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bftfans

振华港机、中集集团、轴研科技和天士力的学习交流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6-12-7 23:08 发表


以巴老的精明为什么不搞波段操作呢?所有推崇价值投资的人士都应该深思这个问题。

搞波段操作如果成功率高,收益将远远超过巴老,经过时间检验,世界上显然还没出这号人;
搞波段操作如果有输有赢,换个名 ...

李嘉诚是波段操作的圣手。
波段是3-10年不等,三两个月的操作只能算是短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中集真的搞铁路车辆了!

中集集团一亿美元项目 大连保税区奠基铁路车辆制造基地建成后,年出口额将达三四亿美元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6:49 半岛晨报

  晨报讯(首席记者高元勋) 昨天,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16.6,0.94,6.00%)在大连保税区投资1亿美元建设的铁路车辆制造基地举行奠基仪式。大连市副市长邢良忠出席奠基仪式。

  按照大连保税区提供的意见书,该基地的占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星海广场四分之一那么大。基地建成后,将生产集装箱平车、罐车、漏斗车等专门车辆。记者了


   



解到,这些车辆是运输铁矿石、油品的专门车辆,该项目也代表了大连在这些专业车辆生产领域的专业水平。

  中集集团副总裁赵庆生昨天透露,该基地建成初期生产的车辆将全部出口,年出口额达到3亿至4亿美元。

  记者从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了解到,自8月3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以来,多个大项目密集落子保税港区,投资额都以数千万美元计,中集集团的这个项目是其中投资额较大的一个。目前,还有一些大型投资项目正在洽谈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果然二度出手,但是相对涨了很多价。不过中集仍是赢家。

中集二度出手收购博格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收购资产不包括标准罐箱业务,不需欧盟批准

  本报记者 徐晏 深圳报道

  曾经由于反垄断原因而被欧盟拒之门外的中集集团(16.6,0.94,6.00%)(000039)如今再次出手,收购荷兰博格公司。与上次相比,此次收购的博格公司剥离了标准罐箱业务。公司董秘于玉群说


   



,此次收购不再需要欧盟批准,因为“交易结构改了”,博格公司剥离了标准罐箱业务。做出这样的妥协,他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与上次收购的路径类似,中集集团此次将与博格之受益股东———Mr. Peter van der Burg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Newco,Newco,以1.0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博格100%权益。Newco将通过注入资本以及相应的融资安排来支付整体收购价款,从而使博格的道路运输车辆和静态储罐资产及经营业务转入Newco。

  中集集团今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与博格的受益股东经过重新谈判,于2006年11月16日就收购博格签署条款清单(Term Sheet),公司认为此次交易完全符合欧盟及相关国家之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告称,协议各方应尽各自最大的努力于2007年2月15日或者之前完成交易,交易完成最晚时间不得超过2007年3月31日。 欧盟反垄断机构曾于今年3月至7月对中集收购博格的交易进行调查,以最终决定此项收购是否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区内的有效竞争,欧盟委员会必须确保这宗收购案不会对诸如集装箱租赁客户和物流企业等客户造成“有害的后果”。当时曾有评论认为,如果收购成功,中集集团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罐式设备制造企业。

  虽然无需欧盟批准,但此次收购仍需获得中国与荷兰、德国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荷兰是新公司Newco的注册地,而德国则是博格主要的业务发生地。由于此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因此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标准罐箱业务没有包括在此次收购之列,但仍然包括了静态储罐、罐式码头设备等罐式储运设备。罐式储运设备被中集集团列为集装箱、车辆业务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因此中集集团董事会认为,此次收购仍然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与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回报。公司还将通过技术、专有技术的传输,扩大中集集团在中国道路运输设备的产品线,并通过中欧互动,提高中集集团和博格现有业务的效率。

  此次收购价格为1.08亿欧元,上次的协议价格为1.1亿欧元,即剥离标准罐箱业务后,此次收购价比上次少了200万欧元。于玉群解释,价格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时间不一样了”。公司方面表示,现在这个价格主要考虑了博格的净资产价值、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和市场未来的增长前景。博格近两年,尤其是2006年预计盈利状况较好,新的估值与原交易方案的估值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公司认为此次收购价格是合理的,符合公司业务长远发展战略。截至2006年6月30日,博格的总资产为1.88亿欧元,总负债为6238万欧元,净资产为4706万欧元。2006年1—6月,博格的营业额为1.16亿欧元,主营业务利润4701万欧元,净利润607万欧元。

  用来进行收购的新公司Newco,由中集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CIMC Tank Equipment Investment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中集罐式储运装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Mr. Peter共同出资6000万欧元成立。其中中集罐式储运装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4800万欧元,占80%股权,Mr. Peter van der Burg出资1200万欧元,占20%股权。收购后的新公司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4名来自中集,另1名为股东Peter先生。中集集团董事总经理麦伯良担任董事长,经新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将委派Peter先生担任总裁。

  博格是一家设立于荷兰的私人公司,由两位自然人———Mr.Cees van der Burg和Mr.Peter van der Burg兄弟全部持有。博格是欧洲主流的道路运输车辆和专用静态储罐的领先供应商之一,其下属的22家企业和分支机构遍布欧洲五国。博格在道路运输车辆业务领域、罐式车辆业务领域以及专用静态储罐和罐式码头设备业务领域拥有诸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占有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min 于 2006-12-7 23:08 发表


以巴老的精明为什么不搞波段操作呢?所有推崇价值投资的人士都应该深思这个问题。

搞波段操作如果成功率高,收益将远远超过巴老,经过时间检验,世界上显然还没出这号人;
搞波段操作如果有输有赢,换个名 ...


谢谢Shanmin兄的分析。首先我的主导思想还是长期持有的策略(对于中集,我打算把长期持有的份额定为占我全部资金的1/3左右),但是由于目前是接近全仓中集,所以还是想拿出一部分资金做其它品种的试探性投资,如果新品种超短期的相对涨幅大于中集,则换回中集,再寻机进行下一次操作,直至所选品种不如中集涨幅(这是我期望的,如果差距继续拉大,我反而会加大对其的投资额度),这样我就有了我认为较安全的投资组合了。 我目前的毛病是怕涨得太快,而不怕跌。尽管中集相对于格力等的涨幅还很逊色,但3个月涨了50%,还是令我不安(这也是全仓造成的这种心态)。天士力的安全边际不大,但还是存在的。而轴研的行业属性我认为是最具有爆发力的(中集的成长得益于麦团队,外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低;而今后的中国将会向20年前的日本一样,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以及ODI规模的几何增长,而这将催生轴研这样的公司成为未来的中集。),但轴研让我最为不放心的是其管理水平尚有待观察。如果轴研的管理团队有麦团队的1/3能力,则其爆发增长不存在问题。但这种研究所出现“王选”式的精英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次操作的时机现在看非常糟糕:中集的二次收购Burg,以及铁路车辆的成立,都将使很难再找到“套利”的机会了。看来我的投资组合的雏形已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格的总资产为1.88亿欧元,总负债为6238万欧元,净资产为4706万欧元


请问为什么 净资产+总负债 不等于 总资产 呢?:*10*:


另外从资料看出 中集 基本以18倍PE购买的博格。

[ 本帖最后由 algor 于 2006-12-8 09:5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得好。这也正是我的问题,但我猜想,其中的差额可能是商誉(Burg以前如果有收购,就会存在商誉的成本)。就像这一次Newco收购burg,商誉是很大的:1。08亿-4706万,为0.61亿欧元之多。

[ 本帖最后由 bftfans 于 2006-12-8 10:4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商誉也应该属于所有者权益呀,并且商誉如果高达8000万欧元,是否比例太大了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gor 于 2006-12-8 10:40 发表
但是商誉也应该属于所有者权益呀,并且商誉如果高达8000万欧元,是否比例太大了一点?


哈哈,所以CIMC 比Burg聪明,它只付了6100万欧元买整个Burg的商誉, 而Burg的原来所付的8000万欧元只是Burg的一部分(我猜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中集被游资相中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博格的总资产为1.88亿欧元,总负债为6238万欧元,净资产为4706万欧元
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里出了差错。不能用商誉来解释。 商誉=收购价格-净资产,这个是以后要体现在中集报表中的。

2。另外从资料看出 中集 基本以18倍PE购买的博格。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2005年收益 10800/571=18.9倍 P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8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一个告:)

中集QQ交流群11001922

为了方便中集以及类似优秀企业的及时交流,有QQ的fans请进来一起分享投资理念和乐趣。没有QQ的赶紧去申请一个。。
大家帮忙多多宣传。谢谢

为了避免传统的技术与价值的争论。短线高手们可以另找其他群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没有理想 于 2006-12-8 12:57 发表
1.博格的总资产为1.88亿欧元,总负债为6238万欧元,净资产为4706万欧元
基本上可以肯定这里出了差错。不能用商誉来解释。 商誉=收购价格-净资产,这个是以后要体现在中集报表中的。


我认为还是应该商誉的问题。该差额是以前Burg收购其它资产时累计的结果8000万欧元。

当然以后Newco的报表中会反映这次收购的商誉为6100万

所以CIMC 比Burg聪明,它只付了6100万欧元买整个Burg的商誉, 而Burg的原来所付的8000万欧元只是Burg以前商誉的一部分(因为Burg以前的资产不应该都是收购所得,而只有收购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商誉,我猜想)。

可能我的阐述还是不清楚,但不影响投资中集,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日我在寻求新的投资方向,中集的坚挺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现在看来振华港机的股价马上就降到中集的1/2,到时我便可择机换入一部分港机。这样的投资组合就会比较符合我对资金安全的要求了:
中集 1/2-3/5仓位(目前为2/3仓位):较为合适,可以有1/10的机动
天士力 1/8-1/5(1/10):择机调高仓位
轴研 1/8-1/5(1/4):择机调低
港机 1/10- 1/5(0):择机买入


我目前认为这4支股票都存在安全边际,尽管不会是它们的最安全区域,但都有投资价值,所以我会满仓持有这些股票。

以上的持仓计划是基于对中集和港机的较完整的认识,对天士力较好的认识,对轴研的较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日后我的研究重点会在轴研和天士力上。而中集和港机只是适当关注就可以了。

鉴于此,日后本贴会有关于天士力和轴研的转载文章,以及自己的分析,也希望关注本贴的朋友就这两只股票多发表见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日身体不爽,很少上网,也没有搜集资料。
今日,大盘大涨5%,我的投资组合表现较大盘弱很多,一如我近日的身体,但是我对我的身体和我的投资组合充满信心,让时间来检验吧!但是如果个股盘中涨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部分卖出,以便空仓一部分,毕竟买入机会很多(尤其组合里已经有了4支股票供选择时)。至少我认为目前投资的安全边际在变小(我不会管大盘是否依然牛气冲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转载文章,虽然内容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但是说的还是比较保守,可以参考。

中集 有望跻身半挂车行业龙头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05:48 中国证券报

  评级: 增持目标价:21元

  公司是全球集装箱行业龙头,国际市场占有率55%以上;借助管理团队优秀的运营能力及对行业整合能力,公司有望成为半挂车行业龙头,四年内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提高到40%,且毛利率仍具提升空间。




   



  公司价值值得重估。公司2006年的12倍动态市盈率虽高于香港上市的同类企业胜狮货柜的市盈率,但公司的竞争力与效益水平都远高于后者。干货箱产品对公司的周期性波动影响正逐渐减弱,弱周期性、高成长的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在公司净利润构成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0%快速提升。预测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为1.40元,按照15倍PE估值,公司2007年合理股价在20元以上,给予“增持”评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虽然没有到全民皆股的程度,但是基金的申购却创了世界纪录

股市恐怖巨变关注:今日市场的重要传闻!
www.cnfol.com 2006年12月12日 14:15 中金在线 
  传谢国忠:开基不成功 中国经济有高风险

  谢国忠昨天指出,开放式基金在国际上的实践其实并不成功,而它在中国的火爆销售,恰恰是中国"资本过剩"的反映。

  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昨天指出,开放式基金在国际上的实践其实并不成功,而它在中国的火爆销售,恰恰是中国"资本过剩"的反映。

  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后,以论点犀利著称的谢国忠仍维持着自己在学界的话语地位。在昨天出席《财经》杂志年会时,谢国忠表示,"作为一项新的投资品,开放式基金虽然在中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不过它在国际上的实践并不成功。"

  最近一年,基金在中国的销售已达到狂热的程度,任何一只新基金在两三天内都会销售一空,很多过去只敢买国债的老百姓,如今把基金视为快速发财的捷径。

  谢国忠对此表示理解,"由于对选股票没有把握,因此许多老百姓选择基金作为放心的投资品。"不过他同时提醒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应持谨慎态度,购买时要三思而行,"开放式基金收益率与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密切相关,从它的历史经验和国际表现来看,其收益率通常还不如股市的整体收益率。"

  在谢国忠看来,基金的备受追捧,从本质而言,与中国股市、楼市的火爆表现一样,都是中国进入"资本过剩时代"在不同侧面的反映。"出口增速过快而内需不足,过剩的资本自然进入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对中国是一个长期的、严峻的挑战,因为未来全球经济一旦出现衰退,中国经济将遭遇高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虽然没有到全民皆股的程度,但是基金的申购却创了世界纪录,这说明牛市基础的另一面。当然“这一面”应该是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价值也在提升。目前对于好的公司来说,价值还有待于另一面的发现。

一年前我因为发现好公司股票的安全边际相当大(当时宝钢、万科、招行、茅台、中集、上港、上海机场等都是我的目标股)而决定投资股市;那么一年后的今天,我认为有些公司的安全边际仍在,而且市场先生也开始看好后市了----应该还没到疯狂的地步(至少离全民皆股的程度还差很远),所以明年的策略仍是积极的投资策略(不会始终全仓,但会大部分时间保持大半仓的水平,等待组合中的个股的安全边际突然增大的买入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找到分析轴研的文章,还真不易。下面这一评述,实在没有新意。

2006-12-02的转载


轴研科技(002046)
  公司在航天特种轴承生产方面拥有垄断地位,国内火箭、卫星、飞船用轴承市场占有率接近100%,曾完成从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的轴承配套任务,并为“神六”提供7大部分22种轴承。该股受到了基金的普遍关注,前10大流通股股东全部是机构投资者,值得投资者积极关注。(渤海投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虽然从概念入手,但也值得一读

装备制造业:资本市场的盛宴


http://www.jrj.com  2006年12月01日 22:29 信息早报

  近期A股市场在震荡中重心快速上移,场外资金流入的迹象非常明显,而装备制造业板块则更是如此,江南重工、中科重科、三一重工、柳工等放量走高,已悄然成为资本市场的新贵,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装备类股成为年底研讨会的主角

  目前时近年底,按照以往惯例,各券商研究所会召开年度研讨会,对来年的经济走势、行业热点进行探讨,而且还会提出来年的战略性投资品种,供与会机构讨论参考,一旦得到机构资金的认同,机构资金就会迅速建仓,从而使得研讨会的重点个股会迅速走强,业内人士戏称为“研讨会概念股”。而相关信息显示,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主流券商对装备制造业是情有独钟,中联重科、柳工等个股已成为研讨会概念股的主角,装备制造业也是各主流券商认可的来年投资主题,看来,装备制造业股已成为研讨会概念股的主角。

  同时,目前新基金发行也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情阶段,有信息显示,部分新基金的发行受到场外资金的积极追捧,甚至出现了两个发行日就募集资金达140亿元的新基金,这批新基金可以讲是嗷嗷待哺。所以,年底的研讨会所列举的行业热点或相关上市公司,相当于给这些嗷嗷待哺的新基金提供了宝贵的“菜单”,这可能也是今年“研讨会概念股”盛于往年的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新基金的建仓等因素,所以,装备制造业股在短期内的走势可乐观期待。

  综合国力提升赋予装备类股极佳的前景

  而各主流券商对装备制造业股的看好不仅仅在于目前市场流行的外资并购概念股,也不仅仅源于当前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股的行业复苏,而且还在于综合国力提升之后对装备制造业前景的乐观。

  据媒体报道称,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万亿美元,国家财力大增。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就预测政府将增加两方面的支出,一是提高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等均是如此。二是加大航天事业、军事设备的投入,以航天、军事技术的提升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实力提升,因为科技发展史的经验是高尖端技术首先是从航天、军工装备展开的,最终应用到民品,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所以,业内人士乐观地预计,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航天事业的持续增长的投入水平,将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类装备类个股具有投资机会

  最让业内人士感到振奋的装备制造行业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因为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必然会带来相关装备制造业的订单的增长,推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升级优势、技术进入门槛较高的装备制造业更是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包括高速铁路的相关装备制造业,比如说晋西车轴、太原重工、时代新材、北方创业;高压、超高压输变线路的相关装备制造业,比如说平高电气、上海电气、东北电气、S南瑞等等;造船等重型装备制造业,比如说江南重工、沪东重机以及为之配套的风帆股份等个股。

  二是装备制造业的上游核心产业股。就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来看,越往上游,竞争力越弱,比如说在轴承行业,P4及以上的精密轴承大多依赖进口,因此,一旦我国加大对这些精密轴承的投资力度,未来取代进口的战略就将打开我国优质轴承行业的成长空间。而且,轴承行业中的航天特种轴承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等因素,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禁止向我国出口,所以,随着我国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投入,特种轴承的市场空间也非常广阔。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为龙溪股份、轴研科技等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类个股的内在估值水平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前景相对乐观,类似的行业尚有机床业的沈阳机床、S交科技等

[ 本帖最后由 bftfans 于 2006-12-12 20:5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比较有价值,虽然较旧

轴研科技:募集资金项目进展顺利


http://www.jrj.com  2006年10月27日 23:33 信息早报


  10月25日轴研科技公布的2006年三季报披露,公司基本完成了中小型轴承制造部以及微型轴承制造部的搬迁,搬迁工作的完成,使公司轴承制造能力显著提升,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前期公告称公司募集资金将投向“特种精密轴承及陶瓷轴承产业化技术改造”和“精品球轴承磨削超精自动生产线产业化”两个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7315万元,年利润总
额6159万元。

  就公司两个募集资金项目的进展情况,记者连线了公司董秘俞伟先生。董秘称,已经完成的两个部门搬迁是属于两个项目工程的一部分。目前募集资金项目进展顺利,因涉及的内容较多,正在分期分批进行。而且是有选择地进行,原则是优先满足产能不足的部门的需求,可能后面还会补一些设备。项目全部完成后扩大了生产规模,产能会超出市场需求(目前合同量)。针对市场需求,为了将产能变成利润,公司已经下大力做好工作挖掘市场潜力,争取产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4:50 , Processed in 0.04651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