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企业的逻辑----在生活中发现

市场和产品我们在生活中最能感受到卖的火不火.......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当年的长红彩电卖的很好.比如苏宁扩张的很快,你在外地旅游时发现王府井开到了这里.喝酒时你发现有钱人喜欢喝一公斤的茅台.吃方便面时,发现双汇,逛街时发现新华传媒高速扩张.不要小看生活中出现的投资方向.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5-7 22:1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均线大师:您好现有几点不明之处,望大师指点:
1,现在的航空股是否已出现了业绩的拐点,但如果油价上去了,业绩就会下来,好象不定因素太多.
2,如果大多数散户都去买茅台,茅台的股价还能上吗.另我想近期买点"茅台"和"张裕",您还是技术分析的高手,请您近期留意上述两股,如出现好买点能否用本坛的"短消息"通知一下.
3,您推荐的闽发的"laoba"的帖我看了,感觉不如您写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网上还有哪些高人的文章值得一读,盼告.
4,对沪市大盘的中级顶部,有说4500(2250*2)和3900的两种的,能否请您也预测一下.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纯技术分析者的眼里测顶和猜底都是比较扯淡的事,纯属娱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

原帖由 XMSL 于 2007-5-7 22:56 发表
均线大师:您好现有几点不明之处,望大师指点:
1,现在的航空股是否已出现了业绩的拐点,但如果油价上去了,业绩就会下来,好象不定因素太多.
2,如果大多数散户都去买茅台,茅台的股价还能上吗.另我想近期买点"茅台" ...




1:油价能不能上去,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我比较认可谢国中的观点,油价从反60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奥运的来临,601111的业绩会在2007-2008有爆炸性增长,股价就有热烈的上升
2:我早已经结束了所谓的图表巫术....这个是个概率游戏,真正的投资不用去做什么概率的,我们要的是把把赢
3:趋势理论也是说顶底是走出来,而不是 测出来的...没必要去猜,因为你是在猜贪婪的人心.K线的背后是人心,你听过人心是可测的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注与赛道而非选手

原帖由 中国印钞总公司 于 2007-5-5 19:16 发表


强周期行业.
重卡行业的研究可能会比研究企业更重要. :)



"下注与赛道而非选手"投资的原则就是先行业后公司,你看华尔街的名言多经典形象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90%的股票天生是不适合做长线的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5-8 01:0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买入,坚决持股
原创:idlator  2005-04-04 21:14 
    
  发这个水贴是感慨于看到一些网友问:一家市盈率5倍多、市净率不到1倍的公司有没有价值?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如果当初20倍的市盈率、2倍的市净率的股票都当做价值投资的对象,对现在像这样股票有没有投资价值怎么就反而没了信心?难道没有看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的转让价格都超过了流通股的价格?难道没有看见有不少股票买进去之后,只靠每年的发放的现金红利就可以高出银行存款的利息?
  
  当然股价还是可能会再跌,所以从技术上现在还不是最理想的买入点。愚人节的暴涨虽然好像是多头的一场空欢喜,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股票价格好比被极度压缩的弹簧,已经蓄积了充足的上涨能量,只要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导火索出现,上涨就是爆炸式的,很可能会令空仓的你追都追不上。如果不是专业的作手,就无须苛求完美,非得一定要抓个最低点,或者非得要做到买入即涨。不妨看得远一些,想一想,现在这些3、4元钱的股票,对它们在3、5年后涨到7、8元有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吗?那就看到再远些,对它们在8、9年后涨到15、16元有没有信心?1年1倍的收益率当然很好,5年1倍、10年2倍的收益率是不是也不错啊?现在2、3块钱的股票放着不买,一定要等到它们到10块、20块再买?
  
  老话说的好,灾难是创造价值的最佳途径。什么是价值投资?现在买入才是价值投资。什么是逆向投资?现在买入才是逆向投资。
  
  当然公司还是要挑一挑的,多好啊,物美价廉还任挑任拣的。但现在挑公司还不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现在最需要关心的问题是保证资金是长期性的,不能今天借明天还,因为耐心和坚持是最重要的。学宏观经济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凯恩斯的一句名言: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这句话,一个没有投资经验的搞纯学术的经济学家是说不出来的,只有投资老手才说得出。投资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能越过长期,死在黎明那叫一个冤。
  
  不过一说到耐心和坚持,感觉上好像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其实不是的。之所以会觉得艰苦,压力应该主要是来自账户上已经出现、并且可能会继续增加的浮动亏损。如果有信心的话,是没必要天天看那些浮盈浮亏以至于把自己搞得心累。少看几眼,也不要天天想着止损,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多看看那些一天天越来越便宜的股票,在资金长期有保证的前提下,贪心一点,多买一点,多拿几年,也好多赚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基金经理的策略和对市场的感受

基金裕隆—年报印象

原创:carman  2007-04-06   

  基金裕隆—年报印象

  基金的年报一般是没什么好看的,一般都是回顾总结展望,策略就多数象公式,聊胜于无吧,但是少数几家基金的年报能让人有所收益和思考。基金裕隆的高阳就是如此。看完象温习了经典的价值理论,有回顾更多的是让人思考。
  一是寻找旗舰企业,也就是寻找能够抵挡市场波动,并持续超出市场预期的企业,注意这些旗舰企业可以存在于任何行业之中,他举了茅台,中集,万科的例子。不要对行业属性太过在意。往往这些比较土的行业更代表中国经济的面貌和竞争力。
  二是躲避增长律陷阱,股票长期投资回报既取决于企业本身的业绩增长,也跟你的
  买入价格有关系,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任何价格下买入。他举了几个认为存在增长律陷阱的行业或个股的例子。例如中信国安,航天信息,中兴通讯等。当然认识会应时而变也不要拘泥。
  三是有瑕疵的优秀企业和超额回报。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牛市初期投资者完全可以挑肥捡瘦,因为没有瑕疵的好企业也很廉价,比如茅台和五粮液相比,那时当然买茅台了,但是等到市场涨到一定阶段后,没有瑕疵的高高在上,再建仓也只能建这些有一些瑕疵的企业,机构的宽容度上升很多,也就是在这里寻找超额收益律,不过这点可能不持续。因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你宽容度高,我比你更高,反正都有一定赌的成分。再下一个阶段呢,市场就开始更宽容了,有瑕疵不怕,马马虎虎的也开始大幅上涨,因为定位低吗,这里存在超额收益律,再到后来都涨完了,开始找这些五元以下的,反正价格低管你亏多少,有利空都可以解释成利多。现在市场就是这样。
  他也举了几个例子,我也猜不准是在说哪家公司。所以不多说了。
  他的回报预期很现实和理性,我们希望未来10 年每年都能为我们的持有人奉献两位数的回报率。能做到的话也很了不起。
  
  原文如下:
  1、寻找旗舰企业 “大多数的分析家认为必须在传统上互相排斥的两种作法中做
  出选择: “价值”和“增长”……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很糊涂……增长本身就是价值的一部分”。(引自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92 年年度报告) 寻找到长期业绩表现优于同行、优于市场预期的旗舰型企业是巴菲特成功投资的原因之一。旗舰型企业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行业里,甚至这个行业正在萎缩,比如白酒行业;也可能这个行业正面临着政策危机,比如2006 年调控中的地产行业;也可能是发展空间受瓶颈制约同时行业内竞争加剧,比如集装箱制造。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预期受到噪音的干扰,往往低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这些旗舰型企业的业绩长时间超过普通投资者甚至优秀的专业分析师的预测,投资于这些企业能给投资者带来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我们在2006 年基金裕隆投资组合中纳入了一定数量的旗舰型企业并取得了良好的回报,可惜我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未能投资更多。希望我们投资的旗舰型企业的数量和资金都会在2007 年超过基金持有人的预期。
  2、躲避增长率陷阱 股票长期投资回报既取决于企业本身的业绩增长,也跟你的
  买入价格有关系,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任何价格下买入”。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写道:“大众的投机心理是不可救药的,只要看起来有展的机会他们就愿意支付任何价格……特许经营、科技或者是当时流行的任何东西”并不是增长率高的行业或公司就能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如果考虑股利再投资,那么1950-2003 年IBM 和新泽西石油的总收益率哪个更高?答案可以在沃顿商学院教授西格尔的新书《投资者的未来》中找到。尽管我们知道这个道理,裕隆基金的投资组合还是没有能够完全免疫于“增长率陷阱”,您可以在裕隆基金的股票买卖清单中找到几个这样的例子:我们投资了前景美好的有线网络,为有线网络制造终端设备的高科技企业,3G 的设备制造商,具有垄断地位的税务发票终端机制造企业,等等。希望我们在2007 年的投资中尽量避开增长率陷阱,当然,在一个大众情绪高涨的牛市中,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是“知易行难”。
  3、有瑕疵的优秀企业和超额回报 “在选择企业时,我总是更青睐那些萧条的
  而不是繁荣的产业……如果一家公司在一个停滞不前的市场上获得份额持续增加,而另一家公司则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市场上获得的份额减少,那么前者的情况要好的多”-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书中这样说。 有瑕疵的优秀企业是指那些在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治理结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定位、企业对外投资或担保等诸多方面存在缺点,同时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良好的上市公司。一旦擦掉瑕疵,这些企业将会给你带来惊人的超额回报。回顾2006 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董事长曾经向中小股东道歉的机械设备龙头企业,因为向破产的信托公司投资的房地产企业,因为增发与机构投资者反目的玻璃制造企业,被怀疑长期向关联股东转移利润的家电制造企业,等等。裕隆基金的股票买卖清单中有几个这样的企业,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当然,因为很多明显的瑕疵,我们没有胆识从中大赚一笔。我们希望在2007 年发现有瑕疵的优秀企业时,能有更多的勇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在游戏结束的终场前离场

——《戳破岁宝热电股价泡沫金融类资产估值风险现形》手记
  中国股市在2006年一年内上涨130%,2007年以来又上涨40%,尤其在今年2月27日创下近十年最大单日跌幅后,仍一路向上,绝尘而去,于短短的两个月内涨幅就高达35%。

  关于中国股市整体是否已存在泡沫的争执,见仁见智,是非正未可易言。但就个体或类别而言,不少公司已呈示出严重的泡沫征兆。

  因投资金融类导致投资收益大增,并进而影响到净利润,这是近两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股市大幅上涨而出现的一类新现象。尤其自今年1月1日以来,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将金融类股权投资计入净资产,这类股权买卖的价差则计入投资收益,并最终体现在当年利润上。

  中国的投资者太热衷于寻找从低价起飞一步登天的未来高价股了。跟“股神”沃伦·巴菲特名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过万美元股价比起来,贵州茅台、驰宏锌锗这些堪堪迈过百元人民币门槛的股票无疑还只是“低价股”,投资者们难免对它们“恨铁不成钢”。在这种心态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家公司业绩将增涨成百上千倍,而且由其财务报告和预增公告就可以得到证实,言之凿凿,持之有据,你会做如何想?

  牛市的特征之一是人们买入股票时只看重个股的成长性而不计较市盈率。对岁宝热电的这种分析方法特别有害之处则在于,它貌似以公司的价值为基础进行分析,在其“价值”基础之上也只以低于平均水平的“合理”的市盈率给予溢价评估。

  这种估值方法之所以完全是错误的,是因为它将上市公司卖出持有的金融类资产所获得的资本价差收入再次进行溢价计算,而这些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在被卖出公司的股价中得到溢价体现,在卖出方账户只能体现为货币资金。

  这种重复溢价估值方法的荒谬之处是不证自明的。为便于说明,仍举岁宝热电(600864.sh)(行情,资讯)一案中的相关公司为例。民生银行(600016.sh)(行情,资讯)将其每年新增的利润如果用于主营业务投资,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其净利润的增长水平不会同目前41%-47%的净利润增长率水平相去太远。

  但如果民生银行自上市以来,就把每年新增利润用来成立投资子公司,一门心思用来购买自己的股票。则该投资子公司的利润率增长水平就可能达到岁宝热电那样13320.77%的水平,民生银行是2000年12月上市的,以此计算,到2007年初的6年间,这家虚拟的投资子公司净利润年平均增长率就可以达到2220%。

  再进一步推导下去,假如民生银行将这家“投资子公司”分拆上市,民生银行持有其多数股份,该子公司每年的收益只是民生银行的分红或卖出民生银行的股票产生的价差收入,其股价以25倍市盈率计,体现到民生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当民生银行继续持有该子公司股份时)或损益表(当民生银行卖出部分或全部该子公司股份时)上,即相当于民生银行每投资1元,即可产生25元的净资产或每股收益,也就是2500%的净利润率。这与40%的净利润增长率孰高孰低,自不待言。

  当然在现实制度设计中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然而现实中岁宝热电投资民生银行股权,其担当的不就是虚拟的“投资子公司”角色吗?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大股东不是民生银行而已。但法律并没有禁止民生银行购买其岁宝热电的股票。假如岁宝热电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因为重复溢价估值导致它自身的股票价格大增,而民生银行又去购买岁宝热电不断高速增值的股票,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可以断言,虽然仅凭这两家公司互相之间的股票买卖就可以创造出高于整个中国股市的市值,但等不到这个时刻到来我们就会看到两个巨大泡沫的破灭。

  这种类似的循环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不过在公司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还不算是前述的首尾循环。

  “岁宝热电持有民生银行(股票)。民生银行持有海通证券(股票)。因此岁宝间接持有海通。一旦海通上市。岁宝热电也能沾光!”论坛上有人这样推测。

  假如海通再去持有岁宝热电股票,这一荒谬的金融资产泡沫生态就完全实现了自我循环。

  如果用这种估值方法继续计算下去,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它无疑会形成一连串首尾粘连的泡沫,只要戮破其中一个,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的泡沫破灭。

  正如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指出,这种估值的风险还在于,由于这类项目的偶生性和资产波动性,它掩盖了公司“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的预示的盈利能力”。当这类项目表现为正数时,公司的盈利能力被无限放大;当这类项目表现为负数时,公司的亏损水平又被无限放大。

  所谓“非理性繁荣”,即支配股市的不是实际效益的反应,而是时代风尚的表征。也就是说,当支撑股价的不是实际的业绩,而是投资人的热情时,股市就呈现出投机泡沫的极其典型的特征。

  民生银行和岁宝热电绝非个案。只要看看民生银行大股东中有多少家涉及上市公司,而市场上又有多少家金融类上市公司以及由投资它们而导致近年业绩大涨的上市公司——深发展(行情,资讯)、民生银行、华夏银行(行情,资讯)、中国人寿(行情,资讯)、中国平安(行情,资讯)、宏源证券(行情,资讯)、陕国投(行情,资讯)、延边公路(行情,资讯)、中信证券(行情,资讯)、成都建投(行情,资讯)、两面针(行情,资讯)……这里,还没有考虑众多嗷嗷待哺,急着IPO或借壳上市的大大小小券商及其股东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中牛这样的旗舰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面特征

牛中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面特征?怎样才能抓住它.我给自己出道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现在很明确的风险已经大于机会了。价值、趋势、波浪要有机结合起来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股票投资的灵魂: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再谈股票投资的灵魂: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就是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别人贪婪时你恐惧。。看到一篇评论券商股的文章。。。如果你理解了他的精华。你就会财源滚滚



你怎样为“券商热”抬轿
2007-5-7 10:33:01   
作者:东方博客 江月    江月 的个人首页


4月份的“券商热”,让众多股民眼前一亮,这样的板块拔地而起,确实令人兴奋。老股民说,看到了当年科技网络股的影子;新股民说,一批百元大股即将在券商股中横空出世。
于是,专家们纷纷跳出来,作高深状:“我们早就说过,券商当然是牛市最大的赢家,理由一二三四。节后一定要赶上这个大潮。”听专家的话,永远会受伤。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是把头伸出窗外报天气预报,让你赶末班车。
事实上,在券商股如此“热”之前,券商板块就已经炒作得如火如荼了。比如中信证券、吉林敖东、辽宁成大、雅戈尔、华茂等等,哪一个不是涨幅空前?
我们现在要思考的,不是关于券商以及券商影子股的收益和投资价值。这方面的数据实在太多。我们要问自己的是,我如何参与这个热点板块?
平心而论,任何一个板块在大热之前,都是相当寂寞的。券商股也不例外。4月份之前埋伏在中信证券里面的人,就忍受着4月份的煎熬:看着敖东、成大们个个旱地拔葱,而中信在大小非的蹂躏下匍匐前进。有的短线高手从此挥别中信,发誓不带走一片云彩。
即使是敖东、成大,也在上升过程中折磨过股民,这都是股票成长的烦恼,这也是新买入券商股的股民,要为此付出的股价上的代价。
在今天的“券商热”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先前坚定持有的股民,一种是即将一个猛子扎进来的股民。
第一种是券商股的“顽固分子”。他们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对于券商股的股性比较熟悉。主力的一些伎俩,他们能够比较快地识破,被容易被吓走,也不轻易被套住。
而第二种人则纯粹属于跟风者,也就是为第一种人抬轿的人。他们知道利好,但不了解整个板块,不熟悉股性。我们就讨论这一种人。
许多在节前刚刚买入大众交通的短线高手,津津乐道于大众交通令人惊艳的股权投资数据,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其实,这些数据,没有什么新鲜内容。这些数据只能说明大众交通是个好股票,只能说明你是个后知后觉者,其他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在“券商热”已经走了一大段路程的时候,就不要还在那里推敲利好消息了,算算自己的成本和可能的赢利空间最重要。
目前,券商概念中,吉林敖东已经站上百元大关。有人说“强者恒强”,相信敖东广阔的前景,所以坚决买入。我们来推演一下:
我买入敖东,成本100元,在可预见的未来,股价能够到200元或者300元吗?我对此信心不足。因为有信心不等于就有未来。驰宏达到的高点是154元,那是在有色金属板块大热的4月上旬。当然,你说敖东不一样,敖东是沪深两市惟一的美男子,那我也没有办法。
委屈一点,暂时就把敖东的目标定为150元,到时候,我的利润率就是50%
然后,1010,除权,填权。这时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迅速填满权,一种是稍作犹豫,或者再涨个10%,就进入调整。而后一种可能比较大,因为驰宏、三一等等好像都有先例。
这样算下来,我的收益大约60%。当然,你可能立刻会说,我广发上市了会怎样怎样。我要说的是,没有一个主力会陪你走到底,所谓利好利空,无非就是主力用来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广发上市是利好,但也不排除主力按照自己的计划出货,或者在低位进货。也就是说,主力不会一味地在敖东上面当活雷锋,他们完全可以在敖东的高点上,把你放在那里站岗,他们再炒一炒别的券商股,对于他们,这样做的利润能够最大化。
我说上面的话,敖东的股友可能会不屑一顾,甚至说我鼠目寸光。但是我要说,如果这个市场只有敖东一个券商股,那毫不犹豫,再贵也要买,死了也要爱。如果这个市场上还有更低的、空间可能更大的,我就不把敖东作为首选。我会耐心等待好股调整的低点,或者先介入已经在调整到相对低点的好股。
当然,谁都无法把握股价的走势。我现在持有中信、成大、大众交通等券商股,当初在成大和敖东之间选择的时候,我就是看中成大的涨升没有敖东猛烈,买了成大更放心一些。
原先埋伏在中信、敖东、成大、宏源、雅戈尔等等券商股中的股友都知道,4月份的中信证券,是最受不公平对待的股票。正因为遵循“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我一直没有减仓中信。如果让我现在来买,同样是券商股,我会首选这一类曾经被压迫的、有成长潜力、有爆发力的股票。
当然,上面举的例子,并不是让刚刚要买入券商股的人,不要买敖东,去买中信。我和他们都没有亲戚关系,也不是谁的托。事实上,同样是券商股,在一片沸腾之中,有很多是假洋鬼子,搭了顺风车,股价虚高;有一些尚处于相对低谷,只是由于主力的操作计划,有意地被压制着,在我们追捧券商热潮的时候,除了看那些眼花缭乱的利好,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比较,甚至从反面去思考,问问自己:我可能有多少利润空间?
同样是抬轿,也要抬出点技术含量来,你说是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多头老师和各位朋友:今天突然发现我的同花顺的各股市盈一栏好象是非常的奇怪。
如黄山旅游竟是6640。82 它的b股是:648。42  我在上月买时记的特别看了市盈才是
4。多 怎么变的这么大啊? 还是我的同花顺有了问题? 马应龙当下才是16。58 ?对吗?
请帮助我一下!多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B股大涨,不知道是不是有政策要出台,最好是向国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把B股市场做大,允许发行新股,承担起外汇蓄水池的功能,而不是与A股合并。如果是这样由于B股市场容量偏小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短期内B股价超过A股也是完全可能的并且合理的。我从05年4月份进入B股,一直持有锦江B股坚持到今天,一直等待者这一天的到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今天的上海b股除几只外几乎都封了长停,真牛啊,是不是因为美元与人民币的比又上
了新台阶?还请帮忙看看他们的市盈不知道我的软件是不是正确的?

[ 本帖最后由 liza012 于 2007-5-8 15:1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兄算出的张裕A的安全边际是56.23,今天收盘为55.30,B股为41.47,可否介入,请多头兄点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阶段性投资与投机本质上的一致性

论阶段性投资与投机本质上的一致性





    投机是基于市场趋势和投资者情绪的博弈,价值投资中的阶段性减持是基于市场趋势、股价高估程度和业绩预估的博弈。阶段性减持中对市场趋势和股价高估程度的博弈其实与投机相同,不同的只是博弈周期的长短。前者基于中长期投资策略使决策的周期被拉长,时间跨度可能是几个月或两三年。后者的周期很短,以天为计算单位。从足够长的投资周期角度来看,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无论是投机还是阶段性投资,投资者都不可能准确地把握买卖的时机。对于高估范围的判断,DCF估值误差极大,基本没有参考意义。对不同市场、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投资者,高估的范围有不同的定义。高估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其范围的确定没有统一的、确切的、量化的基准,只能依据投资者的主观判断。当投资者认为股价已经高估时,股价也许还会出现远超所有人想象的更高估值,价值投资者很难判断真正的高估区域在那里,从而做出准确的阶段性减持。同样地,对业绩的主观判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伟大的企业总是能给予投资者意外惊喜,基于中短业绩预测值的阶段性减持,面临低估业绩而做出错误选择的风险。苏宁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连续几年100%的利润增长率,几乎每次都超越市场最乐观的业绩预测,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远超所有投资者想象的200%的利润增长率。另一成长典范茅台也同样常常出乎意料地带给投资者意外的惊喜。最后一点,众所周知市场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价值投资中的阶段性减持与投机都是基于主观预测的一种博弈,当投资对象基本面没有出现变化时,阶段性减持是一种广义上的投机行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较纯粹的投机要低,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使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很小,风险主要来自于踏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团队的分级

分层次     ◎ 宁高宁

大企业中还能不能不断产生“创业者”?相对成熟的业务中还能不能孕育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什么样的经理人是好经理人的态度。
不论是企业之间还是一个企业内部,对它的管理者的评价一直在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和不同时间上产生不同的认识。虽然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努力,但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真正跳出以短期输赢论英雄的圈子。所以在企业里,管理规模较大业务的人,盈利多的人会更受到重视,他们自我感觉也好一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短期对企业也很重要,业务规模大,盈利大,对企业贡献大,管理难度通常也更高,管理者在企业的地位高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我们的思维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特别是停留在短期的,甚至是静态的层面上,企业的进步就有了问题。大企业中还能不能不断产生“创业者”?相对成熟的业务中还能不能孕育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什么样的经理人是好经理人的态度。
最让人失望的经理是把一个原来好好的企业搞坏了,对这样的经理评价也没有更多争议,如业务规模萎缩了,盈利大幅下降了,市场占有率丢掉了,如果更甚,现金流出问题,债务有危机了等等。不论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多少原因,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不论是战略还是竞争环境引起的,管理者在这里一定没有做好,也一定会受到责备。
对经理人的评价难在表面看来好像一切正常的企业中,因为在正常的表象之下企业和它的管理者已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第一类的经理是维持型的经理人。他基本上能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去年怎样,今年还怎样,上一任的经理怎样,这一任还怎样。业务看来一切如常,如果这项业务是规模较大的业务,这位经理还可能被认为是很好的。其实在市场竞争环境的比较下,这项业务可能已经落后了,这样的经理人并没有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而埋藏下长远的风险,因为企业仅仅靠维持是维持不住的。
第二类的经理是职责型的经理人。他不仅保持了业务的稳定,还有许多改善,可能是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也可能是调整了业务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可以随着行业的成长一起成长,企业的运营水平也与竞争对手同步提高,这样的经理人尽到了他作为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第三类的经理更向前多走了一步,更有能动性,是发展型的经理人。他分析了市场环境,分析了产品和客户,研究了对手,在基本管理改善的同时,适时调整了企业的产品和盈利构成,引入新的产品和服务,走在了竞争对手前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成长好过行业水平,这样的经理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
第四类的经理人是战略型的。他不仅在产品竞争层面上使企业成长快过竞争对手,他同时也注重了企业的战略布局,优化了企业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上的资源分配,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有更多的改变竞争格局的创造性,他培育了企业更多的增长点,企业有了长远发展的平台。在这里企业战略的前瞻性和执行力的落实得到很好的结合。这样的经理人使企业价值提升,而这个提升不仅仅是运营盈利性的,而且是长远的,资产和资本升值性的,这样的企业往往能抛离对手。
第五类的经理则更成熟、更全面,是持续成长型的。他不仅做好了企业在业务上的战略和执行,而更重要的,他把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精神根植于企业组织之中。他优化了组织架构,培育了团队,使企业的成长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推动,而是整个组织的推动,不仅仅是竞争压力的推动,而是企业自身理念和文化的推动。这样的企业更有生命力,进步是持久的。
因为企业管理的实践在不断进步,反思总是跟不上,对经理人的看法上可能还有更多的分类和更高层面的经理。但把经理人放在历史的、动态的背景下看,能否把一个不好的企业做好,把一个战略定位受到挑战的企业创造性地转变,把一个小企业发展大,把一个原来就有规模的业务做得更有创新和发展,把一个企业组织的潜力全面激发出来推动持续的进步,这些使经理人的进步分开了层次。而这也是企业经理人这个职业的本质要求。
——判断团队的能力很难吧,不知道伊利、茅台、白药、张裕、苏宁等等公司的团队各自属于哪一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交流投资方法和对公司的看法:

原帖由 jensen2000 于 2007-5-8 23:55 发表
清风兄算出的张裕A的安全边际是56.23,今天收盘为55.30,B股为41.47,可否介入,请多头兄点评。



只交流投资方法和对公司的看法,非常抱歉,不推荐,不点评买卖.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9:23 , Processed in 0.040240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