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08-4-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MACD从均线兄的贴子上学习到了很多,均兄的博客一定要经常报到学习.
同时说一下,虽然跌得太猛了,但离价值投资越来越近了.
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所等待企盼的.

[ 本帖最后由 良言逆耳 于 2008-4-23 09:2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08-4-2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牛市泡沫破灭的心路里程
——从“无股可买”到“有股不卖”
文/董登新
2005年上证综指跌破千点时沪深A股价格分布
(2005年6月6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所占比重(%)
30元以上
1
0.07
20——30
9
0.67
10——20
45
3.35
5——10
364
27.1
3——5
594
44.23
2——3
263
19.58
1——2
65
4.84
1元以下
2
0.15
合计
1343
100
  2005年6月6日,绝对不是一个“六六大顺”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上证综指一度失守千点大关,最低下探998.23点,当天收盘,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5.27倍和16.08倍,几乎达到了西方国家成熟股市的“价值投资”区间!
  当时,沪深A股有70%的股票跌入5元以下,真可谓“遍地是黄金”!然而,伟大的股评家们却仍在一个劲地喊叫:底部尚未确认,股民应当耐心等待!切莫冒险抢反弹!
2006年牛市的年末成绩单
(2006年12月15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所占比重(%)
100元以上
0
0.00
50——100
5
0.39
20——50
51
3.99
10——20
179
14.02
5——10
450
35.24
3——5
430
33.67
3元以下
162
12.69
总计
1277
100.00
  2006年初,一轮大牛市悄然无声地发动了,从年初1100点左右一直上攻至年末的2675.47点收盘,大盘以惊人的速度暴涨了150%以上。截止2006年12月15日收盘,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8.31倍和31.67倍!应该说,这一年的大牛市是一种报复性的急速暴涨,整个上涨过程不眠不休,没有喘息!这为后来牛市的继续与迅速泡沫化埋下严重隐患!至此,5元以上股票所占比重,从30%上升至60%!但毕竟5元以下股票仍占46%的比重!股市重心整体上移,并有5只股票站在50元以上。
“5·30”前沪深A股的疯狂
(2007年5月23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所占比重(%)
100元以上
0
0.00
50——100
27
2.09
30——50
99
7.66
20——30
213
16.49
10——20
814
63.00
7——10
135
10.45
7元以下
4
0.31
合计
1292
100.00
  2006年底,牛市财富效应充分显现,老股民大多从2001年开始的“熊市套牢”中解套出来,而且小有斩获,这一被人为放大的财富效应激起了大批新股民的跃跃欲试!
  2007年春节后,全民炒股与全面暴炒垃圾股,双双齐动员,导致中国A股泡沫迅速膨胀,垃圾股普遍鸡犬升天,大学生逃课炒股、公务员上班炒股、企业老板关门专心炒股,甚至有的小学生拿押岁钱炒股翻番,当然,也有人推迟出国或结婚、挪钱炒股,还有人卖房炒股,或是借高利贷炒股,如此等等,全民炒股蔚然成风!
  由于全民暴炒垃圾股升温发烫,上证综指从2007年春节后的2700点上方一口气攻至5月29日的4335点,三个多月大涨60%!
  截止2007年5月23日,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3.79倍和56.27倍!直逼60倍市盈率水平!7元以下仅剩4只股票!三个多月时间,600多只股价在5元以下的股票全部失踪!不过,尚未出现所谓的“百元股”!
冲上6000点后沪深A股价格分布表
(2007年10月19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所占比重(%)
100元以上
11
0.80%
50——100
71
5.20%
20——50
344
25.10%
10——20
585
42.70%
5——10
360
26.30%
5元以下
0
0
合计
1371
100%
  “5·30”前,由于垃圾股全都鸡犬升天,因此,庄家将主力迅速转移至高价股板块。2007年10月16日,借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机,上证综指疯狂冲上历史最巅峰6124点,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高达71.44倍和76.15倍!同样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截止2007年10月19日收盘,5元以下股票全无踪影,10元以上的股票所占比重高达74%!高价股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纷纷扑向百元股!短短几个月,一下子冒出了10多只百元股,甚至还出现了两百元股、三百元股,而50元以上的高价股更是快速扩容,将近90只!
沪深A股最后的疯狂
(2008年1月16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市盈率分布
股票只数
100元以上
12
1000倍以上
56
50——100
84
500——1000
64
30——50
180
100——500
511
20——30
262
70——100
286
10——20
671
50——70
211
6——10
226
30——50
126
6元以下
0
30倍以下
20
合计
1395
合计
1274
  截止2008年1月15日,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61.32倍和78.80倍,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有900多只股票的市盈率超过70倍,而且有50%的个股的市盈率超过了100倍!高价股成堆,而低价股全部失踪!在无股可买的情况下,股民依然热衷的不是股票,而是赌博的筹码!
  刚刚结束的这一轮反弹行情,应该是本轮牛市的“最后疯狂”,同时,它应该也是股民的“最后晚餐”!这一轮反弹结束后,将再次下探4700点的支撑位!如果此次4700点失守,则股民将失去最后的逃生机会!今后两三年内,上证综指很可能再难上到5500点的高度!(注:以上文字均为2008年1月17日撰写并发表。)
沪深A股泡沫开始全线破灭!
(2008年4月18日收盘统计)
股价分布
股票只数
所占比重(%)
100元以上
2
0.14%
50——100
25
1.81%
20——50
165
11.96%
10——20
467
33.84%
5——10
637
46.16%
5元以下
84
6.09
合计
1380
100%
  截止2008年4月16日,大盘向下深幅调整主要集中在权重股上展开。当以中石油为代表的权重股深调回稳后,人们很快发现这些权重股已是强驽之末——无力反弹,于是,二、三线股原先坚守的“信心”开始动摇,一向不肯轻易跌破5元的垃圾股,自昨天开始便集体“泄气”、掉头向下,直至今天,5元以下的股票已有84只。同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百元股仅存最后2只,而且中石油实质性“破发”,由此看来,阶段性底部正在逐步形成。一步到位的熊市与一步到位的牛市,都是不健康的!

[ 本帖最后由 良言逆耳 于 2008-4-23 09:2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发现多头兄的帖子至今,视野是开阔了不少,关注这个帖子,才知道了但斌、但国庆、李驰、李剑、林园这些中国的价值投资者,也看到了一大批追随均线多头兄和laoba1的粉丝团,期间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对价值投资感兴趣的朋友,总之我们都是在学习的路上,感谢均线老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集于一处,辛苦辛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79 均线多头 的帖子

我也向大家推荐一下杨韬的博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无事,戏说名人。

”英雄指标“=牛市的开始?

许小年-----跌倒1000点---结果到了,成了英雄,结果英雄就成了牛市开始的代名词。成就了1000-6000点的疯牛
侯宁--------跌倒3000-1800。结果也成了英雄,谁知道这次名人的“英雄指标会不会历史重演,从此变成慢牛。

”大师指标“=回调的开始?
巴非特:6000点,投资者要小心----结果是回调还是牛市的终结,大师没给结论。
罗杰斯:回调30-40%,结果是50%,牛市要道10000点。

“投资者指标”:-----我们自己怎么看呢?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4-23 21:4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良言逆耳 于 2008-4-23 09:11 发表
在MACD从均线兄的贴子上学习到了很多,均兄的博客一定要经常报到学习.
同时说一下,虽然跌得太猛了,但离价值投资越来越近了.
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所等待企盼的.


蹦盘是价值投资者最喜欢的氛围,问题是光知道这还不够,赢家还要靠无比的勇气,投大注的魄力,才能成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8-4-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别人(绝大多数)是在贪婪或谨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navrml 于 2008-4-23 21:44 发表
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别人(绝大多数)是在贪婪或谨慎??


你可以为自己开发一套指标来衡量:
比如:名人指标
          邻居指标
          出租车指标
        餐厅服务员指标
      基金经理业绩指标
  -------------------
         你只有理解了,你就能开发出来了。如果你在别人贪婪时比别人更贪婪,在别人谨慎时比别人更谨慎,那么你最好不要有任何投资。

   观察和利用周围人的情绪和人性,你就懂了“股市是人性的战斗场,你就能理解和应用人性了

[ 本帖最后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4-23 22:3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08-4-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向价值投资之路,路漫漫还不知走上没走上,但心态、观点已从根本上从过去技术分析时的心态和想法、方法上转变过来了,过去看技术指标时也看基本面,但想的是怎样赚钱,现在首先想的是不输钱,理解了等待,还真的喜欢股市跌特别是大跌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一下台湾的股市

2008-04-19:台湾股市历史K图
2008-04-19 21:09


台湾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后,外汇储备成外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地区,股市开市升温。从1986年的1000点起步,到1987年突破4000点,后随美国股灾下跌至1987年12月最低2300点(1987年10月4673-2722点);此后迅速反弹1988年10月至8000点,当局推出资本利得税(5%),股市下跌至5000点以下(1988年10月8206-5615点);后当局让步,股市再度反弹,至1990年2月达到历史高点12495,期间紧缩货币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打击非法金融等政策陆续推出抑制股市,1990年海湾战争最终戳破泡沫,1990年10月跌至2500点(后附台湾1986年至1992年TAIEX指数走势图);目前台湾股市为8573点。
台湾股市疯狂期间,股票交易帐户持有人数占总人口15%,单日交易量超过纽约和东京交易所交易之和。
智者总能从历史中汲取失败的教训,寻找成功之道。

  进入2008年,沪深股市几乎以自由落体般地速度下坠,有人惊呼“股灾来临”。什么是真正的股灾,18年前就有一群中国人深刻地体会了——1990年,台北股市在8个月内跌去1万点,跌幅达80%。在那场股灾中,有人从一夜暴富到瞬时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在那次疯狂之后,台湾投资者才切实明白了价值投资的珍贵。

  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沪深股市,有人悲观,担心悲剧重演;有人乐观,认为8000点不是梦。历史是否都惊人的相似?我们无法左右历史,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选择。

  一场大股灾惊心动魄!台北股市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大盘在8个月内跌掉了10000点,跌幅高达80%。此刻,投资人才领悟到股灾的可怕,才认识到股市风险的巨大。

  崩盘的一幕发生在1990年2月的我国台湾地区,此前的3年间,台北股市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

  是什么让台湾股民为股市疯狂?暴富的神话最终又如何破灭?股市的生存之道究竟在哪里?

  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回首18年前的台湾股灾,看当时的那场泡沫是如何吹大的,又是如何破灭的。

  牛市发端 股市遍地黄金

  全世界的股市都一样,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本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以及外围资本的大量涌入,构成了发动一轮大牛市的背景。当初的台北股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迈开了牛市的第一步。

  43岁的阿城,家住台北,从进入股市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时间。阿城上大学时学的是经济,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炒股,毕业之后,还一度进入证券公司工作,专门研究股票。

  记者:你个人投了多长时间的股票,算得清楚吗?

  阿城:不想去算这些东西,我就觉得一场游戏一场梦,之前的都是数字嘛。遇到股灾的时候,完全超过自己想像的范围。因为在跌的时候,越买越多,到最后这些钱基本上都赔光了,还倒贴了一些钱。

  记者:当年的那场股灾是不是给你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阿城:那几年我觉得我老得很快的。我掉头发,在两三年内,上面几乎掉差不多了,我觉得它是无形的压力吧。可是事实上,当你在这个市场的时候,尤其是那几年的时候,你会觉得,基本上它会让你兴奋。因为你会觉得,赚钱好像没那么困难。可是当你在赔钱的时候,心态没有办法调整,而且突然遇到崩盘,连续暴跌,大盘跌个500、600点这样子的时候,你只是焦虑,你完全没有办法做任何的动作。我所谓的动作是你那时候可以设停,直接卖掉,可是有的时候你是卖不掉的。

  阿城所说的股灾发生在1990年的台湾,那场股市泡沫酝酿的时间是1987年到1990年。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除了财富储备增长,民间收入也大幅提升。那时,岛内居民工资收入增长很快,年底的奖金分红更是丰厚。一般公务员年底可以领到1到2个月的额外薪金;一些普通行业的工人,年底一般可以多领3个月工资;一些垄断行业,年底奖金额通常相当于7到8个月的月工资;那些高速扩张的行业,如证券公司员工的年底奖金更高达70个月,甚至100个月的月工资。

  反思关键词:政策失控

  张雅芳:因为当时全民皆股,投资变成投机,这股投机风潮方兴未艾。当时,不管资金面、筹码面、市场面或是心理面,多头力道并未宣泄完毕,股市连跌19天,在急速修正完后,却走出最后一波的强劲喷出,股市直攻万点关卡。反思关键词:全民炒股

  反思关键词:资金泛滥

  张雅芳(台湾东森电视台财经节目主持人):台湾的经济起飞成长快速,当时经济增长率一直都在10%以上,始终也都维持在两位数字。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和执照开放等,都是钱潮涌入的重要原因。房市股市,也就是炒股炒楼一起来。

  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当时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一时间,岛内可以说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而股票市场就成为一个最大的“蓄水池”。

  反思关键词:开户狂潮

  台北股市分析专家:当时整个指数从一千多点狂涨到一万两千多点。在当时大涨的过程当中,开户的人数从五六万人暴增到六百万人之多,可以说做股票是全民的运动。那时几乎是买什么赚什么,因此在整个狂涨的过程中,日子都非常非常的好过,买错了股票,只要肯放,后来都是赚钱。因此当时是9点开盘,到12点收盘,那些太太们生活得当然是非常非常的好了。收完盘之后,第一个就先找一家像样的餐馆先吃一顿饭,接着下午去安排活动,包含唱歌、跳舞、逛百货公司等等。我记得那个时候百货公司生意也是非常非常的好,没有嫌价钱贵,只是看喜不喜欢而已。

  牛市加速 会涨到你不敢想像

  在巨大财富效应的示范下,民众的情绪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盲目的群体运动将让股市产生一个接一个的高潮,而牛市带来的乐观情绪又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一轮由宏观经济增长所启动的大牛市,其上涨的高度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台北股市用了25年的时间,也就是到1986年,台湾加权指数才越过1000点关口。但从此之后,股指便出现全球罕见的加速上涨。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加权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的两个月内,指数又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但是在台北股市上演的这场“牛市盛宴”还远远没有结束。

  1988年6月,台指反弹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到8000点。就在人们认为股市很快就要冲破一万点大关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的一项政策,让台指疯狂的上涨势头暂时放慢。

  为抑制股市泡沫,1988年9月,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也就是说,投资者从股市赚的钱要交税,这个大利空让指数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然而,由于当时台北股市投机盛行,很多人都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台湾有关部门征收资本利得税这一“撒手锏”没有起多长时间的作用,台指就重新抬头,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牛市疯狂 民众掀起投机狂潮

  这种前所未有的泡沫式疯涨,使得当时台北股票市场已经变味,成为一个不产生实际价值的 “赌场”,股市原本应该具有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根本无从谈起。

  整个市场热衷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泡沫就是这样产生的。

  1987年到1990年的三年牛市中,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采取“扔飞镖”式的随机选股策略,都可以获得平均8.5%的月回报率。

  赚钱效应快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股市。到1990年3月泡沫的顶峰时,台北股市活跃交易账户,从牛市开始的1988年6月不到60万,激增到460万,可以说当时台湾几乎每个家庭都在参与 “股市狂欢”。台北股市的日平均交易量也从牛市开始时的不足1000万美元飙升到最高56亿美元,单日最高成交量记录为76亿美元,是当时纽约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交易量的总和。由于当时台湾上市公司数量不到200家,巨大的交易量不仅是靠膨胀的市值,还依赖于高换手率推动,3年间,年换手率从开始的不到2倍到最后达到6倍,显示出极度短线投机的气氛,而且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创造。而在当时投机气氛浓烈的市场格局下,最有效的盈利模式就是操纵股价。

  反思关键词:热炒垃圾

  台北股市分析专家:在当时的台北股市,一些在其他市场本应摘牌退市的公司,被大庄家相中后,反而成为市场热门。这些公司往往没有实际的资产,没有收入,甚至连员工都没有,但只要是小盘,筹码容易控制,股价就会被炒上天。比如当时的 “新奇毛纺”股票,这家公司业务并没有任何好转,但股价却连续出现22个无量涨停。

  另一家在台北经营一间破旧酒店和一座野生动物园的公司 “六福发展”,其股票在被庄家操纵后,一个月的时间连续出现19个涨停,上涨近2倍,使得这家公司市值达到8.3亿美元,超过当时纽约的广场酒店、香港的文华东方和曼谷东方这三家世界一流酒店的市值总和。更离谱的是,一只银行股票在泡沫最高峰时,总市值竟是包括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富国银行等5大银行市值的总和,而其净利润只有这五大银行的5%。

  牛市崩塌 纸上富贵终破灭

  疯狂股市,垃圾股暴涨,绩优股却无人青睐;投机盛行,股价被操纵,股市暴跌将要来临。回首20年前台北股市泡沫,我们看到与沪深股市在2007年上半年相似的一幕。

  与垃圾股炒上天的情况相反,当时台湾少数几家基本面优良,在国际上竞争力都领先的大公司股票却得不到市场的青睐。绩优股落后,垃圾股暴涨的格局把台北股市推到了全球最没有投资价值股市的位置。而到此时,岛内的很多股民却仍然处于癫狂之中,而明眼的局外人都清楚,股市的暴跌马上就要来临。

  反思关键词:全民炒股

  到股市崩盘前的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当时的台北股市已经谈不上什么投资价值。

  反思关键词:盲目乐观

  张雅芳:就在大家一片乐观之际,似乎也验证了华尔街名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萌芽,在半信半疑中茁壮,在充满欢乐中幻灭。

  1990年2月,台币升值已趋缓,同时贸易顺差也未再度走高,主流与非主流展开厮杀,终结了万点不是梦、万点是安全的幻想,为台股大多头谱下休止符,被视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为多头下杀找到了借口。

  指数从最高点12682一路崩盘,指数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此刻,投资人才领悟到股灾的可怕。

  反思关键词:散户主导

  台北股市分析专家:当时其实是散户以及市场的主力相当盛行,所以整个盘面上很多强势个股的拉抬,几乎都是由主力来主导的。

  当然,主力主导的一个行情,就会出现一个大涨大跌的一个形态。因为散户所谓的比重比较高,所以一旦稍微有风吹草动的话,市场就会出现非常大的波动。

  牛市代价 社会财富大缩水

  台北股市在创造了全球股市前所未有的3年涨12倍的奇迹后最终以崩盘结束,而那些海外“热钱”早已在此之前获利出逃,几乎所有损失最后都由台湾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来承担。在当时的那场台湾股灾中,很多人倾家荡产,遭受巨大损失的有庄家和主力,但更多的则是那些散户。

  文章开头提到的阿城,在这场股灾中输得一塌糊涂,不仅本金全部赔光,还欠了债。

  反思关键词:高度套牢

  阿城:现在回想那时候,你会说我怎么不见好就收。可是在当时,却只想再赚更多的钱,没有考虑风险。

  跌下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之前赚的还算够,目前应该不用先收场。等到跌到成本或者成本以下的时候,你开始慌了,到最后跌到买进的一半了,或者是三成的时候,还想着别把它出掉,出掉以后开始反弹。所以说股票这个东西,不是在那面做研究就可以赚到钱的。

  反思关键词:价值回归

  张雅芳:当时很多公司的股价都已脱离基本面太远太远了。

  当大盘跌了95%,可想而知,超涨的股票纷纷中箭落马,从高价跌成鸡蛋水饺股,暴跌10倍、20倍的比比皆是。因为卖压如排山倒海而来,很多的股票是每天跌停、再跌停,根本卖不出去。很多人的生活从彩色变成黑白。

  反思关键词:融资炒股

  今年40岁的阿东在1989年6月开始进入股市,当时台指刚刚冲破一万点大关,正在上演那场泡沫里“最后的疯狂”。因为炒股的钱都是借来的,所以在股市崩盘时,阿东陷入了从所未有的困境。

  记者:当时你大概投资了多少的金额?

  阿东:我当时大概是500万,200万是跟家人借的,300万是跟银行借的。我刚进去的时候,股市大概是10000多点,我以为可以从中获利,所以就毅然决然地把钱都投了进去。

  达到10000多点后一直跌,一路狂跌,跌到5000多,最后到3000多。我投进去的钱就几乎都赔光了。那阵子因为我在炒股,在工作方面也不是很努力,所以我的工作也丢了。

  反思关键词:纸上富贵

  台北股市分析专家:从12000点回到8000,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买进,6000买进,5000买进,最后跌到了2485点,可以说在这中间段买进来的,最后整个赚的钱都吐回了市场。

  张雅芳:当时能避开股灾幸运的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买有基本面的股票。虽然我们常说涨时重势,跌时重质,但只要以基本面为依归,不贪,不买虚胖股,才是获利赢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密1990年日本大股灾真面目(转)
日本是名列世界前三位的经济大国,它的证券市场建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也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近50 年时间里,日本先后发生了7 次股灾,其中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3 次股灾,最严重的要算1991~1992 年的泡沫经济型股灾。
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有两个极端的表现。1986年,日本经济走势平稳,由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行业带动,实力逐渐增强,至80年代末,日本汽车已称霸全世界,日本的产业在西欧、拉美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逼伏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下。1986 年12 月开始的不同寻常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平成景气”。日经指数(图示)由1985年的12000点持续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风暴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复活",从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暖。以后,股价一直呈强势上升。并在1989年12 月19 日达到38915 点,较1985 年最低点上涨了3 倍多。为当年日本gnp 的1.6 倍,人均gnp 超过了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日本的gnp 占世界的比例也由1970 年的6.4%上升到1990 年的13.7%,对外纯资产额在1991 年达到3830 亿美元,居世界首位。面对日本经济繁荣和股市狂涨,日本国民如痴如醉,纷纷投身股市。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日本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用克林顿时代美国财政部长萨莫斯的话说,“一个以日本为顶峰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
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日本举国沉浸在一片“日本可以说不”的欣快感高潮之时,一场对日本金融的绞杀战已在国际银行家的部署之中了。
1985年9 月,国际银行家终于开始出手了。由美英日德法5 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签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贬值,日本在美国财长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值。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压力,让日本继续下调利率。很快日元利率跌到2.5%,大量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地产,东京的股票年成长率高达40% ,房地产甚至超过90%。此时,东京股票市场已经在3 年之内涨了300%,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成型。
如果没有外部破坏性地震荡,日本也许可能以缓和的紧缩逐渐实现软着陆,但是日本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国际银行家不宣而战的金融绞杀行动。美国人用大量现金去买,日本人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双方赌的就是日经指数的走向,如果指数下跌,美国人赚钱,日本人赔钱,如果指数上升,情况正好反过来。
1989年年底,日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 点,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高盛公司从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该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劲了。不可遏制的暴跌就象意外的狂风骤雨劈面向人们袭来,一夜变巨富的美梦化成噩梦深渊,恐慌情绪笼罩着投资者的心。到2003 年4 月最低跌至7607 点。累计跌幅高达63.24%,创造了日本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下跌幅度。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这一场股灾几乎将日本几年来的成就全部毁灭。它在日本引起的恶性后果可比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在《金融战败》一书中,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对于日本1990的大股灾,媒体都做过许多方方面面的解剖分析以及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无需再做累述。“一图顶万言”我们仍然坚持“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看k线图”,单纯用图来分析一下日本1990的大股灾的另一个真实面目。
揭密1990年日本大股灾真面目(转发)
日本是名列世界前三位的经济大国,它的证券市场建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也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近50 年时间里,日本先后发生了7 次股灾,其中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3 次股灾,最严重的要算1991~1992 年的泡沫经济型股灾。
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有两个极端的表现。1986年,日本经济走势平稳,由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行业带动,实力逐渐增强,至80年代末,日本汽车已称霸全世界,日本的产业在西欧、拉美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逼伏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下。1986 年12 月开始的不同寻常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平成景气”。日经指数(图示)由1985年的12000点持续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风暴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复活",从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暖。以后,股价一直呈强势上升。并在1989年12 月19 日达到38915 点,较1985 年最低点上涨了3 倍多。为当年日本gnp 的1.6 倍,人均gnp 超过了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日本的gnp 占世界的比例也由1970 年的6.4%上升到1990 年的13.7%,对外纯资产额在1991 年达到3830 亿美元,居世界首位。面对日本经济繁荣和股市狂涨,日本国民如痴如醉,纷纷投身股市。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日本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用克林顿时代美国财政部长萨莫斯的话说,“一个以日本为顶峰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
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日本举国沉浸在一片“日本可以说不”的欣快感高潮之时,一场对日本金融的绞杀战已在国际银行家的部署之中了。
1985年9 月,国际银行家终于开始出手了。由美英日德法5 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签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贬值,日本在美国财长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值。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压力,让日本继续下调利率。很快日元利率跌到2.5%,大量廉价资本涌向股市和房地产,东京的股票年成长率高达40% ,房地产甚至超过90%。此时,东京股票市场已经在3 年之内涨了300%,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开始成型。
如果没有外部破坏性地震荡,日本也许可能以缓和的紧缩逐渐实现软着陆,但是日本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国际银行家不宣而战的金融绞杀行动。美国人用大量现金去买,日本人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双方赌的就是日经指数的走向,如果指数下跌,美国人赚钱,日本人赔钱,如果指数上升,情况正好反过来。
1989年年底,日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 点,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高盛公司从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该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劲了。不可遏制的暴跌就象意外的狂风骤雨劈面向人们袭来,一夜变巨富的美梦化成噩梦深渊,恐慌情绪笼罩着投资者的心。到2003 年4 月最低跌至7607 点。累计跌幅高达63.24%,创造了日本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下跌幅度。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这一场股灾几乎将日本几年来的成就全部毁灭。它在日本引起的恶性后果可比于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在《金融战败》一书中,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对于日本1990的大股灾,媒体都做过许多方方面面的解剖分析以及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无需再做累述。“一图顶万言”我们仍然坚持“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看k线图”,单纯用图来分析一下日本1990的大股灾的另一个真实面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150,一季报,净利:9.84亿,同比上升135%,每股守益:1.485元.2007年全年5.53元.2008年上升预计在50--100%的话就应在8.30元至11元之间,取中值为9.65元.有可能到10元.敬请大师点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但技术分析水平精湛,基本分析也是出手不凡!:*P :*P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5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公司财务绩效的真实度量标准是现金流,而不是财务报告的每股盈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8-4-22 23:38 发表
提醒信:
        各位朋友,大家好。时间一过就是两年,回顾此贴,本人感慨万千,我当初很幼稚(当然现在也很幼稚)的转了一些学习资料,并做着艰苦的投资实践,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学习悟性也不够,就出现很 ...


您早就应该开博啦!
到时候怎么通知我们呢?
貌似这里不允许贴自己的网址?

去年也许是因为野草公布了自己的博客网址,结果被禁言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如何知道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去开"中国船舶"的股东大会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市小结:调整中的新变化2008-04-28 15:38没有出乎多数人的意料,今天大盘开始调整。调整时成交量开始萎缩,沪市上午成交650亿,下午则不到500亿。看起来,市场心态尚算平稳,只不过,今日调整出现一些新情况:

1、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疲软,直接制约了大盘的行情。沪市虽然下跌83点,但中国石油就贡献了21点。跌幅较大的前五位权重股贡献率一半的跌幅。显然,超级大盘股的调整,一次又一次地压制了大盘反弹的动力。未来行情究竟能不能走得更远,看来必须关注这些大盘股。

2、二线股有崛起的迹象,热点轮换节奏过快。上午的时候,权重股已经集体歇菜了,但证券商类股票还比较活跃。但下午收盘前,中信证券开始支撑不住卖压而下滑,券商股热点旋即变冷,反而成为大盘下跌的推动力。与此同时,一些二线股开始重新活跃,新能源板块、农业板块走势良好。甚至于一些垃圾股也受到游资追捧,给人的感觉像是一轮速成牛市。

3、虽然指数跌幅不大,但许多个股开始重新贴近跌停板,其中不乏一些蓝筹股。以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有的股票将很快创新低。如果出现一群股票创新低,就要担心大盘了。

总体来看,今日的调整比较合乎情理,还是正常的。只是,未来需要关注3400点如果被有效跌破,须注意反弹的力度。现在看多的人一般看高到4000-4200点,有点步调一致的味道,市场不会这样走的。要么就见不到4000点,要么就上冲4500点。究竟如何,几日之内即可明了。

今日实战:承接上午的调仓,下午略作减仓,目前持股仍达8成多仓位,除了吉林敖东,没有新增品种。

关于紫金矿业:

市场很多人狂叫紫金矿业要有多少个跌停,纯粹是一厢情愿。从周五盘面看,该股就是各地的游资大户为主力,在10元之下完成初步建仓的。而原来打新股的个人和机构几乎全部卖完。从成交龙虎榜和topview数据看,其中没有猫腻,也不存在基金入场炒作的痕迹。而按照有色金属股票普遍出现的A股对H股的溢价看,紫金矿业当前稳定在10-12元都是合理的。因此,明日的跌停能否封住是值得怀疑的。即便明日继续跌停,下一个交易日停牌一小时后,股票也仍旧有机会。所以,10元以下买进的紫金矿业,非但是安全的,而且是可以有利润的。

关于一季报:

到明天晚上,一季报将出齐。4月30日的交易,将完全体现新的市场估值标准。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蓝筹股下跌的空间相对较小,二线蓝筹则还有一定下跌空间,垃圾股则大多数还没有体现出其合理定位来。从行业角度看,钢铁股应该基本跌到底了;电力股虽然业绩不好,短期或许涨不动,但要想再跌,还是需要点力气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仍有一定下跌空间,但多数化工股定位趋于合理。银行股向下的空间不大。保险股还有一定空间。有色股除了电解铝之外,多数还有下跌空间。工业类股则将趋于分化,但机械类股目前略超跌。券商类股定位合理而略低。从一季报情况看,未来一段时间,股市将趋于分化,将在总体稳定中完成结构调整。

zzz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4:30 , Processed in 0.03794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