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煤采气权长期分家 山西煤层气开发资源被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04:33  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胡仁芳

  这是一个新型能源备受追捧的时代。一边是国家能源局初步敲定煤层气“十二五”规划对外发布的时间,一边是地方产气大省山西提出“气化山西”概念,积极铺管设网。在煤层气开发上地方与中央步调保持一致。

  只是开发进程稍显缓慢,多方人士纷纷认为,采气权与采煤权的长期分家还是症结所在。气随煤走,这样利益主体才会一致,企业开发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马巧珍,这位连续三年提起煤层气相关议案的人大代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有的政策必须要改变,必须要解决拥有采气权的中央企业与拥有采煤权的地方煤炭企业的利益矛盾。关键问题解决了才能改变目前煤层气极度缓慢发展的现状。不过,今年“两会”她提的议案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任何答复。

  采煤采气权分家

  致煤层气开发滞后

  “采气权现在归大型央企,但这些企业对煤层气的重视又不够,也不积极的去开采。地方企业想重视,但又没有开采权。”大同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于洪一针见血指出关键问题所在。

  国内煤层气发展稍有规模的当属山西省,以晋煤集团为主要代表,作为山西煤层气发展的先行者,近几年山西90%以上的煤层气抽采都是出自那里。

  “晋煤集团发展煤层气也是相当不容易,顶着各方的压力,硬着头皮在磕磕绊绊中走到今天。”马巧珍感慨道,采气采煤权不统一,联合开采这种模式需要协调的地方太多,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连续三年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马巧珍连着三年提的议题都与煤层气有关,“关于采气权与采煤权的矛盾我每年都提,这个问题长期存在,最早采气权中联占有,接着中石油,中石化都进来了。当地煤炭企业没有抽采权,自然他们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了。”

  而据媒体报道,央企虽然占有煤层气抽采权,但并没有积极开发。

  兰花科创(600123) 曾在2010年10月份取得沁水煤田伯方区块煤层气探矿权。记者致电该上市公司董秘王立印,他表示,公司对于煤层气这块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一方面是因为这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另一方面就是采气权不归我们,“两会”讨论了这个问题,但还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我们只能再看看。

  看来上市公司有心发展这块业务,但政策不利于煤炭企业去发展煤层气这块业务。从目前来看,国家还是不鼓励地方煤炭企业开发煤层气资源的,更偏向于让实力雄厚的大型央企接管。

  “一般大型央企的股东背景强,都是每个行业的龙头或先行者,资金充足,技术都是处在行业前列的。开发起来更容易形成规模。”国金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郝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大型央企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资源,开发起来肯定有侧重点,战线也会拉的很长,站点铺开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像煤层气这种资源没有及时抽采就不可避免了。”

  以山西为例,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被开采有好几十年了,煤层气真正利用起来也是近几年,还不是全部被利用,只是南部部分矿区。

  “煤层气补偿基金”提议被否定

  蜗牛式发展使大量资源浪费

  经济要发展,环境不容忽视。马巧珍在为山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环境污染也考虑在案。2010年,她向财政部提议成立煤层气开发补偿基金,煤层气一半以上的储量都在山西省,开发必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谁来采气谁就交相应的环境补偿基金。在她看来,这是未雨绸缪,开采方要为当地的环境污染埋单。只是终究她的建议没有被通过。

  于是,今年“两会”上她提出了另一项补偿机制,向开采方征资源税,只是具体设在怎样的标准还没有相关的政策说明。

  记者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对方认为,煤层气讲究规模化效应,也就是说前期开采时,若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企业是亏损的状态。这个时候国家再征收相应的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就更大了。某种程度上就减弱了企业开发煤层气的积极性。

  就相关问题记者致电煤气化(000968)董秘刘文孝,“现在还没有和晋煤集团具体谈到煤层气这块业务对补偿机制不便发表任何意见。”

  此前,2011年4月13日,山西省国资委提出由山西晋煤集团托管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有媒体报道,今后煤层气或成为煤气化(000968)重点发展业务之一。

  晋煤集团,2009年在全国煤炭企业中排名第九名,算是煤层气发展中小具规模的国有企业了,“仍处在初级推广阶段,距离很成熟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于洪认为。而这样蜗牛式发展使得大量的资源正在被浪费。

  “国家也在想办法,我的提议每次都能收到答复,只是从来没有过很明确的答复。”马巧珍告诉记者,多数都是局部的改善。必须加快进度,以这样的方式发展每天都在产生资源浪费的煤层气,太慢了。

  煤层气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燃料等等。目前,得益于晋煤集团,晋城市的市民生活用能源,交通工具已经采用煤层气, “便宜得很,1立方米两块钱。”据悉,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L汽油,以2011年4月19日97号汽油每升8.36元计算,2元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9.46元汽油的热值,接近5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金管局指希望人民币FDI今年下半年可推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17:3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上午消息 日前人民银行官员透露正在制定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FDI)政策,香港金管局副总裁彭醒棠今日被问及政策可以落实时表示,希望试点政策可以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彭醒棠数日前曾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制订新的规定,方便离岸市场筹集资的人民币资金能以FDI方式回流内地,香港方面则正在试图说服当局出台相关的具体规定。他今日在香港参加一个研讨会间隙时进一步表示,希望政策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落实。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本月18日称,人行正会同商务部、外管局研究和制定人民币FDI试点政策。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业界普遍对政策表示欢迎,并希望能尽早实行。

  事实上,随着去年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放宽,FDI已可以用人民币进行。外商被允许在境外融资人民币,用于内地的直接投资项目,但必须先获内地有关部门审批,例如合和公路(00737-HK)去年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将资金调回内地使用。

  业内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审批前难以获知是否获批,而且时间较长,如果可以在有清晰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将审批转变为备案的方式,必将有助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香港至今年2月底,人民币存量有4000亿元,但市场上流通量仍较低,据机构估计仅700-800亿元。首只人民币计价证券汇贤房托 (87001-HK)本周截止认购,公开发行部分超购仅1.5倍。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不足以支持人民币业务持续发展。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表示,人民币计价证券最大的挑战,就是市场上的人民币流通量。

  德意志银行昨日发布调查报告指,该行对44家在中国营运的跨国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如果人民币FDI开放,66%公司会在香港筹集人民币。该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马骏(专栏)预计,到2012年,香港市场中流通的人民币规模能增长到7000亿元左右,从2012至2015年会再有几倍的增长。(彭琳 发自香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石化与澳大利亚公司签署LNG供应和认股协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16:5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下午消息,中国石化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签署LNG供应和认股15%两项约束性协议。未来20年,中国石化将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同时,中国石化认购APLNG公司15%股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今天签署了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从2015年开始,中国石化将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APLNG项目拥有世界级的煤层气资源,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柯蒂斯岛新建液化天然气生产线。

  同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SIP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还与APLNG公司签署APLNG公司股份认购协议,中国石化认购APLNG公司15%股份,康菲公司和Origin公司所持股份分别由50%相应降至42.5%。

  两项协议包含了APLNG公司和中国石化2011年2月25日签署的框架协议中的商务条款,协议尚需取得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以及APLNG获得最终投资决议。

  APLNG 的液化天然气将成为中国石化拟建的广西接收站主要气源,并有可能输送至中国其它液化天然气进口及气化终端。

  Origin公司执行董事Grant King表示:“这是澳大利亚达成有史以来年合同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该液化天然气出口协议建立在APLNG现有的国内业务基础上,目前昆士兰州 40%的天然气由APLNG提供。该项目将为昆士兰地区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并且为作业区的社区带来大量机会及更广泛的经济利益。”

  康菲公司勘探生产高级副总裁Ryan Lance表示欢迎中国石化参股APLNG公司并成为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买家。他同时表明:“APLNG仍在继续与其它有潜力的客户进行商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张耀仓表示,这将有助于中国石化获得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以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中国石化将继续在澳大利亚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华艳 发自北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五”海水淡化产能将扩逾3倍 有望撬动百亿元资产
2011-04-22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杨萌

  近日,有消息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而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以及一系列鼓励发展海水淡化的政策,有望在下半年陆续推出。

  据悉2005年时,出台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中提出,2020年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90%。而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尚不到60%,在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将明确提出“推进国产海水淡化材料的生产和制造”等要求。

海水淡化有望撬动百亿元资产

  分析人士指出,在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随着各项扶植政策的推出,海水淡化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据中国脱盐协会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海水淡化的能力有64万吨/日,相当于全球的1%。未来5到10年,中国海水淡化能力将会出现迅猛增长。

  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表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至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根据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到2020年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50万-3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五倍以上。

  产能的翻倍也意味着投资空间的扩大,尤其是海水淡化设备方面的投资。申银万国认为,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设备年均市场容量约40亿美元,中国海水淡化设备未来10年投资规模将高达120亿-140亿元。

  据了解,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谓海水淡化。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逐步取代蒸馏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整体上对国际相关厂商的依赖程度仍较高,但近几年国内设备厂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两种:反渗透膜法(膜法)和低温多效蒸馏法(热法)。其中,前者占比较大,约67%;后者约占27%。据悉,目前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主要是高压泵、耐腐蚀钢管、仪表和膜组件。

海水淡化未来预期明确

  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良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整体上对国际相关厂商的依赖程度仍较高,但近几年国内设备厂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公司以双良节能(600481.SH)、中集集团(000039.SZ)为主。昨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双良节能的证券代表汪洋以及中集集团证券代表王心九。

  汪洋对记者表示,目前双良节能方面,有海水淡化主设备的生产技术,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LT-MED/12000低多效海水淡化设备9套(海水淡化能力10.8万吨/天,目前已经拥有1.25万吨/天和2.5万吨/天的生产规模设备)的建设规划,正常年产值达6.75亿元,税后利润约1.4亿元,约合净利润21%。

  汪洋还表示:“但是由于,海水淡化具体扶持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现在还没有接到订单也没有销售,未能够对上市公司带来利润。”

  王心九则对记者表示,目前,中集集团的主要业务是以几大板块为主: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灌输装备,在能源化工液态食品灌输装备业务中在重化工方面,公司在大连有一个基地,可能未来向一些化工成套装备为主,其中也包括海水淡化这方面的项目,但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公司并没有真正的涉足这一部分业务,只是刚刚起步。

  “目前,公司2010年上半的报告中已经指出,这个业务范围,但是海水淡化刚刚开始提出,能够接到什么项目,能不能够有市场,能够拿到多少订单,这是另外的事情了,目前,只是从海水淡化的项目角度去看的话,还没有创造出利润,只是在未来做一个笼统的目标和范围,向未来做一个努力的方向。”王心九如是表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4-2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兴业的报告

2011418174617818.rar

623.82 KB, 下载次数: 12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d1*#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来福士协作方Grenland获海油4号平台设计合同,赢取建造合同概率增

                                                                                                                                                                                                                                                                                                                                                                       



        COSL has signed a letter of intent with Grenland, but is yet to finalise the contract, sources said.

        Sources added that Grenland teamed up with CIMC Raffles in the design race, in which three Scandinavian engineering houses took part — KBR’s Sweden-based unit GVA, and Norwegian design houses BassTech and Moss  Maritime.

       The newbuild semi, called COSL 4 or COSL Target, will be a sister rig of other three rigs —COSL Pioneer, COSL Innovator and COSL Promoter — all of which were built at CIMC Raffles’ yard in Yantai city, Shandong.

       COSL is expected to confirm the award over the next week or two, and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 construction tender, expected to hit the market in July, sources said.

       Sources said Grenland was well placed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mpetitors as it already has a presence in China and it helped COSL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COSL Pioneer by adding extra blisters and sponsons to provide required additional buoyancy.

       Sources said the construction bid, delayed twice due to uncertain market conditions, will be open only for China’s domestic yards.

       Those yards already expressing interest in the project include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Offshore Company Ltd (DSIC Offshore),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yard (SWS), CIMC Raffles and Cosco Shipyard.

       The COSL Target will be similar to COSL Pioneer, COSL Innovator and COSL Promoter, but will have deeper working water depth of 1500 metres.

       Logistically, DSIC Offshore could have an edge because a drilling equipment package COSL bought from National Oilwell Varco is currently mothballed at its yard in Dalian.

      Three years ago, DSIC Offshore offered to mothball the drilling package in Dalian for free in an effort to help win favour when the tender documents emerge.

       Sources said an award to DSIC Offshore could also save on costs by lowering mobilisation expenses. Nevertheless, SWS remains confident of securing the order, having built a similar unit for COSL’s parent compan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SWS is scheduled to deliver to CNOOC a 6 billion yuan ($900 million) semisub capable of drilling in up to 3050 metres of water and to a well depth of 10,000  metres.

       CIMC Raffles is equally confident of its prospects, having just delivered COSL Pioneer to COSL, and being due to deliver the two sister rigs next year.

22 April 2011 15:55 GM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4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减免多项集装箱运输费用
2011年04月24日 08:53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
取消不合理项目,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财新网】(记者 王嘉鹏)上海市四部门4月23日联合发布公告,对多项集装箱运输费用实施减免,并将加强对相关收费行为的规范。

  这份《关于规范本市集装箱运输服务有关收费行为的意见 》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和市交通港口局共同发布。文件提出,清理取消上海市各集装箱堆场自设的燃油附加费、夜间操作费等不合理收费,降低其他一些收费,如港区调箱门费由50元/箱次降低为20元/箱次,S2高速公路全程通行费,40英尺集装箱卡车降低为50元/车次,其他规格的集装箱卡车通行费也将相应降低。

  该意见中还提出,除已下调出租汽车贷款道路通行费,上海市将提前实施其他减免贷款道路通行费的措施。

  该文件强调,要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查相关单位未经核准自行收费、擅自涨价,以及将“打单费”(集装箱发放/设备交接单)等收费项目向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转移的行为。“打单费”暂按10元/单执行。

  不过该文件中也同时提出,如果收费调整使集装箱堆场企业出现的经营困难和问题,所在区(县)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扶持,妥善处理。

  此前,对上海市集装箱堆场和港口等相关单位的不合理收费和收费转嫁行为,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及司机群体已多有不满,近期油价持续上涨则使该行业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

  附:关于规范本市集装箱运输服务有关收费行为的意见

  沪建交联〔2011〕366号

  各有关单位:

  集装箱道路运输是货运物流的重要环节,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本市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发展,缓解物价和费用上涨对运输企业经营的压力,经报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规范本市集装箱运输服务有关收费行为、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提出以下意见:

  一、清理取消集装箱堆场自设的收费项目

  (一)燃油附加费。

  (二)夜间操作费。

  二、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

  (一)港区调箱门费(按船方或货方要求搬移箱作业),由50元/箱次降低为20元/箱次。

  (二)S2高速公路全程通行费,40英尺集装箱卡车降低为50元/车次,其他规格的集装箱卡车的通行费相应下调。

  三、严格执行核定收费标准的项目

  汽车装卸搬移费和施封费,应按相关收费标准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涨价。

  四、推荐收费标准的项目

  打单费(集装箱发放/设备交接单),暂按10元/单执行。

  五、收费项目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并按照“谁获取服务谁支付费用”的原则操作,不得将打单费、施封费等收费项目向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转移。

  六、对未经核准同意的各类收费和强制转嫁付费义务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七、统筹考虑全市各方面的情况,在已下调出租汽车贷款道路通行费的基础上,提前实施其他减免贷款道路通行费的措施。具体方案近期另行公布。

  八、对集装箱堆场企业出现的经营困难和问题,各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帮助妥善处理,并制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

  上述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有关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市、区(县)价格管理部门会同交通港口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各类违规行为。

  市建设交通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物价局 市交通港口局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进军海洋工程_二次起飞契机降临
作者:黄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4-23 08:05:01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海工业务近几年成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公司在传统集装箱业务已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从业务布局和管理效率来看,公司未来三年仍有20%~30%的复合增长,目前估值偏低

  中集集团近期的一则高层人士变动消息让一位跟踪这家公司多时的私募基金经理终于下了重仓的决心。

  在这则人事变动中,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继续担任公司旗下中集来福士的执行董事长,并接替中集来福士的创立者章立仁兼任首席执行官。

  “公司管理层的思路非常清晰,就是做制造业升级,目光已经聚焦在了海洋工程设备上,而这一块,将会让这家传统的集装箱公司迎来第二次成长。”该私募基金人士说。

  海工装备制造业迎发展黄金期

  对机械行业的分析师来说,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的兴起也让他们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在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可以肯定地说,最好的板块就是海洋工程设备行业。”方正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彭民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说,如果说1995年之后是中国造船业的腾飞期,那么现在,就是中国海工设备业迎来爆发性增长的起点。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原油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原油需求增加了,但陆地石油资源却日趋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向海洋进军是大势所趋。”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

  据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35%;2009年海洋天然气产量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3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41%。而从近年的石油发现来源分析,世界新发现的油田一直向海洋倾斜,从总量来看,2005年至 2009年,世界最新的油田发现主要为海洋油田,占比在60%以上。

  此外,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海洋油气“有利可图”。彭民说,当油价高于50美元,基本能覆盖海洋油气的开发成本;油价高于70美元的时候,海洋油气的开发则是有利可图,而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维持在90美元以上,海洋油气的开发显然具有高利润的吸引力。

  也正是如此,海洋工程行业投资热情也逐渐高涨。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说:“石油勘探开发对服务需求非常大,而其中最具有爆发性机会的,就是提供海洋工程装备类的公司。”

  资料显示,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投入达1200亿元。行业普遍预计,在“十二五”期间,这笔投入将提升为2500亿~3000亿元。

  “毫无疑问,现在正是国内海工装备行业难得的发展契机。”彭民说,1995年之后,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带来了中国造船业的一段黄金时期,而现在,造船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海工装备制造业未来也将向中国转移。

  “谁抓住了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谁就将获得重新改写当前装备制造业蓝图的主动权。”广州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

  多元化布局,“先下手为强”

  面对海工装备制造这块大蛋糕,中集集团早已“先下手为强”。

  去年,中集集团着手收购了烟台来福士和TSC海洋集团75%、50%的股权,大举进军海洋工程领域。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从事海洋工程建造的主要有来福士、大连船舶重工、中国船舶、振华重工和海油工程。

  其中,来福士的海工建造经验最为丰富,也是中国手持海洋工程订单最多的公司。近十年来,来福士已为国内外客户交付了上百艘各种类型的特种船及多品种海洋工程项目,目前来福士手持半潜平台订单居世界前三位,在国内目前在建的8个半潜平台项目中,来福士拥有6个。

  但是,去年作为多元化发展的第一年,中集集团在海工业务上仍处于亏损状态。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海工业务实现收入24.4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 .72%,亏损11.09亿元。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师刘荣指出,由于2007年开始采取外包策略,加上深水钻井平台在手订单均为首制船,在技术、建造、项目管理方面经验不足,设计的变更也会导致成本增加。

  虽然出现了亏损,但刘荣认为,中集集团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重大问题,另外,根据造船业经验,首制船交付后第二条第三条船的盈利将大幅提升。

  “预计今年海工业务的亏损将缩小到2亿元。” 彭民说,目前,中集集团手上海工业务的订单很充裕,包括6艘半潜式钻井平台、4艘自升式钻井平台、1艘生活支持平台和4艘特种海工辅助船舶,其中在建的3 艘自升式钻井平台和1艘生活支持平台将在2011年交付确认收入。彭民预计,2011~2012年将是中集集团海工业务放量增长期,未来3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过60%。

  “中集集团海工收入2015年的目标是150亿元,而目前只有40亿元,单是近几年这个成长空间就非常具有想象力了。”上述深圳私募基金人士说,而且,海工业务设备存在技术壁垒,中集集团作为国内唯一在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这个行业一旦崛起,中集集团将稳坐“老大”宝座。

  而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在这个时候接过来福士的指挥棒,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人士对公司发展海工业务的信心。

  传统集装箱业务向好

  “对于公司的传统业务,现在市场也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彭民说,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集装箱行业的集中度提高,中集集团在这个过程中韬光养晦,取得了当前国内集装箱业务的绝对龙头地位,随着行业结构更加成熟以及在市场份额上的绝对优势,中集集团在传统集装箱业务上已经拥有一定的定价权。

  中集集团的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业绩大幅反转,实现营业总收入517.68亿元,同比增长152.82%,其中,集装箱业务增幅最大。2010年,全球经济V形反弹带来集装箱贸易及航运的快速恢复,集装箱新增需求旺盛,且之前一年多累积的旧箱淘汰更新需求也集中释放,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中集集团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快速恢复生产,成功抓住了行业的市场机遇,实现销售收入254.40亿元,同比增长356.4%。

  刘荣也指出,500亿元销售规模的中集集团显然不是高成长的公司,但从业务布局和管理效率来看,中集集团未来三年仍有20%~30%的复合增长。同时,公司过去七年每年30%左右的股利分配率,在机械行业中最高。再加上海洋工程、能源装备两块新兴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有望成为2012年以后公司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招商证券指出,预计中集集团2011、2012年EPS为1.55、1.82元,市盈率为17倍和14倍,仍低于机械行业平均估值水平。按照2011年20倍综合PE,招商证券给予中集集团31元的目标价。

  但广州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从当前市场走势上看,热点显然还没轮到海洋工程装备,毕竟目前还有一些安全边际更高的板块和公司,但随着行情拓展到二季度末,市场会再度关注高端装备制造板块,中集集团也会成为当中的佼佼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岸人民币资产有望加速增长
2011年04月22日 09:45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
预计到2012年底,香港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有望比2010年增长10倍到7000亿元;人民币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会明显提升


  【财新网】(特约作者 马骏)未来五年中,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计价、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的功能,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过程中,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实现相关改革的理想试验田。

  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面临的瓶颈是,在过去的14个月中,香港人民币存款(负债)规模快速增长6倍到4000亿元,然而可供选择的人民币资产非常有限,资产存量(债券和贷款)仅约800亿元。目前市场上一种相对悲观的看法是,由于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人民币资产 (或人民币金融产品),未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将难以继续快速发展;即使存款能成长,但由于缺乏有理想收益的产品,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难以在离岸市场的发展中获利。

  相对这种看法,我们对未来离岸人民币资产的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前景则更为乐观。两个主要理由是:第一,根据对44家在华跨国公司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着人民币FDI政策的放开,外资企业对人民币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的需求将快速上升,从而会加速离岸市场上人民币资产的形成;第二,境外机构在香港借人民币,兑换成第三国货币并在中国境外使用的“第三方使用”渠道也将打开,在中长期会成为离岸市场上人民币资产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预计到2012年底,香港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有潜力从2010年底的水平增长10倍到7000亿元;人民币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会将明显提升;受益于此,香港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净息差可以从目前的20个基点上升4倍到80个基点。

  香港人民币存款两年可增5倍

  预计 到2011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将从目前的4000亿元上涨到1万亿,到2012年底可达到2万亿元。

  香港人民币存款的主要增长来源有两个:一是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持续流入。假设国内进口商向海外支付人民币的月度增速保持在10%的温和水平,那么 2011年由人民币贸易结算带来的资金流入规模也会是2010年的3倍,达到1万亿元;二是随着人民币贷款和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人民币存款的货币乘数将会上升。理论上讲,由于香港金管局规定的人民币存款流动性比率为25%,因此存款的货币乘数最高为4倍,但现实中,一些存款和债券会在香港之外流动,因此实际的乘数效应可能会是2倍左右。如果假设2012年人民币贸易结算继续增长30%,带动存款增长到1.3万亿,存款乘数效应为1.5倍,则到2012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将达到2万亿(RMB1.3万亿*1.5=1.95)。

  两年内香港人民币资产规模可增长10倍

  截至2011年2月,香港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资产规模约为800亿元,包括人民币债券、贸易信贷和货币市场工具。其中人民币债券的规模最大,从 2009年底的380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680亿元。中资银行、财政部和中资企业是香港人民币债券的主要发行者,一些境外银行和企业也逐渐加入进来。

  相对于4000亿人民存款,人民币资产(债券和贷款)规模太小,因此目前香港绝大多数的人民币滞留在存款账户,平均年化收益水平仅为0.4%。这些人民币存款进而通过清算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获得0.72%的利率。停滞在央行账户上的这些离岸人民币没有存款创造功能和货币乘数。

  然而,我们认为未来人民币债券、贷款和股票等产品的规模将会快速增长。主要驱动力有三个:人民币FDI政策的放开,将快速推进人民币债券和贷款产品的增长;第三方使用人民币的规模会显著上升;人民币贸易信贷将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在以上三个驱动力的作用下,在港人民币资产规模能从2010年底的700亿元左右,增长到2012年的7000亿元左右;2012至2015年,其规模会再有几倍的增长。

  支持以上预测的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民币FDI政策将产生的资产创造效应

  目前,香港人民币债券和贷款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是缺乏与内地市场的“循环机制”。在港进行人民币融资并汇回境内使用,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特别审批。如银行和财政部的融资需要国务院批准;麦当劳、联合利华、合和基建以及卡特比勒等跨国公司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汇回内地使用,需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个案审批。

  目前,有消息传出,决策层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和制定人民币FDI的政策”。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新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暂行办法》,允许以人民币对境内直接投资在新疆试点。这个政策一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民币FDI就会有一个更加标准化、透明化的审批机制。这个变化将对跨国公司的融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最近对44家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果中国政府放开人民币FDI,你的公司是否会对在香港进行人民币筹资并汇入大陆使用这种方式感兴趣?

  结果令人吃惊,高达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兴趣。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与境内人民币相比,在港人民币的融资成本更低;其二,虽然香港人民币融资的成本并没有明显低于美元或港币的融资成本,跨国公司仍会对人民币融资感兴趣,因为他们的经营目标并非外汇套利,而是希望通过此举减少未来人民币现金流所面临的外汇风险错配。

  目前每年约有500亿美元的FDI通过香港投资到内地,即使保守假设其中的20%为人民币FDI所取代,未来两年人民币FDI的总规模也会达到200亿美元(约13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由人民币FDI创造的人民币贷款和债券需求将大幅增长。

  在保证FDI的真实性的前提下,人民币FDI替代外币FDI并不额外增加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和央行的对冲压力。对这一点,笔者曾在另文有专门论述 (请见“马骏: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境内货币与金融的影响”)。

  外资企业还可以将其内地的房地产和基建等产生稳定现金流收入的项目证券化,在离岸市场上发行人民币房地产信托(REITS)、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最近在港发行的110亿元人民币的汇贤房地产信托(REITS)就属这一模式。我们估计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房地产和基建类项目的存量约为2000亿美元,如果其中10%的资产在离岸市场进行证券化融资,其创造的人民币资产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

  2.人民币的境外第三方使用

  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经验看,境外第三方使用(即境外机构发行债券募集美元或日元,然后转换币种并在第三国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资产需求。德意志银行债券研究人员估计,在总规模为2.5万亿美元的欧洲美元债券市场上,约有30%的债券是由非美国的公司发行,他们筹集的美元经过Cross Currency Swap (交叉货币掉期) 转换为欧元等币种,在美元境外使用,目前总规模约为7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6%。而在欧洲日元债券市场和武士债券市场上,境外第三方的发行和使用的规模估计也达到2000亿美元,占日本GDP的5%。如果将离岸市场上为第三方使用的贷款也考虑进去,第三方使用的美元和日元的总量还会大得多。

  假设五年内境外第三方对人民币债券和贷款的需求量达到中国GDP的1%的水平,其总规模就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短期来看,俄罗斯、巴西、印度、印尼等通胀和利率水平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许多企业,最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债券和贷款的第三方需求者,因为即使加上每年2%的汇率和利率的风险对冲成本,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的融资成本,也比其本币融资或在美元市场上融资更有吸引力。

  此外,来自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高收益债券发行者,对离岸人民币也有一定需求。中长期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 OECD国家的高评级债券发行者,也会逐渐对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产生兴趣。

  3.人民币贸易融资将保持稳步增长

  目前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贸易信贷余额规模估计只有几十亿,其增长主要受到几方面因素的限制:境外企业对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缺乏认识;中国国内出口企业没有要求对方支付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预期等。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从一些谈判能力较强的中国出口企业着手,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估计能逐步改善人民币贸易结算“进口一边倒”的状况。

  我们预计未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逐渐减弱,境外人民币贸易融资的需求将会上升;此外,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海外承建工程项目的增多,也将推动相关人民币结算需求的增长。

  4.内地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由于内地机构(包括财政部、银行和企业)在香港的人民币融资汇回境内使用,会对国内的货币供应产生影响,因此估计监管机构对此类项目的审批会持审慎态度。我们预计未来两年,此类债券余额会从目前的400亿元左右,增长到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但中长期看其增长速度不会过快。

  5.香港银行在内地银行间市场的投资和小QFII

  2010年7月至今,估计已有约20家香港银行获准参与内地银行间市场投资并得到相关额度。此外,我们预计中资投资机构在香港募集资金投资到内地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小QFII项目也在会起步。估计这两个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在两年内可以达几百亿人民币的规模,但考虑到它们对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这些渠道的人民币回流增长速度不会太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淡水河谷变盘背后 金融鳄操控铁矿石
张向东 郑奕
向记者提问
分享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网
    * 搜狐微博
    * [豆瓣]   豆瓣网
    * 人人  人人网
    * [开心网]   开心网
    * [转发本文]   转发本文

2011-04-23 07:29
共有1条评论
订阅
大 中 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郑奕 一头鬈发、面容略显粗犷的南美人Roger Agnelli就要被赶下台了。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发了公告,他们决定让这位曾经给股东们带来不错回报的现任CEO于下周离职。

因为巴西政府最终使得淡水河谷的主要控股股东——巴西养老基金、巴西国家发展银行旗下一家投资公司、巴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银行直投部以及三井和Elétron,向淡水河谷提名由出身于镍与基本金属销售部门的Murilo Ferreira出任CEO。

通过上述股东,巴西政府掌握着淡水河谷60.5%的股份,但是要让可怜的Roger Agnelli最终被赶下台,前者还需要从私人银行的手中争取到大约15%的投票权,才能获得股东75%的投票通过。

围绕着Roger Agnelli,淡水河谷公司正在上演一幕与政府财团对抗金融财团的大戏。

金融股东们

Roger Agnelli用十年的时间将淡水河谷公司打造成了世界第一大矿业公司,他一直强调中国铁矿石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并坚持更改传统的铁矿石价格机制,紧跟着必和必拓采用了“更能反映现货市场、透明度高”的指数定价体系。

他看重对股东财团的回报,甚至不惜忽略巴西政府对国内投资、就业等方面的要求。于是,政府决定送他走人。据当地媒体报道,巴西政府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说服主要财团来投票让Roger Agnelli离任。

对于大部分股东来说,Roger Agnelli也许做得不错,他听从股东的建议,大规模进行矿产资源的收购和整合,同时希望看到铁矿石定价能够像“基本金属和原油市场那样,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从双边固定价格过渡到市场定价”。

不过,Roger Agnelli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玩票”的是高盛。2010年1月28日,高盛将其所持日本三井住友的11.1亿美元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此举帮助高盛间接持股淡水河谷。

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中国与三大矿山公司之间铁矿石谈判正在僵持不下,三大矿山公司坚持改变传统的长协价格,强退基于指数的季度定价。就在这个时候,高盛、摩根、瑞银等投行纷纷发表预测称,2010年铁矿石价格将上涨10%-20%。

澳大利亚高盛JBWere公司称,钢厂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价格协议应“赶早不赶晚”,因为当前的铁矿石现货价比2009年长协价已经高出了80%。而且钢厂很可能会为澳大利亚铁矿石做出更大的价格让步,甚至多于早先预期的20%的涨幅。

在世界主要的矿山公司中,金融财团都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无论是淡水河谷,还是必和必拓以及力拓,都有高盛、J.P摩根、花旗、汇丰等国际金融大鳄隐身背后,他们通过各种隐蔽的代理人基金,将世界各地不为人所知的大量资金带入到了传统的铁矿石领域。

与淡水河谷相比,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股东中有更多来自金融方面的身影。比如,力拓澳洲公司前20名股东共同持有力拓72.41%的股份,其中来自花旗、汇丰、瑞银、新西兰银行、澳洲安保人寿保险等银行、保险和投资公司的股份超过了43%。必和必拓英国公司来自这些金融投资方面的股份比例达到了 55.95%。

代理人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大矿山公司中,大部分金融机构并不是直接持股,而是通过在巴西、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设立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代理人公司来持股。汇丰香港的一位人士解释说,代理人公司持股,与银行直接持股不同,代理人公司通常是在需要进行跨国投资时设立,这样可以避开矿山国家的政府监管。

据了解,代理人公司类似于银行集团下面设立的投资基金公司,与直接的银行业务公司和投资公司并不是一个概念,他们是分别的独立法人。虽然同属于一家银行集团,但是对各方的业务和投资行为并不干预。

这些代理人公司的钱,既有可能来自金融机构,也有可能来自一些更为神秘的财团和个人。与银行集团的直接战略投资或收购不同,这些代理人公司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投资的即期收益回报。

这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铁矿石、焦煤、石油等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市场看好这些原材料价格的行情。

JP摩根常务董事Dken Engmann说,金融力量涌进铁矿石等一些原材料行业,也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回报,资本逐利这个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他表示,目前包括JP摩根在内的很多投资银行都在研究一些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避免由于市场波动给投资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主要矿山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金融代理人公司,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曾指责称,铁矿石市场实际上已经受到了躲在这些矿山公司背后的金融财团的操控,只追求对这些金融股东短期的回报,而不顾及整个产业链的长久维持。

罗冰生还表示,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一些手段操控矿石价格和海运费,另一方面则会在铁矿石谈判的敏感时期,发布唱高铁矿石价格的报告,给市场炒作提供机会。

此外,在主要矿山公司的股东中,存在来自JP摩根、花旗、汇丰等几个共同的银行集团。这在中钢协看来,服务于共同的股东机构,进一步巩固了矿山公司之间的垄断。在2008年,必和必拓提出要收购力拓、2009年要与力拓建立铁矿石合资公司时,中钢协的领导曾笑称,他们本来就差不多是一家公司了,却还要进一步合并。

目前,人们无法直接看到某一家金融银行在矿山公司占据明显的支配地位的局面,但是通过各种隐蔽的代理人公司,金融机构的作用正在矿山公司内部发挥。更重要的是,矿山公司董事会成员大多具有金融背景出身的现象,正越来越明显。

进入董事会

2009年8月,必和必拓选出福特前CEO雅克·纳瑟(Jac Nasser)担任其新董事长。

雅克·纳瑟有金融系统的履历,2001年离开福特汽车公司后,雅克·纳瑟成为了摩根大通旗下One Equity Partners全球私募股权公司资深合伙人。而当时必和必拓董事长的另一位候选人是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董事长约翰·舒伯特(John Schubert)。

除雅克·纳瑟之外,必和必拓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也大部分都具有金融背景。

其劳动报酬委员会主席 John Buchanan曾是英国石油公司前执行董事兼集团首席财务总监,董事 Carlos Cordeiro曾是高盛集团的合伙人和总经理。其风险与审计委员会主席David Crawford曾供职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并曾担任西太平洋银行的董事。而2010年3月进入董事会的董事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Carolyn Hewson,在投资银行和金融行业有超过25年的经验,也在西太平洋银行公司任职过。

即便是2011年刚刚进入董事会的Baroness Shriti Vadera,也曾在瑞银华宝公司专门从事投资银行咨询,还曾担任世界银行佐利克高级委员会成员。

力拓的董事会成员也不乏金融背景人士。本报通过查阅三大矿山公司的资料发现,金融人士进入矿山公司是在最近十年间形成的。

在“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按照矿山公司的架构模式,金融机构对矿山公司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管理层的任命得到实现。“铁矿石定价体系,一步步从长协走到季度,再到最终的现货,以及指数、期货等工具的产生,这些都是金融机构想要的东西。”

2010年8月,在必和必拓的一次业绩报告会上,其CEO高瑞斯接受来自高盛、摩根、瑞银、美林、花旗等金融界的投资客户的问询,其中来自花旗的Heath Jansen就对现货市场表达出了做套期和对冲方面的关切,他想知道高瑞斯在利用金融工具保持盈利方面如何考虑。

高瑞斯的回答是,“在考虑对冲或套期方面,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因”。但他同时表示,必和必拓90%以上的产品都实现了市场定价。

力拓全球CEO艾博年曾表示,指数定价可能会成为金融机构发展衍生品的工具,但这些衍生品却是危机的种子。淡水河谷负责铁矿石业务的执行董事马定思也认为,由于铁矿石无法储存、中间作用小等原因,铁矿石不会成为金融品,而且矿商和钢厂也都不希望看到铁矿石往金融化的方向发展。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随着金融因素逐渐在矿山公司的渗透,铁矿石成为金融投机的场所似乎正在越来越明显。而这一局面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矿山公司和钢厂所能掌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4-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meng-h</i> 于 2011-4-24 15:48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910874&ptid=113074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中集集团:进军海洋工程_二次起飞契机降临<br />
作者:黄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4-23 08:05:01<br />
<br />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海工业务近几年成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公司在传统集装箱业务已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从 ...
<br />


去年,中集集团着手收购了烟台来福士和TSC海洋集团75%、50%的股权,大举进军海洋工程领域。

这个数字正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4-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meng-h</i> 于 2011-4-24 15:48 发表 <a href="http://bbs.macd.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4910874&ptid=113074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macd.cn/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中集集团:进军海洋工程_二次起飞契机降临<br />
作者:黄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04-23 08:05:01<br />
<br />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海工业务近几年成长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公司在传统集装箱业务已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从 ...
<br />


去年,中集集团着手收购了烟台来福士和TSC海洋集团75%、50%的股权,大举进军海洋工程领域。

这个数字正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 年第一季度季度报告正文

           营业总收入(千元)                           17,056,642               7,774,491            119.3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102                  0.1331               283.2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102                  0.1331               283.2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02%                   2.46%                5.5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月天狐 于 2011-4-25 11:29 发表



去年,中集集团着手收购了烟台来福士和TSC海洋集团75%、50%的股权,大举进军海洋工程领域。

这个数字正确?


如果去年就是这个数字,关于来福士的数字可能是不对的。

关于TSC的:2009年,中集集团、烟台莱佛士已经各自持有TSC海洋集团17.8%和34.6%的股权
关于来福士的:2010年1月,要约收购结束后,中集集团通过子公司 中集香港、Sharp Vision Holdings Limited 持有136810425股烟台莱佛士股份,约占烟台莱佛士所发行股份的50.01%,成为烟台莱佛士控股股东。之后未曾听说股权变动的消息,除非是最新未公告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奔重汽·中集凌宇战略合作及混凝土机械联合推广会

  4月8日,为扩大在浙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合作,共同赢得浙江市场,北奔重汽和中集凌宇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杭州召开“北奔重汽·中集凌宇战略合作及混凝土机械联合推广会”,近300名浙江地区经销商及用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主攻混凝土搅拌车市场
  记者了解到,北奔河南经销商郑州福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淑华积极推动了北奔重汽和洛阳中集凌宇的此次战略合作。北奔V3自去年上市以来就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供不应求,而作为中集集团罐车基地的洛阳中集凌宇则处于行业前列。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双方都对此次战略合作充满了信心。
  “北奔很重视与中集凌宇的战略合作,我们要在混凝土搅拌车市场进一步有所作为,杭州推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会取得预期效果。”北奔重汽副总经理汪宝营说。此次推介会上,北奔重汽在销售、服务、备件和研发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洛阳中集凌宇副总经理胡柏林同样对与北奔重汽的战略合作信心满怀。中集凌宇2009年进入浙江市场,起步较晚,但今年一季度已拿到200多辆的订单。凌宇方面认为,基于北奔产品的军工品质,加上备受市场认可的V3产品,此次合作将发挥出双方优势,为混凝土搅拌车市场带来更优质的产品。此次推介会就展示了5辆采用北奔V3底盘的中集凌宇混凝土搅拌车。
  此次不只是产品合作,双方还将在融资和服务上谋求更大的突破。北奔在浙江已拥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为保证、支持和响应与中集凌宇的战略合作,北奔在服务上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两个中心站专门针对混凝土搅拌车储备备件,将V3的备件储备量提高至600万元以上。此外,北奔从用户签订混凝土搅拌车合同时就同步谋划服务,确定为该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点。同时还将大力加强混凝土搅拌车产品的售前培训、驻点服务等。
  “浙江是全国最富庶、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并将继续创造快速发展速度的地区之一,此次合作将率先在浙江开花结果。”汪宝营说。
  经销商踌躇满志
  “北奔的产品优势体现在安全、可靠、高效、节油、舒适、科技、环保等方面。这些优势也集中体现在V3上。无论从美观程度、工艺水准和造型还是从舒适程度来看,北奔V3都不输给国内的竞争对手。”汪宝营如是说。
  2010年,北奔重汽销售40000辆,同比增幅达42.8%,完成年度目标的114.3%。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市场大势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北奔重汽一季度合同订单超过36000辆,截止到3月25日,开票数已超过16000辆,增长率超过100%。
  2011年以来,北奔V3的销量已超过4500辆,履约2000多辆。“我们在合同履约和V3产品的批量生产方面还有一些制约,因此现在还是在抑制阶段,处于不太敢接单的状态。”汪宝营补充道。
  由于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北奔V3不俗的市场表现,虽然北奔在浙江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但经销商们对浙江市场的开拓仍然信心满满。许多北奔经销商从周边地区赶赴会场,就为一睹北奔V3的风采。
  “这款车真不错,外观很漂亮。”北奔金华地区经销商丁女士对V3的外形很满意。“外观不错,使用更重要。按照北奔一如既往的好品质,性能也不会差。”丁女士说。
  推介会现场,有经销商认为,北奔V3价格稍高,但如今的卡车用户对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北奔V3大气的外观、人性化的设计和较高的安全性,将赢得用户的青睐。“北奔V3价格一步到位,同等车型略高于一汽解放J6,低于重汽HOWO A7和红岩杰狮,竞争力很强。”汪宝营说道:“目前主要就是为了打开市场,让更多用户能接受V3的价格。”
  在记者的采访中,众多浙江地区的北奔经销商在看过V3混凝土搅拌车后,都很惊喜,对于市场开拓更有信心。“公司对我们很照顾,没压多少任务,不过我相信,V3今年在金华地区会打开市场。”丁女士如是说。
  杭州萧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莉是北奔重卡的忠实用户,目前在用的约50辆卡车全部为北奔SZ重载牵引车,主要运输塑料、煤等,重载条件下北奔车辆表现出了可靠品质。“萧邦物流是北奔的大客户,我们后来发现该公司同时也是潍柴和法士特的特约维修中心。姚总对北奔品质深有体会,也有意做北奔代理商,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今年年初签了约。”郝亮告诉记者。据了解,萧邦物流正在萧山地区建北奔4S店,预计7月建成投入使用。
  V3产品受肯定
  北奔V3底盘混凝土搅拌车同样受到了在场用户的肯定。此次推介会现场,有3名用户与中集凌宇签订了约45辆的混凝土搅拌车合同,其中就有浙江浦江万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20辆。
  记者见到浙江浦江万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麟鹏时,他正在研究一辆北奔V3底盘混凝土搅拌车。“看起来挺漂亮,就是不知道性能怎么样?”郑麟鹏说。在一旁的宁波飞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北奔宁波地区经销商)热情地上前介绍。于是,郑麟鹏向记者借了笔和纸,认真地将王建军讲到的北奔V3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
  “V3很不错,不光外观不错,油耗相对同等车型也低得多,底盘很结实。我正打算修改合同,将签订的20辆混凝土搅拌车全部改成北奔V3底盘。”郑麟鹏随后告诉记者。
  “虽然不少用户没见过V3实车,但还是有很多用户向我们询问V3的相关消息,对V3很感兴趣。我们这次就是来看实车的。”丁女士说。与丁女士抱有相同想法的经销商和用户不在少数,不少与会用户都是听说有北奔V3新品而特意赶过来一睹为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9:01
北奔重汽·中集凌宇战略合作及混凝土机械联合推广会

  4月8日,为扩大在浙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合作,共同赢得浙江市场,北奔重汽和中集凌宇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杭州召开“北奔重汽·中集凌宇战略合作及混凝土机械联合推广会”,近300名浙江地区经销商及用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主攻混凝土搅拌车市场
  记者了解到,北奔河南经销商郑州福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淑华积极推动了北奔重汽和洛阳中集凌宇的此次战略合作。北奔V3自去年上市以来就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供不应求,而作为中集集团罐车基地的洛阳中集凌宇则处于行业前列。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双方都对此次战略合作充满了信心。
  “北奔很重视与中集凌宇的战略合作,我们要在混凝土搅拌车市场进一步有所作为,杭州推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会取得预期效果。”北奔重汽副总经理汪宝营说。此次推介会上,北奔重汽在销售、服务、备件和研发等方面的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洛阳中集凌宇副总经理胡柏林同样对与北奔重汽的战略合作信心满怀。中集凌宇2009年进入浙江市场,起步较晚,但今年一季度已拿到200多辆的订单。凌宇方面认为,基于北奔产品的军工品质,加上备受市场认可的V3产品,此次合作将发挥出双方优势,为混凝土搅拌车市场带来更优质的产品。此次推介会就展示了5辆采用北奔V3底盘的中集凌宇混凝土搅拌车。
  此次不只是产品合作,双方还将在融资和服务上谋求更大的突破。北奔在浙江已拥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为保证、支持和响应与中集凌宇的战略合作,北奔在服务上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两个中心站专门针对混凝土搅拌车储备备件,将V3的备件储备量提高至600万元以上。此外,北奔从用户签订混凝土搅拌车合同时就同步谋划服务,确定为该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点。同时还将大力加强混凝土搅拌车产品的售前培训、驻点服务等。
  “浙江是全国最富庶、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并将继续创造快速发展速度的地区之一,此次合作将率先在浙江开花结果。”汪宝营说。
  经销商踌躇满志
  “北奔的产品优势体现在安全、可靠、高效、节油、舒适、科技、环保等方面。这些优势也集中体现在V3上。无论从美观程度、工艺水准和造型还是从舒适程度来看,北奔V3都不输给国内的竞争对手。”汪宝营如是说。
  2010年,北奔重汽销售40000辆,同比增幅达42.8%,完成年度目标的114.3%。记者了解到,在2011年市场大势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北奔重汽一季度合同订单超过36000辆,截止到3月25日,开票数已超过16000辆,增长率超过100%。
  2011年以来,北奔V3的销量已超过4500辆,履约2000多辆。“我们在合同履约和V3产品的批量生产方面还有一些制约,因此现在还是在抑制阶段,处于不太敢接单的状态。”汪宝营补充道。
  由于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北奔V3不俗的市场表现,虽然北奔在浙江市场占有率还不高,但经销商们对浙江市场的开拓仍然信心满满。许多北奔经销商从周边地区赶赴会场,就为一睹北奔V3的风采。
  “这款车真不错,外观很漂亮。”北奔金华地区经销商丁女士对V3的外形很满意。“外观不错,使用更重要。按照北奔一如既往的好品质,性能也不会差。”丁女士说。
  推介会现场,有经销商认为,北奔V3价格稍高,但如今的卡车用户对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北奔V3大气的外观、人性化的设计和较高的安全性,将赢得用户的青睐。“北奔V3价格一步到位,同等车型略高于一汽解放J6,低于重汽HOWO A7和红岩杰狮,竞争力很强。”汪宝营说道:“目前主要就是为了打开市场,让更多用户能接受V3的价格。”
  在记者的采访中,众多浙江地区的北奔经销商在看过V3混凝土搅拌车后,都很惊喜,对于市场开拓更有信心。“公司对我们很照顾,没压多少任务,不过我相信,V3今年在金华地区会打开市场。”丁女士如是说。
  杭州萧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莉是北奔重卡的忠实用户,目前在用的约50辆卡车全部为北奔SZ重载牵引车,主要运输塑料、煤等,重载条件下北奔车辆表现出了可靠品质。“萧邦物流是北奔的大客户,我们后来发现该公司同时也是潍柴和法士特的特约维修中心。姚总对北奔品质深有体会,也有意做北奔代理商,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今年年初签了约。”郝亮告诉记者。据了解,萧邦物流正在萧山地区建北奔4S店,预计7月建成投入使用。
  V3产品受肯定
  北奔V3底盘混凝土搅拌车同样受到了在场用户的肯定。此次推介会现场,有3名用户与中集凌宇签订了约45辆的混凝土搅拌车合同,其中就有浙江浦江万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20辆。
  记者见到浙江浦江万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麟鹏时,他正在研究一辆北奔V3底盘混凝土搅拌车。“看起来挺漂亮,就是不知道性能怎么样?”郑麟鹏说。在一旁的宁波飞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军(北奔宁波地区经销商)热情地上前介绍。于是,郑麟鹏向记者借了笔和纸,认真地将王建军讲到的北奔V3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
  “V3很不错,不光外观不错,油耗相对同等车型也低得多,底盘很结实。我正打算修改合同,将签订的20辆混凝土搅拌车全部改成北奔V3底盘。”郑麟鹏随后告诉记者。
  “虽然不少用户没见过V3实车,但还是有很多用户向我们询问V3的相关消息,对V3很感兴趣。我们这次就是来看实车的。”丁女士说。与丁女士抱有相同想法的经销商和用户不在少数,不少与会用户都是听说有北奔V3新品而特意赶过来一睹为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4-2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行评级不错,股票就是不涨

安信.rar

337.18 KB, 下载次数: 49

东北.rar

207.1 KB, 下载次数: 52

国金.rar

283.82 KB, 下载次数: 54

中金.rar

372.56 KB, 下载次数: 6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1-4-27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沃尔沃与上海汽车将组建新合资公司
刘晓林
向记者提问
分享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网
    * 搜狐微博
    * [豆瓣]   豆瓣网
    * 人人  人人网
    * [开心网]   开心网
    * [转发本文]   转发本文

2011-04-26 19:01
共有0条评论
订阅
大 中 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沃尔沃公司日前表示,旗下子公司沃尔沃客车有限公司已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汽车)达成协议,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以开发用于混合动力及电动巴士等新能源巴士的传动系统。

上海汽车及沃尔沃在新成立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别60%及40%。沃尔沃及上海汽车将分别向这家新公司投资人民币4000万元及6000万元。该公司的名称为Shanghai Green Bus Drive System Co.,总部位于上海。新成立的公司将专注于组装新能源传动系统、整车匹配、样车制造以及新能源传动系统测试。

目前,沃尔沃集团在中国已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并以“申沃”和“西沃”的品牌生产和销售城市公交车和大客车。其中,申沃客车也是沃尔沃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在上海的公共交通领域亦独占鳌头。

与原有的两家合资企业不同,新的合资公司将主攻新能源方向。资料显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沃尔沃者一直在实现高效运输和节能减排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并选择了混合动力技术商用车的路线。2006 年 3 月,沃尔沃集团推出第一款采用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的重型示范车。2008 年,沃尔沃集团展示了用于客车、卡车的第四代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燃油节省高达 30%。

从今年开始,上汽加快了在商用车上的密集布局。年初通过收购MAXUS品牌知识产权及技术平台,成立了MAXUS大通商用车品牌。与沃尔沃的牵手也成为上汽布局商用车的又一关键棋子。

资料显示,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是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制造商,在19 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自此,集团得以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以专注于商用运输领域的发展。除了自身的良性成长,沃尔沃集团在过去十年中完成了多项重要的收购业务,包括收购雷诺卡车和迈克卡车(2001年),日产柴卡车(2007年),现已正式更名为UD卡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7 23:43 , Processed in 0.052213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