所产生的师徒之爱。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伤心欲绝地说:‘天丧我也!天丧我也!’孔子的眼泪是他感情的流露。为什么弟子颜回死了,让他如此伤心呢?他是为青年才俊的夭折,为了人才的损失而悲伤啊!这就是一种慈悲的情爱。
  密勒日巴尊者到处访师寻道,终于寻访到大善知识的马尔巴上师为传法师。上师问他:
  ‘你拜我为师,我问你,你有什么东西供养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顶礼:
  ‘我把身、口、意三业奉献给你,作为我的供养。’
  上师答应了,就收他为徒。有一天,上师跟他说:
  ‘你身体健壮,我想要你给我建造一间藏经书的石屋,造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密勒日巴听了,非常欢喜,即刻请求上师将造房子的图样交给他。上师说:‘我想在东方险要的山顶上造一所圆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业障。’
  密勒日巴于是日日费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层层摺迭起来,放在地上说:
  ‘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拆运下山,到西方山头照这衣的样子替我盖个房子吧!’
  密勒日巴苦不堪言,只好再揹上揹下的造屋,等盖到一半的时候,上师又来了,说:
  ‘这个房子看起来好像还不对,请你把他拆掉,把木头石头搬下山,到北方的山头给我盖一所真正代表修行者的三角形房子吧!’
  密勒日巴只得遵照师命,重新不眠不休的赶工,不以烈日薰烤、风雨摧打为苦。好不容易做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上师又来啦,问:
  ‘这房子是谁叫你做的呀!’
  密勒日巴急了,马上回答:‘这是师父您亲自吩咐的呀!’
  上师搔了搔头说:
  ‘哦?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在这种坏风水的地方造三角形的房子,像修诛法的坛城,你这不是存心想害我吗?拆掉!拆掉!到北山给我建造一所四方形的房子,要九层,上面再建一个库房,总共十层。房子盖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一席话下来,密勒日巴的辛苦又全部付诸流水。
  就这样盖了又拆,拆了又盖,多少年的岁月在挑砖荷土中过去,累得身上的皮肉都烂了。师兄弟们看了很不忍心,自动跑来同心协力地帮他搬瓦、挑砖,师父看到了,却依然大发雷霆:
  ‘我叫你来是建房子,并没有叫人帮忙盖,你怎么这么懒,随意找别人来帮忙建房呢?’
  不但骂他,还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难免哭出了声,师父不但没有半句安慰的话,反而厉声喝斥:
  ‘你哭什么?你当初来的时候跟我说,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献给我,我现在打的是我自己的东西,骂的也是我自己的东西,你哭什么?’
  密勒日巴所受的折磨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各种煎熬、淬炼,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多少年后,密勒日巴终于成道了,证得大阿罗汉果。当他开悟的那天晚上,师父抱着他痛哭失声:
  ‘我为了你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奇才,才不惜用最艰辛困苦的种种方法来磨练你,让你早日得道。当师父责骂你、鞭打你,对你无情无义的时候,师父的心里也很痛苦。但是,为了你的将来,师父只有忍下心来一再地鞭策你……’
  像这种看起来不近情理的严苛行径,其实也是圣贤爱惜人才的至高情爱。
  我自己幼年出家,也受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到戒场受戒的时候,戒师们坐成一排,严阵以待地盘问我们:
  ‘你们来受戒是自己发心来的,还是师父叫你们来的?’
  有人抢着回答说:‘老师慈悲!是弟子自愿发心来受戒的。’
  戒师听了,不发一语,拿起藤条,就是一顿抽打,然后说:
  ‘你好大胆,你师父没有叫你来,竟然敢来。’
  换了另一位戒师,同样地问你:
  ‘你来受戒,是自己要来,还是你师父叫你来的?’
  刚才看到有人被打了,心有戒惧,赶快见风转舵,小心翼翼地回答说:
  ‘老师慈悲!是家师要我来受戒的。’
  自以为回答得很好,谁知道又是一顿毒打,边打边说:
  ‘喔!如果你师父不叫你来受戒,你就不来受戒了吗?’
  低头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师父不嘱咐自己来受戒,难道自己就不知道发心了吗?再换一位戒师,仍然是同样的问题,有了两次的经验,这回赶忙灵巧地说:
  ‘师父叫我来受戒,弟子自己也发心来求戒法。’
  这样的回答一定万无一失了?出乎意料的,又挨了一顿打,打了之后还说:
  ‘你很滑头。’
  这一关总算过去了。到了另外一位戒师那里,话题转变了:
  ‘你过去有没有杀过生呢?’
  杀生罪孽深重,怎么能说杀过生呢?赶忙摇头说:
  ‘没有杀过生。’
  ‘喔!你在家里蚂蚁没有踏死一个,蚊子没有打死一只吗?分明说谎!’
  于是又辟辟叭叭一顿打,说谎该打,倒也心服。又换了一位,还是同一问题,只好照实承认:
  ‘报告老师!弟子杀过生。’
  ‘罪过哟!罪过哟!’
  鞭落如雨下,到了最后,不论戒师问什么话,根本就不想回答了,只能无可奈何地说:
  ‘老师,您要打尽管打好了!’
  我们所受的那种教育,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是以无情来对待有情。在无理、无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头,那么在真理面前还不能信受奉行吗?老师的无情无义,实际上是为了渡化我们这些顽强的有情众生所用的权巧方便,这种无情,其实是一种大慈悲!我自己经常感到很幸福,因为我们受过这样严格的教育,好比废铜烂铁被投掷在大冶洪炉中烧炼成钢一样,虽然艰辛,今日回想起来,实在是一种福报。对于现在的青少年们,我常常感到很遗憾,在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损失我就是在教育里缺少了一种接受磨练的精神,而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爱的力量。:*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间罗汉的情爱   爱是有层次的,我们从最初夫妻之间深深的爱,扩大到兄弟姊妹,再扩大到亲戚朋友,扩大到邻居、同胞、全国人民,再扩大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众生。我们从凡夫的爱到圣贤的爱,再进而到出世的罗汉的爱,罗汉、菩萨的情爱就更超越了。
  我们常常礼拜的地藏王菩萨,是在安徽九华山修行的,崇山峻岭之间,人烟稀薄,只有一两个童子跟他一起居住。有一天,幼小的童子住不惯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送这童子下山,赠他一首诗,从这诗里,我们可以看到罗汉、菩萨的心肠,他们的情爱是怎么样呢?“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佛门里面太寂寞了,所以让你想念家乡。现在你告别了像云一样高的我们的居处,你要下九华山了。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意思是说:你啊!喜欢回去像小孩子一样地骑竹马游戏,不愿在这里黄金宝地聚沙成塔地修行作功德。
  “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是说:你回去之后,拿着花瓶到有水的溪涧边去换水的时候,不要去空捞那涧水上的明。人间是虚幻,不是真实的,你洗钵的时候,看到花花树树的倒影,也不要以为池塘里面有一个真实的花花世界。:*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你好好去吧!不必流泪,我住在九华山上自有陪伴我的人,你看天上的云、天上的霞,那轻飞的烟,大自然不都是可以陪伴我的吗?  像这一种萨罗汉,他们体谅人情,爱护幼小的少年,给予他安慰,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很超越。
  唐朝的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的时候,收容了许多麻疯病人,一个个身上腐烂发臭,道积法师不但不嫌恶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而且耐心替他们薰沐治疗,丝毫不觉厌烦。风声传开,许多信徒纷纷躲闪不敢接近。有人问道积:
  ‘法师啊,你天天跟些又烂又臭麻疯病人在一起,难道你不怕被传染吗?’
  道积微微笑道:‘大德明鉴:所谓清净与臭秽,全是人的心识作用,心中没有憎厌,那里来的怨恨?心田清净,处处清净,我一个出家人如果连这点瞋妄心都放不下,连这点慈悲心都提不起,岂不有愧道法?’:*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汉菩萨这些圣者的胸怀高旷,他们的慈悲是平等的,物我生命都是一样的。:*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是一位大阿罗汉。大迦叶是出身富家的公子,父母要他结婚,他婉拒,他说要修道。被父母一再逼迫,到不得已,便用黄金雕塑了一个女人,对父母说,除非有像她那样美丽的女郎才肯娶。:*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物:*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您填写的内容(如签名、帖子、短消息等)包含不良内容而无法提交,请返回修改。

[ 点击这里返回上一页 ]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爱如水一般,可以滋润我们的生命,但是水能润物,水也能覆舟,感情处理不当,也会让我们灭顶丧生。我们要如何来处理感情呢?我仅提出四点献给各位:  1.我们要“以智化情”──用理智来净化感情。
  2.我们要“以慈作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
  3.我们要“以法范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
  4.我们要“以德导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
  我们如何把心上的私情私爱去除,陶冶为奉献大众的胸襟?我们如何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我们追求人生幸福之道,升华生命内涵,必须慎思的问题,有了服务众生、奉献社会的慈悲,我们的感情生活将更丰富,更隽永!:*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双手合十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7-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缘自在:*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08:03 , Processed in 0.04283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