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国平安(601318)——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财经讯 今日,中国平安(67.10,-3.01,-4.29%,吧)小幅低开后震荡走低,最终报收67.10元,跌幅4.29%,换手率仅0.7%。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信息披露显示,当日该股出现一笔成交了349.15万股的大宗交易。明日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将进行正式表决。

  据上交所大宗交易信息显示,这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为67.8元,成交额达2.367亿元,占该股当日总成交额18.69亿元的13%。买入方为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爱国路证券营业部,卖出方为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沙五一大道证券营业部。

  明日,中国平安关于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再融资方案将在股东大会上进行正式表决。按相关规定,此次股东大会将进行分类表决。即再融资方案通过,需要赞成票数分别占参与投票的全体股东三分之二以上、A股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和H股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这三项表决全部通过。(古月)

股票基金信息      

交易日期 证券简称 成交价 成交金额
(万元) 成交量
( *) 买入营业部 卖出营业部
2008-03-04 中国平安 ( 601318 ) 67.8 23672.52  349.15  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爱国路证券营业部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沙五一大道证券营业部  



    新浪财经附:什么是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指单笔交易规模远大于市场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的交易;针对大宗交易建立的不同于正常规模交易的交易制度称为大宗交易制度。大宗交易制度一般是针对机构投资者占据主要位置的投资者结构做出的适应性安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3-1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平安价格太高了,不值这个价,否则也不会连资金用途都没想好就来圈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慧信息地雷 发布时间:1045
中国平安601318
平安200亿巨资砸向PE
    股市惊天逆转之后,保险巨头选择溯溪而上,齐齐盯住资本市场的上游。
    那边厢,两会之上,中国人寿(2628.HK,601628.SH)董事长杨超呼吁支持保险资金进行私人股权投资的话语未绝;这边厢,中国平安(2318.HK,601318.SH)已计划设立专门营运PE(private equity,私人股权投资)事项的子公司。
    接近平安高层的人士称,该公司日前已经决定,在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新设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并计划在2008年内,将200亿保险资金投入到经过遴选的项目中。
    平安流水线
    "没有哪家公司比平安更适合搞PE了",上海投资界一人士听到这一消息后表示。在中国平安的金融控股之下,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一应俱全,更有天量需要匹配的保险资产,进行私人股权投资可谓基础扎实。
    按年初银行间市场发布的证券公司年报,2007年冲天牛市之中,平安证券的盈利增速并不突出,共实现净利润14.87亿元,较上年增长168.41%,较不少一夜暴富的证券同业低了不少。但至今仍让业内侧目的是,其承销项目创造了几乎100%的过会率奇迹。
    按前述消息人士的说法,平安的PE公司将进行整合营销,在进入时已决定最后由平安证券承销上市的退出机制,形成一个流水线般的"闭环"。
    在合适的时机将其通过平安证券的强势投行将其包装上市,并最终完成退出使命。
    而值得一提的是,是次中国平安成立私人股权投资部门,并未在其运作实业投资早已有丰富经验的平安信托之下进行,而是与京沪高铁项目一样,选择了平安资产管理。
    备战创业板
    "在发展私人股权投资初期,或将主要选择一些具有良好上市前景的"pre-IPO"项目",上述投资界人士向记者表示,相对于项目前期的天使投资,尽管接近上市的"pre-IPO"项目代价较高,但风险比较容易锁定,符合保险资金保守稳健的运作原则。
    而据记者掌握的消息,200亿的2008年投资计划并非一纸空言。平安已决意在下半年或将进入运行的创业板项目中分得杯羹。
    而按深交所一位人士的介绍,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在这次上市潮中登陆创业板的中小企业有望达到数百家。
    按一位业内人士的观察,私人股权投资领域的启动,将意味着保险大鳄们彻底打通资本市场的"产业链"。众所周知,自2007年3季度开始,随着A股出现拐点,保险资金的投资取向已经明显从二级市场博取买卖价差收益向上转移,转向新股发售的一级市场。但扎堆而至的结果,却是新股收益率的一路走低。而进入那些未上市的企业,直接购入法人股,正是向更上一个层面的操作思路。
    此外,按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在两会中的提案,保险资金中长期资金的比重更大的期限结构,也比市场中其他资本更适合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显然,两间保险大鳄的同期相时而动,或预示整个保险行业进入私人股权投资时代的快速来临。这已是直接投资股市之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另一个闸门被打开。上述传闻的200亿元约为中国平安2007年末总资产的3%或可投资资产的5%。而2007年岁末,中国保险业可投资资产的总额为2.67亿元,以此计算,保险资金在未来进入PE领域的总额将有望高达1300亿元。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0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平安(56.94,0.53,0.94%,吧)21.5亿欧元购富通投资五成股权

  已增持富通集团至4.99%

  本报记者 李宇 香港报道

  继成为富通集团单一大股东之后,中国平安海外收购再出大手笔。该公司今日公告称,将以21.5亿欧元投资富通集团旗下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这意味着平安将迅速拥有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球性资产管理平台。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将与富通银行成为富通投资的并列最大股东。

  此外,平安在去年11月底购入富通集团首批股份后仍在继续增持,截至1月22日,持股比例已由4.18%增至4.99%,共约1.1亿股,平安持有该批股份的总对价也随之由当初的18.1亿欧元增至21.1亿欧元。

  目前,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富通银行,富通集团间接持有富通投资100%的股权。富通投资预计于2008年4月2日启动与荷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合并。合并后的公司注册地在比利时,将成为一家全球性的资产管理公司,业务遍布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平安此次收购的标的为吸收合并荷兰银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某些非核心资产)后的富通投资。富通投资的中文名称将改为“平安富通投资管理集团控股公司”。中国平安19日与富通银行签署了上述交易的谅解备忘录,预计双方将于4月15日前签署相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交易文件。摩根大通和美林在此次交易中分别担任平安和富通银行的独家财务投资顾问。

  根据备忘录,富通投资将经营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并持有富通银行在全球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所相关的一切资产(包括吸收合并荷兰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但不包括某些非核心资产)以及中国平安在香港的某些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富通投资将获指定为服务中国平安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先服务提供者之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信托9.6亿迎娶许继集团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8:04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王恒利

  经过短短10分钟的拍卖,中国最大的输变电设备制造商、许继电气(26.18,0.00,0.00%,吧)的母公司许继集团100%股权“花落”中国平安(56.00,0.05,0.09%,吧)(601318)。昨天晚上,许继电气(000400)正式公告披露了这一信息。

  本次股权转让需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审批。

  只有两家竞拍

  一位现场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许继集团100%股权拍卖于昨日上午10时开始,10时30分左右结束。期间拍卖人读拍卖规则耗时20分钟,实际竞拍过程只用了大约10分钟,最终以9亿6千万元成交。”

  据该人士描述,与中国平安竞争的,只有一位始终不愿公开身份的神秘竞拍者。许继集团100%股权以8亿元挂牌价起拍,两位竞拍者以每次递增1千万元交替叫价。至9亿1千万元时,中国平安突然举牌9亿5千万元,神秘竞拍者随后举牌9亿5千5百万元,之后中国平安叫出9亿6千万元,神秘竞拍者再没应价。

  昨晚许继电器披露的公告称,代替中国平安举牌的是该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平安信托”),平安信托成立于1996年7月2日,2002年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注册登记,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2003年10月,平安信托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27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

  昨天,许昌市相关政府部门因“事先有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向媒体透露另一位竞拍者的身份。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寿(31.58,-0.30,-0.94%,吧)也向产权交易所递交了意向书,因此另一位竞拍者极有可能是中国人寿。

  解决许继集团高负债

  许继电气在昨晚的公告中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许昌亚太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将就竞拍结果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转让方聘请的财务顾问将对平安信托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财务顾问报告;交易双方将就相关事项进行谈判,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作为国内输变电设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许继集团100%国有股转让吸引了国内具有实力的金融与产业资本的竞相追逐,除中国平安外,中国人寿以及航天科工均与许昌市政府有过接触。

  2007年11月,许继电气对外担保达8.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2.67%。由于资金链紧张,许继集团的一些项目被迫延期上马,因此急需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的资金状况。

  许继集团通过引进中国平安的战略投资,带来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解决其高负债的难题。同时,也将间接解决旗下的许继电气资金紧缺的现状,更解决了许继集团所承接的电力设备等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需求。

  许继电气股票是从1月21日起停牌,停牌前的价格为21.86元。昨天,中国平安股价报收于55.95元,跌1.7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慧信息地雷 发布时间:1000
中国平安601318
平安海外收购纪录再刷新
    中国平安(2318.HK,601318.SH)之于富通(FOO.AS,FORB.BR)的兴趣远不止单一第一大股东那般简单。
    丁亥冬月澶渊之盟墨迹未干,3月19日两间公司共同签署的一纸谅解备忘录(MOU)又将旗下子公司的整合话题现于世人。
    在这份谅解备忘录中,平安将斥资21.5亿欧元(约240.2亿元人民币),收购富通旗下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按次日下午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孙建一的说法,是份MOU的签署之后,平安将不仅获得高达2450亿欧元资产的联席管理权,更为平安旗下近7000亿元人民币资产出海,提供了平台和通道。
    而在国内方面,随着东家的易主,海富通基金24.5%的实际控制权,也将随着平安、富通双方正式协议的签署,而转至前者名下。
    次按疑云下的又一次海外出手
    美国次按阴风肆虐,全球金融股深受其祸。
    回望四月之前,中国平安旗下附属公司平安人寿在二级市场以每股19.05欧元购入的9501.31万股富通集团股份,已随近日欧美不断爆出的次按巨亏而大幅缩水,按3月19日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收盘价,富通股价已跌至每股14.81欧元。
    然而于此艰难时世,平安人寿复在近日相时而动,再度退潮拾贝,于1月22日之前再度趁富通股价走低时买入2006.35万股。至此,平安人寿所持富通股份,已达到双方11月28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标定的4.99%上限。按披露数据,平安人寿已在入股富通上,累计斥资21.1亿欧元,其中后期购入股份的平均成本只有每股14.95欧元,较之前的均价下降了21.51%。然而按上述19日收盘价,平安投资富通一役,账面负亏仍达4.06亿欧元。
    但在孙建一看来,此番逆市增持,只是平安与富通展开合作的第一步。19日晚间双方公布的另一份谅解备忘录显示,平安正在将富通全资持有的富通银行旗下从事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富通投资管理半数的股权逐步纳入怀中。
    若一切顺利,双方将于4月15日之前完成交割,成立"平安富通投资"。平安方面将为此支付高达21.5亿欧元的对价。前次为平安牵手的摩根大通,再次出任了平安方面的收购顾问。
    "第一步之后的第二步,将不是在二级市场买入,而是直接通过谈判的方式获得大股东身份",孙建一表示。
    按富通对荷银收购战中所获资产的整合进度,4月2日将启动原富通资产管理与原荷银旗下AAAM(ABN AMRO Asset Management Holding N.V.)的合并事宜。在2007年岁末,两家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330亿欧元和1120亿欧元。在合计2450亿欧元受托资产中,有60%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另有39%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力挫全球金融股股价的次按头寸,并未在19日发布的谅解备忘录中进行详尽披露。
    文件称,与AAAM整合前的富通投资管理,截至2007年岁末,持有的CDO(债务抵押债券)与CLO(贷款抵押债券)的风险敞口总额为2300万欧元(经提存拨备)。对于这部分资产未来的减值,原公司单一股东富通银行同意给予全额的损失赔偿保证。
    然而,相较于已在各金融巨头近期财报中纷纷做高比例减值计提的CDO与CLO相比,MBS等其他次按相关资产,尽管普遍受损程度小于前者,但因其失陷造成的损失已经历历在目,但上述谅解备忘录却并未提及。
    对此,孙建一表示,目前双方谈判仍未最后结束。有关的细节将于不久之后公诸天下。此外,孙亦援引日前平安信托在深圳中心城市广场收购一役为例,表示,"平安做的是资产配置,取舍标准与共同基金不同。更重要的要看是否物有所值"。
    看重协同效应
    是否与公司的保险、投资、资产管理"三大支柱"形成协同效应,或已成为平安未来进行海内外并购项目选择时的重要标尺。
    "没有协同效应,充其量只能是财务投资",20日下午,孙建一接受记者专访时再度强调。
    按中金公司根据富通公布的资料分析,两家即将合并公司2007 年的净利润约为2.57亿欧元,而50%股权的净利润则为1.29亿欧元,那么平安21.5亿欧元对价所对应的2007年静态市盈率为16.7倍。花旗也认为,如此作价的市盈率约在13-19倍之间。
    但中金称,近期内该项投资能够给平安带来的利润贡献会很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是次平安在发布2007年年度业绩同期,高调披露"平安富通投资"谈判进度,与之前说法已有不同。在之前宣布收购4.18%富通股权时,平安强调此乃财务投资,用于博取后者年度丰厚分红。
    但在当日平安业绩发布会材料中,"平安富通投资"的名号已位列在中国平安的资产管理业务序列。业绩会现场的演示文件称,这次合资是中国的分销能力与全球产品制造平台的"联姻",纵向合并给平安带来产品包装与分销利润的基础上进一步带来产品制造方面的利润。此外,平安还将通过分享富通在投资管理、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专业知识获利。
    按来自富通的资料,前述2007年岁末两家合并之前公司累计的2450亿欧元资产中49%来自富通分销伙伴、47%来自机构;并遍及全球各地,其中80%来自以荷兰和比利时为主的欧洲地区,11%来自亚太区域,另有7%和2%来自北美洲与拉丁美洲。
    这无疑在满足"三大支柱"并举的业务模式之外,又在全球市场将收益波动性有效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成立的"平安富通投资"所覆盖的业务网络中,另包括来自中国市场的41.01亿欧元管理资产,这是富通投资管理昔日在上海与海通证券联手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海富通基金。富通投资管理在其中持有49%的权益。显然,待平安收购完成后,海富通基金24.5%的权益也将掌握在平安手中,这对目前金融格局中独缺基金公司资产的中国平安,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同样华人文化的东南亚保险市场,以英国保诚为代表的寿险大鳄,无不在发展寿险业务的同时另开立基金公司,"一手卖保险、一手卖基金"成为个险代理人的天然协同模式。而在2007年,平安人寿旗下的代理人数目,从20.5万人猛增至30.2万人,条件已经越发成熟。
    但孙表示,目前平安与富通间的主体谈判尚未结束,现在还言之过早。
    而对于战略协同之外的财务收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亦在年报记者会上表示,整合后的"平安富通投资",将以最大可能的额度向双方股东发放利息。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央企首单信托型企业年金计划“花落”平安养老

www.eastmoney.com   2008-03-23 18:53   毛晓梅 王文帅   新华网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将全系统9万多名员工的养老金计划交付中国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运作。这在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还是“头一例”。

    23日上午,中交集团与平安养老险公司在签订了企业年金受托合同。据悉,中交集团将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为集团总部及下属各子公司的9万多名员工建立养老金计划。平安养老险公司作为该计划的核心角色——受托人,将负责委托并协同中国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企业年金计划进行管理运作。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指的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属于企业内部的一种薪酬福利计划。按照相关政策,国内的企业除了可自行成立年金理事会外,也可选择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作为受托人,建立信托型的企业年金计划。我国企业年金市场潜力巨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唐霁松23日透露,截至2007年底,全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已达1400亿元,这一数字比2006年末新增了500亿元左右。

    中交集团此次成为国内首家引入法人受托机构管理企业年金计划的中央企业。唐霁松透露,目前另有22家中央企业的企业年金计划业已获批。据了解,中央企业一般具有下属公司多、员工队伍大、区域差异明显、发展水平不齐等特点,这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很高。

    平安养老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旗下专业养老险公司,在全国现拥有35家分公司。据保监会公布,2007年国内专业养老险公司的企业年金缴费、受托管理资产、投资管理资产总额依次为85.5亿元、84亿元和79.7亿元人民币,平安养老各占到了约57%、59%和63%的份额,已成为业内年金规模最大的专业养老险公司。

    中交集团是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机构遍及北、天津、上海、广东、湖北、陕西等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眼光从市场拉回到公司基本面。

有分歧才更有机会,尤其是这种一边倒的看空时。至少不用担心泡沫太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

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盈利空间受到挤压.pdf

346.24 KB, 下载次数: 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券商是干什么的,它的利益动机是什么。
如果平安在高位,中金出这样的报告提示风险,我到感觉这个券商了不起。
现在。呵呵。我看到的情况与它的感受有不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说平安08年最坏情况下也值49.23:*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 2008 年 03 月 26 日 16 时 01 分 ( 北京时间 ) 货币单位:港元

现价 53.65
52周最高 124.00

买入 53.60
52周最低 36.60

卖出 53.80
市盈率 19.23

升跌  0.30
息率 0.01

升跌百分率  0.56
交易单位 500

上日收市价 53.35
买入差价 0.05

开市 52.95
卖出差价 0.05

最高 54.45
市值(H股) 137,271.23M

最低 52.30
   
成交量 24,871,457
   
成交额 1,330.35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 2008 年 03 月 26 日 15 时 00 分 ( 北京时间 )  货币单位:元

现价 52.19
总手 398,387

买入 52.18
内盘 221,464

卖出 52.20
外盘 176,923

升跌  1.11
最高 53.50

升跌百分率 ( % )   2.17
最低 50.50

上日收市价 51.08
   
开市 51.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旗集团昨日发表报告指出,将中国平安(48.99,-3.20,-6.13%,吧)(2318.HK)列入亚太区保险行业首选,并将该公司2009年度盈利预测调高11%,以反映来自入股富通投资所带来效益,预计保费增长将因此上升,而今年盈利预测则维持不变。花旗给予平保“买入”投资评级不变,而H股目标价仍维持78.5港元。

  花旗在报告中表示,短期仍关注A股市场持续转弱,长远则要看平保能否发展成为全球性保险投资集团。平保早前公布以21.5亿欧元入股富通投资50%股权,令平保踏上全球性资产管理业务台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瓦屋青雨 于 2008-3-24 21:15 发表
将眼光从市场拉回到公司基本面。

有分歧才更有机会,尤其是这种一边倒的看空时。至少不用担心泡沫太多。


我倒是担心平安成为千夫所指之后,它的任何大幅上涨都回引起关注。
在股市有曝光死的特点。
在平安我也被套很深了,不能进退自如的感觉太差了:*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8-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年薪(转帖)

?高管名 职位 学位 年薪(万元)
  梁家驹 常务副总经理 学士 1710.2800
  马明哲 董事长 博士 1338.2200
  张子欣 总经理 博士 1115.4600
不知是不是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讯消息 据路透社3月31日报道,富通集团(Fortis)31日公布年报显示,中国平安(52.91,-0.23,-0.43%,吧)(601318)保险计划增持富通集团股份至7%。

  平安近日已经将持有的富通集团股份从4.18%增加至4.99%,并以2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半的富通集团资产管理业务。这些举措加强了平安和富通的关系。

  富通集团在年报中表示:“平安已经宣布,最终希望持有7%的富通集团股份。富通也已经表示,该集团愿意寻求可能的途径以实现这一目标。”

  平安去年11月以27亿美元的价格获得富通集团部分股份,当时富通集团正在为以240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ABN AMRO)部分业务进行融资。

  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拥有大量现金,并且正在寻找海外投资机会以推动增长。这些金融机构已经与受信贷危机影响的欧美竞争对手进行了一些交易。

  通过出售资产管理业务,富通集团获得了急需的现金以提升资本基础。由于收购了荷兰银行部分业务以及受次贷相关资产冲减的影响,富通集团的资本水平有所下降。

  富通集团年报还显示,平安必须得到富通集团批准,才能将持有的股份提高至5%以上。不过,如果富通集团的股份未来被摊薄,平安可以将持有的股份补充至4.99%。此外,只要平安仍持有富通集团股份,那么平安就可以指定该集团的一名非执行董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平安集团推出“平安易贷”无抵押贷款保险

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全国首家营业门店,在上海静安广场正式开业。
      
        
        中国平安继在业内率先推出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后,此次又由平安产险全新推出了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平安易贷”,推行的首站即选择上海。
      
        
        平安易贷是专门针对普通居民开展无抵押贷款业务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也是中国平安凭借自身综合金融平台优势推出的又一创新产品。它通过向普通居民提供信用保证保险,帮助其从银行获取无抵押贷款。只要投保成功,投保人即可轻松申请由深圳平安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无需抵押,手续简便,期限灵活,审批快捷。不仅如此,平安易贷投保条件也非常低,只要是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中国公民均可申请。收费方面,平安产险收取一定的保费,深圳平安银行则对贷款按正常利率收取利息。
      
        
        无抵押贷款因风险高,银行一般都不敢提供此服务,即使提供也只是针对高收入人群,致使很多普通居民借贷无门。而平安产险是专业的保险机构,具有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平安产险提供的信用保证保险作为担保,银行的无抵押贷款发放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据悉,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香港等地,小额消费信贷业务都已经非常发达,普通居民短期资金的借贷非常便利。但在中国大陆,小额消费信贷才刚刚起步,而通过借助信用保证保险工具向普通居民提供无抵押短期贷款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中国平安透露,继上海之后,其他城市的普通市民将来也能享受到这种便捷的快餐式借贷服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ksnowf 于 2008-3-29 12:39 发表


我倒是担心平安成为千夫所指之后,它的任何大幅上涨都回引起关注。
在股市有曝光死的特点。
在平安我也被套很深了,不能进退自如的感觉太差了:*27*:


——好公司还需好价格,不能偏废。选股、估值两手都要硬。

如果被套很深,就要思考一下是市场非理性所致,还是自己投资非理性所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加快国际化进程!入股富通集团后再购富通投资50%股权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4月3日公告称,公司已于4月2日与富通银行签订股份收购协议———公司以21.5亿欧元自有资金投资富通银行持有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吸收合并荷兰银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但不包括非核心资产和剔除业务后)的100万股股权,约占富通投资总股本的50%。本次交易完成后,富通集团通过富通银行及卢森堡富通银行持有富通投资100万股股权,将比中国平安多1股,富通投资改名为平安富通投资。
  早在去年11月底,平安人寿首先通过二级市场买入9501万股富通投资母公司富通集团股权,占富通总股本的4.18%;而在11月后平安仍在继续增持富通银行股权,持股比例已由4.18%增至4.99%,共约1.1亿股;截至4月2日该笔投资已产生约2.7亿欧元的浮亏,账面缩水约15%。平安入股后,富通投资的中文名称将变更为“平安富通投资管理集团控股公司”,未来的主要业务为经营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并持有富通银行在全球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一切资产以及平安在香港的某些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2007年富通投资税后利润约为2.1亿欧元;截至07年12月31日,富通投资资产总值及股东权益分别为57亿欧元及31.6亿欧元,比上年增长278%和829%。
  有分析认为,此次股权交易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利于迅速提升本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业务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并推进公司第三大支柱资产管理核心业务的发展,增强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的投资业务实力。申银万国认为,由于富通的业务结构类似于平安,平安收购富通投资符合其“保险、银行、投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富通业务发展的区域分布及运营模式能够与平安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受股市调整影响,预计一季报业绩不佳,5月中旬将可能出现阶段性买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3 07:10 , Processed in 0.088501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