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efeiddd

一个笨蛋的股指交易记录-------地狱级炒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户室内幕:十种情况下你一定不能下单!

大户室内幕:十种情况下你一定不能下单!   

买股票是为了赚钱的,但投资股票绝非是件容易的事。做股票就像做买卖,有太多规矩和诀窍。譬如卖烟卷要看市场、辨优劣,什么烟畅销、什么烟滞销,烟卷质量如何?万一进了条假烟,就是卖十条真烟也还是折本儿,所以在"上货"的时候会非常仔细。
  遗憾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做股票都不像做买卖那么认真,甚至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只要一进股市,马上便失去了做生意时的谨慎,昏天黑地地折腾起来。特别是"上货"的时候,表现出的狂热、盲目和冲动,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作为投资者,"上货"的确很重要,在这个市场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太多了。对于如何"上货"我们尚无定论,但是下单之前若能辨明十种不该下单的情况,那么,下单后的结果可能会好得多。
  一、大市不好不下单
  抛开大市做个股的说法一度很流行,但事实证明行不通,梦想大市不好的时候自己的股票仍上涨,就像梦想瓢泼大雨中自己脑袋上面的那一块是晴天。当然,有人说巴菲特就长期持股,但巴菲特也长期不看盘,如果咱能做到不看盘,也无所谓什么时候下单,如果咱忍不住要看盘,那么,做个股先要看大市。
  二、对没有未来的企业不下单
  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很重要,对于有未来的企业而言,它的发展轨迹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即使市场暴跌也不要紧,苏宁仍然会卖出很多电器,万科仍然在售出很多房产,贵州茅台仍然远销千里之外。而对于没有未来的企业来说,随着时间的延伸,它的业绩会越来越差,经营越来越困难,过的是有今儿没明儿的日子。 
  三、未经研究不下单
  经过深入研究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数,心中有数就手中有准儿。如果仅仅靠听来的消息,再怎么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只要股价一跌,马上就慌神儿;再一跌,就怀疑消息的真实性;继续跌,就自我否认消息,最后割肉出局,卖了个地板价。只有经过深入调研,把"消息"变成"信息",变成自己研究之后确信的东西,才可以成为值得信赖的投资参考。
  四、对有硬伤或有疑问的企业不下单
  有硬伤的或有疑问的企业尽量避开,比如业绩烂得一塌糊涂,公司是否重组、大笔应收账款怎么处理,涉及巨大金额的诉讼还没有明确结果,这样的企业还是远离为好,股市里"股树"参天,巨木成林,何必非吊死在这棵歪脖树上? 
  五、短期暴涨过的个股不下单
  连续暴涨的个股多半已经不便宜,而且买入之后多半会下跌或盘整,没有必要在里边跟它耗。
  六、股价处于下跌趋势中不下单
  这一条不绝对,如果您是在效仿巴菲特,完全可以在下跌中持续买入,但这要有三个前提,一是企业有很好的未来;二是股价已经低于企业内在的价值,已经是便宜柴禾了,就不妨捡一点;三是买了就要拿得住,别等到地板价的时候,心里一慌,全都割了。
  如果我们不做巴菲特,还是要等趋势的改变,与其逆势而上,不如顺势而为。
  七、情绪冲动不下单
  情绪不好的时候尽量不做交易,心绪一乱、头脑一热、心里一慌、手头一痒,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
  下单之前要问自己,操作的决定是来自理性的判断还是来自情绪的波动,如果是因为情绪不稳,就先离开大盘平静一会儿。
  八、未设止损不下单
  未思进,先思退;先保本,再赚钱;先图生存,后谋发展。所以,在决定自己赚多少钱之前,先确定自己肯赔多少钱。毕竟,前者是咱管不了的,后者是咱自己能控制的。 
  九、向上空间小于30%不下单
  经常有人去博几毛钱或者10%的反弹而"火中取栗",仔细想想,实在不值。若火中有金子,不妨冒冒险,那叫"真金不怕火炼";若火里有颗栗子,即使是"糖炒的",也不值得伸手。
  再说深些,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在博反弹,他这辈子能得到的最多就是反弹,成不了气候。
  十、没有胜算不下单
  把前面九种情况想明白了,胜算也就出来了,该不该动手指头,心里也就有数了。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您算了没有?如果事先不算,事后损失无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货操作成功经验N条!

 期货操作成功经验N条!(转自和讯)

1:机会来了,大胆进场,这就是执行,有执行才有成果;做错了,严格停损,这也是执行,有执行才能保命;做对了,就安静坐好,别乱动,自然有人替您抬轿。只是大部份人做对了,心态上有如小老鼠偷吃油 ,吃了一口赶快跑,猛回首,还有一大块肉没吃!
  
  2:有位贵人,他从不教我方法,只教我做一件事,把错误记下来,不要犯相同的错误。他说: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没有一套可以适用每一个人的方法,只有避免犯错,就可接近成功。分析行情是一种艺术,但操作上却是一种机械化的动作,靠的是纪律和坚持!
  
  3:金融操作中,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只要能不断的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即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4:进场的依据在消失的时候,就要减码或出场;记住,是进场的原因消失,而不是价位改变!
  
  5:顺着趋势去做,不要去管点数,有一个好点数又如何?只问你现在怎么做!顺势就持仓,不顺势就平仓。
  
  6:操作赚钱的至高心法:拥有大量脱离成本的仓位。如果你从整段过程领悟出脱离成本的重要,那你已经踏出成功的脚步,不管你有没有赚到钱,赚多少,这些都不重要!
  
  7:高手以力破价,中手以价破量,平手以量领价,庸手见量追价;力道>指标>型态,是最基本的道理。
  
  8:简单的事情,未必是容易的事情,难就难在情绪被导引之后的心理面控制上;这个时候,如何在风险获得控制的情况下,建立起脱离成本的持仓部位,这些适当比例的低价仓位,往往是日后整波段大胜的最大关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投资者,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实zt

作为投资者,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实zt

世界上80%的投资者是主动型投资者,他们试图找出市场上的无效之处,并予以纠正,从中获得利润。剩下20%是被动型投资者,他们仅仅购买整个市场,并且很少做交易,仅仅一直持有市场组合。

结局并不出人意料:从长期看,75%的主动型投资者无法战胜被动型投资者。在某些领域(例如成长型大盘股),97%的投资者都无法战胜被动型投资者。被动型投资者只是达到了市场平均水平,就已经战胜了绝大部分自以为比市场更聪明的人。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

1 要战胜大部分人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耐心并且坚持原则。以十年为周期看,大约有一半的人能超越被动投资者;但是以四十年为周期看,至今只有沃伦-巴菲特等少数人能够战胜被动投资者。所以,要有恒心,尤其要有毅力。

2 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你就可以得到比大部分人更好的成果。主动型投资者经常失败,因为他们总以为自己比所有人都聪明,经常做出自鸣得意的交易决策,一旦失败,就会心态失常。被动型投资者只希望做到一般水准,所以最成功。

3    经常变换道路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从1966年开始投资美国股市,一直不替换投资组合,今天你将是超级富翁。但是,如果你经常变换投资策略,不停地把钱从一个冷门股票转到一个热门股票或行业,你的下场可能是亏损(这是有统计学支持的)。

4 许多现在比你成功的人,将来会不如你,前提是你默默努力,不要自暴自弃。绝大部分基金经理人在打败市场几年后,会迅速落后于市场,而那些落后于市场的基金经理人经常在五到十年内赶上来。只要你不做傻事,即使什么都不做,你仍然有很大希望打败那些曾经打败你的人。

5 大部分人比你成功的原因是他们运气更好,而不是水平更高。一切统计资料都证明,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与普通投资者没有显著差异,大部分收益差距来自运气。华尔街的基金经理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既然他们都并不比你水平更高,何况你身边的人呢?所以,失败的时候不要乱找原因。你缺乏的可能仅仅是运气。保持平静的心态,运气会来的。

6 统计数据显示,购买被大部分投资者唾弃的股票(价格低于面值,刚刚经历大跌,分析师一致不看好)会取得比大盘更高的收益率,这是市场无效的唯一证据。所以,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做别人不愿意做,甚至唾弃的事情,你就有很大希望超越别人。

投资和求职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前者是用资本获得利益,后者是用劳动获得利益,而劳动是一种人力资本。统计数据已经无可争辩地告诉我们,在投资中,你唯一需要的是耐心和正确的心态,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追逐热门的东西,等待属于你自己的时机到来。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样如此。在求职的时候,应该记住,只要你不出大错(被动型投资),甘于做一个一般的人,你最终会超过75%-97%的人。

我证明以上数据和结论都是正确的,它们摘自学术著作和经过官方认可的投资记录。希望这些数据能够让大家找到自己的方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一)投资能力的测试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成功者必然有其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股民必然有其成功的心理,那么成功的股民心理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呢?
(一)投资能力的测试
你是否具备优秀的股票投资能力?让我们告诉你吧,你做做下面这个测验,算一下你能得多少分。
①投资股票的成功是有赖于:
a.运气。
b.半技术半运气。
c.经验和知识。
d.经常接触股票市场。
②你认为在股市中获利的机会如何?
a.很难获得。
b.很容易获得。
c.有知识经验最终能够获得。
d.在通货膨胀的严峻情况下,股票至少可以保值。
③你会把多少比例的资金投入股市?
a.不一定,但永远不会投入我所有的钱。
b.根据需要。
c.只用闲钱。
d.全数投入,义无反顾。
④你愿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在股票买卖上?
a.经常到交易所去。
b.购股前多作准备。
c.花时间经常进行研究和分析。
d.视心情而定。
⑤你选择购入某种股票,多数是由于:
a.听到某些消息。
b.相信报刊上股评家或经纪人的推荐。
c.依赖走势图表或自己进行基本分析。
d.对该公司有深入的了解。
e.凭灵感。
⑥选择何时入市是由于:
a.看到别人获得了利润。
b.经济环境正好转。
c.股价已从高峰回落10%。
d.图表上出现可购入信号。
e.股价已跌至自认为不合理水平。
⑦某经纪人介绍你购入了某种股票,但接着该股票价格大跌,
你会:
a.责怪该经纪人害了你。
b.处之坦然,认为只是自己运气不佳。
c.既责怪该经纪人,也责备自己不应该轻信人言。
d.认为应责任自负,与他人无关。
⑧你决定抛出某股票获利,是由于:
a.获微利已心满意足。
b.发现了更佳投资对象。
c.已获得了30%的利润。
d.相信股价将会回落。
⑨你决定将某股票割肉抛出,是由于:
a.发现了更佳投资对象。
b.相信股票还会下跌。
c.已心灰意冷。
d.决不割肉抛出,宁愿长期持有它。
⑩你决定暂时退出股市,是由于:
a.股市经常不规则地波动。
b.股市已进入熊市。
c.已亏怕了。
d.经济前景黯淡。
计分方法:
①a———0分,b———3分,c———5分,d———0分
②a———3分,b———0分,c———5分,d———1分
③a———4分,b———3分,c———5分,d———0分
④a———1分,b———3分,c———4分,d———0分
⑤a———2分,b———2分,c———3分,d———5分,e———0分
⑥a———1分,b———5分,c———0分,d———3分,e———4分
⑦a———0分,b———0分,c———3分,d———4分
⑧a———0分,b———3分,c———5分,d———3分
⑨a———4分,b———4分,c———2分,d———0分
⑩a———0分,b———2分,c———3分,d———5分
对照上表,将你的得分加起来,求出总分。
总分在10分以下者:你把股票投资视作一种赌博,又不肯动脑子进行研究,可以说你以往的战绩不理想。若不再改进,你自己的做法将来也只会为股市提供更多的免费资金。
总分在10一30分者:你对股市有一定认识,但你的性格上仍有不少弱点。只要不断改进及花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上,则仍可以有所作为。
总分在30-40分者:你对股市有较深的认识。只要持之以恒地研究及增加更多的经验,你将可以获得厚利。
总分在40分以上者:你已对股市的认识深刻,性格上无大缺陷,但仍需不断努力,以制定理想的投资策略,不断获利。
当然,这个测验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到底有没有投资天分,还需在股市上一见分晓。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二)投资人的错误心态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成功者必然有其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股民必然有其成功的心理,那么成功的股民心理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呢?
(二)投资人的错误心态
以下是投资人常见的各种错误心态,对照看一下,你是否需要改正自己的弱点呢!
·我不能赔,我必须不亏本才能卖出手中持股。(不可能的事)
·我投资的钱一定要有相当比例的回收。(不要强求)
·我一定要做得比某人做得好,我必须比他强。
·我再等一等,必须在股价降到谷底时买进。(切忌贪婪)
·我必须在股价攀升到最高点时卖出。
·我应该在更低价时就买进。(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应该在价格还不错的时候就脱手。
·我只买本益比低的股票。
·我只买成长股。(任何事都讲辩证法,不要走极端)
·我只买股息高的股票。
·股市都由内线或专家操纵,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获利。
·所谓的投资专家根本什么也不懂,常常判断错误(这是很极端的看法)
·绝对不要买经纪人推荐的股票。(走极端)
·经纪人花了很多心血研究股市,他们永远懂得比我多。
·我比这些投资专家要聪明很多。(切忌自以为是)
·我这回买股票一定要把上次的损失弥补回来。
·×××××不可能会发生。
·一定会……。(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我不能犯错;我必须做正确的抉择。
·如果我赔了钱,别人会怎么想?(死要面子活受罪)
·赔钱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犯了错,我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我打算在股市中迅速获利。(欲速则不达)
·我喜欢股市的新鲜刺激。(不要拿金钱做游戏)
·如果我在股市漂亮出击,别人会十分尊重我。
·我愈有钱,就愈是个有价值的人。(何以见得)
·我购买的股票在股市的表现,反映了我个人的能力。(有时恰恰相反)
·如果我股票做得太成功,会遭人嫉妒。(别管他)
·我的股票不能涨得太高,否则一定没好结果。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三)赢家的心理特点

向股市赢家学两招-成功者必然有其成功的原因,成功的股民必然有其成功的心理,那么成功的股民心理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呢?
(三)赢家的心理特点
要想成为一名股市的赢家,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去研究那些真正伟大的投资者。
股票市场风云变幻“,没有永远正确的真理”,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正因为如此,没有哪一种投资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它也不见得就对你有效。
然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成功者也必然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是,成功者的心态都是永恒的。它曾经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帮助别人成功,它就可以在此时此地也同样帮助你成功。所以,要仿效真正伟大的投资者,就必须仿效他们的心态。永恒的心态永远造就成功者。
据研究发现,成功的交易者都具有以下特点:人生态度积极向上,赚钱动机比较强烈,自我内心冲突少,敢做敢当,勇于负责,自我控制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特别是后两者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成功者对市场、对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公正客观地作出选择,并且有能力独立于别人作出思考判断。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投资人的心理分析,人们发现,在他们身上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的品质。这些品质我们归结为以下几点:每个成功的投资者都对自己从事的股市投资非常感兴趣。他们热爱这项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因为这项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挑战并实现自我的机会。他们都是自我成就感较高的人,达到了马斯洛所说的人生需要层次的最高境界。投资对于他们不只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兴致与爱好。
很显然,如果投资者为赢利而赢利反而容易为欲望所迷惑,往往利令智昏,正是由于他们对待金钱的超然态度甚至游戏的态度,他们能够富有主动积极的精神来投资股票。几乎所有的成功投资者都是孤独的。证券投资要求投资者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他们还必须充满想象力,富有创造力。他们总是力戒犯群众犯的错误,并从群众犯的错误中来汲取教训,增长智慧。同时,他们从不为金钱所奴役,相反,他们驾驭金钱;他们还必须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所有的成功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投资理念。股市上成功的投资理念往往不同,但都能殊途同归,为持股人赚取大额利润。在实践中,只要我们能树立一套正确的投资理念,并在实践中笃行不渝,我们就一定能超越常人获得丰厚回报。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坚强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投资者所必
备的优秀品质。一般的投资者正因为缺乏这两点而只能对投资大
师望尘莫及。
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就是要在变幻莫定的市场中敢于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不随波逐流。在较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很简单,但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则真是一个有冰峰般意志的投资大师了。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自律,不为人所动,只坚持自己的原则。
同时,投资大师们的心理素质也极好。他们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更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他们像优秀的猎人只会等待时机到来之后才出击。他们能够有耐心地等待,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勇敢地采取行动。
成功的投资者也是一个富有现实精神的人。他们不会为了坚持原则而坚持原则,不会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愚昧地坚持自己的原则。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不一定信奉辩证法与唯物主义,但他们实际上都是辩证法的身体力行者。他们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立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他们不是理想主义者,相反,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奉行实践哲学。
所有的市场投资者都有非凡的观察力与预测推断的能力。他们能够在大众投资者之先提前发现市场的危险或机会,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他们并非聪明过人,而是他们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不断地进步,训练有素。市场变化了,他们就能够迅速改变自己,或者未雨绸缪,采取极为有利的立场。
可见,了解并学习成功者的特征,能使我们找到一个好的参照系,以良好的心态、较高的姿态,投入股市中。
切记:好的心态等于成功的一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一族的病痛——套牢综合症

百年一族的病痛——套牢综合症
 
  关于套牢综合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仍然是最大的一个谜。
  不管性别、年龄、职业、体重、学历、长相和血型,没有一个人可以免疫。
  有些专家学者研究后相信,套牢是内分泌失调所引起。
  却有别人认为套牢属于更年期反应,象感冒无药可救但会自动痊愈。
  不管你同不同意,自古到今许多例子证明。
  套牢不但是一种病态,它还可能是一种变态!
 
  一般发病后的初期反应会开始是改变一些生活习性:
  读报读得特别干净,股评听得特别用力,
  半夜突然爬起来画支撑位;
  有人每天站在阳台对路人荐股,
  有人突然神神秘秘,突然很安静,
  有人一脸痴呆,对着均线咬着指甲打喷嚏,
  有人让小狗算涨跌幅,
  女人突然停止化装,男人开始每天不刮胡子,
  食欲不振、歇斯底里、四肢萎缩、神经过敏、发抖抽筋都出现在这时期!
      
  随着套牢幅度越来越变本加厉,人会变得格外敏感和恶心:
  写的、说的、唱的都想天才诗人一般才华洋溢,越煽情越觉得有信心,
  有人套牢之后每天躲在厕所哭泣,有人开记者会宣布补仓的日期,
  有人总是喜欢一个人对着黑漆漆的屏幕忏悔,象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
  每天忙着算命,挖空心思寻找理由,配合自己看涨的习性,
  把每天都当作时间窗,把自己当作窗帘布,
  每天漫无目的套在一起,小反弹也觉得好兴奋,
  横着、盘着、躺着、趴着都形态良好,象是地下熔岩蛰伏在水井口,
  心里想的只有井喷井喷井喷井喷,
  也不管家里米缸有没有米,
  也不管路边井口多少尸首,只管井喷,
  心里想的只有爆涨爆涨爆涨爆涨,
  也不管公股流通重大问题,
  也不管西部山区多少贫民,只管爆涨!
      
  经过一段轰轰烈烈井喷臆淫,不久就会渐渐开始醒悟,
  股票开始觉得厌倦,常常攻击股票缺点,所有憧憬都随风而去,
  然后开始从错觉和误解中清醒,惊讶自己为何如此不聪明,
  为了赚钱不管一切,不顾股权割裂股价高启,开始感到后悔不已,
  然后开始感到疲惫,胸闷、气喘、心悸、牙痛、头痛、梦呓,
  然后是精神不济、瞳孔放大、脾气暴躁、四肢麻痹,终于受不了要出货!
   
  虽然结果颇令人伤心,了解之后也没什么了不起,
  股票终究是握不住的云,只是我想要告诉你。
         
  哦……在我落寞的岁月里,你的全息真理解脱我的孤寂,
  带给我深深狂喜,如此颤动我的心灵,
  轻轻诉说崇拜你崇拜你崇拜你崇拜你,不管是论坛还是现实,
  不管是套牢还是割肉,深深崇拜你,
  多么幸福,让我遇见你,
  呜……呜……
  
  
  
  北洋控股八十万操盘手总教头——淋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与访谈]日内交易和炒单的思辩

[对话与访谈]日内交易和炒单的思辩


大富翁

这是2005年12月31日的一段讨论,今天正好一年,整理,发贴


人物:老师,X,Y,Z. 学生S1,2,3

Y: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啊。就像我老是说做期货很简单,你觉得简单吗?

X:你的理念(不亏,少亏)不漏点,是不可能的,这是综合。我问的是胜率!

Y:我也认可漏点,美其名曰:点位换安全

X:你下单,那一刻认为是有大行情,还是只是炒单机会,心理准备?

Y:看当时位置。大突破都当大行情看待,但走不动就放弃大行情看法,小突破就不会当大行情看。有利就准备平

X:目前做趋势,每次都当大行情。炒单,每次都当短波。趋势还可以这么想,炒单这么想,太累了。

Y:炒单也是在突破的位置上下做。突破除非直接下去,否则我就来回找点位做。

X:我有点理解你的模式,不能说完全,但,就是切换不过去。比如昨天的破18360、18370,我就平早了,估计脑袋那一刻思想导致的。如果不改变那一刻想法,不可能调整好

S1:Y反应多快了。一看到假破,就换模式了。我们哪里换的过来啊。很少看见X问Y的。

X:我问的都是日内,Y就是最好的老师

Y:日内关键就是速度,有速度我不担心,就怕没速度,我就想平。平了总有机会给你补的机会,这样就做成炒单

S2:粕不一样,他上去下来很快,速度对粕不太好用

Y:每个阶段速度也不一样。粕周初速度上下多块啊,周四周五明显慢,无序没方向

S2:但是很多时候都很肉,搞得很难做,有时候进入不错,有时候就是死都不动。

做粕很痛苦,砍不了,赚不了,最痛苦。有时候平了粕就凭错,不平就反亏,平了也不赚钱,

X:其实昨天我在305位置持仓,突然再次下行285,来不及平,立刻上来,我感觉这次有做底的痕迹,如果是,估计可以拿住。我觉得这种模式Y不做。但我好几次都抓底,而且还有市场特征,而且到了不亏,就是没留单。

Y:我不抓底。逆势不做的。

X:我不会抓最低。比如昨天早上的18435附近,你会开仓吗?我在那位置开空3次

35-35,30-35,25-20.看来我短的思路乱了,需要整理。

Y:早上的18435附近,你会开仓吗--会,但不会持长。有利就跑,没力也跑

X:但这次需要等待。突破18430,回来18430,再下去。那估计你18430-18420

Y:435-425 。18430不是绝佳的。本来就是炒单做法

X:你觉得这想法如何?突破介入

Y:完全正确。关键你怎么选择突破。大区间和小区间做法不一样

X:比如18430位置,18430或18425介入,下去等大机会,有止赢法则,如果,回来到18435出现成交,止损。我在想不要浪费日内的好菜

S1:Y和X有一点不一样,Y是什么都不想会了,X是什么都想做,到底哪一种是对的呢?

X:[图片]

Y:18430位置太多。时间点不一样,策略不同。9:41这波我不会做,9:48这波我一定做。我操作不会想太多的东西,符合条件就做,最多就是仓单大小的选择。还看当时的量,还有进出方便。

X:你是先判大小位置,其次开仓后看速度,看大走势能否兑现;速度不好,成交不畅,起码不亏的原则决定先平;好些速度,心放慢些

Y:说到关键了

S2:不过我这种突破作的不多,我还是喜欢看分时做,感觉分时比这种突破胜率高

Y:对

S2:我经常分不清,不该拿得拿,该拿得平的早

X:Y,还有补充不?关于胶的

Y:我做得品种多,如果走势不畅我就换

S2:我大小位置分不清,开仓对幅度没有把握,很容易最后上去跑

X:你认为,那4个品种在具体,交易区别大吗

Y:只要符合条件,不管什么都可以做

区别不大,要说区别就是相对的速度。油胶的速度快慢和粕不一样。举例,比较胶8算速度快,那粕4就算快了。因为通常粕的速度只有2,而胶油通常速度就有5 。大品种价格比较实在,投机性弱。小品种投机性就强

X:Y,你觉得日内品种做一个利大还是弊大

Y:炒单当然做一个,但我们做突破就无所谓几个,本来突破就不是时时刻刻发生的

X:不是炒,日内

Y:对,日内多品种,机会就多几倍了   

X:你觉得S3和他们几个分别在哪?S3做得比较好

Y:亚当说的,市场都只是图上的线路。线路的名称根本不重要,不能偏爱某些市场品种。时间第一。还有交易的果断。

S3比较勇猛,我看S3粕的单子,错了就砍,砍了就敢反手,不犹豫。

错了不止损---低手;错了砍---中等水平;错了砍完及时反手---高手。

S2:S3看的开仓点多,我看得开仓点少,导致交易次数分别很大

Y:其实日内开仓点不会很多,很多都是做为炒单

S2:感觉S3交易次数比较多。我基本都是1,抢电子盘的单2,分时突破,或者5日线突破,3区间突破,我只做大区间,S3感觉大小区间都做。感觉S3做了很多小区间,经常有意外的收获。我做大区间突破,开仓机会很少。主要开仓机会少,而且拿不住,导致盈利上不去

X:利用这两天多问Y老师。碰到瓶颈,你抓住了,就是另一开阔天空。

Y还是没有把S3和S1的区别说清楚,看来是怕S1不好接受。看到区别,是最容易对比理解成长

S2:相同点我倒是知道

S1:不是的,他对我说过了。他说的就是速度啊,我的速度没S3快

S2:S1优点可以拿,我现在不会拿,感觉我就像刚开始做期货那样,我倒是想拿

S3:我也想拿。我其实分不好大小区间的,就是要在小区间里不断的找节奏,这好是Y说的呢

S2:我开得少,还跑得快,所以赚不到钱

X:S3,你留和不留的,理解和Y一样吗?

S3:我是开盘留的多,后面的都快进快出,开盘的波动容易把握,

S2:开盘就是波动太快,

Z:大区间突破进场估计现在都没什么大问题了?但是小区间交易,不懂的地方多啊。判断流畅和处理不流畅的单子,这是执行力的问题。漏点是没关系的。 Y和X关于短线的交流俺收益非浅啊。

S3很多单子看起来象炒单,但实际上就是处理不流畅的单子而已。俺现在是判断进场点的把握太少了啊,加上假突破处理不好,所以胜率太低。

S1:其实也只有X才能问到点子上

X:介入点,Y比较保守

几乎没有摸顶底单,这样假破减少了,Y做单喜欢速度。

一般底和顶保证了最大利润,但速度不够,而且不小心逆走速度就快,难控制。

所以关于开仓位置研判,是一个研究题目。 开仓后速度,是Y另一个亮点,也是关键的。

开仓位做了选择,速度再次对开仓做检验,做出留和走的判定。

Y还有喜欢用不亏作为止损的动作,原因是他认为好的行情,突破了关键点,不会回过突破点。如果回过了,他放弃。这是取舍。确实大家对于大波行情的速度也感受过,连续的新价,较大的成交,难度在于这时候做出去留判定,一般人出问题就在这,情绪影响了。做出较好的去留,需要练心,练,练。对于去留,一方面从速度感受,还有就是k线走势,下(或上)试新的重要点的情况。胶比较规矩,对于新的重要点都会有表现。

Y漏点上次也分析了,可以理解是利润和风险的权衡,但必须要有再追的判定和勇气。没有这个,必然会生很多遗憾。但这是判定,不是检验,所以检验才是关键。

要亚当必须看事实,就是突破后发展。S3也说过,这的重要性,对关键点突破后走势才是检验趋势力量的依据,这是我们关心的重点,而不是看关键点。

看关键点也重要,但在短线可能理解有些不同。趋势,可以不看这些(速度,流畅。。)短线不可以,尤其是Y的短线模式。

可惜呀,都是我们臆想Y的方法,其实Y说会更好。

内容没新意,只是重点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致立志成为职业投资者的忠告

致立志成为职业投资者的忠告


  致立志成为职业投资者的忠告(成为职业投资者一年后的感触)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辞职来做职业投资者,有点感慨。本来我已经决定淡出网络、闷头挣钱,不想在论坛上多说什么,但仍然决定谈点个人看法。也算是作为一个过来人的忠告。
  (我于一年前做出最后的决定,发出了我的职业投资宣言,成为了一名职业投资者。详见 我的职业投资宣言)
  
  1、希望现在决定做职业投资者的朋友,不是因为在本轮牛市中已经获得N倍利润后才做出的决定。
  牛市中的高收益往往会使自信心膨胀。牛市中一年十倍、甚至三十几倍的收益,我都听说过,而且应该是真实的,例如我听到的:10多万一年之内做到了3000多万的故事、200多万一年内做到了1个亿以上的故事,我感觉这些故事应该都是真实的。但我绝不羡慕这种快速致富的做法。
  做股票,心态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如果心态不对,您将来的人生注定会得到重大改变。或者说,您不要抱定到股市中来快速致富的想法来成为职业投资者,尽管快速致富的案例是存在的,但不要以此作为您的奋斗目标。说句真心话,本来您的人生应该是每年稳定地获得工资收入,如果因为想快速致富而成为职业投资者,未来的人生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就急剧增加了。本来平平淡淡可以安安全全度过一生,但是很可能因为不慎成为职业投资者而出现大喜大悲的结果。
  
   2、要注意知足常乐,及时收手。
  本轮牛市到目前的帐面高收益应该是“偶然所得”。长期来看,您如果不及时从市场中撤出资金,很可能迟早是要还给市场的,因为“1赢2平7输”的长期统计规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您如果将股票投资当成一门职业,那么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您还在这个市场中参与,那么您的所有帐面利润都不是最后的利润。
  
   3、您如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投资哲学,那么您的决定需要重新慎重考虑。
  
  4、既要有亏损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赢利大大超出预期的心理准备。
  如果您真正获得远远超出预期的收益,您的心理调整需要及时跟上。因为心理调整如果跟不上,会影响您的操作,例如本来可以大胆操作,却出现保守操作等等。
  也许是我的年均预期太低(20%-30%),这三年的收益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今年以来一直处于痛苦的心理调整中。真的,非常痛苦!
  心理调整包括两个方面,赚钱和亏钱太多的时候的心理调整。
  第一,赢利超出预期时的心理调整。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后,我当晚几乎彻夜未眠,仅仅是因为帐面的绝对收益远远超出预期。以前从来没有一年之中赚到过这么多的钱,都不敢相信,尽管当时只是帐面利润。也许您要笑话我,就这点出息?呵呵,我只能告诉您,这是真事。
  第二,帐面亏损时对心理的影响。当大盘振荡加剧时,帐面出现短期大幅亏损时的心理调整也是必要的。如今年2.27暴跌,几个月来一直满仓持有的市值遇到接近跌停的帐面损失,我的天啊,以前一天从来没有亏损过这么多的钱,心里那个滋味啊。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同道同志。当您将来一天的帐面损失等于以前N年工资收入的时候,可要有心理准备啊。也许您还要笑话我,怎么还是就这点出息?不过,这些都是真事。这些都我是成为职业投资者之前没有做好的心理准备。
  第4点对于从小资金开始复利增长的投资者,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尤其值得注意。如果是以前在实业经营中曾经获利或亏损较大,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则可能要稍微好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 郑友林 纳斯达克介绍

纳斯达克介绍




1971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一年,留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记忆中的恐怕只有辛酸往事和震惊中外的林彪事件。这年2月8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诞生了一个新的交易机构纳斯达克。经过29年的发展,到1999年底,纳斯达克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对于这样一家充满活力、创新精神和成长性特别好的交易所,中国国内出版的证券市场方面的著作,竟然很少有人提到它,更不用说系统地介绍它。只是到了中国的公司要到纳斯达克去发行股票挂牌上市的时候,才有人关注它。




要说世界上最成功的证券交易所,自然非美国的纳斯达克莫属。纳斯达克市场总值已达到4万亿美元(与此相比较,到1999年底,中国深圳和上海两家交易所1000多只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总市值约为9000亿元人民币,折合1100亿美元,相当于纳斯达克市场总值的2.7%),每日平均成交金额约200亿美元,已经超过有100多年历史的主板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过去十年一直稳居全球高科技产品市场首位,纳斯达克应该说居功至伟。“微软”及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在发展的最关键时刻,便是在这个股票市场获得大额最需要的创业资金,从而创造出多种全球备受欢迎的最新科技产品,不仅为公司股东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且更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家们说,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就没有今天的“微软”。更进一步讲,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就没有今天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也没有后起的新型高科技富翁,更没有美国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




现在所说的“纳斯达克”,完整的名称应该是“纳斯达克—美洲交易所市场集团”(The Nasdaq—Amex Market Group),总部设于华盛顿,纳斯达克是全美证券商协会经营的美国店头股票市场。




纳斯达克的历史:纳斯达克是英文缩写“Nasdaq”的音译名,全称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建立于1971年2月8日,一直具有出人意料的传统。该交易所是由投资银行的专业团体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建立的,目的是对6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范市场外交易的努力作出的回应。为了给予新的进入者与老牌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的机会,纳斯达克被允许可放宽对新上市公司的要求。这使它吸引到了大批在80年代末开始快速成长的公司,其中的大多数是纽约证券市场看不上眼的。这正是纳斯达克成功之所在,正是这些快速成长的公司造就了纳斯达克的神话。




纳斯达克的宗旨促进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资本的形成,促进资本流动,建设一个全球性的、高效公平的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最终提高公众福利。




纳斯达克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也是全美和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证券市场,它力图利用全球性的网络系统建立一个全球化的证券交易市场,连接全球投资者。保证以最低的交易成本为投资者提供完善的证券交易服务。




纳斯达克从一开始就是交易所行业中的技术创新者,在引入新技术手段提高效率方面一直走在全世界同行的前面。21世纪,纳斯达克的希望是成为首家真正的全球证券交易市场,成为全球公司上市的首选交易所,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到1999年底,在该市场上市的公司约有5450家,其中包括微软、英特尔、德尔电脑、斯科以及太阳微电子系统等高科技巨头。除此之外,纳斯达克的交易范围还涵盖了生物技术和保健等新技术领域。微软于1986年加入纳斯达克,日后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90年代,随着高科技产业重要性的提升,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总裁日益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纳斯达克投资者的圈子也越来越大,纳斯达克的网络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在纳斯达克市场,平均11个交易券商服务一个上市公司,他们不限制市场的交易人数,大家都可进行交易,不需要租让场地,在美国的任何地方都可进行交易,甚至将来在亚洲也可以直接交易纳斯达克的股票,而且它的可靠性也相当高。




实际上,纳斯达克是美国的主板市场。在美国,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都应该看作是主板市场,不过是一个大小之分。全世界股票市场大部分都采用电子交易和大屏幕显示,即没有交易大厅的交易方式。目前只剩下东京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还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东京现在正在进行改造,而纽约仍未改动。传统交易方式不是发生“堵单”现象,就是信息披露不充分而严重影响其交易量。而在纳斯达克这样的电子交易市场上就不会发生这种状况,因为它采用了网络和大型计算机参与的搓合,再加上多种市场系统,使这个市场对投资者也好,对上市公司也好,都有机会能够分享市场的信息。




(写于2000年。希望进一步了解纳斯达克背景情况的朋友可以进入其网站(www.nasdaq.com),更详细地阅读其介绍材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机构组成及联储成员分布图

  1)决策机构: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fed)

  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包括规定存款准备率、批准贴现率、对12家联邦
银行、会员银行和持股公司进行管理与监督。委员会在货币金融政策上有权独立作出决定,直接向国会负责。



  12家联储银行分布图

  联邦储备委员会由7人组成,全部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任期14年,每2年离任一人,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由总统从7名委员中任命,任期4年。

  2)执行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要专门负责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从而指导货币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12名成员,其中有7名来自联邦储备委员会,5名区域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其中必须包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其余各分行轮流参加),而且其主席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担任。

  3)执行机构:各联邦储备银行

  区域性联邦储备银行是按照1913年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在全国划分12个储备区,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分行。每家区域性储备银行都是一个法人机构,拥有自己的董事会。会员银行是美国的私人银行,除国民银行必须是会员银行外,其余银行是否加入全凭自愿而定。加入联邦储备系统就由该系统为会员银行的私人存款提供担保,但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存款准备金,对这部分资金,联邦储备系统不付给利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价新高 黄金期货今上市

金价新高 黄金期货今上市

www.eastmoney.com   2008-01-09 02:30     东方财富网资讯部
【字体: 】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提要】黄金期货合约将于今天上午9点正式上市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昨天将黄金期货各合约挂牌基准价确定为209.99元/克。

    滚滚热钱金市“淘金” 国际金价飙新高

  国际投机和投资资金已经大举入主国际黄金市场,一场“抢金”运动正在展开。受此影响,国际现货金价至记者截稿时已经涨至876.55美元/盎司,创出历史新高;纽约2月期金价格最高则涨至878.8美元/盎司,涨幅都已接近2%。

  据截至去年底的统计显示,在美国商品期货贸易管理委员会(CFTC)最新持仓报告中,美期金投机净多头可能逼近历史高点。另外,国际上最大的一个黄金ETF手中持有的现货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

  根据美国CFTC关于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期金市场的最新持仓报告显示,截至12月31日,美国期货市场的投机者正在重建期金多头头寸,该头寸已经开始接近2007年10月出现的历史高点。净多头达到了2629万盎司,稍稍低于历史高点2711万盎司。UBS在报告中认为,由于去年黄金收于834美元/盎司附近,此后走高至目前的870美元/盎司,接下来的净多头可能会达到新的历史高点——3000万盎司。

  近期发布的一份有关黄金ETF的数据则更让人震惊。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有8只同黄金市场挂钩的ETF。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只ETF——StreetTracks Gold Trust (GLD)目前持有黄金的数量占到了所有ETF持金量的80%,其持有现货黄金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量。据介绍,该基金在去年年底时的日成交量已经达到了800万股,去年该基金的收益率达到了31%。另一只ETF基金iShares Comex Gold Trust (IAU)截至去年年底规模也已经达到了15亿美元,去年收益率也同样达到了31%。

  “黄金ETF的规模是对黄金价格走势的一个较好的预测。”一海外交易员解释道,“目前在国际上,投资者都喜好通过购买ETF来投资黄金,投资者的需求越大,ETF的发行量就越大。ETF去现货市场配置同比例现货黄金,如此一来,黄金价格就会被这些基金所推高。”

  不过,也有机构表示,由于近期已有很多投资者建立了大量的多头头寸,这也可能预示接下来的买入力量会有所削弱,这将给金价的进一步上涨带来一定的压力。(上海证券报)

    现货创新高黄金期货今上市

    黄金期货合约将于今天上午9点正式上市交易,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昨天将黄金期货各合约挂牌基准价确定为209.99元/克。刚刚结束的模拟交易显示,市场对黄金期货前景普遍看好。模拟交易期间,个人投资者投资收益率高达446.40%。

    随着黄金期货的正式上市,持续了5个交易日的模拟交易昨天结束。上期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昨天收盘,黄金期货模拟交易的会员买持仓量普遍大于卖持仓量,买卖持仓前10名客户中,买持仓量比卖持仓量多324%。分析人士表示,这说明市场参与者对黄金期货走势持乐观态度。

    事实上,就在黄金期货上市之际,欧洲市场周二早盘现货金刷新历史新高,达到875.80美元/盎司。

    乐观态度多少还来自于模拟交易中投资者令人羡慕的收益情况。数据显示,模拟交易期间,黄金期货主力0806合约最低价190元/克,最高价225元/克。交易中获利最佳的前20名客户的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100%。其中,一位名叫杨文瑞的客户获得了高达446.40%的投资收益,位居榜首。长江期货专家表示,由于是保证金交易,每手价值20.999万元的黄金,只用1.47万元就可炒。如果第一天挂盘价上涨10%,理论上最大收益能达到143%;如果亏损10%,就会血本无归。事实上,1月4日账面收益高达315%的一位模拟交易投资者,前天就因为价格波动回吐了超过60%的利润。

    按规定,黄金期货正式上市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正常涨跌停板的2倍,即不超过挂盘基准价的±10%。如有成交,于下一交易日恢复到正常涨跌停板水平,即不超过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如当日无成交,下一交易日继续执行前一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如3个交易日无成交,交易所可对挂盘基准价作适当调整。(东方早报 孙晓旭)

    黄金期货稳步上市 “黄金”公司高调登场

  今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这对国内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国内产金企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记者采访了9家金锭注册品牌公司中的上市公司,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山东招金、紫金矿业等公司。几家公司均表示,将会积极参与到黄金期货市场。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在目前美元疲软、通胀预期、油价高企的情况下,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各研究机构纷纷预测,在黄金价格长期上涨的情况下,黄金价格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此时黄金期货的推出,为这些黄金类上市公司在套期保值、锁定成本、规避风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中金黄金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规避黄金现货交易的风险,公司会进行一定的套期保值交易。山东黄金集团精炼厂交易部的袁先生也表示,“公司为黄金期货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黄金期货的上市对公司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山东招金公司营销部杨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对黄金期货上市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进一步完善当中。目前公司主要是从事现货交易,黄金期货的推出为公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易形式。公司目前已申请了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近期便有望获取会员资格。”

  另外,灵宝市金源桐辉集团旗下黄金交易分公司一位负责人的态度更加肯定。她表示,“公司正在申请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如果没有获得会员资格,公司将会通过其他会员公司参与到黄金期货交易之中。黄金期货的推出会使公司业务量得到大幅的增加。并且黄金交易公司的部分客户之前也曾参与过国际黄金期货交易,对国内黄金期货的上市热情很高,这些客户应该会积极参与其中。”

  紫金矿业市场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备黄金期货上市工作,参与黄金期货交易也是公司所期望的。

  不过,虽然大部分公司表示会积极参与黄金期货,但也有公司表示在上市初期会观望一段时间。如铜陵有色商务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各大机构、投资者对黄金价格中长期走势均看涨的情况下,黄金期货上市后,交易可能会出现只有买盘没有卖盘的单边市场,这样短期内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将无法发挥。”他还认为,“在上市之初,黄金期货价格可能会出现偏高的情形,这可能会成为造成国际黄金市场价格走势不正常。黄金期货上市初期,成交量可能会较少,公司也会观望一段时间后再参与交易。”

  黄金期货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期货品种,各种机构投资者包括黄金类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使得期货市场在投资者结构、活跃程度、市场地位等方面将发生重大改变。并且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期货品种的不断创新,中国因素在国际市场的不断显现,中国声音也会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嘹亮。(证券日报)

    209.99元!期金上市基准价确定预测走势 分析师观点现分歧

  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了黄金期货上市首日挂牌基准价,黄金期货合约Au0806、Au0807、Au0808、Au0809、Au0810、Au0811、Au0812的挂盘基准价都为209.99元/克。 业内部分分析师就该价格对今日黄金期货走势进行了预测。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葛成杰、吴泱表示,黄金主力合约Au0806今天可能跳空高开,追随纽约期金的走势,黄金期货价格可能运行在215元/克至225元/克之间。考虑到今天是上期所黄金期货首日挂牌交易,国内市场以往有“炒新”的投资习惯,市场容易受到多头情绪驱动,期金价格可能大幅上涨,甚至出现单边市行情。

  南华期货研究员段世华则认为,黄金期货模拟交易首日主力合约一度上涨10%,之后价格剧烈波动且持仓量快速上升,在显示投资者对黄金期货热情的同时,也表明金价再度逼近历史高价之际,市场分歧正明显加大。

  黄金期货市场相对其他商品而言,透明度和内外关联度更高,因此市场的有效性也很高。模拟交易状况基本反映了目前全球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

  段世华还认为,国际黄金市场主力针对中国推出黄金期货的博弈已经展开,当黄金上涨已成越来越多趋势投资者的共识时,当他们无法借助黄金期货伏击内地做多者时,有可能转为从顺势向上创造的泡沫空间中获利。

  按照上期所定出的基准价,上海黄金期货有可能在上市初期会出现非理性的因素,人气升水可能会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东证期货研究员林慧也表示,黄金期货上市首日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极大,考虑到目前市场的旺盛人气,不排除盘中触及涨停,挂盘价209.99元/克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认为,黄金作为首个具有金融属性的期货品种,上市首日投资者的参与性可能较为积极,并且受到2007年黄金牛市的心理因素影响,今日不乏多单。但从目前市场形式和纽约期金的走势来看,短期内国际金价遭遇获利盘打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理性的投机者将保持较为谨慎的心态进行操作。综合来看,首日黄金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主力合约0806全日价格波动区间在207.42元/克至210.94元/克。

  首创期货分析师刘旭表示,上期所黄金期货的上市挂盘基准价为209.99元/克。从价格对比来看,黄金期货的挂盘基准价偏高,不看好黄金期货首日封于涨停板。

  但刘旭也表示,从国际经济和黄金市场的趋势来看,黄金期货上市首日上涨概率较大。但上市初期单边交易可能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而由于各合约挂盘基准价均为209.99元/克 ,需要观察各合约之间的走势关系,在长期看好黄金价格的情况下,套利交易存在机会。

  尽管各分析师对黄金期货上市首日走势看法存在分析,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示了交易风险。葛成杰就表示,由于原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由此带来全球通货膨胀加剧,加之美元仍弱势运行,黄金现货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走强的可能性较大。由于黄金期货价格已经反应了投资者对未来黄金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期金的上涨幅度可能小于现货金。鉴于期货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投资者更需保持理性,谨慎投资。

  刘旭认为,对于新近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要做好风险控制。期货交易异于股票、基金投资,保证金交易的特点和价格剧烈波动可能的存在,使得做好风险控制成为资金安全和获取收益的必要保障。(上海证券报)

    中国投资者有望阶段性主导国际金价

    ——国际投行看中国推出黄金期货

  国际金融机构今年多数看涨黄金价格,对于今天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黄金期货,瑞士银行相信,今后中国投资者有望在一段时期内主导国际黄金价格。

  尽管分析师们认为黄金期货交易在中国开闸后,并不会立即将黄金价格推向新高。但是瑞士银行驻伦敦的金属分析师John Reade表示:“我预期几年以后,我们将为中国投资者的活动在一段时期内成为黄金市场的主要力量而感到惊讶。”

  他表示正如TOCOM(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时常能够主导黄金市场一样。“虽然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存在,但是的确有这种潜力。”John Reade称。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表示自然人客户不能进行黄金期货实物交割,否则将在交割月被执行强行平仓。而机构投资者拥有实物交割的权利,对此美国共同基金US Global Investors Inc的研究部主管John Derrick认为这意味着市场机会,“这一规定将潜在地促使更多的黄金离开市场,留存在机构手中。”

  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对于中国的金矿开采行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在中国从事金矿开采业务的Leyshon Resources的执行主管Paul Atherley表示。“由于中国的黄金产量和需求的增长都很快,市场参与者,特别是那些要进行大宗采购的投资者,不希望受到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制约,希望能够对冲价格风险。”他指出。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2007年前9个月亚洲国家对黄金饰品的需求同比增长了24%,达到224吨。

  “年轻人越来越了解技术和期货市场的机制,他们希望能够从大宗商品市场的牛市中分一杯羹。”新加坡Phillip Futures的交易员William Kwan表示,“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推出贵金属投资产品,对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Investec Bank(澳大利亚)的交易部主管Darren Heathcote也对黄金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抱有信心,他认为如果中国股市投资者基于企业盈利、经济前景和全球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撤离股市,那么他们也可能把资金投向具有保值功能的黄金市场。

  “除了珠宝行业,我不太确定黄金期货的用途。”交易和投资公司Symbol Resources HK的总经理陈文(译音)持有不同观点,“但实际上珠宝行业并没有对冲金价的传统。”(王蔚祺)

    金价涨牵着股价涨 黄金贵黄金股更贵

  虽然各路资金对有色金属股在今年的业绩增长趋势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近期黄金板块悄然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山东黄金在昨日再度创出219.13元的新高。而中金黄金停牌,由于非公开发行也算是利好,所以,复牌后也有望上涨。可见,黄金板块的确成为当前A股市场最大的热门股板块之一。

  金价涨牵着股价涨

  对于黄金板块的独立走势,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其主导产品的黄金价格在近期已摆脱了有色金属整体的震荡格局束缚,出现相对独立的单边上升行情。而黄金价格的上涨,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美元的贬值以及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期。因为黄金与其他有色金属不同,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其价格的走势与供求关系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与通货膨胀、美元走势等存在着较大的关联。而目前美国经济不振,美元的贬值趋势仍将延续,所以,分析人士认为黄金价格仍将上涨。

  二是,海湾局势的恶化。尤其是昨日伊朗海军与美国军舰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更进一步强化了本已恶化的海湾局势,从而加剧了石油价格的上涨预期。以往经验显示,黄金与石油价格的曲线几乎是同方向运行,这主要是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信号之一,而黄金则是最佳的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品种之一,所以,石油价格上涨预期愈强烈,黄金价格上涨预期更强烈。这可能也是近期黄金价格迭创新高的动力。

  众所周知,产品价格上涨已成为近期A股市场挖掘牛股的主导思路,所以,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以及未来上涨预期的进一步强烈,黄金股的价格在近期也持续涨升。

  黄金股股价贵

  但产品价格上涨能否迅速转化为净利润,则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如石油价格的持续暴涨,并没有推动着中国石油业绩的翻番增长,主要在于石油开采成本的高企等因素。也就是说,产品价格上涨并不等于盈利能力的提升。

  对于黄金股说,也是如此,由于生产成本的不可控以及其他因素,黄金股的毛利率处于相对的不确定变化曲线中,如中金黄金,2006年三季度、2006年、2007年中期、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5.44%、13.42%、15.68%、9.74%。如此的毛利率变化,固然可能因为公司黄金加工、黄金产品的侧重点发生变化有关,但也可以说明黄金股的盈利能力与产品价格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正由于此,笔者认为目前黄金股的未来主要依赖于产能的提升,这一方面取决于新矿产的取得,另一方面取决于集团公司的注资。相对幸运的是,中金黄金的非公开发行就是收购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就此点来说,黄金股的净利润规模仍有望快速增长,从而成为支撑起股价上涨的又一支撑点。

  但笔者依然认为目前黄金股的动态市盈率已经偏高,一旦美元强势,极有可能引发股价回落的风险,毕竟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优秀的公司+合理的估值,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拥有优秀的公司的核心,但却缺乏合理的估值的核心,因此,笔者并不建议投资者盲目追涨黄金股。

  低吸黄金概念股

  不过,目前A股市场的黄金股分为纯正的黄金股以及黄金概念股,山东黄金、中金黄金以及即将上市的紫金矿业,是正宗的黄金股。但辰州矿业、中国铅、豫园商城以及铜陵有色、江西铜业、等品种可以称为黄金概念股,其中中国铅笔、豫园商城是黄金饰品股,也符合未来的消费升级品种,可跟踪。

  而辰州矿业、铜陵有色、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等矿产资源股也拥有黄金业务,其中辰州矿业的黄金业务利润贡献率较高,可以低吸持有。铜陵有色等品种主要受累于铜价的波动,如果有急跌的话,也可低吸持有。(秦洪)




【字体: 】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东方财富网( www.eastmoney.comwww.18.com.cn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汇率的长短期因素

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基本上都是一些基本面因素,而短期因素则很多,包括经济数据、经济新闻以及中央银行对市场的干预。其中经济数据有时可以改变基本面因素,因为数据本身就是基本面的反映。而随着汇市交易量的不断增长,中央银行的干预也越来越频繁,手段也多种多样,但是效果却大不相同。
    现在有许多证据表明,货币当局经常使用冲销干预,但它们这样做时,仅取得部分成功,以致外汇市场干预经常对货币市场产生溢出效应。由此看来,外汇市场干预在减少外汇市场波动性方面可能有效。外汇市场干预并没有完全为货币当局所冲销。将德国和日本基础货币的变动,分别与马克/美元和日元/美元的汇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德国,美元汇率和德国基础货币的变化明显呈反向关系,特别是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反向关系并不明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当美元价值在1970年代期间下降时,欧洲和日本的货币当局为了减缓美元的贬值而一直在进行干预。这些干预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基础货币。在1980年代前期,当美元升值时,则出现相反的情况。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现象在德国比较明显。在1970-1973年和1977-1979年期间,美元兑马克的汇率迅速贬值。结果,也引起德国货币供给迅速膨胀。1980年代前期,则出现相反的情况。美元出现升值,德国货币增长率则明显下降。尽管不是很显著,日本也有相同的趋势。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现象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是由于干预较少或者是由于冲销干预一直比较成功。

     前面现象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利率一直相关。从美国、德国和日本政府债券的收益率来看,两个事实比较突出。第一,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从1960至1980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德国和日本。第二,与我们的分析更加相关,德国的年度利率变化趋向于美国利率的变化。日本也是这样,只不过程度低些。第三,在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期间,利率的共同变化似乎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别。以日本为例,固定汇率期间的利率共同运动似乎一直少于浮动汇率时期。

    从前面的实际观察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主要国家的货币当局(日本和德国)经常大量干预外汇市场,尽管它们避免这些干预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但它们并没有经常取得成功。其结果看似矛盾,在浮动汇率时期,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一直遵循“游戏规则”,即当对本国货币存在超额需求(美元超额供给)时,扩张国内货币供应量;当国内货币存在超额供给(美元存在超额需求)时,收缩货币供应量。这种政策反映应该有利于稳定美元汇率。 然而,外汇市场上的这类干预在稳定汇率的长期偏离方面明显无能为力。为什么货币当局难以影响汇率较大和较长时期的变化,尽管干预经常伴随着正确的(即稳定的)货币政策?换句话说,为什么非冲销干预难以发挥稳定汇率的作用?

    答案与货币当局自身对特定的目标汇率缺少义务相关。换句话说,目前可以利用的证据显示,外汇市场上的非冲销干预不足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汇率。为了使这类干预政策发挥作用,干预必须同时有对特定汇率(汇率区间)的明确义务。 为什么义务对稳定汇率如此重要?运用“近似理性”的模型,我们可以对此作出解释。由于极端的不确定性,当基本面在预测将来汇率的权重较低时,影响基本面的政策效应较小。经济代理人不能评价这些政策对于汇率的重要意义。汇率将继续为向后看的规则(BACKWARD-LOOKINGRULES)所驱动,偶尔也为一时的观点所驱动。这将导致汇率持续偏离经济模型所预测的均衡汇率。汇率的这种偏离不可能轻易地为货币当局所阻止,即使它们奉行改变一些重要基本面的政策。 只有对特定汇率承担义务,才能打破使汇率偏离的这种机制。可信的义务可以作为将来汇率预期的稳定器。没有这种稳定器,经济代理人在预测将来汇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以致这些代理人在预测将来时,又回到向后看的规则。如果这种义务在可信度方面是成功的,经济代理人没有理由再使用向后看的规则来预测将来。货币当局的义务稳定了经济代理人的预期。其结果是,自1970年代以来主要货币非常典型的真实汇率的无目标运动将会消失。

    近似理性行为理论也说明,传统的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的区别可能只有有限的实际意义。传统理论告诉我们,冲销干预不起作用,而非冲销干预有效。近似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两种干预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重要。理由是,当经济代理人不知道引起汇率变动的真正重要的模型和基本面变量,改变经济基本面变量的干预可能不比没有改变经济基本面变量的干预有效。用近似理性预期的观点来看,只有存在保持汇率接近某个目标的义务时,干预才会有效。

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人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行市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按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人德国,则德国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上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国。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对性变化对一个国家的国比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导致本国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国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国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有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两种。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也会增加,但是从国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如果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该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就可能失调。因此,工业国家和中央银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国货币的汇价长期偏离它认为的均衡价格的。这是中央银行秆本国货币持续疲软或过分坚挺时直接干预市场的原因之一。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关性对国比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大量资本流出会造成本国生产资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资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长期资本投资。美国从80年代初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元汇价逐步上涨,而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联储会)在1981年至1982年间对外汇市场又彻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西欧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在欧洲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时,被迫经常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一再要求美国的联储会协助干预。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对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问题在许多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国的出口因为本国货币的汇率太高而受到阻碍,也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中央银行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那些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比重的国家来说,这样做就更有理由。1992年4月以前,澳元一路看涨,而且涨势平缓。但是,在3月30日澳元对美元的汇率涨到0.77美元时,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立刻在市场上抛澳元买美元。又如,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出口大国,70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马克的汇价随着德国经济的强大而一路上扬,为了维持其出口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德国政府极力主张实行欧洲货币体系,以便把马克与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固定在一个个范围内。

    从国际外汇市场发展史来看,利用本国货币贬值来扩大出口是许多国家在早期经常采用的政策,它被称为"乞邻政策"(beggar-thy-neghbor policy),在经济不景气时,常引起两国的贸易战。由于现在非关税贸易壁垒名白繁多,这一人为干预外汇市场的政策已很少采用,而且也会明显地引起其他国家的指责。

    第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忧虑。宏观经济模型证明,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价长期性地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刺激出口,导致外贸顺差,最终却会造成本国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已经较高的时候,这种工资一物价可能出现的循环上涨局面,又会造成人们出现未来的通货膨胀必然也很高的期待,使货币当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变得很难执行。此外,在一些工业国家,选民往往把本国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作为政府当局宏观经济管理不当的象征。
    所以,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许多工业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时,都把本国货币的汇率作为一项严密监视的内容。 英镑自80年代以来的波动,很清楚地说明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70年代,几乎所有工此国都陷入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英镑也在劫难逃。在整个80年代,美国和西欧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或重要目标,美国、德国等都取得明显效果,而英国则效果较差。欧洲货币体系在1979年成立后,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出于政治等因素的考虑始终不愿加入,在抑制本国通货膨胀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顶了10多年后的1990年,英国终于在梅杰任首相后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其首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欧洲货币体系,把英镑的汇价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英国的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可是好景不长,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危机,外汇市场猛抛英镑、里拉等,终于导致意大利里拉正式贬值。同样是基于反通货膨胀的考虑,英国政府花了60多亿美元在市场干预,德国中央银行为了维持英镑和里拉的币值,也花了120多亿美元在外汇市场干预。在英镑继续大跌,英镑在欧洲货币体系内贬值的呼声很高的情况下,英国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而绝不正式将英镑贬值,同时宣布仍要继续执行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二、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与效益

    关于什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定义。
    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着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凋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
    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stehlized intervention,又称“消毒的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又称“不消毒的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根行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它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抛日元。由于大量买进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效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直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
    所谓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力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出于这些因素对外汇行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根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中央跟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三、中央跟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发展

    从1973年到现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直接干预,成功和失败的兼而有之。

(1)1992年夏季美国等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3月中旬开始,外汇市场对期待已久的美国经济复苏再次失望,在德国高利率和美国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开始不断抛售美元,致使美元几乎对所有欧洲货币的汇价都一路下跌。美国与欧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分别在7月20日和8月11日两次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这两次干预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属不改变各自经济政策的干预,虽然有短时的效果,从中、长期来看却完全是失败的。

    第一次干预是7月20日马克与美元的汇价冲击1991年2月以后的新高点1.4430时进行的,美国等15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联手在市场抛马克买美元,经过3次干预后,美元对马克的汇价一下子从1.4470上升到1.5000,美元在两天内反弹了500多点。但是这次干预并没有止住美元的跌势。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徘徊后,美元又继续下跌。美国等13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于8月11口再次联手干预,但效果比第一次还要差。第一轮干预使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从1。4620马克反弹到1。4780,仅上升150点,而且时效仅维持了半个多小时。以后美元重新下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3个多小时内分别在美元兑马克的汇率1.4715、1.4730和1.4770等处4次干预市场,抛马克买美元,但仅仅使美元略有反弹。在这次干预中,美国等工业国家共动用了10至15亿美元。然而,两天以后,美元又跌过干预前的最低点。

    这次干预之所以失败,除了上面所说的属于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外,外汇市场对这些干预早有期待也是个重要原因。对外汇市场来说,最能推动市场的是突发性事件,而预料之中的事件往往会提前反映到外汇行市中去。这是第一次干预比第二次干预有效一些的原因。而这两次干预最终不能改变美元的弱势,原因是中央银行不能使外汇市场相信,美元的汇价应该比市场价高一些。

(2)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危机,外汇市场猛烈地抛售成员国中几乎所有的疲软的货币,英镑、意大利里拉、爱尔兰镑等无不出现大幅度币值下跌的情况。受其株连的是非成员国芬兰等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也出现大跌,迫使这些国家宣布脱离与欧洲货币体系的自愿挂钩。这次干预中,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几乎都花了很大的代价。德国中央银行花了120多亿美元,英国花了近60亿,而法国向德国中央银行借调外汇进行干预的钱,到11月初才还清。这次干预使欧洲货币体系的矛盾有所缓和,但远远没有解决问题。

    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既然在市场经济和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外汇汇率应由市场本身来决定。如果相信市场的供求关系会自动调节外汇的长期汇率,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或缓和猛烈的涨势或跌势,而从长期来看是徒劳的。要真正控制外汇汇率,对中央银行来说只有实行固定汇率制。而固定汇率制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是否行得通,是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问题。但是,对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途径、效果和规律,对提高投资效益是很有意义的。

(3)2003年初日本央行在117.00附件再度入市与以往不同的是,入市干预并没有高调进行,而是在市场上静静的买入美元。这次的干预是否能成功,请拭目以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期权二项式定价公式推导及经济涵义

期权交易是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颇具特色的合同交易,其最基本用途是为了转移利率和汇率变动风险,最大特点是在保留从有利价格变动中获取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防止了不利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更大损失。另外,期权是许许多多有价证券、金融工具的建筑砌块,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期权定价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Black─Scholes(1973)假设股票价格的对数变化遵循Wiener-Levy过程,建立一个使用期权、股票的无风险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导致一个偏微分方程式,解一个热力学扩散方程,得到期权价格解析解,即著名的不支付红利的欧式股票Call期权定价公式;Garman与Kohlhagen(1983)及Grabbe(1983)等人基于同样思路,建立一个使用期权、国内货币债券和国外货币债券的无风险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得到欧式外汇Call期权定价公式,以上计算都要使用较多的随机过程及解偏微分方程的知识。期权定价的另一思路是Cox、Ross和Rubinstein(1979)使用二项式分布得出的变动概率代替价格对数变化遵循Wiener-Levy过程的假设,利用代数知识得出一般的欧式和美式期权定价公式,随后Geske和Johnson(1984)推导出美式期权定价精确解析式。本文目的一是通过二项式定价公式推导过程,进一步解释推导中假设条件的经济涵义;二是给出可适用于各类期权计算思路及结论。
  首先,利用期权抛补的利率平价关系得到单周期外汇Call期权二项式定价公式;其次,给出一般表达式。

一、期权抛补的利率平价关系
  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通过广义利率平价关系联系在一起,与远期抛补利率平价(forward-cover IRP)类似,货币期权市场也给出另一种期权抛补利率平价(option-cover IRP)关系,以下就根据无风险资产组合(即套利)过程,不考虑佣金因素影响,应用单周期二项式即期价格分布推导Call期权价格计算公式。设
  S=周期初即期汇率,以每一个外币相当于若干本币来表示
  Co=周期初外币Call期权价格
  X=执行价格,以每一个外币相当于若干本币来表示
  t=单周期Call期权有效期,单位:年
  r=本币无风险利率,单位:%p.a.
  f=外币无风险利率,单位:%p.a.
  St=期末的即期汇率
  第一步:根据二项式价格分布涵义,设将来(单周期末的)即期汇率只有uS和dS两个值,看一看周期末即期汇率分布和外币Call价值分布:
  不失一般性,可假设
  u>d>0                          (1)
  当即期汇率从期初S升值到期末St=uS,则此时外币Call价值    
  Cu=max{0,uS-X}≥0                    (2)
  当即期汇率从期初S贬值到期末St=dS,则此时外币Call价值    
  Cd=max{0,dS-X}≥0                    (3)
  根据期权性质,Co≥0                    (4)
  以上条件也就是推导期初Call价值计算公式时所依据的边界条件。从期初到期末汇率分支如图1,外币Call价值分支如图2。

 期初即期汇率  期末即期汇率   期初Call权  期末Call权
   │       │       价值     价值
   │       ↓        │      ↓
   ↓  φ    uS        ↓      Cu=max{0,uS-X}

   S                 Co

     1-φ    dS               Cd=max{0,dS-X}

 图1 单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图  图2 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图

  第二步:利用Call期权与其它金融工具构造无风险套期保值资产组合(即该期权组合保持δ中性)。构造该无风险资产组合的关键是推导出该组合中现货市场金融工具(如外币债券)数量与该周期内期权数量的套期比率H(Hedging Ratio)。
  假设某投资者周期末持有一单位外币债券多头和H个外币Call期权空头,那么,首先要求出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价值Vt,其结果参见表1。

  表1 套期保值组合的总期末价值(以本币衡量)
   ─────┬───────┬───────┬──────
        │期末一单位外币│ 外币Call期权 │套期保值组合
        │债券多头的价值│ 空头期末价值 │期末总价值Vt
   ─────┼───────┼───────┼──────
   当St=u×S│  1×u×S  │  -H×Cu  │ u×S-H×Cu
   当St=d×S│  1×d×S  │  -H×Cd  │ d×S-H×Cd
   ─────┴───────┴───────┴──────

  为了使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总价值Vt不随St变化而变化,即保持期权组合δ中性,则必须要求
  Vt=uS-H×Cu=dS-H×Cd                 (5)
  解以上方程即得:                      
     uS-dS   u-d                    
  H= ────= ───×S                 (6)
     Cu-Cd  Cu-Cd                   
     dCu-uCd                       
  Vt=─────×S                     (7)
     Cu-Cd                        
  其次,计算一下该投资者期初总支出Vo。期末一单位外币债券多头贴现回期初,以外币计价的债券期初价格为1×e-ft,投资者当时所支出本币则为1×e-ft×S;投资者期初同时卖出H个外币Call期权,每个Call期权价格为Co(以本币计价),所收取的本币为H×Co,这样就减少了期初的本币支出,则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期初总支出Vo为
  Vo=Se-ft-H×Co                     (8)
  再次,通过构造无风险投资组合,求出外币Call期权价值。显然,只有当以本币衡量的套期保值组合的期末价值Vt与期初价值Vo之比等于本币资金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时,这种组合就不存在超额无风险利润(若期末价值与期初价值之比不等于本币无风险收益率,就会有获取超额无风险利润的套利机会),即
  Vt  (dCu-uCd)/(Cu-Cd)×S
  ─=────────────=ert             (9)
  Vo   Se-ft-H×Co                  
  最后解得                        
  Co=(φ×Cu+(1-φ)×Cd)e-rt              (10)
  其中                          
    e(r-f)t-d                     
  φ=──────                     (11)
      u-d                       
  那么,在(10)式中,φ的经济涵义到底是什么呢?
  利用反证法,可以证明:
  1≥φ≥0                         (12)
  已知在利率平价状态下,该周期末的远期汇率           
  F=Se(r-f)t                       (13)
  (13)式代入(11)式得
  φ=(F/S-d)/(u-d)                   (14)
  若φ<0,由(14)式可知F<dS,则套利者可通过借外币,买本币,投资本币,买入远期外币的抛补套利,获得额外无风险利润;
  同样,若φ>1,即F>uS,则套利者可通过借本币,买外币,投资外币,卖出远期外币的抛补套利,获得额外无风险利润。由于市场套利的力量,将使φ维持在0和1之间。
  如果将图1二项式分支过程理解为一个伯努利概型的过程,这个φ值可理解为期初即期汇率S上升到期末即期汇率uS的概率;当然从S下降到dS的概率为(1-φ)。特别要指出的是,只有当这个φ值与u,d的关系满足(11)式时,才有可能构造无风险投资组合,该组合既不存在汇率变动风险,也不存在获取超额无风险利润的套利机会;并且,当(11)式满足时,则在φ、u和d三个变量中,一个变量可由另外两个变量所确定。
  当然,当即期汇率随时间变化时,套期比率H也随时间变化,应及时调整组合中各资产头寸量,保持期权组合δ中性。

二、Call期权定价的一般表达式
  以上推导出的单周期Call期权定价式可推广到n周期的情形,期权有效期t按n周期平分后每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t/n,按复利计算一个周期远期汇率为 
  F=Se(r-f)t/n                       (15)
  每个周期对应的上升概率为                 
    e(r-f)t/n-d                     
  q=───────                     (16)
      u-d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如图3所示,n周期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如图4所示。
                      unS      j=n
             q    uuS          
    q     uS            un-1dS    j=n-1
                            
                      ujdn-jS    j
 S          1-q   udS          
             q               
                      udn-1S    j=
   1-q    dS                  
            1-q   ddS    dnS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图3 n周期即期汇率二项式分支图
                             
                 Cun=max{0,unS-X}     j=n
                             
          q   Cuu               
                             
    q   Cu         Cudn-1=max{0,udn-1S-X}   j=n-1
         1-q                   
 C        q   Cud   Cujdn-j=max{0,ujdn-jS-X}  j
                             
   1-q   Cd         Cudn-1=max{0,udn-1S-X}   j=1
                             
         1-q   Cdd               
                             
                 Cdn=max{0,dnS-X}     j=0

0└─周期1 ─┴─周期2 ┴ 周期n─┘t        

      图4 n周期外币Call价值二项式分支图

  由图3可知,从期初价格为S经过n周期后价格达到ujdn-jS点的概率为qj(1-q)n-j,n周期后出现这个价格点总次数为n!/(j!(n-j)!)次。
    n   n!
  C=∑ ─────qj(1-q)n-j×max{0,ujdn-jS-X}e-rt/n×n    (17)
    j=0 j!(n-j)!                      
  设a是满足uadn-aS>X的最小非负整数,             
  即a是大于(ln(X/S))/(ln(u/d))最小非负整数。         
  当a>n,C=0                         (18)
  当a<n,有如下两种情形:                   
   对j<a,max{0,ujdn-jS-X}=0                
   对j>a,max{0,ujdn-jS-X}=ujdn-jS-X           
    n  n!                         
  C=∑ ───── qj(1-q)n-j×(ujdn-jS-X)e-rt        (19)
    j=a j!(n-j)!                      
  令 q'=ue-(r-f)t/n×q                    (20)
      q'e(r-f)t/n                      
  得 q=──────                     (21)
        u                         
  代入上式得到                         
       n   n!             n   n!      
  C=Se-ft∑ ─────q'j(1-q')n-j-Xe-rt∑ ────qj(1-q)n-j (22)
       j=a j!(n-j)!          j=a j!(n-j)!    
  令                              
        n   n!                     
  B'(a,n,q')=∑ ───── q'j(1-q')n-j            (23)
        j=a j!(n-j)!                   
       n   n!                      
  B(a,n,q)=∑─────qj(1-q)n-j               (24)
       j=a j!(n-j)!                    
  得到:                             
  C=Se-ftB'(a,n,q')-Xe-rtB(a,n,q)              (25)
  B(a,n,q)的涵义是什么呢?实际上B(a,n,q)是经过n次伯努利试验后,上升u倍事件落在a和n之间的累积的概率,q是一次伯努利试验后,价格上升u倍事件的概率。
  (25)式就是一般期权定价公式,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当我们把时间轴做无穷细分(无穷周期,即n→∞)时,若将来即期汇率服从一定分布(例如即期汇价的对数变化遵循Wiener-Levy过程),则欧式Call期权价格二项式定价公式的极限形式就是Black─Scholes的外币期权定价式。因篇幅所限,证明从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知识

外汇知识

周六凌晨睡觉早,早晨起来看盘,短暂地惊了一下,一看欧元1.2599了,以为梦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再仔细看了看,只有欧元和瑞朗价格很变态,于是知道:又是错价,不理会了。

    晚上正好一个日本的朋友在msn上遇到了,兴高采烈地说他套牢的瑞朗赚钱了,1.2388了,周一开盘就出货,我说那是错价,他不信,从日本网站上copy了一个报价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我无法说服他,于是又重新发帖,原原本本地讲汇市的一些常识讲出来。今天,我整理一下,与大家分享。

1.国际外汇市场的报价和我们平常所熟知的股票市场有巨大的差异。
    股票市场有一套封闭的完整的报价系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固定时间开盘收盘。
   外汇市场因为是全球的自由市场,不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或机构来制订报价的规则,24小时交替运行,我们所谓的开盘和收盘,实际上是市场中约定俗成的看法,就是美国时间下午4点,这个开盘和收盘时间,只是为了在技术图表中能明确定义一个新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外汇市场是开放的市场,自由的市场。

2.我们看到的报价是如何产生的?
    股票市场中,所有交易者在一个封闭的交易系统中报价,价格在系统中反应出来。每一个交易者的报价都会反应在这个系统中,无论是大户还是小户。
    外汇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报价系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报价实际上是有一些专门提供资讯的机构处于商业目的而采集的,他们和银行、经纪公司、甚至大型跨国公司签约,由这些报价者给他们提供报价信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没有权利来干涉或者筛选价格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一般的散户,是没有报价的权利的,这和股票市场有本质的差别,散户(比如你我他)只能被动地接受报价,而没有调价还价的余地,只能决定成交或者不成交,是挂单成交还是现价成交。
    目前,世界上比较知名的价格信息提供商有路透社、桥讯社(前美联社)等,这些价格信息提供商是新闻机构,而不是管理机构或者是交易机构。
   不同的价格信息提供商由于其价格提供者范围的差异,在某些时候或者说多数时候,价格变化是不同步的,会有微小差异,但基本上不会相差太远,因为,正常情况下,报价者的报价会十分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在没有突发性事件的情况下,价格变化是连续的。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银行报价、网站报价、保证金公司报价多数都采用了路透社和美联社的报价,有的则是将这些报价和国际上信誉卓著的大银行的报价进行加权平均后提供自己的报价。

3.为什么要采用数个报价加权平均?
    外汇市场讲究公平公开公正自愿原则,交易双方讲究真实意思的表达。由于数据传输、报价者道德水准、甚至是交易员手误等原因,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价格波动,比如数据传输中小数点丢失、不道德交易者故意扰乱市场报出偏离市场平均价格十分离谱的价格(报价是权利,成交不成交不是义务)、将日元110误输入为119等等,作为报价信息提供商,他们新闻机构的原则就是真实反应客观事实,而不对客观事实负责,就算是偏离市场平均水平很远的价格,他们会把这些信息反应出来,但这种信息是不真实的。如果银行或者交易商采用单一价格信息源,风险就十分巨大,因此,比较重视风险的交易商会采用多方价格信息源,利用程序对这些价格进行比较,如果无异常,会加权平均,变为自己对客户的报价对外发布,如果其中一个有异常,系统会自动屏蔽掉这个价格,只采用其它价格进行加权平均,假如遇到突发事件,数个价格源同时剧烈波动,即瞬间价格波动超出预先设置的正常范围,系统会屏蔽掉所有价格,并提示交易员,交易员立刻在市场中核实,一旦认定价格变化合理,是某种突发事件引起的,则会重新开放系统报价。这就是某些时候交易商报价突然中短并很快回复的原因。

4.我们在分析软件看到的价格和真实成交价格之间的关系。
    分析软件的价格绝大多数是之间从信息提供商处采集,这样比较方便。而真实的交易系统的报价多数是经过加工的,即上面3中所提到的数个数据源加权平均,这中间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几个点子的差异,属于合理范畴,个别情况下,会出现较大差异,比如出现3提到的一些意外情况。

    这种加工价格的做法,和什么暗箱操作欺诈客户是截然不同的事情,相反,是负责任的做法,反映了外汇市场公平、公开的原则。
    以招行为例:

    招行交易系统对外报价采用了5个信息源,路透社、美联社、USB,还有两个大银行的名字我记不住了。而外汇通2.0则直接采用了路透社的报价,是从路透社服务器上直接采集,无任何加工。

5.为什么在周六会出现价格的单边直线走势?
    上上周,在外汇通2.0中,加元在凌晨5-6点时候,开始稳步的直线上涨,最终价格距离凌晨4点(公认的收盘价格)上涨了200点,周六,欧元、瑞朗又出现类似情况,大家可以调图表看,从5:49开始,欧元在2个小时内几乎没有波动地上涨了200点,瑞朗也一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前面说到外汇市场是开放的市场、报价没有规矩可以遵循,只要能成交,就能反应,凌晨4点是大家默认的收盘时间,但是,并不是说到了凌晨4点,全世界交易者都关闭电脑停止交易,而是说到了凌晨4点附近,多数大的交易商银行都不交易了,准备回家度周末。而一些还不愿意休息的人,可以继续交易,只要他能找到交易对手,能够成交,他们的成交价格也会反应到他们的信息索取商那里。假如遇到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是无聊的人,他们两个对手间你来我往,不断交易,不断产生新的交易价格,就完全可以把价格搞到很离谱,其实,他们损失什么?仅仅是电费而已。如果这个时候,一些交易商或者是银行没有关闭自己的交易系统,损失可能就是惨重的。


举例说明:如果招商银行不关闭交易系统(假设招行采用单一路透社报价),我和朋友恰好又是路透社价格信息提供者,我完全可以和朋友一起,我卖给他1欧元,他加价50个点再卖给我,我立刻加价50点卖给他,如此往复,别说把欧元搞到1.2599,就是搞到100也不需要多长时间,等价格已经很离谱了,招行价格也上来了,我们立刻以1.2599甚至是100的价格卖给招行10000000000亿欧元,呵呵,招行就这么垮了。


有人会说:国际市场上成交不都是以100万为单位吗?不错,这是在大机构间的交易,如果我愿意接受1元的单位,也没人管得着我,我向花旗银行讯价,说我要买1欧元,他除了骂我有病外,不会打我,不会罚我款,如果我跟中行交易员哥们闲得无聊,通过交易系统不断买卖1欧元,只要不破坏平均价格,被同行盯上,领导也不会说我什么。

    收盘后价格走数百点的情况,不用考虑,都可以归入“不道德交易”之列。这已经成为外汇界的公害,被多数正直的交易商所不齿!

6.周六的变态价格会有人承认吗?
    也许有吧,脑子没病的交易员周一上班,在打开系统前看到变态价格,第一反应就是查看不同数据源的价格,如果仅仅是一个数据源变态,就直接剔除调,采用其它数据源报价了,如果是多数报价源都变态,他们也不会冒然打开系统对外报价,而是不断通过寻价系统或者电话给平常的交易对手打电话,寻问市场发生什么事情了,报价是否真实,核实无误后,才会对外报价。
    有人说国际市场报价,国际市场,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是市场公平报价的总称,而不是指具体哪个信息服务商的报价、哪个银行的报价,国际市场报价和国际市场,指的就是无数交易商中大家比较公认的、认为是比较公平的、反映了多数交易者认同感的一个价格区间。
    外汇市场,更像现在的商品市场(这个市场的准入是有条件的,严格意义上讲,我们都不是市场的参与者,因为我们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没有报价的权利),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农村贸易市场,都可以讨价还价了,只要交易双方愿意,就可以成交,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了。当菜市场中唯一的一根胡萝卜被一个就差这一根胡萝卜当救命的中药引子的时候,100元一根成交也是正常的,但,你不能说这就是市场价格,只能说市场上曾经有人以100元的价格买了一根胡萝卜。
    标准的股票市场,更像30年前的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价格还是死的,谁敢扰乱市场?两者不同之处在于30年前的商品价格可能一天一变或者n天一变,而股票市场价格是随时在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术语词典

证券术语词典


A:
A股 A Share
A股是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市场于1990年成立。


B:
B股 B Share
B股是中国大陆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币交易。B股场于1992年建立,2001年2月19日前,仅限外国投资者买卖。2001年2月19日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


保证金 Margin
在证券市场融资购买证券时,投资者所需缴纳的自备款。


贝塔 Beta
贝塔一项用以衡量一种股票价格的变动与整个股票市场整体变动的相关性的指标。
承销商 Underwriter
承销商向公司担保所筹集资金会及时到位,不足部分由承销商负担。


初次公开发行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指私人公司首次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从而成为公众公司的行为。首次公开发行目的是为快速成长的新公司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本。首次发行的股票一般由一家或数家投资银行购入,然后,由其分销给广大投资者。


除权 Ex-rights
除权报价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分享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除息 Ex-dividend
除息出售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即期红利的权利。


创业板市场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也称二板市场,是上市标准较低、为中小创新公司融资的股票市场。


重组 Reconstruction
包括股份分拆、合并、资本缩减(部分偿还)以及名称改变。
到期日 Expiry, expiry date, expiration
所有未行权期权或权证的期满日。


到期收益率 Yield to Maturity
考虑基于面值的价格折扣或者价格升溢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如果债券以折扣价格出售,该收益率大于当前收益率;如果债券以升溢价格出售,该收益率小于当前收益率。


低押债券 Mortgage Bond
指公司以设备、财产或其他不动产作为抵押权所担保发行的债券。抵押品的价值不一定等于债券的价值。


断路器 Circuit Breakers
当市场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证券及商品交易所采取的暂停股票和股指期货交易的措施,下跌幅度通常是依据特定一段时间内下降的百分比。例如,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春季引入的新断路器,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20%和30%时,股票交易暂停。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月、4月、7月和10月的第一天对规定的下降点数水平进行季度调整。断路器最早是在1987年 “黑色星期一”后采用的,1989年市场暴跌后又进行了修订。断路器的规定经常变化,但通常都包括暂停交易和对股指期货交易的价格变动限制。断路器的目的是通过重新平衡买卖订单来防止市场急剧下跌。


对冲基金 Hedge fund
此类基金有别于共同基金,被富有的个人和机构用于实施进取型策略,包括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和衍生品交易。法律规定每个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应少于100人,因此一般情况下,对冲基金的最小交易额限定为100万美元。
二板市场 Second Board
见创业板市场


二级市场 Secondary market
二级市场是股票或债券的交易场所。多数证券的交易活动都在二级市场进行。
法人股 Legal person shares
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经营的资产向公司非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分拆 Spin Off
指公司通过发行新公司的股票,将公司分支机构或部门从公司中拆离出去的行为。母公司股东按原来持股数量比例获得新公司的股票,总价值基本不变。


分散化投资 Diversification
将资金同时投资于不同类型证券和不同领域公司股票的行为。


封闭式基金 Close-end fund
基金的一种,发行的基金单位数目是固定的,通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与开放式基金不同的是,封闭式基金不持续地创造和赎回基金单位。人们通常认为封闭式基金经理对利润的追逐动力不如开放式基金经理(因为开放式基金经理必须吸引和留住基金投资者),所以封闭式基金通常是按净资产值的一个折扣进行交易。
公司行为 Corporate action
公司行为是由公司实体实施的措施,其目的是赋予公司某类证券的持有者以某种资格,例如优惠认股权分配、红利分配、股息和其他报酬支付、或回购计划中的出价。


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描述权利与责任在公司各参与方之间,特别是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分配方式的术语。


共同基金 Mutual Fund
共同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基金规模不固定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股份 Shares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股票交易所 Stock Exchange
一个有组织的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会员经纪商在证券交易所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报单交易提供集中的供求方面的撮合。


股票认购权发行 Rights issue
公司股东购买该公司新股份的优先权利,购买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格。


股权 Equities
在股票市场的范畴内,股权与股票是同义词,它们有别于公债和债券等债务性证券,都表示对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在工商业领域,股权表示有关方对工商实体财产的全部权益,贷款人和债权人拥有“特别股权”,而所有人拥有“剩余部分”的股权。


股权收益 Return on equity
在进行股权投资分析时,需要计算公司对股东的股权回报。股东的股权通常不包括无形资产(如公司信誉),计算股东权益时要在总资产中减去总负债和无形资产部分。股权收益=(税后利润/股东权益)*100%。


股息率 Dividend yield
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


固定资产 Fixed assets
不易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如住宅、退休金等。


关联公司 Related company
通过分支机构的股权来控制一家公司和被一家公司控制的公司。


关联公司 Associated company
如果在两家公司之间存在某种类型的安排,则可以称这家公司与另一家有关联。当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的股份时,它们也可以被称为关联公司。


柜台市场 Over-The-Counter/OTC
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广泛市场。柜台市场证券公司大多通过电话联系而完成交易,在交易中一般充当做市商或经纪人的角色。


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是国际间各证券管理机构所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其宗旨是:通过交流信息,促进全球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成员组织协同制定共同的准则,建立国际证券业的有效监管机制,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公正有效;共同遏制跨国不法交易,促进交易安全。


国际证券交易所联盟 FIBV
见世界交易所联盟(WFE)


国有股 State share
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国有股不能在股市交易。


H股 H share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


合并 Merger
指两家或两家以上公司整合成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


红筹股 Red chips
在香港注册、上市并由大陆控股的中资公司。


红股 Bonus shares/bonus issue
公司向现有股东发行的免费的额外股票,通常按照事先制定的比例按股东持有股份数发行。


红利 Dividend
股东所获得的公司部分净利润分配。通常,红利表示为每股一定金额数


互换交易 Swap
根据一定条款,在一定时间,参与者在支付方式方面的交换。最普通的交换方式是利率互换,参与者一方同意支付一个固定的利率以换取对方一种可调整的利率支付方式。


换手率 Turnover Rate
以百分比衡量的一年内股票的成交量占股票总数的比例。以样本总体的性质不同有不同的指标类型,如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总换手率、基于某单个股票发行数量的换手率、基于某机构持有组合的换手率。


回购 Buyback
公司将自己发行的股票或债券购回。回购的目的包括利用闲置现金,提高每股盈利,提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获得股票以便用于员工股票期权计划或退休金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也被称为公司回购。


会员 Member
是指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设立、具有法人资格、依法可从事证券交易及相关业务并取得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会籍的境内证券经营机构。
基本面分析 Fundamental analysis
股票价值的基本面分析要素涉及所分析企业的销售、收益和资产。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要素包括销售、资产、收益、产品或服务、市场和管理。对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研究,则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利率、失业、存货、储蓄等内容。


基金资产净值 Net asset value (NAV) of fund
投资基金资产净值指的是基金投资组合资产的总市值减去基金的总负债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后的净值。


基准风险/基本风险 Basis risk
在期货交易中,基准风险指的是因为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动与合约的基础金融工具或商品的价格变动不能保持完全一致而带来的风险。


集合竞价 Call auction
指通过收集订单,然后在特定时间按单一价格执行订单的交易形式。


技术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技术分析(或图表分析)指针对市场价格行为的行情预测分析。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或股票)的供求关系。技术分析师通过对价格的运动规律、成交量、变化模式等的研究,并以图线的形式反映这些指标的运动特征,来试图估计当前市场行为的可能效果或者某证券的未来供求状况。


价差 Spread
某证券当前的买入与卖出价之间的价格差异。


交易所交易基金 Exchange Traded Fund/ETF
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它兼具股票和管理基金的某些特征。


较现值不利 Out-of-the-money
指买入期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或卖出期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就执行而言对买方是不利的情况。


较现值有利 In-the-money
指当买入选择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基础证券的现时市场价格,或卖出选择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基础证券的现时价格,期权就处于较现值有利状态。期权的内在价格等于较现值有利额。


接管收购 Takeover
当公司或个人希望取得某公司的控制权时,会向公司股东开出一个每股的价码。通常这种出价会附带有一个开价有效条件,规定接管的最小股份数量和一个特定的时期。


金边债券 Gilt-Edged Bond
由蓝筹股公司发行的高等级债券,因投资者对其利息支付有充分的信心而得名。


金融期货 Financial Futures
以金融工具为基础的期货合约。在美国,基础金融工具包括美国政府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其他与利息有关的证券发行、货币和股票市场指数。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EVA
对一家公司而言,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收益减资本金的机会成本。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一家公司在给定的时期内价值增加的多少。
开放式基金 Open-end fund
基金的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持续创造新的基金单位。当基金管理层认为基金规模太大时,开放式基金也可停止发行基金单位。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按基金净值购买基金单位,并可随时按照现行市场价进行赎回,市场价可能高于或低于投资者当时购买基金单位的价格。


看跌期权 Put option
一份买卖合约,合约持有者有权在到期前按规定的价格卖出规定数量的股份。


可转换债券 Convertible bond
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价格转化为一定数量普通股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为投资者提供了高于普通股的收入同时又比普通债券有更高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
蓝筹股 Blue chip
蓝筹股指的是那些在行业景气和不景气时都能够有能力赚取利润,同时风险较小的公司的股票,蓝筹股的价格通常较高。


累积投票制 Cumulative Voting
一种选举公司董事的投票制度。股东将其股份数与投票选举的董事职位数相乘得到其选票,他可将全部选票投给一位董事或在所选择的一组董事中分配。例如,一位拥有10股股票的股东名义上可以将其10张选票投给董事会12位提名人的每一位,这样他就拥有了120张选票。根据累积投票制的原则,他可以将120 (10x12)张选票全部投给一位提名人,也可以给2位提名人每人投60票,给3位提名人每位投40票,或其他任何一种他所愿意的分配方式。在美国,部分州已将累积投票制写入公司法,并且,这一制度已在多数州得到执行。


连续竞价 Continuous auction
指通过直接连续撮合买卖订单来形成交易价格的交易形式。


零股交易 Odd Lots
在证券交易中,交易数量低于交易单位者(如100股)。


零息债券 Zero Coupon Bond
一种在到期前不支付利息的债券,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其赎回价格的一个折扣值。


流动比率 Current ratio
一种衡量流动性的方法。该指标显示的是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偿还次数


流动负债 Current liabilities
按要求或一年内应清偿的债务。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中,这一指标表明公司在12个月内应偿付的债务数额。对公司而言,通常是指一年期的欠款和应付帐款。


流动性 Liquidity
指资产在无太大损失下能迅速转变为现金的难易程度,也指市场参与者广泛,同时买卖双方报价差距也很小,交易便利的市场状态。市场流动性是衡量市场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


流动资产 Current assets
现金,或在公司上个财务年度结束后的12个月内,公司实体在一般的经营过程中消耗或转化为现金的其他资产。公司的流动资产应可在一年内转化为现金、被出售、或被消耗。在美国,此类资产包括现金、美国政府债券、一年期的应收帐款和欠付货币,及存货。
买入报价和卖出报价 Bid and Ask
两者合在一起称为“报价”。买入报价指的是一个买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卖价出报价指的是一个卖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买入期权 Call option
买入期权是一种期权合约,合约持有人有权于某固定的到期日前按照约定的执行价格买入约定数量的股票。


卖空 Short Sale
投资者由于认为某证券会跌价而出售其并不拥有的证券,这种交易称为卖空。例如:你委托经纪人卖掉100股XYZ股票,于是你的经纪人借入100股该股票交给买方。该100股股票的货币价值以经纪人的名义抵押在出借方处。你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购买等量的股票数额来偿还给股票出借者。如果可以以低于卖出价格的价格购入XYZ股票,即可从两个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得利润(不考虑佣金和税费的支出)。但是如果你必须支付多于你所获得的价值,就发生了损失。股票交易所和联邦监管方对卖空行为施以限制条件。有时投资者为了保住帐面利润也卖空其已经拥有的股票。


每股净资产 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每股净资产=公司的净资产/公司总股份。例如,XYZ公司拥有100,000美元的净资产和10,000股的总股本,则每股净资产为10美元。


每股收益 Earnings per share/EPS
对公司收益的一种衡量方式,即以12个月为周期,分布于每一相等普通股股份之上的收益。


美国存托凭证 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ADR
美国存托凭证是由美国存托银行发行的,代表该银行持有的某外国公司股票的存托凭证。由于ADRs以美元计价并像其他股票一样交易,它就便利了投资者在国际范围内分散他们的投资。


面值 Face Value
标记于债券表面的债券价值,发行公司对债券价值另有规定的除外。通常,面值就是发行公司承诺在到期日偿付的金额,与市场价值无关。


面值 Book value
在帐簿或任何资产、负债或业主权益项目的帐户中显示出来的净值。在固定资产的例子中,它等于成本或该资产的重置金额减去累计折旧金额。也被称为置存价值。一个企业的帐面价值等于它的总的净资产,也就是总资产超过总负债的部分。

N股 N share
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


年度股东大会 AGM (annual general meeting)
年度股东大会是法律要求召开的会议,公司董事在大会上向股东通报公司的经营业绩或未来前景。股东就董事会选举和重大的公司决策进行投票。


牛市 Bull market
当股价普遍上涨时,被称为牛市。
欧式行权 European exercise/European style
一种只允许持有者在到期日行权的期权或权证。
普通股 Common Stock
代表持有人在公司中的所有者权益的证券。该类股份与优先股一样,都表示所有权;但普通股股东相对承担更大的风险,也拥有对公司更大的控制权,其收益表现为红利和资本增值。在公司未发行优先股的情况下,普通股与股本常常可以互换使用。


普通股 Ordinary share
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一种股票,其股东享有各种基本权利。普通股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是经营利益的最后享受者,也是经营风险的最后承担者,享有投票权、收取股利、优先认股和剩余财产分配等权利。
期货合约 Futures contract
在未来的规定日期,以固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证券、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有法律约束力的交易合约。


期权 Option
期权是指这样一种合约,其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合约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特定的价格买卖某种资产。


清算交收 Settlement
证券交易双方实施交易的最终结果,出售方转移其拥有的证券,同时购买方支付其购买的证券的费用。
认购权证 Warrant
通常与债券和优先股同时发行。购买者有权在规定的价格在限定的时间内购买股票。规定的价格通常高于认购权证发行时股票的价格。
S股 S share
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1990年11月成立,是以不盈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监管。交易品种包括A股、B股、债券和基金。结算日为1天。交易时间为9:30 AM-11:30AM和1:00PM-3:00PM,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市发行 Going Public
一家公司通过向社会公众出售其股票筹集资本的行为。


上市公司 Listed company
指所发行股票已在证券交易所注册登记买卖的公司。


上证综合指数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上证综合指数是根据上海证券市场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价加权计算而得。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是衡量上海证券股票市场的重要指数。公司的权重以其总市值为基准。


社会公众股 Public shares
指我国境内个人和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深圳证券交易所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1991年7月成立,是以不盈利为目的的事业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监管。交易品种包括A股、B股、债券和基金。结算日为1天。交易时间为9:30 AM-11:30AM和1:00PM-3:00PM,星期一至星期五。


审计 Audit
审计是对财务报告的系统性检查,通常由一家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目标是对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公正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与会计准则发表意见。审计师的观点习惯上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传达给财务报告的接收者,通常是公司的股东。


世界交易所联盟 WFE
WFE是世界交易所联盟的缩写。这是一个世界性证券市场组织,其总部位于巴黎,前称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盟(FIBV)”。WFE鼓励旨在推动资本跨国自由流动的政策安排与合作。


市场资本总额 Market capitalization
指一个公司资本的总市场价值或整个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总市场价值,其衡量方式是以公司普通股股数乘以每股市价而得。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收购 Acquisition
一家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多数或者全部股份的方式来控制另一家公司。“不友好”或“敌意”收购企图一般表现为价格远高于目标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的收购要约,以诱使现有股东出售所持有股份。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可以请求另一家公司提出竞争性的收购要约,以寄希望于可以用竞价战争来吓退恶意收购者。


损益表 Income Statement
一个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财务业绩的记录,它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收入;企业在一定时期与收入相关的费用和成本;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或亏损)。从损益表可以看出一家公司有多少钱能用来进行再投资。


损益表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损益表通过展示一家实体的收入、支出、获利和损失,来表现其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也称为收入表、损益帐户或者收益表。
T+1和T+3 T+1 and T+3
指证券交易的结算日。T+1指证券在交易后1天结算,T+3指证券在交易后3天结算。


套利 Arbitrage
试图利用不同市场或不同形式的同类或相似金融产品的价格差异牟利。最理想的状态是无风险套利。 以前套利是一些机警交易员采用的交易技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在复杂计算机程序的帮助下从不同市场上同一证券的微小价差中获利的技术。例如,如果计算机监控下的市场发现ABC股票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10美元的价格买到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以10.12美元的价格卖出,套利者或者专门的程序就会同时在纽约买入而在伦敦卖出同等数量的ABC股票,从而获得两市场的价格差。


套期保值 Hedging
指买入或卖出一种衍生证券(如期权或期货)以对冲部分或全部所持其它证券风险的行为。


投资组合 Portfolio
由投资人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股票、债券、衍生金融产品等组成的集合。投资组合的目的在于分散风险。


退市 Delisted
对在证券交易所报价交易的股票或证券予以摘牌的处理。
 

现金结算 Cash settlement
现金结算是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结算的方式。因为投资者不能直接购买或出售指数,指数期货和期权合约就采取给每个指数点规定一定的货币价值的方式进行现金结算。


现金流 Cash flow
特定时期内来自某一资产或某组资产的全部现金收入(流入)或现金支出(流出)。净现金流是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限价委托 Limit order
指客户对于证券经纪人的买卖委托中设有买入低于规定价格或卖出高于规定价格的指令。该规定价格叫限定价格。非限价委托的意思正好相反。


项目交易 Program Trade
项目交易指一种泛称的组合交易策略,它涉及的买(卖)股票数量必须在15种以上并且市场价值在1百万美元以上。"指数套利"是项目交易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指在买(卖)一揽子股票的同时,卖(买)一个衍生产品,如指数期货。目的是在股票和衍生产品的差价之间获利。其他实施项目交易的例子如金融产品清算(liquidation of facilitations)、EFP股票头寸清算(liquidation of EFP stock positions)、组合管理(包括组合重组(portfolio realignment)和组合套现(portfolio liquidations))。纽约股票交易所对项目交易活动进行统计,目的在于评估这些交易活动对市场的正常功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每日项目交易活动用当日在项目交易中买、卖和卖空的股份总数量来衡量。这些股份的总和除以市场的总成交量,所得百分比,构成项目交易在相应时间段内的相对重要性的度量。该方法并非唯一用来对项目交易进行测量的途径。可以单独就项目交易"买"、"卖"或者"买卖和(即成交量的2倍)"与相应的市场"买"、"卖"或者"买卖和"总交易量来分别计算各自的指标。


行权价格 Exercise price
期权合约的获得者买/卖合约规定的基础证券之权利的价格,也称为结算价格。


熊市 Bear market
当股票价格快速下跌并且专家们都预测将会进一步下跌的时侯,被称为熊市。
行权价格 Strike price
见“行权价格”(Exercise price)。


衍生品 Derivative
衍生品是一种其价值来源于基础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基础金融工具包括股票、股票价格指数、固定利率债券、商品、货币等。权证和交易所交易的期权是典型的衍生品。


易变性/波动性 Volatility
对基础证券价格波动程度的测量,利用每日价格变化的标准偏差来计算。


溢价/权利金 Premium
对于债券和优先股来说,指的是支付证券的价格超过面值的部分。权利金(Premium)对于期权来说,指的是期权合约的价格,即购买者购入期权时,所需支付给期权出售者的金额。


印花税 Stamp duty
进行证券交易时向政府交纳的税。


佣金 Commission
经纪商代理客户买卖证券业务收取的基本费用。


优先股 Preferred Stock
此种股票的股东较普通股股东享有优先的权利,而且一般支付固定的股利。主要特征在于:股利分配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无表决权。支付固定股利的优先股在很多方面具有债券的特征。
债券 Bond
可转让的债务证券,通常是由政府或者准政府机构为筹资而发行。债券的持有人将资金借贷出去一个特定时期以获得固定的利率。债券的本息在事先约定的到期日得到偿还。债券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转让。


债务/股本金比率 Debt/equity ratio
该指标反映借贷资金与股东股本金之间的关系,说明公司的资金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债务融通解决的(该指标因此也被称为传动比率或杠杆比率)。债务/股本金比率=(全部债务/股东股本金)x100


涨跌幅限制 Limit up, Limit Down
当日市场交易最大的价格波动限制。


招股说明书 Prospectus
公司(或者基金)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公开筹措资金)时所发布的文件。文件提供公司(或者基金)背景以及财务和管理状况等信息.


证券 Securities
对股票、企业债券、单据、票据、政府债券等的总称。


证券化率 Securitization Ratio
一国或地区股票市场与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衡量一国或地区股票市场发展规模的指标。


指数 Index
用以衡量股票市场交易整体波动幅度和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标,是投资人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指数基金 Index fund
是跟踪某一特殊指数(如标准500指数)的被动管理型共同基金。指数基金投资组合按其所跟踪的指数构成自动调整,交易不频繁,所以费用低于积极管理型基金。


指数期货 Index futures
指以指数作为基础资产的期货合约,如股指期货。


指数期权 Index options
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期权,到期时,用现金结算股票指数差价。


指数套利 Index arbitrage
指从指数期货合约与基础指数的价格失衡中交易而获利的交易策略。交易商买卖构成指数的股票,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反向的操作。


中国证监会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1992年10月成立,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集中监管机构。它的基本职能包括: 1.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2.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强化对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其他机构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3.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4.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5. 统一监管证券业。


专家 Specialist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负责为一个或几个证券提供公平有序市场的交易所会员。专家发挥两个主要作用:代表交易所其他会员执行限价订单,同时获得大厅经纪人佣金的一部分;以自己账户买或卖(有时是卖空),以缓解供求之间的暂时不平衡,达到防止股价大幅波动的目的。专家有一个订单簿,在每一个价位上按先后顺序记录限价订单。交易所规则规定,当订单薄上有某种证券未执行的订单时,专家不能以与该订单相同的价格在自己账户上买入该证券。专家必须首先满足严格的最低资本金要求才能获得纽约证券交易所批准。


资本结构 Capital structure
一家公司的永久性长期融资结构,包括长期债务、普通股和优先股,以及留存收益。它与财务结构不同,财务结构包括短期债务和应付帐款。


资产担保证券 Asset-backed security/ABS
由银行、信用卡公司或者其他信用提供者的贷款协议或者应收帐款作为担保基础发行的债券或票据;它与抵押有所不同。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报告。也被称为财务状况表或者资产与负债表。


自律 Self-Regulation
证券行业自我监督的方式,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公平、秩序的交易环境。


自律性组织 SRO
根据《1934证券交易法案》被合法批准的证券交易所、合法注册的证券协会、合法注册的结算机构,其职能是对其会员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并受有关政府部门的进一步监管。


自营商 Dealer
证券业内以本金买卖而非代理买卖证券的个人或公司。自营商的利润或损失来自于同一证券的买卖价差。在不同时期,同一个人或公司可能会分别充当经纪商或自营商的角色。


做市商 Market maker
进行买和卖双边确定报价的证券交易商。做市商在交易时间内随时按公开报价进行买卖整手的证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炒外汇,有多少错误是银行为你犯的?

炒外汇,有多少错误是银行为你犯的?


      最近几年国内股票市场行情的低迷让众多的投资者转向其他类型的投资方式,由于国内的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期货和外汇投资是国内投资者选择比较多的金融投资方式。由于国内的期货投资尚未与国际市场接轨,投资品种也相对比较少,仍处于规范发展阶段;而是很多投资者选择了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外汇投资,外汇投资是除了股票和期货投资外的另外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与股票交易相比,国内外汇交易是否更加规范?国内的汇民朋友是否在外汇市场更容易赚钱?国内的银行是否为汇民提供了先进的交易系统和优质专业的服务呢?国内外汇交易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将在本文中作个初步的探讨。


国内外汇交易现状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的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利息市场短得多,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已接近2万亿美元,其规模已远远超过股票、期货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场,已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单一金融市场和投机市场。但是国内银行开办外汇交易的时间并不长。从1993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个人外汇买卖实盘交易以来,目前为止,除个别银行外,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均开通了此项业务。随着我国居民个人外汇存款的大幅增长,新交易方式的引进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除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资市场。个人外汇交易,又称外汇宝,是指个人委托银行,参照国际外汇市场实时汇率,把一种外币买卖成另一种外币的交易行为。由于投资者必须持有足额的要卖出外币,才能进行交易,较国际上流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缺少保证金交易的卖空机制和融资杠杆机制,因此也被成为实盘交易。国内的投资者,凭手中的外汇,到任何一家开通外汇买卖业务的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存入资金,即可透过互联网、电话或柜台方式进行外汇买卖。交易金额方面银行通常都会要求客户存入一笔最低金额的外币存款,才能开展外汇买卖,比如工商银行是 50 美元或等值外币,招商银行是 100 美元或等值外币,而民生银行甚至不作要求,各不相同。交易币种方面,大部分银行提供常见的六大直盘货币对交易,即欧元/美元、英镑/美元、澳元/美元、美元/日元、美元/瑞郎、美元/加元。此外,还会提供部分交叉盘的交易,比如欧元/日元、欧元/瑞郎、澳元/日元等等。在点差方面,大部分银行对直盘规定的点差是 30 点,交叉盘的点差通常要大于直盘

炒汇其实也不轻松

汇市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传说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住着一个好吃懒做却精于算计的农民,别人都“汗流浃背”种地维持生计,他却另辟蹊径,仅靠自己的10美元积蓄便能享受小康生活。早晨,他在美国的酒店花1美元买一杯啤酒和一盘牛排享用后,携9美元到墨西哥,在银行按1∶3的汇率将9美元换成27比索,然后拿出3比索,在当地饭店继续喝一杯啤酒,吃一盘牛排为下午餐。晚上他携剩余的24比索回到美国,再按美国1:2.4的汇率,换成10美元。这样一天下来,他等于白白享用了啤酒和牛排。实际上,这位农民就是依靠炒汇享用了“免费午餐”。国内的炒汇一族虽然现在不用像这位农民一样奔波于两个国家之间了,只要在银行营业大厅或坐在家里即可静观世界汇率的变幻,通过网络或者利用电话的方式进行下单交易,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炒外汇看起来简单,但是真的买卖起来并不轻松。炒汇除要具有基本的金融知识,对全球外汇市场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如外汇形成、参与者的动机、汇率报价形成等。要了解影响汇价变动的基本因素,比如基本经济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各国央行的政策因素、心理及市场预测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这些基础知识和市场分析就好比是一场比赛前的训练和战略部署,但是真正的比赛进行的时候则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国内银行所提供到的外汇交易买卖服务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总体服务水平并不能跟上外汇交易这一国际化投资方式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银行的四大弱点影响炒汇,

1. 交易系统和交易技术相对落后
去年由于欧元等非美货币单边上涨,国内进行实盘外汇交易的投资者普遍都赚钱,银行外汇买卖业务也因此特别火暴,特别是在美国公布重要经济数据的时候,很多的投资者进场交易,在那个时候很多银行的交易系统无法交易或者出现瘫痪,使得投资者错失这些重要的关键时机。2000年5月至6月,夏某在某银行北京分行西单支行,利用银行电话交易系统的漏洞进行外汇买卖交易获取暴利,共获利47.79万美元。但是银行方面宣称无效,从于引发纠纷。2004年8月,国内某知名银行北京分行在某个交易日的晚上,美国非农数据出来后整个交易系统无法交易,造成几百个客户无法交易,打电话到服务中心也无人受理的情况。虽然现在不少银行推出了网上交易业务,但是由于都是网页式的交易,速度慢并且交易不稳定。甚至因为交易系统不稳定带来的报价问题(滑点),本来应该赚的钱最后可能会变成亏损。还有下单指令国内银行也不太健全,比如止损指令有的银行规定是不能过夜,这和国际上普遍的规则不相适应。

2、点差居高不下

随着各大银行均开办外汇交易业务,为了拓展更大的市场份额,各银行打起了价格战。外汇交易的主要成本是交易点差,国内在1993年刚开办外汇实盘买卖业务时的点差为200到300点,投资者交易的成本很高。而此后点差不断下降,到1997年最终降到40点水平。但是该水平与国际上普遍不超过10的点差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是一些银行对一些资金量上一定规模的客户进行点差优惠,一些新开办的外汇买卖业务的银行为了吸引顾客也以降低点差的方式招揽客户,结果一时间点差大战硝烟四起,甚至要银行公会来出面协调。

国内居民进行炒汇的传统银行是中国银行,因为中行是我国最早开办外汇买卖业务的银行,并且是传统的外汇结算银行。但是最近几年,国内新锐银行的崛起,虽然在传统业务上竞争不过四大行,但是就外汇交易这一块业务因为相对门槛比较低,并能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灵活的交易方法,吸引很多国内的汇民。比如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的网上外汇交易业务和优惠的点差便吸引了许多的汇民。除了招商银行外,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最近推出的2000美金以上的客户单边优惠点差只要7-10个点,也就是说只要外汇行情波动20点以上就有赚钱的机会,而一般外汇行情一天的波动都有一百点左右,该银行还提供到24小时的交易服务。

3、业务不重视 人员素质跟不上

虽然很多银行都意识到了在传统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正呈现下降趋势时,外汇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各行竞争的焦点。同时,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化的呼声中,外汇业务也成为各家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功能型产品而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外汇经营过程中,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外汇业务的有效发展是金融企业日益竞争的需要,是完善服务功能的需要。客观上存在着本币业务任务重,压力大。年度业绩考核没有将外汇业务列入统一考核指标中或所占的比重小。很多银行从事外汇业务的一线员工对外汇知识比较欠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不能满足客户的许多需求。甚至某银行的一线咨询人员连什么是银行点差都不清楚。

4、实盘单边交易 错失赚钱机会

由于国内进行实盘外汇交易只能进行单边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在美元下跌,非美货币上升的时候才能赚钱,而遇到美元上涨的走势而投资者则会被套或者只能观望。笔者前段时间去温州和天津等地做外汇讲座,很多汇民反映今年炒外汇不好赚钱,据*的统计大概国内一半做实盘的投资者1.3以上买了欧元被套在里面。象今年三月到七月的美元上涨走势,国内银行做实盘的投资者就只有干睁眼的份。欧元美元从今年3月15日的1.3400附近跌到7月份的1.2000以下水平,短短三个月美元兑欧元上涨了达1400多点,象这样的走势国内银行实盘的单边交易是无法赚钱的。这种交易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温州中心支局2005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市银行共办理个人外汇买卖80.88亿美元,同比下降47.3%。温州外管支局的人士表示,这是温州市外汇交易市场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交易量下降的现象。2004年温州的个人外汇交易量近300亿美元。这个数字的规模仅次于上海、北京这两个大都会城市,居全国第三。温州各家银行的外汇交易中心则将原因归咎为欧元持续疲软,而温州市部分汇民持有的外汇又以欧元为主。交通银行外汇交易中心的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欧元跌幅比较大,汇民套牢得比较深,使得多数汇民不愿意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是国际上非常普遍的交易形式,也是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工具。一个不存在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市场,很难说是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我国银行目前提供的实盘外汇交易实际上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封闭型外汇交易,在国际上并不存在。
 据悉,国内商业银行正在为保证金交易开禁做着各种准备。中国工商银行去年8月1日起实行了新的个人外汇买卖章程,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即期实盘”不再出现,内容中也删去了“不能做保证金交易”的表述。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外汇业务成了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的竞争焦点。相信国内的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会不断的提高交易技术水平,和提供服务水平,让汇民在从事国际金融交易的同事也能享受到银行国际化的优质服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权交易优势分析及市场应用

期权交易优势分析及市场应用

  期权,又译为“选择权”,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或合约的权利。期权交易是这样一种权利的交易。

  在美国,期权交易始于18世纪后期,但由于制度不健全,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期权交易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直到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正式成立,进行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买卖,期权交易才开始走向繁荣。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先后推出了股票的买权(又称“看涨期权”)和卖权(又称“看跌期权”)都取得了成功。之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放松了对期权交易的限制,有意识地推出商品期权交易和金融期权交易。从此,期权市场发展十分迅速,现在,期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交易所中都有交易,期权的标的资产包括股票、股票指数、外汇、债券、商品和期货合约。

  期权交易不同于远期契约、期货合约或是掉期交易。参与后三者交易的双方在合约到期前均相互负有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避险者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规避掉可能的获利区间。期权交易则是由买方享有权利,卖方承担义务,即:期权买方享有在未来以事先确定的执行价格(又称“敲定价格”,exercise price或strike price)买入(就买权买方而言)或者卖出(就卖权买方而言)一定数量标的期货的权利。相应地,期权卖方必须负有依照期权买方的执行要求以同样的执行价格卖出(就买权卖方而言)或者买入(就卖权卖方而言)一定数量标的期货合约的义务。因此,由于各自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期权的买方在规避风险时,可同时享有追求潜在获利的权利,而期权的卖方仅能收取事先确定的期权权利金(premium)作为回报,并且是单纯的风险承受者。权利与义务的分离赋予了期权独特的魅力,这不仅为市场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也使得期权成为一个极为实用的风险管理工具。

  和期货合约一样,期权可以用来进行投机或风险管理。前者可能适合积极的交易者,而后者可能适用基金经理人。对于许多策略来说,期权所具备的弹性,绝非期货所能比。期货合约只有两种选择:买进或卖出。期货的部位仅有两种可能的发展:正确或错误。而期权则将这两种交易方向的效果加以引申,即:如果期权买方判断正确则可以享受与期货一致的无限收益;如果判断错误,只要该投资者不提出执行,那么所持期权就能将投资的最大损失限制在权利金的金额范围内。因此,大多数资金管理人可以根据期权合约不同的执行价格、到期日和权利金设计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以调整和管理相关的风险。

  除了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享受收益这两大显著特色之外,期权交易还明显体现出以下优势:

  一、有效规避期货交易的持仓风险

  成功的期货交易不仅在于判断出入市的方向,并且还需要把握好适当的入市时机。投资者往往建立了正确的仓位但是却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被迫过早地止损斩仓。在这一期间,尤其当面对庄家猛烈的洗盘,那种心理上、资金实力上所承受的重重压力与考验让不少投资者不得不忍痛出局。

  但是,如果此时投资者购买的是买权(看涨期权或call)或者卖权(看跌期权或put),就完全不必为市场暂时的波动或者不断收到要求追加资金的通知而忧虑。期权的买方只须在购买时一次付清期权的权利金即可获得对应的期权持仓,而此后,在期权到期日之前,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不会再被要求追加任何资金。面对市场波动,期权买方一方面避免了自己资金实力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只要正确判断出市场的最终方向,就不必担心会受到市场一时波动或者洗盘的干扰,心理上的顾虑自然可以打消。

  对于事务繁忙的期货投资者,期权的优势在于哪怕几个月不去照顾这部分持仓,即便是错过了最佳赢利时机也不用担心会因此而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损失,因为期权买方在购买期权合约之时就已将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锁定在权利金的范围之内。如果期权买方对市场后期走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实际交易案例中,结果往往是买方在离开市场一段时间又返回后,忽然发现自己账户上的资金数额居然仍能增长。

  二、为市场创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只有股价上涨一个盈利方向,而期货市场允许买涨和卖跌,也就是说无论期价走高或者走低投资者都有盈利的机会。但是,我们知道市场并不只存在涨和跌两种趋势,实际情况是市场价格更多的时候被迫处于一种看似稳定的状况——盘整之中。大部分的中长线投资者在这一期间采取“袖手旁观”的策略,而其他投资者此时也只能竭力睁大双眼寻找跑跑短线、抢抢帽子的微小利润。

  然而在期权市场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除了在牛市和熊市期间交易买权和卖权获取利润之外,投资者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在期货盘整期选择灵活的低波动市场期权交易策略,以赚取权利金收益。就拿郑州小麦期货市场近期的期货价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2003年7月一投资者以15000元的资金投入期权市场,该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分析预期wt401的价格在2003年7—8月间大约在1430—1455元/吨这25个点的小幅区间内波动,于是决定采用卖出勒式组合(strangle)策略。7月9日,当日普通小麦期货价格最高1452元/吨,最低1442元/吨,前一交易日(7月8日)普通小麦期货结算价1453元/吨。为赚取权利金,他分别以53元/吨的价格卖出执行价格为1460的401买权(cw401@1460)21手,以39元/吨的价格卖出执行价格为1420的401卖权(pw401@1420)21手,合计持有21对组合。此后,wt401的价格没有超出1420—1460元/吨的范围。至8月8日,当日普通小麦期货价格最高1457元/吨,最低1445元/吨,结算价依然为1453元/吨(与7月8日结算价格相同)。他以51元/吨(cw401@1460)和31元/吨(pw401@1420)的价格将原有期权持仓平出,获利(53-51)×10×21 +(39-31)×10×21=2100元,资金盈利率14%。这一策略的特点在于,哪怕开仓日和平仓日的期货价格根本没有变化,只要在持仓期间内wt401的价格波动不超出1420-1460元/吨的范围,投资者就可以稳获权利金收入。至此,投资者再也不用刻意放弃市场价格的盘整期,而能够在任何形态的市场中寻找到合适的赢利机会了。

  盘整期的期权交易策略也就是当市场波动率不大时所适宜采用的投资组合。期权的交易策略灵活多变,在期权市场中常见的交易策略不仅可以根据传统的市场方向分为:牛市策略、熊市策略和中性市场(盘整时期)策略,也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波动率的大小分为:市场大幅波动时期策略和市场小幅波动时期策略。这两类策略能够相互搭配融合,如:牛市大幅波动市场的交易策略和牛市小幅波动市场的交易策略等。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情况以及个人对市场的不同判断和预期选择出各自满意的投资组合。

  三、资金使用的杠杆效用更强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除了深实值(deep-in-the-money)期权合约外,大多数期权的价格都比期货便宜。如在7月9日购买一张价格在1453元/吨的wt401期货合约需要支付727元,而同一天购买一张执行价格为1450的cw401(cw401@1450)期权合约(此时为平值期权), 价格62.8元/吨,因此只需要支付628元,节约99元。同时由于世界上的交易所对期权买方都不收取保证金,且之后无论标的期货价格怎样变动,只要期权买方不主动提出执行或者交易所未规定该合约需要被执行,他都不会被要求就此笔交易追加保证金。可见,与期货持有者不同,期权买方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不需要投资者每日检查其保证金帐户状态,而他可能遭受的最大亏损也就是所支出的权利金。因为具有价格便宜、风险有限的特色,投资者可以放心地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期权合约,或者用同样数额资金购买比期货合约更多的期权合约,而不必担心会有被迫追加保证金的需要。

  其二,深虚值(deep-out-of-the-money)期权在市场大幅变动的情况下可能会收到更高的投资回报。期权的买方只须支付小额的期权权利金而无须向交易所缴纳标的小麦期货的交易保证金就可以享有由标的期货合约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利润,因此在投入资金数额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购买到比期货合约数目更多的平值或虚值期权合约,并有可能享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仍以7月9日的普通小麦市场为例:同样是15,000元资金,当wt401市场价格为1453元/吨时,一投资者以14元/吨的价格买入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深虚值cw401合约(cw401@1600),可买入107张(15,000/140), 而另一投资者以1453元/吨的价格买入wt401期货合约,每张合约占用资金727元(1453﹡5%﹡10),一共可买入20张(15,000/727)。假设一周后的7月16日,wt401的价格上涨47点至1500元/吨,此时原有cw401@1600期权的价格已随期货价格变动涨至24元/吨,期权投资者全部卖出平仓,共获利10,700元(24﹡10 ﹡107 - 14﹡10﹡107),资金盈利率为71.3%;期货投资者同样接受1500元/吨的期货价格,平仓后获利9,400元(1500﹡10﹡20 - 1453﹡10﹡20),资金盈利率为62.7%。

  两种投资方案比较:

  初始资金(元)投资品种买入价格(元/吨)持仓数量(手)卖出价格(元/吨) 盈利资金(元)盈利率
  15,000 wt401 1453 20 1500 9,400 62.7%
  15,000 cw401@1600 14 107 24 10,700 71.3%

  四、灵活的交易策略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转换(conversion)与反转换(reversal)是期权交易的主要策略之一:转换即卖出一张买权再买入一张同一执行价格的卖权(建仓顺序不分先后)以合成一个期货空头部位(synthetic short futures),享有与期货空头近似的风险与收益。反转换,又被称作“逆转”,即投资者买入一张买权再卖出一张同一执行价格的卖权(建仓顺序不分先后)以合成一个期货多头部位(synthetic long futures),享有与期货多头近似的风险与收益。

  由于期权向市场提供了这种利用几类不同合约的持仓相互组合搭配从而模仿出另一类合约所拥有的收益形态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在原有持仓基础上进行分拆、组合,以达到及时、迅速地调整交易策略、控制风险、赢取利润的目的。

  现以一手期货多头持仓为例。投资者的初始状态为持有一手wt401期货多头合约,在这种状态下,他会因期货价格上涨而获利,同样也将面对期货价格下跌的风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了跟随期货市场的变化,投资者可以相应采取以下策略:
情况一:买入一张卖权。如果市场果真呈现牛市,但是期货价格的上下波动值很大,为了防范期货价格向下变动的不利风险,投资者可以在期权市场上寻求保护:买入一张以wt401为标的的卖权。此时,投资者的总持仓就相当于买入了一手利润无限风险有限的买权合约,不论期货市场价格下跌多少,他的最大持仓损失不会超过一个确定的值:期权的执行价格 – 期货开仓价格 – 期权权利金。同时,如果期货价格上涨他仍可享有无限的利润空间。

  情况二:卖出期货买入一张卖权。如果期货价格不涨反跌市场转而成为熊市状态,或者投资者改变了原有的看涨观点认为期货价格将反向下行。此时,他可以卖出期货并买入一手卖权,取得期货价格下跌的利润并在期货价格上涨时获得保护。

  情况三:买入两张卖权。如果投资者不再能判断市场走向,一时无法确定期货价格将升高还是降低,但是认为期货市场不论向上还是向下都将会呈现较大变动,即震荡市场且波动率较大时,可以采取买入两手执行价格相同的卖权的策略。那么,此时他的总持仓状态已由原来的一手wt401期货多头合约变化成了一组风险收益形态与买入跨式(long straddle)期权组合(买入跨式组合的合约构成见附表)相类似的资产组合。简单地说,从收益图形上看,一张期货多头合约 + 两张该期货的卖权合约 = 一张该期货买权合约 + 一张该期货卖权合约(此处以“+”代表买入,以“–”代表卖出)。应该明确的是,以上公式中选取期权合约的执行价格均相同。

  情况四:卖出两张买权。与情况三正相反,投资者不再能判断市场走向,但是认为期货市场不论价格向上还是向下都将会呈现维持微小变动或者价格横走的状态,即波动率较小的状态,此时他可以采取卖出两手执行价格相同的买权的策略。卖出两张买权的结果即是构建出类似于卖出跨式(short straddle)组合的收益形态。这样,如前例曾经所述,只要期货价格的波动在投资者预先设计的范围内,投资者就可以稳赚权利金收入。

  综上所述,期权交易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它独特的权利义务形式,更在于它可以为市场带来一组全新的概念。它一方面以传统交易品种为基础,一方面又衍生出新的市场发展空间;一方面弥补了期货市场中的一些投资风险,一方面又为现代金融工程学提供了良好的用武之地。同时,它还可以辅助我们为应对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与全球化趋势逐步接轨做出准备。

  (注:文中wt401期货数据参考郑州期货市场,cw401与pw401各合约价格根据期货市场和期权定价模型得出,交易结果均未考虑手续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在价值”研究

价值投资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在理论上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虽然内在价值的理论定义非常简单也非常明确,但要精确或甚至大概的计算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都是很困难的:
  (1)“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琢磨的概念,这完全依赖于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其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以这个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现金流为基础而形成的判断有多大的可性度呢?
  (2)影响折现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折现率,在不同的时点、征对不同的投资人会有相差悬殊的选择---这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股票价格总是变化莫测的,而股票的内在价值似乎也是变化莫测的?
  如果不能解决对所谓内在价值的评估问题,那么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又何在呢?
  
  我曾追随着前辈大师们的足迹企图对此问题的困惑寻求突破但收获寥寥无几.翻尽所有关于芭菲特的书籍及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大量的年报资料,虽然关于“内在价值”的字眼随处可见,但他却从未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计算它. 芭菲特最主要的合伙人查利·芒格还曾耐人寻味的说过这样的话:芭菲特常常提到现金流量但我却从未看到他做过什么计算;对此芭菲特解释说:一切的数字与资料都存在于他的脑子里,若某些投资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那它就不值得投资.看来要指望芭老来帮助我们解决内在价值的评估问题是没希望了.虽然也曾有人建立过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或实质价值的完美公式,但却无法为公式里的变量提供准确的数据,它除了能满足理论家的个人偏好外毫无实际意义.
  
  关于内在价值的评估始终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但以芭老为代表的前辈大师们还是提供了一些“定性”的评估指标:
  (1)没有公式能计算公司的真正价值,唯一的方法是彻底的了解这家公司;
  (2)应该去偏爱那些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不需一再投入大量现金却能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
  (3)目标公司就是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一家容易了解且其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获利都很稳定的公司;
  (4)…………………………………………….
  即便如此,面对“内在价值”我们依然一筹莫展
  也许“内在价值”是个个性性的东西,对它的评估一半取决于其本身另一半则取决于评估它的投资者.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芭老从不明确他自己的计算方式以免形成误导,况且芭老本人也不能保证他的计算方式是正确的更不能保证是唯一正确的.在芭老的意识里“内在价值”也始终是个模糊的大概值.比如他曾在其年报中透露:如果两个对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都能熟悉的投资者对其“内在价值”进行评估那么差异应该不会到10%.
  
  显然所谓的模糊性就是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对此芭老们有他们的应对之道----“安全空间”:它的内涵就是投资的目标不仅仅是价值而是被低估的价值. 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一个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简而言之这个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空间,它让我们在对内在价值的评估中如果犯错误也不会有重大的损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权交易入门(初级篇、中级篇)

期权交易入门(初级篇、中级篇)
前言

  期权,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几乎很少有期货合约没有相应的期权交易。期权,不管对套期保值者还是投机者,都同样重要。

  本资料是我们编写的期权宣传材料系列的初级版,我们试图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我们对期权的理解和认识告诉您,使您快速掌握期权的基本知识,在短时间内入门。

  在您不了解期权时,可能听人说过,期权很难、很复杂。其实,难或复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交易策略太多,还有很多模型。交易策略多其实是好事,可以有多种选择,多种回避风险的手段。如果您觉得难,可以少用策略,大不了只像期货一样做简单的买卖。二是期权有很多的执行价格需要选择。其实,执行价格多只是为您提供不同的交易成本。如果觉得复杂,可以只考虑个别的执行价格,其它不用考虑就可以了。等到熟悉了再一步步深入,不也一样吗?

  笔者在写本资料时,一再告诫自己,不要参考任何书籍,不要用书本语言,要按自己对期权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像我们面对面谈话一样,把期权的基本知识告诉您,这样可能有利于对期权的轻松接受。但愿您读完本资料后,能达到我们的初衷。

  谢谢您继续读完本资料,也相信读完本资料,能引起您对期权的兴趣。

  一、期权概念

  期权,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选择权利。当未来价格对您有利时,您就执行权利;不利时,可以放弃权利。

  比如,您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为每平方米5000元,房屋面积200平方米,共100万元。交定金1万元。当房价上涨了,不管涨到6000还是8000,甚或更高,您仍然可以按每平方米5000元购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您交了定金,有权利购买;如果房价下跌了,比如到4000、3000,您计算下跌的总价值如果超过定金,则可以放弃定金,以更低的价格再购买新的房屋。

  这里,您交了定金,就有了权利。买,是您的权利;不买,也是您的权利。

  这里的"定金",在期权上叫"权利金",即获得权利所交的金额。我们在随后的叙述中就用"权利金"这一概念,而不再用"定金",请记好了。不过,还要说的一点是,现货中的"定金"可以作为货款的一部分,而权利金一旦付出就不归您了。

  作为期权,不是简单的现货买卖,而是权利金的买卖。前面交的权利金1万元,随着房价的上涨,同样价格的房屋(每平方米5000元)权利金也上涨,比如涨到3万元,这时,您可以在最初1万买进后,3万元卖出,则赚2万元。这就是期权交易,即权利金交易。

  在期权交易中,上文所提到的每平方米5000元的房价,有一个新名词,叫做"执行价格",即您执行权利时,房屋的交货价格。至于房屋涨到6000、8000,或跌到4000、3000,这些在期权交易中都可作为执行价格,您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房价,然后根据您的判断给出权利金,如果权利金上涨了,您就赚钱了;权利金跌了,您就亏钱了。当然,亏与不亏,要看您出手不出手。如果您不卖,则也无所谓亏,等涨了再卖。就像买股票,跌了是亏,但只要不卖,还有翻本的机会。期权权利金波动如果不利,则可以一直持有,但是期权有到期日。过了到期日,期权就作废了。因此,在到期日前,能出手就出手。比如,3块钱买的,1块钱卖,总可以捞回1块。

  前面讲的房屋价格,由于您交了权利金,如果上涨了,您仍然可以按5000元买进,这种期权叫做"看涨期权"(又一个新名词),也就是一种买的权利。如果价格下跌了对您不利,则可以放弃。看涨期权,就是您认为未来价格会上涨,因此付出一部分权利金就获得了将来买或不买的权利。

  至此,我们介绍了期权、权利金、执行价格、看涨期权四个概念,您掌握了吗?如果没有,请再读一遍,然后往下阅读。噢,再说一点,期权复杂,可能也与概念多有关。还有不少概念,在以后介绍。

二、看涨期权交易


  1、期权买方

  ●5月10日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涨期权,权利金为30元/吨。

  如果之后期货价格上涨,则权利金也会上涨,比如涨到50元/吨。则:

  ●5月12日卖出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看涨期权,权利金为50元。

  因此,赚20元/吨(50-30)

  请留意上面带标记的两行文字,只有权利金和买卖日期不同,其它内容都相同(月份、执行价格、品种、期权类型--看涨期权),完全是权利金的买卖交易。

  在这里,买的时候,权利金从您的账户划出,卖的时候权利金划入。也就是,买期权是支付权利金,卖期权是收取权利金(您把自己的东西卖了,当然要收钱了)。

  那么,买看涨期权与买期货有何不同呢?

  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涨期权,权利金为30元/吨。

  买入9月份到期期货,价格为1600元/吨.

  前者,只需交权利金30元,最大损失只有30元。由于最大风险已定,所以也不需要交保证金,没有每日结算风险。

  后者,期货需要交保证金1600*8%=128元,成本要比期权高。而且,如果期货价格下跌,每日结算还面临保证金追加风险。追加不足,还会被强行平仓。

  说明:交易所收保证金5%,经纪公司一般要高3个百分点。




  期权杠杆作用比期货更强

  2、期权卖方

  有人买,肯定得有人卖,不然交易就没法进行。您看涨,所以买进,而别人可能不看涨,所以卖出。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月12日卖出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涨期权,权利金为50元/吨。

  如果到5月20日,期货价格下跌,则权利金也下跌,比如下跌到20元,则做一个反向交易(平仓):

  ●5月20日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涨期权,权利金为20元/吨。

  则盈利30元(50-20)。

  由于卖方的最大收益是权利金,因此,需要像期货一样交保证金,至于交多少,由交易所确定。

  至此,您也许会说,卖方的最大收益只有权利金,那风险不是很大吗?其实,风险大小在于对期货价格的走势分析。买方认为价格会涨,如果价格下跌,则卖方收益不也一样可观吗?而且,从国外实践看,卖方收益的确也有可观的时候,而买方损失权利金的也很多。这就像做期货,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亏,就有人赚。大家对后市的看法不可能一样。

  具体来说,卖方可以是:与买方持不同意见的人、持买仓平仓的人(原来买的人现在平仓)、不同交易策略使用的人、期货与期权套利者、做市商。

  3、期权合约

  以下合约样本,您不需要深究,只需要知道,期权与期货一样都是合约交易,都有合约就行了。

  优质强筋小麦期权合约(样本)


交易单位
一手2吨的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0.5元/吨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与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相同

执行价格
在优质强筋小麦期权交易开始时,以执行价格间距规定标准的整倍数列出以下执行价格:最接近相关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前一天结算价的执行价格(位于两个执行价格之间的,取其中较大的一个),以及高于此执行价格的3个连续的执行价格和低于此执行价格的3个连续的执行价格。

执行价格间距
当执行价格低于1000元/吨(含1000元/吨)以下时,执行价格间距是10元/吨;当执行价格位于1000元/吨至2000元/吨(含2000元/吨)之间时,执行价格间距是20元/吨;当执行价格高于2000元/吨时,执行价格间距是30元/吨。

合约月份
除最近期货交割月以外的其他期货月份

交易时间
与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相同

期权执行
期权买方在合约规定的有效期限内的任何交易日内均可以行使权利。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前一个月第5个交易日

合约到期日
同最后交易日

交易手续费
0.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交易代码
看涨期权(WSC);看跌期权(WSP)

上市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看跌期权概念分析

  在以上分析,我们只引进了看涨期权概念,其实,还有一个概念--看跌期权。

  股民在股票下跌时,总是被套,如果也像看涨期权的买方一样,能把价格确定或对价格下跌风险有自主权该多好?!

  看跌期权,就是只要交了权利金,就可以保证按执行价格卖出的权利。比如股票价格为12元,您交了3元权利金,就可以保证在任何时候按12元卖出。如果股票价格跌到8元、5元、3元,您都可以按12元执行。如果价格涨到16、18、20元以上,您可以让期权作废,按更高价格卖出。到此,您可能已看出期权奥妙!交了权利金,就有自主权。而且不需要受熊市的煎熬。

  不管是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期权都给您自主权,只要您愿意先付出一定的权利金。

  5月10日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跌期权,权利金为20元/吨,就获得了权利。

  至于看跌期权卖方与看涨期权一样:

  5月12日卖出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看跌期权,权利金为40元。

  如果:

  5月20日权利金下跌到15元,则:

  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跌期权(平仓),权利金为15元/吨。

  因此,盈利35元(40-15)。

  2、买入看跌期权与卖出期货比较

  ●粮食部门在1600元/吨卖出9月份到期的小麦期货套期保值,数量为10手(10吨/手)。

  ●粮食部门买进10手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1600元/吨的小麦看跌期权,权利金20元/吨。

  前者需要交保证金,后者不需要,只交权利金。顺便说一句,权利金的理论数值可以通过计算器计算。

  如果价格上涨,则前者要被套,保证金不足时需追加,追加不足会被强行平仓。而后者不受此限制,价格上涨没有保证金追加风险,越上涨越有利,可以让期权作废,然后以更高价卖出期货,而期货做不到这一点。价格上涨,期货肯定被套,上涨利益享受不到。做期货被套是常有的,谁也不能保证在最高点或最低点进入。

  总之,通过买进看跌期权套期保值确定的是最低卖价,价格越高,卖得越高,价格有利变化的利益也能确保。而期货卖期保值,则不仅价格上涨的利益不能得到,而且还被套。

  其实,在期货价格上涨是,看跌期权权利金在下跌,买方即便想以更高价格卖出,也一样可以将先前买进的看跌期权卖出,再得到一部分权利金,收益不是更大吗?

  3、看跌期权卖方

  至此,期权买方的好处,您是看得很清。是否担心谁做卖方呢?不用担心,您认为价格要下跌买进看跌期权,价格就一定会下跌呢?如果您认为价格肯定(十拿九稳)下跌,那您就做期货,不用做期权了。做期权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认为下跌,别人认为不会,则别人做卖方。

  期权因买方支付了权利金而给予了执行的权利。那么执行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5月10日买入9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1600元/吨的小麦期货看涨期权,权利金为30元/吨。

  如果您想执行该权利,则可以按1600元/吨获得期货(或现货),这时不管期货是什么价格。我们之所以用"执行价格",顾名思义,就是执行时获得的价格。如果您执行了权利,则权利金就完全损失。

  如果您买了期权,由于风险就权利金那么多,您可能成交后就不管了,也可能把这事忘了。没关系,只要在到期日,您的期权有赚头(期货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差对您有利),交易所会自动将期货价格与执行价格之间的差划到您的账户。

  如果您对以上内容已经理解、掌握,我们认为您已经入门了,可以继续阅读中级版--《期权交易必读》。

期权交易必读(中级篇):期权基本特征  

  前言

  中级版《期权交易必读》的叙述不再使用通俗的语言,而使用正规的书面语言,敬请耐心阅读。不过,我们也尽可能通过多的例子把基本内容表达清楚,以便于您的理解。

  在中级版内容里,我们把初级版《期权交易入门》的内容也用书面语言进行了介绍,同时把期权的基本原理介绍给您,把各种策略、执行价格的选择、敏感性指标、波动率、期权做市商等分析留在高级版《期权交易策略》介绍,因为期权最复杂的也是这些。至于套期保值的内容,我们在《期权套期保值》中把期货与期权对比介绍。

  一、期权基本特征

  (一)期权发展概况

  期权交易的出现已达几个世纪之久。在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郁金香热"时期,郁金香的一些品种堪称欧洲最为昂贵的稀世花卉。1635年,那些珍贵品种的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加上投机炒作,致使价格飞涨20倍,成为最早有记载的泡沫经济。同时,这股投机狂潮却开启了期权交易的大门。郁金香交易商向种植者收取一笔费用,授予种植者按约定最低价格向该交易商出售郁金香球茎的权利。同时,郁金香交易商通过支付给种植者一定数额的费用,以获取以约定的最高价格购买球茎的权利。这种交易对于降低郁金香交易商和种植者的风险十分有用。

  1973年4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正式成立,标志着期权交易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CBOE先后推出了股票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s)和看跌期权(Put Options)都取得了成功。之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放松了对期权交易的限制,有意识地推出商品期权交易和金融期权交易。1982年,作为试验计划的一部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了长期国债期货的期权交易。1983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S&P 500股票指数期权,随着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的成功,各交易所将期权交易迅速扩展至其它利率外汇等金融品种上。1984年到1986年间,CBOT先后推出了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品种的期货期权。除美国之外,全球有影响的期权市场还有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香港交易所(Hkex)、韩国期货交易所(Kofex)等。期权市场无论从品种上还是地域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0年以来,全球期权交易发展更为迅猛。美国期货业协会(Futut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至2004年,全球期权的交易量连续超过了期货(见图1)。2003年全球期货与期权交易量为89亿手,其中期权53.79亿手,期货35.11亿手,期权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2003年分资产的成交量统计表明,股指、利率、股票与农产品的期货与期权交易量排名靠前(见图2)。韩国的Kospi200指数期权合约以28亿手的全年成交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合约。韩国期货交易所亦凭此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二)什么是期权

  1、期权的概念

  期权是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的权利。

  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交易。在期货期权交易中,期权买方在支付了权利金之后,获得了期权合约赋予的、在合约规定时间,按执行价格向期权卖方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卖方在收取期权买方所支付的权利金之后,在合约规定时间,只要期权买方要求行使其权利,期权卖方必须无条件地履行期权合约规定的义务。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拥有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与此不同,期权交易中的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买方支付权利金后,有执行和不执行的权利而非义务;卖方收到权利金,无论市场情况如何不利,一旦买方提出执行,则负有履行期权合约规定之义务而无权利。

  期权也是一种合同。合同中的条款是已经规范化了的。以小麦期权为例,对期权买方来说,一手小麦期货的看涨期权通常代表着未来买进一手小麦期货合约的权利。一手小麦期货的看跌期权通常代表着未来卖出一手小麦期货合约的权利;看涨期权的卖方负有依据期权合约的条款在将来某一时间以执行价格向期权买方卖出一定数量小麦期货合约的义务。而看跌期权的卖方负有依据期权合约的条款在将来某一时间以执行价格向期权买方买进一定数量小麦期货合约的义务。

  期权的价格叫作权利金。权利金是指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期权卖方支付的费用。对期权买方来说,不论未来小麦期货的价格变动到什么位置,其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只不过是权利金而已。期权的这一特色使交易者获得了控制投资风险的能力。而期权卖方则从买方那里收取期权权利金,作为承担市场风险的回报。

3、期权与期货的区别

  (1)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具有合约规定的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期权交易中,买方有以合约规定的价格是否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的权利,而卖方则有被动履约的义务。一旦买方提出执行,卖方则必须以履约的方式了结其期权部位。

  (2)买卖双方的盈亏结构

  期货交易中,随着期货价格的变化,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与亏。期权交易中,买方潜在盈利是不确定的,但亏损却是有限的,最大风险是确定的;相反,卖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潜在的亏损却是不确定的。

  (3)保证金与权利金

  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要交纳交易保证金,但买卖双方都不必向对方支付费用。期权交易中,买方支付权利金,但不交纳保证金。卖方收到权利金,但要交纳保证金。

  (4)部位了结的方式

  期货交易中,投资者可以平仓或进行实物交割的方式了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中,投资者了结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种:平仓、执行或到期。

  (5)合约数量

  期货交易中,期货合约只有交割月份的差异,数量固定而有限。期权交易中,期权合约不但有月份的差异,还有执行价格、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差异。不但如此,随着期货价格的波动,还要挂出新的执行价格的期权合约,因此期权合约的数量较多。

  期权与期货各具优点与缺点。期权的好处在于风险限制特性,但却需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成本,只有在标的物价格的变动弥补权利金后才能获利。但是,期权的出现,无论是在投资机会或是风险管理方面,都给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成为百万富翁必须吃透三句话

想成为百万富翁必须吃透三句话

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理财的最佳方式并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只要你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且持之以恒,若干年之后——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我每月到企业举办一小时的免费“理财讲座”,一直都很受员工们的欢迎。讲座内容很少涉及复杂难懂的技术操作层面,也几乎不进入到产品介绍环节,因为据我了解,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一个理财概念:

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

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 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 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 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花费在“消费”行为上,客户甲大部分花费在“投资”行为中。花在“投资”行为上的钱,没有落在别人手里,最后还归自己。

第二个理财概念:

“哈佛”教条

大家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一部分储蓄起来,有些人储蓄10%工资,有些20%,有些30%。大部分人是一个月后,把没有花出去的钱储蓄起来,而且每个月储蓄多少基本没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

“理财三句话”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们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问家里拿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挖资源

再举一些实例给大家看: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 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老美每月挣钱多就富有。其实,一般老美的白领比中国人的白领穷得多。当然,在北京见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国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国白领,有钱人占多数。

中国的中层白领,比美国的白领富有。请记住:富有不是比较每月工资,而是比较“剩下储蓄在银行里的存款”,以这个定义来讲,中国人中层白领在银行的存款,远比美国中层白领高。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台湾午饭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北京的初级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3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200元”。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造就了富有的一批人,请看《财富》杂志一年前的“富有”的人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手头上持有“现金100万美元存款的人”,在亚洲区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财富。

答案是:香港4万人,台湾8万人,日本12万,中国30万。中国每年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老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中国这个地方,正是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是如何发行的?

货币是如何发行的?

  
  
  
  
  问题如下,
  第一,谁(机构)来决定货币的本年度新货币发行量,根据是什么。
  第二,新货币印刷出来之后如何分配流通呢?
  第三,我一直有个想法,如果我放火烧了一屋子的钞票(两个可能,这些钱是我的,这些钱不是我的),谁在我的行为中受益,谁是受害者。国家会重印这些钞票吗?
  货币由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央行无商业职能,管调控货币M0、M1、M2。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势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货币的国际兑换币值,由该国的实际经济容量以及中央银行操纵M0、M1、M2决定。中央银行对挣钱没兴趣,因为钱就是它印的,对它没有意义,它的任务是让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就是调控通货膨胀、货币币值之类的。一国经济增长了,中央银行就可以把M0、M1、M2的数值放大一些,老百姓外国人却仍然觉得你的货币与原来价值一样。这种无代价多印多贷出来的,就是政府搞经济的直接成果,相当于“铸币税”,政府可以拿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中国政府最近真的是发了,中央银行印钱贷钱增长比GDP增长要快得多,却仍然没有通货膨胀,人民币还要升值。蒋介石没有多少本钱发动内战,就通过央行疯狂印M0、搞M1之类的捞钱打仗,于是恶性通货膨胀。
  为了防止中央银行乱印钱,一般要求印钱的时候政府有对应的金银、合格票据、外汇、有价证券等等,作发行准备。不过这个很复杂,实际运行是个动态平衡,汇率、通货膨胀的变化怎幺调控太专业了。经常有国家调不过来,就经济危机了,其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该国的中央银行失败了,某些数据变得很坏,却没有办法阻止。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不理这一套,全国就一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印钱也是它,贷款给个人或者单位也是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它一家包搞,反正是计划经济,印出钞票来不是为挣钱,而是为了算账方便,不搞那么复杂。改革了,这样搞不行了。1984年,弄出“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理论上把人民银行的商业职能接过来了,人民银行专心干中央银行的事。理论上四大行应该是独立奔着利润去的,实际上仍然听命于中国政府,职能不清,乱得很,搞出坏账一堆。最近才包装得比较现代了,可以上市了,每年多少利润都可以象模象样的算出来。所以我们知道,四大行会陆续上市,但是人民银行却不会上市(也没法包装),因为它是中央银行,是政府机构。
  相当多的新闻就是一些银行专业词汇扯来扯去,人们都听惯了,好象懂,但意义是什幺大多数人不明白。本贴希望读者看了以后,看这些新闻的时候容易把专业词汇对应到最原始的经济行为上去。
  M3是什么东西?
  美国停止了M3货币供应报告,这个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M3是比M2更广的广义货币,是为金融创新设立的
  M3 是比M2更广的广义货币,是为金融创新设立的,如短期融资债券就是M3。M3包括M2,M2包括M1。理论上最广的是M4。这个体系的细节比较复杂,一级级往上加进了货币意义越来越抽象的“准货币”,我也只是业余知道个大概,细节也搞不清楚。中国政府内部应该有M3的账,但是只公布M0、M1、M2。一些国家就会公布M3。
  美国日本和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关于货币量层次划分, 各国划分不同, 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
  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 , 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 , 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资产可以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 , 可以从 3 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变现难易和快慢;变现成本;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 , 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 3 个方面的统一体。按流动性划分 ,
  一是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二是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 , 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三是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 , 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下面是美国日本和我国的货币划分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1) 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M1= 现金① + 活期存款② + 其他支票存款③ + 旅行支票。
  M2=M1+ 由商业银行发行隔夜回购协议 (RP)+ 隔夜欧洲美元存款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MMMF)+ 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MDA) 。④ + 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⑤
  M3=M2+ 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⑥ + 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 +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 ( 机构 )
  M4=M3+ 短期财政部证券 + 商业票据 + 储蓄债券 + 银行承兑票据
  (2) 日本现行货币层次
  Ml= 现金 + 活期存款 ( 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 ;
  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 。
  M2+CD=M1+ 准货币 + 可转让存单(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 ;CD 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M3+CD=M2+CD+ 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 M3+CD ”加回购协议债
  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3) 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
  目前 , 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 , 其划分方法是 :
  M0= 流通中现金
  M1=M0+ 单位活期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
  M3=M2+ 金融债券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①流通于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
  ②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
  ③如下形式的计息支票账户 : 可转让提款单账户 (NOW) ;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 (super –NOW) ;自动转账账户 (ATS 账户 )
  ;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 (credit share drafts) 。
  ④ MMDA(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 是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 , 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制。
  ⑤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 100000 美元以下。
  ⑥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 100000 美元以上。
  那为什么香港有好几家发钞行呢
  好像过去渣打和中国银行都能发行港币,是因为它没有中央银行吗
  香港比较特殊,没有中央银行,有三家发钞行
  香港情况特殊,当初就没设中央银行。政府把货币发行交给汇丰和渣打
  代理,主要是汇丰在管(80%)。后来中银香港也取得了发钞行的地位。
  所以汇丰就有半官方的色彩,直接参与港府的金融管理。香港的银行体
  系确实比较特殊。但原理是一样的,就是有地位特殊的“最后贷款者”
  ,全社会的钱追根究底都是从那里来的。地位特殊的“最后贷款者”可
  以把全社会的货币计算清楚,并依此进行调控。
  严格来说,香港真正的发钞行是美联储。为了维护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发钞行必须按1:7.8的比例准备美元,以此向金管局申请保证书,从而换取发钞量,当然也可以用以前的保证书,用港元换回美元。所以,香港发钞行最多能做些印钞之类的技术活,央行发钞权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决定权,是香港发钞行无法获得的,不然按照商业银行逐利的本性,疯狂印钞,就通货膨胀了。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在这个体制下,美联储实际上获得了香港的铸币税。
  社会上的货币量由基准的货币量(也就是说印了多少票子)和货币乘数决定。
  假设甲有1000元的现金,存在商业银行(比如工商银行)活期存款帐户。银行按照中央银行的要求,把其中10%(100元)交纳法定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剩下的900元可以全部贷出去,贷给乙。乙把这些钱再存入乙在工商银行的帐户,工商银行再交给中国人民银行90元,剩下的再贷出去。周而复始,理论上可以产生10000(1000/10%)元的活期存款。那么这个货币乘数就是10。
  理论上,货币乘数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各个国家这个数字究竟是多少,应该是各国的机密之一。
  什么情况下这个乘数会上升呢?一般来讲,利率低的时候,大家愿意贷款,这个乘数就会上升。反之,利率高的时候,这个乘数就会下降。
  央行就是通过控制利率,来调节这个乘数。经济萧条的时候,通货紧缩,东西越来越便宜,失业上升,央行就要降低利率,鼓励大家贷款,发展经济。经济过热的时候,通货膨胀,东西越来越贵,央行就要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减少社会上的货币量。
  另外,信用体系越发达的社会,这个乘数应该越高。道理很简单,如果大家手里都是现金的话,谁也不用活期帐户交易,政府发行多少货币,大家手里有多少货币,这个乘数就是1。
  再说,基本货币量。
  中国的运行规则,我不太清楚,讲讲美国的。首先,美联储是不准随便印票子的。但是美国财政经常有巨额赤子。收上来的税不够花,怎么办呢?美国就发行国债。现在假设美国的财政部发行1000亿的国债,结果会造成存贷款利率上升,(道理很简单,存款量一定,贷款量多了,自然利率就要上升)。美联储为了控制利率,就决定增加发行1000亿的货币。那么这时,社会上就会增加10000亿的美圆的货币(1000*10)。这就是所谓的债务货币化。
  封闭经济体中,基础货币量增加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财政赤字。
  还有的时候,经济发展了,社会上的商品增加了。这时就需要增加发行货币,否则东西就会越来越便宜,形成通货紧缩。这时新增加发行的货币,可以直接作为财政收入。举个例子,如果今年经济总量需要1000亿货币,明年经济总量按今年的价格需要1008亿。央行就要多印8000万的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就可以用这些钱去买东西,去投资工程。财政部多了多少财政收入呢?8000万减去这些票子的印刷费。这就是所谓的铸币税。
  开放的经济体中,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就是外汇节余,或者说就是外汇储备。
  任何一个稍微经济独立的国家也不会允许其他国家的货币在本国境内通行。这个说起来意义很复杂,但是涉及国家经济主权。我个人理解,用金融摧毁一国经济,兵不血刃,杀伤力却不亚于H武器。所以,放弃货币主权比放弃国防还严重。军事同盟很常见,但是成功的货币同盟却很少见,欧元区是唯一比较成功的。
  现在再说外汇储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赚了美圆,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规定,必须在规定时期内换成人民币。假设甲企业挣了1000美圆,那么就要换出
  8000人民币。这1000美圆由外汇管理部门投资到美国,存入专门帐户,或者买美国国债。这样一来,中国境内的基础货币就多了8000人民币。这时甲企业再把这些钱存入工商银行,最终的结果是又多了80000人民币。
  这时,我们又可以看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第二个工具(第一个是利率):短期债券。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短期债券,收回基础货币。或者回购短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
  打个比方,调控利率类似地毯式轰炸,短期债券类似精确打击。
  其实,央行还有第三个秘密武器: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这个武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旦使用有可能会造成全社会的金融动荡。调整法定准备金,基本属于H武器。
  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主要手段是利率。看货币总量,不如看通货膨胀率。
  关于发钞行,多数国家的央行就是发钞行,比如美联储,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但是英国体系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些商业银行有发钞的权力。
  我曾经请教过一些英国朋友。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与英国金融历史有关。英国的历史上,是各个银行,先各自发行各自的货币,后来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以后,保留了各个银行发行货币的权力,但是这些商业银行要交给英格兰银行等额的英格兰银行的货币作为储备。
  比如我在的地区,至少五种英镑纸币,分别来自不同的银行。如果某个银行想增发1000万英镑的本银行货币,就必须先向英格兰银行上缴1000万英格兰银行的英镑,作为准备金。这样的做法,很烦琐,也很麻烦。不过,保留了各个银行的权利。
  关于烧货币的事情,我没有遇到。不过,我所在的地区经历过一次银行的劫案。劫匪开车进入某商业银行金库,抢走了几千万英镑。后来,旧版货币作废,重新发行新版货币了事。损失的就是新货币的印刷费,如此而已。
  我不是搞银行的,对货币发行的个人一些了解,未必准确。
  货币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经济调节的核心与主要手段,在国家经济政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货币与货币政策都只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不是国家政策的全部,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与货币政策的运用会根据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目标转变而转变.就算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与货币政策也会很不一样.比如战时经济中货币与货币政策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满足战时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再生产,而和平时期就更复杂了.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一样,对于货币与货币政策的主导方向就更不一样了.比如美国的货币政策首先要求维护的是美国作为全球性基础货币的地位,而不仅仅是满足美国本国的利益需要.并且由于美圆在2/3流通于美国本土之外,所以美国会比其他国家更要求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金融系统.而次一级的日本与欧洲,他们的货币政策虽然因自身基础的不一致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在谋求的基本利益上都毫不例外的把精力放在本国利益而把有限的力量放在全球范围,这个和美国的货币政策从一开始就立足在全球范围寻求强势是很不一样的.而中国虽然还处在发展中阶段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国家经济政策,所以中国既没有地区性的强势货币圈(现在才草具雏),也没有象很多追随美国的小国家那样把货币政策完全放在从属美圆与美圆政策的地位上,形成了一种另类独立在国际货币循环中的另类.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中国这样的另类与不确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都将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块心病.所以尽快让中国到游戏中来,是放在发达国家领导人的一个迫切关心的问题.人民币汇率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开始,远不是中国货币问题的全部.
  而中国的货币政策,由于在一段时间中实际一直处于亚战争状态.当时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政策都是以围绕满足战争需要来做基本考虑的,所以当时货币在经济作用中的其他作用与职能在这段时间中是相对压抑的.到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已经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主动调整与世界的关系,终于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这个时候,货币的另一个本能终于被唤醒了:资本.然而因为中国在客观上与实践中都没有具备一个资本可以循环有效成长的环境,并且在对资本的再认识也必须有一个从国家到社会组织再到个人的一个不断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的不仅仅是一场经济现代化的革命,更重要的是改革至今我们不但学会了什么叫资本积累而且还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所以,在今天放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金融改革与人民币汇率的难关,而是一个国家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必须的转型.
  金融,尤其是金融创新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代化大考.对比,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及经济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注定走一种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路.也许这个路本身就是前无古人的艰难道路,但是我们不可能转身离开了.
  中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必须在满足差异极大的多元化的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满足迅速扩展的对外贸易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可以遇见的时期中,中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将更倾向于欧洲与日本那样的中央银行间接指导方针.而在金融创新上,我们很可能将在学习美国英国尤其是香港在金融创新上的经验,尤其是在离岸人民币问题的处理上将更接近美国而不是欧洲
  与日本.这样欧洲日本式的银行与英美式的资本市场的结合将会产生样的货币政策,这个将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而这个政策下我将看见一个资本流动越来越便捷,但是现金管制越来越严厉,国家控制越来越深入的中国样式的出现.由于中国已经与一些国家与地区及其经济组织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与金融协议,中国的人民币政策在很短的未来将不仅仅要规范的是中国本身的经济发展需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中国人民币将成为金融衍生交易商品可能选择.而这个将对中国人的智慧带来极大的挑战.毕竟我们脆弱与缺乏竞争力的商业银行将是我们不能掩藏的软肋.而作为中华经济圈乃至亚太经济圈如何面对人民币崛起这个问题,势必将在一个又一个经济领域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博亦.呵呵,人民币不仅仅是中国的人民币了.
  几个问题
  1。我还是不大理解所谓的“虚拟经济”,这个票面上的东西,比如美国日本虚高的股票都是本国GDP的200%,但是这样的“钱”也能在全世界买到东西,我觉得很不理解。特别是日本,制造业那么发达,但他们的GDP还是有70%是服务业,为什么???所谓的“服务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前的概念是洗澡理发物流这种东西,后来又理解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货币方面一系列的操作(阴谋?),还有其它的例子吗?而且为什么会占GDP那么高的比重呢?
  2。据说全世界发达国家里,只有德国还是实物制造业比较多,贸易也是常年高额顺差(日本虽每年高黑字,但服务业还是占了GDP的70%),其它国家全部都是高额逆差。英国把整个国家的实业都快卖空了,每年都是贸易赤字,但这几年经济一支独秀不说,GDP不仅把法国抛在后面,更在逼进德国!他们到底在玩些什么东西,怎么玩的呢?连西班牙那样次等发达国家都是常年贸易逆差,以上现象种种说明了些什么问题呢???这些现象,对发达国家来讲,那一种模式更有助于保持自己的国力,更有助于自己的长远竞争(发达国家明显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3。还有一种说法,说二战以后人类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二战的损失,据说每天都有7万亿美元资本在全世界流动,我想知道,这些钱真的和物质财富一一对应一分钱一分货嘛?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现在大概又是个怎么流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由来是因为,我特别不理解“金融资本”这个祠所代表的含义。
  4。据说日本的国家以及民间存储的财富足有8万亿美元之多,足够整个世界重建两次了,这个数字和对应的物质能力实在让人震惊,我想问1)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这个数字是否准确;2)8万亿美元的物质能力代表一个什么的程度和概念;3)8万亿美元的财富怎么存储?不会就光是那些美刀纸吧?4)听说日本国家财政赤字接近GDP的200%,既然这样,他们哪来的那么多财富?
  5。现今政府发行的名义货币比增长的GDP多的多,为什么没有产生通货膨胀?外国人出于削弱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目的,宁愿在纸面上多给你一些财富的目的,这个可以理解(日本货币升值的优势劣势就在眼前)。老百姓为什么没有察觉纸面货币发行的过多了?发觉了又为什么没有觉得不满意?
  我的理解是等中国的基础建设搞完了,才能开始货币升值赚全世界的物质财富(当年日本就是这样做的),但是这一天还很遥远?(我是多么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啊!!)
  6。关于货币的价值问题,我觉得可以从抗战时期各方发行交错复杂的国、共、日,几方货币价值和关系来入手,我在看那些抗战文章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发行出来的货币谁认?值多少钱?流通范围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特别时货币的政治军事信用怎么保证(日军当然不会认边区政府的货币,万一日军全部占领了中国,认边币的老百姓岂不是手里只有一堆废纸)?这个问题用大白话解释通了,我想大家也就都能明白了,也就可以避免很多的经济专业术语了。
  “至于你说的GDP增长之后印出来的那部分钱应该不能算作铸币税吧?”
  这是政府的隐形收入,当然算是“铸币税”。政府真的可以决定多印出来的钱怎幺用,和真的税收上来的钱一样能做事,所以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税,不过没有明文规定。
  “1。我还是不大理解所谓的“虚拟经济”,这个票面上的东西,比如美国日本虚高的股票都是本国GDP的200%,但是这样的“钱”也能在全世界买到东西,我觉得很不理解。特别是日本,制造业那幺发达,但他们的GDP还是有70%是服务业,为什幺???所谓的“服务业”到底是个什幺东西?以前的概念是洗澡理发物流这种东西,后来又理解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货币方面一系列的操作(阴谋?),还有其它的例子吗?而且为什幺会占GDP那幺高的比重呢?”
  工农业的总产值,有个饱和的问题,市场经济一搞,一会就过剩了,价格还会降。有时也受物质条件的硬限制,你就那些土地,农业产出就只会那么多,你就那些路,汽车总量就多不上去。因为这两条,发达国家靠工农业发展经济炒不大。服务业就增长空间很大。一方面是人和人互相玩,看球听歌都是钱,只要提供的新鲜玩艺别人有兴趣就是钱。另一方面人和人互相炒,房子转卖都算是第三产业,还有艺朮品、证券之类的,价格会越涨越高,与工农业商品不停跌价不同。再则,服务业可以自己关起门来涨价,没有国际竞争的压力,吃饭就收你高服务费,你不会因此跑到外国吃饭去(但完全可能去买外国做的便宜工业品)。
  所以,只要基础设施没有问题了,就可以开始大搞人和人互相玩互相炒。人均GDP和发展中国家拉开差距,主要是靠这个。一炒,人就觉得自己有钱了,就更加敢于消费,信用卡狂刷。还有货币升值,三道炒作一起来,人均GDP一会就上万美元了。人均GDP里大部分数值都是炒出来的,所以服务业占GDP比重会很高。
  “2。据说全世界发达国家里,只有德国还是实物制造业比较多,贸易也是常年高额顺差(日本虽每年高黑字,但服务业已经占了GDP的70%)。英国把整个国家的实业都快卖空了,每年都是贸易赤字,但经济增长后的GDP仅把法国抛在后面,更在逼进德国!他们到底在玩些什幺东西,怎幺玩的呢?连西班牙那样次等发达国家都是常年贸易逆差,以上现象种种说明了些什幺问题呢???这些现象,对发达国家来讲,那一种模式更有助于保持自己的国力,更有助于自己的长远竞争(发达国家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只要国际进出口没有问题,就可以维持内部的炒作,内部炒得起来,经济增长就好。老牌发达国家很厉害一招就是收购国外资产。一些富人其实什幺也不用做,就把钱交给基金管理,他整天坐着收钱就行了,因为他有资本。老牌发达国家整体上就是这样,在国际上资产很多,可以从外国轻松地捞到很多东西。欧美巨头在世界上有很多油田矿山,差不多瓜分完了,还是便宜的时候弄来的。后富的就不太好,弄不着东西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问题,一般是因为炒得不好,如炒过头了。
  从长远上来讲,有一个坐吃山空的问题。国际上出新兴强国了,把你的实质产业一个个顶掉了。世界就会怀疑你的实力,货币贬值,发债没人要,你就得变卖实质资产从外国换东西。所以,发达国家也还是要搞实业,总玩虚的也不行。
  “3。还有一种说法,说二战以后人类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二战的损失,据说每天都有7万亿美元资本在全世界流动,我想知道,这些钱真的和物质财富一一对应一分钱一分货嘛?”
  这是个财富的定义问题。盖茨股票值好几百亿,他要想变成实质资产,就不知值多少钱了。如果现在全世界所有货币准货币等虚拟财富都想变实物,那就会天下大乱,股票狂跌,全球急剧通货膨胀。所以,虚拟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对应是十分钱才一分货的关系,夸大了一个数量级。但不发生这种事,老盖仍然是全球首富。
  “4。据说日本的国家以及民间存储的财富足有8万亿美元之多,足够整个世界重建两次了,这个数字和对应的物质能力实在让人震惊,我想问1)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这个数字是否准确;2)8万亿美元的物质能力代表一个什幺的程度和概念;3)8万亿美元的财富怎幺存储?不会就光是那些美刀纸吧?4)听说日本国家财政赤字接近GDP的200%,既然这样,他们哪来的那幺多财富?”
  日本的海外资产非常多,比中国阔多了,一年光汇回日本的投资收益就是800亿美元。这些海外资产价值肯定在一万亿美元以上,我认为抵2万亿美元不离谱。日本人还持有大量外汇,也值万亿美元。所以,8万亿美元之说不离谱。“日本国家财政赤字接近GDP的200%”肯定是错的,应该是内债的意思。
  “5。现今政府发行的名义货币比增长的GDP多的多,为什幺没有产生通货膨胀?外国人出于削弱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目的,宁愿在纸面上多给你一些财富的目的,这个可以理解(日本货币升值的优势劣势就在眼前)。老百姓为什幺没有察觉纸面货币发行的过多了?发觉了又为什幺没有觉得不满意?
  ”
  中国因为过剩,所以没有通货膨胀。以前短缺经济,多发了货币确实就是通货膨胀。现在老百姓如果觉得政府印钱多了,可以去抢购东西,但是一会就生产出来了,供应充足,仍然不会涨价。既然如此,老百姓也就不抢了。但是社会上闲钱就比较多了,会去炒,不过剩的就涨了很多了,因为一般不是日常用品,没有体现到通货膨胀率上面。
  “我的理解是等中国的基础建设搞完了,才能开始货币升值赚全世界的物质财富(当年日本就是这样做的),但是这一天还很遥远?(我是多幺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啊!!)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天已经来了,人民币、股票、中国艺朮品、房地产等等纷纷升值。但这并非政府主动弄的,而是一些人看好中国,提前行动。现在还没有到大规模质变的时候。什幺时候人民币自由兑换了,以中国政府的作风,应该就是要开始大炒了,我估计要十到二十年准备时间。
  中央银行有很多操作模式的先说中国的
  中国人民银行严格意义上不是专业银行是负责国家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其主管单位是中国国务院.日常中国人民银行的中介目标主要以货币供应量 利率 汇率为主.其中控制货币供应量基本做法是:1.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对GDP的增长率要求与对通货膨胀率可承受的预期以及测算货币流通速度制定响应的货币增长供应量;2.根据一定货币乘数,推算应提供的基础货币;3.通过其他政策影响.比如发行国债回笼货币.
  另外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不一致
  1.在中央银行对于中央政府的独立性上看
  1)相对政府中央政府独立性强并由法律保障的中央银行,这里以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条例>)和德国(1957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法>)为代表,其法律上是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其独立性强都表现在,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而不受中央政府干预上.
  2)独立性相对弱的中央银行,这里主要以英国日本韩国,其名义上属于中央政府,实际上保持相对独立性,不过近年有日趋独立性弱化的趋势.英国政府收回英格兰银行行长任命权和日本大藏省重组就是例子.
  3)独立性弱的中央银行,这类中央银行法律地位较低,接受政府指令,政府有权停止或者延缓中央银行的决议执行.法国意大利巴西就是此类的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也属于此类形式.
  2.中央银行与财政关系上看:
  1)中央政府是否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现在各国都倾向于在法律加以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不过各国具体不一,实际千差万别.
  2)在政策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各国的倾向现多是基于合作的态度.
  最后多说点中央银行的职能,首先在铸币权的分享上,多数铸币权收益直接归属国家财政,部分铸币权收益划归中央银行,其次中央银行承担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相关义务,这里主要表现在发行并管理国债上,最后中央银行是银行中的银行,是所有其他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票据清算这和储备金保管者.不过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离岸金融业务的繁荣,中央的银行在一国货币政策中的绝对指导地位正在不断被削弱,这个是值得我们留意的现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9 10:47 , Processed in 0.03964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