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

80%的股票不值得购买,因为只有20%的股票才能创造超额收益,所以长线的目的就是寻找能为我们创造超额收益的公司.

其中几个不能买:
1:大盘不能买(超过10个亿的盘子)
2:热点不能买,否则你错过的低价
3:多元化公司不买
4:概念题材股不买,否则你会丧失机会成本
5:被催捧为第二的公司不买
这几个方向注定出不了大牛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句话有意思

原帖由 elg 于 2007-3-31 13:39 发表

巴菲特:投资就是预测未来的游戏。
关键就在于对未来的把握:如果你有神仙级的水平,你不需要任何安全边际,甚至可以高估买入;如果你是垃圾级水平,再大的安全边际也没用。
既然大师也要安全边际,




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港股快到50了

原帖由 竹盐 于 2007-4-6 23:27 发表
000549为什么目标价这么高?为什么四季度机构增仓近一亿?

更名后的港股都快50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保持良好投资心态之妙法
2007-04-25 12:11:11
大中小
  确立长期持股的投资策略
培养对长期持股偏执的态度,把长期持股作为坚定不移的投资策略,消灭负面情绪滋生的土壤。坚定长期持股的信念一旦确立,股价波动、宏观环境变化、市场狂热或低迷等所有细节在投资者眼中都变得不重要了,所以长期持股是避免情绪波动产生的非理性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成为巴菲特投资策略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

战略性思维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无论是在企业基本面研究还是股票买卖、持有以及对市场的判断过程中,战略性的思维和大局观都十分重要。全局了然于胸,对将要发生的一切可能结果有所预料,便能坦然面对在投资中出现的一切挑战,所有人性的弱点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控制欲望
欲望能使人失去理性,欲望越多的人弱点也越多,堕入深渊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学习控制自己的欲望,是战胜自我的根本。虽然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但无欲无求这种佛家的境界,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也许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改变获利模式的关注点
几乎百分百的投资者把获取股票波动产生的差价作为投资收益的唯一关注点。其实投资者应该把自己看成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股票看成实业经营,把现金分红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作为投资收益实现的主要手段,那么我们就不会在乎股价的波动,不会因为股价而改变对投资对象的态度。客观上反而能更大限度获得差价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及分红双重收益。

持续学习
持续不断地接受价值投资理念的熏陶,才能逐步深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困惑时重温大师们的忠告,是解惑的良方。

远离股市
抛弃行情软件,远离短线投资者圈子。把所有的精力倾注于企业基本面的研究和跟踪上,建立起对未来的强烈信心,对其他非基本面因素的干扰应视而不见。

站在巨人的肩膀
坚定执行巴菲特、林奇等大师的投资策略,不要幻想找出超越他们的方法,否则聪明反被聪明误。巴菲特投资策略是公认的最有效的一种投资战略,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长期投资绩效能与巴老比肩的寥寥无几。几十年来梦想超越他的人不计其数,但众所周知,没有人能够,而且能与他业绩相近的人采取的也是相仿的投资策略。既然已经被验证是最成功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要把时间浪费在研究和实践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更好的方法上呢,也许有一天暮然回首,发觉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却一无所获,才能体会到巴菲特理论的精妙。

永远做伟大企业的多头
时刻牢记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伟大的企业总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价值持续地增加。无论多大的股价调整,都是市场先生开的一次玩笑,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汪洋大海里偶然溅起的一朵小浪花。

良好的资金管理
投资股市的资金一定必须是不急用的自有资金,利用借贷和抵押资金投资股市随时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不要奢望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不可能的,赚取能力圈范围的收益,错过的利润不代表是损失,不要为此而懊恼。

常常自检
经常询问自己:我现在的行为理性吗?感性与理性常常背离。心里十分清楚正确的做法,挠幸心理和从众心理使感性情绪占据上峰,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心如止水,知易行难,贵在强大的执行力与恒久的坚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张裕安全边际的计算,多头兄看是否合理。


MOS Calculator
请填写以下参数计算结果
Current EPS:
当前每股收益
1.1Future EPS:
未来每股收益
¥15.16
EPS Growth rate:
每股收益增长率
30%Future Value:
未来股价
¥454.93
years:
投资年限
10Sticker Price:
目标价位
¥112.45
Future PE:
未来预计市盈率
30Margin of Safety:
安全边际
¥56.23
Min acceptable ROI:
最小可接受的年收益率
1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对茅台的安全边际的估计,请各位看看,对茅台这样的垄断品牌,给予35倍市盈率应该不算高吧。
MOS Calculator
请填写以下参数计算结果
Current EPS:
当前每股收益
1.59Future EPS:
未来每股收益
¥21.92
EPS Growth rate:
每股收益增长率
30%Future Value:
未来股价
¥767.18
years:
投资年限
10Sticker Price:
目标价位
¥189.64
Future PE:
未来预计市盈率
35Margin of Safety:
安全边际
¥94.82
Min acceptable ROI:
最小可接受的年收益率
1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企业在未来10年能否保持30%的增长是关键,需要持续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第:你的计算非常正确

原帖由 清风不写字 于 2007-4-26 16:01 发表
这两个企业在未来10年能否保持30%的增长是关键,需要持续关注。



1:这两只股票从熊市来看,20--25倍市赢率,机构狂买,也就是说。20-25倍时属于低估区域。30-35合理回归价值区域,35以上才属于高估区域,我的一个朋友说,国外的奢侈品都在60倍,这个我没资料
2:600519提价对与它的业绩影响非常大,提15%,就可以提高其业绩20%以上,我没做计算,这是估计,如果按15%的自然成长在加上提价肯定有25%,有这个25%,不用到30%,也可以实现10年10倍,毛台90元现在买入,三年一倍一点问题没有。林圆说的三倍也是有可能的,如果2009年,它还能站在60倍的话,应该是一年一倍
3:000869主要的问题是有竞争对手,国外的红酒有人认为口感很好,有些消费者不愿意买国内的,但是保守估计,红酒产业25%增长10年应该问题不大,所以你这个数字,应该没有问题,就算熊市2年后来临,也是可以赢利的。
4:获取高回报还有一个基点问题,就是好股要有好价,我们现在已经非常清楚600519的今年的安全边际是90元,000869是60元,只要大盘剧烈调整。我认为这两个票还是能抢到便宜的筹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张裕的基数

原帖由 清风不写字 于 2007-4-26 16:01 发表
这两个企业在未来10年能否保持30%的增长是关键,需要持续关注。



还有张裕的基数,2006年应该是EPS为0.8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就是预测未来的游戏”--------巴菲特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巴菲特
细细体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定性与定量

【转】后来,我看到了康德对于理性的一段著名论断,深表拜服。他说理性是不可靠的,如果没有前面这些科研的体验,这句话几乎颠覆我的整个大脑。但是他老人家是正确的。他说理性的基础是假设。这种假设一般表现为概念的界定,如果概念界定有误,或者在推理的过程中,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那么理性推理的结果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谬误。我发现康德的论断在投资界有非常好的一个映射。
  
  我不记得是谁说的,可能是巴菲特,也可能是芒格,这位老先生说投资中(因为是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很多参数不能量化)基于貌似严密推理的预测是无价值的。可以根据某一种前提推出一个结果,然后再根据另外一个前提得出另外一个结果。谁都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比谁更高明。这个论断和康德的话异曲同工。巴菲特说过投资中宁要大概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是因为老先生不会运用数学工具嘛?不是。面对一个输入输出不可量化以及系统特性持续变化的巨系统,我认为精确的正确决不是目前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老先生当然不去唯心地追求并不存在的东西。
  
  那么对于巨系统的认知是不是做不到的呢?那倒不是。只是,对于巨系统的研究,数学的作用有限,解析的研究方式作用有限。运用哲学的观点进行定性的分析,应当是较为可靠的一种手段。即分析对象的内因和外因,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在解决具体矛盾的时候,也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辩证地看问题,要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理解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要知道量变的累积必定导致质变,但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时间。事物的发展也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
  
  哲学的定性分析,固然不精确,但不会犯质的错误。在价值投资理论中,有很多前提来弥补定性的不足。譬如,“安全边际”。如果能通过定量精确地知道股价运行的曲线,那么无需安全边际,只需在最低点买,最高点卖即可。超过认知的能力,越是想精确逼近那个想要的时间点,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精确的计算得出的结果,不过是把错误包装得精美一些,以一种貌似理性的面貌来迷惑人,这种误导就是伪科学,害人至深。巴菲特对于“安全边际”的强调,本身就是对精确计算在投资中的作用的一种否定。我对我的朋友说我从不苛求自己买在最高点,卖在最低点。追求漂亮的买卖点,是作茧自缚。譬如,拿买点来说,如果曲线不运行到发生定性的转变,我怎么知道前面一个点就是最低点?数学上判断极值,也需从该点的左右两个延伸段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但是一旦该点的右边趋势出来了,该点所在的时间已经是过去时了。那么有的人会想我确认它触底翻转了再进入。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若要确认它是质的翻转,一般而言,曲线至少比最低点高出百分之二、三十了,否则如何判断它是质的翻转,而不是下跌过程中的一个中继站?因此,对企业估值之后,认为价格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之后买入,不会犯根本性错误,如果配之以时间的等待,只是时间的问题。所有的安全边际都会转化为利润的一部分。虽然市面上认为牛市好,牛市“买什么都赚”。其实对于价值投资者,熊市好,熊市才是“买什么将来都会赚”(除掉会倒闭的企业),尤其是极深的大熊市。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有安全边际的买入价格,是盈利的内因;牛市是盈利的外因,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但外因也是必要的。
  
  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低风险,高收益”。也只有低风险的高收益,才有累积的可能,才有巴菲特所说的“复利”的奇迹。通过高风险得来的高收益,难以累积,如掌中沙,常常怎么来,怎么去。但是对于“价值投机”,我个人并不完全反对。“价值投机”是一个可攻可守的方法。攻,可通过趋势短时间内获得大的收益;守,一旦趋势跟自己预测的相反,可退守价值投资,只是此时安全边际要较“价值投资”少一些。价值投机,一方面如果趋势顺利可以更快地获得比价值投资大的收益,但是另一方面,若趋势不顺,等股价触底后再价值回归时,它的安全边际所能转化的利润比价值投资者要少,等待股价回归的时间也较长。一个是眼前的利益,一个是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的弊端,看价值投机者自己权衡这两者的权重了。
  
  一般而言,一个对是否能探底很在乎的人,一个不愿接受和一段区间内最高、最低点有百分之二、三十误差的买卖点人,他必定要运用数学工具来进行精确定位,他也愿意在乎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巨系统,要把定位精确在百分之二三十以内,基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且不具备可重复性,所以林奇说过,一个满足于在股市里得到百分之二、三十利润的人难以做出像样的利润的。他的这句话变象地体现了他对精确定位的不信任。是川银藏提出的只吃七分饱也是认为对最优解的寻求等同于水中捞月。
  
  林奇强调投资需用闲钱,最好投资者要有房子,以及所有的价值投资大师,或者价值投机大师,都强调耐心,其实都是从不同侧面反应了对精确定位的否定。如果不是闲钱,决不可能有悠游的心态去等待。一旦估测错误,便如坠入人间炼狱。用时间和安全边际共同弥补定性测量的不精确是大师们的基本手法。同时,林奇强调要跟踪,但不要频繁跟踪,是建立在事物是永衡运动以及事物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两个哲理的基础之上。巴菲特强调如果企业根本性恶化就不要抛弃它,这是因为在事物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螺旋式过程。阶段性的挫折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因此费雪说过,因阶段性挫折而导致股价的非理性下跌,是建仓的好机会,因为这不是事物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暂时性挫折,只会带来更好的安全边际。也许会延长价值回归的时间。投资者可衡量大概的等待时间以及大概的安全边际,进行取舍。如果舍弃这样的机会,无非是因为他估测过有更好的盈利机会,不愿意用在这只股票上的等待时间浪费另外一只股票的盈利机会。所以价值投资一个卖出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个更好的投资机会,因人而异,因投资者的盈利期望、分析能力以及等待能力都不一样。所以“机会成本”因人而异。错过他人能把握的机会,并不一定是羞耻的,因为也许这对他人是机会,对自己可能是灾难。
  
  价值投资,就是以定性为主,以定量为辅的投资,即便通过定量计算,也要给出足够的冗余,才能保证计算结果不会犯定性的错误。巴菲特为什么喜欢业务简单的企业,因为业务一旦复杂,影响因素就呈几何级数增加,即便抽提出每个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企业这个系统而言,输入还是太多,每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只能估测,那么会造成巨大的误差,从而导致定性的错误。不是导致安全边际要求太高而失去投资的机会,就是安全边际估计不足,导致投资风险剧增。我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坐镇的基金用精确计算来指导投资会一败涂地。我也认为人类情绪的预测比天体运行轨迹的测算要难很多,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牛顿算不出没有什么羞耻的。
  
  事实上,价值投资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并不仅仅适用于投资这个领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基本上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比如战争,不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定出胜负的时间和地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可算战争理论经典了,他老人家只是说明这是一场持久战,由三个阶段组成,但他没有测算持久的时间,也没有定出防御、相持和反攻转化的时间点。再譬如,一些传统戏剧,总是叙述一个德才兼备的佳公子落难了,然而有佳人慧眼识英才,不以其暂时的落魄而抛弃他,反而支持他直至他功成名就,共享幸福生活。这种戏剧说的就是一个价值低估情况下,价值发现到价值回归的过程。戏文中很少看到鼓励人们追求一个价值高估的人,对于追求一个价值高估的人而导致的风险却是悲剧故事的生活原型。至于卓文君后来因为司马相如变心,想聘茂陵女,那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恶化,所以卓文君要跟他分手。又譬如,人们常说交朋友要交坦诚的、有独立见解的、坚定不善变的人。那是因为这种人,系统特性稳定,你清楚他的主要特性,易于估算不同情况下他的输出。当然,这些扯得远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买的000792 没抱住,虽然赚了钱但还是一次失败的操作。

这次把上海b股弄了一遍,看上振华b 和黄山b。在1。418买入了后者。这次想好好抱着,
可我知道我总是抱不牢,弄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丢了。这回又下了决心,可是总是象
戒烟的人,决心好下,真的坚持却很难很难,这里留个记号,丢时还在这里反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9 均线多头 的帖子

我觉得清风兄对张裕的评估是不准确的。

我算过000869的历史市盈率7年平均最高市盈率为48,7年最低市盈率为26,历史市盈率取37。

增长根据第一法则,最重要的增长是股本(每股净资产)的增长。

10年的股本增长平均为16%,5年和一年的增长均为9%,清风兄的30%的增长应该是根据每股收益来推算的,我根据销售的增长取19%。

得出的MOS是21.87。

我的个人的一点看法,MOS的计算方法一定要尽量苛刻。

请老师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6 清风不写字 的帖子

茅台的历史市盈率是2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8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股市估值水平已经相对偏高。有必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买进股票。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4-28 06:1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0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股市捉妖记无影无棕学术交流家园积木成方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4-2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适合自己的“牌理”
www.hexun.com 【2007.04.28 06:15】来源: 期货日报




     作者:赵克山


  周末时候,闲来无事,就呼朋唤友,支起了牌摊儿。赢了兴高采烈,输了垂头丧气,事关心情之好坏,所以也格外上心。一开始因为缺乏经验,输多赢少,于是潜下心来,认真研究了一番。凡事就怕琢磨,这一琢磨还真琢磨出不少“牌理”来,按照“牌理”出牌,还真是对我帮助很大。

  由“牌理”我还联想到了“期理”,在期货交易中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期理”呢?我觉得绝对是存在的。期货交易长期的、最终的获利应该不是建立在运气上的,运气可以让一个人守在树桩旁,等待一只兔子撞上去,但绝对不可以让人以此为生;运气可以让人在期货交易中赚一次甚至几次钱,却不足以让人持续地、稳定地获利。做期货和打牌一样,都是和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博弈,只有比对手更了解“牌理”或“期理”,并持续地按“牌理”出牌,获利的几率才会更大。

  沃伦·巴菲特显然找到了这种“牌理”。他用自己的标准去挑选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买入并长期持有,然后等着它们的价格向价值回归。乔治·索罗斯也找到了,他用“反身性”理论去判断某种商品是否过于繁荣或萧条,然后决定是抛出还是抄底。杰西·利费默也找到了,他根据自己的观察,找出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然后追随其趋势。日本期货大赛亚军炭谷道孝也找到了,他用他发明的“逆出价”法,在玉米期货交易中追涨杀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但仅仅找到这种“牌理”或“期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正如了解“牌理”的人很多,但在打牌时却往往根据自己对某张牌的好恶出牌,从而有违“牌理”,并且会因为个别的成功而否认“牌理”的存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被一直按“牌理”出牌的人赢个精光。再看沃伦·巴菲特,他一直固执地买入一系列他认为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他并不知道最终哪只会涨,但他能保证大多数会涨,涨的幅度比跌的幅度大,结果他获利了,而且连续几十年获利。乔治·索罗斯也不敢保证他每一次抄底都能成功,但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并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他看到的东西,结果大多数时间他的理论得到了应验,他成了富豪。

  一般投资者投资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这种“期理”,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要么是凭感觉在期市里追涨杀跌,美其名曰“无招胜有招”;要么道听途说一些消息、投资建议,用别人的思考左右自己的行动。没有交易系统无异于赤手空拳的散兵游勇与装备精良的正规部队进行战斗,而全听信别人的所谓建议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其风险和下场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了解期货市场的“期理”,并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那么,怎样建立交易系统呢?必须靠自己的观察和总结。因为每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标准的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法则也许在某些市场没有用,因为市场环境和市场参与者的习性不同。一把尺子量天下,在期货交易中是不可行的,这也是技术分析常常失效的原因之一。

  建立起交易系统后,还要坚持执行而且秘不示人。坚持是因为用次数的增多来使高概率发挥作用,秘不示人则是因为期货是一场博弈,如果你找到了一条通往罗马的捷径,告诉了所有人,大家都挤着从这条路上走过,一种结果是因为交通堵塞使你无法顺利通过,还有一种结果是你过去了,但你被挤到了最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盐 于 2007-4-27 12:16 发表
我觉得清风兄对张裕的评估是不准确的。

我算过000869的历史市盈率7年平均最高市盈率为48,7年最低市盈率为26,历史市盈率取37。

增长根据第一法则,最重要的增长是股本(每股净资产)的增长。

10年的股 ...



先来看一段文字,结论是利润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
通常反映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及净利润增长率等[1]。总资产与净资产的增长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再投入的情况,它是公司成长的基础;主营业务与主营利润的增长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市场开拓和产品盈利能力情况,它更多体现的是公司的成长潜力;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最能代表公司的成长性。因而,在研究股票内在价值时,一般是将净利润的增长率作为成长性的指标。

关于安全边际:
我认为要活用,熊市时比你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还低,牛市出现买点时比计算的要高。
熊市考虑买进低估价位,比如2003年买进20元左右的600519,牛市考虑合理,比如2006年买进50元左右的6005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卖出是因为你根据技术面作出的决策

原帖由 liza012 于 2007-4-27 11:49 发表
上次买的000792 没抱住,虽然赚了钱但还是一次失败的操作。

这次把上海b股弄了一遍,看上振华b 和黄山b。在1。418买入了后者。这次想好好抱着,
可我知道我总是抱不牢,弄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丢了。这回又 ...



000792的2007年季报肯定预增,如果你长期跟踪基本面的话,那么你就有了持股的信心,正是因为你对基本面的不熟练,你看到股价在钟摆时,你的交易策略就会随着K线摇摆。抱不住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你不能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你肯定不能理解持有是利润的源泉这句名言,下一次抱不住就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现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6:12 , Processed in 0.037028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